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兰美女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楼兰美女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楼兰美女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楼兰美女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高适《东*留赠狄司马》
愿学北地傅介子,一节出斩楼兰王。——冯时行《安清桐夜坐有怀》
宝匣秘藏英气在,提携终拟斩楼兰。——周端臣《古剑》
宵传前路捷,游马斩楼兰。——张玉娘《塞上曲》
不待斩楼兰,闻已事薰粥。——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辛弃疾《送剑与傅岩叟·莫邪三尺照人寒》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前年斩楼兰,去岁*月支。——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陈子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曹唐《送康祭酒赴轮台》
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
定如汉贰师,去縳楼兰王。——宋濂《答胡将军》
未能技剑斩楼兰,几欲袖椎摧晋鄙。——楼钥《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
何当亲斩楼兰首,仗节归朝报至尊。——陈基《淮阴杂兴四首·其四》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一句及含义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一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及含义,欢迎阅读。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一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原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这句话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词翻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诗词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内容介绍:
上代恩怨冯旻洋是盗墓集团的一员,无意认识了左浥明,两人成为好友。左浥明怀疑冯旻洋的身份,身为警察的他和冯旻洋一起盗墓收集到很多证据。然而盗墓集团的人发现了左浥明的身份。要冯旻洋在一星期内将左浥明杀死。冯旻洋最终没下的了手,导致了自己妻子奚睿雪和左浥明的残死。左浥明的妻子胡佳(同时也是冯旻洋的高中同学)延续了丈夫的职业,誓要把盗墓集团粉碎。而冯旻洋也脱离了盗墓集团,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本代解决上代恩怨……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
这个也不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还有这个: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
还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这个也喜欢: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还有好多好多:桂棹悠悠分浪稳。
烟幂层峦,绿水连天远。
赢得锦囊诗名满。
兴业豪饮挥金碗。
飞絮撩人花照眼。
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
翠竹谁家门可款。
舣舟闲上斜阳岸。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
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
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轻红蔓引丝多少,剪表兰叶巧。
人向月中归,留下星钿,弹破真珠小。
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疏炎更香饶。
不将朱粉污高标。
空谷佳人宜结伴,贵游公子不能招。
小窗相对诵离骚。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
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
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
堪纫佩。
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病中有以兰花相供者,戏书天女殷勤著意多。
散花犹记病维摩。
肯来丈室问云何。
腰佩摘来烦玉笋,鬓香分处想秋波。
不知真个有情么。
晓角霜天,昼帘却是春天气。
小园行处。
双蝶相随至。
恰向梅边,又向桃边觑。
孜孜地,访兰寻蕙。
谁会幽人意。
秋向晚,秋晚蕙根犹暖。
碧染罗裙湘水浅,羞红微到脸。
窣窣绣帘围遍,月薄霜明庭院。
妆罢宝奁慵不掩,无风香自满。
蕙兰芳引 赋藏一家吴郡王画兰空翠染云,楚山迥、故人南北。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美女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参差袖短指偏长,纵跳蟾蜍踞玉床。刻柏成舟雏鹿好,柔荑谁累在东墙。
3、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4、离宫别苑岱宗高,玉树金冠髧两髦。天与狐裘非蔽耳,扬名遗腹战长勺。
5、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6、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7、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8、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9、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2、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3、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
14、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15、弱骨难夸羽翼丰,群狙戚相死从容。旧事谁堪眠蓬岛,胡旋乍舞四面风。
1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8、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19、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20、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21、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22、灭国无言几许人,奈何垂泪最销魂。名花彻夜充狼笑,从此蝶声杳不闻。
23、短裙荆钗故不输,拔尽黄金演酒徒。月满云河成影趣,当年何必凤栖梧。
24、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
25、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26、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27、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2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9、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30、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31、掌上风轻借舞强,居然王莽妒裾扬。昭成魁伟偏先死,击鼓无人上庙堂。
1、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
2、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3、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秦韬玉《贫女》
4、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5、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6、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7、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8、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0、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11、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1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3、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1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1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16、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17、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鱼玄机《赠邻女》
18、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9、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20、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妾薄命》
21、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22、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2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2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25、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26、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27、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28、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9、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30、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31、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32、宁不知倾城与倾国。(m.ju.51tietu.net)——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3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3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36、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38、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39、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40、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41、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萧衍《东飞伯劳歌》
42、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43、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44、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45、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列女操》
46、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47、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黄庭坚《清明》
4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49、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5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51、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和项王歌》
有关于美女的诗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女。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手四海之外。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天生丽质,国色天香,如花似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2、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3、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4、篆诗九鼎碧成朱,溅泪石榴升玉除。承宠云中还射日,不堪龙马付浮图。
5、面似芙蓉出水,腰如弱柳扶风。
6、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7、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8、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9、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10、弱骨难夸羽翼丰,群狙戚相死从容。旧事谁堪眠蓬岛,胡旋乍舞四面风。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2、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13、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14、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15、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16、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7、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18、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19、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褭褭秋烟里。
20、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4、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25、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6、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27、佳人自鞚玉花骢,翩若惊燕踏飞龙。
28、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三爵钗,腰佩翠琅玕。
29、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30、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
31、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32、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33、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34、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丝绸之光滑,芦苇之柔韧!
35、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36、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37、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38、俏丽若是三春之桃,清素还若九秋之菊。
3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0、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41、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42、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43、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44、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4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46、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47、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48、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49、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50、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5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楼兰美女的诗句
楼兰美女的古诗
楼兰的诗句
斩楼兰的诗句
写楼兰的诗句
关于楼兰的诗句
描写楼兰的诗句
有关楼兰的诗句
楼兰的诗词
有关楼兰的古诗句
关于楼兰的优美句子
抗击楼兰的古诗句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古诗中有楼兰的诗句
含楼兰的古诗
关于楼兰的诗词
求写楼兰的古诗
我的楼兰的说说
楼兰在古诗中的
有楼兰的古诗词
古代的楼兰古诗
古诗楼兰的寓意
有关楼兰的古诗
带楼兰一词的古诗
黄沙和楼兰的古诗
直为斩楼兰是哪里的古诗
我的楼兰古诗词
我的楼兰歌曲古诗
赞美楼兰古国的古诗词
关于长安楼兰的古诗
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古诗
关于非唐朝的古诗
古诗中的萧山江寺
放鱼古诗古诗的视频
陈思雨的古诗
带有月的古诗小学
带有饮字的古诗词
积极做业务的古诗词
祝长寿最出名的古诗词
真诚交友的古诗
关于兄弟恩怨的古诗词
用于表达团结的古诗词
带锁子的古诗
大家观点一致的古诗
老婆生日祝福的古诗词
诗中带有*羌的古诗
关于初冬的自己写的古诗词
含观云的古诗
古诗忆江南一的词意
赞美老师无私的古诗
图片中隐藏的古诗
梅花的古诗与图片
非君子所为小人的古诗
描写春雨的5首古诗
技术精湛的古诗
关于感谢姐姐的唯美古诗
蛇床的功效和作用_古诗文网
表示无助的古诗
描写飞雪短的古诗
意思积累的古诗词
祈求父母安康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