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篁岭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篁岭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篁岭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篁岭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桂林无叶落,梅岭自花开——刘长卿《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梅岭蛮烟净,藤江月色孤。——叶元玉《送节推曾良忠之苍梧》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白居易《雪中即事答微之》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贾岛《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刘长卿《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柳宗元《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短日行梅岭,寒山落桂林。——杜甫《哭李常侍峄二首》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卢照邻《梅花落》
最伤梅岭望,花雪正纷纷。——皎然《舂陵登望》
衣钵祖辞梅岭外,香灯社别橘洲西。——齐己《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
如逢梅岭旦,向道只宁馨。——贯休《送衲僧之江西》
花分梅岭色,尘减玉阶寒。——施肩吾《早春残雪》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方回《壬寅生日别赋》
闲来爱我地,止渴望梅岭。——苏泂《见怀》
春色先梅岭,秋声後桂林。——贺铸《怀寄潘孝本兼简其子言》
春风白芷江南岸,暑雨黄梅岭上州。——贺铸《送张师常之官南雄》
它日传衣度梅岭,解留何语与将军。——贺铸《答僧讷》
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徐铉《送李补阙知韶州》
棹拨蓼湾秋斫脍,剑飞梅岭夜吟诗。——汪元量《送张总管归广西》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会登梅岭翠,南翥入炎洲。——李群玉《将之番禺留别湖南府幕》
寒涧渡头芳草色,新梅岭外鹧鸪声。——李郢《送刘谷》
一来梅岭外,三见木绵花。——杨万里《感兴·行役忘衰暮》
桃源梅岭几成游,天欲昌诗不自由。——赵蕃《途中阅曾运使所况文清集得四绝句寄之·桃源梅岭几成游》
梅岭望来能止渴,曲车逢处解流涎。——赵蕃《趣成父寄酒》
空云梅岭有驿使,可奈衡阳无雁行。——赵蕃《久不闻表叔张*子安否觅使寄此》
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得吧迩梅岭,开花向春妍。——黄庭坚《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亲依为日浅》
北书来无期,雁不到梅岭。——黄庭坚《寄晁元中十首·北书来无期》
章川贡川结襟带,梅岭桂岭来朝宗。——黄庭坚《题虔州东禅圆照师新作御书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秦岭望樊川,只得回头别。——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杜甫《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孟浩然《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岑参《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贻友人》
橐它山上斧刃堆,望秦岭下锥头石。——元稹《望云骓马歌》
我上秦岭南,君直枢星北。——元稹《酬乐天书怀见寄》
秦岭高崔嵬,商山好颜色。——元稹《酬乐天书怀见寄》
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司空曙《登秦岭》
锡寒秦岭月,杯急楚江风。——许浑《送郑寂上人南行》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薛涛《别李郎中》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李嘉祐《登秦岭》
蓝关月冷猿啼木,秦岭风高雁贴天。——汪元量《蓝田》
南山隔秦岭,千树龙蛇奔。——苏轼《吊徐德占》
秦岭犹应篆诗句,杜鹃直恐降天神。——苏辙《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潩上名园似洛滨》
家远漫为秦岭客,恩深不作播州人。——李东阳《送范秋官以贞谪凤翔判得真字(吏部拟谪广南》
吏部梦逾秦岭去,将军来作蔡州行。——王之道《对雪和马大卿》
使华灿烂高秦岭,笔阵纵横落渭滨。——晁说之《次韵郭帅和杨使者张茶马溪庄诗·才气雄豪夙会神》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文同《守居园池杂题·望云楼》
泾滩水落君鸦集,秦岭云高断雁沉。——文同《和张屯田秋晚灵峰东阁闲望》
秦岭巉巉列万峰,晚岚浑欲滴晴空。——文同《北楼晚晴望秦岭》
秦岭剑攒青不断,潼江带小碧相连。——程公许《自七曲祠下乘马于上亭二首·征鞍不怕朔风颠》
来登秦岭又巉岭,为我驮背百卷书。——王禹偁《乌啄疮驴歌》
商於郡僻何人到,秦岭峰高我仆痡。——王禹偁《登秦岭》
窈窕奇峰叠古苔,望秦岭外势徘徊。——王禹偁《仙娥峰》
閿乡正南路,秦岭峭如削。——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王禹偁《感流亡》
秦岭简介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独坐幽篁里诗句和赏析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坐幽篁里诗句和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出处】唐·王维《竹里馆》。
【译注】我独自在幽深的竹林里
【全诗】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
竹里馆建在辋川一片竹林之中,环境幽深。王维常憩馆内,“日与道相亲”。此诗写其恬淡自得的生活情趣。
“幽篁”一辞出《楚辞·九歌·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终不见天”正表现篁竹遮天蔽日的'深幽。《山鬼》歌辞表现出的是一种孤独思偶的情怀,隐寓着骚人政治上求合不成的感喟;《竹里馆》“独坐幽篁里”云云,则完全是怡然自得的神情。在唐诗中,‘弹琴”这个意象往往用来表现一种不合时宜的清高拔俗的情感。至于“长啸”,自魏晋以来就是名士风度的一种表征,那啸声饶有旋律,相当富于魅力,竹林七贤之中的阮籍就神乎其技,竟能“与琴声相谐”(《陈留风俗传》)。“弹琴复长啸”,就传达出独处幽篁之幽人悠闲怡悦,尘虑皆空,忘乎其形的情态。
“深林人不知”,虽不是“不吾知其亦已兮”的牢骚话,却也小有遗憾。这就摇漾出最后一句:“明月来相照”。“来相照”与“人不知”意义正相反对,正好弥补了那小小的遗憾而归于圆满。诗人似有了他的知音——你看那中宵皎洁的明月,打那篁竹的空隙间钻出来,脉脉相窥,直令人心境为之澄彻。不过,“来相照”的毕竟只是一轮“明月”,又更见竹里馆的“幽深无世人”(裴迪同咏诗),更见其境的恬静。
此诗在用字造语上没有用力的痕迹。写景只在俯仰之间,“幽篁”、“深林”、“明月”,几个物象,自成幽雅环境;叙写的笔墨也简淡,“独坐”、“弹琴”、“长啸”几个动作,妙达闲逸自适心情。三四两句转合之间那个小小的摇漾,其功用是不可忽略的。
描写兴安岭的诗句
巍巍兴安岭,玉柱擎天,
苍岩积翠;茫茫科尔沁,
川原广袤,碧草无边。
历万年之寒暑,星移物换;
经沧桑之巨变,厥有兴安。
满语“兴安”,意为丘陵。
洪荒初辟,纯净超然。
上苍造化,人间神坛。
孕育灵山秀水,缔造大美兴安。
兴安之美,美在悠远。
背倚兴安岭余脉,物丰林茂;
身融科尔沁草原,水碧花繁。
洮儿河畔,尝游弋东胡、
鲜卑强弩骏马,兴安岭头,
曾遍燃松漠、室韦篝火炊烟。
长城界壕,筑起大金北方屏障;
圣旨金牌,镌刻蒙元文化前沿。
成吉思汗分封之地,科尔沁,
蒙古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中华版图北方一隅,盟部旗王公,
统治绵延岁岁年年。
王爷家庙钟鼓悠悠,香烟缭绕,
燃烧着奴隶们膏脂血汗;
日伪衙门枪声阵阵,镣铐声声,
考验了好儿女义胆侠肝。
兴安之美,美在雄壮。
革命砺尖兵,红色筑摇篮。
大地春归,“满洲帝国”冰山摇摇欲坠;
绞杀日寇,爱国师生奋起举事黎明。
雪国耻,枪震葛根庙;
掉枪口王海山挥师向光明。
公元1947年,红五月,
新曙光,点亮草原;
*,乌兰夫,临莅兴安。
延安火种传递,
迈向新时代的召唤;
“五一大会”举起,
砸烂旧世界的铁拳。
5月1日,全国第一个,
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在王爷庙;
*朱总司令联名贺电,
祝贺劳苦大众开创,
自由光明历史的明天。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王爷庙易名乌兰浩特;
大浪淘沙,风起云涌,
草原终于回到人民手中。
乌兰浩特,蒙古语,汉语意“红城”,
一个红色的*从此诞生。
描写铁岭的诗句
第一首
湿地星罗,湖塘棋布,
草丰水美天堂处。
和弦交响耳聆听,
珍禽候鸟飞翔酷。
芦苇香蒲,银纱薄雾,
荷花十里芬芳路。
凌波仙子舞霓裳,
心花怒放轻舟渡。
——踏莎行·湿地幽情
第二首
翠鸟翻飞,粉荷摇曳,
池塘百亩浓香烈。
冰清玉洁远尘埃,
中通外直田田叶。
款款蜻蜓,翩翩蝴蝶,
群蜂采蜜鱼腾跃。
小船划过乱浮萍,
身临禅境心神悦。
——踏莎行·荷塘逸趣
第三首
浪奏丝桐,船拖玉带,
畅行天水轻舟快。
莲花如意两湖穿,
一条彩练飘天外。
海晏河清,民安国泰,
蓝图画卷抒豪迈。
七桥飞架饮虹霓,
一年四季春常在。
踏莎行·舟行天水
第四首
朱雀争飞,神龙舞动,
吉祥如意诗篇诵。
新城旧邑手相牵,
琴台来把真情种。
绿水长流,梅花三弄,
光风霁月神灵共。
环湖美景眼中收,
天人合一欢歌颂。
——踏莎行·意洽琴台
第五首
生态凡河,绿颜廊道,
石来运转祥云绕。
仲元挥笔赋华章,
闳中肆外皆称妙。
碧水流金,青山争茂,
和谐奋进霞光照。
花香鸟语惠风吹,
轻歌曼舞人欢笑。
——踏莎行·赋勒石铭
描写王莽岭的诗句精选
(第一首)
寻幽行走太行山,身在其间人欲仙。
道德经成传万世,棋盘柯烂越千年。
锡崖沟里黄巢洞,响水河中迎客船。
雾罩云遮王莽岭,飞流处处溅青烟。
(第二首)
去岁携友太行山,身居云顶人欲仙。
棋盘柯烂千年越,道德经成万世传。
锡崖沟藏黄巢洞,响水河载迎客船。
风吼松呜王莽岭,处处飞流溅青烟。
(第三首)
幸有诸君投一路,寒风拂过高低树。
盘山石径几回肠,俯首龙潭千障雾。
地接三川随古今,棋分两界任吞吐。
凌空恍觉事无常,赊得豪情诗托付。
(第四首)
疏林小径野山延,朝暮炊烟谷壑前。
流水随心能解酒,飞云绕舍可听蝉。
田畴稼穑邀明月,蔬黍渔樵度鹤年。
信有陶翁垂柳在,蛙鸣声里饮清泉。
(第五首)
莽莽南骧大太行,云岑雾壑洒清霜。
谁寻山意惟登岳,此地苍茫比岳狂。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诗句鉴赏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
【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 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 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 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 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 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 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 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
【全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全诗鉴赏】
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 (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 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 “*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 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因此“情更切”变成了 “情更怯”,“急欲问” 变成了 “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
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 翃)金昌绪 余杭(今属浙江)人。生*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
【点评】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描写凤凰岭的诗句初中
凤凰岭
(一)
凤凰岭上雾初开,同事亲朋相约来。
枫树初添红一陌,清风又染绿千陔。
缘阶才踏山和水,拾径还登亭与台。
最是秋高空气爽,无边安逸任徘徊。
(二)
早春登上凤凰岭,景色拥来百感生。
阳坞溪流明雪阻,阴山石涧暗冰横。
壶中日月存心净,峡谷时移幻梦清。
叠嶂层峦多险峻,神安气定万山宏。
(三)
壁立崖腰一道悬,玻璃踩踏欲成仙。
空濛百丈低头树,湛碧九霄抬目天。
睹迩熙攘多摄客,眺遐出没小群巅。
人行透彻腾云似,健入虚无腿未邅。
(四)
云横天际山遮半,透过层林赏喷泉。
清水悠悠寻去处,浪花朵朵自飞旋。
峰峦叠嶂琼崖美,峡谷藏娇碧海穿。
一路阶梯多坎坷,三天静养练参禅。
(五)
万丈红尘事剧繁,凤凰岭上远嚣喧。
摄心塔伴神潭澈,纵目梯接小径蜿。
三世佛前参法乐,八仙洞里悟玄元。
秋残兴寄龙泉寺,欲辨枯荣已忘言。
(六)
太行石脉结凤岭,天河赤鳞下妙峰。
敛羽息心隐寒壑,挥毫点纂写黄庭。
千载桃源千载梦,百代洞观百代空。
浮生狼藉堪问道,山南水北一*经。
(七)
白鹭高飞红日艳,清湖潭里戏青龙。
缆车空中飘烟雨,梦入名川浩气浓。
十里凉亭瞧大道,鸟瞰三亚海山容。
层林脚下回头鹿,夜幕星天亮丽峰。
(八)
悲风凄雨作咽声,遍地黄花看不成。
泥峪河边红叶落,凤凰岭上白云生。
百年梦短人空老,一夜秋凉水自清。
路畔银霜终觉浅,临窗喜鹊唱黎明。
(九)
才赏红鱼游静水,又闻芳草散馨香。
踏*巨石觅仙境,望断飞流饮玉浆。
峭壁天梯通美景,陡峰石下落斜阳。
山神洞府涤心智,古寺龙泉沐佛光。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唐]沈佺期①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本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请以颔联为例作简要赏析。(3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节制。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 在颔联中诗人回忆洛阳美丽的风光,想象南方崇山峻岭可怕的湿热之气,两相对比,倍觉凄苦,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怀乡的感情。
2.诗人被流放到“天长地阔”的岭南,友人不知“人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 苦,但未见诗人表现得痛苦不堪,绝望怨恨,而以“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
赏析: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杜审言,字必简,初唐诗人,杜甫的祖父,因曾任膳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员外两人都于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佺期《初达驩州》诗中说:“流子一十八,命予偏不偶。配远天遂穷,到迟日最后。”由此可推知佺期在未过岭之前已收到了审言的“过岭”诗。当自己来到大庾岭时,触景生情而作“遥同过岭”的和诗。这首诗写得情景交融,哀而不怨,流利晓畅,是初唐七律的佳制。
首联即切题“过岭”。“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是描写过大庾岭的情景。诗人离开京城长安,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来到大庾岭上,顿感天长地阔,宇宙之闳浑无穷。然而这脚下的山岭却是个分界线,过了岭就是“蛮荒”之地风土人情大不一样了。此时诗人不免产生“去国离家”将为“异域之人”的感叹,觉得自己如同那天空飘浮不定的云朵,不知去往哪里。“见云白”,是诗人对岭南的第一个印象和感受。我国古代诗歌中“白云”和“游子”有某种联系,如“浮云游子意”等。诗人利用这传统的表现手法,以自然澹远之景表现游子浓郁的深情。
颔联写景,以对比的.镜头,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怀乡的感情。诗人回忆自己家乡美丽的风光,想象崇山可怕的湿热蒸郁之气,两相对比,倍觉凄苦。
颔联承“去国离家”,上句抒写对京洛风光的眷恋,下句言置身大庾岭头时百感交集的情怀。“洛浦”,即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风光,即风物。武则天执政时期,诗人经常侍奉武后及其臣僚们于洛阳。作为唐王朝的东都,洛阳的风物之盛,自然是诗人亲历目睹过的。如今,诗人站在大庾岭上,行将踏上瘴气弥漫的南国之地,不免产生生死难卜,今非昔比的感慨和帐惘。
颈联转为怀友,“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上句中的人指杜审言,意思是说:南海风高浪急,你可*安地渡过去了吗?是否已到达了峰州呢!下句“北望”似说自己,又似与朋友谈心;看那鸿雁到了衡阳就不用再向南飞了,待春暖花开就可返回故里。言外之意是:我们还不如雁,只能继续行役向南,归期无望。“几群”含意丰富,耐人寻味:那鸿雁且能“大小相从”,有群伴儿。而你我则分飞天涯,孤苦伶仃,要是我俩能像雁儿一样作伴就好了。这句诗抒发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进一步表达对杜审言的深刻思念。
尾联回应首联,婉转地表达了盼赦的愿望。“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是写京都长安与岭南流放地之间虽然山重水复相距万里,但隔山隔水,隔不住思念君王的心。诗人所日夜盼望的是再拜见贤明君王的那一天。这联诗的遣词炼意很精妙,既表达了思念君王之赤诚,又没有谄媚阿谀之意味。将此联与前几联合读,同情之心便油然而生。沈佺期的七律,素来被认为高华典重,但此诗却不同于那些应制之作。它体现出了“朴厚自是初唐风气”。(《载酒园诗话又编》)《围炉诗话》亦评说道:“诗乃心声,心由境起,境不一则心亦不一,言心之词,岂能尽出于高华典重哉!”诗人从北方的宫廷走向南荒的流放生活,心与境都起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写出了这真挚动人气韵流畅的诗篇。
关于描写马岭河峡谷的诗句
(第一首)
马岭人称一线天,深深峡谷罩云烟。
飞流源自峰巅落,逐浪直追涧底穿。
悲鸟常鸣嘶夜月,攀猿哀号觅山泉。
新桥伫立凭空叹,裂缝原来地变迁。
(第二首)
地缝天成造化功,彩崖绝壁划青空。
翠屏落涧吹颜冷,银瀑冲江震耳聋。
千眼清泉归耸壑,百帘袅娜走苍穹,
风鬟雾鬓云飘去,胜作蓬莱入梦中。
(第三首)
马岭人称一线天,黔西南市展奇观,
飞流好比从天降,一泻奔腾涧底穿,
天赐乳石似画卷,琼崖壁挂似珠帘,
百川笑纳悟真性,不枉此行心底宽。
(第四首)
阅尽沧桑妙画廊,雄奇险秀谷幽长。
高山壁挂织瑰景,深涧溪流汇碧江。
群瀑飞岩千丈雪,茂竹竞翠万种祥。
叹为观止名声远,美丽伤痕撼四方。
(第五首)
银河坠壑裂深渊,群瀑横飞卷白烟。
地缝深幽轰霹雳,天沟狭窄断崖悬。
万峰叠嶂无人境,千岛星罗有客船。
苗寨风情唯米酒,三杯下肚赛神仙。
篁岭诗句
描写篁岭的诗句
篁岭晒秋诗句
幽篁岭的古诗句
有关篁岭的古诗
篁岭的古诗词
描写婺源篁岭的古诗
秦岭诗句
岭南的诗句
岭南诗句
秦岭的诗句
题西岭壁的诗句
王莽岭诗句
带岭的古诗句
有关秦岭的诗句
关于岭南的诗句
秦岭的古诗句
西岭的诗句古诗
赞美秦岭的诗句
保护秦岭的诗句
含西岭雪的诗句
关于秦岭的诗句
含篁幽墓的古诗
关于竹篁的古诗
描写秦岭的诗句
描写岭南的诗句
巍巍秦岭的诗句
过分山岭的诗句
秦岭风景诗句
保护秦岭诗句
再见的古诗古词
开学第一天所用的古诗
考试得零分的古诗
题目有鹤的古诗
跟着父亲读古诗是哪区的一模
女人在古诗词中的叫法
含有田字的古诗
关于庆祝国庆的古诗67个字
表悠闲的古诗
清*乐的古诗有拼音
半夜听雨的古诗
有关郑燮的托物言志的古诗
韵脚押ai的古诗
描写菜花或鱼塘的古诗词
古诗形容秋天的
漓字开头的古诗
五上的生字表日积月累古诗词
方字古诗词的名字
为了人民牺牲自己的古诗词
适合团体的古诗
带有秺字的古诗词
阁笔的古诗
九月九重阳节的古诗诗大全
写类似观潮的古诗
能投稿自己写的古诗的公众号
带闹字关于蜜蜂的古诗
写江湖气的古诗
描写蓝染的古诗
古诗百字以上的诗
形容家和幸福的古诗词
形容狗仗人势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