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绝句古诗的门圣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绝句古诗的门圣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绝句古诗的门圣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绝句古诗的门圣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望天门山》古诗绝句赏析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天门山》古诗绝句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2、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3、回:转变方向。
4、*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赏析:
《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
拓展阅读:大班古诗教案《望天门山》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字卡。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没有诗兴大发呢,请小朋友自己来编一编。
你们编得真好,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卡片)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师解释难解词。
3、跟着卡片,大家练*朗诵一下
4、游戏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5、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附: 古诗《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绝句古诗原文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绝句古诗原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句
吕岩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
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浮西泛自梯媒。
日精自与月华合,有个明珠走上来。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瓶子如金玉子黄,上升下降续神光。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
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日月轮。
我自忘心神自悦,跨水穿云来相谒。
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岑。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
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东山东畔忽相逢,握手丁宁语似钟。
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绝句古诗原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古诗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绝句
吕岩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
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浮西泛自梯媒。
日精自与月华合,有个明珠走上来。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瓶子如金玉子黄,上升下降续神光。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
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日月轮。
我自忘心神自悦,跨水穿云来相谒。
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岑。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
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东山东畔忽相逢,握手丁宁语似钟。
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文/ 空青
【缘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应该是杜甫所有绝句中,大多数人最早接触到,印象也最深的一首了吧。
我对这首诗的印象很深刻,第一是因为听过太多次,也见过太多次动画、朗诵等演绎形式;第二则是因为诗句中的一个黄鹂,两行白鹭给了我最初的美的启蒙。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对仗,对仗的文字能够有多美。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杜工部另外两首很著名的绝句,没有名字,或者名字已经失传,就叫做《绝句两首》,题材和创作时间都与上面这一首相似。
【诗篇】
绝句二首
杜甫 〔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临境】
公元764年的春天,草长莺飞的季节。
安史之乱早已被*定,新登基的肃宗回到长安做着焦头烂额的天子事业。
杜甫,这位天生政治绝缘体的大诗人,因为之前开罪了朝廷,玄宗逃离长安的时候没有带着他,“天旋地转回龙驭”的时候还是没有叫他。
朝廷从蜀中回到了长安,杜甫则继续在成都呆着,继续漂泊西南。
764年算是杜甫一生中比较安定的时间段,住在成都草堂里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至少衣食无忧,这就已经好过杜甫所经过的大多数年头了。
生活既然安定,杜甫的心也稍稍安定下来一点。政治上的一点念想虽然没有完全磨灭,但至少被生活的热情压下去很多。
所以他静下心来,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去与大自然做亲密的接触。但是,杜甫是见过开元盛世的人,哪能忘记的了长安?
764年的一整个春天,杜甫过得很开心,但到了暮春,一些伤感的情绪便悄然而至。其心境之变化,就体现在这两首诗中。
【诵析】
两首诗里,第一首大家应该更熟悉一点,因为写得很接地气,通俗自然,一派天真。
这一首诗也比较特别,四句下来纯是写景,没有一句是写自己情感的。
迟日,快要落山的太阳,天边映红一片的晚霞映照着蜀中壮丽山河。杜甫的草堂又恰好坐落在江边,对远山之茫茫,观江水之汤汤,江山之丽色,尽收眼底。
这一句的视角比较阔大,第二句,杜甫又将目光收束回来,到生活中一些细小的美好上了。
天色已晚,在白天艳丽万端的花儿也谢了芬芳。那些个姹紫嫣红的颜色褪去,但空气里还存有香气,那是百花白日争艳的证据。
晚风吹来,带来丝丝清凉的香气,也带来独属于春天的美好享受。
这两句的主角,分别是山水和花草,还没有生物的出现。到下面两句,生物出场了。
江边暖暖地泥地里,“融”着忙于做窝的飞燕子;沙子也暖和,几只鸳鸯悠悠闲闲成双成对地睡在其中。
这两句的出现,就仿佛一件即将完成的《晚春江岸图》被画上了最点睛的两笔,一笔燕子,一笔鸳鸯,整个画面立刻就变得鲜活起来。
而且,燕子与鸳鸯出现在这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作为作者的代言人。
它们活得如此滋润逍遥,杜甫此时的心境也就可想而知
到第二首诗中,杜甫的心态发生了些许变化,也映衬着季节从初春到暮春的变化。
第一句依旧是写景。
江水呈现深绿色,更映衬着鸟儿洁白如天使;山*葱,几朵春花艳色深红,似乎将要燃尽的火苗。
“山青花欲燃”,用现代的眼光看这句话,我最先想到的是蔷薇花爬满中世纪城墙的样子,墙是深褐色,叶子深绿,花儿深红,一看就很复古的感觉。
暮春的感觉,和我们所谓“复古”应该很像。
第二句里,杜甫选择了直抒胸臆的手法,不再借谁之口。
眼看着今年春天又要过去了呀,老天爷,到底何时才是我回到长安的日子呢?
蜀地优美的山水景色,草堂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这一切都改变不了杜甫一代诗中圣哲的执念。
他想要回长安,想要做官,想要为黎民百姓做事,想要带领国家重回正轨。
哀哉,诗圣;
壮哉,诗圣。
美是人生的意义,诗歌是「美」的精华。
我是空青,天空的空,青莲的青,是矿石亦是中药。
每天分享唐诗之美。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好天良夜秋如水,明灯一觉黄昏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希望大家喜欢。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林景熙《枯树》
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12、宋祁《落花》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13、舒亶《浣溪沙》
且尽红裙歌一曲,莫辞白酒饮千钟。人生半在别离中。
14、孙道绚《滴滴金.梅》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
15、谢枋得《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俢得到梅花。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体裁,属于*体诗的一种形式。
朝代:唐代
作者: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朝代:宋代
作者:志南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朝代:元代
作者:王庭筠
原文: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朝代:宋代
作者:吴涛
原文: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朝代:唐代
作者:张翚
原文:
茫茫烟水上,日暮阴云飞。孤坐正愁绪,湖南谁捣衣。
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志南《绝句》译文及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①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②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③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⑴系(x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说说心情:霸王千里独行纵横天下,横刀立马睁眼酣睡天明!共享古文大餐,畅游诗词云海,怎么一个经典了得?以下是千古绝句最霸气古诗文 值得推荐和高度评价!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千古绝句最霸气古诗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还有几句,很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33《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3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3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这首《月下独酌》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30.《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29.《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诗词时曾这样说:“*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在我看来,如果说*旧体诗水*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人还持异议,但说*旧体诗代表了当代旧体诗词的最高水*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在*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28.《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读者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蜀相》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如果把刘禹锡的话用来评《蜀相》,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26.《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后世许多诗人模仿李商隐的风格,但没有一位被认可。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25.《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24.《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推崇。
《出塞》为乐府《横吹曲》旧题,多写军旅征戌。原作二首,此其一。诗人借用乐府旧题,写下这首铿锵有力的诗篇,也正是抒发出征塞外、为国守边的豪情壮志和内心感慨。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文廷式《天仙子》
3、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苏武《留别妻》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9、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
10、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李白《怨歌行》
1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2、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13、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4、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15、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6、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薛逢《宫词》
1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19、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王建《望夫石》
20、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
2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22、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24、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2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
26、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28、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2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30、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3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3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3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34、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3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36、一寸相思千万绪。——李冠《蝶恋花·春暮》
3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38、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39、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40、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关汉卿《四块玉·别情》
绝句古诗的门圣文
绝句古诗中的门泊是是景物吗
古诗绝句的文言文
绝句文微明的古诗
李白的冷门五言绝句古诗
绝句明文征明的古诗
绝句这首古诗的英文
古诗绝句的现代文
古诗绝句的英文版
描写厦门景色的绝句
僧志南的古诗绝句原文
文徽明的绝句古诗拼音
有文字的绝句古诗小报
古诗三首绝句的课文
绝句的特点古诗文
绝句的朗读课文的古诗
专门描写植物的古诗五言绝句
文徽明的绝句古诗读拼音
绝句古诗全文带拼音的
绝句古诗春的那篇课文
的古诗绝句
绝句的古诗的
古诗绝句的白话文改写
七言绝句绝句的古诗
圣门古诗是何博写的吗
古诗绝句的义
月的绝句古诗
写古诗的绝句
7绝句的古诗
夏日绝句古诗的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