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部核定的古诗词必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教育部核定的古诗词必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教育部核定的古诗词必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教育部核定的古诗词必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清明必读的最美古诗词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必读的最美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这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2 、第二就是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 、白居易还有一首《清明夜》: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点评】《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4 、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5 、《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点评】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6 、唐代诗人韦庄,《长安清明》: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点评】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7 、宋代程颢,《郊行即事》: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教育学必读名著
教与学专业需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教育学必读名著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美]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5.[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美]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美]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美]Christopher.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School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学校教育的限度和可能:教育社会学导论),Allyn and Bacon, 1993.
9.[美]Thomas.Education and Theory: Strangers in Paradigms(教育和理论:范式中的新手),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7.
10.[美]Leslie P. Steffe, Jerry Gale.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Alternative Epistemologies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建构主义),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5.
11.[捷]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Ralph W. Tyle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13.钟启泉主编:《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裴娣娜主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6. 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7. [美]乔伊斯(Joyce,B.),韦尔(Weil,M.),卡尔霍恩(Calhoun,E.):《教学模式 Models of Teaching (影印本)》,*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8. [美]Allan C. Ornstein and Francis P. Hunkins 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Allyn and Bacon.1998.
19. [南非]Matshepo Matoane.From Theory to Practice,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9.
20. 田正*,肖朗主编:《*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教育思想史》第1-8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 张斌贤,褚洪启等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3. 王承绪主编:《比较教育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 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 [美]加涅等,王小明等译:《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 [美]乔纳森等,任友群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 [美]Sawyer, R. Keith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8. [美]John D. Bransford.How People Learn: Expanded Editio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0.
29. [美]理查德·梅耶,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与教学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0.[美]J. Michael Spector.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7.
31.[美]Robert Reiser, John V. Dempsey .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Allyn & Bacon,2011.
32.G·[美]米斯克尔,范国睿主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美]麦卡锡,托马斯等:《教育法学——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美]Robert G. Owe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School Reform (教育组织行为学:适应型领导与学校改革(第八版)),Prentice Hall,2007.
36. [法]卢梭,李*沤译:《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7. [意大利]蒙台梭利,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9. 陈鹤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卷),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39. [德]Robin Harwood .Child Psychology: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Society, Scott A. Miller and Ross Vasta,2008.
40. 吴康宁,瞿葆奎:《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1. [美]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陈静等译:《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2. 张奇:《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 [美]洛柯,朱光明等译:《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 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 [美]乔伊斯·P.高尔(Joyce P.Gall),M.D.高尔(M.D.Gall),沃尔特·R.博格(walter R.Borg):《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英]Colin Robson.Real World Research,Wiley-Blackwell,2012.
48.[美]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义务教育必背古诗词
义务教育必背古诗词有哪些?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义务教育必背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义务教育必背古诗词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9、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0、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凉州词
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推荐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推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阿兰《教育漫谈》
《教育漫谈》所体现的思想,对反对进步教育,推动永恒主义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阿兰,法国哲学家、教育家散文家。
一、学校教育
学校是天然的儿童社会,教师是父母民族和儿童民族之间的大使和中介人。无论怎样杰出的父母都不善于教自己的子女。
二、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开发人的头脑,使人们具有理智的判断力和自由的思考力。
人的发展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实践过程。
三、教育的内容
几何学是自然的钥匙,谁不了解几何,不是几何学者,谁就永不明了他所生活和依存的这个世界。
四、教学方法
一是教师要少讲,二是提倡阅读。
2、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童年的秘密》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马卡连柯《教育诗》
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教育诗》中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书中表达出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使本书影响深远。
一、阐明的教育方法
(一)流浪儿是可以被教育的。
(二)重视学生集体建设,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自我教育。
(三)运用前景教育方法。
在改造的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并强调说“一个人向前瞻望的时候,如果看不到一点快乐的远景,他在世界上就活不下去,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快乐。”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
(五)惩罚时要对每个少年犯罪者作具体分析,并对症下药。
“在集体和集体机构还没有成立之前,在传统没有形成,最起码的劳动*惯和生活*惯没有养成之前,教师可以有权采用强迫的方法。
二、阐明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尊重、信任儿童,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情真意切地去感染儿童。
“应该忘记过去,应该不断前进。”
“人是可以教育好的,对人应该采取既严格要求,又充满乐观的态度,要发掘人身上的力量和美,使他认清前途和远景。”
(二)对学员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倾注自己的心血去塑造儿童的灵魂。
“我们认为单单‘改造’一个人还不够,我们应该用新的方法教育他,就是说,应该把他教育成不仅是社会上没有危险的或是无害的一员,而且应该把他教育成新时代的积极分子。”
(四)注重提高学员的科学文化水*。
4、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当代美国教育家、课程理论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视为“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式”以及20世纪以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围绕着: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5、布鲁纳《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中布鲁纳阐明了美国六十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哈佛大学教授、哈佛“认知研究中心”创立者。
知识总是有结构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构造的一种主观模式。
6、苏霍姆林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采用“建议”的形式,恳切地与教师促膝谈心。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的著作。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一、智育
重视教育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双重使命,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智育体系。
(一)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
传授知识仅是智育的一个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科学知识的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为一定知识量的积累,因为智育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和发展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论思想体系贯穿着一条主线:知识与技能是相互促进的;知识能保证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智力的最佳发展水*则能促进掌握新知识的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
武夷学院教育部排名
武夷学院(Wuyi University),简称“武院”,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坐落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是教育部于2007年3月19日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夷学院教育部排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所在地区:福建,南*
学校网站:www.wuyiu.edu.cn
建校时间:1958年
每年学费:3600元/年
院校隶属:福建省教育厅
办学层次:本科/高职(专科)
高校属性:公办大学综合类
●传承历史: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800多年前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书院)的传承者。●校训:涵养穷索,致知力行。●战略定位:立足武夷、服务海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为主体,以“三优”(优势、优质、优效)、“四会”(会做人、会学*、会应用、会创新)、“五开”(开门、开源、开明、开放、开拓)、“六绿”(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人才、绿色校园、绿色文明、绿色发展)为主线,创建海峡西岸绿色强校。
2015年武夷学院排名情况
2015年武夷学院在*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632名;在福建高校排名中位居第16名;在综合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13名。下面列表是武夷学院历年排名情况:
2015年福建高校排名数据
武夷学院优势专业排名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
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2019年,所有年级都会统一使用这个版本的语文课本。该版本语文课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特此为大家整理了部编版必背古诗词,本篇还汇总了其中大部分的朗读或唱读版本哦。有点长,但收藏好这个帖子,够用好几年啦!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育部:足球正式纳入中高考
为了校园足球,教育部这次来真的!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教育新闻之足球正式纳入中高考,供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未来,校园足球将有哪些大动作?
1.足球纳入中考选测项目
2.高考时,足球特长学生可通过两个途径升学
3.到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达到5万所
4.制作完成360集校园足球教学示范课
5.2017年计划培训300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
6.研制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行业标准
7.拟聘请120名左右高水*外籍足球教师到国内任教
……
1 足球纳入中考和高考
足球完全可以成为中考选测科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校足办主任主任王登峰介绍说,“这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王登峰透露,布局足球特色学校时会充分考虑片区内中小学对口直升问题,“小学就*入学,初中是划片,1所初中对应几所小学,布局时会考虑几所足球特色小学对应的是足球特色初中。”学生足球特长水*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
高考时,足球特长学生可通过两个途径升学,一个是高校高水*运动员的招生,对于有着特殊运动技能的人才给予优惠录取。
另一部分普通招生中,高校也会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比如一名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时间,参加了多少场次的比赛,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这些都会记录下来,高校录取时,假如想选一些足球特长的孩子,同等条件下,考虑打过比赛且成绩优异的孩子。”
2 足球纳入中考和高考,你知道考什么吗?
[中考]
北京、郑州、芜湖、中山、福州、宁波等地已经发文将足球纳入中考体育考试中,足球成为自选项目之一,非必考项,学生可以自己做主。
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市的中考体育考试总分为40分,包含现场测试30分和过程性考核10分两部分。其中,现场测试有3个项目,每项10分。考试内容为:
1、耐力(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2、力量(男生单杠引体向上或投掷实心球,女生仰卧起坐或投掷实心球)。
3、技能(男女生都可从足球运球绕标志物、排球垫球和篮球运球绕标志物三个项目中任选一个)。
各地的足球考试项目,基本上都是将足球考试作为自选项目,不做强制要求,足球考试内容也都是以足球运球绕标志物为主,只是所占的分值不同而已。
[足球考试如何考]
考生先要将球运至起点线后的出发区域,并做好出发准备,听到发令后运球向前,依次绕杆。球通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考生至少触球一次,最终运球通过终点线。每人可测试两次,记录较好一次的成绩。
[高考——高校招收足球特长生]
关于大学招收足球特长生,也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试点高校根据办学条件,依据世界大*会设置的主流项目和高校高水*运动队管理要求,并按照程序调整运动队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组建高水*足球运动队。
这是足球运动首次在高校招也为中小学的校园足球活动提供了上升空间,让拥有足球特长的学生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生中被单独强调,这为大学招收足球特长生打开了通道,
3 教育部: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计划
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计划。
根本抓手:构建立体普及格局
1、着力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质量和水*
2017年,在进一步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争取提前完成建设2万所的任务。未来到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达到5万所。
同时,切实加强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指导与监管,完善考核评价与管理办法并实施督查,完成对1338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摸底普查工作,建立退出机制。
2、切实打造校园足球改革试验标杆
依托校园足球试点县和改革试验区规范推进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与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改革试验区签订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备忘录,加大政策和经费扶持力度,尝试建立业余校园足球俱乐部和校园足球协会制度,引领全国校园足球发展。
根本任务:完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育改革工作,规范指导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加快宣传推广365集中小学生足球技能示范视频,制作完成360集校园足球教学示范课。规范校园足球课外训练,研制、发布《青少年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大纲》,指导学校组织开展校园足球课余训练。
研制校园足球“满天星”精英训练营建设方案并推进建设。
2、完善竞赛体系
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赛事、完备的赛系和严明的赛纪。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竞赛相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好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工作。
精心筹划,认真组织2017年全国校园足球夏(冬)令营活动。规范竞赛管理,加快推进稳定规范的赛制建设,让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校内比赛、市内联赛成为常态化赛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标准建设教练员培训基地
完善足球师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和新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培训。
加强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基地建设,依托有条件的高校和机构建设6-8个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基地,聘请国内专业足球讲师和外教大规模培训校园足球教练员,2017年计划培训300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未来将实现为每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培养1-2名持有D级或以上教练员等级证书的校园足球教师、教练员的目标,着力提升校园足球教师、教练员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根本保障:落实服务措施
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快场地设施改造建设,按照《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把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纳入足球场地建设规划,创造条件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①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①? ①:亻舌,音活,相会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①。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①:日希,音西,干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②。 ②:氵矣,音四,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③。 ③:氵止,音止,水中的小沙滩
4、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嘷动。鸡惊禽失。羣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5、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必背古诗词
必背古诗词(精选55首)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必背古诗词(精选55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穷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①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①?①:亻舌,音活,相会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①。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①:日希,音西,干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②。 ②:氵矣,音四,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③。 ③:氵止,音止,水中的小沙滩
4、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嘷动。鸡惊禽失。羣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5、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
小学人教版必背古诗词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不少名篇诗作都是小学生必背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人教版必背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教育部核定的古诗词必读
教育部规定的小学必背古诗
教育部规定古诗斜的读音
教育部对古诗的认定
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
教育部推荐的古诗词
义务教育必读的古诗
教育部古诗梅花中为的读音
教育部让背诵的古诗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小学必背古诗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古诗
教育部要求背诵的古诗
教育部75首古诗带拼音的
教育部推荐的古诗文书
教育部公布的72首古诗文
教育部推荐的儿童168首古诗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必背古诗
教育部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初中
女人必读的古诗词
有教育的古诗词
教育人要读书的古诗词
高考必读的古诗词书
必读的中国古诗词
必读的十本书古诗词
教育里的古诗词
古诗词写教育的
对教育的古诗词
小学必读的150首古诗词
清明必读的10首古诗词
教育类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