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红的诗词

关于带红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红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红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红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 语录(7k+) 说说(5k+) 名言(175) 诗词(120) 祝福(3k+) 心语(61)

  • 红色诗词

  • 红色,文学
  • 红色诗词

      革命时期英雄辈出,他们以诗情吟咏豪情,留下经典诗歌名篇,让我们可以一窥当年的.历史影像。下面是由励志的句子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就义诗》

      年代: *代 作者: 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2.《绝笔诗》

      年代: *代 作者: 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3.《吊鉴湖秋女士》

      年代: *代 作者: 柳亚子

      黄金意气铁肝肠,革命运中最擅场。

      天壤因缘悲道韫,中原旗鼓走*阳。

      飘零锦瑟无家别,慷慨欧刀有国殇。

      一笑人间痴女子,如君端不愧娲皇。

      4.《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年代: 现代 作者: *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

      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

      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5.《就义诗》

      年代: *代 作者: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6.《赠友人》

      年代: *代 作者: *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7.《囚歌》

      年代: *代 作者: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

      这地下的烈火将我比同这活棺材烧掉。

      8.《无题》

      年代: *代 作者: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9.《七律》

      年代: *代 作者: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阅读全文]...

2022-04-15 15:44:55
  • 红楼梦诗词

  • 红楼梦
  •   一、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二、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阅读全文]...

2022-01-19 13:05:22
  • 赞红楼梦的诗词

  • 红楼梦
  • 赞红楼梦的诗词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下面是关于赞红楼梦的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赞红楼梦的'诗词1

      纵语千言未开题,就中或论费凄迷。

      云山已过何堪写,粉泪柔肠旧淋漓。

      花宴美人精筑梦,酒筵公子醉依稀。

      千古争评犹堪待,哪寻芹溪解迷离。

      赞红楼梦的诗词2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

      情天情海幻情身

      赞红楼梦的诗词3

      文学精典红楼梦,

      艺术之花分外香。

      撰写当年时代影,

      人物性格描绘精。

      名著显示人间情,

      华夏文化指路灯。

      代代喜读畅想浓,

      继承精华奋力行。

      领之风骚,度也成姹。

      伤之悲,叹之感。

      数情已故断,新又成宠。

      姻缘怎能为情伤,晨磬暮谈又为谁。

      只留伤心独为怀,逝去伤感成独影。

      可卿可亲,却淫断逍遥魂。

      只感惜墨成空断夜。

      晴雯黛玉天生骄横却为情而困,袭人宝钗娴熟温婉甚讨人欢喜。

      潇潇暮湘裂,情意深深轻易碎。

      随风而逝,独上而至。

      宝钗有义,黛玉有情,宝玉有惜。

      却不料四世皇爵断深情。

      又感红楼深深梦,叹是孰能为谁情。

    [阅读全文]...

2022-02-20 03:30:16
  • 红色经典的诗词

  • 经典,红色,文学
  • 红色经典的诗词

      红色经典,这本是一个后*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记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暮色苍茫,

      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我的祖国,

      大河奔腾,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

      激流勇进,

    [阅读全文]...

2022-05-24 03:32:24
  • 红军长征的诗词

  • 红军长征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的诗词,欢迎阅览。

      1、《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清*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3、《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6、《清*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7、《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8、《长征》

      *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9、《七律》

    [阅读全文]...

2022-01-28 06:03:29
  • 赞美红楼梦诗词

  • 赞美,红楼梦
  • 赞美红楼梦诗词

      红楼梦是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值得赞美,如下为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赞美红楼梦诗词,欢迎阅读!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中华文化竟如何?四库难知万卷书。

      孔孟不如曹子妙,莲花有舌泪凝珠

      中华文化此中含,含笑悲欢味自耽。

      若能获麟同绝笔,春秋舌拙色应惭

      甲戌本凡例诗:

      终生着甚苦奔忙,盛*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文学精典红楼梦,

      艺术之花分外香。

      撰写当年时代影,

      描绘精。

      名著显示人间情,

      华夏文化指路灯。

      代代喜读畅想浓,

      继承精华奋力行。

      领之风骚,度也成姹。

      伤之悲,叹之感。

      数情已故断,新又成宠。

      姻缘怎能为情伤,晨磬暮谈又为谁。

      只留伤心独为怀,逝去伤感成独影。

      可卿可亲,却淫断逍遥魂。

      只感惜墨成空断夜。

      天生骄横却为情而困,袭人娴熟温婉甚讨人欢喜。

      潇潇暮湘裂,情意深深轻易碎。

      随风而逝,独上而至。

      有义,有情,有惜。

      却不料四世皇爵断深情。

      又感红楼深深梦,叹是孰能为谁情。

    [阅读全文]...

2022-07-23 08:42:51
  • 红楼梦诗词注解

  • 红楼梦,阅读
  • 红楼梦诗词注解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里面也写着很多的诗词,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红楼梦诗词注解,一起来看看吧!

      一、惜春

      原文:

      后面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译文:

      看破了三春的盛景不会长久,道装一披立刻改尽当年红装;

      可怜那侯门闺秀的千金小姐,孤独地睡在青灯和古佛身旁。

      注解:

      勘破句:勘,仔细审查;勘破,看破;三春,指暮春;时值春末,所以说盛景不长。又,三春,隐指元、探、迎三春,惜春从她们“景不长”中看破了世情,决心出家。缁衣:指道装。绣户:富贵人家的闺房。青灯:清冷的灯光,指寺院里幽暗的灯光。

      二、王熙凤

      原文:

      后面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译文:

      鸟中的凤凰偏偏生活在末代,人们只知道夸赞她一生的才干;

      试看那“听从”“冷漠”“休弃”三部曲,哭返金陵的结局更使人悲哀。

      注解:

      凡鸟:“凤”的拆字,隐王熙凤名。一从二令三人休:拆字,指贾链对王熙凤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最初是听从,然后是冷漠,最后是休弃,曹雪芹原书只有八十回,凤姐的结局是否如此不得而知,高鄂续书,也没有凤姐被休事。

      三、巧姐

      原文: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纱:势败休荣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译文:

      势运衰微就不要说那当年的阔气,家业凋零也不要说什么骨肉之情;

      因偶然帮助过一位村妇,到后来才巧遇救命恩人。

      注解:

      家亡:家业凋零。村妇:指刘姥姥,此二句写王仁、贾芸拐卖巧姐,为刘姥姥所救。

      四、李纨

      原文:

      后面又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披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好水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译文:

      桃李在春风中开花结子又凋残,到头来谁象她那样幸运有盆兰;

      冰水虽好难免消融空使人嫉妒,白白地专供别人作无谓的笑谈。

      注解:

      桃李句:桃李,一“李”字,完与“纨”同音,暗喻李纨名字。结子,李纨生贾兰不久,丈夫夭折,青春完结了,故曰“结子完”。一盆兰:指贾兰。如冰句:以容易消融的冰水形容李纨尊礼守寡,望子成龙的生*遭遇,虽然贾兰做了官,李纨也博得了个“美名”,但这一切都象容易消融的冰水一样无谓,不免为人耻笑。

      红楼梦人物诗词作品七首

      一、长相思.鸳鸯①

      贤丫鬟,俏丫鬟,标致温柔惹祸端,苦遭色鬼缠②。

      节非凡,性非凡,富贵威权粪土廉,决绝剪孽缘③。

      【注释】

      ①鸳鸯,贾母大丫鬟,本姓金,家生子,父母哥嫂均为贾府奴隶。

      ②“贤丫鬟”四句:据《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鸳鸯品貌出众,“行事作人,温柔可靠”。不料被贾赦看中,欲娶她为妾,先后命邢夫人及鸳鸯哥嫂前去说媒逼嫁。色鬼:指贾赦。

      ③“节非凡”四句:据《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鸳鸯向贾母哭诉贾赦逼婚之事,并当众剪发明志,发誓终生不嫁男人。

      二、减字木兰花.紫鹃①

      潇湘馆内,春怨秋悲常品味②。花底石旁,假语危词试玉郎③。

      多情重义,论嫁谈婚参至计④。聪慧忠诚,奴婢群中留美名。

      【注释】

      ①紫鹃,林黛玉贴身大丫鬟,原为贾母身边二等丫头,名唤鹦哥,后来贾母将她给了黛玉。她与黛玉赤诚相待,情同姐妹,是个讲义气重情义的好姑娘。

      ②潇湘馆:贾府大观园重要景观,林黛玉居所。

      ③“花底”二句:据《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紫鹃在大观园桃花树下石边,故意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老家去,以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感情。玉郎:贾宝玉。

      ④“多情”二句:据《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紫鹃深为林黛玉的终身大事忧虑,她劝黛玉“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并说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话。

      三、浣溪沙.麝月①

    [阅读全文]...

2022-04-29 03:18:05
  • 有关于红楼梦诗词

  • 红楼梦
  • 有关于红楼梦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红楼梦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安。奴去也,莫牵连。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

      《赞会方园》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

      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红楼梦曲·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阅读全文]...

2022-03-28 21:18:11
  • 《红楼梦》诗词鉴赏

  • 红楼梦
  •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诗词鉴赏,欢迎阅读!

      《红楼梦》诗词鉴赏1

      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诗词鉴赏】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红楼梦》诗词鉴赏2

      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

      【诗词鉴赏】

      咏菊诸诗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

      贾政不在家,宝玉无拘无束地同众姊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是他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诗中充满富贵闲人的情趣,“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他得意极了。

      《红楼梦》诗词鉴赏3

      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诗词鉴赏】

      这一首用的是“十灰”韵。

      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说他可为闺阁增光。这是说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等对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诗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的态度。

      宝玉自己以为他的诗写出了“访菊”、“种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认不如林、薛、史诸人之诗。

      《红楼梦》诗词鉴赏4

      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诗词鉴赏】

      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这一首被评为第五,属上乘之作。用的是“十二侵”韵。

      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科头”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竞把她误认成宝玉。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红楼梦》诗词鉴赏5

      湘云(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阅读全文]...

2022-07-10 15:19:40
  • 满江红诗词赏析

  • 满江红诗词赏析

      《满江红·两峡崭岩》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赏析」

      在词中,作者对赵晋榈娜烁瘛⑽牟筛予了极大的赞美。同时,由于二人遭遇相似,心有灵犀,同是报国无门,志不得伸,也反映了作者那种无奈、抑郁而又清高的思想感情。

      词的上片,是写清风峡的景色及赵晋的高尚品格。开篇:“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写出清风峡两侧重岩叠嶂,陡峭挺拔,刘辉曾经读书其中的清风洞,如今归谁占领呢?云儿飘浮,鸟儿飞翔,山涧中野花红似一片晚霞,高山上绿色葱葱,这美丽的景象扑满视野。但这里人迹罕至,住在这里,岂不孤寂?以下数句,就是回答这个问题。“世上无人供笑傲”,还不如在此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即使“门前有客”来访,也大抵是些俗物,还是不要迎接为好。“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如果无人伴君而感到凄凉时,就多栽些竹子吧。这几句词,层层递进,赞美了赵晋槌尘拔俗,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词的下片,赞美了赵晋榈奈牟杉白髡叨哉缘募度推崇。“风采妙、凝冰玉”,颂扬了赵晋冰清玉洁的品质,是对上片的总结。“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写得绝好的诗句,可以流传百世,以育*。在现今社会中,有您这么杰出的一个人物就足够了。这几句把赵晋橥瞥绲轿抟愿醇拥牡夭健“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人就象秋天的鸿雁,今天落在这里,明天飞向那里,没有固定的住处;事,就象飞出的弹丸,转瞬即逝,对待它,应该圆熟些,何必那么固执。当时作者与赵晋橥是被罢官隐退,他们都胸怀大志,又都是栋梁之材,但却得不到重用,这两句词反映了他们那种无奈、悲哀而又不得不自我安慰的心情。“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这次出游,很高兴君侯陪酒又陪歌,真是难得的机会啊!以“阳春曲”收尾,紧承“陪歌”,指赵晋的原词,同时也含有自谦的意思。

      这首词虽是应酬之作,但由于词作者与赵晋际遇相似,所以他笔下的赵晋椋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化身。结合时代背景和辛弃疾的抱负、经历来读,就会感到词中蕴含的忧愤十分深广。

      满江红

      姜夔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满江红》,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格为准,大都用仄韵。像岳飞“怒发冲冠”一片,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可是这首《满江红》却改作*韵,声情遂发生较大的变化。词乃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春初,前有小序,详细地叙述了改作的原委: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风径至居巢,当以*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引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小序中所举“无心扑”一例,见于周邦彦《满江红》“昼日移阴”一片,原作“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用的是“融字法”即如沈括《梦溪笔谈》卷五所云:“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声’也。”夏承焘以为“宋词‘融字’,正谓此耳”(见《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卷三)。为了免去融字的麻烦,以求协律,所以词人改仄为*。其实改仄为*,非仅白石一例。贺铸曾改《忆秦娥》为*韵,叶梦得、张元干、陈允*亦改《念奴娇》为*韵。……可见这是宋词中重要一格。仄韵《满江红》多押入声字,即使音谱失传,至今读起来犹觉声情激越豪壮;然而此词改为*韵,顿感从容和缓,婉约清疏,宜其被巢湖一带的善男信女用作迎送神曲而刻之楹柱了。

      词中塑造了一位巢湖仙姥的形象,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她没有男性神仙常有的那种凛凛威严,而是带有雍容华贵的姿态,潇洒出尘的风范。她也没有一般神仙那样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却能镇守一方,保境安民。这是词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但也遵守了中国的神话传统。因为在传统神话中常常记载着我国的名山大川由女神来主宰。从昆仑山的西王母到巫山瑶姬,从江妃到洛神,这些形形*的山川女神,大抵是母系社会的遗留。巢湖仙姥当是山川女神群像中的一位。

      词的上片是词人从巢湖上的自然风光幻想出仙姥来时的神奇境界。它分三层写:先是湖面风来,绿波千顷,前山乱云滚滚,从云中似乎隐约出现无数旌旗,这就把仙姥出行的气势作了尽情的渲染。特别是“旌旗共、乱云俱下”一句更为精采:一面是乱云翻滚,一面是旌旗乱舞,景象何其壮丽!从句法来讲,颇似王勃《滕王阁赋》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而各极其妙。这是一层。接着写仙姥前有群龙驾车,后有诸娣簇拥,甚至连群龙的金轭、诸娣的玉冠也发出熠熠的光彩。至于仙姥本身的形象,词人虽未着一字,然而从华贵的侍御的烘托中,已令人想见她的仪态和风范。这些当然是出于词人的想象,但也有一定的现实根据。原词在“相从诸娣玉为冠”句下有自注云:“庙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这十三位仙姥庙中的塑像,便是词人据以创作的素材。此为第二层。最后是写夜深风定,湖面波*如镜,偶而画外传来清脆的丁当声,仿佛是仙姥乘风归去时的环珮余音。在《疏影》一词中,词人曾写王昭君云:“想珮环、月夜归来……”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意境。此云湖上悄然无人,惟闻珮环,境亦杳渺,启人遐想。此为第三层。通过这三层描写,巢湖仙姥的形象几乎呼之欲出了。

      《满江红·中秋夜潮》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译文翻译

      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明亮的圆月和壮观的潮水。这时,月亮好像经过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越发显得明亮澄圆。江潮到来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决口那样,奔腾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月光普泻,直照海底的蛟龙窟穴。潮声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月夜太空素光皓洁,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广阔天地间洁净澄澈,犹如用刷子刷洗了一般。一腔激气直冲云霄,似乎能驱走月中的粉黛。他举杯酌酒,似乎一口气就能吞下吴越两国。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观潮所见之奇景与所生之豪情说与儿辈听听,那他们也会为之心胆惊裂啊!

      注释解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阴:指低凹处。

      潮信:即潮。因其来时有定时,故称“潮信”。

      半破:指半轮月亮。

      斗成:拼成。双绝:指圆月和潮水。

      金镜:比喻月亮。

      拏攫(ná jué):夺取。擎同拿。

      子胥: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

      沉冤:久未昭雪的冤屈,指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而赐其宝剑,令其自刎。

      蛟龙穴:传说水底有蛟龙居住的宫殿,即龙宫。

      声直上:指潮水的涛声。

      蟾蜍窟:即月宫。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蟾蜍即蛤蟆。

      洞然:洁净的样子。刷:刷去污垢。

      粉黛:粉敷面而助白,黛画启而增黑,都是妇女使用的妆饰品。

      “举杯”句:指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和越王勾践杀死大夫文种的事,是对他们杀害大臣的谴责。

      说似:讲论。儿曹:儿辈。

      心应折:江淹《别赋》:“使人意夺神孩,心拆骨惊。”心折,中心摧伤,即憾动了心灵。

      创作背景

      史达祖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观钱塘江大潮,有感而作此词。宋宁宗嘉泰四年五月(1204)夏,韩侂胄在定议伐金之后上书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次年四月,又追论秦桧主和误国之罪,改谥“谬丑”。身为韩侂胄的得力幕僚,作者在词里写伍子胥的沉冤得以洗雪,恐即与此事有关。

      诗文赏析

      史达祖本来是一位“婉约派”的词人。前人之所以盛赞他,主要是因为他具有那种婉丽细腻的词风。其实,他的词风并不局限于“婉约”一路。像这首词,就抒发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见的豪气激情,在风格上也显得沉郁顿挫、激昂慷慨,语句铿锵,意境深沉,运笔稳健,充满了激荡今古的豪气。这就可以大大帮助读者加深对其人、其词的全面了解。

      中秋海潮,是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早在北宋,苏轼就写过《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首绝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南宋辛弃疾也写过《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等上乘之作。史达祖这首题为“中秋夜潮”的《满江红》,在某种程度上看,就正是继承苏、辛“豪放”词风之作,它写出了夜潮的浩荡气势,写出了皓洁的中秋月色,更借此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一股激情,令人读后产生如闻钱塘潮声击荡于耳的感觉。

      因为是写“中秋夜潮”,所以全词就紧扣海潮和明月来写。开头两句“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即分别交待了潮与月两个方面,意谓:水归属于“阴”,而月为“太阴之精”,因此潮信的盈虚——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这里所用的“归”和“盈虚”两组动词,就为下文的描写江潮夜涨,蓄贮了巨大的“势能”。大江东去,这其中本就蓄积了许多的“力量”。此时,在月球的引力下,它又要返身过来,提起它全身的气力向钱塘江中扑涌而去,这是非常壮观惊险的。故而在分头交待过潮与月之后,接着就把它们合起来写:“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只有逢到每年的中秋(即“凉秋半破”时),那十分的满月与“连山喷雪”而来的“八月潮”(李白《横江词》:“浙*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才拼合成了堪称天地壮观的“双绝”奇景。它们“壮”、“奇”之所在,以下两句即分写之:“有物揩磨金镜净”是写月亮,它似经过什么人把它重加揩磨以后那样,越发显得明亮澄圆:“何人拏攫银河决”是写江潮,它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缺口那样,奔腾而下。

      对于后者,不妨引一节南宋人周密描绘浙江(即钱塘江)潮的文字来与之参读,以加强感性认识。《武林旧事》卷三《观潮》条里写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至于前者(中秋之月),则前人描写多矣,无须赘引。总之,眼观明月,耳听江潮,此时此地,怎能不引起惊叹亢奋之情?但由于观潮者的身世际遇和具体心境不同,所以同是面对这天下“双绝”,其联想和感触亦自不同。比如宋初的潘阆,他写自己观潮后的心情是“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酒泉子》),主要言其惊心动魄之感;苏轼则在观潮之后,“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南歌子》),似乎悟得了人生如“潮中之沙”(“寓身化世一尘沙”)的哲理;而辛弃疾则说:“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摸鱼儿》),在他看来,那滔天而来的白浪,正是伍子胥的幽灵驾着素车白马而来。但是史达祖此词,却表达了另一种想象与心情:“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这里的一个着眼点在于“雪”字:月光是雪白晶莹的,白浪也是雪山似地喷涌而来,这正象征着伍子胥的“沉冤”已经洗雪干净。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写时*中秋、月夜泛湖的情景道:“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又云:“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这实际是写他“通体透明”、“肝胆冰雪”的高洁人品。史词的“子胥见嫦娥”则意在借白浪皓月的景象来表达伍子胥那一片纯洁无垢的心迹,也借此而为伍子胥一类忠君爱国而蒙受冤枉的豪杰*昭雪。这表明:史氏虽身为“堂吏”,胸中亦自有其政治上的是非爱憎,以及对于国事的关注之情。

      下阕继续紧扣江潮与明月来写。“光直下,蛟龙穴”是写月,兼顾海:月光普泻,直照海底的蛟龙窟穴:“声直上,蟾蜍窟”是写潮,兼及月:潮声直震蟾蜍藏身的月宫。两个“直”字极有气势,极有力度,充分显示了中秋夜月与中秋夜潮的伟观奇景。“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则合两者写之:天是洁净的天,月光皓洁,“地”是洁净的“地”,白浪喷雪;上下之间,一派“洞然如刷”,即张孝祥所谓“表里俱澄澈”的晶莹世界。对此,词人的心又一次为之而激动万分、“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这前两句,正好符合了现今所谓的“移情”之说。——按照这种“移情论”,在创作过程中,物我双方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比如,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中,就会出现象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类的诗句;而“物”的形相、精神也同样会影响到诗人的心态、心绪,如人见松而生高风亮节之感,见梅而生超尘脱俗之思,见菊而生傲霜斗寒之情。史词明谓“激气已能”、“举杯便可”,这后两个词组就清楚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激气豪情,正是在“光直下”、“声直上”的伟奇景色下诱发和激增起来的。——当然,这也与他本身含有这种激气豪情的内在条件有关。

      在外物的感召之下,一腔激情直冲云霄,似乎能驱走月中的粉黛(美人);这股激情又使他举杯酌酒,似乎一口能吞下吴越两国。这两句自是“壮词”。一则表现了此时此地作者心胸的开阔和心情的激昂;另一则——如果细加玩味的话,也不无包含有对于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些或者昏庸、或者狡狯的君王,以及那当作“美人计”诱饵的西施的憎恶与谴责,因为正是他们共同谋杀了伍子胥。所以这两句虽是写自己的激气与豪情,但仍是暗扣“月”(粉黛即月中仙女)、“潮”(吴越之争酿出子胥作涛的故事)两方面来展开词情的,因此,并不能视为走题。末两句则“总结”上文,词人说:若是明朝把我今夜观潮所见之奇景与所生之豪情说与你辈(“儿曹”含有轻视之意)去听,那不使你们为之心胆惊裂才怪呢!词情至此,达到*,也同时戛然中止,如觉有激荡难遏的宏响嗡嗡回旋于耳畔。

      《满江红·暮春》原文

    [阅读全文]...

2022-02-05 04:13:39
带红的诗词 - 句子
带红的诗词 - 语录
带红的诗词 - 说说
带红的诗词 - 名言
带红的诗词 - 诗词
带红的诗词 - 祝福
带红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