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文言文语录

关于登山文言文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登山文言文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登山文言文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登山文言文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24) 语录(80) 说说(81) 名言(14) 诗词(1k+) 祝福(62) 心语(5)

  • 田登作郡的文言文翻译

  • 古诗文
  • 田登作郡的文言文翻译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田登作郡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田登作郡文言文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上元:元宵节)

      注释:

      讳——避讳;

      笞(chi1)——用鞭、杖、或板子打

      遂——于是

      自讳其名——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

      触——触犯

      榜笞——拷打

      作郡——做郡太守

      揭——公布

      皆——都

      举——全

      书——书写、写

      参考译文

      田登做了州官,他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由于他名字的“登”,与“灯”谐音。他不许身边的人,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触犯了他这规矩的人,必定(让他)大怒。官吏、兵卒大多(因此)遭受鞭打。在这种情况下全州的老百姓,只好称“灯”为“火”。正值上元节放灯的日子,(官府)允许人们在州的辖区内游览赏玩。于是官吏就在发布于闹市的文书上写到:“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

      故事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名“登”,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的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他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无效灯,许人人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释义: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阅读全文]...

2022-05-24 21:08:35
  • 登楼赋文言文翻译

  • 登楼赋文言文翻译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楼赋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登楼赋

      两汉: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 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译文

      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背靠着高而*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重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

      (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北方的)*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但仍说家乡越国的方言。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岂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表现不同?

      念及时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要到什么时候啊!(我)期望王道*易,在太*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担心像葫芦瓢一样徒然挂在那里(不被任用),害怕清澈的井水无人饮用。漫步游息徘徊,太阳很快就下山了。(接着)刮起了萧瑟的寒风,天色也阴沉沉地暗了下来。野兽慌忙地左顾右盼寻找兽群,鸟雀也纷纷鸣叫着展翅高飞。原野一片寂静没有游人,(只有)征夫在行走不停。(我的)心情凄凉悲怆而且感伤,心中也充满了忧伤和悲痛。(于是)沿着台阶走下楼来,心中却气愤难*。(一直)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惆怅徘徊翻来覆去睡不着。

      注释

      (1)兹:此。麦城楼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漳、沮二水汇合处

      (2)聊:姑且,暂且。暇日:假借此日。暇:通“假”,借。销忧:解除忧虑。

      (3)斯宇之所处:指这座楼所处的环境。

      (4)实显敞而寡仇:此楼的宽阔敞亮很少能有与它相比的。寡,少。仇,匹敌。

      (5)挟清漳之通浦: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挟,带。清障,指漳水,发源于湖北南漳,流经当阳,与沮水会合,经江陵注入长江。通浦,两条河流相通之处。

      (6)倚曲沮之长洲:弯曲的沮水中间是一块长形陆地。倚,靠。曲沮,弯曲的沮水。沮水发源于湖北保康,流经南漳。当阳,与漳水会合。长洲,水中长形陆地。

      (7)背坟衍之广陆:楼北是地势较高的广袤原野。背:背靠,指北面。坟:高。衍:*。广陆:广袤的原野。

      (8)临皋(gāo)隰(xí)之沃流:楼南是地势低洼的低湿之地。临:面临,指南面。皋隰:水边低洼之地。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

      (9)北弥陶牧:北接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弥:接。.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牧:郊外。湖北江陵西有他陶朱公墓,故称陶牧。

      (10)昭邱:楚昭王的坟墓,在当阳郊外。

      (11)华实蔽野:(放眼望去)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华:同“花”。

      (12)黍(shǔ)稷(jì)盈畴:农作物遍布田野。黍稷:泛指农作物。

      (13)信美:确实美。吾土: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14)曾何足以少留:竟不能暂居一段.曾,竟.

      (15)遭纷浊而迁逝:生逢乱世到处迁徙流亡。纷浊:纷乱混浊,比喻乱世。

      (16)漫逾纪以迄今:这种流亡生活至今已超过了十二年。逾:超过。纪:十二年。迄今:至今。

      (17)眷眷(juàn):形容念念不忘。

      (18)孰忧思之可任:这种忧思谁能经受的住呢?任,承受。

      (19)凭,倚,靠。开襟:敞开胸襟。

      (20)蔽荆山之高岑(cén):高耸的荆山挡住了视线。荆山,在湖北南漳。高岑:小而高的山。

      (21)路逶迤(wēiyí)而脩迥:道路曲折漫长。修,长。迥,远。

      (22)川既漾而济深:河水荡漾而深,很难渡过。这两句是说路远水长归路艰难。

      (23)悲旧乡之壅(yōng)隔兮:想到与故乡阻塞隔绝就悲伤不已。壅,阻塞。

      (24)涕横坠而弗禁:禁不住泪流满面。涕,眼泪。弗禁,止不住。

      (25)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据《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在陈、蔡绝粮时感叹:“归欤,归欤!”尼父,指孔子。

      (26)钟仪幽而楚奏兮:指钟仪被囚,仍不忘弹奏家乡的乐曲。《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被郑国作为俘虏献给晋国,晋侯让他弹琴,晋侯称赞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27)庄舄(xì)显而越吟:指庄舄身居要职,仍说家乡方言。《史记·张仪列传》载,庄舄在楚国作官时病了,楚王说,他原来是越国的穷人,现在楚国作了大官,还能思念越国吗?便派人去看,原来他正在用家乡话自言自语。

      (28)人情同于怀土兮:人都有怀念故乡的心情。

      (29)岂穷达而异心:哪能因为不得志和显达就不同了呢?

      (30)惟日月之逾迈兮:日月如梭,时光飞逝。惟,发语词,无实义。

      (31)俟(sì)河清其未极:黄河水还没有到澄清的那一天。俟,等待。河,黄河。未极,未至。

      (32)冀王道之一*:希望国家统一安定。冀,希望。

      (33)假高衢(qú)而骋力:自己可以施展才能和抱负。假,凭借。高衢:大道。

      (34)惧匏(páo)瓜之徒悬: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被白白地挂在那里。《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比喻不为世所用。

      (35)畏井渫(xiè)之莫食:害怕井淘好了,却没有人来打水吃。渫,淘井。《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比喻一个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重用的人。

      (36)步栖(qī)迟以徙倚:在楼上漫步徘徊。栖迟,徙倚都有徘徊、漫步义。

      (37)白日忽其将匿(nì):太阳将要沉没。匿,隐藏。

      (38)风萧瑟而并兴:林涛阵阵,八面来风。萧瑟,树木被风吹拂的声音。并兴,指风从不同的地方同时吹起。

      (39)天惨惨而无色:天空暗淡无光。

    [阅读全文]...

2022-01-06 07:42:03
  • 田登作郡文言文翻译

  • 田登作郡文言文翻译

      田登作郡摘选自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田登作郡文言文翻译,相信对大家有所帮助。

      田登作郡文言文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田登作郡文言文翻译

      田登做了州官,他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由于他名字的“登”,与“灯”谐音。他不许身边的人,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触犯了他这规矩的人,必定(让他)大怒。官吏、兵卒大多(因此)遭受鞭打。在这种情况下全州的老百姓,只好称“灯”为“火”。正值上元节放灯的日子,(官府)允许人们在州的.辖区内游览赏玩。于是官吏就在发布于闹市的文书上写到:“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

      田登作郡的典故: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不小心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照例要提前贴出告示,告知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 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右为难。告示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

      当地的老百姓,*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

      田登作郡的引申义:

      由此引申出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比喻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阅读全文]...

2022-07-25 21:09:56
  • 山峡文言文翻译

  • 山峡文言文翻译

      在日常过程学*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峡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阅读全文]...

2022-05-05 14:44:43
  • 白石峰登山之行美文

  • 经典
  • 白石峰登山之行美文

      美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白石峰登山之行美文,希望有所帮助!

      2001年六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我与七十多位团员青年在县人民广场分乘两辆大巴车前往白石峰参加县团委主办的团员登山大赛。今天天气不错,天空万里无云,马路两旁的树木翠绿繁茂,连树梢都很少晃动。一路上大家都很兴奋,有说有唱有笑,不时抽空欣赏一下窗外的夏日多彩风景。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开始进入努拉洪山区的盘山公路,两边的视野渐渐开阔,随着车子的起伏转弯,一座座淡绿色的山包山丘和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坡地不断从眼前交替闪过,耀眼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在人身上,留下斑驳的光影转瞬即逝。大巴车沿着向上的盘山路继续前行了半小时左右,来到一处半山腰的转角处停车休息。我们赶紧下车散步透气。只见山谷中群山逶迤连绵,感到浑身上下浸透在微凉的空气中,只有一缕缕不易觉察的山风轻轻飘过,心中的燥热早已烟消云散。一刻钟后众人上车继续向白石峰挺*,越往上走山路也愈发的狭窄崎岖,在离开柏油公路后剩下的路程全是砂石路面。由于山区雨多风大,路面的翻浆情况随处可见,车辆在摇晃颠簸中徐徐前行,遇到对面错车时必须有一方先靠边停下才能勉强通过。车子小心翼翼拐过一段被山洪冲蚀过的狭窄路面后终于停下了车,原来已经到达今天的登山营地了。

      下车后,大家赶紧收拾物品整队点名,县团委的领导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而后大家按照预定的登山赛跑路线迅速就位,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声响彻山谷,各族男女团员青年同时蜂拥着冲过山路向上奋力攀登。说实在话如果在*路上赛跑我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毕竟*常自觉进行过晨跑锻炼训练,但在努拉洪山区的白石峰半山腰处参加登山赛我还是头一回,不但不适应山区环境,也缺乏必要的登山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短短几分钟时间,登山赛运动员们的优劣高下很快见出分晓,身手矫健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的都是来自山区的团员青年,中间的就是像我一样缺乏登山经验但*时训练有素的团员,再往下稀稀拉拉、有心无力的则是*时就很少锻炼的一些团员。遥望山顶,可以清楚的看到白石峰山顶无数巨大的灰白岩石一片光秃,几乎寸草不生,而山尖上隐约可以看到有皑皑积雪覆盖,听营地负责人介绍说就是从此处登顶也要两小时左右才行,况且考虑到时间和安全问题团委也不会安排我们登顶。大家气喘吁吁踩着青草间的山土或岩石左奔右跳向前突进,人人都想快点超越别人或甩掉身后的竞争对手,有的'人已经脸红脖子粗,跑几步走几步,体力明显不止。而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不但腿有些发酸发软,最要紧的是呼吸都感到有些困难,肺部像着了火或呛了浓烈的辣椒水一样难受,真有种撕心裂肺的极不舒服的疼痛感。咬牙冲过登山赛的中点标志后开始转向下山奔跑。按说这时应该轻松些了,可由于山路陡峭难行,跑快了会有摔倒受伤的危险,所以只好用集中精力用眼睛快速定位安全落脚点和搜索最佳线路高度紧张地一路小跑着冲下山,等越过马路到达终点线时,终点冲刺用的细长红绸布条早已被收起,历经半小时的激烈急速奔跑我也只得了男子第27名的登山成绩(与女子第六名同时到达)。比赛结束后我在营地度假小屋旁边走边调整呼吸,快半小时过去了肺部仍感到隐隐作痛,但身体状态已渐渐恢复正常。

      一小时后团委召集众人齐聚营地大餐厅会餐,可能是由于激烈的比赛消耗了各族团员们大量的体力,大家都吃得很香甜,气氛也显得热烈、友好而融洽,不时还有人自告奋勇在点歌机前一展响亮歌喉,汉语、维语、哈语、锡伯语民歌轮番上阵,尽情显示出不同民族民歌的多彩魅力和风采。饭后众人自由结伴到营地四周闲逛,领略白石峰半山腰的秀美风光,感受大自然的蓬勃活力。我与几位同事在营地西侧的陡坡边发现了一棵一人都难以合抱的2米高松树树桩,参差撕裂的断面上有焦黑的火烧痕迹,问了当地人才知道是被雷电劈倒烧黑的。看到大树的残桩令我们对山区雷电的巨大威力顿生敬畏之心。我们一行几人一路说笑着不觉转到营地东北侧的松树林附*,树林旁边青草极为茂盛,有的野草长到了人的腰部高度,期间点缀夹杂的各种野花五彩缤纷,令人赏心悦目。从草丛穿过时鞋面和裤腿有被草叶下潜藏的雨水打湿的痕迹。充沛甘甜的雨水,肥沃黝黑的山土将白石峰脚下造就成天然优美的花园式景区。身处雄奇、俊美的白石峰脚下,感受着大山无限包容、宽厚博大的仁者情怀,心胸为之舒张奔腾,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在与山为友,与山同乐的独特体验中感到此行收获颇丰,虽时隔多年却历久弥新,时不时让我回想起那次激动人心的白石峰登山之行。

    [阅读全文]...

2022-02-20 20:21:32
  • 文言文经典语录

  • 1、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云。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3、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6、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7、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10、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11、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

    1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3、以*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14、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15、止戈为武。

    16、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17、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8、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1、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

    22、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2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4、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25、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

    2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7、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28、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29、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30、闹里挣钱,静处安身。

    31、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3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3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3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5、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36、壁间犹有耳,窗外岂无人。

    37、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38、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39、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40、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4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2、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43、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4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5、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4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7、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48、主闇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

    49、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0、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51、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

    [阅读全文]...

2022-04-14 13:43:51
  • 中山恭王衮文言文翻译

  • 中山恭王衮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山恭王衮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中山恭王衮

      中山恭王衮,建安二十一年封*乡侯。少好学,年十余岁能属文。每读书,文学左右常恐以精力为病,数谏止之,然性所乐,不能废也。二十二年,徙封东乡侯,其年又改封赞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官属皆贺,衮曰: 夫生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多骄逸之失。诸贤既庆其休,宜辅其阙。 每兄弟游娱,衮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与言曰: 受诏察公举错,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 遂共表称陈衮美。衮闻之,大惊惧,责让文学曰: 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 其戒慎如此。

      翻译

      中山恭王曹衮,建安二十一年(216)封为*乡侯。少年时喜好学*,十几岁时能写文章。每次读书,文学官和左右*侍常常恐怕他因为精力损害得病,屡次劝他停一下,但他性情喜欢读书,不能中止。建安二十二年(217),迁移封地,为东乡侯,当年又改封为赞侯。黄初二年(221),晋升爵位为公,官员属下都向他祝贺,曹衮说:“我生长在深宫之中,不知收种庄稼的艰难,有很多骄奢逸乐的过失。各位贤者已经庆贺了我的喜庆事,也应该辅助我弥补缺陷。”每次兄弟们游玩娱乐,曹衮独自深思经典。文学防辅们互相商议说:“我们接受诏令考察赞公的举止,有了过失应当奏闻,有好事,也应当奏闻,不能隐瞒他的美好啊!”于是一同上表称赞陈述曹衮的美好。曹衮知道了,极为惊惧,责备文学官说:“自己提高修养,坚守贞操,不过是普通人的行为罢了,但各位却报告给上面知道,这恰恰是为我增加负担和拖累。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这对我可没有好处。”他的警戒慎重就像这事一样。

      扩展阅读:曹衮简介

      曹衮(?―235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异母弟,母杜夫人。

      初封*乡侯,后历封东乡侯、赞侯、赞公、北海王、赞王、濮阳王、中山王。青龙元年(233年),曹衮因犯京都禁令,被削减二县封地。青龙二年(234年),恢复所削二县。青龙三年(235年),曹衮因病去世,谥号恭王,其子曹孚袭爵。

      曹衮少时好学,十几岁时能写文章。每次读书,臣属常恐他因精力损害得病,屡次劝阻,但他性情喜欢读书,不能中止。就藩后崇尚节俭,敦促妻妾纺线织补,成为家属日常事务。

      曹衮著有文章共两万多字,虽才华不如其兄陈思王曹植,但对此的爱好与他相同。

    [阅读全文]...

2021-12-26 13:49:14
  • 金山寺的文言文翻译

  • 金山寺的文言文翻译

      在*日的学*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山寺的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山寺原文

      宋代:梅尧臣

      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从吴地独自前来,船桨在落日的余晖中归来向楚地。

      山峦与大地浑然一体,佛寺与江波相望。

      海鹘只观望却不取*山之物,鸥鸟像被驯服一样自然成群。

      寺中老僧遗忘了岁月,只是在山石看着江上的浮云。

      注释

      ⑴吴客:指作者。

      ⑵夕曛:落日的余晖。

      ⑶巢鹘宁窥物:相传金山旁的鹘山上栖居着鹘鸟。鹘鸟从不来金山跟海鸟搏斗,也不从附*的山上拿东西当食物,所以这么写。鹘:一种凶猛的鸟。

      拓展阅读: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诗作特色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对浮艳空洞的诗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他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另一些篇章如《彼吟》、《巧妇》、《闻欧阳永叔谪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腐朽势力的憎恨。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诗,在*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梅尧臣的'诗以风格*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最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古硬,缺乏文采。这些弊病都可以认为是端正华而不实的诗风所付出的代价。他对开辟宋诗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刘克庄称他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后村诗话》),龚啸说他去浮靡之*,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淡,自成一家”。钱钟书称他:“主张‘*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这些评论都很有见地。

    [阅读全文]...

2022-04-11 18:22:53
  • 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

  • 语录
  • 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

      大家对文言文应该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欢迎阅读转发。

      NO.1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曹雪芹》

      NO.2 苍蝇不叮无缝蛋,谣言不找谨慎人。——《增广贤文》

      NO.3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NO.4 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NO.5 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NO.6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NO.7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NO.8 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司马光》

      NO.9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NO.10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NO.11 吾自出茅庐,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汝蛮邦之人,何为不服?——《诸葛亮》

      NO.12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NO.13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汤显祖》

      NO.14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

      NO.15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

      NO.16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孙子兵法》

      NO.17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罗贯中》

      NO.18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NO.19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NO.20 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增广贤文》

      NO.21 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NO.22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NO.23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NO.2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NO.25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NO.26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NO.27 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NO.28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NO.2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NO.30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NO.31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NO.3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NO.3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NO.34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唐·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

      NO.3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NO.36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NO.3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NO.38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NO.39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NO.40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NO.4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NO.4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NO.43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

      NO.44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国藩》

      NO.45 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冯梦龙》

      NO.46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洪应明》

      NO.47 太*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康有为》

      NO.48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诸葛亮》

      NO.49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洪应明》

    [阅读全文]...

2022-07-03 02:20:37
  • 朋友圈励志语录文言文

  • 励志,语录,朋友圈
  • 1、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2、命里无时,求之不来。

    3、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4、树老招风,人老招贱。

    5、食在口头,钱在手头。

    6、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7、打蛇不死,自遗其害。

    8、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9、民以食为天。

    10、居移气,养移体。

    11、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1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13、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14、天下殆哉,岌岌乎!

    1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6、家丑不可外传。

    17、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18、吉人自有天相。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2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2、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23、不迁怒,不贰过。

    24、不虚美,不隐恶。

    25、祸不好,不能为祸。

    26、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29、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30、登泰山而小天下。

    31、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3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3、前车覆,后车诫。

    34、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35、恶之者众则危。

    36、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7、赌*盗,淫*杀。

    38、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39、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

    40、人皆可以为尧舜。

    4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2、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43、当场不论,过后枉然。

    44、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

    45、舍*谋远者,劳而无功。

    46、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

    47、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48、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49、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50、志,气之帅也。

    5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阅读全文]...

2022-03-20 17:18:43
当前热门
登山文言文语录 - 句子
登山文言文语录 - 语录
登山文言文语录 - 说说
登山文言文语录 - 名言
登山文言文语录 - 诗词
登山文言文语录 - 祝福
登山文言文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