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关于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27) 语录(17) 说说(17) 名言(7) 诗词(713) 祝福(36k+) 心语(5k+)

  • 石林的诗句及出处

  • 石林的诗句及出处

      1、焉有石林 先秦 屈原 《天问》

      2、石林何冥密 唐 陈子昂 《感遇·之六》

      3、青壁石林杪 唐 崔颢 《游天竺寺》

      4、石林蟠水府 唐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5、波岛石林疏 唐 马戴 《送吕郎中牧东海郡》

      6、赤日石林气 唐 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

      7、沟塍碍石林 唐 苏味道《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

      8、石林上攒丛 唐 李适适《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见赠》

      9、石林何冥密 唐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10、藤花闭石林 唐 沈佺期《从崇山向越常》

      11、石林何飕 唐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12、石林气高浮 唐 杜甫《凤凰台》

      13、石林飞栋出 唐 钱起《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14、石林绕舜祠 唐 元结《游石溪示学者》

      15、石林高几许 唐 崔峒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16、晓出石林啼乱鸦 唐 罗邺《春山山馆旅怀》

      17、石林媚烟景 唐 李延陵《自*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18、还又向、石林深处 元 周权《满江红 叶梅友八十》

      19、石林高卧听松声 元 张可久《浣溪沙 感旧》

      20、繁阴蔽石林 元 王冕《感慨 其二》

      21、石林岂为艰 南北朝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22、石林风冕吹人衣 宋 黄庭坚《伯时彭蠡春牧图》

      23、石林上参错 南北朝 江淹《渡西塞望江上诸山诗》

      24、石林烟草尚芳非 宋 王十朋《桃川》

      25、雨后石林群鹭宿 唐 安麐《暖翠》

      26、石林幽黑号绿熊 明 沈周《庐山高》

      27、雨后石林群鹭宿 唐 安麐《暖翠》

      28、石林和月俯清流 宋 陈大方《万寿观》

      29、斯文千载石林仙 宋 陈造《十绝句呈章茂深安抚》

      30、一醉石林岩下月 宋 韩元吉《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

      31、天开万石林 宋 韩元吉《叶少保挽词六首》

      32、插遍铜彝供石林 宋 李壁《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

      33、石林道与鞔峰齐 宋 释宝昙《瑞岩行者写华严经求僧》

      34、石林冰冷 宋 释智遇 《懒瓒和尚赞》

      35、不雨石林元自湿 宋 舒岳祥《题萧照山水》

      36、亲酌石林寿 宋 魏了翁《李参政生日二首》

      37、风花经纬石林春 宋 吴泳《寿李雁湖》

      38、石林莫作盘居计 宋 吴泳 《寿李雁湖》

      39、名应石林天上人 宋 张元干 《叶少蕴生朝三首》

    [阅读全文]...

2022-05-23 04:38:52
  • 云南石林

  •   云南石林(古韵)  6、七绝·云南石林(古韵)  百战疆场巧布兵,铮铮铁甲奏沙鸣。  刀光剑影何时落,不尽关山壮士情。  7、七绝·月湖(古韵)  瑶池仙子遗银镜,七彩云南一厢情。  留待佳人花照影,临波恰好月儿明。  8、七绝·长湖(古韵)  此来欣会阿诗玛,美丽姑娘正淡妆。  碧水长湖应有幸,当年花露尚飘香。  9、七绝·蓑衣山(古韵)  春风三月送蓑衣,烟雨江南杜宇飞。  犹闻声声催布谷,男耕女织苦相依。  0、七绝·大叠水(古韵)  人生起落仰飞泉,苦乐逍遥顺自然。  纵跃悬崖三百丈,欢腾虹彩驭神仙。

      编辑点评:

      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溶洞)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 作品采用比兴手法,描述石林的风光旖旎,以及诸多美丽的传说。彰显石林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作品细腻,铺陈间尽显娴熟笔风。欣赏学*,问好先生,推荐共赏,遥祝吉祥如意!!

    [阅读全文]...

2022-01-12 20:00:41
  • 形容石林的诗词

  • 形容石林的诗词

      石林神奇迷人的自然风光与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宾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形容石林的诗词,欢迎查看。

      一、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岑参)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知音难再逢,惜君方老年。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二、游天竺寺

      (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三、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崔峒)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四、送僧归天竺

      (崔涂)

      忽忆曾栖处,千峰*沃州。别来秦树老,归去海门秋。

      汲带寒汀月,禅邻贾客舟。遥思清兴惬,不厌石林幽。

      五、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鹤,杯度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六、凤凰台

      (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七、拟齐梁体寄冯使君三首

      (贯休)

      庭鸟多好音,相呼灌木中。竹房更何有,还如鸟巢空。

      赖逢富人侯,真东晋谢公。煌煌发令姿,珂珮鸣丁冬。

      故山有深霞,未如旌旗红。惭非卫霍松,何以当清风。

      露益蝉声长,蕙兰垂紫带。清吟待明月,孤云忽为盖。

      伊余石林人,本是烧畬辈。频接谢公棋,输多未曾赛。

      大道贵无心,圣贤为始慕。秋空共澄洁,美玉同贞素。

      伟哉桐江守,雌黄出金口。为文能废兴,谈道弭空有。

      雪林槁枯者,坐石听亦久。还疑紫磨身,成居灵运后。

      八、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

      (陆游)

    [阅读全文]...

2021-12-22 02:38:46
  • 李白古诗大全

  • 李白
  • 李白古诗大全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1、《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阅读全文]...

2021-11-23 07:45:38
  • 李白的唐诗大全

  • 唐诗,李白,文学
  • 李白的唐诗大全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的一生中写了很多精辟的唐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李白的唐诗大全,欢迎阅读!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4、《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6、《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阅读全文]...

2021-12-04 19:41:43
  • 唐诗李白的故事:李白翰林之谜

  • 李白,唐诗,故事
  •   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古。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白翰林之谜,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翰林之谜

      上节课,跟大家讲到,李白进长安了。进长安对李白来讲,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他不是说到长安来游览,那你来几回都行。他这次进长安,就是要见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谁呢?就是唐玄宗。他见了唐玄宗,他才能把他压在心里这么多年的话,讲给他听。他的抱负,他要做什么?他的规划。都要给唐玄宗说。要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可是很奇怪,李白是唐玄宗的天宝元年的秋天,进的长安。天宝三年初春时节就离开了。掐头再去尾,他在长安待了就一年多,号称三年。实际上只有一年多。这就很奇怪了。他花了那么多的工夫,找了那么多的关系,费了那么大的精力,进了长安。见了他朝思暮想的人。在他身边,只待了一年多。然后就离开了。在这一年里边,李白没有担任过任何实际的官职。从现有的资料看,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能留给*反复回味的那些政治上的业绩。没有。就这么就离开了,就觉得很奇怪,像他这样一个执着的人,这么自信的一个人,像他对自己的期望值这么高的一个人,怎么会就轻易地放弃了这个很多的知识分子,追求一生往往都追求不到的,宝贵的机会呢?这里边,就有很多的玄机。就是我们要讲的。

      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做翰林的时候的一些具体表现。

      解说: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史上,李白是惟一的一个。他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算是皇恩浩荡了。李白与唐玄宗,一个是名满天下,个性张扬的诗坛奇才。一个是九五之尊,开创盛世的当今皇帝。他们,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会面呢?李白会受到唐玄宗的特别招待吗?而在长安,生性喜欢交友,擅长交友的李白,又会与哪些人交好呢?

      康震:我们得先说说,他刚到长安的时候,得到什么招待。那招待是比较隆重的。李白临去世的时候,是在他一个族叔,就大概相当于本家叔叔,叫李阳冰家里边去世的。这个李阳冰,是唐代很有名的写篆书的一个书法家。李白临去世的时候,就把自己*生所做的诗文,都交付给这个李阳冰,让他编辑出版。当时的集子的名字,不是叫《李白诗文总集》。叫什么呢?叫《草堂集》。《草堂集》这个序,对研究李白特别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李阳冰算是他同宗同族的亲戚,他见过李白。而且李白是在他家里边去世的。所以他的这个序,很有可能里边涉及到李白的生*事迹。都是李白告诉他的。它这里边有一段记叙。写唐玄宗见李白的情形。太长了。得翻译白话文才能说明白。怎么件的呢?就是本来唐玄宗是坐着轿子的。他从轿子上下来,亲自步行到李白跟前来接见他。这是很隆重的礼遇。

      我们都知道,大家可能有的人见过一幅图。画唐太宗的,叫《步辇图》。画的是什么呢?就是唐太宗坐的这轿子有点奇怪,不像我们现在见的八抬大轿。它一个担架一样,两面几个人抬着他。他坐在上面,这就是步辇。唐玄宗就是从这个步辇上下来,然后去接见的李白。他不但亲自接见李白,还设宴招待他。里边也提到了,说什么呢?说唐玄宗让他坐在七宝床上,这个七宝床,不是他坐在床上。因为床这个字,在唐代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呢?桌椅板凳这类的坐具。睡的是什么呢?是榻。李白有一首诗,叫“床前明月光”。有的人说,月光照片我国在他们家床上,这是不对的。那指的是坐具。让他坐在七宝床上。那我们想那肯定是一个宝座,上面镶嵌着七宝的彩石。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因为他具体没有解释这个问题,而且亲自给他什么呢?调糖羹。给他吃的东西。不但给他赐御宴,而且秦德给他了一碗“八宝莲子汁”给他喝。

      然后还说了一段话。说什么呢?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翻译成白话文是什么呢?题是个老百姓啊,可是我却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时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们俩怎么今天坐到这儿来呢?因为这个东西,是李阳冰写的一个序,里边提到这么一小段,李阳冰当时并没有写一本叫《李白传》。如果是别了《李白传》,我们就知道得更详细。但就是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从礼遇上来讲,从待遇上来讲,从接待的规格上来讲,唐玄宗是很器重他的。除了皇帝器重他,他在长安,有一些比较有名的诗人,也对他比较感冒。这里边,有一个最退出的人物是谁呢?就是贺知章。贺知章这个老作家,我们大家是比较熟悉的。他有两首诗特别有名。其中一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还有一首诗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绝对流行歌曲。我们是不知道啊。贺知章这两首诗大家特别熟,可是贺知章写的大部分的诗,大家肯定不会太喜欢及因为什么呢?贺知章长期待在宫中,跟皇上在一起,他要写大量的应制诗。应制诗里边,都是一些大家不太理解的典故。不太读得懂的一些词。所以写得看上去很艰涩。大家这些诗真正流传与民间,生命力特别旺盛,一千多年了,我们大家还非常喜欢。

      贺知章当时做个什么官呢?他担任的是太子宾客,这是太子的一个署官。我们都知道,做了太子以后,身边也有很多的官员。还有一个官叫什么呢?叫秘书监。这是管什么的?有一点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从三品。非常大了。当时贺知章多大岁数呢?八十三、八十四了,岁数很大。老作家,见到了中年作家。他见到李白之后,对李白非常地崇敬。李白后写过一首诗,叫《对酒忆贺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过了很年之后,贺知章当时已经去世了。他在喝酒的时候又想起跟贺知章的交情。

      解说:《对酒忆贺监》(其一)。四明有狂客,**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康震:说贺知章一见他,“呼为谪仙人”。就是一见到李白,说你哪是一般的人哪?你是从天上下凡的神仙哪。叫谪仙人。然后就请他喝酒。两个人喝得很高兴。喝完发现没带钱。贺知章身上带了一个小小的佩饰之物,是黄金做的小乌龟。就把这个黄金做的小乌龟算还了酒钱。李白身上经常发生这种事。喝着喝着没钱了,要不就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老得换。但是这次是贺知章请他的客,是八十多岁的一个著名的老作家,是一个大官,请李白吃饭,请李白喝酒。也有一些资料说是贺知章看到李白的一首诗,非常地崇敬他。哪首诗?《》。“噫吁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诗,我们什么时候读,都觉得李白气势恢弘,把一个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就写出来了。贺知章看了这首诗觉得,真是谪仙人。你不得了。贺知章对他的称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坛上地位也很高。所以当时李白是声名鹊起,本来就鹊起了。这回更鹊起了。

      解说: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走进长安。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而李白也把这次会面,当做一次大展宏图的机会。当做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理想的机会。随后,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在宫廷中的翰林院供职。展现在李白面前的,似乎是一条通往辉煌前途的光明大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李白究竟在翰林院做了些什么?翰林待诏这个职位,是否能让李白一试身手呢?

      康震:现在从一些史料来看,李白主要做什么工作呢?第一,据他说,他经常地出入金銮殿和翰林院当中。唐玄宗向他询问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他呢?经常为皇帝起草一些诏书。一般人还不知道。大体来讲这是第一个工作。第二个工作是什么呢?陪皇上,给皇上写诗。那个时候,还没有被封为妃子。我们都知道,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寿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看上她了。但是直接娶来不太好,就先给她度成女道士。由女道士再曲线大宫里来。当时杨玉环还是女道士。但是,已经到兴庆宫里边,有时候陪皇上看花。所以他有时候会给他们歇一歇诗,他这个里边,最有名的一首作品,叫做《清*调》。这个《清*调》写作的背景,也是一个醉醺醺的背景。就是什么呢?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在兴庆宫里边观赏牡丹。看着牡丹很高兴,然后就让李龟年唱曲。当时他身边的一个乐工,唱首歌吧。认为赏名花,对妃子,应该唱新词。这才把李白同酒馆里叫出来。这是杂史上面这样写的。

      他来的时候稀里糊涂的,然后用凉水给他弄清醒了。他一挥而就,写了《清*调》三首。

      解说:《清*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调》(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调》(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康震:大体说来,他就是这么两项工作。而且李白从他自己后来写的诗里边,他回顾自己在长安这段生活的时候,很有意思。我们就从这儿也能看出李白也有俗的一面。他回忆的时候,特别得意忘形。他怎么说?他在诗里边说“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说什么呢?说我很自由地就能在宫里边走动。为什么呢?皇上看重我呀。而且我的声名很大。跟我该网的人,都是王公大臣,一般的老百姓我都不阎。看上去我马上就要凌烟阁了。我们都知道,凌烟阁,是唐太宗的时候,为了表彰功臣,把二十四个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觉得自己马上也可以进入凌烟阁的资格。还有的诗说什么呢?说“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你看当时那些人都看不起我。现在他们主动跟我交朋友。现在看得起我。还有说“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就是说,朝中的大臣们都来巴结我。为什么呢?皇上看得起我。他这里边也有一些庸人的气息,但这个也很正常。为什么呢?他高兴啊。他刚进入长安的时候,按他自己说的,工作也很忙,社会活动也很多,大家都很看得起他。他觉得自己在长安,一定要大展宏图。

      可是这有一个问题,就是李白做的这些工作,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他自己说成那样呢?还是实际上他真的帮皇帝起草诏书了。他真的就天天跟皇帝在一起谈国家大事,像宰相一样,这里边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他到底当的这个翰林,是个什么翰林?这个翰林,与他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有没有对他实现政治抱负,提供直接的帮助。这是最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我提供一个答案。就是不是那么回事。李白所担任的,并不是真正具有政治内涵,和政治意义的翰林学士。他担任的是什么呢?是一个陪着皇上,进行诗文**的翰林待诏,或者叫什么呢?翰林供奉。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是一个重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如果说李白手里接过了皇帝递给他的一支笔,这支笔不是用来起草诏书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是用来写诗文,用来润色鸿业,是用来佐佑王化的。是用来陪皇上散心的。这是一支散心的笔,不是一支走向政治前途的笔。

      大家说你有证据吗?有。为什么呢?新旧《唐书》,这个官修的史书里边,没有说李白是翰林学士。李白自己在诗文里边,从未称呼过自己是翰林学士。李白的那些朋友,像、贾至、任华等等,在写给李白的诗文里边,他们有时候经常也诗文交往,也从来没有人称他为翰林学士。这里边有一个很关键的关节点。就是说,唐代有很多人做过翰林学士。就是我刚才说的有政治内涵的翰林学士。比如说,还有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还有比方说有一个人姓丁,叫丁居晦,这个人大家不熟。他专门写过一本书,这书的作用在哪儿?就是把从唐玄宗开始,一直到往后,所有的翰林学士的名单全列出来,而且对他们有简要的介绍。后来元稹做了翰林学士以后,发现这墙上写的字,漫漶不清,就是很模糊。为了保存史料,他又在丁居晦的这个基础上,重新修订这部著作。所以我们现在对于从唐玄宗开始,一直到晚唐的时候,翰林学士的名单了如指掌,我查了这个名单,里头没有李白的名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证据。

      那大家说,你说了这么长时间,这个翰林学士跟翰林待诏有什么区别呢?我听着反正都是翰林。也许互相之间还有联系,我们说这个区别非常大。先来说这个翰林待诏,也叫翰林供奉。我举一个例子吧。皇上又到公园了,又看见牡丹花了,这回不唱了。把吴道子叫来,给他画一下。叫画待诏。叫诗文待诏。除了还有什么呢?有下棋的,陪皇上下棋的。还有什么呢?算卦的。还有什么呢?讲道的。还有什么呢?论佛的。还有什么呢?求仙的。总而言之,就这个翰林待诏在翰林院里待的这些待诏们,他为什么叫待诏?就是等皇上的命令,随着应诏。这些人主要的职责,就是让皇上高兴。陪皇上玩,但是玩得高雅,玩得有层次。不像咱们动不动就卡拉OK了。这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是陪皇上**。所以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天天地就干这个活儿,他们的活动,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跟政治不搭界。皇上也不会想到,向这些人去问什么政治上的大事。因为他职责所定。你就是干这个活的。但是有一点,这批人,跟皇上的关系很密切。这个很重要。就是他根本是个没有品级的官,他连个官都不是。大家他跟皇上关系很密切。这一批杂班子里头,地位最高的就是诗文待诏。

      而且,诗文待诏里边最优秀的人,往往到后来,就发展成为什么呢?翰林学士。但是里边数量很少。他们可能有时候帮皇上起草一点文书,但绝对不是诏书,这一般性的文书,跟皇上的圣旨那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翰林待诏,就是陪皇上玩的。通俗来讲,就是陪皇上玩的。没有什么政治责任。

      解说:看来,充满政治幻想的李白,并没有得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只是做了陪皇帝**诗文的翰林待诏。那么,表面上,与翰林待诏,非常相似的翰林学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在皇宫禁地之中,翰林待诏与翰林学士的政治责任,差别在哪里呢?而才华横溢,胸怀抱负的李白,凭什么就不能成为翰林学士呢?

      康震:什么是翰林学士呢?说起来话也很长。我们知道,唐代的时候,本皇上起草诏书,这不是个简单的活。这有专门的人负责。什么人负责啊?唐代有三省六部制,其中有一个省,叫什么省?叫中书省。这个省是干什么的?这个省是管决策的。中书省决策之后,写下诏书,交给呢?交给门下省,门下省进行复核,觉得合适了,没有什么意见了,再返回中书省,中书省盖上皇帝的大印,交给尚书省。如果这是盖房子的事,尚书省交给工部了。这个决策机制是这样的。

      起草诏书的是谁呢?是中书省里边的中书舍人。舍就是取舍的舍。中书省专管起草诏书的。可是有一样,到了唐玄宗的时候,国家很强大,政务很繁忙。这些中书舍人,就忙不过来了。工作效率比较低。唐玄宗,有时候经常从现任的官员当中,临时抽调一些人,帮着起草诏书。这是临时差遣。把这些人有时候也叫翰林待诏。或者翰林供奉。但是,大家弄清楚,这些人本身就是官员,他们只是为了应付临时的差遣,帮皇上起草诏书。那也得有办公的地方啊。就跟那帮人,都待在翰林院里边,所以史书上有一句话叫什么呢?叫“人才与杂流相处”。就是这棒起草诏书的官员有时候也到翰林院的那些杂耍班子里边去,在那办公,就混在一起。这个就很混乱,不好管理。到了唐玄宗的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搞了个大动作。什么大动作呢?把这一批人摘出来,就把他们叫翰林学士。他们专管什么呢?起草诏书。别的什么都不管。然后又盖了一个办公室,办公楼。怎么盖的呢?

      我们都知道,唐代的这个皇宫,它是有分别的,里边它是内宫,寝宫。外边大臣不能进去。唐代的长安城,最北边叫宫城,皇上住的地方。南边叫皇城,相当于我们现在*。是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再往南边,最南边是外廓城。这是什么呢?这是老百姓住的地方。宫城里边只有两类人。一种是太监,这不说了。还有一种叫内朝官。就是什么呢?就是这帮杂耍班子的,在里边住。当时,他们有一个办公楼,叫翰林院在北边。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的时候,就在它的南边,又修改了一座什么呢?翰林学士院。北边那叫翰林院,南边叫翰林学士院,中间弄了一堵墙,开了一个小门。这就把两拨人,完全就分开了。在地理上也就分开了,在职责上也分开了。而且翰林学士,再也不会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职务。它成个专门的工作。它成了什么呢?成了皇上的私人政治秘书。你去查唐代的史书,你做任何一个官,都有归属的。比如我做这个官,我是工部的。我做这个官,我是吏部的。这个翰林学士,没有归属。哪儿都不归,只归谁管呢?归皇上亲自管。说白了,为什么唐玄宗这么做?唐玄宗是想夺宰相的权力。因为在中书省要起草诏书,这是谁的权力?这是宰相的权力。所以皇上要把宰相的权力收回来一部分。收归自己。他就弄这么一个翰林学士。

      好了,翰林学士和翰林待诏,我刚才已经讲清楚了。这里边有一样,大家还不太清楚。就是这个翰林学士,没有品级。我话说白点,就是做翰林学士的人不靠这个拿工资。这个是个没有俸禄的位置,也没有品级。换句话来说,翰林学士都挂一个别的官职,通过那个官职去拿俸禄。这是判别这个人,是不是翰林待诏,还是翰林学士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而且在排行上也有讲究。你比方说,我是翰林学士,但是我的官是什么官呢?比如我是吏部尚书。那我在上朝的时候,要排班。就是站在那的时候,都有顺序的。我上朝的时候,我的顺序就按照我这个官的顺序来排。可是你知道,在宫城里边,在内宫里边,皇上如果设宴款待百官的时候,翰林学士坐哪儿啊?头上坐着皇上,皇上底下坐着宰相,宰相底下就是他。我们知道,我刚才讲过好几次李白在长安待了一年半。没有担任过任何实际的官职。就这个证据都能说明他根本就不是翰林学士,如果他是翰林学士的话,他肯定要另外挂一个实际的官职,他得靠那个来拿工资。

      现在李白拿的是什么工资?拿的是翰林待诏的工资。拿的是陪皇上进行诗文**的,那个工资。所以我们说,就是前面讲这么一长段,就是为了区别开,为什么李白在长安,没有政治作为。这是一个体制性的原因。换句话说,当玉真公主给唐玄宗推荐李白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想着给他推荐一个经天纬地的宰相之才。她给她哥哥推荐了一个,陪着他哥哥进行诗文欣赏,诗文创作的这么一个御用文人。李白哪知道这些啊?李白抱着自己的想法,跑到了一个自己陌生的环境里边。所以他在长安,待了一年多,却反而怀才不遇。

      而且我们说,从选拔的渠道商,也有点不对头,李白成天幻想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是一个式的一个提拔方式。比方说,像他这样的,去陪皇上进行诗文**的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玉真公主给她哥哥一推荐,这反正又跟政治上的大事没什么关系,我可以接纳你。但是你知道,要做翰林学士,是要考试的。要给皇上起草诏书,首先你得是一个文词之士。而且,这文词还得是有相当的功夫。李白当然具备这个能力。但是第二,你必须首先是朝廷里边的官员。你首先对政治方面,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或者说在政治上已经有了历练的经历。那要经过一整套的繁琐的提拔的程序。

      白居易自己在文章里面,信息地记叙过自己是怎么接受考试的。那根本不是说玉真公主一句话,她哥哥就把李白弄到翰林学士院里。所以从提拔的程序上来讲,也有重大的区别。

      解说:既然李白担任的,只是陪皇帝**诗文的翰林待诏,而不是具有重要政治责任的翰林学士。每日忙碌的都是自己不想做,也不屑做的事情。那么生性狂放,桀骜不驯的李白,会甘心吗?广招天下贤才的唐玄宗,为什么就不给文才盖世的李白,一次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的机会呢?

      康震: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自己在长安待了一年半。所处的位置,无法帮助他实现政治抱负,如果他真的有政治才华的话。他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作,都跟政治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在诗文里边,一方面要极力地表现皇帝对自己的器重,自己对皇帝的感恩。但是他还有很多的诗,表现自己不满的情绪。但是这个话说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还得为自己以后着想。换句话说,李白也是个聪明人。这次机会是很难得的。他必须把这次机会,作为将来继续在政治上图谋前途的一个基础。一个什么呢?一个证明。而不是一个绊脚石。所以他必须在诗里边,始终地强调,自己在做这个翰林的时候的政治上的突出作用。我们觉得李白在长安里边待的时候,其实待得也挺憋屈的。就是完全不对号。自己的主观期许进来之后,跟客观上给他的待遇,完全的对不上号。他有很多诗,表现了自己一种既闲散又无聊的情绪。比如说他有一首诗说什么呢?《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什么意思呢?

      他不是在翰林院里待着吗?那里边还有个集贤院。什么是集贤院?就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有一些图书馆员。那儿藏书很多。他跟这些人倒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给他们写了一首诗。诗里边说“观书散遗袟,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息而笑。”说他们经常在一块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像李白,跑到长安来,肯定不是来跟别人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他倒是宁可跟唐玄宗交流什么呢?该留在政治上的体会。可是唐玄宗不给他这个机会。不是说唐玄宗不给他机会。而是唐玄宗压根儿就没往他这儿搭这根弦。因为什么呢?他待在北院,他没有待在南院。他要是待在南院,唐玄宗会天天召见他。这个翰林学士,特别重要。到了中唐的时候,重要到什么程度?它里边有一个翰林学士承旨。那是什么意思?就是翰林学士院的院长,如果你做了翰林学士院的院长,快的话,三四个月里边就能做宰相。到了最后,翰林学士这个位置,便成了宰相的一个预备役。就这么重要。所以有的人把他叫什么呢?叫天子私人。就完全是天子自己的人。天子私人。也有人把他叫什么呢?叫内相。为什么加内相呢?因为我刚才说了,他的办公的地点在皇宫里边,在宫城的里边。外头有个宰相,可是从翰林学士对皇上的重要性来来讲,他叫内相。

      李白肯定也想当内相。当不了。这从他进来的时候就决定了他的命运。所以我刚开始跟大家说,李白翰林之谜。以前有很多的人老是说李白怀才不遇,政治很黑暗。所以他在长安里边,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有个前提,就是我上节课刚讲过了,大家的心里和李白的心理,和大家的心理,都有个政治神话。认为李白既是超一流的诗人,肯定也像他自己说的,是个超一流的政治家。可就没人想过,李白进来的时候,人家怎么看他。他光想着自己看自己,就没想过别人怎么看他。尤其是唐玄宗怎么看他。但不管怎么讲,我们说李白跟唐玄宗的关系,其实是很密切的。可惜的是,这种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密切的**关系,不是一种密切的政治关系。

      唐玄宗也许向他问过政治方面的事情。也许也动过心思,想要启用李白,做点实际的政治工作。但是,最后的结果,我们只看结果。到最后的结果是就像我开始说的,就只待了一年,就离开了。所以这里边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如果就像我今天说的,仅仅是因为李白没有做翰林学士,所以在长安待了这一年多,就没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这个就太片面了。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是,以往人们所忽略的一点,就是什么呢?以为李白是翰林学士,所以就会导向另外一个方向,认为是有人陷害他。有人在皇帝面前进献了谗言。所以李白身在其位,却不能发挥在其位的作用。今天我要说的是,李白本来就不身在其位,他又怎么能发挥作用呢?可是我还要说,就是身不在其位,以他和唐玄宗,和宫廷的密切关系,他应该,并且我想,如果他真的有毅力的话,他也能够想法地发挥一点作用。可是这点作用,也没发挥出来。这就很奇怪了。有人就说,为什么他没发挥出来?还有人陷害他。

      总而言之,李白是没有责任的。有责任的是什么呢?是黑暗的,腐败的政治环境,有责任的是周围那帮小人在陷害他。但是我们都知道有个基本的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的核心的动力是什么?是内因。不是外因。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在对李白政治才能这个问题上的评价,作为研究者,作为读者,太主观。一厢情愿地认为,李白肯定是能够发挥作用。只是由于很多很多其他的什么原因,使他没发挥。我们也不是要在这个地方做惊世骇俗之语。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因此的工作,还李白一个客观的真实的面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真切地、真实地去了解我们所喜爱的那个李白的形象。

      也许,李白在政治上越失败,反而在我们的心目中越可爱呢?他如果在政治上没那悲剧,也许他今儿写的诗,我们就不喜欢读了。他如果做了宰相,中国文学史上就少了一位大诗人,就少了很多的华彩。所以这个问题,它是相辅相成的。不是说我们说他在政治上不行,就是说,对他的评价就降低了。恰恰相反,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客观的评价,我们对他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才更高。这就是特别要给大家强调的一点。

      所以我们说,李白进入长安之后,他的这个悲剧也罢,他的失落也罢,仅仅就从这个体制上来讲,就把他的命运定住了,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可是李白他自己有说法啊。他有什么说法啊?他写了一首诗,里边有两句,说“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说什么呢?他比喻说,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女子,美女。说皇上虽然很宠爱我,可是有人忌妒我。有人排挤我。有人打击我。我待不下去,我走了。到底有没有人打击他。到底有没有人造成他的谣,有没有在唐玄宗跟前说他的坏话。还是说李白自己有问题,那这就不光是他担任,还是不担任翰林学士的问题。而是什么呢?而是涉及到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李白在长安的期间,跟周边的人际关系怎么样?李白在长安期间,到底是不是得罪了某些政治势力。换句话说,我们再说白一点,人家到底把李白当没当作一股政治势力。如果说你是一个在政治上有竞争力的人,那我诋毁你是有价值的。但如果说,你在政治上没有价值,那我费那劲诋毁你干什么?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清楚,我们依然没法了解,李白在长安的真相。但是,这个内容就不是这节课内容所能容纳的了。我们到下节课的时候,会接着讲,李白遭到谗言的谜团。这节课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2022-01-13 22:46:45
  • 李白诗集大全

  • 李白
  • 李白诗集大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集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阅读全文]...

2022-07-26 17:41:13
  • 李白诗句大全

  • 李白
  •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五律·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阅读全文]...

2022-04-18 14:23:46
  • 李白的送别诗大全

  • 李白,送别
  • 李白的送别诗大全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6、《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9、《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10、《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阅读全文]...

2022-04-07 01:09:59
  • 李白的诗

  • 李白,抒情
  • 1、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李白《长相思》

    2、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李白《游敬亭寄崔侍御》

    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4、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6、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李白《别山僧》

    7、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李白《巫山枕障》

    8、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

    9、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1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11、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2、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李白《荆州歌》

    1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14、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李白《鹦鹉洲》

    15、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1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7、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李白《过汪氏别业其二》

    18、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19、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2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词》

    21、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李白《寄崔侍御》

    22、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李白《将进酒》

    23、海月破圆影,菰蒋生绿池。——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24、高高至天门,日观*可攀。——李白《送范山人归泰山》

    25、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

    26、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李白《姑孰十咏·望夫山》

    27、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李白《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28、清霜入晓鬓,白露生衣巾。——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

    29、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李白《悲歌行》

    3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31、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李白《送舍弟》

    32、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江上吟》

    33、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李白《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34、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山人劝酒》

    35、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6、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李白《三五七言》

    37、口衔云锦书,与我忽飞去。——李白《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38、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39、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4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1、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李白《送范山人归泰山》

    42、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李白《箜篌谣》

    43、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44、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45、一朝语笑隔,万里欢情分。——李白《禅房怀友人岑伦》

    46、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47、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李白《少年行》

    48、千金散义士,四坐无凡宾。——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

    49、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李白《僧伽歌》

    50、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

    51、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李白《白头吟》

    [阅读全文]...

2022-06-17 05:46:57
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 句子
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 语录
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 说说
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 名言
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 诗词
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 祝福
李白描写大石林的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