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鲍照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鲍照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鲍照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鲍照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鲍照名言
1、泻水置*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複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2、两相思 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3、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5、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6、宁作野中之双凫,不作云间之别鹤。——鲍照
7、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 其六》
8、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
9、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地》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地》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地》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鲍照《赠傅都曹别》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鲍照《赠傅都曹别》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鲍照《赠傅都曹别》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鲍照《赠傅都曹别》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鲍照《赠傅都曹别》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鲍照《拟行路难·君不见柏梁台》
高门临长河。——鲍照《代堂上歌行》
车马相驰逐。——鲍照《代堂上歌行》
阳春孟春月。——鲍照《代堂上歌行》
朝光散流霞。——鲍照《代堂上歌行》
言笑弄丹葩。——鲍照《代堂上歌行》
晖晖朱颜酡。——鲍照《代堂上歌行》
纷纷织女梭。——鲍照《代堂上歌行》
满堂皆美人。——鲍照《代堂上歌行》
筝笛更弹吹。——鲍照《代堂上歌行》
万曲不关心。——鲍照《代堂上歌行》
季春梅始落。——鲍照《采桑》
女工事蚕作。——鲍照《采桑》
采桑淇洧间。——鲍照《采桑》
蔼蔼雾满闺。——鲍照《采桑》
巢蜂拾花萼。——鲍照《采桑》
盛明难重来。——鲍照《采桑》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鲍照《发后渚》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鲍照《发后渚》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鲍照《发后渚》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鲍照《发后渚》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鲍照《代放歌行》
鸡鸣洛城里,禁门*旦开。——鲍照《代放歌行》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鲍照《代放歌行》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鲍照《代放歌行》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鲍照《代放歌行》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鲍照和庾信合称“南照北信”。
鲍照名言
1、泻水置*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複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2、两相思 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3、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5、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6、宁作野中之双凫,不作云间之别鹤。——鲍照
7、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 其六》
8、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
9、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
关于秋夜诗鲍照
秋夜诗,这是一组诗,此诗一共有两首,都是五言古体诗,这一组诗的作者是南北朝著名的诗人鲍照,下面是这组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
秋夜诗原文:
(一)
夜久膏既竭。
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
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
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隟。
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
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
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
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
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
非直惜容光。
愿君翦众念。
且共覆前觞。
(二)
遁迹避纷喧。
货农栖寂寞。
荒径驰野鼠。
空庭聚山雀。
既远人世欢。
还赖泉卉乐。
折柳樊场圃。
负绠汲潭壑。
霁旦见云峯。
风夜闻海鹤。
江介早寒来。
白露先秋落。
麻垄方结叶。
瓜田已扫箨。
倾晖忽西下。
回景思华幕。
攀萝*中轩。
临觞不能酌。
终古自多恨。
幽悲共沦铄。
翻译:无
赏析:无
作者资料: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李清照的名言名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的名言名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6、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7、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9、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4)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8)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11)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12)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
13)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1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1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16)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17)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8)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9)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2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2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22)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23)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24)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25)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26)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27)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28)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2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3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关于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 显示全部
创作风格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 显示全部
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显示全部
相关纪念
《拟行路难·其六》
作者: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
1、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又,案,即古“椀”(碗)字。
2、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
3、安能:怎能。蹀躞(diéxiè叠谢):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
4、弄儿:逗小孩。戏:玩耍。
5、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也是反映的仕途失意与坎坷。和《拟行路难·泻水置*地》相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抒述情怀似亦更为直切。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说过,同为诗人*人生的哀歌,此诗较之《拟行路难·泻水置*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写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诗也并非一泻到底。起调的高亢,转为中间的*和,再翻出结语的峭拔,照样是有张有弛,波澜顿挫。音节安排上由开首时七言长调为主,过渡到中间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继以奇峰突出的两个长句作收煞,其节奏的高下抗坠也正相应于情感旋律的变化。所以两首杂言体乐府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拿这两首感愤言志之作,来同前面那些借思妇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较,风格上又有不少异同。前诗婉曲达意,这里直抒胸臆;前诗节拍舒徐,这里律动紧促;前诗情辞华美,这里文气朴拙——随物赋形,各有胜境。不过无论哪一类题材,都能显现出作者特有的那种奇思焕发、笔力健劲的色调,这正是鲍照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所在。《南史》本传用“遒丽”二字评论他的乐府创作,后来杜甫也以“俊逸”概括其诗风,其实“俊”和“丽”还只标示出它的体貌,“逸”和“遒”才真正摄得它的神理。从鲍照的“俊逸”到李白的“飘逸”,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
南北朝刘宋王朝有一位大诗人鲍照,写有一首《代白头吟》,开篇就是: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鲍照用“玉壶冰”来自拟,强调自己的“纯洁”。本来冰就很纯了,再加上还盛放在玉壶里,那就真是“冰清玉洁”了。鲍照在诗坛的地位,可誉为南北朝时期的李白。从此,后辈诗哲们就再也忘不了这个装着冰块的玉壶了,而拾人牙慧的最有名的,当数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
提及王昌龄,首先想到的无疑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这位大佬并非一味的粗犷、豪杰,他的情感其实极为细腻,写起送别诗来,也是唐人中的佼佼者。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隆基的开元之治刚刚结束,王昌龄如同好友李白一样,都在仕途官场上蹉跎不堪。好在这一年,王昌龄写下了催人泪下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边冰心在玉壶。
当时,北方人王昌龄在江宁县(今南京)做县丞,有一位友人要离开前往洛阳,王昌龄携手相送,直到如后辈柳永那般“竟无语凝噎”后,才叮嘱朋友,回到洛阳,如果有亲朋好友询问,那就告诉他们,我王昌龄依然是一颗冰清玉洁的心。
王昌龄到底有多么冰清玉洁,史料的记载很少。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录有王昌龄的生活轨迹,却过于简单,好在字少,料却很足。辛文房认定王昌龄乃太原人,还是开元十五年(727)的进士。要知道,唐代每年考中进士的人,才区区几十个,远不如明清时期“扩招”后的规模。
唐代的进士几乎都能大红大紫,真是帝国精英中的精英。比王昌龄晚出生半个多世纪的另一位才子孟郊,考了两次未中,到了46岁才登榜,高兴得要死,赶紧写诗,把以前的生活直接概括为“龌蹉不足夸”,而现在就突然大发特发,能“一日看尽长安花”了。
王昌龄虽也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正途出身,仕途却很“龌蹉”,连个县令都捞不着。这倒罢了,他还总是遭贬谪。比他小个三岁的李白,曾写过一首不亚于“一片冰心”的送别诗,即朗朗上口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要送走的,正好是王昌龄。不过,李白当时根本就不在王昌龄身边,只是“遥有此寄”,而他所谓的“夜郎西”,便是王昌龄要被“下放”的湖南湘西一带。
王昌龄考中进士后不久,在河南汜水县做县尉(副*)时,就曾被贬往蛮荒的岭南任职。与后来的“夜郎西”一样,王昌龄被贬的原因都是所谓的“不护细行”,即生活不检点,有些放浪形骸。
大凡人不*则鸣,在南京的时候,王昌龄送别友人,疾呼自己君子坦然,“一片冰心”还赫然沉沉地压在玉壶底。
安禄山起兵反唐后,王昌龄在湘西弃官而去,东行至安徽亳州时,被当地刺史闾丘晓所杀害。这位刺史,据正史记载,性格极其偏执,也不知王昌龄触痛了他哪个部位的敏感神经,才遭此大难。王昌龄被誉为写“七绝”的唐人第一高手,比李白出名更早,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莫名其妙地与唐玄宗牵头打造的大唐盛世,一道死去。
怪就怪王昌龄不该用鲍照的典故“清如玉壶冰”。大约三百年前,冰清玉洁的鲍照先生,在刘宋皇室的激烈内讧中,站错了队,死无全尸。三百年后,更为冰清玉洁的王昌龄,也在乱世中殒命。
鲍照名句
鲍照最有名的古诗
鲍照的《拟古诗》
鲍照对古诗十九首的借鉴
卢照邻的名句
卢照邻名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名句
李清照名句
李清照的名句
李清照的词名句
李清照名言名句
鲍勃玛利名言
李清照的三瘦名句
李清照三瘦名句
李清照名句大全
卜算子鲍浩然之超的古诗照片
李清照诗词名句
李清照醉酒名句
鲍勃马利名言
李清照经典名句
李清照的诗词名句
鲍勃迪伦名言
醉花阴李清照名句
永遇乐李清照名句
李清照情诗名句
长安古意卢照邻名句
流浪猫鲍勃名言
渔家傲李清照名句
红星照耀中国名句
太阳照样升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