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关于含楼兰的怀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楼兰的怀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楼兰的怀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楼兰的怀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8) 说说(26) 名言(2) 诗词(5k+) 祝福(19) 心语(1)

  •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一句及含义

  • 知识,学*,文学
  •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一句及含义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一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及含义,欢迎阅读。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前一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原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这句话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词翻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诗词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内容介绍:

      上代恩怨冯旻洋是盗墓集团的一员,无意认识了左浥明,两人成为好友。左浥明怀疑冯旻洋的身份,身为警察的他和冯旻洋一起盗墓收集到很多证据。然而盗墓集团的人发现了左浥明的身份。要冯旻洋在一星期内将左浥明杀死。冯旻洋最终没下的了手,导致了自己妻子奚睿雪和左浥明的残死。左浥明的妻子胡佳(同时也是冯旻洋的高中同学)延续了丈夫的职业,誓要把盗墓集团粉碎。而冯旻洋也脱离了盗墓集团,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本代解决上代恩怨……

    [阅读全文]...

2022-04-07 13:12:33
  • 关于楼兰的诗句

  •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高适《东*留赠狄司马》

    愿学北地傅介子,一节出斩楼兰王。——冯时行《安清桐夜坐有怀》

    宝匣秘藏英气在,提携终拟斩楼兰。——周端臣《古剑》

    宵传前路捷,游马斩楼兰。——张玉娘《塞上曲》

    不待斩楼兰,闻已事薰粥。——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辛弃疾《送剑与傅岩叟·莫邪三尺照人寒》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前年斩楼兰,去岁*月支。——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陈子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曹唐《送康祭酒赴轮台》

    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

    定如汉贰师,去縳楼兰王。——宋濂《答胡将军》

    未能技剑斩楼兰,几欲袖椎摧晋鄙。——楼钥《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

    何当亲斩楼兰首,仗节归朝报至尊。——陈基《淮阴杂兴四首·其四》

    [阅读全文]...

2022-01-08 07:29:49
  • 我的楼兰

  •   我的楼兰    岁月在风沙里  在夕阳西下里消瘦了达达的马蹄  在驼铃声里残存的温暖安慰美人的脸  穿越断壁残垣刀剑无情  伤我至刻骨的痛    只为我的楼兰望穿一场柔软的雨  一直下雨吧  淋湿我  然后让诗歌葳蕤生光  让远古的鱼群复活  然后给我  一条河的喧哗  一座山的沉默    清笛横吹飞鸿列列  天地苍茫无边辽阔  岁月流淌风沙蚀刻斑驳了容颜  一千次轮回只为这刹那永恒  一回首已了无痕迹  一回首已一梦千年    所有的繁华终将荒冷记忆  盛妆演出也将黯然谢幕  我的楼兰啊我只是  ------今夜你最后的剑客  杀伐之声渐起  我紧握利剑的手缓缓垂落  星光辉映原野血色黎明  伤我至刻骨的痛

    [阅读全文]...

2022-01-01 14:22:34
  • 经典的怀古诗

  • 经典
  • 经典的怀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的怀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2、《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7、《江南》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8、《君山》

      唐·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9、《春草官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10、《易水》

      唐·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11、《姑苏台》

      唐·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12、《景阳台》

    [阅读全文]...

2021-11-23 10:41:21
  • 怀古诗大全

  •   1、《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2、《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花。

      7、《江南》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8、《君山》

      唐·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9、《春草官》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10、《易水》

      唐·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11、《姑苏台》

      唐·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12、《景阳台》

      宋·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阅读全文]...

2022-03-04 14:28:58
  • 山村咏怀古诗

  • 文学
  • 山村咏怀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村咏怀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村咏怀》

      朝代:唐 作者:邵康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山村咏怀》大意: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作者简介:

      邵康节 (一O一一~一O七七)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是*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梅花易数》是他的发明的占卜方法。可是这本书版本很多,估计已经是传伪了。先天易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可是在他的著作中关于先天易学叙述的并不详细。朱熹的《周易本义》对于先天易学作了详细的介绍。

      注释

      去:指距离。

      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赏析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写下了这首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4-08 00:02:52
  • 咏史怀古诗

  •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江南怀古》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11、《月夜金陵怀古》

    [阅读全文]...

2022-06-12 16:11:57
  • 恨不着戎装,利刀斩楼兰——中印边界对峙感怀

  •   (一)  剑拔弩张望西疆,胡儿犯边甚猖狂。  华夏精英满天下,神州寸土岂能忘。  螳臂挡车车轮疾,六国伐秦秦愈强。  愿随百万虎狼师,重执金戈上战场。  驱逐倭寇雪国耻,守疆保国尽力量。    (二)  鬼蜮掀恶风,边疆起峰烟。侵我洞朗地,犯我亚东关。  眼观塞烽烟,心焦如油煎。恨不着戎装,利刀斩楼兰。  泱泱一大国,忍耐也有限。不战屈人兵,正义我在先。  时局如弈棋,国运靠谋算。铁肩担道义,冷眼对敌顽。  一朝铁骑起,捣敌操胜券。犯我中华者,有来必无还!

      编辑点评:

      一组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精美古韵。2019年曾因印度军队和印藏边防警察部队*日越界拆除一座中方哨所,两国军队在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北部发生对峙。如今,再起事端,印度军队犯我疆土,洞朗对峙已经两月有余,国人无不义愤填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作者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激愤满怀。看西疆,剑拔弩张,作者抒发了作为中国人的壮志豪情,神圣疆土,寸土必争。历史上那些螳臂挡车之辈,都是自不量力,看我华夏,国富民强,为了捍卫正义,我愿“愿随百万虎狼师,重执金戈上战场。”泱泱大国,岂容他人践踏,驱逐倭寇,爱我中华,用行动来保我边疆。全诗语言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历史与现实相交织,情感充沛,表达了作者坚定不移的爱国决心,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一组鼓舞人心的爱国诗歌,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2022-06-21 02:13:46
  • 春日京中有怀古诗

  • 春日京中有怀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日京中有怀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

      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

      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

      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

      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词句注释

      ⑴京中:指西京长安。

      ⑵游寓(yù):寓寄他乡。秦:指长安。

      ⑶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这里借指长安园林。徒:徒然。

      ⑷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漫:随意,没有约束。

      ⑸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⑹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写《大将军第颂》,*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⑺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这里是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春日京中有怀》原文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春日京中有怀》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

      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

      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

      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

      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春日京中有怀》赏析

      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又在洛阳西巩县,因此他对洛阳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武则天长期留居洛阳,只在长安中(701—703)曾一度回西京。当时杜审言曾随驾去长安。这首《春日京中有怀》诗,大约作于公元702或703年(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诗人抒发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对洛阳的万物无比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诗以*缓的语气叙述起,“今年游寓独游秦”,扣住题目的“京中”简洁地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宦游对诗人来说本为*常事,而今年所不同的是“独游秦”。“独游秦”三字,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情怀表现得既充沛又含蓄。

      这*静的叙述中寓有潮涌般的思绪。次句紧承前句的“独游秦”,顺流直下冲决了感情的闸门:“愁思看春不当春”,诗人直呼“这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却因为乡愁无心赏玩!”长安古都风物形胜,又置冬去春来,节序的推移,自然容易引起异乡人感昔怀今触动愁思。这联诗十四个字,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诗人自我形象。由于诗中错落有致地巧用重字,“游寓独游秦”,“看春不当春”,使气韵回环,节奏和谐,声情摇曳生姿。

      颔联:“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描绘长安景色,上林苑里鲜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细柳营前,柳枝新绿却无人看顾。花木随着季节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本无所谓“徒发”或“漫新”,然而诗句中却着以“徒”和“漫”,赋予景物以人性。正应了清人吴乔所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绘景是为写情,这联是首联诗中“愁思看春不当春”的具体化描述,形象地表现诗人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

      颈联:“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描绘的是诗人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之写《大将军第颂》,*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他们在南桥群游兴尽而归,又在西第集宴豪饮。这欢畅的场面,正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运用这一虚笔来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人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由于其中化用了陈遵的典故,不仅表现了友人英侠豪爽的性格,而且使诗歌具有豪放的气势。“公子南桥”句,虽没直接写景,然而景已自在其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诗写至此,似乎已完题中“有怀”。但诗人犹觉未够,又引出尾联传颂千古的名句。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语痴而情真。诗人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人,也怀念洛城的风日,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这首诗与一般“有怀”诗相比,它扩大了“有怀”的范围。“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联诗正是独出心裁,“言人之所不能言”。

      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律结句之妙者,“则杜审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这评语是有灼见的。

      杜审言这首《春日京中有怀》,结构齐整*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

      《春日京中有怀》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670-674)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阅读全文]...

2022-06-08 00:16:43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 句子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 语录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 说说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 名言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 诗词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 祝福
含楼兰的怀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