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景仁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黄景仁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黄景仁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黄景仁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清代诗人黄景仁诗词名句!
年代:清朝
黄景仁简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
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清代诗人黄景仁诗词名句
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之十五》
2、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3、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黄景仁《感旧》
4、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桥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5、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黄景仁《感旧》
6、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黄景仁《杂感》
7、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8、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黄景仁《感旧四章其四》
9、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黄景仁
10、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黄景仁
11、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12、深怕数秋更,况复秋声彻夜惊。第一雁声听不得,才听,又是秋虫第一声。凄绝梦回程,冷雨愁花伴小庭。遥想故人千里外,关情,一样疏窗一样灯。——黄景仁《南乡子》
13、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黄景仁《感旧》
14、烟云过眼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黄景仁
15、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黄景仁《感旧》
16、才如江海命如丝——黄景仁诗解读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黄景仁《才如江海命如丝》
17、地无一片登临处,天送满城风雨来——黄景仁
18、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黄景仁《感旧》
19、聊将锦瑟记流年——黄景仁
20、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21、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黄景仁《秋夕》
相关阅读
年代:清朝
洪升作品:《长生殿》
洪升简介: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洪昇的著作现存6种:《诗骚韵注》(残缺),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词曲散见他书。其他戏剧作品,如《沉香亭》、《舞霓裳》、《回文锦》、《回龙记》、《闹高唐》、《锦绣图》、《长虹桥》、《天涯泪》、《节孝坊》等均已失传。
洪昇的诗在当时有一定名气。集中多是纪游、赠人和感怀之作,内容大都感慨自己的坎坷身世和抒发个人的穷愁,调子比较凄凉。间或也有感慨兴亡及同情人民的诗篇。他的诗虽然思想不甚深,却具有真情实感。诗风接*唐人,于*淡处见工力,无雕琢矫饰之弊。他的散曲现存者有5个套数,虽是应酬之作,却也透露出他潇洒恬淡的情怀,造辞遣句,清新秀逸,可以看出作者的工力。
洪昇致力于戏剧创作,在《长生殿》之前写过不少剧本,现仅存杂剧《四婵娟》。此剧仿明代徐渭《四声猿》,四折各写一个故事,有谢道韫咏雪、卫茂漪簪花、李易安斗茗及管仲姬画竹。
据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所述,第一稿写于杭州,剧名《沉香亭》,中心是写李白的遭遇,大概在康熙十二年(1673)前完成。第二稿写于移家北京之后,因友人说《沉香亭》的“排场*熟”,于是删去李白的情节,改写为李泌辅佐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写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最后一稿,去掉李泌的情节,“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成。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洪升诗句名句名言
1、生既为同衾,死当携手归
2、*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3、升*早奏,韶华好,行乐何妨。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洪升《长生殿》
4、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洪升《长生殿》
5、这一缕青丝香润,曾共君枕上并头相偎衬。——洪昇《长生殿》
6、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宝篆沉香袅。宿醒未醒宫娥报,道别院笙歌会早。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洪昇《长生殿》
7、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洪昻
8、只有一点那痴情,爱河沉未醒。——洪升《长生殿·情悔》
9、意中人,人中意,则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洪升《长生殿窥浴》
年代:清朝
贺双卿简介:
贺双卿(1713~1736年),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人,江苏金坛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
贺双卿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天赋、最具才华的女词人,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又称清代李清照。贺双卿不仅诗才冠绝当时,其出身之贫寒、身世之悲凉亦世所罕见,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向东风。双卿悲惨的人生遭际使她的词感情凄怨愁苦,缠绵悱恻,格调含蓄细腻,意旨幽深,风格哀婉凄恻,感人肺腑。诗词内容多为自伤其悲惨命运,读来催人泪下。清末词家黄燮清评曰: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见见闻闻,思思想想,曲曲写来,头头是道。作者不以为词,而阅者亦忘其为词。而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清人丁绍仪在《听秋馆词话》中写道:双卿生有夙慧,嫁给金坛周姓樵子,家无纸笔,所为诗词悉芦叶写之。清代陈廷焯撰《白雨斋词话》评曰: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来,都成异彩。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黄景仁《卖花声·立春》
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黄景仁《春兴·夜来风雨梦》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今年送我黄山游,春江花月征人愁。——黄景仁《短歌别华峰》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黄景仁《将之京师杂别》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黄景仁《绮怀》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漫托私心缄豆蔻,惯传隐语笑芙蕖。——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锦江直在青天上,盼断流头尺鲤鱼。——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绿珠往日酬无价,碧玉于今抱有郎。——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绝忆水晶帘下立,手抛蝉翼助新妆。——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心疑棘刺针穿就,泪似桃花醋酿成。——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会面生疏稀笑靥,别筵珍重赠歌声。——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栀子帘前轻掷处,丁香盒底暗携时。——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辛勤青鸟空传语,佻巧鸣鸠浪策勋。——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为问旧时裙衩上,鸳鸯应是未离群。——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容易生儿似阿侯,莫愁真个不知愁。——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何曾十载湖州别,绿叶成阴万事休。——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小阁炉烟断水沉,竟床冰簟薄凉侵。——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生年虚负骨玲珑,万恨俱归晓镜中。——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君子由来能化鹤,美人何日便成虹。——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王孙香草年年绿,阿母桃花度度红。——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闻道碧城阑十二,夜深清倚有谁同。——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轻摇络索撼垂罳,珠阁银栊望不疑。——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放鹤空亭倚孤麓,残梅零落湖波渌。——黄景仁《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
寥寥遗墨在人间,不共沈薶一簪玉。——黄景仁《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
念友期听烟寺钟,联游迟剪风船烛。——黄景仁《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
菱角少许致不难,寄钱二索愁未足。——黄景仁《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
寻常语妙书更遒,此亦何羡西台肉。——黄景仁《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
须眉仿佛想见之,归卧梦绕西湖曲。——黄景仁《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
空山无人独立久,夜深似有风敲竹。——黄景仁《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黄景仁《安庆客舍》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清代诗人黄景仁诗词名句!
年代:清朝
黄景仁简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
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清代诗人黄景仁诗词名句
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之十五》
2、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3、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黄景仁《感旧》
4、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桥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5、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黄景仁《感旧》
6、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黄景仁《杂感》
7、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8、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黄景仁《感旧四章其四》
9、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黄景仁
10、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黄景仁
11、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12、深怕数秋更,况复秋声彻夜惊。第一雁声听不得,才听,又是秋虫第一声。凄绝梦回程,冷雨愁花伴小庭。遥想故人千里外,关情,一样疏窗一样灯。——黄景仁《南乡子》
13、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黄景仁《感旧》
14、烟云过眼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黄景仁
15、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黄景仁《感旧》
16、才如江海命如丝——黄景仁诗解读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黄景仁《才如江海命如丝》
17、地无一片登临处,天送满城风雨来——黄景仁
18、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黄景仁《感旧》
19、聊将锦瑟记流年——黄景仁
20、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21、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黄景仁《秋夕》
相关阅读
年代:清朝
洪升作品:《长生殿》
洪升简介: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王守仁名言名句
1、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4、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5、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10、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1、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1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3、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14、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9、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1、为学大病在好名。
2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24、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2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黄景仁《都门秋思》全诗翻译赏析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景仁《都门秋思》全诗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夕阳劝客登楼去, 山色将秋绕郭来。
【译文】 美好的夕阳景象劝诱旅客登楼去观赏;山色萧条,悄悄地把一片秋意绕着城郭送过来。
【出自】 清朝 黄景仁 《都门秋思》其三
五剧车声隐若雷, 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 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 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 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释:
五剧:道路纵横、四通八达的地方,指京城繁华 的街道。卢照邻《长安古意》:“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隐:盛大,形容声音宏大。
北邙: 在河南洛阳东北,汉魏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古代诗文常以北邙泛指墓地。
冢:坟慕。千:言其数量银多。
寒甚:化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说自己的孤独愁苦超过杜甫诗中的佳人。这足采用 “加一倍”写法,使诗意推进一层,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自力度。
白杨:一个传统意象,源于《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白杨何萧萧,松柏灾广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是一种肃杀悲凉景物,它萧萧作响,悲声呜咽,用以引起游子的憨苦情怀和思乡意忠。诗人故意要于居处多种白杨,意在强化并强调他的忧思愁情。
参考译文:
四通八达的道路上,达官贵人的车轮滚动之声犹如隆隆酋声。北邙山上荒坟满布,一片萧索凄凉。一抹殷红的夕阳,好像规劝客居异乡的游子珍惜时光,及时去登楼远眺,欣赏黄昏时的短暂美景。放眼望去。只见秋光暮色围绕城郭而来。我太贫寒,,而且流落异乡,无依无靠。我愁苦的事太多了,想买些白杨栽种,让它在秋风中的萧萧声来代替我不断诉愁吧。深秋了,全家人都在萧瑟的`秋风中颤栗。九月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但因家境贫困,御寒的衣服还无法准备。
赏析:
《都门秋思》四首诗,描写京城秋天的景象,反映诗人的孤独无助和穷愁生活,表示他对封建社会的不满。最后,诗人作出抉择:不去依靠最高统治者。它是诗人的悲叹之声,不*之鸣.作品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富有艺术感染力.从这四首诗,我们可以认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了解许多优秀知识分子在旧时代的不幸命运.
贫病交迫,仕途困顿,是乾隆年间著名诗人黄景仁的人生写照.然而在诗歌领域,他取得了巨大成就,艺术风格上有着“哀情”、“豪气”融为一体的特点。这在其名篇《都门秋思(四首)》中有极好的体现。
首联“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丁堆”, 下笔即写“都门”景象。四通八达的道路卜,达官贵人的车轮滚动之声犹如隆隆酋声。北邙山上荒坟满布, 一一片萧索凄凉。由上句可见家门贵族名声显赫,趾高气扬,洋洋得意。下句写他们的没落衰败,摄终不过是冢中枯骨,留下一个个冷落的荒坟。在两个场面的对比中,说明妤景不长,繁华如梦,得意一时,而今安在? 在如实的**叙写中,隐含着对权势人物的藐鄙和嘲讽。
颔联“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秋气迷漫天空,笼罩大地。诗人见景生情,感慨万千。夕阳西下,使诗人有“夕阳无限好, 只是*黄昏”的迟暮之感。“登楼”,吻合王粲《登楼赋》的“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但登楼也不能销忧。夕阳将坠,残秋来临,良辰易逝,美景短暂,愁心木展,悲情难消。此联写得舒缓沉稳,而浓情深。慨己怀古蕴其中。
颈联“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只买白畅栽。”,突出表现诗人的愁思。“寒甚”句化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说自己的孤独愁苦超过杜甫诗中的佳人。这足采用 “加一倍”写法,使诗意推进一层,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自力度。诗中“白杨”,是一个传统意象,源于《古诗 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白杨何萧萧,松柏灾广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是一 种肃杀悲凉景物,它萧萧作响,悲声呜咽,用以引起游子的憨苦情怀和思乡意忠。诗人故意要于居处多种白杨,意在强化并强调他的忧思愁情。
尾联“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诗人诉蜕个人愁苦后,进而想到自己的家人。《诗经 豳风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此联勾 画出诗人会家所处的困境,抒写他无力养家的辛酸,屉生活的真实再现,无限凄楚.感人至深。诗句反映了 无数潦倒文人的共同遭遇,使人想到科举时代蒋拓书生的可怜。它足以对不合理现实的揭露,足以向“太*盛世”发出的强烈控诉。它既是悲叹之声,又足不*之鸣。
全诗扣住题目,围绕中心,但又无局促拘同之弊。先写“郝门”景象。*观足高车宝马,远眺居北邙 荒冢。次写登都门城楼所见.引出“秋”,展现出秋天的夕阳。颈联写出 自己的愁“思”,无修竹可倚,有白杨可栽。最后由自身想到家人,他们正在秋风里瑟缩**,寒苦无农.将 “思”拓展。由*及远,由此及被,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全诗在一定的框架中义能直吐胸臆,自然流贯。朴实无华,浑然成章。 此诗景中寓意,景中含情,意蕴丰富,感情真切。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附四首
其一
楼观云开倚碧空,上阳日落半城红。
新声北里回车远,爽气西山拄笏通。
闷倚宫墙拈短笛,闲经坊曲避豪骢。
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着恼公。
其二
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秋来百感幷。
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
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生。
其三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其四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为语遶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别老母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鉴赏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着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黄宗羲名言名句
1、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2、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3、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
4、叙事须有风韵,不可担板。
5、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
6、天下为主,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7、人生须自重。
8、利不欲其遗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制其自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有设一事防其欺。
9、学则智,不学则愚。
10、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11、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12、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13、字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
14、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也。
15、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16、不以天下为事,则为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为君之师友也。
17、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于民之忧乐。
18、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19、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知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打私为天下之大公。
20、余窃谓欲论见之长短者当如此,不可止以妇人止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且可乎?
21、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22、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法律)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
23、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
24、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
停车最爱黄山好,滴袖俄惊翠黛浓。——黄佐《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其一·黄岑叠翠》
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黄佐《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维舟三峡访千古,噭噭青猿啼夜霜。——黄佐《蜀道行送王侍讲之四川参政》
江沙白白枫叶红,鳜鱼拨剌波摇空。——黄佐《嘉会楼二首·其二》
雪车冰柱燕山看,枫叶芦花楚水舟。——黄佐《缁尘》
梅花未发菜花香,坐到东风日渐长。——黄佐《戏赠杨中允二首·其二》
北风鸿雁飞何处,南海渔樵思故乡。——黄佐《春兴八首·其八》
旅食吾曾侍禁垣,鲥鱼当夏足盘飧。——黄佐《林惟乔送糟鲥鱼》
十年梦隔山龙阙,腊月缄来海隺村。——黄佐《林惟乔送糟鲥鱼》
风味有馀惟曲蘖,馨香无减似兰荪。——黄佐《林惟乔送糟鲥鱼》
野怀却忆江门句,炒蚬犹堪奉至尊。——黄佐《林惟乔送糟鲥鱼》
粤城南望水明霞,薇省移舟观翠华。——黄佐《燕山田少参将奉表北上以忠孝节义四书见惠题诗其上赋此答赠》
梦入钧天仪彩凤,风回江树听啼鸦。——黄佐《燕山田少参将奉表北上以忠孝节义四书见惠题诗其上赋此答赠》
琅玕得雨高千仞,荠菜逢春胜万花。——黄佐《燕山田少参将奉表北上以忠孝节义四书见惠题诗其上赋此答赠》
展诵思君何处是,草堂萝月映窗纱。——黄佐《燕山田少参将奉表北上以忠孝节义四书见惠题诗其上赋此答赠》
水帘洞口草生云,大石楼前花扑人。——黄佐《怀罗浮四首别王用仪·其二》
唐世轩辕今我是,罗浮那有别家春。——黄佐《怀罗浮四首别王用仪·其二》
黄佐(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波涛万顷注三峡,魑魅九鼎传千年。——蓝仁《题清江碧嶂集追怀清碧杜先生》
巫阳梦断三峡空,湘渚愁深九疑小。——蓝仁《题郑德彰员外所藏高彦敬画楚江春晓图》
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蓝仁《和云松雪中十绝·其二》
春风吹船泛中流,千岩万壑开沧洲。——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空林湿翠散晴旭,绝顶爽气生清秋。——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皇华咨访成幽趣,水木苍苍远参互。——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鸥起如惊使节来,猿啼似怨山人去。——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隐屏峰下*林路,渔父坛边文杏树。——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杖藜或可共避世,拂衣谁许是知津。——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羽人稀少云边住,回首人间障尘雾。——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金鸡啼月响仙机,四海秋风岂不知。——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乘槎径欲问织女,杼轴常空终自疑。——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灵芝仙草迷荒麓,尽日盈襜采新绿。——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清溪从此别渔樵,六翮仍看上九霄。——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故人张籍同官舍,倘问山林衰病者。——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食力非邀谷口名,灰心已入庐山社。——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仙草灵芽出洞天,封题千里附归鞭。——蓝仁《送茶与朱孟舒》
月明记得相寻处,曾试林间第一泉。——蓝仁《送茶与朱孟舒》
武夷山水天下无,层峦叠嶂皆画图。——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神奇直疑混沌凿,秦汉而下灵仙都。——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中天积翠开宫殿,石壁红光夜如电。——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洞中别有升真天,琼林遗蜕如枯蝉。——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露盘仙掌千年药,春水桃花九曲泉。——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神游不计海天遥,梦觉长怀山月白。——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归来高隐万年宫,天香时降双青童。——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嗟予久慕烟霞侣,天遣空山作诗苦。——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金丹拟就玉蟾分,木叶西风铁笛闻。——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野老只知尧舜世,樵夫或遇武夷君。——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黄尘白发悲年暮,回首蓬莱更何处。——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蓝仁《灵凤篇》
满县栽花烂漫红,竹园村巷也春风。——蓝仁《呈邵张二宰·其二》
简书幕静追呼少,鼓角楼高结构雄。——蓝仁《呈邵张二宰·其二》
斯文相顾偏青眼,更欲题诗寄老翁。——蓝仁《呈邵张二宰·其二》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黄景仁的名句
仁的名句
关于黄景仁的古诗
黄景仁写过的古诗
黄景仁苦涩的古诗
王守仁名句
江村清黄景仁的古诗
黄鹤楼写景名句
黄景仁最苦涩的古诗
黄仁宇名言
孟子名句仁爱
黄景仁的夜雨古诗文网
黄定忠的名句
黄河名句
黄仲则名句
黄世仁台词
黄家驹名句
黄庭坚名句
黄山名句
仁义的古诗文名句
黄帝的名言名句
黄山的名言名句
黄鹤楼的名句
关于黄山的名句
黄鹤楼名句
描写仁义的古诗名句
关于黄河的名句
有关黄山的名句
黄庭坚名言名句
黄家驹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