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语录

关于汪曾祺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汪曾祺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汪曾祺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汪曾祺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 语录(61) 说说(3) 名言(1) 诗词(1k+) 祝福(210k+) 心语(21k+)

  • 汪曾祺的语录

  • 语录
  • 汪曾祺的语录

      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哧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的语录,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1、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人间草木》

      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冬天》

      3、廿四桥边廿*,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岁朝清供》

      4、无事此*,一日当两日。——《汪曾祺:文与画》

      5、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汪曾祺:文与画》

      6、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7、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8、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人间草木》

      9、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翠湖心影》

      10、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四方食事》

      11、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咸菜茨菰汤》

      12、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葡萄月牙记》

      13、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汪曾祺

      14、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汪曾祺

      15、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汪曾祺《水蛇腰》

      16、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17、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18、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9、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20、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他们都说这是不好的,有什么不好呢。

      21、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22、我听得耳熟,他唱得悲凉。京剧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粉末人生,风流云散,由伶人身世,看尽世情悲欢。

      23、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有还有一点对于自己的嘲讽。这是一点本事。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

      24、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伏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

      25、徐渭所作《七绝》之六:翠幌流坐着地垂,重论旧事不胜悲。可怜唯有妆台镜,曾照朱颜与画眉。

      26、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27、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28、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29、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1、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2、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你说我在做梦吗?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汪曾祺

      3、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

      4、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5、曾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没有咬劲。

      6、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7、“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8、他(韩愈)提出一个语言的标准:宜。即合适,准确。世界上有不少作家都说过“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比如福楼拜。他把“宜”更具体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

      9、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0、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11、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12、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13、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14、好的语言都是**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15、往往有这样的说法: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阅读全文]...

2022-06-25 12:12:32
  • 汪曾祺的语录

  • 语录
  • 汪曾祺的语录(精选50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语录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什么样的语录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的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人间草木》

      2、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岁朝清供》

      3、廿四桥边廿*,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岁朝清供》

      4、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受戒》

      5、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岁朝清供》

      6、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汪曾祺散文》

      7、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8、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方米作郇厨。——《老味道》

      9、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10、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受戒》

      11、我舍不得你,但是我得走。我们,和你们人不一样,不能凑合。——《大淖记事》

      12、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彩云聚散》

      13、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14、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汪曾祺散文》

      15、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人间草木》

      16、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散文》

      17、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

      18、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老味道》

      19、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四方食事》

      20、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咸菜茨菰汤》

      21、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汪曾祺

      22、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是认识你的孤独。——汪曾祺

      23、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哧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

      24、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汪曾祺《找点乐子》

      25、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26、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27、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28、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29、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30、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31、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32、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33、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人间草木》

      一、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二、这些玻璃匣子里装的是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长板的一头摆开”熏烧“。”熏烧“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

      三、宋朝的蒙古人喝的大概是武松喝的那种煮酒,不会是白酒——蒸馏酒。白酒是元朝的时候才从*传进来的。

      四、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鸡鸭,单是鸡蛋鸭毛就够一年的油盐了。赵大伯是个能干人。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人很和气,一天不声不响。赵大伯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f著。煮猪食,喂猪,Z咸菜,--她Z的咸萝N乾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篚。她还会剪花样子。

      五、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六、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七、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八、徐渭所作《七绝》之六:翠幌流坐着地垂,重论旧事不胜悲。可怜唯有妆台镜,曾照朱颜与画眉。

      九、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十、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音!他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见明子目不斜视地微微点了点头,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摇大摆地走了。

      十一、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十二、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静"。唐人诗云:"山中*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1、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2、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3、 人生如梦,我投入了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4、 黄油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杂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

    [阅读全文]...

2022-04-28 08:59:51
  • 汪曾祺的语录

  • 语录
  • 汪曾祺的语录(通用50句)

      语录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通常为了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的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的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1、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岁朝清供》

      2、廿四桥边廿*,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岁朝清供》

      3、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受戒》

      4、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汪曾祺散文》

      5、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6、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7、无事此*,一日当两日。——《汪曾祺:文与画》

      8、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汪曾祺:文与画》

      9、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花园》

      10、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汪曾祺:文与画》

      11、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12、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散文》

      13、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岁朝清供》

      14、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翠湖心影》

      15、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

      16、在一起时,恩恩义义;分开时,潇潇洒洒。——《八千岁》

      17、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咸菜茨菰汤》

      18、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葡萄月牙记》

      19、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是认识你的孤独。——汪曾祺

      20、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汪曾祺

      21、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哧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

      22、廿四桥边廿*,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汪曾祺

      23、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汪曾祺 《人间草木》

      24、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汪曾祺

      25、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 ——汪曾祺

      26、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27、如果*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28、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9、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30、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31、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32、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33、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34、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35、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的语言。

      一、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二、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三、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四、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五、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六、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七、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八、徐渭所作《七绝》之六:翠幌流坐着地垂,重论旧事不胜悲。可怜唯有妆台镜,曾照朱颜与画眉。

      九、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十、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音!他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见明子目不斜视地微微点了点头,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摇大摆地走了。

      十一、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十二、这些玻璃匣子里装的是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长板的一头摆开”熏烧“。”熏烧“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

      十三、宋朝的蒙古人喝的大概是武松喝的那种煮酒,不会是白酒——蒸馏酒。白酒是元朝的时候才从*传进来的。

      十四、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鸡鸭,单是鸡蛋鸭毛就够一年的油盐了。赵大伯是个能干人。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人很和气,一天不声不响。赵大伯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f著。煮猪食,喂猪,Z咸菜,--她Z的咸萝N乾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篚。她还会剪花样子。

    [阅读全文]...

2022-01-30 07:46:07
  • 汪曾祺的语录集合

  • 语录
  • 汪曾祺的语录集合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语录了吧,语录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汪曾祺的语录集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岁朝清供》

      2、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3、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方米作郇厨。——《老味道》

      4、无事此*,一日当两日。——《汪曾祺:文与画》

      5、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受戒》

      6、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汪曾祺散文》

      7、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汪曾祺:文与画》

      8、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9、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散文》

      10、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岁朝清供》

      11、岸上疏灯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怀人。

      12、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老味道》

      13、窝头白菜,寡欲步行,问心无愧,人间寿星。——《一辈古人》

      14、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四方食事》

      15、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汪曾祺《慢煮生活》

      16、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17、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汪曾祺《邂逅》

      18、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19、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

      20、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21、但是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22、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23、蚕豆作零食,有:入水稍泡,油炸。北京叫"开花豆"。我的家乡叫"兰花豆",因为炸之前在豆嘴上剁一刀,炸后豆瓣四裂,向外翻开,形似兰花。

      24、四川才有夹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带皮臀尖肉整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稍凉后,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两片之间皮肉不切通,中夹洗沙(豆沙),上笼蒸火巴。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经脱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来不腻。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来两片。

      25、如果*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26、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27、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8、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29、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30、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3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32、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33、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的语言。

      34、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35、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阅读全文]...

2022-07-24 16:08:33
  • 汪曾祺经典语录

  • 汪曾祺先生,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他一生饱受各种不公的对待,经历无数的挫折,他的太阳般的积极精神,以及乐观*静的心态,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一起阅读汪曾祺经典语录。

    1、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蒲桥集》

    2、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3、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4、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草木春秋》

    5、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人间草木》

    6、蚕豆作零食,有:入水稍泡,油炸。北京叫“开花豆”。我的家乡叫“兰花豆”,因为炸之前在豆嘴上剁一刀,炸后豆瓣四裂,向外翻开,形似兰花。

    7、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8、四川才有夹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带皮臀尖肉整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稍凉后,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两片之间皮肉不切通,中夹洗沙(豆沙),上笼蒸火巴。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经脱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来不腻。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来两片。

    9、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10、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

    11、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12、愿山岚保佑你颊上的桃红。--《复仇》

    13、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14、如果*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2一时却找它不出。 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15、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16、窝头白菜,寡欲步行,问心无愧,人间寿星。--《一辈古人》

    17、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老味道》

    18、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葡萄月牙记》

    19、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20、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 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21、怎么可能杀羊一滴血都没有…是我没见过世面还是该死的夸张啊?--《人间草木》

    22、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23、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 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24、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25、无事此*,一日当两日。--《汪曾祺:文与画》

    26、紫苏叶子上的红色呵,暑假快过去了。--《人间草木》

    27、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28、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29、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很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30、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汪曾祺散文》

    31、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32、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翠湖心影》

    33、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34、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35、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四方食事》

    36、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读者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出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

    37、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38、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汪曾祺经典语录(建议收藏)  

    39、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是认识你的孤独。

    40、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汪曾祺谈吃》

    41、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汪曾祺散文》

    42、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人间草木》

    43、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罢。--《草木春秋》

    44、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散文》

    45、但是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 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46、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人间草木》

    47、岸上疏灯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怀人。

    48、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49、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阅读全文]...

2022-06-13 13:13:30
  • 汪曾祺名言名句赏析(汪曾祺经典语录摘抄)

  • 名言
  • 最*,“内卷”再次受到了广泛讨论。职场、学校、婚恋等生活场景中存在很多大型内卷现场,如果你拒绝参与其中,就会被打上“卷心菜”的标签。

    “内卷”事实上剥夺了人们更多选择的权力,消耗了人们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是对待事物的热情和创造力。

    这不禁令人思考:在内卷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换一种思维方式生活?

    如果你很辛苦,觉得“累了,毁灭吧”,小K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拿起Kindle,读一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吧——

    他的生活态度可谓是“反内卷先锋”!

    他的文字经得起外界的干扰,纳得下内心的聒噪。

    他的文字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

    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

    他就是汪曾祺。

    今天是汪曾祺先生逝世24周年,让我们一起读读他作品中那些闪闪发亮的金句吧。愿你从汪老的“慢煮生活”中,找回片刻的宁静,以及自己生活的节奏。

    人间五味

    1、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做饭》

    2、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做饭》

    3、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五味》

    4、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五味》

    5、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人间草木》

    6、我曾经吹牛,说没有我不吃的东西。他请我到一个小饭馆吃饭,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我咬咬牙,全吃了。从此,我就吃苦瓜了。

    ——《人间滋味》

    7、寻找古文化,是考古学家的事,不是作家的事。从食品角度来说,与其考察太子丹请荆轲吃的是什么,不如追寻一下“春不老”;与其查究楚辞里的“蕙肴蒸”,不如品味湖南豆豉;与其追溯断发文身的越人怎样吃蛤蜊,不如蒸一碗霉干菜,喝两杯黄酒。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人间滋味》

    人间草木

    8、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

    ——《人间草木》

    9、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人间草木》

    10、绣球花可由人工着色。在瓶里加一点颜色,它便会吸到花瓣里。除了大红的之外,别的颜色看上去都极自然。

    ——《草木春秋》

    11、紫穗槐我认识,枝叶*似槐树,抽条甚长,初夏开紫花,花似紫藤而颜色较紫藤深,花穗较小,瓣亦稍小。风摇紫穗,姗姗可爱。

    ——《草木春秋》

    12、秋葵不是名花,然而风致楚楚。古人诗说秋葵似女道士,我觉得很像,虽然我从未见过一个女道士。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13、赏花赏到气息,氛围,情怀。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人间草木》

    14、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人间草木》

    慢煮生活

    15、活着,就还得做一点事。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生活是很好玩的》

    16、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人间草木》

    17、写字作画,首先得有激情。要有情绪,为一人、一事、一朵花、一片色彩感动。有一种意向、一团兴致,勃勃然郁积于胸,势欲喷吐而出。

    ——《生活是很好玩的》

    18、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生活是很好玩的》

    19、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括出自己的价值。

    [阅读全文]...

2021-12-20 06:24:28
  • 汪曾祺我的家乡赏析

  • 学生
  • 汪曾祺我的家乡赏析

      汪曾祺是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我的家乡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游。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底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颤悠悠的风筝在我们脚下飘着。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绕过去,我们看到的是鸽子青色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地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渔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有时候我们到西堤去玩,坐小船两蒿子就到了。西堤外就是高邮湖,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湖通常是*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打水,浩浩渺渺(湖上常常没有一只船),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

      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那是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

      只听见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家吃晚饭来……”

      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赏析

      作者赞美他的家乡(也是我的故乡)是“圣境”。“圣境”者,人间仙境也。

      先登上那“悬河”大堤向村内俯瞰,顿生“巡天遥看一千河”之感:风筝,在脚下飘,鸽子飞过来,绕过去,让你只能看到它青色的背。这是“圣境”一。

      再向河面看,只见打鱼人驾鹰划船,挥蒿驱赶鱼鹰潜水逮鱼 。且不说那三四条船排成的阵势,亦不说那鱼鹰噼噼啪啪,纷纷跃进水中时刹那间的壮观,单看那两只鱼鹰用各自尖而长的喙,自豪地合抬一条够四斤重的大鳜鱼的情景,你就会发出“此景只应御河(运河)有”的赞叹。这是“圣境”二。

      最后再荡舟“高邮湖”,只见“一片大水,浩浩渺渺”。一片汪洋的湖,*静、寥廓得让你觉得荒凉,让你感到寂寞,更让你觉得有些神秘。黄昏时,看那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浅黄,变橘黄,变紫色,变成紫色的长天。此情此景,让你想起“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优美诗句。这是“圣境”三。

    [阅读全文]...

2022-05-31 14:54:28
  • 汪曾祺《花园》原文及赏析

  • 花园
  • 汪曾祺《花园》原文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汪曾祺《花园》原文及赏析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不要说它是青的)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只青裆子永远眯着眼假寐(我想它做个哲学家,似乎身子太小了)。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在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一下雨,什么颜色都郁起来,屋顶,墙,壁上花纸的图案,甚至鸽子:铁青子,瓦灰,点子,霞白。宝石眼的好处这时才显出来。于是我们,等斑鸠叫单声,在我们那个园里叫。等着一棵榆梅稍经一触,落下碎碎的瓣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我的记忆有菖蒲的味道。然而我们的园里可没有菖蒲呵?它是哪儿来的,是哪些草?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我此刻把它们没有理由的纠在一起。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甚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草被压倒了。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我静静的注视它,很久很久,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有时,不在意,怜惜它的苦心,就算了。这种性格呀!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当我看天上的云。

      我的鞋底是滑的,草磨得它发了光。

      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沾上身子,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我觉得虎耳草有一种腥味。

      紫苏的叶子上的红色呵,暑假快过去了。

      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等一个合适地点动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这小小生物完全如一个有教养惜身份的绅士,行动从容不迫,虽有翅膀可从不想到飞;即是飞,也不远。一捉住,它便吱吱扭扭的叫,表示不同意,然而行为依然是温文尔雅的。黑地白斑的天牛最多,也有极瑰丽颜色的。有一种还似乎带点玫瑰香味。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好。

      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有的蝉不会叫,我们称之为哑巴。捉到哑巴比捉到“红娘”更坏。但哑巴也有一种玩法。用两个马齿苋的瓣子套起它的眼睛,那是刚刚合适的,仿佛马齿苋的瓣子天生就为了这种用处才长成那么个小口袋样子,一放手,哑巴就一直向上飞,决不偏斜转弯。

      蜻蜓一个个选定地方息下,天就快晚了。有一种通身铁色的蜻蜓,翅膀较窄,称“鬼蜻蜓”。看它款款的飞在墙角花阴,不知甚么道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息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祖母叫我们不要玩螳螂,说是它吃了土谷蛇的脑子,肚里会生出一种铁线蛇,缠到马脚脚就断,甚么东西一穿就过去了,穿到皮肉里怎么办?

      它的眼睛如金甲虫,飞在花丛里五月的夜。

      故乡的鸟呵。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的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空隙脱走。

      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赶去。

      我为一只鸟哭过一次。那是一只麻雀或是癞花。也不知从甚么人处得来的,欢喜的了不得,把父亲不用的细篾笼子挑出一个最好的来给它住,配一个最好的雀碗,在插架上放了一个荸荠,安了两根风藤跳棍,整整忙了一半天。第二天起得格外早,把它挂在紫藤架下。正是花开的时候,我想是那全园最好的地方了。一切弄得妥妥当当后,独自还欣赏了好半天,我上学去了。一放学,急急回来,带着书便去看我的鸟。笼子掉在地下,碎了,雀碗里还有半碗水,“我的鸟,我的鸟呐!”父亲正在给碧桃花接枝,听见我的.声音,忙走过来,把笼子拿起来看看,说“你挂得太低了,鸟在大伯的玳瑁猫肚子里了”。哇的一声,我哭了。父亲推着我的头回去,一面说“不害羞,这么大人了”。

      有一年,园里忽然来了许多夜哇子。这是一种鹭鹜属的鸟,灰白色,据说它们头上那根毛能破天风。所以有那么一种名,大概是因为它的叫声如此吧。故乡古话说这种鸟常带来幸运。我见它们吃吃喳喳做窠了,我去告诉祖母,祖母去看了看,没有说什么话。我想起它们来了,也有一天会像来了一样又去了的。我尽想,从来处来,从去处去,一路走,一路望着祖母的脸。

      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的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换新。对于这个孝心的报酬是有需掐花供奉时总让我去,父亲一醒来,一股香气透进帐子,知道桂花开了,他常是坐起来,抽支烟,看着花,很深远的想着甚么。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腊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磁碟子里放在妈(我的第一个继母)和二伯母妆台上,再去上学。我穿花时,服伺我的女佣人小莲子,常拿着掸帚在旁边看,她头上也常戴着我的花。

      我们那里有这么个风俗,谁拿着掐来的花在街上走,是可以抢的,表姐姐们每带了花回去,必是坐车。她们一来,都得上园里看看,有甚么花开的正好,有时竟是特地为花来的。掐花的自然又是我。我乐于干这项差事。爬在海棠树上,梅树上,碧桃树上,丁香树上,听她们在下面说“这枝,唉,这枝这枝,再过来一点,弯过去的,喏,唉,对了对了!”冒一点险,用一点力,总给办到。有时我也贡献一点意见,以为某枝已经盛开,不两天就全落在台布上了,某枝花虽不多,样子却好。有时我陪花跟她们一道回去,路上看见有人看过这些花一眼,心里非常高兴。碰到熟人同学,路上也会分一点给她们。

      想起绣球花,必连带想起一双白缎子绣花的小拖鞋,这是一个小姑姑房中东西。那时候我们在一处玩,从来只叫名字,不叫姑姑。只有时写字条时如此称呼,而且写到这两个字时心里颇有种*于滑稽的感觉。我轻轻揭开门帘,她自己若是不在,我便看到这两样东西了。太阳照进来,令人明白感觉到花在吸着水,仿佛自己真分享到吸水的快乐。我可以坐在她常坐的椅子上,随便找一本书看看,找一张纸写点甚么,或有心无意的画一个枕头花样,把一切再恢复原来样子不留甚么痕迹,又自去了。但她大都能发觉谁来过了。到第二天碰到,必指着手说“还当我不知道呢。你在我绷子上戳了两针,我要拆下重来了!”那自然是吓人的话。那些绣球花,我差不多看见它们一点一点的开,在我看书作事时,它会无声的落两片在花梨木桌上。绣球花可由人工着色。在瓶里加一点颜色,它便会吸到花瓣里。除了大红的之外,别种颜色看上去都极自然。我们常以骗人说是新得的异种。这只是一种游戏,姑姑房里常供的仍是白的。为甚么我把花跟拖鞋画在一起呢?真不可解。——姑姑已经嫁了,听说日子极不如意。绣球快开花了,昆明渐渐暖起来。

      花园里旧有一间花房,由一个花匠管理。那个花匠仿佛姓夏。关于他的机伶促狭,和女人方面的恩怨,有些故事常为旧日佣仆谈起,但我只看到他常来要钱,样子十分狼狈,局局促促,躲避人的眼睛,尤其是说他的故事的人的。花匠离去后,花房也跟着改造园内房屋而拆掉了。那时我认识花名极少,只记得黄昏时,夹竹桃特别红,我忽然又害怕起来,急急走回去。

      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他们都说这是不好的,有甚么不好呢。

      荷花像是清明栽种。我们吃吃螺蛳,抹抹柳球,便可看佃户把马粪倒在几口大缸里盘上藕秧,再盖上河泥。我们在泥里找蚬子,小虾,觉得这些东西搬了这么一次家,是非常奇怪有趣的事。缸里泥晒干了,便加点水,一次又一次,有一天,紫红色的小觜子冒出来了水面,夏天就来了。赞美第一朵花。荷叶上花拉花响了,母亲便把雨伞寻出来,小莲子会给我送去。

      大雨忽然来了。一个青色的闪照在槐树上,我赶紧跑到柴草房里去。那是距我所在处最*的房屋。我爬上堆*屋顶的芦柴上,听水从高处流下来,响极了,訇——,空心的老桑树倒了,葡萄架塌了,我的四*越来越黑了,雨点在我头上乱跳。忽然一转身,墙角两个碧绿的东西在发光!哦,那是我常看见的老猫。老猫又生了一群小猫了。原来它每次生养都在这里。我看它们攒着吃奶,听着雨,雨慢慢小了。

      那棵龙爪槐是我一个人的。我熟悉它的一切好处,知道哪个枝子适合哪种姿势。云从树叶间过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乌的藤爬上石笋了,石笋那么黑。蜘蛛网上一只苍蝇。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叶子,这叶子有点甜么,那么嫩。金雀花那儿好热闹,多少蜜蜂!波——,金鱼吐出一个泡,破了,下午我们去捞金鱼虫。香橼花蒂的黄色仿佛有点忧郁,别的花是飘下,香橼花是掉下的,花落在草叶上,草稍微低头又弹起。大伯母掐了枝珠兰戴上,回去了。大伯母的女儿,堂姐姐看金鱼,看见了自己。石榴花开,玉兰花开,祖母来了,“莫掐了,回去看看,瓶里是甚么?”“我下来了,下来扶您。”

      槐树种在土山上,坐在树上可看见隔壁佛院。看不见房子,看到的是关着的那两扇门,关在门外的一片田园。门里是甚么岁月呢?钟鼓整日敲,那么悠徐,那么单调,门开时,小尼姑来抱一捆草,打两桶水,随即又关上了。水东东的滴回井里。那边有人看我,我忙把书放在眼前。

      家里宴客,晚上小方厅和花厅有人吃酒打牌(我记得有个人吹得极好的笛子)。灯光照到花上,树上,令人极欢喜也十分忧郁。点一个纱灯,从家里到园里,又从园里到家里,我一晚上总不知走了无数趟。有亲戚来去,多是我照路,说哪里高,哪里低,哪里上阶,哪里下坎。若是姑妈舅母,则多是扶着我肩膀走。人影人声都如在梦中。但这样的时候并不多。*日夜晚园子是锁上的。

      小时候胆小害怕,黑的,树影风声,令人却步。而且相信园里有个“白胡子老头子”,一个土地花神,晚上会出来,在那个土山后面,花树下,冉冉的转圈子,见人也不避让。

      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郁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里去。一进门,我就停住了。我看见一个火星。咳嗽一声,招我前去,原来是我的父亲。他也正因为睡不着觉在园中徘徊。他让我抽一支烟(我刚会抽烟),我搬了一张藤椅坐下,我们一直没有说话。那一次,我感觉我跟父亲靠得*极了。

      四月二日。月光清极。夜气大凉。似乎该再写一段作为收尾,但又似无须了。便这样吧,日后再说。逝者如斯。

      赏析

      汪曾祺的《花园》主要描写了童年时代记忆里家中那片花园里的各式各样的景物以及自己在这片花园里度过的儿时珍贵、难忘的快乐。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这片花园承载了作者多少童年的欢乐。在那里,曾经贪婪品尝过巴根草的酸涩味道;捉过大垂柳上的天牛,看它在手中挣扎反抗;捕过蜻蜓、蟋蟀、蝉、土蜂、螳螂;在清脆的鸟叫声中睡去醒来,为心爱鸟儿的死伤心哭泣;掐各式各样的花,闻芳香四溢;逗弄含羞草......或许花园正感受着作者童年时代的喜怒哀乐,为他的开心而开心,为他的难过而难过,这又何尝而知呢!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描写了很多花园里的事物,有草有花,有虫有鸟,有树有藤,还有作者和它们之间发生的快乐的或者遗憾的回忆。作者所选取花园里的描写对象是些人们熟悉的和与自然关系十分密切的事物,不是威严的山峰,没有壮丽的的河流,更不是庄严肃穆的沙漠,作者没有着眼于大的山水事迹,而是抓住了*常生活中普通、常见、可爱的对象并将它们诉诸笔上,把它们活泼、生动、可爱、自由的一面以一种清新自然的姿态展示在人们面前。例如关于含羞草、荷花、龙爪槐、壁虎、蜘蛛、金鱼等的描写,作家笔下的生物好像就真实地生活在一个弥着淡淡水气的夏日风光画境里,散发出淡泊轻灵、悠远空明的自然美。作者渲染了一片生机盎然的风物,展示给我们的不只是动植物世界的奇妙,我们也从这种简朴的生活经历中嗅到一种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混杂着生活的朴实辛劳,对作者的人生观、生活理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汪曾祺散文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是淡泊、超然、洒脱的,这种思想感情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渴望达到的。作者没有很强的功利性,写作只是感情使然,想要表达某种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生命的体验。散文大多描写与自然相关的事物景色,用极其简单、流畅、朴实的语言展示生物世界灵动的生命美,与此相对应,他传达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真诚,对一种*淡柔和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些不仅使得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得我们对他的生活态度倍感敬重。大自然的各种小生命如文中的蟋蟀、蜻蜓、土鸟等等经常在他的笔下展现生机,这也正是作者欣赏向往的生活愉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我爬上堆*屋顶的芦柴上,听水从高处流下来,响极了,訇——,空心的老桑树倒了,葡萄架塌了,我的四*越来越黑了,雨点在我头上乱跳。忽然一转身,墙角两个碧绿的东西在发光!哦,那是我常看见的老猫。老猫又生了一群小猫了。原来它每次生养都在这里。我看它们攒着吃奶......”先写老槐树的倒塌,一种惋惜、遗憾伤心油然生来,但接着并没有继续抒发伤感之情意,而是笔锋一转写到家中的老猫生下了小猫,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不息与活力,释放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启示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不能自言放弃,要永远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这是一篇值得人细细体味的文章。从儿时的天真烂漫到文章最后的“我已经像个大人了”,花园作为一个实体,陪伴了作者整整一个童年,完成稚童到成年的蜕变;作为一种情感的见证,花园中千姿百态的花虫鸟树,是作者对纷繁多变现实生活世界的独特生命体验。

    [阅读全文]...

2022-07-06 16:47:08
  • 汪曾祺初中课文

  • 初中
  • 汪曾祺初中课文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汪曾祺初中课文。欢迎阅读!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间待客的办法。*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阅读全文]...

2022-02-01 16: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