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诗词

关于朱元璋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朱元璋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朱元璋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朱元璋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 语录(2) 说说(1) 名言(2) 诗词(165) 祝福(2) 心语(97)

  • 朱元璋佳句

  • 1、金玉非宝,节俭乃宝。

    2、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3、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4、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5、笑天下可笑之人,骂天下可骂之人。

    6、智者,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7、大度难容容天下难容之士,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8、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9、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10、顶天立地,是要用胯下之辱来换的。

    11、贤才,国之宝也。

    12、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13、圣君眼里,武将文臣都是马,不同之处,一为悍马,一为轻骑,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赠四仙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

    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 钟山云 踞蹯千古肇豪英,王气葱葱五色精。

    岩虎镇山风偃草,潭龙嘘气水明星。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戎马生涯中也写过诗词,并有《御制文集》传世,集中就有朱元璋的一百多首诗词。

    当时朱元璋还没攻克南京,更没有称吴王,他行军至当涂时,当地有一位颇有名望的老人来迎接他,并为朱元璋献策,早日拿下南京,顺应人心,称王称帝。朱元璋很高兴,当即让陶安留下来,辅佐自己。

    陶安一生和朱元璋交往甚多,朱元璋对他也很放心。朱元璋称帝之后,非常欣赏陶安的谋略和文章,还曾写过一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对联赐给他。

    有一回,朱元璋晚上把陶安喊到皇宫,两位老朋友聊天。不知不觉就已经天快亮了,陶安知道快要回去了,趁机说:鸡鸣有声,东方将白,*何不吟诗一首,留给老臣做纪念。

    朱元璋思索一会,提笔在纸上写下“鸡叫一声撅一撅”。 陶安一看,如此写诗,岂不是闹笑话吗?不过这些他只敢在心里想,可不敢当面说。

    朱元璋不慌不忙,又写下一句“鸡叫两声撅两撅”。陶安强颜欢笑,曲意奉承了几句后,只见朱元璋笔不停顿,又写下最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最后两句大气磅礴,明写是公鸡三声喊出了太阳,赶走了月亮和星星,但实际上这是托物言志,是朱元璋在说自己的志气,必定能像雄鸡一样,三下五除二打败蒙元,建立好自己的国家。王者霸气,令陶安发自肺腑的佩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元璋。

    一堂古屋,龙不吟,虎不啸,花不芬芳鱼不跃,哭煞蓬头刘海;

    半局残棋,车无轮,马无足,卒无兵器炮无声,猛攻徒手将军。

    大帅用兵,士卒效命,车辚辚,马萧萧,气象巍巍,祝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将入相;

    至尊在野,长短休论,文泄泄,武沐沐,议和叠叠,到后来,万人失望,直落得抢天呼地。

    万机分子路

    一局笑颜回

    松下弈棋,松子偶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无题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望西南隐隐神坛, 独跨征车,信步登山。 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

    一尘不染,浮生九还, 客中有僧舍三间, 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 拂晓行军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 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 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无题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骂文士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马渡江头苜蓿香, 片云片雨渡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 不是咸阳是洛阳. ----明太祖 朱元璋 《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

    犹记得,“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怎能忘,“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铮铮忠骨,浩然正气,感天动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兀术金兵百万,九犯南下十难如愿,败走黄天荡,退居黑龙潭,闻岳家军望风北逃;更铭记,“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风波亭下八字绝笔中,武穆痛忆跃马显英豪,一枪震退来敌,帅字九霄飘散,浩然正气,天地一肩挑。-----岳飞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声音久久在空中飘荡,飘荡……你可曾记得,“日已尽矣,荆轲卿岂无意哉?”一语吗?这是燕丹在易水边与临你告别时,心存怀疑时对你说的。你可能早已忘记,但是我如何都无法忘记,因为它是对你怀疑;我如何都无法忘记,易水饯别时太子因你一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终于感动了,并相信你,不再怀疑,向你跪下尽一杯酒时的情景;我如何都无法忘记,你上路时的慷慨悲壮。它蕴含着多少人的希望啊,多少人的泪光啊,六国的命运全都在这次刺杀的成与败之中。---荆轲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朱元璋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当年明月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当年明月

    [阅读全文]...

2022-03-16 03:37:44
  • 朱元璋的诗作都有哪些?朱元璋的经典诗词合集盘点

  • 经典,优美,诗歌
  •   想必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他是皇帝,但是应该很多人还不了解他写过的诗文都有哪些吧?之前小编了解朱元璋是通过一部电视剧认识的。记得以前的历史书上有记载朱元璋是大明太高祖皇帝,他也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所以对于朱元璋故事改编的电视剧还是挺多的。可以说朱元璋是十分的聪明而且非常有远见,有抱负,他善于收揽各路英雄。朱元璋也写过许多的诗词,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一百多首。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朱元璋的诗词合集。

      朱元璋的诗文全集

      咏菊 - 明代·朱元璋

      百花发时我不发, 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

      赓僧韵 - 明代·朱元璋

      天台五百尊,方寸皆明月。 月影弥千江,何曾有暂歇。 为斯妙用通,今古长不灭。 昔当悬挂时,诚非凡可越。 住世及应真,几度阿僧劫。 假锡作梯航,泛海涛如雪。 一旦杳无踪,暂与沙门别。 倏忽群禅中,孰能为机泄。 禅心旷无迹,如海亦何竭。 僧本具他心,宗门常合辙。

      天竺僧 - 明代·朱元璋

      比丘乾竺来, 情思脱祸胎。 去乡十万里, 飞锡不尘埋。 宵昼观孰大, 无时不常怀。 志立无上等, 必欲精神谐。 忽然观身影, 影乃与身偕。 若欲离尘垢, 将影与身排。 再观世万物, 有形必影该。 寻思欲解分, 似乎与理乖。 空寂如是说, 咸将贝叶开。 论影始太古, 至今尚犹猜。 日午难回避, 临水见眉腮。 月下偏分晓, 愚云似怪哉。 智人果解分, 祸胎两忘灾。 或说身裁影, 亦曰影身裁。 颠倒论常世, 倒颠日日俳。 观倦息意马, 劳心猿似豺。 到了难分去, 从伊子细差。 闭门终不见, 出户倚身牌。 有时定玄机, 俯仰何根荄。 祖佛如何定, 影子在尘埃。 尔升从尔上, 尔降从尔阶。 踌躇从踯躅, 穿履亦穿鞋。 反复诚难避, 簪花犹插钗。 虚实谁参透, 天厨一供斋。 八万四千户, 闾阎迩榭台。 鸡犬声无异, 庄周化骨骸。 漆园曾作吏, 槐国已知槐。 幻中生幻梦, 幻影与身哀。 影幻身亦幻, 何时有壮衰。 若欲常寂静, 百骸与之齐。 智虑浑忘却, 天然似婴孩。

      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 - 明代·朱元璋

      人道春归实不归, 但知结实蕊枝稀。 昨朝一夜如膏雨, 正是花成子就时。

      入如来禅 - 明代·朱元璋

      师心好善善心渊, 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 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 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 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市廛, 骅骝杂还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 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 人间甲子不知年。

      无题 - 明代·朱元璋

      诸臣未起朕先起, 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披被。

      骂文士 - 明代·朱元璋

      叽叽喳喳几只鸦, 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 明早个个烂嘴丫。

      钟子炼丹 - 明代·朱元璋

      翠微高处渺青烟, 知子机藏辟谷坚。 丹鼎铅砂勤火候, 溪云岩谷傲松年。 潭龙掣雹深渊底, 崖虎风生迥洞边。 径已苔蒙人未履, 昂霄足蹑斗牛天。

      目远山 - 明代·朱元璋

      云蔼远山风送雨,一薕高揭暑咸收。太*无事民康日,正在调和理顺秋。

      大祀 - 明代·朱元璋

      晨驾旌旄列队行, 龙旗遥映凤城明。 护霜云外天颜碧, 笼水烟边山*。 新岁野郊春气霭, 今朝村市晓晴生。 鞠躬稽首参天处, 四海讴歌贺太*。

      接树 - 明代·朱元璋

      老干将来发去烧,从新接起旧枝条。虽然未历风霜苦,自是先沾雨露饶。三四锹泥牢护足,二三皮蔑紧缠腰。东君看顾归家后,分付儿童莫去摇。

    [阅读全文]...

2022-05-12 12:04:09
  • 朱元璋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朱元璋名言

    1、笑天下可笑之人,骂天下可骂之人。——朱元璋

    2、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朱元璋

    3、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朱元璋

    4、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朱元璋

    5、贤才,国之宝也。——朱元璋

    6、大度难容容天下难容之士,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朱元璋

    7、顶天立地,是要用胯下之辱来换的。——朱元璋

    8、圣君眼里,武将文臣都是马,不同之处,一为悍马,一为轻骑,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朱元璋

    9、智者,以静制动,后发制人。——朱元璋

    10、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

    11、金玉非宝,节俭乃宝。——朱元璋

    12、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

    13、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朱元璋

    [阅读全文]...

2021-11-26 01:04:22
  • 《朱元璋画像》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 启示
  • 《朱元璋画像》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朱元璋画像》是一篇明代野史典故。作者为陆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元璋画像》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希望对你有帮助!

      1、《朱元璋画像》文言文

      明太祖朱元璋尝集画工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乃命写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早有,而它工不能知也。

      2、翻译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召集画工画皇帝的容貌,大多的画都不合皇帝的心意。有位画工画得很像,自己认为(皇帝)见了一定会奖赏,等到给皇帝看,也不合适。一位画工打听到皇上的心意,形象有一点相似,再画得雍容端庄献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就诏令画若干幅赐给各诸侯王。原来皇上的心思早已存在,只是其他的画工不能了解。

      3、注释

      (1)写御容:画皇帝的画像、容貌

      (2)及进览:等到呈给(皇帝)看

      (3)穆穆:雍容端庄的'样子

      (4)诸王:各诸侯王

      (5)见:被

      (6)盖:原来

      (7)它:别的

      (8)知:了解

      (9)它:其他的

      (10)写:画

      (11)进:呈上

      (12)亦:也

      (13)然:这样

      (14)集:召集。

      4、启示

      做事要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情况或心理,这样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作者简介

      陆容(1436年-1494年)字文量,号式斋。明江苏太仓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历任兵部职方郎中,累迁浙江右参政,所至有政绩。忤权贵,罢归卒。*生嗜书,多著述。归筑菽园,著书其中,与陆釴、张泰齐名,称“娄东三凤”。著作《式斋封事录》、《水利集》、《问官录》、《兵署录》、《浙藩稿》、《乙戊稿》、《菽园杂记》15卷、《菽园杂记摘抄》7卷、《式斋笔记》、《式斋先生文集》37卷·附录4卷等。

      6、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阅读全文]...

2021-12-30 02:45:27
  • 朱元璋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朱元璋《咏菊》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咏菊》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朱元璋《咏竹》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朱元璋《咏竹》

    翩翻飞舞布田垓,似絮还疑玉蕊梅。——朱元璋《雪诗赓曹文寿韵》

    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朱元璋《雪诗赓曹文寿韵》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朱元璋《庐山诗》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朱元璋《庐山诗》

    白帝城高万叠间,江云朝出暮犹还。——朱元璋《咏李白早发白帝城·其一》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朱元璋《示僧》

    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朱元璋《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朱元璋《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一尘不染,浮生九还,客中有僧舍三间,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朱元璋《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时*清和气愈浓,雨催花实喜晴风。——朱元璋《又赓吴哲韵》

    篱边点点如钱大,尽是青青间绿红。——朱元璋《又赓吴哲韵》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朱元璋《入如来禅》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朱元璋《入如来禅》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朱元璋《入如来禅》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朱元璋《入如来禅》

    前年拜辞去,今春二月归。——朱元璋《善世禅师游方归朝》

    默坐各无语,方寸究徘徊。——朱元璋《善世禅师游方归朝》

    樱花才脸笑,柳眼正舒眉。——朱元璋《善世禅师游方归朝》

    年年常作客,如蓬被风吹。——朱元璋《善世禅师游方归朝》

    时以断云完故衲,日将流水灌新田。——朱元璋《云衲野人》

    常勤侣鹤岩崖下,寂静俦猿烟雾边。——朱元璋《云衲野人》

    欲访未知何处住,料应霞举已成仙。——朱元璋《云衲野人》

    海天漠漠际无穷,巨舰樯高挟两龙。——朱元璋《沧浪翁泛海》

    帆饱已知风力劲,舵宽方觉水情雄。——朱元璋《沧浪翁泛海》

    鳌鱼背上翻飞浪,蛟蜃鬐头触见虹。——朱元璋《沧浪翁泛海》

    何日定将归泊处,也应系缆水晶宫。——朱元璋《沧浪翁泛海》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朱元璋《无题》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朱元璋《无题》

    人道春归实不归,但知结实蕊枝稀。——朱元璋《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

    幻化由来显妙工,幕天*地自从容。——朱元璋《飞舄化鸟》

    还知飞舄成双鸟,犹且同尘入宦中。——朱元璋《飞舄化鸟》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阅读全文]...

2022-05-06 12:03:59
  • 英雄杀朱元璋所有台词

  • 台词,英雄杀,语录
  • 普通 【强运】 哈哈,柳暗花明 台词二:岂能无牌

    阵亡 台词一:朕,乃万岁

    台词二:来亦何哀,去亦何苦

    现代版 【强运】 台词:哈哈,我的特权

    阵亡 台词:嗯

    朕也敢杀

    古代版 【强运】 台词:大运昌隆,无道不公

    阵亡 台词:万事休矣…

    秦始皇: 集权:的一切都是朕的

    /休想全身

    :长生不老药何在

    /寡人受命于天,永昌 (咳嗽---) 成吉思汗: 强掠:全军冲击

    /闪不过了。

    骑射:无 挂掉:只识弯弓射大雕/何人继承大业。

    刘邦: 驭人:知进退,明得失。

    /知人善用,此乃王道

    挂掉:项庄!你----/这是鸿门宴么! 赵匡胤: 释权:一物换一物

    /你牌太多了。

    挂掉:兄弟残杀呀/杯酒难以释兵权呀! 勾践: 隐忍:我忍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挂掉:忍不住了/大业未成啊

    项羽: 霸王:杀~~~/挡我者死

    挂掉: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虞兮虞兮奈若何。

    李世民: 控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一切尽在掌握

    挂掉:贞观之治结束了么?/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武则天: 迁都:换个位置,换种运气。

    /武媚娘在此,谁敢不服

    挂掉:何人懂我/唉~~ 慕容: 蝶魂:化仙入蝶魂。

    /以光之魂,抚*你的创伤。

    挂掉:恰似风中残蝶/世事如棋,我们都只是棋子 曹操: 奸雄:再来呀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挂掉:谁能懂我/世人皆看错我曹操 陈胜: 起义:苟富贵,勿相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挂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虽有鸿鹄之志 商鞅: 变法:变

    /让我好好考虑一下。

    法家:留下罪证

    /我也不亏

    挂掉:就这样吧/做法自毙呀

    刘伯温: 占卜:斗转星移,万物乾坤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归隐: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

    /最危险的就是最安全的

    挂掉:残..念../知天命,尽人事 岳飞: 武穆:精忠报国

    /进可攻,退可守

    挂掉:儿愧对母亲/报国无门啊~! 韩信: 兵仙:多多益善

    /何人能及 攻心:哼~你猜一猜

    /哼哼,猜吧 挂掉:堪比胯下之辱啊/我。

    [阅读全文]...

2022-04-28 00:23:50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

  • 古诗文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朱元思书》原文:

      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译文: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与朱元思书》赏析:

      本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山水小品。一共140多个字。骈文常用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文”。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首段是总写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第二句,由远及*,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写心中随顺追趣之情。一中路美景收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

      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深可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这段只用了三句二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第三段进而写山之景。作者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负势竞上”,视线由低往高移动:“互相轩邈”,视线向远处发展,视线扩展到座座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竞上”、“互相”、“争高”,无生命的山,无不奋发向上,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写了奇特山势,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山之“奇”,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水、百鸟、鸣蝉、山猿和树木,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从音响和日照角度来写,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和谐动听;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也无不令人振奋。山林百间交汇,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这一段最后珍两句写树木,跟段首“皆生寒树”照应,群峰丛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人以欣欣向荣,蓬勃向上感觉,写树木繁茂,、虚实结合,正写“横柯”、“疏条”,侧写“在昼犹昏”,“有时见日”,运笔手法灵活多变。

      这一段描写山中景物,插入一组议论性偶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息功名利禄之心。总之,既写奇景,又抒感概。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的“山川之美”。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阅读全文]...

2022-06-02 22:39:19
  • 初三语文《与朱元思书》课文及翻译

  • 初三,语文
  • 初三语文《与朱元思书》课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语文《与朱元思书》课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24.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5.好:美丽的。

      26.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7.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30.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31.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静下来。 息,使……*息,使动用法。

      32.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

      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 。反,通“返”,返回。

      34.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蔽,遮蔽。

      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

      37.见:看见。

      38.日:太阳,阳光。

      白话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赏析

      《与朱元思书》一文写作于南北朝时期,作者是吴均。这篇山水小品文成为名篇,是与其写作手法和创作背景分不开的。

    [阅读全文]...

2022-02-19 08:16:06
  • 《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的阅读题

  • 阅读,语文
  • 《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的阅读题

      《与朱元思书》一文写作于南北朝时期,作者是吴均。《与施从事书》这篇散文是作者向好友施从事描绘了故彰县附*的山景。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阅读题,欢迎大家分享。

      《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的阅读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①;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

      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②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④。

      【注释】

      ①汉:银河。

      ②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

      ③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

      ④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意思是,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信足,的确,确实。荡累,消除烦恼。颐物,留连物态以怡情养性。悟衷,启发性情。散赏,随便欣赏。

      8.解释加点字。2分

      ①猛浪若奔 ②互相轩邈

      ③横柯上蔽 ④千翼竞来

      9.翻译句子。2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与朱元思书》写作者坐船游览富春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看似没有固定的放向,实际上作者的游览是有固定方向的,证据是 (1分)

      11.作者是如何有层次地描绘异水的? (2分)

      12.从感官系统看,上面两文都从 角度写景,从写作目的看,两文都抒发了

      之情,《与施从事书》中能证明这一点的句子是 。(4分)

      参考答案:

      8. ①奔,奔马。 ②轩,向高处伸展。③柯,树枝。 ④竞,争。 9.略

      10.自富阳至桐庐

      11. 先用写江水的静态,突出其清澈的.特点(1分);再写江水的动态,突出其湍急奔腾的气势(1分)。

      12.视觉(1分) 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2分)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1分)

      《与施从事书》翻译

      在故鄣县东边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直耸云霄,绿树浓密,山路崎岖。鸟儿竞相飞来,千翼相连;口渴了来喝水的猿猴,成群结队,磨肩擦踵,百臂相接。秋天清晨的露水成了霜花,女萝铺成了小路。即使风雨交加,前程艰难,也不更改自己的气节。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的确可以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

    [阅读全文]...

2021-12-06 06:42:13
  • 有关朱服的诗词

  • 有关朱服的诗词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

      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

      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

      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城沽酒市。

      拚一醉,

      而今乐事他年泪。

      作者生*简介

      朱服(1048-?)字行中,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熙宁进士。以淮南节度推官充修撰、经议局检讨。元丰中,擢监察御史里行 ,历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婺、宁、庐、寿五州。绍圣初,召为中书舍人,官至礼部侍郎。徽宗时,贬海州团练副使 ,蕲州安置,改兴国军,卒。《宋史》有传。词存《渔家傲》一首,见《泊宅篇》卷一。

      赏析:

      这首词风格俊丽,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原题为“春洞”。

      开头两句“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正是“绿暗红稀”,春天快要悄然归去了。次三句:“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个俊美的佳句。

      “湿花”应上“ 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 。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在春天将去的时候,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愁,这“愁无比”三字,尽言二愁。如此深愁,既难排遣,故而词人将它连同春天一道付与了东流的逝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感叹春来春去,虽然是自然界的常态,然而美人有迟暮之思,志士有未遇之感,这九十日的春光,也极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即使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是留她不住的 。词句中的金龟指所佩的玩饰,唐代诗人贺知章,曾经解过金龟换酒以酬李白,成为往昔文坛上的佳话。

      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极意把酒留春 。“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虽然留她不住,也要借酒浇愁,拚上一醉 ,以换取暂时的欢乐。“寄语”一句,谓向酒肆索酒。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乐中兴感。

      这首词袭用传统作词法:上片写景 ,下片写情。

      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 ,一意化两,示遣愁不尽,无限感伤。作者亦自以“而今”句为得意之笔。

    [阅读全文]...

2022-02-20 01:21:46
朱元璋的诗词 - 句子
朱元璋的诗词 - 语录
朱元璋的诗词 - 说说
朱元璋的诗词 - 名言
朱元璋的诗词 - 诗词
朱元璋的诗词 - 祝福
朱元璋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