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煎粥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煎粥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煎粥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煎粥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右术煎
范祖禹〔宋代〕
八公淮水留丹灶,四皓商山余紫芝。嵩岭今成花练术,周原空咏堇如饴。容颜冰雪端能变,心肺尘埃信可治。多病直疑生羽翼,更纡仙客上清词。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右松煎
范祖禹〔宋代〕
直干千年老雪霜,不随群木四时芳。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移文应怪归来晚,安石东山兴未忘。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唐代〕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汲江煎茶
苏轼〔宋代〕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煎盐绝句
吴嘉纪〔清代〕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试院煎茶
苏轼〔宋代〕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雪後煎茶
陆游〔宋代〕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煎茶
成彦雄〔宋代〕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刘言史〔唐代〕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雪煎茶
谢宗可〔元代〕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月团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俗,陶家无酒未为贫。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全文》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警世通言·卷十二》
熬粥要有米,说话要讲理。
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柳宗元《田家三首》
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司马光《训俭示康》
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
一粒老鼠屎糟蹋一锅粥。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陶渊明《有会而作》
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苏轼《陈公弼传》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夏仁虎《腊八》
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赵万年《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赵万年《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芜蒌豆粥从来事,何恨邮亭坐箦床?——陆游《读袁公路传》
见孤孀疾病无皈向,差医煮粥分厢巷。——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张问陶《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吕蒙正《破窑赋 / 寒窑赋 / 劝世章》
曰:恃粥耳。——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高启《送虚白上人序》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李贺《苦昼短》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缘木求鱼,煎水作冰——《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吴嘉纪《煎盐绝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苏轼《汲江煎茶》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苏轼《汲江煎茶》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吴嘉纪《煎盐绝句》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元稹《一七令·茶》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苏轼《汲江煎茶》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糕;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苏轼《老饕赋》
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佚名《鲁共公择言》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杜甫《羌村》
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赵师秀《岩居僧》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陶渊明《闲情赋》
熬煎肯白头,欢乐人风流。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苏轼《汲江煎茶》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隆盛暑而无聊兮,煎砂石而烂渭。——贾谊《旱云赋》
于是煎烹以进,子能食之乎?——唐甄《室语》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陆游《题老学庵壁》
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陆游《浣花女》
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苏轼《记游定惠院》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王逸《九思》
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屈原《大招》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屈原《招魂》
背恩棠遂伐,忘义豆长煎。——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鲍令晖《古意赠今人》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枚乘《七发》
名利徒煎熬。——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李煜《病中感怀》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柳永《驻马听·凤枕鸾帷》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元结《贼退示官吏》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见诸邑遍立粥厂高旗旗书抚院明文饥者之口果及粥乎否也
郭之奇〔明代〕
独怜疮补计,今下肉糜文。巧妇炊谁见,邦人谷未闻。
群哺非易合,中饱竟难分。自古流图绘,何时达圣君。
育王寺豆粥甚美与西山戒坛寺稷粥可称双绝
陈曾寿〔清代〕
育王寺里分豆粥,何似戒坛风味新。傥入山中径披薙,真能康济自家身。
腊八粥
王季珠〔清代〕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
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食粥
陆游〔宋代〕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豆粥
苏轼〔宋代〕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李商隐〔唐代〕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
吃茗粥作
储光羲〔唐代〕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一
陈曾寿〔清代〕
香粥分雏闹膝前,儿时风味渺如烟。老夫奉佛焚香了,自忏*头六十年。
雪狮儿 腊八日同儿子大儒食粥
许嗣隆〔清代〕
但糜自可,又何必饮,太邱实录。白玉为堂,风味原非粱肉。
清疏不俗。况腊八、果鲜菹熟。今休羡,党家羊酪,石家豆粥。
只此也堪果腹。快围炉、分舀小匙相续。饱暖交加,消受人閒清福。
长安富足。那有此、匀圆嘉谷。君恩沃。父子同沾天禄。
断齑画粥
释文莹〔宋代〕
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著名的古诗词
我们*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各位,大家看看下面的著名的'古诗词,一起朗诵哦!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思乡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思乡的古诗词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17、《阴雨》
煎粥的古诗词
煎岁的古诗词
写粥的古诗词
关于煎茶的古诗词
形容粥的古诗词
关于水煎包的古诗词
银耳粥的古诗词
煎字的古诗词接龙
古诗词写粥的诗句
粥字开头的古诗词
形容煎堆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熬煎字
小米粥的古诗词
形容痛苦煎熬的古诗词
苦苦煎熬等待的古诗词
表示内心煎熬的古诗词
关于煎饼卷大葱的古诗词
赞美粥的诗词
关于腊八粥的儿歌或古诗词
形容痛苦煎熬自己扛的古诗词
形容等待煎熬的诗词
煎豆的古诗
佛粥的古诗
粥可温的古诗
为情煎熬的古诗
代煎字的古诗
关于煎的古诗
有粥和饭的古诗
带粥字的古诗
含有煎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