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句仁爱

关于孟子名句仁爱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孟子名句仁爱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孟子名句仁爱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孟子名句仁爱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0) 语录(66) 说说(1) 名言(61) 诗词(34) 祝福(1) 心语(1)

  • 孟子的名言名句

  • 孟子,名言
  •   孟子的名言名句

      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4、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6、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1、言*而指远者,善言也。

      1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14、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1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阅读全文]...

2022-06-08 08:11:34
  • 仁爱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仁爱,谓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仁爱的名言,欢迎阅读。

      1、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2、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3、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

      4、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5、慈善也即是给予人们的爱比他们应得到的要多。——儒贝尔

      6、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7、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8、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9、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先从别人开始。——狄更斯

      10、诗人、画家和艺术家们都在探索和褒扬生活中常见的仁爱行为。——比切·斯托

      11、对好人仁慈比对富人仁慈更有益。——西塞罗

      12、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则先从别人开始。——狄更生

      13、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艾迪生

      14、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15、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陀思妥耶夫斯基

      16、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17、真正的慈善能明察秋毫,哪里需要行善它一看就知道。——托·布朗

      18、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司马光

      19、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弗莱彻

      20、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21、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22、不必要求我仁慈,只需把我当作仁慈要求我去行动。——朱尔·勒纳尔

      23、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24、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25、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决不能取代正义。——亨·乔治

      26、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27、仁爱占上风时,新闻才得以变成爱情、真理和美德的传送工具。——威·柯珀

      28、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29、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要功。——后汉书

      30、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

      31、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32、仁义者,治之本也。——淮南子

      33、太阳能比风更快的脱下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戴尔·卡耐基

      3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3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36、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3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鲁迅

      38、没有和*的家庭,就没有和*的社会。——池田大作

      39、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40、石头虽然自己不能够割什么东西,它却能把宝剑磨得锋利。——印度

      41、慈善是心灵的,而不是手的美德。——阿狄生

      42、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小学

      43、慈善是阳光,美德在它的沐浴下成长。——英国

      44、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水浒传

      45、真正的慈善是神灵培植的作物。——威·柯珀

      46、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47、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48、我们要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有结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有辨别能力。——于丹

      49、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50、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不渝。——唐·吴兢

    [阅读全文]...

2022-05-20 05:35:35
  • 孟子名言名句

  • 孟子,名言
  •   孟子名言名句

      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0、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3、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7、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2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0、养心莫善于寡欲。

      3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5、行之而不著焉,*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3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9、仁则荣,不仁则辱。

      40、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4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4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4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6、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4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50、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阅读全文]...

2022-04-29 12:18:29
  •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 孟子
  •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使之成以“仁政”为代表的一整套社会政治主张,对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推而广之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政治思想的标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孟子“仁”的含义。

      《孟子》一书总共不过三万五千字,但光“仁”字就出现了150次,可见孟子对“仁”的重视程度。“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在此,仁与人互为表里,合而言之即为“道”;人是道的主体和归宿,因此办一切事情都应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这才是真正的“仁”。这也是孟子思想的灵魂。在“仁”的重要性上,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也就是说,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所在,舍此人们将无所适从。仁政思想便是在这一思想基奠上展开的。

      二、性善论——仁政的伦理基础和哲学依据。

      任何政治思想的基础是它对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人性观必然导致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孟子的性善论为仁政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孔子的仁主要是伦理学范畴,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孟子主张人先天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要求努力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天生都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为“四端”;此“四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孟子告子上》),而它们正是仁、义、理、智“四德”的基础。这即是孟子的“性善论”。

      与人性理论相联系,孟子提出了独特的内向修养理论。既然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么就没有必要向外用功,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但为什么现实社会中又有那么多的.不道德的事呢?孟子认为,现实的不道德并非原本没有道德,而是人自已丢掉了善良的本心。因此,他认为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放弃或失掉的“本心”。

      正因为有了这一基础,上至君王下至庶民才有“仁”的可能性,仁政也才可能真正实施。

      对统治者来说,正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他们把自己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与人民同其忧乐;办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人民的疾苦,统治也变得举重若轻了。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他认为为政须行仁政,否则就只能自取灭亡。正是由于人性善良,特别是那些统治者的善性,仁政的实现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对庶民来说,虽然孟子所处的时代世道衰微,仁、义、礼、智“四德”沦丧,但这只是暂时的。由于人的本性善良,通过教化,善性是完全可以回归的。对于四端,“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因此,君子的责任就在于帮助那些“芸芸众生”、“匹夫匹妇”找回“四端”。孟子强调先知先觉者应唤醒那些浑浑噩噩地沉溺于利欲之中的老百姓,将他们拉回到仁义的轨道上来。有了统治者和庶民两方面的性善,社会的彻底净化自然就不在话下。

      三、仁政的主要内容。

      作为*封建政治哲学的最重要的概念——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来的。孔子没有提出“仁政”的概念,而孟子多次使用仁政一词。按照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辑,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有时也称“王道”、“王政”等等。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代不同,社会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政有更多具体的内容。

      经济方面。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孟子强调保护小农经济,以此来维持和改善老百姓的生计,从而奠定*稳定的基础。其具体措施包括“正经界”即实行“井田制”、“薄税敛”即减轻人民负担等国家经济政策,以及“不违农时”、“深耕易耨”等遵循生产规律的主张。战国时期井田制已遭到彻底破坏,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把土地问题看作是仁政的首要问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就是地块之间的边界,即指土地。孟子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一个方式,是幻想着把古代的井田制稍加以“润泽”,便可以在当时实行。孟子恢复井田制的主张固然过于理想化,不合时宜,但孟子建议的实质是要求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其次,孟子继承了孔子节用爱人的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与薄税敛是封建农业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仁政的重要内容。孟子多次谈到不违农时的重要性,说:“不违农时,毂不可食矣。”他要求“薄税敛”,怒斥奢侈挥霍、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率兽之辈:“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者也。”孟子反对杀鸡取卵似的剥削,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法律方面。孟子针对当时刑罚严苛的局面,提出省刑罚的主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反对株连,提出“罪人不孥”,这一主张贯彻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进步对*历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但仁政的核心是政治方面的重民。孟子具有古代民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思想。他反对*,赞成“汤放桀”、“武王代纣”的正义行动,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力,肯定解民于倒悬的正义战争。但他反对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非正义战争,指斥“春秋无义战”。对于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频繁地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他更是痛恨至极,怒骂道:“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帅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在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当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对于国家*的安稳的决定性意义,所以他特别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孟子离娄上》)这一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孟子的民本主义在整个*古代社会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民心代表天意。孟子承袭孔子的天命观又加进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以民心而察天意。人可以通过“求其故”的途径而知天命,“福祸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在哲学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有备于我”的著名观点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开创了*哲学史上心性哲学的源流。

      孟子将伦理秩序视作政治的理想状态和追求目标。鲜明体现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特点。孟子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并以此为准衡量统治的优劣,他认为减轻人民负担,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民才能够丰衣足食,只有达到这个水*,才可以说是仁政。

      孔子的仁着重在伦理学方面,他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与价值;而孟子的仁政主要是政治思想,关注的是人民生存的权力。孟子的仁政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鲜明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古代民本思想和“制民恒产”的进步经济思想,是*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阅读全文]...

2021-12-23 06:42:28
  • 孟子名言名句

  • 孟子,名言,名人名言
  •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名句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语录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夫人必自侮,然*侮之;家必自毁,而*毁之;国必自伐,而*伐之。——孟子语录

    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名言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名言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名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名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仁者无敌。——孟子名句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名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名句

    [阅读全文]...

2022-03-21 17:40:22
  • 《孟子》中经典名言名句

  • 孟子,经典,名言
  • 1、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7、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8、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9、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10、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3、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14、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无敌。

    1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20、言*而指远者,善言也。

    [阅读全文]...

2022-01-14 22:55:20
  • 孟子经典的名言名句

  • 经典,名言,孟子
  • 孟子经典的名言名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孟子经典的名言名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告子下)

      [译文]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孟子说:“有的。”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阅读全文]...

2022-07-04 15:36:45
  •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

  • 经典,名言,孟子
  •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公孙丑上)

      【翻译】 (公孙丑问:)“大胆请问,先生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擅长于研究别人的言辞,并擅长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气。”公孙丑问“大胆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是极为伟大极为刚强的,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而不是去伤害它,那么它将充满于天地宇宙之间。同时,它作为一种气,需要和正义、道理相配合;否则的话,它就没有力量。

      (孟子曰:)“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离娄上)

      【翻译】 (孟子说:)“孔子说‘治国方法有两种,就是仁政和*罢了。’过分他的人民,那自己也会身死国亡,不太厉害也会造成危险使国家削弱。”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翻译】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狗和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普通百姓;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碎泥小草,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敌寇仇人。”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君主讲求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讲求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不合礼仪的礼,不合道义的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肯做的。”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人类不同于禽兽的地方是很少的(仅仅在于人懂道理),可是一般人还抛弃这些区别,只有高尚的君子能保留它。舜能够明了各种事物的道理,体察各种人物的心情,是因为他按照仁义去做,不是把仁义作为工具来使用。”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二者不可同时获得,那我就放弃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但两者不可以同时获得,那我就牺牲生命而追求道义。”

      孟子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翻译】 (孟子说:)“尊重道德热爱义理,就可以快快乐乐了。所以士人在贫穷时不会丧失道义,得志时不会背离原则。贫穷时不丧失道义,所以士人能自得其乐;得志时不背离原则,所以人民不会对他失去希望。古代贤德的人,得志时,把恩惠施加给人民;不得志时,就修养品德给世人作表率。贫穷时就搞好本身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尽心上)

      【翻译】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道就能按贤人的愿望去施行;天下政治昏暗,贤人就随同道义隐居起来;我没有听说过废弃道义来迎合王侯的。”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尽心下)

      【翻译】 (孟子说:)“自己不按正道办事,正道在他妻子身上也行不通(更何况别人);支配别人不能运用正道,连妻子也不能支配(更何况别人)。”

    [阅读全文]...

2022-06-22 08:05:50
  • 孟子激励人的名言 孟子的名言名句汇总64句

  • 孟子,名言,激励
  • 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言*而指远者,善言也。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5、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6、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9、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6、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9、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0、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21、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22、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23、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5、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2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7、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8、如欲*治乱世,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9、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0、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3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2、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33、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6、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7、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38、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9、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4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42、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4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46、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47、行之而不著焉,*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48、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49、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50、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阅读全文]...

2022-07-03 21:04:42
当前热门
孟子名句仁爱 - 句子
孟子名句仁爱 - 语录
孟子名句仁爱 - 说说
孟子名句仁爱 - 名言
孟子名句仁爱 - 诗词
孟子名句仁爱 - 祝福
孟子名句仁爱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