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的名句

关于商山早行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商山早行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商山早行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商山早行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 语录(3) 说说(55k+) 名言(5) 诗词(17) 祝福(1k+) 心语(42k+)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 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 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 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鉴赏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阅读全文]...

2022-07-29 14:13:25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南。

      2、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3、槲(hú):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4、枳花照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宋开玉《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5、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6、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

      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

      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

      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m.ju.51tietu.net)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阅读全文]...

2022-02-20 12:51:09
  • 商山早行的诗意

  • 诗意
  •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2、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3、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4、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5、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6、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7、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诗意: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

      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

      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

      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m.ju.51tietu.net)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阅读全文]...

2022-04-10 23:50:14
  • 商山早行温庭筠翻译(商山早行的古诗赏析)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⑵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枳: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明:使……明艳。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⑹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7)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文:

    清晨起床,旅店内外响起了车马的铃铛声,在外旅行总不免怀念故乡。鸡鸣声从远处月下的茅草店传来,人们的足迹留在了积满霜花的桥上。枯黄的叶子飘落在山路上,雪白的枳花在驿站的墙角上显得格外耀眼。回想起昨晚回长安的梦,远道归来的野鸭和大雁在回塘之中嬉戏。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诗的开头两句点明这是一场“早行“。所谓“征铎“,就是系在骡马胸前的铃铛。在人们牵骡备马准备动身上路的时候,铃铛就会发出声响。诗人没法贪睡,大约惺忪着睡眼,在小客栈的喧闹声里生出了怀乡恋土的悲愁吧。但他真的怀乡恋土吗?这还真不好说,因为他眷恋的很可能并不是山西老家,而是帝都长安。这层意思,要到诗的最后两句才会点明。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最有名的句子,也是最能体现古汉语妙处的句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十个字完全是名词的罗列,没有一个动词,严格来说根本构不成完整的一句话。这样的写法其实你已经见过了,那就是李白《送友人》里边的名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还有我们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句子里欠缺的动词必须由我们脑补出来,而到底脑补出怎样的主谓结构,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诗句的理解,不同理解当中的微妙差异于是会造成感觉上的微妙变化。所以说,这样的诗句是一种美丽的半成品,需要读者去做最后的成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其说这是两句诗,不如说这是一幅画。但诗人,或者说画家,只在画面上简单勾勒出几个最关键的意象,整幅画仍然需要我们去脑补完成:茅店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客栈,板桥上的稳怎样点缀着人迹:;人又是怎样的人,是行色匆匆还是兴致盎然是垂头丧气还是志得意满。黎明鸡声中的月色又是怎样的月色,月色和霜的颜色又是如何的恍惚难辨;而那座并未被点明的商山又是怎样地环抱着、耸立着,山路又是怎样的崎岖难行……

    [阅读全文]...

2022-07-10 20:32:01
  • 商山早行翻译及赏析(商山早行全文解释和诗意)

  • 解释,诗意
  •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四十八岁的温庭筠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温庭筠虽是山西人,但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某日清早赶路,触景生情,遂作诗一首: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这首《商山早行》之所以千古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颈联两句,脍炙人口,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商山早行

    商山又称地肺山、楚山,在今陕西省东南部商县、洛南一带,秦朝末年,“商山四皓”曾隐居于此。诗人抓住“早行”二字作文章,着力描写春寒料峭之晨,温庭筠在商山古道所见景物,表现出远行的辛苦和羁旅的乡愁。在诗人笔下,情景相生,音韵铿锵,意象俱足,使本诗以迷人的意境、鲜明的形象,概括出他乡游子的共同心理感受,耐人寻味。

    作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他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他约卒于咸通末,年六十左右。*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温庭筠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大家最熟悉的当属他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旧唐书》里说温庭筠貌丑且不修边幅,当时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温钟馗”。温庭筠虽然长得丑,但却很风流,而且颇有男人魅力,以至于让鱼玄机这个著名的唐代第一才女兼美女对他难以忘怀。

    温庭筠仕途失意之后,就只剩下两种生活方式了,第一种是没钱的生活,第二种是手里有点钱的生活。没钱的时候,那就贫居乡野,吹拉弹唱以自娱;有钱的时候,那就混迹于青楼楚馆歌女的酒宴之中,听歌女们唱歌,为她们填词演唱,过一种脂粉阵中醉生梦死的生活。

    因此,温庭筠的词,题材上大多写女子的生活起居、喜怒哀乐,他笔下的女子几乎都是贵妇、歌女。她们形貌美丽妆容高贵,但精神世界“寂寞沙洲冷”,是缺爱的一族。要么独居深门大院;要么思远人夜不能寐;要么愁恨相续慨叹青春已逝容颜不再,总之,温庭筠乐于为她们代言。

    鱼玄机

    温庭筠用男性的视角写女子的情感生活,我手写我心,在那些缠绵悱恻富丽堂皇的词作之中,在万千风情万千哀愁的女子的身上,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温庭筠自我的情感,那种怀才不遇的哀叹、仕途冷落的悲伤。温庭筠既是替女子代言,其实也是替自己的悲剧人生代言。

    [阅读全文]...

2022-07-21 09:40:33
  •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

  •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懈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强。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鉴赏:

      这首诗选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温飞卿诗集笺注》是作者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许商,在商山途中所作。

      此诗之所以人们所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的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种共同感受。全诗大意为: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落叶散满山路,枳子花明灭于驿站外,寂静的环境勾起了游子昨夜的梦:家乡的池塘理该有无数的水禽在嬉戏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懈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这两句诗映托出诗人当时心情的凄清落寞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整首诗紧扣“早行:二字,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一个“悲”子不但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且还隐含着远离故乡的伤感之意。

      全诗抒发了诗人长途跋涉,思念故乡的辛苦和仕途不得意的失落无助情怀。

      【原文】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

      温庭筠(音云)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解说】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阅读全文]...

2022-06-03 21:53:09
  • 商山早行的诗意_唯美诗意的句子

  • 诗意,唯美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商山早行的诗意》,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商山早行的诗意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注释:

    1、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诗意: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是不是觉得商山早行的诗意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古诗山行,请您阅读。

    [阅读全文]...

2022-03-14 16:41:03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排名2020年独立学院排行

  • 高考,学校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排名2020年独立学院排行

      世界很多教育机构都有针对国内外大学、商学院或MBA的排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商业影响。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排名2020年独立学院排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财经

    2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师范

    3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理工

    4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财经

    5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农业

    6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理工

    7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理工

    8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医药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简介: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成立于2001年3月,是国家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秉承百年老校—山西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是一所以全新机制和模式运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山西大学是国家在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是山西省人民*与教育部共同重点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山西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跨入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大学的新*台。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师范类独立学院。学院于2003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11300余人。学院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路85号。学院充分利用山西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师资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严格常规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教师教育人才。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位于山西太原,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举办,山西省教育厅最早创立、教育部第一批次、山西省重点独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批准成立,太原理工大学和孝义市人民*共建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学院以太原理工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优势专业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目前开设本科专业38个及专业方向60个,涵盖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

    [阅读全文]...

2022-06-21 22:44:44
  • 李商隐的名言名句

  • 名言
  • 李商隐的名言名句(精选50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的名言名句,欢迎大家分享。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东郎即*为诗相送》

      5、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五绝登乐游原)

      6、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五律晚晴)

      8、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七律无题二首)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绝夜雨寄北)

      10、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11、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12、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3、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1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15、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16、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17、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18、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9、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20、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21、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22、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2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4、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25、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2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27、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2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9、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0、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31、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32、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33、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34、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35、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36、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37、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9、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4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4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2、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4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5、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46、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47、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48、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4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阅读全文]...

2022-07-24 22:52:54
  • 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 山水
  • 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我国的山水是那么的壮观,又是那么令人赞叹,关于山水的美丽留下了许多多名句,下面是写山水的`诗词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1雄鸡一声天下白--唐。 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阅读全文]...

2022-05-27 04:02:11
商山早行的名句 - 句子
商山早行的名句 - 语录
商山早行的名句 - 说说
商山早行的名句 - 名言
商山早行的名句 - 诗词
商山早行的名句 - 祝福
商山早行的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