顾炎武的名句

关于顾炎武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顾炎武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顾炎武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顾炎武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 语录(8) 说说(1) 名言(22) 诗词(18) 祝福(258) 心语(110)

  • 顾炎武名言名句

  • 名言
  •   顾炎武名言名句

      1、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0、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1、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2、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1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5、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7、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8、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20、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22、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23、犯天下之不韪。

      24、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6、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27、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28、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阅读全文]...

2022-02-10 19:41:00
  • 顾炎武的名言名句(顾炎武的名言名句有哪些)15句

  • 名言
  • 1.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4.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5.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8.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9.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0.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1.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13.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4.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阅读全文]...

2022-07-24 18:53:44
  • 顾炎武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顾炎武名言名句

    1、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0、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1、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2、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1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5、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7、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8、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20、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22、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23、犯天下之不韪。

    24、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6、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27、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28、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编辑推荐

    顾炎武名言名句

    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2、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3、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5、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6、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7、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8、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9、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10、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1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2、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13、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4、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5、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阅读全文]...

2022-07-01 00:07:06
  • 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篇

  • 名言,爱国
  • 对于顾炎武这个人,我们要多去了解,因为顾炎武的名言,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告诉我们很多不一样的道理和想法,所以说我们要主动去学*顾炎武的名言,那么你会发现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

    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1、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2、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3、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4、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5、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6、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7、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8、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9、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0、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11、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2、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3、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4、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15、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6、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17、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8、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9、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0、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2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3、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24、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ju.51tietu.net)

    25、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6、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27、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28、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29、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30、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31、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32、 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3、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34、 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35、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36、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37、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8、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40、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42、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43、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4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5、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46、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47、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8、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49、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50、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51、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阅读全文]...

2022-04-21 03:13:08
  • 顾炎武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顾炎武,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0、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1、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2、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1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5、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阅读全文]...

2021-12-09 10:14:50
  • 顾炎武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顾炎武名言

    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2、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

    3、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4、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

    5、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6、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7、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8、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染而不自觉。 ——顾炎武 《与友人书》

    9、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10、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

    11、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12、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

    13、万事有不*,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精卫》

    14、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

    15、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16、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18、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顾炎武

    19、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20、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

    [阅读全文]...

2022-07-05 07:57:48
  • 先贤顾炎武的名言警句22句

  • 名言,人生


  • 1.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2.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3.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5.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6.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日知录》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官多则乱,将多则乱——顾炎武

     

    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10.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1.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2.以兴趣始,以毅力终。——顾炎武

     

    13.万事有不*,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顾炎武《精卫》

     

    1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16.犯天下之不韪。

     

    17.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18.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9.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20.文须有益于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21.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22.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阅读全文]...

2022-07-26 13:30:51
  • 顾炎武的名言(含关于爱国)

  • 名言,爱国
  • 学术大师顾炎武书法墨迹,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仇恨与友情—曹九歌作品,还有〖顾炎武墓〗重现民国亭林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更清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和责任感。"匹夫"泛指*民百姓。这句话的白文译就是作为一个*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3、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4、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5、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6、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7、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8、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9、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0、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1、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12、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3、 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4、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15、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16、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7、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18、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9、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20、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21、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22、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3、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24、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5、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26、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7、 犯天下之不韪。

    28、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29、 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30、 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31、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3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3、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

    34、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5、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36、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37、 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38、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39、 礼义廉耻,是谓思维

    4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41、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42、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43、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4、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明末清初时,大约三四百年前的事情了

    昆山千灯有位传奇名人

    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

    爱钻研学问

    文艺心十足,也爱“旅行”

    [阅读全文]...

2022-02-16 08:19:28
  • 关于武松的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小人此一去,存亡未保,死活不知。

    我哥哥灵床子就今烧化了。

    家中但有些一应物件,望烦四位高邻与小人变卖些钱来,作随衙用度之资,听候使用。

    今去县里首告,休要管小人罪犯轻重,只替小人从实证一证。

    歇后语:武松打虎——一举成名名言名句:①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②虎来扑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倾。

    ③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鲜血染。

    ④武松谢道:“非小子之能,托赖众长上福荫。

    ”⑤不是兄弟你不好,是这世道不干净容不得你这样做人。

    ⑥“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采纳

    “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小人此一去,存亡未保,死活不知。

    我哥哥灵床子就今烧化了。

    家中但有些一应物件,望烦四位高邻与小人变卖些钱来,作随衙用度之资,听候使用。

    今去县里首告,休要管小人罪犯轻重,只替小人从实证一证。

    ”1、“*者打虎武松也

    ”见第三十一回此为武松血溅鸳鸯楼留下的千古名句简练 霸气武松原是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 一步步受迫害以至于独身一人 不惜赴汤蹈火夜入官府斩奸除恶孔子云 苛政猛于虎也 鸳鸯楼*是景阳冈打虎的发展和延伸 都是除暴安良的典型表现2、“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

    我若路见不*,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不怕

    ”见第三十回此语是武松侠义人生的最好诠释有人说武松能打 好打 不错 但他只打不明道德的人 武松一直把自己约束在儒家道德规范内 张恨水说他使读书必为真儒 所以他为了维护心中的道义 有力出力 有钱出钱 敢于碰硬 扶弱济困 行侠仗义 便死了都不怕3、“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见第七十一回此语是武松对梁山前途的一次表态观点很明确 反对宋江招安 宋江对武松有知遇之恩 如同大哥般关怀教育他 原本在宋江的规劝下 武松也想凭借自己的盖世本事 去边上一枪一刀 建功立业 但落草之后的武松 在一次次目睹了朝庭的腐败无能 忠臣良将又纷纷被逼倒戈之后 对朝庭彻底失望 他的反对招安 不是代表他一个人 而是代表了一大群兄弟 别人不说 他站出来放头炮 不是因为他冲动 而是他敢于担当 国家有国家法律 江湖有江湖规矩 当众反对老大 后果很严重 江湖规矩很严厉 当初杨雄石秀就差点掉脑袋 这次跟着武松一起反对招安的李逵也差点被杀 不过宋江对武松既关爱又敬重 事后不但没责怪 反而好言相劝 这让武松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之后他对招安抱消极态度 不赞成 也不反对 只是为了兄弟情义而不顾生死的在战场上搏杀 最后武松功成名就 散资出家 八十善终4、“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廷诰命的人,也只是让哥哥。

    他如何肯从别人

    ”见第六十八回此语是武松对宋江和卢俊义谁当老大的表态卢俊义上了梁山 又活捉了史文恭 按照晁盖遗命 卢俊义应为梁山之主 宋江也表态自己的才貌出身和武力三件都不如卢俊义 但梁山英雄众多 都仰慕宋江名德 卢俊义恐怕统领不了 吴用是个很有心机的人 知道步军头领都是直肠子 又本事过人 说一不二 一到关键时刻他便朝步军头领使眼色 一般得罪人的事都让这些出身江湖的莽汉干 武松何等聪明的人 一眼便看穿了吴用的心思 当然在拥立谁当老大这个关键问题山 他跟吴用是一致的 所以当吴用朝步军头领使眼色的时候 武松说了这句很有艺术水*的话 为何说此话很有艺术水* 拿李逵的话一比较就出来了 这里不是黑李逵 李逵的话反映了李逵的真 童真 李逵大叫 :“我在江州舍身拚命,跟将你来。

    众人都饶让你一步。

    我自天也不怕

    你只管让来让去做甚鸟

    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火。

    ”这话有意思 杀将起来 杀谁 杀宋江吗 那不等于让老卢当老大 杀老卢吗 人家正谦让呢 杀众兄弟吗 更没道理了 武松的话水*就高了 你吴用不是每次都叫俺步军头领出头得罪领导吗 我偏不着你的道 偏要拉上马军 宋江不是说出身不如老卢高贵吗 俺步军头领的出身自然比不上 可马军呢 那些军官 那些受朝廷诰命的人 难道出身比老卢不是更高吗 他们也只是让哥哥 如何肯从老卢 这话高 把马军也拉入到拥宋阵营 而且针对宋江的出身论进行反驳 有理有据 其实武松本人就不服老卢 老卢的本事他也见识过了 虽然过招不多 但武松是假打 不能让老卢受伤 老卢是拼了命的 武松打得很从容 想打的时候 轮两口戒刀 直奔将来 想走的时候 拔步便走 所以在拥护宋江为梁山之主这件事上 武松做得很出色5、“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

    [阅读全文]...

2022-07-17 19:51:14
  • 顾宪成的名言名句(顾宪成的名言名句爱国)

  • 名言
  • 我们曾经在中学课本上学过这样一句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广为传颂、催人奋发图强的名联是明末的大思想家,又是名动天下的东林党人领袖顾宪成写的。

    1595年的一个春天,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顽强地挣扎着睁开双眼,46年的风雨历程又在他的脑海中流淌,他感慨万分,不仅说了一句话:“妄拟古之人,岁月蹉跎忽至今。一息尚存应有事,莫将寿夭贰吾心。”意思是说,我从小就立志像古代的伟人那样做出大事业,但岁月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如今年已半百,一事无成。我怎么能去考虑自己的生老病死呢?一息尚存就当奋然进取。这个老人就是明朝大思想家顾宪成。我们走*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去感受他恢弘的志向,了解他不懈奋斗的一生,从而激励当下的我们:不颓废,不放弃,永远奋斗下去。

    顾宪成从小矢志求学,关心国事。小时候家境清贫,但是清贫的生活环境反而激发出了他奋发向上的决心和报效国家的志向。他在自己所居陋室的墙壁上写了两句话:“读得孔书才是乐,纵居颜巷不为贫。”顾宪成以颜回自喻,希望自己做一个有知识的“富翁”。

    顾宪成在读书的时候,非常仰慕那些先哲圣贤,一心仿照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去行事。他在自己的书房里写下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达了他想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经世致用的思想。

    他的人生经历也验证了他的思想。1576年,26岁的顾宪成去应天参加了乡试,他在应试的文章《*书经》中指出:天下治理的关键在于用人得当。只有选拔、任用贤才,使之各司其职,这样才能使国家稳固,政治清明、民情安定。同时顾宪成还强调,朝廷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依法治国,注意总结时代的经验教训以供借鉴。1580年,顾宪成赐进士出身,开始了仕宦之路,投身到了社会洪流当中。

    顾宪成怀着满腔的热情,想为国为民做点事。可是,当时的明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结合成为了一股腐朽的势力,操纵朝政,政治非常黑暗,财政拮据,人民由于苛征暴敛反抗的事件层出不穷。明朝渐渐衰微,顾宪*微言轻,虽敢于上书直谏,所述建议却不被采纳。

    1594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他不徇私情,拒绝请托,大胆任用贤能的人。但是所谏之人被明神宗所厌恶,撤掉了文选司郎中的职务,结束了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以“忤旨”罪回到了原籍无锡。

    顾宪成回到家乡,并没有就此消沉。他虽然不在朝堂之上,但是报效国家的志向丝毫未减。他开始开馆讲学,由于他在学界和政界有着很高的声望,慕名请教他的人非常多。即使许多已有功名,才学亦高的*学者也争相向他请教。有他所主持的东林讲学*诸家合理之言,去短集长,没有门户之见,讲学内容也较为广泛、丰富、适用。

    后来,他所撰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了很多知识分子关心国事,热忱报国的警句格言。顾宪成这种只要一息尚存,奋斗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的*学*。也希望我们能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阅读全文]...

2022-05-07 1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