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经典语录

关于刘备经典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刘备经典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刘备经典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刘备经典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 语录(36) 说说(18k+) 名言(3) 诗词(1) 祝福(210k+) 心语(22k+)

  • 刘备简介

  • 刘备,写作,文学
  • 刘备简介

      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刘备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刘备简介

      刘备(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度日,生活非常艰苦。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有昭烈庙为纪念。

      刘备性格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溃败,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举动,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身居高位,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刘备典故

      曹操问裴潜

      《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

      死里逃生

      《典略》曰:*原刘子*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原,子*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提到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感化刺客

      《三国志》:郡民刘*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髀肉之叹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

      耻杀宋忠

      《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刘备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虽然很生气,仍然能保持镇静,像宋忠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动手杀死,于是让宋忠走了。

      孝直避箭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裴松之引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

      身份不明的刺客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

      求田问舍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沦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说解: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后以求田问舍形容专营私利而胸无大志之士。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阅读全文]...

2022-04-13 00:08:46
  • 刘备经典名言名句 刘备说的最经典语录

  • 刘备,经典,名言
  •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刘备经典名言名句,以及刘备说的最经典语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2、黄巾*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尚未可尽知也。

    3、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可续?

    4、夫人,刘备愿这良辰美景永伴余生

    5、原本料理就没有胜负之分,饭只要大家吃得开心就可以了。

    6、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

    7、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8、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9、我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未来,哪一个先到。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

    11、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

    12、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备愿献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13、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14、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15、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1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17、大路就在前面,只欠有心之人。

    18、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19、子龙一身都是胆。

    20、十余万生灵啊,皆因跟随我而遭此劫难。即使草木之人,铁石心肠,能不悲乎?

    21、曹操因身边有众多谋士,方得以击败袁绍。

    22、原来,明天和未来,是明天先到了;我和阿香连明天都没有,哪里来的未来呢?

    23、江东才智之士极多。

    24、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你的煞气大,还是我的仁德大。

    25、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26、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27、这匹白马备已骑了多年,性极驯顺,万无一失,请军师换乘此马。

    28、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29、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於天下。

    30、元直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相会。

    3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2、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33、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34、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斩汝首!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35、有一种思念,不用去想,就会一直出现,第一根弦、会响(想),第二根弦、会响(想),原来每一根弦、都很响(想)。

    36、望兄在天之灵,垂救荆襄之民那。

    37、与先生相识方觉眼界大开,却不想相聚如此之短。

    [阅读全文]...

2022-07-30 14:16:54
  • 刘备说的最经典语录 刘备经典名言名句

  • 刘备,语录,名言
  • 1、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2、望兄在天之灵,垂救荆襄之民那。

    3、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

    4、黄巾*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尚未可尽知也。

    5、这匹白马备已骑了多年,性极驯顺,万无一失,请军师换乘此马。

    6、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7、大路就在前面,只欠有心之人。

    8、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备愿献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9、我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未来,哪一个先到。

    10、原本料理就没有胜负之分,饭只要大家吃得开心就可以了。

    11、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12、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13、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14、原来,明天和未来,是明天先到了;我和阿香连明天都没有,哪里来的未来呢?

    15、元直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相会。

    16、有一种思念,不用去想,就会一直出现,第一根弦、会响(想),第二根弦、会响(想),原来每一根弦、都很响(想)。

    17、曹操因身边有众多谋士,方得以击败袁绍。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

    19、与先生相识方觉眼界大开,却不想相聚如此之短。

    20、夫人,刘备愿这良辰美景永伴余生

    21、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

    22、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23、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斩汝首!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24、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25、余万生灵啊,皆因跟随我而遭此劫难。即使草木之人,铁石心肠,能不悲乎?

    26、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你的煞气大,还是我的仁德大。

    27、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8、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29、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30、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於天下。

    31、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可续?

    32、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33、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阅读全文]...

2022-02-15 20:16:46
  • 刘备访贤歇后语

  • 刘备,语文
  • 刘备访贤歇后语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备访贤歇后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歇后语:

      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相关故事: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相关人物:

      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等地有*,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刘备:刘备(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有昭烈庙为纪念。

      有趣歇后语

      1、眼睛长在鼻尖下——悲观失望

      2、贾宝玉哭灵——悲伤已极

      3、丧屋里的人唱戏——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4、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5、唐僧的心胸——慈悲为怀

      6、忆苦会开完了——不欢而散

      7、喜鹊老鸦同枝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8、梁上挂猪胆——苦苦(哭哭)滴滴(泣泣)

      9、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10、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处

      11、胸脯中了箭——伤心;伤透心

      12、穿着孝服拜天地——悲喜交加;又喜又悲

      13、寒号哭夜——如丧考妣

      14、对着墙壁流眼泪——独自悲伤

      1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6、提起来的竹稿——眼泪汪汪向江河

      17、小寡妇上坟——越哭越伤心;哭得好伤心

      18、发丧娶媳妇——悲喜交加;又悲又喜

      19、崔莺莺送郎——一片伤心说不出来

      20、三九天吃冰块——凉透了

      21、胡椒浸在醋里——辛酸得很

      22、洞房里换孝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23、崔莺莺送郎——依依不舍;一片伤心说不出;不出的伤心

      24、要饭的流眼泪——穷伤心

      25、看戏流眼泪——假慈悲;假慈善

      26、冬天吃冰块——太心寒了

      27、六月间喝冰水——寒心

      28、**和尚念佛经——假慈悲;假慈善

      29、对着墙壁流泪——独自悲伤

      30、耗子跌米缸——好进难出;又喜又悲

      31、新郎官戴孝——悲喜交加;又喜又悲

      32、鳄鱼流眼泪——可怜不得;假慈悲

      33、小孩见了娘——没事哭一场

      34、老虎戴佛珠——假慈悲;假慈善

      35、宝玉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处

    [阅读全文]...

2022-02-21 17:32:18
  • 刘备名言

  • 名言,刘备,名人名言
  • 刘备名言

    1、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刘备

    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

    3、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裏江山,何足为贵!——刘备

    4、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备愿献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刘备

    5、与先生相识方觉眼界大开,却不想相聚如此之短。——刘备

    6、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刘备

    7、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

    8、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刘备

    9、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刘备

    10、望兄在天之灵,垂救荆襄之民那。——刘备

    11、黄巾*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尚未可尽知也。——刘备

    12、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於天下。——刘备

    13、子龙一身都是胆。——刘备

    14、这匹白马备已骑了多年,性极驯顺,万无一失,请军师换乘此马。——刘备

    15、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刘备

    16、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刘备

    17、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刘备

    18、十余万生灵啊,皆因跟随我而遭此劫难。即使草木之人,铁石心肠,能不悲乎?——刘备

    19、夫人,刘备愿这良辰美景永伴余生。——刘备

    20、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刘备

    21、江东才智之士极多。——刘备

    22、曹操因身边有众多谋士,方得以击败袁绍。——刘备

    2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刘备

    24、元直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相会。——刘备

    25、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刘备

    [阅读全文]...

2022-02-10 23:26:00
  • 刘备说过的名言 刘备名言名句大全(精选31句)

  • 刘备,名言
  • 1、原本料理就没有胜负之分,饭只要大家吃得开心就可以了。

    2、原来,明天和未来,是明天先到了;我和阿香连明天都没有,哪里来的未来呢?

    3、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4、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5、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於天下。

    6、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7、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8、黄巾*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尚未可尽知也。

    9、望兄在天之灵,垂救荆襄之民那。

    10、这匹白马备已骑了多年,性极驯顺,万无一失,请军师换乘此马。

    11、与先生相识方觉眼界大开,却不想相聚如此之短。

    12、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你的煞气大,还是我的仁德大。

    13、曹操因身边有众多谋士,方得以击败袁绍。

    14、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

    15、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16、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17、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

    18、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

    20、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21、我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未来,哪一个先到。

    2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3、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24、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25、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斩汝首!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26、大路就在前面,只欠有心之人。

    27、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28、夫人,刘备愿这良辰美景永伴余生

    29、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30、元直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相会。

    31、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可续?

    [阅读全文]...

2022-07-21 10:36:31
  • 关于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 刘备,写作
  • 关于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歇后语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小编整理了关于刘备借荆州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历史中有很多脍炙人口著名事件,其中,刘备借荆州就是其中一例,并且还演化成一条歇后语广为流传。聪明的朋友们,知道下一句接什么吗?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能说清楚吗?如果还不能,让小编讲给你听吧: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借荆州”一事

      (一)简介

      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乘胜进军,经年余激战,最终夺取荆州城。由于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所以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曾被汉献帝封为左将军,号左公,刘备驻扎油江口后即改油江口为*,取“左*靖,日后强雄”之意。刘备居*,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公元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方针考虑,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

      (二)真相如何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而且人们可能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

      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而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

      荆州一共有8个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吃了败仗,还保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两郡;刘备最多,得了荆州的江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

      东吴的鲁肃很有战略眼光,他竭力劝说孙权将东吴占据的部分荆州“借”给刘备,好让刘备站稳脚跟,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孙权想想也对,就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一则让刘备充当抗曹的战略前哨,二则以此向刘备表示友好。

      所以“借荆州”其实只是借了荆州的南郡。

      以后,刘备得了益州,孙权就派人去讨还南郡,双方为此剑拔弩张,关系紧张。

      不久,曹操进取汉中,刘备担心丢掉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也担心自己难以打胜,于是两家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个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掉了一郡,还让出了一郡。刘备解决了荆州的矛盾,与曹操争汉中,于建安二十四年(219)据有了汉中。于当年七月,自称汉中王。

      但孙权还不知足,认为,荆州居东吴的'上游,刘备对东吴是一个大的威胁。如果把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那么东吴不仅巩固了长江中游,还能向巴蜀发展;然后以整个南方与曹操的北方对抗,进而统一*。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卒,吕蒙代替其职位。如果说鲁肃是联刘派,那么他则是坚决的反刘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军主力在汉中和刘备作战,驻守荆州的关羽积极配合刘备的行动,亲率主力进攻魏军占据的樊城和襄阳,虽然取得了水淹于禁所率的七军的辉煌战绩,但后方空虚,给了吕蒙以可乘之机。最后关羽在219年年底,败走麦城,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关羽的错误不在于北攻樊城,而在于没有防备孙权违背盟约,没有注意巩固自己的后方,以至于丢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

      (三)借荆州的过程

      首先了解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权以鲁肃为奋武校尉,代瑜领兵,令程普领南郡太守。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复以程普领江夏太守,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

      《三国志程普传》记载:“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复还领江夏,……”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

      根据以上相关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资治通鉴》和《三国志鲁肃传、程普传》均有很明确的说明,而《先主传》则没有明确说明。特别是编年史的《资治通鉴》将前后时间记载的很详尽。由此,我们可以勾画出“借荆州”的实际过程为:

      1、208年11月,周瑜率领的大军于赤壁击败曹操,又逆江西进,占领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入川的门户夷陵),包围江陵,与曹仁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2、208年12月,刘备趁江陵大战,周瑜无暇南顾之机,率部南下抢占四郡的地盘。

      3、209年12月,曹仁放弃江陵北撤,周瑜占领战略要地江陵。孙权任命周瑜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程普为代理江夏太守(治沙羡)。

      4、同月,刘琦死,刘备为荆州牧。周瑜将南郡的江南岸的地盘分给刘备,刘备在油口建立*城,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

      5、210年12月,刘备冒着生命危险去见孙权,要求管理(借)荆州。周瑜则建议趁此机会扣留刘备,以绝后患(当然更反对借荆州了。估计此时周瑜正在孙权处汇报攻蜀事宜)。

    [阅读全文]...

2022-01-24 23:52:32
  • 刘备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刘备,语文
  • 刘备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引导语:对于刘备,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然而你知道刘备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备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有昭烈庙为纪念。

      为政举措

      邮驿建设

      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汉*。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山路居多。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在开辟四川邮驿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备建汉后,为了对付北方的曹魏,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为打通军输要道,在四川与汉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蜀汉还在汉中设置了重要军事关隘白水关。白水关周围的山上布满了烽火楼。从白水关到国都成都400里间设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以保障邮驿的正常运行。在与东吴交界的荆州地区,大将关羽也在沿江设立了军用通信的“斥堠”,烽火台从后方一直通达襄樊前线。

      蜀汉与北方的魏和东边的吴之间,皆有通信往来。史*载:名士许靖在蜀汉任太傅后,和他过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国大臣华歆、王朗等都不断有书信往来,“申陈旧好”。《三国志》引《魏略》有一封王朗写给许靖的.信,称“前夏有书而未达,今重有书,而并致前问”。魏国其他大臣和蜀汉一些大臣也常互有通信。魏国官至尚书仆射的陈群,就曾有书信给诸葛亮,打听蜀汉尚书刘巴的消息。蜀汉与吴国的友好书信往来更多,陈震在出使吴国的时候就曾与吴国关将说道此事。而诸葛亮与兄诸葛瑾、大将陆逊都常有书信上的往来。

      蜀汉邮驿的特点是几乎没有车传,邮递大部用驿马传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称为“驿人”。这大概是因为蜀国地处西南,大部为僻远山区,道路不整的缘故。

      制定蜀科

      蜀科是蜀汉的法律,刘备初入川时,百废待兴,乃命当时对典制、旧法熟悉者许慈、胡潜、孟光、来敏典掌旧文、草创制度。在*定益州之后,便着手制定典律,据《三国志》记载,参与蜀科的制定一共有五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蜀科的具体内容已经丢失,但是据《诸葛亮传》记载,蜀汉虽然执法严峻,但公正公*,百姓无怨。

      刘备对刘表、刘璋的大赦制度作了批判,而诸葛亮也指出了刘璋治理益州弊政的原因。他认为,刘璋实施的所谓德政,是以小恩小惠拉拢人,用美好高位尊宠臣下,僭越法度,积重难返,而树立法律的威严,法律施行则会感恩,并以爵位管辖百姓,爵位增加则知道荣耀,荣誉和恩典共同施用,上下便进退有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不但包含了法家认为法治优於德治的观念,也体现了法家理论建立的基础——性恶论。

      刘备诸葛亮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而蜀汉后期,执政者费祎 多次施行大赦,大司农孟光引诸葛亮、刘备故事对费祎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轶事典故

      名字由来

      刘备字玄德,清桂馥在《札朴蜀先主名字》中认为:“备谓五色备。《考工记》:‘画缋之事五色备谓之绣。’馥案:五色至黑乃备,故字玄德。”《三国志蜀志杜琼传》也说:“先主讳备,其训具也。”青、黄、赤、白、黑,至黑乃全具。玄即黑色,故曰玄德。又《书舜典》有“玄德升闻”之言。

      以德服人

      刘备临死之前教育自己的儿子刘禅,告诉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使君失箸

      刘备因兵败依附曹操,曹操对刘备说:“当今天下可称英雄的,只有你和我。袁本初那些人,不足挂齿。”刘备正在吃饭,听到这话暗吃一惊,不觉将筷子掉在地上。恰巧天上打了个响雷,刘备借机对曹操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变。这话真不错,一个响雷,竟使我惊成这样!”

      英雄种菜

      曹操为人多疑,经常派手下人暗中窥探部下诸将,见有人经常接待宾客,就伺机暗害。刘备当时在曹操帐下,只是关起门来种菜,曹操派人来窥探。来的人走了以后,刘备就对张飞、关羽说:“我哪是个种菜的人?曹操一定是猜忌我,不能再呆下去了。”当天夜里开了后门,与张飞等轻骑逃去。

      求田问舍

      求田问舍出自《三国志·陈登传》,本意是指只知道购置房田产业,没有远大的志向。

      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坐,刘表与刘备一起品论天下人。许汜说:“陈登是个江湖之士,豪横之气不加检点。”刘备问刘表:“许汜君说的对不对啊?”刘表说:“要说不对,许汜君是个善士,不会说虚假的话;要说他对,陈元龙可是名重天下呀。”

      刘备问许汜:“你说他豪横,难道有什么事例吗?”许汜说:“我曾经遭遇战乱路过下邳,我去见陈登。他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他自顾自地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

      刘备说:“您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皇帝不能执政,希望您忧国忘家,有一点救世的念头。可是您呢,整天忙着求购土地,到处询问房产价格,说的话没有能采为良言的,这是元龙所忌讳的做派,他凭什么跟您说话呢?如果是当时是在下,我会自己睡在百尺楼上,让您睡地板,怎么会只是上下床之间呢?”

      死里逃生

      据《典略》记载:张纯反叛时,*原刘子*推荐刘备参军讨伐,途中遭遇敌军被打败,刘备佯装假死。敌军退散后,刘备遇上故人,一同乘车离去,逃过一劫。

      髀肉复生

      出自《九州春秋》。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后表示感叹虚度光阴,想要有所作为。

      据记载: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刘备发现自己大腿生出赘肉,由此感概而落泪。刘表见了,询问何因,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时光飞逝,人即将步入垂老,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跃马檀溪

      相传刘备屯军于樊城时,刘表怕影响到自己的势力,想除掉他以绝后患。一天,刘备应邀赴宴。*间,刘表部下蒯越、蔡瑁欲加害于他,被刘备察觉,以上厕所为由偷偷溜掉,然后骑上爱马的卢飞速逃奔。慌乱之中,掉进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无论如何也拔不出来。刘备非常着急,哀求马儿道:“的卢啊的卢,现在正是十万火急的时刻,你一定要加把劲呀!”的卢好像听懂了主人的话似的,一跃三丈,从溪水中跳了出来,刘备终于得以逃脱。

      芳兰生门

      蜀人张裕曾私下对人说:“庚子年(公元220年)将改朝换代,刘氏国祚衰微将尽。”有人把他的这番话密告给刘备。刘备本来就常怨张裕言辞不逊,积恨在心,加之其预言不祥,于是将张裕逮捕下狱,准备处死。诸葛亮问张裕犯有何罪,刘备回答:“兰花挡着门生,不得不锄掉!(芳兰生门,不得不鉏)”于是杀了张裕。

      感化许胡

      刘备*定蜀地,其地方历经丧乱破坏,学问之事久废不举,于是聚集法典图籍,淘汰各家学说,许慈、胡潜同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当时正是百业草创之际,动辄就引发不少疑议,许慈、胡潜互相争胜攻击,忿争毁谤,声色俱厉,两人之间书籍从不互通有无,有时还寻衅厮打,以此震慑对方。他们夸耀自己贬抑他人,以至达到如此程度。刘备怜惜他们如此情形,于是会集百官,让演员假扮他们二人模样,仿效他们相互控告对方的情形,饮酒奏乐,以此演出来开心,起初各自据理争辩诘难,最后则刀杖相攻,想借此演出情景来感悟他们。

    [阅读全文]...

2022-06-08 14:29:41
  • 关于刘备摔孩子的典故

  • 孩子,刘备,教育
  • 关于刘备摔孩子的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关于刘备摔孩子的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刘备摔孩子的故事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其中刘备摔阿斗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直到现在还是收买人心的典范,在这个故事之中主要有三个人物,分别是刘备、阿斗、赵云。

      话说当时正是刘琮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为了铲除刘备率领大军攻打刘备,而刘备因为带着荆州的百姓,所以走得很慢,结果被曹操给追上了,一番混战之后,刘备虽然侥幸逃脱了,但是刘备的妻子孩子却是找不到了,赵云于是回头去找,结果在一口井边上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最后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他们自杀了,赵云带着阿斗奋力突围,因为曹操的一句要抓活的,结果被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斩50多个部将,竟然让赵云逃了出去,赵云见到刘备之后,将阿斗递给刘备,这时候经典的一幕发生了。

      赵云双手将阿斗交给刘备,本来孩子失而复得应该是一件大喜事,但是刘备显然是那种不重亲情更重事业的人,结果结果孩子就把阿斗摔在了地上,痛斥他:“为了你,差点让我少了这么一员大将。”这样的举动直接感动了当场的人,赵云更是感激涕零,以死相报。这个刘备刷阿斗的故事中到底有多少是演的,有多少是真情流露已经很难看清了,不过从刘备的生*来看,其中对于赵云的爱惜之情应该是很明显的,毕竟在那种年代,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像赵云这样忠心给力的大将没了那就很难再找了。综上所述,在这出戏剧中,刘备和赵云表现的都很好,唯有阿斗,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年纪,在生死边上走了一遭出来后,还让自己的爹给摔了一下,也算是躺着也中枪了。

      刘备摔孩子是不是收买人心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个歇后语至今被人们谨记,但是刘备摔孩子真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吗?刘备虽然出身高贵,有皇室血统,但传到他这一代,家道已衰弱颓废,以致生活困顿,只得靠编织草鞋为生。要使家道中兴,谈何容易?雄才大略的刘备意识到在乱世中要有立足之地,身边不能缺乏高瞻远瞩、富有谋略的贤士,不能没有英勇善战、忠心耿耿的将领,这些文人武将是他锄除奸佞、匡扶汉室的重要资源。

      因此,在投身军旅的生涯中,刘备处处留心人才,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与赵云初次见面,刘备对他非常敬重,便“有不舍之心”,及至离别时的洒泪,是他重视人才的'体现;送别徐庶时的落泪,是他爱惜人才因人才远去而依依不舍的真情流露;三顾茅庐求诸葛,更把他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令人感叹的是,刘备对人才的热爱、敬重,还使他为曹操这个强大对手挽救人才。

      曹操得了徐州之后,举兵攻破吕布驻扎的下邳,擒获了吕布手下的将领张辽。在曹操面前,张辽面无惧色,出言相讽:“可惜当日(指濮阳一战)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曹操大怒,提剑要杀张辽。刘备挺身而出,攀住曹操的臂膊,说:“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救了张辽一命,为曹操阵营增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虎将。刘备当时寄身曹操篱下,只是权宜之计,难道他没有意识到以后争夺天下,曹操是个强劲的对手吗?难道他不知道替张辽求情,就会使曹操如虎添翼会对自己以后不利吗?原因是刘备了解到张辽是一位忠义之士,对人才的敬重仰慕使他不自觉地站出来替张辽求情。

      刘备对人才的渴望、敬重,与曹操有别。曹操也重视人才,但对人才的品德,有时并不是很看重,他更看重的是“唯才是举”,只要有助于自己的事业,哪怕人才品德有缺陷,比如贪婪,行为不检点,他也会重用;而刘备对人才的品德却看得很重。同样是在下邳,吕布也被曹操俘获,事前还嘱咐刘备替他向曹操求情,吕布对刘备是有过恩情的,没有加害被他俘获的刘备的妻小,辕门射戟替他解了围,于情于理,刘备是应该为吕布说情的。但在关键时刻,刘备却提醒曹操不要忘了吕布杀丁建阳、董卓之事,终使吕布殒命白门楼。这并非刘备忘恩负义,而是他认为吕布是见利忘义的反复小人,品质恶劣,不可留在身边。其实,他完全可以替吕布求情,让他留在曹操身边,按吕布的性格,他岂能甘居人下,日后必将成为一颗危胁曹操的定时炸弹,然而,人才观念使得刘备没有这样做,从这方面看,刘备不啻是一位大丈夫,光明磊落。

    [阅读全文]...

2022-01-14 00:46:01
  • 刘备摔孩子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 刘备,孩子,经典
  •   刘备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里的著名人物,你们知道刘备摔孩子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备摔孩子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

      收买人心

      解释:指用金钱、感情等 笼络人心 。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

      收买人心 → 心高气傲 → 傲然屹立 → 立功赎罪 → 罪魁祸首 → 首善之区 → 区闻陬见 → 见兔顾犬 → 犬马之劳 → 劳燕分飞 → 飞蛾赴火 → 火海刀山 → 山高水低 → 低声下气 → 气象万千 → 千疮百孔 → 孔*墨突 → 突然袭击 → 击节叹赏 → 赏一劝百 → 百年不遇 → 遇事生风 → 风雨交加 → 加人一等 → 等因奉此 → 此起彼伏 → 伏地圣人 → 人欢马叫 → 叫苦连天 → 天高听卑 → 卑礼厚币 → 币重言甘 → 甘棠遗爱 → 爱屋及乌 → 乌焉成马 → 马鹿异形 → 形影相吊 → 吊死问疾 → 疾足先得 → 得陇望蜀 → 蜀犬吠日 → 日升月恒 → 恒河沙数 → 数黑论黄 → 黄雀伺蝉 → 蝉不知雪 → 雪窑冰天 → 天真烂漫 → 漫不经心 → 心心念念 → 念念不忘 → 忘乎所以 → 以指挠沸 → 沸反盈天 → 天上石麟 → 麟趾呈祥 → 祥麟威凤 → 凤凰来仪 → 仪静体闲 → 闲云野鹤 → 鹤发鸡皮 → 皮里春秋 → 秋风过耳 → 耳食之谈 → 谈笑自若 → 若明若暗 → 暗气暗恼 → 恼羞成怒 → 怒目而视 → 视民如伤 → 伤弓之鸟 → 鸟语花香 → 香花供养 → 养痈成患 → 患难与共 → 共枝别干 → 干卿底事 → 事出有因 → 因敌取资 → 资深望重 → 重睹天日 → 日上三竿 → 竿头直上 → 上援下推 → 推襟送抱 → 抱蔓摘瓜 → 瓜熟蒂落 → 落花流水 → 水米无交 → 交浅言深 → 深更半夜 → 夜长梦多 → 多才多艺 → 艺不压身 → 身心交病 → 病从口入 → 入门问讳 → 讳莫如深 → 深恶痛绝 → 绝处逢生 → 生关死劫 → 劫富济贫 → 贫贱骄人 → 人生如寄 → 寄人篱下 → 下气怡声 → 声振林木 → 木人石心 → 心旷神怡 → 怡然自得 → 得寸进尺 → 尺短寸长 → 长目飞耳 → 耳聪目明 → 明辨是非 → 非驴非马 → 马瘦毛长 → 长驱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文不取 → 取信于民 → 民怨沸腾 → 腾蛟起凤 → 凤毛济美 → 美女簪花 → 花说柳说

      一、她常以小恩小惠的手段收买人心。

      二、他不需要所谓的狗屁忠诚,更不需要做出慈悲姿态收买人心,他今天获取的一切都是他铁血杀戮中建立起来的,他能容忍任何人的背叛,只要这些人能够承受背叛的后果。

      三、以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实在是一种卑劣的手段。

      四、利用经过验证的面试技巧“收买人心”。

      五、毫无疑问能够获得声望,但是,不要靠收买人心得来。

      六、家里现在正被狠狠地被“敲打”中,就为了收买人心翻新工程。

      七、用礼物收买人心交不到长久的朋友。

      八、上升到“领袖”这个位置,那此人也应是相当的能收买人心,为其部下考虑周全,使其死心塌地。

      九、收买人心,孝敬老头子,拉山头搞班底,哪样不是要大把大把地往外掏钱,没钱能成吗?就那点儿月例钱压根儿就不顶事。

      十、他活了这么多年,哪里看不明白,安公子这是在收买人心,用一把剑换一个巅峰高手,这买卖也非不可,毕竟在这世上天道高手实在太少,周扬的存在已经是巅峰。

      十一、如今刘縯居功自傲,收买人心,扩张势力。

      十二、不得不说,繁华落幕很会收买人心,几句话下来,混世魔王兴奋不已,狗颠*似的退了。

      十三、肖乐天确实是在作秀,他就是在收买人心,这点毋庸置疑。

      十四、虽然,这些巧克力是用来治疗的,而且Lupin还好心肠的赶走了一只摄魂怪,但是糖果收买人心的速度总是快那么些的。

      十五、只是三家人欲壑难*,明里同意语嘉他爷爷的要求,暗地里却在悄悄收买人心,破坏我父亲的形象。

      十六、成吉思汗势力很弱小的时候,曾经投靠过义父王汗和义兄札木合,每天忍受着札木合的冷嘲热讽,在札木合的营寨中贿赂勇士,收买人心,靠挖义兄的墙脚起家。

    [阅读全文]...

2022-06-13 09:44:25
刘备经典语录 - 句子
刘备经典语录 - 语录
刘备经典语录 - 说说
刘备经典语录 - 名言
刘备经典语录 - 诗词
刘备经典语录 - 祝福
刘备经典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