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石林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石林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石林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石林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石林的诗句及出处
1、焉有石林 先秦 屈原 《天问》
2、石林何冥密 唐 陈子昂 《感遇·之六》
3、青壁石林杪 唐 崔颢 《游天竺寺》
4、石林蟠水府 唐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5、波岛石林疏 唐 马戴 《送吕郎中牧东海郡》
6、赤日石林气 唐 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
7、沟塍碍石林 唐 苏味道《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
8、石林上攒丛 唐 李适适《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见赠》
9、石林何冥密 唐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10、藤花闭石林 唐 沈佺期《从崇山向越常》
11、石林何飕 唐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12、石林气高浮 唐 杜甫《凤凰台》
13、石林飞栋出 唐 钱起《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14、石林绕舜祠 唐 元结《游石溪示学者》
15、石林高几许 唐 崔峒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16、晓出石林啼乱鸦 唐 罗邺《春山山馆旅怀》
17、石林媚烟景 唐 李延陵《自*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18、还又向、石林深处 元 周权《满江红 叶梅友八十》
19、石林高卧听松声 元 张可久《浣溪沙 感旧》
20、繁阴蔽石林 元 王冕《感慨 其二》
21、石林岂为艰 南北朝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22、石林风冕吹人衣 宋 黄庭坚《伯时彭蠡春牧图》
23、石林上参错 南北朝 江淹《渡西塞望江上诸山诗》
24、石林烟草尚芳非 宋 王十朋《桃川》
25、雨后石林群鹭宿 唐 安麐《暖翠》
26、石林幽黑号绿熊 明 沈周《庐山高》
27、雨后石林群鹭宿 唐 安麐《暖翠》
28、石林和月俯清流 宋 陈大方《万寿观》
29、斯文千载石林仙 宋 陈造《十绝句呈章茂深安抚》
30、一醉石林岩下月 宋 韩元吉《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
31、天开万石林 宋 韩元吉《叶少保挽词六首》
32、插遍铜彝供石林 宋 李壁《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
33、石林道与鞔峰齐 宋 释宝昙《瑞岩行者写华严经求僧》
34、石林冰冷 宋 释智遇 《懒瓒和尚赞》
35、不雨石林元自湿 宋 舒岳祥《题萧照山水》
36、亲酌石林寿 宋 魏了翁《李参政生日二首》
37、风花经纬石林春 宋 吴泳《寿李雁湖》
38、石林莫作盘居计 宋 吴泳 《寿李雁湖》
39、名应石林天上人 宋 张元干 《叶少蕴生朝三首》
云南石林(古韵) 6、七绝·云南石林(古韵) 百战疆场巧布兵,铮铮铁甲奏沙鸣。 刀光剑影何时落,不尽关山壮士情。 7、七绝·月湖(古韵) 瑶池仙子遗银镜,七彩云南一厢情。 留待佳人花照影,临波恰好月儿明。 8、七绝·长湖(古韵) 此来欣会阿诗玛,美丽姑娘正淡妆。 碧水长湖应有幸,当年花露尚飘香。 9、七绝·蓑衣山(古韵) 春风三月送蓑衣,烟雨江南杜宇飞。 犹闻声声催布谷,男耕女织苦相依。 0、七绝·大叠水(古韵) 人生起落仰飞泉,苦乐逍遥顺自然。 纵跃悬崖三百丈,欢腾虹彩驭神仙。
编辑点评:
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溶洞)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 作品采用比兴手法,描述石林的风光旖旎,以及诸多美丽的传说。彰显石林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作品细腻,铺陈间尽显娴熟笔风。欣赏学*,问好先生,推荐共赏,遥祝吉祥如意!!
形容石林的诗词
石林神奇迷人的自然风光与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宾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形容石林的诗词,欢迎查看。
一、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岑参)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知音难再逢,惜君方老年。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二、游天竺寺
(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三、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崔峒)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四、送僧归天竺
(崔涂)
忽忆曾栖处,千峰*沃州。别来秦树老,归去海门秋。
汲带寒汀月,禅邻贾客舟。遥思清兴惬,不厌石林幽。
五、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鹤,杯度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六、凤凰台
(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七、拟齐梁体寄冯使君三首
(贯休)
庭鸟多好音,相呼灌木中。竹房更何有,还如鸟巢空。
赖逢富人侯,真东晋谢公。煌煌发令姿,珂珮鸣丁冬。
故山有深霞,未如旌旗红。惭非卫霍松,何以当清风。
露益蝉声长,蕙兰垂紫带。清吟待明月,孤云忽为盖。
伊余石林人,本是烧畬辈。频接谢公棋,输多未曾赛。
大道贵无心,圣贤为始慕。秋空共澄洁,美玉同贞素。
伟哉桐江守,雌黄出金口。为文能废兴,谈道弭空有。
雪林槁枯者,坐石听亦久。还疑紫磨身,成居灵运后。
八、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
(陆游)
石榴的诗句
历代名家吟咏石榴的诗词甚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榴文化。*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丹若、沃丹、金罂等。丹是红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颜色,火红色的最多,所以留给人们的颜色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五月因此又雅称“榴月”。 五月榴花的花神,是传说中的鬼王钟馗,而至于民间所绘的钟馗画像,耳边都插着一朵艳红的石榴花,更表示以火样性格的钟馗来做火样的'石榴花神,它虽是古代民众的诗意想像,却也最恰当不过。在明人的插花“主客”理论中,榴花总是列为花主之一,称为花盟主,辅以栀子、蜀葵、孩儿菊、石竹、紫薇等,这些花则被称为花客卿或花使令,更有喻为妾、婢的,可见古人对石榴的推崇。不过唐人诗中的“榴花”往往是海榴或山石榴(杜鹃花)。
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
明: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
宋:欧阳修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
唐: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侍宴咏石榴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孙逖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石林导游词(通用16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石林导游词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距昆明市区78公里(45分钟车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美丽神奇的石林,被誉为“上帝的盆景”“大自然的雕塑博物馆”。形成于3亿年前的石林喀斯特地质奇观,分布范围广,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方公里,景区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风景区、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形成于3亿年前的石林喀斯特地质奇观,分布范围广,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方公里,景区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风景区、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景区范围内有浩如林海的奇峰异石、钟乳密布的溶蚀洞穴、玲珑秀丽的高原湖泊,落差90多米的断崖飞瀑,千奇百怪的岩石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世代居住在石林地区的彝族人,都是天生的歌唱家、舞蹈家。他们在奇峰异石之间,在彩云深处,祭祀、劳作、恋爱、狂欢……,每时每刻都创造着生活的艺术和诗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阿诗玛”民族文化。
系统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绚丽斑斓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歌舞之乡”、“摔跤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大三弦舞》、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林彝族的文化结晶,长诗《阿诗玛》成为*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经典,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多个国家广泛传播;《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唱响神州大地,被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之一。
云南石林又称为昆明石林,和北石林内蒙的阿斯哈图石林相对应。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
石林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在约3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景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壁峰之间,翠蔓挂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灵禽和鸣,一派生机盎然。石林以其无与伦比的天造奇观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
石林景区以被称为“剑状喀斯特地形”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色。景区包括西北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万年灵芝和东面的李子园箐五个片区,面积约12*方公里。其中的万年灵芝、李子园菁和步哨山是新开发的景点。深、幽、险、奇是石林景区的景观特征。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
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地想象。
三衢石林风景区位于*胡柚之乡浙江省常山县境内,是新*开发的浙西风景线上的一个亮点。
景区总面积27.58*方公里,分三部分组成。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石林景区,石林与藤蔓相互交错,尽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无穷变幻。东面三衢山是衢州的母亲山,景观以典雅精致见长,主要景点有赵公岩、三衢圣母;中部的小古山,景观以奇、险、美为主要特色,其景点有猴子观海、独树江南;西面的大古山,景观以曲折幽深、气势宏伟著称,其中的三衢长廊、紫滕峡谷、仙人洞等被中外游客称之为“江南一绝”。整个石林景区景观类型多样,各种动物造型惟妙惟肖、素有世界上最大的“象形石动物园”的美称。
距县城5公里处的二都桥黄泥塘的“金钉子”剖面,是国际地科联组织在我国确立的首枚“金钉子”,也是我国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人类地质和古生物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观赏价值。距“金钉子”剖面不远处的同弓太公山白鹭生态旅游区,在不到4公顷范围内聚集了3万多只鹭鸟,主要有大白鹭、白鹭、中白鹭、苍鹭、池鹭、灰鹭等,它们*性不同,形态各异,有的雍容优雅、有的娟秀婀娜,有的色彩亮丽,有的活泼洒脱,它们群起落,形成了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位于何家乡境内的黄岗山风景区和长风石门娱乐场也是人们不可多得的休闲、娱乐场所。
汤旺河石林属于小兴安岭山脉,形成于古生代末期,海西宁褶皱运动山系,岩石主要以花岗岩,闪长岩等为主,由于漫长的地质运动,受多种地应力作用影响形成多种断裂,要地形地貌上表现出独特的峰石景观.
汤旺河区是在1958年市委、市*决定在此筹建东汤林业局,在建局过程中正值*同志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口号,局名就借用“东风”二字,将东汤林业局改为东风林业局。1980年成立东风区人民*,实行政企合一。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一地多名,区名与驻地火车站名不符,而更名为汤旺河区。
整个景区内植被繁茂,山色葱翠,覆被率99.8%以上,分布着小兴安岭1240多种动植物和昆虫鸟类,漫步古树白桦的幽径之间,既可闻百鸟欢歌,赏松柏轻舞,又可嗅杜鹃幽香,观兴安奇石,加之叠瀑溪涧和天然氧吧,是一处绝好的世外桃源。
这些峰林或拔地而起,高大险峻,四壁陡直如削;或沿山脉分布,高低错落,类禽似兽,形态各异;或散落于林间,如精雕细琢,鬼斧神工,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奇情妙景令人叹为观止。小兴安岭奇石地质遗迹是以印支期花岗岩构造峰林地貌和第四纪冰缘地貌、新构造崩塌地貌为代表的地质地貌综合体,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一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也是印支期花岗岩形成构造峰林地质遗迹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印支期花岗岩构造剥蚀作用、第四纪冰缘作用新构造运动及区域地质环境演化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印支期花岗岩形成构造峰林地质遗迹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
林海奇石风景区,目前仅开发了奇石景观区和山水风光游览区的部分景点。奇石景观区共分五大区域,由构造峰林景观区、拟态奇石景观区、城墙山景观区、冰缘石海景观区、圣水溪“堑谷”景观区组成。景观区内地质遗迹十分丰富,主要有印支期花岗岩景观、花岗岩中多组宏大节理及构造奇石景观、花岗岩中的断裂谷及震动坍塌堆积景观、花岗岩中的张裂隙及洞泉景观、花岗岩风化作用景观、花岗岩体上的“冰缘石海”景观、花岗岩体上森林湿地景观、印支运动重要标志的风山屯组与花岗岩不整合面景观八大类。
云南石林(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1982年11月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时法定名称为“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唯路南彝族自治县已于1998年10月8日经*批准同意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因此现在“路南石林”名称多已不用,是否获*批准则不得而知。
2001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石林建立“云南石林岩溶峰林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石林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6月27日,石林作为“*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喀斯特的精华”。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以形成历史久远、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发育完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发育经漫长地质演化和复杂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才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分布世界各地的石林仿佛汇集于此,有马来西亚的石林、美洲的石林、非洲的石林;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有着最丰富的类型: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地下河,错落有致,洋洋洒洒,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
景区范围广袤,气势大度恢弘,面积达1100*方公里,保护区为350*方公里,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按景观空间分布及景观特点,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区、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其中开发为游览区的是: 石林风景区(中心景区)、黑松岩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长湖风景区。以石林景区最有代表性,为核心区,景点百余,“石林胜境”、“千钧一发”、“凤凰梳翅”、“阿诗玛”等等游人熟知的景点多集中于此。进入景区,仿佛步入时间的隧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令人叹为观止。悠游海底迷宫,峭壁万仞、石峰嶙峋,像千军万马,又似古堡幽城,如飞禽走兽,又像人间万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构成一幅神韵流动、蔚为壮观的天然画卷。
除此之外,景区内尚有众多神奇的外围景观和储备景区有待逐步开发,展现于世人。
“*阿诗玛的故乡”。石林的魅力不仅仅在自然景观,还在于独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风情。在丛丛石峰和漫无边际的红土地上,石林拥有极其丰富宝贵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及人文的璀璨光芒。石林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以勤劳、勇敢、热情著称,两千多年来,世代生活在这里与石林共生共息,创造出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阿诗玛”不仅代表石林的形象,也代表了云南省旅游的形象。最有影响的是“一诗”、“一影”、“一歌”、“一节”。彝文记录的古老的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改编成*第一部彩色立体声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外;撒尼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名扬天下;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是撒尼人传统的节日,摔跤、斗牛、火把狂欢节蔚为壮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春湾石林,又名“莲花洞石林”,位于阳春市春湾镇春湾风景区内,占地200多亩,山上有马头峰、骆驼峰、莲蓬峰、蛤蚧石、观音拜月石、仙人过坳石、百页剑门等怪石。从百页剑门进入石林中,石峰奇突,景象万千。有似“童子拜观音”、“猛狮过岭”、仰天嗥叫的野狼像等石头。
春湾石林位于阳春市,距龙宫岩600米,是一大片石林,由"百页剑门"、"马头峰"等6座石山峰峦组成,最壮观的是石剑峰(也叫百页剑门),如刀枪剑戟,挺拔陡峭、直插云天。
著名诗人韦丘吟为"万把青铜剑,锋芒指夜天,将军何处去,战马系槽前",广为传诵。春湾风景区还有"通真岩"、"慈云
岩"、"通天蜡烛"、春湾公园等景点。
路南石林是云南著名的景观,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距昆明72公里,面积约40多万亩,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
云南昆明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有奇石组成的石头森林,梦幻般的溶洞,秀丽的高原淡水湖泊,飞流奔腾雄伟壮观的瀑布。大自然最美丽动人的景色,都集中在350*方公里的保护区里,与居住在这里的彝族风情相辉映,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石林风光,观赏角度不同,景物展现的就不同。远*高低各不同,这是石林景观的真实写照。登高远望,扩大视野,石林就像一片刚出土的幼苗。绿树红亭把灰黑色的石林,点缀得十分秀美。远观石林没有遮挡,石林又像层层叠起的积木,疏密有致。
游人感叹到:这是电影里见过的龙宫!这像大海的海底世界!这就是真实的海底。站在高处看瀑布、气势磅礴的大叠水瀑布隐藏在万绿丛中,在脚下翻腾跳跃,响声如雷灌顶,水花纷飞如扬花吐絮。从高处往下行,有要去海底观龙宫的喜悦油然而生。
路南石林位于距昆明市东100公里的路南县境内。2007年6月27日路南石林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今天,是我和爸爸妈妈在常山的最后一天。我们去“送饭”了!当然,此送饭非彼送饭,而是去一个叫做宋畈的地方,参观一个景点——三衢石林。
网上说,三衢石林属石灰岩,山上有许多许多石头,造型奇特,变化无穷。有“世界上最大的象形动物园”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盆景的美称”。石牙等更称“江南一绝”。
行驶在公路上,可以从窗外看到它,果然,三衢石林不同于其他山,大部分山都是土构成的,而我们看到的全是石头,远远望去,山峰壮丽雄伟,漂亮极了。下了车,我和小灿迫不及待地奔向里面,四处张望。我们瞧见有一条上山的路,便怀着好奇走了上去。沿着一层层的楼梯上去,我体会到“石林”这个词的含义了:这里怪石嶙峋,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的石头,像乌龟,像老虎,像仙女,像将军阵,像天顶花盆,像情侣拥抱,像小象依偎母象······用爸爸的话来说,就是“在石头缝里走路”。这些石头仿佛大自然精心雕刻的工艺品,真是巧夺天工。最绝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几大块石头挤成的窄缝,仅容一人通过,还要侧着身子贴着石头走,那程度不亚于“一线天”。三衢石林不仅有石,缠绕盘旋的藤也是一绝。在一个*台上,有一条伸下业又弯上去的粗藤,足有手臂粗,活像秋千,有小孩子还坐在上面呢。石头组成的洞穴也特别有趣,旁边各一块大石,九块更大的横在上面,经过千万年日晒雨淋的侵蚀,还有一个个小洞呢。
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征服了这座有北高峰一半高的山——登上山顶!站在这里,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凉风**,我觉得,能来一次三衢石林,看一看满山的奇妙怪石,真好!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故乡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林,它位于昆明东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石林风景区距昆明市区89千米,乘车需要*2个小时。
各位朋友,在*旅游,人们有这样的说法:
到了北京登墙头,到了西安看坟头,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上海数人头,到了苏州看丫头,到了昆明,大家猜猜看该看什么头呢?对了,有朋友说了:
石头!前面所提的墙头、坟头所指不用说了,而这石头指的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游览的石林。不少游客说:
不到石林等于没到昆明。由此可见石林在云南旅游中的地位。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云南省的旅游标志就与石林有关,那是什么标志呢,这个迷底我们到了石林后自然就能解开。正因如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民百姓,凡来昆明者必到石林一饱眼福。
现在车子正行驶在昆明市官渡区的辖区内。官渡区是昆明市所属的五区之一,是各郊县区中乡镇企业较发达的一个区。各位请看前方,那里是官渡区所辖的一个彝族乡阿拉乡。彝族的一个支系,头戴鸡冠帽的撒梅人就世居于此。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有花卉之乡、水果之乡、蔬菜之乡美誉的呈贡县境内了。
说到呈贡朋友们可能会感到陌生,但提到斗南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也许您家中的花瓶中就曾插过呈贡斗南的鲜切花呢。现在呈贡县斗南镇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这里的鲜花行销全国,远销海外。这里传统名花有康乃馨、玫瑰、满天星等。现又引种了百合、鹤望兰(又称天堂鸟)、非洲菊、红掌等等名贵花齐。
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斗南花卉买卖不论支而论斤,各位回家前别忘了买几斤鲜花带回去。除花卉外,呈贡的果蔬也非常有名。
而水果中又以宝珠梨最负盛名,传说呈贡之名就是因宝珠梨而得来的。相传在宋代大理国时期,大理宾川鸡足山高僧宝珠和尚到都阐城(今昆明)讲经,随身带来几株大理雪梨树苗,并将苗与呈贡的优质梨种嫁接,不想结出的果实个大、味甘、肉嫩、水多。
带石字的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石字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NO.1 石缝瓢探水,云根斧斫薪。
NO.2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NO.3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NO.4 石壁连霄汉,长松落涧枯。
NO.5 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
NO.6 石滑羊肠险,山空杜宇悲。
NO.7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NO.8 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
NO.9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NO.10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NO.11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NO.12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
NO.13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NO.14 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
NO.15 糟深贮方半,石重流还咽。
NO.16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NO.17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NO.18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NO.19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NO.20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NO.21 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NO.22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
NO.23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NO.24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
NO.25 石溪远荒涩,棠实悬辛苦。
NO.26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NO.27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NO.28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
NO.29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NO.30 石磴晴看叠,山苗晚自锄。
NO.31 石鲸吹浪隐,玉女步尘归。
NO.32 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NO.33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NO.34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NO.35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NO.36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NO.37 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NO.38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NO.39 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
NO.40 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
NO.41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NO.42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NO.43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NO.44 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NO.45 石上铺棋势,船中赌酒分。
NO.46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NO.4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NO.48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NO.49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意思;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
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明 于谦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注词释义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苏轼《残句寒食清明都过了》
小洞石泉香洗药,古坛松树净横琴。——王恭《夏日过琳宫》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
瓦盎汲石泉,漱濯齿颊凉。——张耒《旦起》
琅琊石泉清照人,里无泥沙无无尘。——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庶子泉》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杜牧《西山草堂》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许浑《西山草堂》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扫地就凉松日少,煮茶消困石泉新。——徐照《赠从善上人》
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杜牧《闺情代作》
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卢纶《冬日宴郭监林亭》
乘月步秋坂,满山闻石泉。——李德裕《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薛能《过昌利观有怀》
黄精肥可食,石泉清可澡。——刘基《旅兴(四十首)·铩羽异高风》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杜甫《返照》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湖。——*《水调歌头·游泳》
烟窗引蔷薇,石壁老野蕨。——李白《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岑参《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晓风摇五两,残月映石壁。——权德舆《晓》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杜甫《壮游》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寒山《诗三百三首》
何为英烈姿,石壁寄门窦。——胡寅《游将军岩》
掀髯石壁前,人间日已斜。——白玉蟾《明发石壁菴》
挂名石壁间,寂寞千岁事。——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皎然《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十年业白出石壁,错落青钱宜万选。——李复《晋州会上送卫伯绍休官南归》
傍从石壁入深坼,如铁户限琼为榜。——方凤《三洞》
云中石壁青侵汉,树下苔钱绿绕溪。——齐己《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
中天积翠开宫殿,石壁红光夜如电。——蓝仁《赠武夷魏士达》
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巽堂》
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常建《闲斋卧病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二首》
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岑参《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春天门崒嵂,*石壁立,石头钟阜龙虎东西分。——刘过《望幸金陵》
冥冥烟干动石壁,瑟瑟风叶临窗牖。——何景明《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
红旓挂石壁,黑槊断云根。——杜牧《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顾况《送李秀才游嵩山》
采得新诗题石壁,老人惆怅不同游。——顾况《送李秀才游嵩山》
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郭阊《秀野亭》
嵚崎石壁倚长松,古谶今观龙爪红。——*《龙爪瑞花》
山深岩高石壁青,白日忽变天晦冥。——张耒《孙彦古画风雨山水歌》
玉龙峡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
经过虎阜坐石壁,为我拂拭苔中题。——杨基《送李琴川谪临海》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李白《过汪氏别业其二》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徐渭《送余兴国》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傱教节序暗相催》
芍药阑前春信迟,燕京端午石榴时。——王士熙《上京次李学士韵五首·其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安石榴花猩血鲜,凉荷高叶碧田田。——陈造《早夏·安石榴花猩血鲜》
密有花红绿剌长,似来作伴石榴芳。——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密有花红绿剌长》
迎杯乍举石榴裙,匀粉时交合欢扇。——权德舆《放歌行》
树叶初成鸟护窠,石榴花里笑声多。——王建《宫词一百首》
手种庭前安石榴,开花结子到深秋。——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五首)·手种庭前安石榴》
肘后惜无筇竹杖,袖中或有安石榴。——宋琬《古银槎歌》
圆醆飞莲子,长裾曳石榴。——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
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煌煌帝王都》
绕坛安石榴,何时拆朱殷。——梅尧臣《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
甘同芡实把,酸分石榴拆。——郑刚中《即事·新凉到郊墟》
玉镫初回酸枣馆,金钿正舞石榴裙。——韩翃《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白雪冘儿翠毯鲜,石榴裙子春纱薄。——孙蕡《送高文质游杭州》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杨柳引教荷芰绿,海棠让与石榴红。——宋无名氏《初夏·晓来掠面更东风》
杨柳引教荷芰绿,海棠让与石榴红。——白玉蟾《夏五即事二首·晓来掠面更东风》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青丝高绾石榴裙,肠断当筵酒半醺。——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青囊貯嘉宾,璀璨安石榴。——章甫《分题得草果饮子》
去时桃未蕊,归见石榴花。——陈著《城归憩吴竹修家一诗写怀》
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李商隐《寄恼韩同年二首》
鸭头池水绿,猩血石榴红。——丘葵《幽趣》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李贺《莫愁曲》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李贺《相和歌辞·莫愁曲》
庭际石榴红绽血,可怜犹是日南花。——钱谦益《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二》
堂后病石榴,及时亦开花。——苏辙《赋园中所有十首·萱草朝始开》
谁言石榴病,乃久占年华。——苏辙《赋园中所有十首·萱草朝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