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着襄阳的口号

关于喊着襄阳的口号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喊着襄阳的口号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喊着襄阳的口号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喊着襄阳的口号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3) 语录(2k+) 说说(1) 名言(93) 诗词(10) 祝福(575) 心语(267)

  • 描写襄阳的诗词

  • 文学
  • 描写襄阳的诗词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原腹地。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描写襄阳的诗词,欢迎大家浏览。

      游*池

      (清)肖良有

      *家池上酒,岘首山头泪。死后千年思,生前一日醉。

      郢城西楼吟

      (唐)张继

      连山尽处水萦迥,山上戌门临水开。珠帘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闻江清。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宋)欧阳修

      晴发霜后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壶姿洒毫端墨,玉麈交挥*上风。惟有渊明偏好饮,篮舆酩酊一衰翁。

      襄阳歌

      (唐)李白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煞山翁醉似泥。

      鹭鸶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

      金鞍骏马唤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风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生死。襄王云雨今何在,江水东流猿夜色。

      送李尚书赴襄阳

      (唐)韩愈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剑挂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速,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宝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襄州春游

      (唐)皮日休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衡筵隐姓名。

      映竹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岑牢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襄阳乐

      (唐)郑锡

      春生岘首东,先暖*池风。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

      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

      乐哉襄阳人送别刘大尉从广赴襄阳

      (宋)欧阳修

      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清汉滨。语言轻清微带秦,南通交广西峨嵋。

      罗纤丽药物珍,枇杷相桔荐清樽。磊落金盘烂,槎头缩项昔所闻。

      黄橙齑香复辛,春雷动地竹走根。锦苞玉荀味争新,风杯花发南山春。

      掩映谷口藏山门,楼台金瓦碧鳞鳞。岘山高亭倚浮云,汉水如天泻云云。

      夕阳返照白鸟群,*桑柘杂耕耘。文王遗化已寂寞,千载谁复思其仁。

      荆州汉魏以来重,古今相望多名臣。叹尔乐哉襄阳人,道旁白发扶幼孙。

      远迎刘侯朱两轮,刘侯年少气甚淳。诗书学问若寒士,樽俎笑谈多佳宾。

    [阅读全文]...

2021-12-30 07:32:09
  • 有关羊的诗句襄阳歌

  • 有关羊的诗句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

      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

      垒麹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

      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

      *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

      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阅读全文]...

2022-01-19 16:11:05
  • 登襄阳城诗词

  • 登襄阳城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襄阳城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古诗原文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译文翻译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注释解释

      ⑴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⑵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⑶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⑷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⑸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⑹*池:汉侍中*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称为*池。

      创作背景

      唐中宗时,杜审言因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交往,被流放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在今越南境内)。《登襄阳城》就写于这次流放途中经过襄阳之时。

      诗文赏析

      首联记述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他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诗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势如接天,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在城楼上方扫视过去,错落连绵,如同横地而卧。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廓,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纡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常不过动词,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异的传神写照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美。那高山流水,巍巍然、汤汤乎于天地之间,一气直下,不可撼动,不可遏止。胡应麟评这联诗说:“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山川的壮观永恒,使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想到人生的瞬息即逝,于是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这里是虚写,冠盖里原在岘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华台遗址就更远,不管是在潜江或沙市抑或监利,诗人站在襄阳城楼上都是望不见的,所谓“非新里”“即旧台”,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非新”对应“即旧”,并不觉得重复,反显出轻巧,句意流转回环,加强了慨叹的沉重。想当年那修筑章华台的楚灵王,云集冠盖里的汉代达官贵人,如今也不过只留下这古迹罢了。荣华富贵岂能久长!诗人胸中的不*之气,化为了这“身外即浮云”的一声长叹。尾联以写景作结。襄阳是个风物荟萃的地方,而诗人却独独点出“*池风景异”,*家池不仅山清水秀,亭台楼宇华丽,而且是晋人山简醉酒的地方,文章家*凿齿的故居,*凿齿为人耿直,著有《汉晋春秋》。据史*载,“桓温辟为从事,甚器重之,累迁别驾。温觊觎非望,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诗人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缅怀前贤,而只写出*池的风景奇异,因此瞻仰游玩的人众多。但又没有直说游人众多,而是通过描写“归路”上尘雾弥漫,衬托出车水马龙的盛况。“归路满尘埃”句中的“归”字,用得甚为精当,点明了时间和空间,夕阳西下,游览了一天的人们踏上了归程。这五个字的结句,描绘出一幅清秋黄昏游人倦归图,制造了一个迷惘令人惆怅的意境。不难想象,远役中的诗人茕茕孑立楼头面对此景,情何以堪。诗人将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阅读全文]...

2022-04-16 09:48:08
  • 《实至名归话“襄阳”》阅读答案

  • 阅读
  • 《实至名归话“襄阳”》阅读答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至名归话“襄阳”》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①2010年11月26日,*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②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2万*方千米。

      ③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

      ④——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治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令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

      ⑤——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

      ⑥——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设襄阳专(地)区。

      ⑦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

      ⑧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襄阳区并非市*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

      ⑨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

      ⑩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删改

      1.为什么说“襄樊”更名为“襄阳”是“实至名归”? (3分)

      2.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3分)

      3.文中第⑨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本文说明语言在准确严密的同时不乏生动,试分析下面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

      5.选文第⑧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因为: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1分);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1分);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1分),所以,“襄阳”更名为“襄阳”是“实至名归”。(或:因这“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所以说“襄樊”更名为“襄阳”是“实至名归”。)(3分)

      2.时间顺序(1分)。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妒意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或: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2分)。(3分)

      3.作比较(1分)。把“襄樊”与“襄阳”地域名称的作用加以比较,使襄阳“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的'特点更加突出(或:突出说明了襄阳“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的特点)(2分)。(3分)

      4.加点词语采用比喻(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1分)。(2分)

      5.不能(1分)。因为第⑧段补充说明了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的原因(1分),同时与上文形成照应,如果去掉,说明不够科学、全面(1分)。(3分)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实至名归话“襄阳”》阅读答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YJBYS文学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杜审言《登襄阳城》的阅读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①非新里,章华②即旧台。

      *池③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注】

      ①冠盖:里名,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东汉时期襄阳地方豪族势力、经济膨胀,很多人通过买卖捐官获得官阶爵享。

      ②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倾尽国力所筑,供自己享受之用。

      ③*池:汉朝*郁退隐后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栽满荷花,后人称为*池。

      1.历代诗家对颔联评价颇高,请简要赏析。(5分)

      2.作者登上襄阳城,纵目四望,百感交集。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6分)

      参考

      1.颔联对仗工整,描绘了秋日山水旷远的画面,营造了雄浑伟丽的意境;(2分)“横”字写出楚山连绵挺拔,“接”字写出汉水浩淼纡回;“横地出”“接天回”以动写静,表现出楚山与汉水的气势与动感。(2分)作者用壮阔的景象反衬自我的渺小孤独悲凉,为下文情感的转合做铺垫。(1分)

      2.①深秋时节,登高远望,表达旅客(游子)羁旅的漂泊之感。

      ②山水旷远,境界阔大,反衬出自我渺小孤独的悲凉之情。

      ③运用“冠盖”“章华”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之情。

      ④运用“*池”典故,抒发归隐无处、前程迷茫的悲观失落之情。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简析

      《登襄阳城》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先在首联点明题意,异乡之中,登城远望;颔联和颈联敷陈“回望”之所见,有大自然的开阔雄浑,有历史陈迹的没落破败;尾联承接上文的沧桑之意,表达了作者无所归属的悲哀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写景气势磅礴,格调清新鲜明。

    [阅读全文]...

2022-07-30 22:16:07
  • 襄阳旅游景点大全

  • 旅行
  • 襄阳旅游景点大全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襄阳旅游景点大全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仲宣楼

      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建安之子”之首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仲宣楼与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合称“楚天四大名楼”。

      昭明台

      新*修复的昭明台,也叫钟鼓楼,是襄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古城正中,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史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昭明台雄踞城中,巍峨壮观,古誉为"城中第一胜迹"。

      古隆中

      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市襄州区和襄城区、南漳、谷城交界处,距襄阳市13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隐居地,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史实就发生于此。隆中风景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等,建国后又先后修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等景点。隆中风景区一派田园风光,进入古隆中山口,必经一座三门石坊,正中雕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背阴写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千年来唯一的人物。两边除镌刻着杜甫“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外,还有摘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中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转过石坊,就是诸葛亮曾“躬耕垄亩”逾十亩的躬耕田,土地方方正正,很是整齐,前行为小虹桥。清王的《隆中十咏》写到小虹桥说:“有人暑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景点处处都满含着历史的典故。

      水镜庄

      “三国名胜”水镜庄是隆中景区核心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城南,距襄阳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名水镜庄。

      水镜庄背倚玉溪山,层峦叠翠,下临彝水,泉流淙淙,三里石壁长廊雄伟壮观。水镜庄面积60公顷,景区内多为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朱梁画栋,并有灰鹳、松鼠等动物,历史文化与山水自然相得益彰,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旅游佳处。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襄阳市谷城县东南45公里处,始建于隋,初盛于唐,鼎盛于明,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作为全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被列入《*佛教百大名寺》一书。寺院内外古木参天、泉水潺潺,有玉石碑、卧牛池、龙泉池、玉带水、锁风桥等景观。*人民*八一电影制片厂几经挑选,于1968年在此设立制片分厂,专门从事胶片洗印工作。许多电影在此拍摄外景,包括《闪闪的红星》、《飞兵襄阳》、《八路军》等。

      七里山森林公园

      七里山森林公园位于南漳县北部,是国家级隆中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距县城15公里,其东接古隆中,西通武当山,北倚承恩寺,南靠水镜庄。公园面积262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有黑岩“森林浴”、灵观寺、桃花谷、狮子山、五龙寺5大功能区50多个景点,古迹碑刻丰富,天然泉眼众多,奇峰怪石林立,树木葱茏,是鄂西北的一大自然资源保护区和荆山生态旅游区重要景区之一。

      鹤子川

      据清《同治县志》中记载,鹤子川古时山清水秀,盛产鱼虾,为白鹤栖息之地,多时达到数十万只,满川皆是,故因有仙鹤群聚而得名。鹤子川位于隆中西南,长达30公里,以其隽秀的田园风光而著称,如黄鳝坡、瓦屋沟、马氏岭、魏家岭,和隆中一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

      五道峡

      五道峡风景区位于保康县北部,由五个峡谷段构成。峡长约5公里,峡内山峰一溪相连,*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腾,山、林、洞、瀑、水、天、鸟、兽,与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险、雄、幽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景区总面积1667公顷,其中原始森林1335公顷,是春秋楚国卞和得“和氏璧”玉璞的地方。景区溪流蜿蜓,两面青山夹峙,溶洞(门票)、飞瀑,以及形态各异的怪石,星罗棋布,相互辉映。有以仙人洞为代表的溶洞群8处,以龙王寨为代表的山寨群6处,以神女瀑为代表的瀑布群8处。

    [阅读全文]...

2022-07-06 13:01:16
  • 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 李白
  • 全诗前半部分诉说了:诗人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哥们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官民同赏。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诗人喜欢交朋友,豪气,喜欢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一直在帮助别人,但是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家徒四壁,还是个需要接济的落魄文人。

      全诗后半部分诉说了:诗人仕途非常不顺,在诗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早年寓居安陆时,曾多次给地方官员写信自荐,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开元二十三年,不甘心失败,诗人去了一趟襄阳,拜访时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的韩朝宗。韩朝宗素以爱惜人才闻名,因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但诗人在呈给他的求职信中,又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豪放不羁。信中写道:“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长揖即拱手礼,通常用于*辈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衷心地希望你能够敞开心怀,不会因为别人只作长揖而拒绝。作为求职信,这句显然写得不太得体。李白带着这种傲慢心态去求职,韩朝宗自然不会对他感兴趣。虽是诗仙,但李白的这几封求职信写得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也体现出了李白求职时傲慢的心态,这种故意贬低自己的比喻,或许能博取同情,却无法给人好感。

    整理:zln201707

    [阅读全文]...

2021-12-27 15:10:51
  • 2022年襄阳重点小学名单及排名

  • 小学
  • 2022年襄阳重点小学名单及排名

      在本地就读幼儿园的家长,马上孩子升小学了,你知道本地的小学有哪些比较好的么,襄阳小学学校排名靠前10的.有哪些呢,下面了解下。

      襄樊小学排名前十名名单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

      襄阳市人民路小学

      襄阳市松鹤路小学

      襄城实验小学

      襄阳四中义教部(小学部)

      襄阳市第三十九中

      襄阳市二十中(小学部)

      襄阳市米公小学

      襄阳市昭明小学

      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湖北省襄阳市5大重点小学实力榜

      1、襄阳市荆州街小学(原来襄城实验小学):学校成立于1950年,拥有70多年的历史。荆州街小学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楹联教育先进单位”。

      2、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41年,是湖北省属重点小学。在长达8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获得过国家级“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小语学法指导实验先进集体”。

      3、襄阳市昭明小学:创建于1903年,是鄂西北最早的官办学校。昭明小学位于襄城区西街内环路,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

      4、襄阳四中小学部:襄阳四中小学部是襄阳名校四中的小学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获得各级的学校荣誉称号。

      5、襄阳市大庆路小学:创建于1957年,被评为湖北省综合实力50强学校。学校是樊城区第一所集团化办学的学校,成立了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除了这5个小学外,还有松鹤路小学、米公小学、襄州区实验小学实力也不错。

      一、襄樊小学前十排行榜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

      襄阳*征路小学

      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中心小学

      襄阳市红光小学

      襄樊第四十一中小学部

      襄阳市前进路小学

      襄阳区实验小学

      襄州区实验小学

      襄阳市松鹤路小学

      二、襄樊部分小学简介

      (1).襄阳市大庆路小学介绍

      先后被国家、省、市授予全国小语学法指导实验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单位、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省整体结构改革先进学校、音乐省“金笛”奖、市教学先进单位、市示范学校等二百多项荣誉称号。

      (2).襄阳*征路小学介绍

      襄阳*征路小学是樊城区属一所大型学校,位于繁华的襄阳*征路。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清新幽雅,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

      (3).襄阳市红光小学介绍

      襄阳市红光小学始建于1962年,于2013年回迁到新校区,曾多次获得“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规范收费示范学校”、“少先队雏鹰大队”、“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等称号。

      根据最新发布2022年襄樊市重点高中人气排行榜,襄樊市致远中学居襄樊市高中人气排行榜榜首,襄阳市第五中学列第二,襄樊东风中学居第三,谷城县第一中学列第四,襄阳区一中居第五。

      2022年襄樊市重点高中排名

      1、襄樊市致远中学

      2、襄阳市第五中学

      3、襄樊东风中学

      4、谷城县第一中学

      5、襄阳区一中

      6、襄樊市第四中学

      7、枣阳市第一中学

      8、襄樊市第五中学

      9、襄樊市第一中学

      10、保康县第一中学

    [阅读全文]...

2022-05-05 07:28:18
  • 参赛代表队喊口号

  • 职场
  • 参赛代表队喊口号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口号吧,口号要在受众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印记,就要使之句式简短,容易记忆。你知道什么样的口号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赛代表队喊口号,欢迎大家分享。

      1、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

      2、追梦扬威奋勇争先!

      3、人人关心体育,体育造福人人!

      4、青春无畏,逐梦扬威。

      5、我参与,我快乐,看比赛,乐趣多,打旗号,同喝彩,齐欢呼,人气旺,论结局,要看淡,重友谊,和气善,共携手,看明天!

      6、不帅没关系,有信心也可以;没背景不是问题,靠自己努力也行;工作是快乐添加剂,生活是幸福颗粒。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做好自己,日子天天给力!

      7、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8、努力拼搏,永夺第一。

      9、号外号外,今天又有辩论赛;正方朋友站得稳,反方伙伴把头抬;正反双方伶牙俐齿,兵来将挡真精彩;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为你们把手拍。

      10、即使频临绝望的边缘,即使处在失败的风口浪尖上,我们依然会在。依然会陪着你走完所有的风雨,加油!只要坚持,就会轻易言败!

      11、劳动者此刻在辛勤劳作,学*者此刻在学无止镜,创业者此刻在奋勇拼搏,唯有懒猪者,此刻在拿着手机看短信。

      12、超轶绝尘,振发激情。锲渐以恒,志存锐意。气贯长虹,强者昂扬。砺梦折桂,笑傲苍穹。

      13、运动起来勇敢第一。

      14、激情在这里燃烧,梦想在这里起航,这里是你们梦想的'起点,也将是你们成功的终点,加油吧!为了明天的辉煌,勇敢的向前冲!

      15、团结文明展现风采。

      16、文明守纪拥抱胜利。

      17、更强我能、更快更高。

      18、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鼓舞声愿你拼尽全力,喝彩声愿你坚持到底,夸赞声愿你不舍不弃,所有人为你加油!为的是使你努力拼搏,勇创佳绩!

      20、天道酬勤健康起来。

      1、走进形与色的世界,发掘美的真谛。

      2、今天我以学校自豪,明天学校以我骄傲。

      3、用你手中的笔,诠释身边的美。

      4、做一个有实力的人,不要让今天的懒惰成为明天的痛。

      5、放飞想象翅膀,创造艺术人生。

      6、多学多思又多问,守时守纪更守信。

      7、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

      8、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半途而废。

      9、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

      10、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

      11、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12、不是成功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坚持的太少。

      13、每天进一步,迈上成功路。

      14、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

      15、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16、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17、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18、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惯成就人生。

      19、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20、不为后退找借口,要为前进创条件。

      21、今天尽努力,明天才辉煌。

      22、做勤劳小蜜蜂,探知识百花园。

      23、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

      24、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25、新起点,新方向,我们在阳光下成长。

      26、艺术源于生活,美在这里诞生。

      2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28、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29、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朝。

    [阅读全文]...

2022-07-12 22:29:31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 古诗文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洋溢着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的喜悦心情,想象着一路坐船登陆快快回家的情景——我们就坐船出发,从巴峡顺水穿过巫峡,往下就可到襄阳,然后,从襄阳很快就可回到故乡洛阳。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两句四个地名,既是当句对,又是前后对,形成工整的名对。“即从”、“便下”,一气贯注,又是活泼的流水对。

      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

      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参考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此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阅读全文]...

2022-05-10 01:55:07
  • 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 李白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脱身白刃里,*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翻译

      我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

      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

      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

      哥们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官民同赏。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足言道,现在回到偏僻之处隐居。

      回家后是四壁空空,没有任何产业,为衣腹之累而忙个不休。

      身穿的狐裘破烂,腰里曾经的万贯黄金也用个精光(主要还是接济落魄文人)。

      也曾经去王公门前干谒,推荐自己,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日暮悲途穷。

      老兄你可是官运通达,青云直上,一诺千金,名噪公卿。

      所以来与你告个急,你懂其中的意思就行了,贵在灵犀一点通。

      如果你也不顾兄弟情谊,不愿意帮助我,我也不说更多的话了,我准备像秋草蓬稞一样随风飘散吧。[2]

      赏析

      此诗当在30多岁所写,大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觉。这是李白年轻时裘马轻狂,豪爽用事的真实写照。有人就李白是否真的杀过人而争论不休,他如果真的杀过人,也肯定杀的是宵小之辈,而且是雁过不留痕的那种。李白真的是文武双全。看此诗,可以知道李白的豪爽性格,所以会爱之者众,恨之者也众。

    [阅读全文]...

2022-05-23 02:36:25
当前热门
喊着襄阳的口号 - 句子
喊着襄阳的口号 - 语录
喊着襄阳的口号 - 说说
喊着襄阳的口号 - 名言
喊着襄阳的口号 - 诗词
喊着襄阳的口号 - 祝福
喊着襄阳的口号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