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语录

关于山海经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山海经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山海经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山海经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9) 语录(70) 说说(7) 名言(9k+) 诗词(14) 祝福(1) 心语(26k+)

  • 山海经句段

  • 1、又东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2、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3、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4、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5、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6、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7、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8、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9、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10、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11、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

    12、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13、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14、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15、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16、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17、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18、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19、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20、兕兕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21、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

    22、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23、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

    24、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25、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26、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27、鸟飞以翼,当扈则须,废多任少,沛然有余。

    28、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29、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

    30、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31、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32、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33、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34、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木。

    35、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36、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雊鹆。

    37、志望幼海,东望博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38、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

    39、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40、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41、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42、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43、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雘,多桑,其鸟多雊鹆。

    44、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45、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46、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47、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48、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49、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50、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51、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阅读全文]...

2022-07-13 11:31:22
  • 山海经句子

  • 1、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2、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3、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4、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5、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6、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7、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

    8、又东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垩,其木多栒,多橡章,其草多嘉荣、少辛。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犭也狼,见则国内有兵。

    9、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杻。

    10、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11、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12、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誉亦食人。

    13、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14、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15、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16、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17、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18、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

    19、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20、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21、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其鸟多白翟白[有鸟]。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鱼,其状如鯈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22、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状如樗,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茇,可以毒鱼。

    23、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无草木,多白金,多水。

    24、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25、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26、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27、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28、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29、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30、五色发作,以和柔刚。

    31、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32、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

    33、洛水出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

    34、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35、跂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36、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美赭。

    37、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38、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39、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40、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41、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42、北望河曲,是多驾鸟。

    43、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曰少鵹,一名曰青鸟。

    4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45、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46、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47、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48、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49、凡济山之首,自煇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50、又北四百里,曰尔是之山,无草木,无水。

    51、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鵷雏。

    [阅读全文]...

2021-12-02 04:29:18
  •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

  •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

      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下面是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欢迎阅读。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阅读全文]...

2022-04-08 12:33:57
  • 《山海经》阅读理解

  • 语文
  • 《山海经》阅读理解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海经》阅读理解,一起来看看吧。

      【自读目标】

      1、学*欲扬先抑的写法。

      2、感受阿长的特点:有众多的缺点,但身上却闪烁着善良、淳朴、真诚的天性。

      【试卷内容】

      一、整体把握

      1、快读全文,完成板书一,理清文章思路。

      2、我不大佩服她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阿长最令“我”讨厌的事有哪些?

      4、阿长让我感到不耐烦的事是什么?

      5、“我”对阿长第一次产生的“空前的敬意为什么会逐渐淡薄乃至完全消失?

      6、后来我对阿长产生的“新的敬意”为什么不会淡薄与消失?

      二、片段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

      3、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

      。

      4、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三、拓展阅读

      留点空白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____, ;当你烦恼时, ,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酋: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摘2005江苏无锡中考卷

      1、标题“留点空白”的含义是 。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3、仿照第③段中的相关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句子。

      当你痛苦时,

      当你烦恼时,

      4、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加以阐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

      答:

      6、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答:

      7、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7-03 23:47:32
  • 山海经诗句

  • 抒情
  • 1、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

    2、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3、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4、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5、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

    6、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7、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8、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无草木。

    9、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10、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11、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12、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

    13、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14、有小人,名曰菌人。

    15、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16、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

    17、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18、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

    19、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20、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21、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

    22、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23、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24、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25、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2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27、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28、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29、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30、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

    31、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

    32、歧舌国在其东。一曰在不死民东。

    33、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34、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35、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36、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37、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烛龙睁眼,赤地万里。

    38、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39、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

    40、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41、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42、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43、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

    44、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45、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46、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47、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

    48、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49、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50、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51、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

    [阅读全文]...

2022-02-01 14:24:17
  • 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概括

  • 语文
  • 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概括,欢迎阅览。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阅读全文]...

2022-02-03 02:36:34
  • 阿长与山海经字词注释

  • 古诗文
  • 阿长与山海经字词注释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字词注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阿长与山海经字词注释

      ⑴谋死:谋杀。

      ⑵隐鼠: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不是很畏惧人的小老鼠。

      ⑶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⑷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⑸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顺当。

      ⑹元旦: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

      ⑺辟头:开头。

      ⑻长毛:太*天国的军队恢复留发的传统,用以对抗清朝剃发留辫的律令,所以当时被称为"长毛"。

      ⑼洪秀全:1814-1864,太*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领袖。

      ⑽远房的叔祖:指周兆兰,字玉田,是个秀才。

      ⑾制艺和试帖诗:都是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诗文,这里指当时书坊刊印的八股文和试帖诗的范本。

      ⑿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玑,三国时吴国吴郡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解释《毛诗》中动植物名称的书。《毛诗》即《诗经》,现在的版本相传为西汉毛亨、毛苌所传,故称《毛诗》。

      ⒀《花镜》:即《秘传花镜》,清代杭州人陈淏子著,是一部讲述园圃花木的书。

      ⒁全体:全身。

      ⒂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这里是震惊的意思。

      ⒃帝江:山海经中能歌善舞的神鸟。

      ⒄执干戚:拿着盾、斧。干,盾牌。戚,一种像斧的古代兵器。

      ⒅刑天:《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⒆《尔雅音图》:宋人注明字音并加插图的一种《尔雅》版本。《尔雅》是我国古代的辞书,作者不详,大概是汉初的著作。

      ⒇《毛诗品物图考》:把《毛诗》中动植物画出图像并加明考证的书。日本冈元凤作,共七卷。

      21.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22.聚族而居:同一家族聚在同一处居住。

      23.深不可测:形容极其深奥。

      好词:

      顺顺溜溜、大吃一惊、烦琐之至、面如土色、情有可原

      好句:

      1、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这一神态描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2、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出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啊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骇死我了······”。(语言生动,传神,如“掷”就写出了“长毛”的动作,并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难以忘怀。)

      3、“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放,就炸了!”(这句话带有夸张的色彩。一方面阿长为表现自己的神力编制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表现处阿长的粗俗,又使人看到了啊长的无知,淳朴。)

    [阅读全文]...

2022-01-01 15:12:31
  •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   《读山海经·其一》

      作者: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

      1、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

      2、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3、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4、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5、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6、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7、欢然:高兴的样子。

      8、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9、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10、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11、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翻译: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

      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

      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

      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

      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

      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我)欢快地饮酌春酒,

      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

      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

      浏览着《山海经图》。

      (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本诗抒发了一个自然崇尚者回归田园的绿色胸怀,诗人在物我交融的乡居体验中,以纯朴真诚的笔触,讴歌了宇宙间博大的人生乐趣,体现了诗人高远旷达的生命境界。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诗人起笔以村居实景速写了一幅恬静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屋前屋后的大树上冉冉披散着层层茂密的枝叶,把茅屋掩映在一派绿色中,满地的凄凄绿草蓬勃竞长,树绿与草绿相接,*和而充满生机,尽情的展现着大自然的和谐与幽静。绿色的上空鸟巢与绿色掩映的地上茅屋呼应,众多的鸟儿们环绕着可爱的小窝歌唱着飞来飞去,重重树帘笼罩的茅屋或隐或现,诗人踏着绿草,徜徉在绿海中,飘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任性自得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这是互感欣慰的自然生存形态,是万物通灵的生命境界,“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四月天耕种基本结束,乘农闲之余,诗人偷闲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衣食是生命必备的物质需求,诗人自耕自足,没有后顾之忧,无须摧眉折腰事*,换取五斗粮,在精神上得到自由的同时,诗人也有暇余在书本中吮吸无尽的精神食粮,生活充实而自得,无虑而适意,这样的生活不只是舒畅愉悦,而且逍遥美妙。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身居偏僻陋巷,华贵的大车一般不会进来,偶尔也有些老朋友来这里享受清幽。“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根据下文的语境应分两句解,上一句是说身居偏僻陋巷隔断了与仕宦贵人的往来。下一句中的“颇回”不是说因深巷路窄而回车拐走,而是说设法拐进来的意思,根据本文语境“颇回”在这里应当是“招致”的意思。老朋友不畏偏远而来,主人很是高兴,拿出亲自酿制的酒,亲自种的菜款待朋友,这里除了表示对朋友的热情外,同时含有诗人由曾经的士大夫转为躬耕农夫自得的欣慰。这是诗人对劳动者与众不同的观念突破,诗人抛弃做官,顺着自己“爱丘山”的天性做了农夫,在世俗意识中人们是持否定与非议的。诗人却以“羁鸟恋旧林”世俗超越回归了田园,是任性自得的选择,且自耕自足衣食无忧,是值得赞美的事。这里凸显诗人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果实招待朋友,不但欣慰自豪,而且在感情上更显得厚重与真挚。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这里一语双关,既写了环境的滋润和美,又有好风吹来好友,好友如好雨一样滋润着诗人心田的寓意。“泛览周王书,流观山海图”,这里“泛览”“流观”写的非常随心所欲,好像是在轻松愉悦地看戏取乐一样。诗人与朋友在细雨蒙蒙,微风轻拂中饮酒作乐,谈古论今,引发了诗人对闲余浏览《山海经》《穆天子传》的一些感想,诗人欣慰地对朋友说:他不仅是在皈依自然中觅到了乐趣,还在《六经》以外的《山海经》与《穆天子传》的传说中领略了古往今来的奇异风物,诗人的人生境界不但在现实中得到拔高,而且还在历史的时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升华,这俯仰间的人生收获,真使人欢欣无比!

      与诗人生命交融一体的不仅是草木飞鸟,还有共享良辰美景的朋友,诗*验到不仅是融入自然的怡然兴致,还有书中带来的时间长河中积淀的风物赏识,这样的人生快乐,在昏昏然的官场上是无法得到的。诗人在与天地与古今与人与物的交融中,合奏出宇宙运行中至高至美的欢乐篇章。

      此诗貌似信手拈来的生活实况,其实质寓意深远,诗人胸中流出的是一首囊括宇宙境界的生命赞歌。

    [阅读全文]...

2022-02-19 02:11:30
  • 山海经好句赏析100句

  • 1、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

    2、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3、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4、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

    5、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无草木,冬夏雪。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6、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7、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8、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9、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诸钅句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

    10、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11、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12、又东四十里,曰丰山,其上多封石,其木多桑,多羊桃,状如桃而方茎,可以为皮张。

    13、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14、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15、又东一百七十里,曰贾超之山,其阳多黄垩,其阴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龙脩。

    16、又东三十里,曰鲵山,鲵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美垩。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17、行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18、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19、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20、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21、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

    22、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23、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24、又东北一百里,曰美山,其兽多兕牛,多闾麈,多豕鹿,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25、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26、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彙,赤如丹火,其名曰犭戾,见则其国大疫。

    27、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28、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29、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龇,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

    30、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蠕蛇,木食。

    31、又东五十里,曰大孰之山。杀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白垩。

    32、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33、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

    34、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35、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36、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37、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38、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39、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厀,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40、又东北三百里,曰灵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桃李梅杏。

    41、又东二十五里,曰役山,上多白金,多铁。役水出焉,北流注于河。

    42、又东北百五十里,曰仁举之山,其木多榖、柞,其阳多赤金,其阴多赭。

    43、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44、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

    45、虖沱水出晋阳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

    46、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47、又东三百里,曰勾檷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木多栎柘,其草多芍药。

    48、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山。*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49、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木。

    50、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51、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阅读全文]...

2022-01-09 11:51:43
山海经语录 - 句子
山海经语录 - 语录
山海经语录 - 说说
山海经语录 - 名言
山海经语录 - 诗词
山海经语录 - 祝福
山海经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