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诗句

关于墨竹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墨竹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墨竹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墨竹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7) 语录(1k+) 说说(1) 名言(134) 诗词(261) 祝福(1k+) 心语(39)

  • 墨竹图题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 古诗文
  • 墨竹图题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墨竹图题诗原文、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衙斋(zhāi)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署:衙门。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吾曹:我们。关情:牵动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间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年),清朝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乳母抚养。少年聪颖,随其父学。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善诗,工书画,且能熔于一炉,时称“郑燮三绝”,与李鲜、金农、高翔、汪士慎、黄慎、李方膺、罗聘合称“扬州八怪”。工诗文,诗、词、道情、书札文皆有独特风格,其诗言情述事,道民间痛痒,悲切动人。著有《郑板桥集》。有多幅画作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4-08 07:09:54
  • 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   《柯敬仲墨竹》

      作者: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

      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

      满堂风雨不胜寒。

      赏析:

      李东阳,明代着名诗人,湖南茶陵人,形成茶陵诗派,诗开明代中叶诗坛以复古为革新的先声。此诗是为元代柯九思所作的墨竹图而题的。

      前两句是借观柯九思的墨竹图而发议论,专门拈出了画竹的难易繁简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画尚意崇简美学趣味的推崇。文人画起源于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是文人画的极力推动者,文人画家文同也以画竹着名,柯九思画竹就祖述文同。苏轼曾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专门论文同的画竹,文中指出画竹不能只讲形似,如果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就没有竹了;画家画竹应该先在胸中酝酿,做到成竹在胸,然后以意为之一挥而就。苏轼之论,一方面说出了画竹不能从繁而应尚简,另一方面也道出了成竹在胸以意写之的追意论。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还说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更进一步表达了他重传神写意的艺术见解。李东阳深谙文人画的精髓,在此诗中提出了画竹莫论难易,要做到简实则比繁更难的艺术创作观。

      后两句是为前两句寻找的艺术个案证明,其实也是对眼前柯九思所写的墨竹图而作出的高度称赞。艺术创作并不在写繁还是写简,关键在于它是否能生动传神,让人感到真境逼人。柯九思所画竹,萧萧数叶之间却能产生风雨飘飒、寒气袭人的艺术效果,可见简便非易,数叶的竹虽简,但却是以虚写实,取得了形简而意远的艺术成就。数叶之竹,其神态却具备天下风雨飒然而至的意蕴,文人画之神妙尽在画笔间。

      诗歌创作也与绘画一样,也常用简练的语言以少见多,表达更丰富深远的意义,并给读者留下可以想象的空间。中国艺术崇尚有无相生、以虚代实、追求空白的艺术效果,如绘画中有以咫尺而写万里之势的构图观,有以一舟一人泛舟湖上而衬托整个寒江苍茫辽阔意象的留白法,画面之留白其实也正是画中之颜色,空白并非真正的空无,而是计白为黑,白成为中国画中以虚概实、以虚托实的无穷色。中国戏剧舞台中,演员背上插几面旗帜,则象征着率领千军万马,其虚拟与假定性才会使戏剧舞台虚虚实实,以虚代实,舞出中国戏剧的韵味与意境。

      其实,在人生过程中,要体味人生的滋味,如何删繁就简、张弛有道,并最后达到返璞归真、还其真我也是一门艺术,只不过人生如过客,许多人没有仔细去琢磨体味罢了。

    [阅读全文]...

2022-05-28 00:19:37
  • 《柯敬仲墨竹》原文及译文

  • 《柯敬仲墨竹》原文及译文

      《柯敬仲墨竹》是明朝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元代柯九思所作的墨竹图而题,是一首谈墨竹绘画技巧的题画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柯敬仲墨竹》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明代〕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译文:

      不要随意地谈论画竹的难与易,应该说工笔不易写意更加难。

      您看他萧疏地涂下几片竹叶,便渲染出满堂风雨寒气凛然。

      赏析:

      《柯敬仲墨竹》首联以议论出之,谈画竹的难易繁简。诗人在此称赞柯氏墨竹之“简”。笔简,脱去形似的画风,力追写意,更能实现其气逸、其格高,这是文人画所追求的美学境界。“莫将画竹论难易”,开口就劝人不要轻率谈论画竹难易这回事,因为其中道理深沉,作者是针对识见肤浅者而言的,也是针对他自己过去的认识而言的,所以此句的“莫将”,也有心商口度的意味。“刚道繁难简更难”,这句中有两个分句,一个“刚道繁难”即硬要说繁难,因为“繁难”是简单的道理,所以才一口咬定,实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简更难”,尽翻前四字之案,“简更难”是不合于*惯看法的,但它包含更深刻的道理。所以第二句中有一个波澜跌宕,令人耳目一新。

      前二句皆议论,而后两句则是为前两句寻找的艺术个案证明,诗人将目光投到画面上来,通过对具体画境和观画的感受的描述,生动展现画家所创造出来的境界,给第二句的说理以形象的论证。“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其实也是对眼前柯九思所画的墨竹图而作出的高度称赞。艺术创作并不在写繁还是写简,关键在于它是否能生动传神,让人感到真境逼人。柯九思所画竹,萧萧数叶之间却能产生风雨飘飒、寒气袭人的艺术效果,可见简便非易,数叶的竹虽简,但却是以虚写实,取得了形简而意远的艺术成就。数叶之竹,其神态却具备天下风雨飒然而至的意蕴,文人画之神妙尽在画笔间。这里的说理因具体生动的例证而变得十分有力。

      从艺术手法上,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起码由视觉沟通了两重的.通感:一是作用于听觉,一幅画居然能产生满堂风雨的感觉。这是耳朵发生错觉,可见画的简而妙;二是作用于肤觉,一幅画居然又产生了降温的感觉,这是生理上另一错觉,再见画的简而妙。从炼句上看,通常形容“只数叶”,用“寥寥”也合律。而诗人却用了“萧萧”,这就不但绘形,而且绘声。这是风吹竹叶、雨打竹叶之声,于是三、四两句就浑然一体了。如换着“寥寥”,也能过得去,但过得去并不就佳妙。从语气上看,用了“君看”二字,与首句“莫将”云,皆属第二人称的写法,像是谈心对话。

      这首小诗既是评论柯氏的墨竹,也探讨了艺术的真谛,意象与画论结合,诗情与哲理交融。巧妙的做到了诗意与画论的结合。诗人以简笔写意赞画家的简笔写意,诗画相得相彰。前两句是借观柯九思的墨竹图而发议论,专门拈出了画竹的难易繁简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画尚意崇简美学趣味的推崇。这里没有逼真地描绘画面,主要是写意,写出流动在画面的气韵,制造出一种萧疏、凄冷的氛围。上联以抽象论艺的方式评价柯氏的画艺,下联则是具体印证:简笔,不是简率,而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达到形似基础上的升华。

      李东阳深谙文人画的精髓,在此诗中提出了画竹莫论难易,要做到简实则比繁更难的艺术创作观。

      创作背景:

      柯敬仲是元代著名书画家,所画墨竹图尤为佳妙。《柯敬仲墨竹》是诗人李东阳谈其墨竹绘画技巧的题画诗,也可作为一篇画论。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阅读全文]...

2022-06-29 13:15:20
  • 与竹的诗句

  • 与竹的诗句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翻译】

      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翻译】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翻译】

      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描写的是“夜雪”,全用侧面烘托手法。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此诗新颖别致,清新淡雅,韵味无穷。

      《别储邕之剡中》

      唐·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翻译】

      借问你去剡中的道路如何走?你指着东南方向说:那就是越乡。从广陵乘舟去,水路去到会稽长又长。溪边竹色翠绿,池塘荷花宛如镜中飘香。辞君以后我去天姥山,拂净崖石卧秋霜。

      《夏初雨后寻愚溪》

      唐·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阅读全文]...

2022-04-19 03:22:31
  • 竹的诗句

  • 竹的诗句

      《水调歌头·竹边风细》

      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竹边风细,月色淡阴阴。

      《点绛唇·竹外梅花》

      年代:宋 作者: 王之道

      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

      一池风皱。

      妙语天生就。

      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

      君知否。

      目成心授。

      何日同携手。

      《蓦山溪·竹篱茆舍》

      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

      《严郑公宅同咏竹》

      年代:唐 作者: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年代:宋 作者: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酬人雨后玩竹》

      年代:唐 作者: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洗然弟竹亭》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生结交深。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阅读全文]...

2022-02-11 11:43:47
  • 关于粉墨的诗句

  • 粉墨形似间,识者一惆怅。——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生绡铺墙粉墨落,*生忠义今寂寞。——苏泂《老杜浣花豀图引》

    王家山水画图中,意思都卢粉墨容。——薛涛《斛石山书事》

    屏障莽回合,粉墨纷异同。——陈造《马口》

    红旗明晓日,粉墨好青年。——老舍《赠河北梆子剧院跃进剧团》

    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李贺《感讽六首》

    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杜甫《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杜甫《画鹘行》

    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埙篪。——皮日休《太湖诗·销夏湾》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方回《赠牟仲启存斋尚书之曾孙,献之提刑孙》

    渭水鹰扬亦如何,好将粉墨写成图。——仇远《白海青》

    君不见涴花醉图粉墨落,日斜泥滑驴失脚。——杨万里《赠写真水监处士王温叔》

    祗应真骨下人世,不谓雄姿留粉墨。——黄庭坚《观刘永年团练画角鹰》

    图画别浓淡,粉墨生云烟。——陈造《银葫芦》

    颇似骑驴后山老,倩谁粉墨洒豪端。——陈造《骑过山村》

    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涧水横斜石路深》

    画工粉墨非不好,岁久剥烂空留名。——王安石《和吴冲卿鸦鸣树石屏》

    仁人义士埋黄土,只有粉墨归囊褚。——王安石《燕侍郎山水》

    冰肌玉骨未受饰,敢以粉墨图西施。——杨基《北山梨花(有序)》

    读书学古有至行,粉墨特用相娱嬉。——袁凯《陶与权宅观张于正山水图》

    年深粉墨纷模糊,公命胡也全其污。——张羽《再题廷晖山水》

    谁将粉墨图缣缃,顾我一见心伥伥。——宋濂《题李太白观瀑布图》

    粉墨晕开水色,碧朱堆上柳花丛。——张镃《南湖夕泛》

    疑开粉墨图新就,犹洒楼台笔未乾。——强至《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望宸合雪后》

    人教巧手工摹写,粉墨何能便逼真。——王炎《题谢艮斋画笥四首·熟视天机日日新》

    予见其粉墨阑珊,既磨而残。——岳珂《二蔡陪辅展晤二帖赞》

    图传粉墨固未好,愿假壮笔一揽收。——王令《寄题宣州太*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不见旧时苍翠色,换将粉墨作新图。——朱翌《南山观雪·入山初与雪云俱》

    车师有深趣,粉墨不可删。——王灼《题何朝申所藏赵邈卓馋虎图》

    粉墨简介

    粉墨,汉语词语,读音为fěn mò,意思是修饰 。

    [阅读全文]...

2022-03-10 06:39:45
  • 写竹的诗句

  • 写竹的诗句

      竹子真绿呀,好像被春雨的绿颜料染过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写竹的`诗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作者: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2、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作者: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作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作者:曹组《蓦山溪·梅》

      5、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6、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作者: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7、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作者:鹿虔扆《女冠子·凤楼琪树》

      8、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作者: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9、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作者:黄滔《题友人山居》

      10、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1、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作者:李白《长歌行》

      12、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作者: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作者:李商隐《瑶池》

      14、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5、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作者: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6、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7、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作者:李邴《汉宫春·梅》

      18、疏篱护竹,莫碍观梅。作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9、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作者: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1、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作者: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2、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作者:戴复古《除夜》

      23、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作者: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24、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作者: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5、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作者: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26、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作者: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27、杖藜徐步转斜阳。作者: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8、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29、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作者:德隐《新秋晚眺》

      30、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作者: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作者: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2、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作者: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33、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作者: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3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作者: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作者:李颀《望秦川》

      36、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7、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作者: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8、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作者: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39、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40、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作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41、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作者:李世民《元日》

      4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作者:符曾《上元竹枝词》

      43、修竹畔,疏帘里。作者: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44、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作者: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45、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作者: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6、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4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作者:李贺《李凭箜篌引》

      48、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作者:文廷式《好事*·湘舟有作》

      4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作者: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阅读全文]...

2022-07-11 23:16:41
  • 竹子的诗句

  • 竹子
  • 竹子的诗句

      问华胄,名淇澳。——陆容《满江红·咏竹》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着《湘江秋晓》

      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陆容《满江红·咏竹》

      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鹿虔扆《女冠子·凤楼琪树》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陆容《满江红·咏竹》

      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空回首,佳期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疏篱护竹,莫碍观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王沂孙《八六子·扫芳林》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项鸿祚《清*乐·池上纳凉》

      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只甘松竹共凄凉。——辛弃疾《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梁·刘孝先《竹》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张孝祥《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唐·郑谷《竹》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唐·陈陶《长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宋·黄庭坚《咏竹》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唐·王贞白《洗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唐·杜甫《从韦续处觅绵竹》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陈·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沈周《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沈周《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沈周《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宋·乐史《慈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唐·孙岘《送钟元外赋竹》

      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唐·韦式《竹》

    [阅读全文]...

2022-06-21 10:46:03
  • 赞美水墨画竹子的句子21条

  • 赞美,竹子
  • 1.水墨画的历史特别悠长。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代以来继续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2.【芥子园集稿图局部】竹子在山水画中的运用之一

    3.单纯的水墨画,却被他演绎到极致。那在水中嬉戏的小龙虾活灵活现,几欲脱却宣纸化作真实。

    4.在*画中,竹与梅花喜鹊画在一起,更有爱情长久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

    5.这两幅“红竹画”题材作品的作者是“启功体书法”的衣钵传人启功的大弟子李传波,名家的收藏,可世代相传记载家族辉煌,是家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6.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

    7.水墨画是我最喜欢的画。它不像油画那么浓艳,也不像水粉画那么颜色丰富,它的颜色虽然少,但却不失典雅高贵。

    8.【晨光熹微】竹子在画墨鸡时的点缀和运用之一

    9.虽然我学水墨画的时间没有多久,但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水墨画。水墨画千变万化,有时变成威武的老虎;有时变成茂密的森林;有时变成绿绿的翠竹;有时又变成了神气的大公鸡;变成了可爱的水鸟。

    10.我是一个非常热爱水墨画的女生,每天只要有空,就会拿起画笔在纯白的纸上添去一点色彩。

    11.【美和清淑】竹子在画墨雏时的妙用之十六

    12.水墨画不同,水墨水墨,如水柔和的墨色,挥洒在宣纸上,墨色立即渗入纸中,于是我们看到的水墨画,就有一种清淡柔和水润自然地感觉,虽说线条或许不精细,立体感也许不强,但真正让人亲身体会到画中的奇妙意境。

    13.真是一幅有趣的水墨画,一个披着蓑衣的牧童正提着鸡笼编织,身后是一条澄澈的小溪,柔软的柳絮载着一只大倭瓜直沉湖底,是哪位淘气幼稚的人士做出了这等傻事?定睛一看,原来是几个戴着毡帽穿着棉袄的小孩子啊!

    14.【师竹图】竹子与人物的搭配之二

    15.画水墨画虽然很难,但是从中我感受到了一份坚持,永不放弃的精神。还可以得到无穷的东趣。

    16.水墨画千变万化,让我更加快乐,真正感受到了水墨画的魅力!

    17.【芥子园集稿图局部】竹子在山水画中的运用之三

    18.【觅食】竹子在画墨雏时的妙用之一

    19.【陆羽茶经之四】竹子与人物的搭配之一

    20.红竹画作品题材新颖,藏品不落俗套;

    21.我用画笔构绘出行云流水的河山;用颜色闪耀出天地万物的生命;用着炫墨的纸张,将心印在纸上,漂染着国画的气息。

    [阅读全文]...

2022-01-12 10:00:09
  • 写竹的诗句

  •   竹子真绿呀,好像被春雨的绿颜料染过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写竹的诗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作者: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2、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作者: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作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作者:曹组《蓦山溪·梅》

      5、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6、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作者: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7、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作者:鹿虔扆《女冠子·*琪树》

      8、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作者: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9、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作者:黄滔《题友人山居》

      10、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1、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作者:李白《长歌行》

      12、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作者: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作者:李商隐《瑶池》

      14、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5、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作者: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6、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7、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作者:李邴《汉*·梅》

      18、疏篱护竹,莫碍观梅。作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9、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作者: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1、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作者: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2、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作者:戴复古《除夜》

      23、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作者: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24、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作者: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5、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作者: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26、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作者: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27、杖藜徐步转斜阳。作者: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8、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29、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作者:德隐《新秋晚眺》

      30、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作者: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作者: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2、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作者: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33、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作者: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3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作者: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作者:李颀《望秦川》

      36、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7、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作者: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8、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作者: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39、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40、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作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41、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作者:李世民《元日》

      4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作者:符曾《上元竹枝词》

      43、修竹畔,疏帘里。作者: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44、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作者: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45、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作者: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6、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4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作者:李贺《李凭箜篌引》

      48、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作者:文廷式《好事*·湘舟有作》

      4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作者: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50、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作者:郑谷《鹧鸪》

    [阅读全文]...

2022-06-30 13:35:38
当前热门
墨竹诗句 - 句子
墨竹诗句 - 语录
墨竹诗句 - 说说
墨竹诗句 - 名言
墨竹诗句 - 诗词
墨竹诗句 - 祝福
墨竹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