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竹墨体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墨竹墨体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墨竹墨体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墨竹墨体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墨竹图题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墨竹图题诗原文、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衙斋(zhāi)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署:衙门。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吾曹:我们。关情:牵动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间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年),清朝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乳母抚养。少年聪颖,随其父学。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善诗,工书画,且能熔于一炉,时称“郑燮三绝”,与李鲜、金农、高翔、汪士慎、黄慎、李方膺、罗聘合称“扬州八怪”。工诗文,诗、词、道情、书札文皆有独特风格,其诗言情述事,道民间痛痒,悲切动人。著有《郑板桥集》。有多幅画作传世。
《柯敬仲墨竹》
作者: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
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
满堂风雨不胜寒。
赏析:
李东阳,明代着名诗人,湖南茶陵人,形成茶陵诗派,诗开明代中叶诗坛以复古为革新的先声。此诗是为元代柯九思所作的墨竹图而题的。
前两句是借观柯九思的墨竹图而发议论,专门拈出了画竹的难易繁简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画尚意崇简美学趣味的推崇。文人画起源于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是文人画的极力推动者,文人画家文同也以画竹着名,柯九思画竹就祖述文同。苏轼曾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专门论文同的画竹,文中指出画竹不能只讲形似,如果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就没有竹了;画家画竹应该先在胸中酝酿,做到成竹在胸,然后以意为之一挥而就。苏轼之论,一方面说出了画竹不能从繁而应尚简,另一方面也道出了成竹在胸以意写之的追意论。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还说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更进一步表达了他重传神写意的艺术见解。李东阳深谙文人画的精髓,在此诗中提出了画竹莫论难易,要做到简实则比繁更难的艺术创作观。
后两句是为前两句寻找的艺术个案证明,其实也是对眼前柯九思所写的墨竹图而作出的高度称赞。艺术创作并不在写繁还是写简,关键在于它是否能生动传神,让人感到真境逼人。柯九思所画竹,萧萧数叶之间却能产生风雨飘飒、寒气袭人的艺术效果,可见简便非易,数叶的竹虽简,但却是以虚写实,取得了形简而意远的艺术成就。数叶之竹,其神态却具备天下风雨飒然而至的意蕴,文人画之神妙尽在画笔间。
诗歌创作也与绘画一样,也常用简练的语言以少见多,表达更丰富深远的意义,并给读者留下可以想象的空间。中国艺术崇尚有无相生、以虚代实、追求空白的艺术效果,如绘画中有以咫尺而写万里之势的构图观,有以一舟一人泛舟湖上而衬托整个寒江苍茫辽阔意象的留白法,画面之留白其实也正是画中之颜色,空白并非真正的空无,而是计白为黑,白成为中国画中以虚概实、以虚托实的无穷色。中国戏剧舞台中,演员背上插几面旗帜,则象征着率领千军万马,其虚拟与假定性才会使戏剧舞台虚虚实实,以虚代实,舞出中国戏剧的韵味与意境。
其实,在人生过程中,要体味人生的滋味,如何删繁就简、张弛有道,并最后达到返璞归真、还其真我也是一门艺术,只不过人生如过客,许多人没有仔细去琢磨体味罢了。
《柯敬仲墨竹》原文及译文
《柯敬仲墨竹》是明朝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元代柯九思所作的墨竹图而题,是一首谈墨竹绘画技巧的题画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柯敬仲墨竹》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明代〕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译文:
不要随意地谈论画竹的难与易,应该说工笔不易写意更加难。
您看他萧疏地涂下几片竹叶,便渲染出满堂风雨寒气凛然。
赏析:
《柯敬仲墨竹》首联以议论出之,谈画竹的难易繁简。诗人在此称赞柯氏墨竹之“简”。笔简,脱去形似的画风,力追写意,更能实现其气逸、其格高,这是文人画所追求的美学境界。“莫将画竹论难易”,开口就劝人不要轻率谈论画竹难易这回事,因为其中道理深沉,作者是针对识见肤浅者而言的,也是针对他自己过去的认识而言的,所以此句的“莫将”,也有心商口度的意味。“刚道繁难简更难”,这句中有两个分句,一个“刚道繁难”即硬要说繁难,因为“繁难”是简单的道理,所以才一口咬定,实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简更难”,尽翻前四字之案,“简更难”是不合于*惯看法的,但它包含更深刻的道理。所以第二句中有一个波澜跌宕,令人耳目一新。
前二句皆议论,而后两句则是为前两句寻找的艺术个案证明,诗人将目光投到画面上来,通过对具体画境和观画的感受的描述,生动展现画家所创造出来的境界,给第二句的说理以形象的论证。“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其实也是对眼前柯九思所画的墨竹图而作出的高度称赞。艺术创作并不在写繁还是写简,关键在于它是否能生动传神,让人感到真境逼人。柯九思所画竹,萧萧数叶之间却能产生风雨飘飒、寒气袭人的艺术效果,可见简便非易,数叶的竹虽简,但却是以虚写实,取得了形简而意远的艺术成就。数叶之竹,其神态却具备天下风雨飒然而至的意蕴,文人画之神妙尽在画笔间。这里的说理因具体生动的例证而变得十分有力。
从艺术手法上,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起码由视觉沟通了两重的.通感:一是作用于听觉,一幅画居然能产生满堂风雨的感觉。这是耳朵发生错觉,可见画的简而妙;二是作用于肤觉,一幅画居然又产生了降温的感觉,这是生理上另一错觉,再见画的简而妙。从炼句上看,通常形容“只数叶”,用“寥寥”也合律。而诗人却用了“萧萧”,这就不但绘形,而且绘声。这是风吹竹叶、雨打竹叶之声,于是三、四两句就浑然一体了。如换着“寥寥”,也能过得去,但过得去并不就佳妙。从语气上看,用了“君看”二字,与首句“莫将”云,皆属第二人称的写法,像是谈心对话。
这首小诗既是评论柯氏的墨竹,也探讨了艺术的真谛,意象与画论结合,诗情与哲理交融。巧妙的做到了诗意与画论的结合。诗人以简笔写意赞画家的简笔写意,诗画相得相彰。前两句是借观柯九思的墨竹图而发议论,专门拈出了画竹的难易繁简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画尚意崇简美学趣味的推崇。这里没有逼真地描绘画面,主要是写意,写出流动在画面的气韵,制造出一种萧疏、凄冷的氛围。上联以抽象论艺的方式评价柯氏的画艺,下联则是具体印证:简笔,不是简率,而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达到形似基础上的升华。
李东阳深谙文人画的精髓,在此诗中提出了画竹莫论难易,要做到简实则比繁更难的艺术创作观。
创作背景:
柯敬仲是元代著名书画家,所画墨竹图尤为佳妙。《柯敬仲墨竹》是诗人李东阳谈其墨竹绘画技巧的题画诗,也可作为一篇画论。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墨梅古诗
墨梅,元代诗人王冕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情操的追求和恪守。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字词解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此处的池是指王冕的洗砚池。
池头:池边。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清气:清香的气味,此指人品的纯净高洁。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那棵老梅树啊,开出的朵朵花儿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它不需要人们夸它的花色美不美,只希望撒下幽清的香气充满人间。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自守、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一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
墨萱图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墨萱图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冕
墨萱图
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译文及注释】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
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
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
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1、萱草花:*的母亲花,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2、北堂:"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赏析】
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今北京),泰不花荐以词馆职,不就。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朱元克婺州(路治今浙江金华),授以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别具风格,曾用胭脂作没骨梅,亦佳妙。又善写竹石。兼能刻印,以花乳石(青田石一类)作印材,相传由其创始。其诗多描写隐逸生活,也能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所著有《竹斋集》。
《墨萱图》原文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墨萱图》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9月1日~1359)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代表作……他对画做了很大的贡献。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生于1287年七月二十二日(9月1日),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儿时喜欢作诗,《墨梅图题诗》便是其中最的一篇:“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02章 修身》
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下集》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18章 非攻(中)》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李白《草书歌行》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01章 亲士》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墨子·01章 亲士》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16章 兼爱(下)》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02章 修身》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02章 修身》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墨子·02章 修身》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01章 亲士》
墨云拖雨过西楼。——苏轼《江城子》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49章 鲁问》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乐(上)》
甘井*竭,招木*伐——《墨子·01章 亲士》
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01章 亲士》
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50章 公输》
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02章 修身》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元史·列传·卷四十四》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02章 修身》
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墨子·47章 贵义》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徐渭《题《墨葡萄图》 / 题葡萄图》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06章 辞过》
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墨子·02章 修身》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墨子·04章 法仪》
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48章 公孟》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墨子·02章 修身》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墨子·44章 大取》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05章 七患》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15章 兼爱(中)》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墨梅图题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墨梅图题诗
作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着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而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注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诗意:
一棵虬枝盘结的腊梅,正威端地生长在我家洗砚池旁;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写愉快心情的句子。
含有墨字的诗词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还有哪些带有墨字的经典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含有墨字的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
1.墨子城无恙,公输械有穷。
2.墨池催胜游,虞卿枉真迹。
3.墨君飒飒风雨鸣,垂鸾舞凤翻青绶。
4.墨坐半百春,无喜亦无瞋。
5.墨踪尘淡鬓华新,犹喜重来值故人。
6.墨绶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7.墨花垂免頴,千古尚漓漓。
8.墨月黳云脱太清,海风吹上笔头轻。
9.墨云埋日车,厚雪镇坤轴。
10.墨诏东来汹驿传,璇题金榜照山川。
11.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12.墨头万虫地上行,大钧钜冶之化生。
13.墨洒天奎映籀红,斯堂殿阁与俱拢
14.墨巢老子黄陈辈,毒热形骸费自持。
15.墨池幻出虬龙蟠,徂徕山头烟雨寒。
1.墨突不暇黔,孔*未尝暖。
2.墨卿溯源流,甄陶何远矣。
3.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4.墨云吹雨落霜空,满地珊瑚树树红。
5.墨客高吟动碧云,蒉桴轻笑鼓雷阍。
6.墨敕双驰侍帝傍,何堪窘步入明光。
7.墨氏似仁杨似义,佛如美色与淫声。
8.墨云筛雨密还疏,欲出途泥恐溅裾。
9.墨云含雨江空蒙,岛屿细琐连烟空。
10.墨龟初卜食,青鸟好音回。
11.墨卿与我是相投,了得时需便罢休。
12.墨乡守墨不作恶,岁晚左就醉乡公。
13.墨迹扶疏冻未消,奇踪印纸镂刊雕。
14.墨绿螺青金翠耀,鬻讴沽笑泥娱邀。
15.墨上署臣字,必曾经进来。
16.墨谈名高笔有花,胸中五色补皇家。
17.墨池秋净水痕澄,曲几焚香袖手凭。
18.墨花成阵醉题诗,宝带桥头客散时。
19.墨墨怀孤愤,皇皇过六旬。
20.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
1.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
2.墨泽传洒馀,磨灭亲翰迹。
3.墨客膺潜服,谈宾膝误前。
4.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5.墨妙无前,性生笔先。
6.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7.墨客喧东阁,文星犯上台。
8.墨带残膏浓复淡,笔生春意睟而温。
9.墨绶铜章拜命新,鸣琴之治在于今。
10.墨貂裘敝君穷甚,黄犬书来我慨然。
11.墨传高节未为精,虚辱佳篇拂素屏。
12.墨君堂中看新霁,十里*林铺净绿。
13.墨家者流老蒲仙,碧梧采花和麝烟。
14.墨池杨子云,云间陆士龙。
曾巩的《墨池记》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巩的《墨池记》古诗原文意思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古文《墨池记》
作者: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注释:
(1)临川:临川:宋朝的抚州临川郡(今江西省临川市)。
(2)隐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隐然:不显露的样子。
(3)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靠*”的意思。
(4)洼然:低深的样子。
(5)方以长:方而长,就是长方形。
(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世称“书圣”。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kǎi,地势高而干燥),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
(7)张芝:东汉末年书法家,善草书,世称“草圣”。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dān,酷爱)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吗,同“耶”。
(10)方:当……时。
在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中,数千名粤籍将士在南京麒麟门至仙鹤门一带苦战。南京沦陷后,这几千名官兵依照撤退的指令从正面突击日军战地,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成为那场战役中为数不多地从正面突围的一支部队。日前,记者在惠州博罗寻找到当年参战的66军粤籍抗战老兵蔡计佑,已届百岁高龄的他思维仍十分清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南京保卫战中的经历。
外围血战:
阵地上的尸体堆了好几层
提起70多年前那场战争经历,没有读过书的蔡计佑老人仍然可以说出“师长邓龙光”、“军长韩德勤”等几位将领的名字。他告诉记者:“那个时期经历的事,我至今仍记得十分清晰。”
蔡计佑于1913年出生于惠州博罗,小时候因家穷经常吃不饱饭。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的*到博罗龙溪镇挑选壮丁入伍,年轻的蔡计佑自愿报名参军,跟随部队先后辗转惠州、汕头,后转到梅州丰顺被编入邓龙光156师旗下的一个团中做步兵。入伍才七天,前线战事告急,蔡计佑这批新兵被紧急派往上海支援,“我们当时在揭阳途中,还来不及接受任何的军事训练,就接到了紧急赶往上海打日本鬼子的命令,部队到广州坐火车抵达了江西九江,后来又继续前行到达了昆山。”蔡计佑老人说,当时一同上前线的战友基本上互不相识,部队的装备缺乏,“上战场前我连怎么开枪瞄准都不会,出发时也没有给我配枪。”
蔡计佑随部队到达昆山时大概是10月底,淞沪会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月,驻守部队在与日军交战中伤亡惨重,蔡计佑听到前方传来密集的枪炮声,他和其他5名士兵分到一挺机关枪,分别是一名机*、副机*,4人负责子弹运送。当时,蔡计佑身上挂着250发子弹、4个手榴弹还有一把铁铲,用于挖战壕使用。
这是蔡计佑经历的第一次战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一条河的对面(苏州河)与日军对持,班长指示我们在战地前线挖了许多很深的坑,坑里有一级阶梯,日军开火时我们就趴在那个阶梯上还击,遇到日军的炮火轰击就退到坑底掩护。”防御战打得很惨烈,他们在战壕里打了10多天,与日本鬼子反复争夺阵地。阵地上死了很多人,地上的尸体堆积了有好几层,我们当中很多是刚来的新兵,见到这样的场景心惊胆战。一位新任的排长承受不了战斗的残酷,竟以自残的方式逃避战事。
前线撤退的人越来越多,蔡计佑所在的部队在撤往南京途中又遭到日军追击,很多都被打散了,“我所在的那个连共100多人没有被冲散,部队不停地走,不知走了多久,退到了南京外围的防线上与其他的部队会合,周围很多是两广部队的人。”
携一份隽眷,安暖掌心里的暖
柔情入墨,诗香流韵
相思缱绻,画骨透情
依着你臂弯里的暖
品味浪漫氤氲的缠
赋诗千卷,酝酿醇绵
你许我一个梦
让我用心,为你砌一座江南
将柔情入墨,滴滴传情
与你,执笔舒卷桃花笺
阕阕是缘,笺笺画念
你写千年的相思落满笺
我把万年的爱恋画满卷
墨染指尖痴缠
娉婷字字升华
柔肠一寸,暗香流韵
一念起,魂相融
牵手同研一池浓墨
共饮一江春水
睡朦胧漫纱,隐映嫣然姣花
将柔情入墨
在一阕诗词里缠绵
让时光酝酿在痴缠的笔墨里
让花开倾城于心卷里
指尖的暖,细腻无声
粒粒栖息于文字的香肩
于心海里,把酒言欢
人生如梦,深情入墨
惟愿,共惜一份情
执笔幸福一座城
拥着馨香缠绵的小字
沉醉于江南烟雨红尘梦
用一生的时光,为你花开荼蘼
笺笺心事,字字相依,寸寸永恒
诗文:雪中傲梅(原创)
墨竹墨体诗的古诗
墨竹诗句
关于墨竹的古诗
墨竹题诗的古诗
关于墨竹的诗句
水墨竹林的古诗
墨竹的拼音的古诗图片
关于墨竹梅的对联古诗
自题墨竹带拼音的古诗
墨竹图题诗是小学的古诗
自题墨竹的诗词意思
墨竹图题诗古诗的作者是谁
关于墨竹图题诗的其他古诗
爱上古诗郑燮的墨竹图题诗
梅兰竹菊墨画的古诗
体现笔墨的古诗文
墨的古诗
墨泉的古诗
有羽墨的古诗
有墨戏的古诗
形容墨和墨的古诗
池与墨的古诗
墨悔的古诗
写墨的古诗
墨寒的古诗
墨与歌的古诗
弄墨的古诗
墨梅的古墨梅古诗
砚墨的古诗
彩墨的古诗
写秋秋的古诗大全
汉魏古诗的用韵
珍惜的禅意古诗词
形容**精神的古诗词
渔翁古诗的作者介绍
春天祭拜先烈的古诗
书写一首古诗的视频
有关感恩的成语故事古诗词
关于金融专业的古诗词
关于燃气的古诗
小孩对父母的思念的古诗
关于春天古诗的
有凤来仪的古诗意思
带校的古诗词起名
形容女人娇羞可爱的古诗
带们字的古诗
割*绝交的古诗
新的古诗10首
送情郎的古诗
误用的古诗词
欢送退休领导的古诗
一首心旷神怡的古诗
描写没有大脑的古诗
描写清洁的五言古诗
于勇气的古诗词
古诗苑下册的诗人
写古诗小楷的作者和诗名的格式
看到江边却不能回家的古诗
有关投桃报李的古诗
适合2-3岁儿童听的古诗和儿歌
小雪无可古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