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语录

关于山海经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山海经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山海经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山海经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9) 语录(70) 说说(7) 名言(9k+) 诗词(14) 祝福(1) 心语(26k+)

  • 山海经句段

  • 1、又东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2、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3、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4、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5、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6、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7、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8、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9、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10、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11、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

    12、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13、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14、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15、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16、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17、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18、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19、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20、兕兕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21、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

    22、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23、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

    24、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25、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26、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27、鸟飞以翼,当扈则须,废多任少,沛然有余。

    28、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29、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

    30、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31、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32、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33、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34、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木。

    35、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36、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雊鹆。

    37、志望幼海,东望博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38、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

    39、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40、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41、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42、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43、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雘,多桑,其鸟多雊鹆。

    44、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45、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46、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47、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48、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49、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50、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51、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阅读全文]...

2022-07-13 11:31:22
  • 山海经句子

  • 1、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2、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3、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4、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5、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6、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7、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

    8、又东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垩,其木多栒,多橡章,其草多嘉荣、少辛。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犭也狼,见则国内有兵。

    9、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杻。

    10、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11、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12、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誉亦食人。

    13、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14、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15、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16、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17、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18、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

    19、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20、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21、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其鸟多白翟白[有鸟]。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鱼,其状如鯈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22、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状如樗,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茇,可以毒鱼。

    23、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无草木,多白金,多水。

    24、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25、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26、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27、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28、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29、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30、五色发作,以和柔刚。

    31、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32、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

    33、洛水出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

    34、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35、跂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36、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美赭。

    37、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38、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39、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40、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41、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42、北望河曲,是多驾鸟。

    43、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曰少鵹,一名曰青鸟。

    4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45、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46、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47、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48、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49、凡济山之首,自煇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50、又北四百里,曰尔是之山,无草木,无水。

    51、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鵷雏。

    [阅读全文]...

2021-12-02 04:29:18
  • 古籍《山海经》简介

  • 古诗文
  • 古籍《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籍《山海经》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山海经》简介

      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4],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历史。虽然由于浓厚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把几条类似的材料加以比较,有时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剔除其神话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场古代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又如《大荒西经》、《海内经》中记载了一个黄帝的谱系: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经》)这个谱系具有传奇色彩,具有神谱的性质,但是,它与《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皇甫谧《帝王世纪》基本相同。

      《山海经》分别如下:

      山经

      第一卷《南山经》第二卷《西山经》第三卷《北山经》第四卷《东山经》第五卷《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海外南经》第二卷《海外西经》第三卷《海外北经》第四卷《海外东经》

      第五卷《海内南经》第六卷《海内西经》第七卷《海内北经》第八卷《海内东经》

      第九卷《大荒东经》第十卷《大荒南经》第十一卷《大荒西经》第十二卷《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海内经》大禹

      成书作者

      确指说

      对《山海经》一*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

      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指出《山海经》的作者是在西汉刘秀的《上山海经表》中,刘秀认为《山海经》是上古治水的大禹、伯益。

      在《吴越春秋》中:“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其后,东汉时期的王充、赵晔等也都在其著作中将《山海经》的作者定为伯益,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增删修改。

      明代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文与事,而奢侈大博级之,杂傅以汲冢、纪年之异闻,周书、王会之诡物,离骚、天问之遐旨,南华郑花圃之寓言,以成此书”。

      清朝毕沅在总结前代诸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山经》是大禹、伯益创作,《海外经》、《海内经》为秦人所作,《大荒经》则在刘秀修订时产生。

      进入二十世纪,又有学者提出《山海经》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该学说发端于刘师培,他在《西汉今文学多采邹衍说考》中,根据《墨子》所记“神仙家言,亦以齐邦为盛”推断,他主张《史记·大宛列传》与《山海经》并提的《禹本纪》“疑亦衍书”。

      另外《山海经》的作者还有学者认为是墨子的弟子随巢子[25]。

      泛指说

      现今,学术界的讨论的焦点是作者的北人与南人之争。北人说中,主要有秦人创作说和中原洛阳人创作说。顾颉刚在《禹贡全文注释》称,“《禹贡》作者的籍贯同《山经》作者一样,可能是秦国人”。而郑德坤和日学者小川琢治则认为,《山经》中多对中原地区山川、矿产的记述,从而得出中原洛阳人创作的观点。

      南人说中主要有巴、蜀人说,楚人说。吕子方、蒙文通是巴、蜀人说的代表者。吕子方以“大荒”“海内”多有记载巴、蜀之地的事迹为证据,提出巴、蜀人说。而蒙文通则认为《海内经》四篇是古蜀国的作品,“大荒”巴国作品、《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是接受了巴蜀文化以后的楚国人的作品。楚人说的代表袁珂先生认为书中所写神话故事与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等关系密切,且行文中多用楚地之语,如《海内经》中关于都广之野的记载,“播琴”一词就是出自楚地,楚地的人称呼“播种”为“播琴”,另《西次三经》中“服之使人不厌”一句中,厌俗称魇,是四川人说的发梦颠。另书中对颛顼和黄帝的记叙极多,相传这被楚人供奉为祖先。

      据其统计,全*叙颛顼事迹的有17处:《海外北经》1处、《大荒东经》1处、《大荒南经》2处、《大荒西经》6处、《大荒北经》5处、《海内经》2处,明确记叙黄帝事迹的有14处:《北次三经》1处、《海外西经》2处、《海外北经》1处、《大荒东经》2处、《大荒西经》3处、《大荒北经》2处、《海内经》3处,书中称为帝而实际应指皇帝者9处:《西次三经》“是为帝之下都”、“实为帝之*圃”“帝乃戮之钟山之东”,《中次三经》“实为帝之密都”、《海外南经》“为帝司夜于此野”、《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海内西经》“帝乃梏之疏属之山”、“帝之下都”、《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

      北人说和南人说以外,一些学者提出折中的见解,他们认为《山海经》在成书、流传过程中,既有北人的加工,同时也经历了南人增减。

      学者萧兵著文称:《山海经》结构上观点模糊,节段松散,句式零乱,韵散夹杂,缺乏象屈原赋那样明确而统一的思想、情调、构思和语言风格,并提出《山海经》包含南、北方大量资料信息,仅仅是北方人或南方人是无法创作出来的[25]。

    [阅读全文]...

2022-06-11 17:08:12
  • 山海经的名言警句

  • 名言,励志
  • 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

    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

    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

    久睡在一角的*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阅读全文]...

2022-01-31 17:09:52
  • 山海经诗句

  • 抒情
  • 1、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

    2、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3、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4、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5、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

    6、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7、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8、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无草木。

    9、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10、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11、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12、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

    13、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14、有小人,名曰菌人。

    15、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16、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

    17、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18、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

    19、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20、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21、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

    22、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23、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24、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25、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2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27、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28、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29、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30、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

    31、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

    32、歧舌国在其东。一曰在不死民东。

    33、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34、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35、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36、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37、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烛龙睁眼,赤地万里。

    38、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39、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

    40、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41、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42、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43、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

    44、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45、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46、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47、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

    48、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49、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50、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51、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

    [阅读全文]...

2022-02-01 14:24:17
  •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

  •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

      为了帮助同学们回顾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语文课文的原文和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三月十日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憎恶zēng wù 书斋zhāi 震悚sǒng 诘jié问

      (点拨:“憎”不要误读成zèng,“恶”、“诘”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2)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2)《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阅读全文]...

2022-04-27 11:48:03
  • 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概括

  • 语文
  • 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概括,欢迎阅览。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阅读全文]...

2022-02-03 02:36:34
  • 《阿长与山海经》词语拼音

  • 写作
  • 《阿长与山海经》词语拼音

      我们刚开始学《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想必有不少词语是不知道读音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词语拼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阿长与山海经》词语拼音

      骇(hài)

      孤孀(shuāng)

      掳(lǔ)

      悚(sǒng)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 bā)

      诘问(jié)

      渴慕(mù)

      疏懒(shū)

      霹雳(pī lì)

      孀(shuāng)

      惧惮(dàn)

      玑(jī)

      懿(yì)

      矩(jǔ)

      颈(jǐng)

      灸(jiǔ)

      《阿长与山海经》词语解释

      【惶急】

      恐惧着急

      【诘问】

      追问责问

      【惧惮】

      害怕畏惧

      【渴慕】

      迫切羡慕文想意思渴:迫切

      【福橘】

      福建产橘;带福字取吉利旧江浙一带民间夏历元旦早晨吃福橘*俗

      【疮疤】

      疮留疤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震悚】

      恐惧颤

      【情原】

      情理原谅

      【疏懒】

      疏散惯受拘束

      【元旦】

      文指农历月初

      【郑重】

      严肃认真

      【辟】

      【掳】

      抢走

      【霹雳】

      云面间发种强烈雷电现象指作者受极震撼

      【磨难】

      困苦境遇遭受折磨

      【烦琐】

    [阅读全文]...

2022-02-27 06:47:14
山海经语录 - 句子
山海经语录 - 语录
山海经语录 - 说说
山海经语录 - 名言
山海经语录 - 诗词
山海经语录 - 祝福
山海经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