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山行名句

关于鲁山山行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鲁山山行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鲁山山行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鲁山山行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7) 语录(24) 说说(4) 名言(44) 诗词(160) 祝福(310) 心语(102)

  • 梅尧臣:鲁山山行

  •   《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

      1、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2、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满意足。

      3、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4、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5、幽径:小路。

      6、熊升树:熊爬上树。

      7、何许:何处,哪里。

      8、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翻译: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

      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

      (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

      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

      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

      云外传来一声鸡叫,

      暗示着有人家,

      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赏析: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小路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

      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22-03-25 09:05:15
  • 关于古诗《鲁山山行》原文鉴赏

  •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è):心满意足。

      ③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④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⑤幽径:小路。

      ⑥熊升树:熊爬上树。

      ⑦何许:何处,哪里。

      ⑧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主题

      这首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鉴赏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小路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

      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关于《鲁山山行》原文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2-04 08:23:02
  • 《鲁山山行》原文及译文

  • 《鲁山山行》原文及译文

      《鲁山山行》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山山行》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山山行》原文:

      梅尧臣〔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译文:

      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千峰竞秀,高低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奇峻的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

      霜雪融落,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山林空荡寂静野鹿正在小溪旁饮水。

      在这重峦叠嶂之中会有人家居住吗?只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鲁山山行》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山路崎岖,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

      首联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让人感觉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鲁山山行》创作背景:

      诗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当时作者三十九岁。这首五言律诗写鲁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4-20 07:51:07
  • 梅尧臣鲁山山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 古诗文
  • 梅尧臣鲁山山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尧臣鲁山山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山山行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原文: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注释

      ⑴鲁山: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襄城县境。

      ⑵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è):心满意足。

      ⑶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⑷幽径:小路。

      ⑸熊升树: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⑹何许:何处,哪里。

      ⑺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赏析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

      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此诗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诗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枯木形,人禽两自在!······”梅尧臣从林外“幽径”看林中,见“熊升树”、“鹿饮溪”,那正是苏轼所说的“无人态”,因而就显得“自在”。熊“自在”,鹿“自在”,看“熊升树”、“鹿饮溪”的人也“自在”。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主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此联就可以说是“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熊升树”、“鹿饮溪”而未受到任何惊扰,见得除“幽径”的“独行”者而外,四野无人,一片幽寂;而“独行”者看了。“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也见于言外。从章法上看,这一联不仅紧承上句的“幽”、“独”而来,而且对首句“适与野情惬”作了更充分的表现。

      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阅读全文]...

2022-07-14 14:51:54
  • 山水名句

  • 山水
  •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3、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心随郎月高,志与秋霜洁。——唐·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

      6、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11、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晋·陶渊明《杂诗》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5、时人莫小*,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1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19、回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宋·苏轼《告文宣王文》

      20、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2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4、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唐·杜甫《谒先主庙》

      25、*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6、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2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28、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2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30、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汉·刘邦《鸿鹄歌》

      31、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唐·李贺《浩歌》

      32、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唐·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3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3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阅读全文]...

2022-01-27 09:10:51
  • 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 山水
  • 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我国的山水是那么的壮观,又是那么令人赞叹,关于山水的美丽留下了许多多名句,下面是写山水的`诗词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1雄鸡一声天下白--唐。 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阅读全文]...

2022-05-27 04:02:11
  • 阎锡山名言名句

  • 名言
  • 阎锡山名言名句

      阎锡山,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阎锡山名言名句,欢迎阅读。

      1、言不可奢,行不可吝。

      2、管人须知识、能力、人格,均足以领导人还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语、能勤劳、以指挥人,方能尽人之所长。

      3、人以生为原则,人生以结果为目的。人生的要素有二:一为物质,一为精神。故人生的结果亦有二:一为物质的结果继续是也,一为精神的结果成仁是也,做人须二者兼成。

      4、同声相应,同性相辅。自己的智不足应用他人的智来补,自己的仁不足应用他人的仁来补,自己的勇不足应用他人的勇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应用他人的知识来补,差的多多补,差的少少补,不愁补不足,只怕不求补。

      5、智:不在于知人而在于自知;人:不在于爱人而在于自爱:勇:不在于管人而自管。处事:必须得中、得中即成、失中则毁;得中又须不偏、不过、不及;横不影响其他;竖不影响将来。

      6、话不由说者心中发出,则不能入听者心饮。

      7、做事最怕没恒心,一日勤劳半日懒有始无终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没方法,没方法终日忙忙不见功。有苦无智不能成功当戒之。

      8、读书应防迷,做事应防浮,前进应防颠,后退应防馁。

      9、自处贵笃实,须自责。自勉。自强。自计。非自责无以改过,非自勉无以上进,非自强无以立身,非自计无以裕财。

      10、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为做人即应当做事。

      11、为人不可有伤身体损人格的嗜好,更不可有犯法律背人情的行为,吾人当勉之。

      12、公心是个人的光明,公道是人类的光明。

      13、不顾人的利害,只顾自己的利害的行为是不对的,是耻辱的,是必失败的。

      14、见事理不明就问,觉言行有错就改,这就是修正做事做人处事处人的'好方法。

      15、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

      16、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惟隐情审真不易,审不真必吃其亏。但此等隐情,不会是道理,一定是利害,应根据对方的利害,就现求隐,即可判之。

      17、用人当宥其错、惩其恶、严其限、密其责,宽以待之、专以责之、节以使之、明以考之、秘以察之、当以赏罚之。

      18、管人须知识能力人格均足以领导人,还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语,能勤劳,能以指挥人,方能尽人之所长。

      19、头等人是做了不说,二等人是做了再说,三等人是说了就做,四等人是说了不做,五等人是说也不说。

      20、上了治的路子,总能遏止住乱;上不了治的路子,遏乱反足以助乱。

      21、人生有五要:一要有强健的身体;二要有正当的职业;三要有精巧的技能;四要有充分的知识;五要有公道爱人的热心。有此五者可谓之完人。

      22、善争者与天争,不与人争。与人争,胜亦有限;与天争,胜则无穷。

      23、计算一年不如计算一月,计算一月不如计算一日,计算一日不如计算一时,盖以一时所损益者为数虽小而累以年月则为数甚大。

      24、自处要常常站在原谅人的地位,不可求人原谅,求人原谅是低人一头,能原谅人是高人一头。

      25、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

      26、政治如车,民心似路。路不*,车颠;心不*,车覆。

      27、自己占便宜是使人吃亏,使人吃亏以自处说是不智,以处人说是不仁,不智不仁其结果必吃大亏,当戒之。

      28、有方法会做,有爱心肯做,有胆量敢做,为处事三大要素。

    [阅读全文]...

2021-12-26 11:49:00
  • 黄山诗句名句赞美(形容黄山的经典名句)

  • 黄山,赞美,经典
  •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2.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3.沧海几回明月夜,黄山终负薜萝期。——王恭《挽黄山周正卿》

    4.千重烟树蝉声翠,薄暮晴岚鸟语霞。——老舍《咏黄山》

    5.今日黄山游不得,三十六峰空待君。——屈大均《送孙丈归黄山·其二》

    6.新安昔上郡,黄山秀而起。——孙一元《题程时望介斋》

    7.指前峰半日行来到,这山不是小,洞天宽容我诗豪。——张可久《双调·湘妃怨·武夷山中落》

    8.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李白《宿鰕湖》

    9.黄山横鹜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宋祁《对猎》

    10.河流曲折二十里,过了黄山始直礴。——陈著《四月朔旦过黄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11.黄山青兮峛崺,三十六峰兮森起。——汪雄图《黄山采药歌》

    12.野兴不须邀客共,一尊白酒对黄山。——吴龙翰《春晚郊行》

    13.黄山练水毓精灵,勋业当朝满鼎铭。——张萱《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其七》

    14.蔡港沙田薄,黄山宰木稀。——王逢《丙申八月纪事时自乡里入吴还华馆遂卜隐鸿山》

    15.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张可久《越调·霜角》

    16.幡然何事赋归来,领略黄山酬玉杯。——杨公远《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三首·幡然何事赋归来》

    17.黟江水澄清见底,黄山裳发煖薰人。——顾璘《送罗诚甫访新安王太守》

    18.黄山胜地烟霞明,朱砂泉暖肌肤醒。——鲁宗道《题汤泉院壁》

    19.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20.忆昨逢君黄山道,窄帽单衫立深草。——袁宏道《题潘生小像生嗜酒时将别》

    21.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老舍《咏黄山》

    22.黄山诸松最奇怪,秃笔扫来无不有。——屈大均《黄山僧述古画黄山诸松见寄诗以酬之》

    23.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孙一元《题范文予臞庵卷》

    24.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25.武溪葱翠独称梁,正望黄山一点苍。——袁宏道《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武溪葱翠独称梁》

    26.丹水波涛泛,黄山烟雾上。——江总《咏采甘露应诏诗》

    27.黄山之路何敧危,黄山之溪何涟漪。——陈天麟《登上岭游黄山·朝阳滉漾水朦胧》

    28.梅翁欲挹浮丘诀,颛为黄山作此楼。——吴龙翰《楼居狂吟·偃月炉深紫气浮》

    29.今年季秋与孟冬,馀也踏遍黄山峰。——智舷《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

    30.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郡流。——伍乔《寄张学士洎》

    31.遥知秋色黄山里,朝看丹霞夕采兰。——郭奎《寄贡友善》

    32.束书归隐黄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郑晦《浮丘祠》

    33.翕*黄山下,纡徐清渭东。——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

    34.会须一哭胡司马,共踏黄山顶上苔。——徐渭《寄答汪古矜》

    35.黄山远隔奔霁骑,紫塞孤飞避弋鸿。——刘筠《送客不及·日上旗亭第五重》

    36.石公好写黄山松,松与石合如胶漆。——屈大均《石公种松歌》

    37.承颜归去意如何,白岳黄山隐薜萝。——李英《送程太学无过归省新安二首·其二》

    38.锦水湔云浪,黄山扫地春。——李商隐《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

    39.黄山峙立高崔嵬,上有飞仙时往来。——王炎《吕待制所居八咏·舒啸》

    40.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郭元振《寄刘校书》

    41.黄山登鉴原无由。何期易地太*游。——石应孙《游黄山》

    42.阳湖春动蕊珠宫,我梦黄山白鹤峰。——郑善夫《梦黄山梅花》

    43.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王之望《和友人·弟兄南渡各驰驱》

    44.插天万仞黄山耸,绕郭千寻练水流。——杨公远《题徐氏聚秀楼》

    45.草堂苦忆黄山谷,烟岛难招白玉蟾。——黄衷《□次答泰泉》

    46.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徐师《登楼望黄山》

    47.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温庭筠《送李亿东归》

    48.只今惟有黄山月,犹似蛾眉恨未消。——王世贞《送顾子行员外谪判太*五绝·其五》

    49.见吾善者笑局局,眼明黄山峰六六。——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

    50.黄山之松天下无,云公写入洞庭图。——屈大均《观云公所绘听松图为叶*仲作》

    51.我闻黄山有汤泉,轩辕浴之飞紫烟。——屈大均《送韩石耕》

    [阅读全文]...

2022-01-15 12:36:41
  • 阎锡山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名言
  • 阎锡山名言名句

    1、言不可奢,行不可吝。

    2、管人须知识、能力、人格,均足以领导人还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语、能勤劳、以指挥人,方能尽人之所长。

    3、人以生为原则,人生以结果为目的。人生的要素有二:一为物质,一为精神。故人生的结果亦有二:一为物质的结果继续是也,一为精神的结果成仁是也,做人须二者兼成。

    4、同声相应,同性相辅。自己的智不足应用他人的智来补,自己的仁不足应用他人的仁来补,自己的勇不足应用他人的勇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应用他人的知识来补,差的多多补,差的少少补,不愁补不足,只怕不求补。

    5、智:不在于知人而在于自知;人:不在于爱人而在于自爱:勇:不在于管人而自管。处事:必须得中、得中即成、失中则毁;得中又须不偏、不过、不及;横不影响其他;竖不影响将来。

    6、话不由说者心中发出,则不能入听者心饮。

    7、做事最怕没恒心,一日勤劳半日懒有始无终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没方法,没方法终日忙忙不见功。有苦无智不能成功当戒之。

    8、读书应防迷,做事应防浮,前进应防颠,后退应防馁。

    9、自处贵笃实,须自责。自勉。自强。自计。非自责无以改过,非自勉无以上进,非自强无以立身,非自计无以裕财。

    10、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为做人即应当做事。

    11、为人不可有伤身体损人格的嗜好,更不可有犯法律背人情的行为,吾人当勉之。

    12、公心是个人的光明,公道是人类的光明。

    13、做事最怕没恒心,一日勤劳半日懒有始无终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没方法,没方法终日忙忙不见功。有苦无智不能成功当戒之。

    14、见事理不明就问,觉言行有错就改,这就是修正做事做人处事处人的好方法。

    15、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

    16、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惟隐情审真不易,审不真必吃其亏。但此等隐情,不会是道理,一定是利害,应根据对方的利害,就现求隐,即可判之。

    17、用人当宥其错、惩其恶、严其限、密其责,宽以待之、专以责之、节以使之、明以考之、秘以察之、当以赏罚之。

    18、管人须知识能力人格均足以领导人,还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语,能勤劳,能以指挥人,方能尽人之所长。

    19、1、头等人是做了不说,二等人是做了再说,三等人是说了就做,四等人是说了不做,五等人是说也不说。

    20、上了治的路子,总能遏止住乱;上不了治的路子,遏乱反足以助乱。

    21、人生有五要:一要有强健的身体;二要有正当的职业;三要有精巧的技能;四要有充分的知识;五要有公道爱人的热心。有此五者可谓之完人。

    22、善争者与天争,不与人争。与人争,胜亦有限;与天争,胜则无穷。

    23、计算一年不如计算一月,计算一月不如计算一日,计算一日不如计算一时,盖以一时所损益者为数虽小而累以年月则为数甚大。

    24、自处要常常站在原谅人的地位,不可求人原谅,求人原谅是低人一头,能原谅人是高人一头。

    25、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

    26、政治如车,民心似路。路不*,车颠;心不*,车覆。

    27、自己占便宜是使人吃亏,使人吃亏以自处说是不智,以处人说是不仁,不智不仁其结果必吃大亏,当戒之。

    28、有方法会做,有爱心肯做,有胆量敢做,为处事三大要素。

    29、不顾人的利害,只顾自己的利害的行为是不对的,是耻辱的,是必失败的。

    [阅读全文]...

2022-02-25 01:16:37
  • 泰山有关的诗词名句

  • 泰山
  • 泰山有关的诗词名句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历史文化悠久,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泰山有关的'诗词名句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泰山有关的诗词名句

      1、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徐文通《岱宗》

      4、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吕洞宾《再书王母池》

      5、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有此观。——张养浩《登岳》

      6、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7、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8、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9、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王世贞《登岱》

      10、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1、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张志纯《泰山喜雨》

      12、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李德裕《泰山石》

      13、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14、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15、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6、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17、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8、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李白《题灵岩寺泉池》

      1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0、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2、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3、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李白《游泰山》其三

      24、万里江山知何处。——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2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6、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27、清代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雪中望岱宗》

      28、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李白《游泰山》

      29、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张养浩《登泰山》

      30、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李白《游泰山》其六

      31、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泰山颂》

      32、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4、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35、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陆机《泰山吟》

      36、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37、山映斜阳天接水。——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8、况有文章山斗。——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39、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李白《游泰山》其六

      40、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41、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

      42、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李白《游泰山》其一

      43、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44、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45、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李简《登岳》

      46、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

      4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阅读全文]...

2022-07-07 22:32:52
当前热门
鲁山山行名句 - 句子
鲁山山行名句 - 语录
鲁山山行名句 - 说说
鲁山山行名句 - 名言
鲁山山行名句 - 诗词
鲁山山行名句 - 祝福
鲁山山行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