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诗词

关于诗经里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经里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经里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诗经里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0) 说说(31) 名言(13) 诗词(2k+) 祝福(6) 心语(6k+)

  • 《诗经》经典诗词大全

  • 经典,诗经,古诗文
  • 《诗经》经典诗词大全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经典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2、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3、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4、大叔于田

      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5、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6、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7、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8、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9、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10、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11、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12、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13、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14、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阅读全文]...

2022-05-28 12:00:33
  • 《诗经》诗词赏析

  • 诗经
  • 《诗经》诗词赏析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適,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详,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作品赏析

      周人称述文武从开国到灭商得天之助。

      明明:施明德于天下。忱(音沉):信也。適(音敌):嗣也。挟(音夹):达也。

      挚:国名。仲:中女也。任:姓。嫔(音贫):妇。一说嫁。大任:太任。文王之母。身:怀孕。

      聿:语词。怀:可。方国:四方来附者。

      集:就。初载:初年。洽(音合):水名。阳:水的`北面。渭:水名。涘:涯。水边。嘉:美。

      伣(音欠):好比。文:礼。详:吉。造舟为梁:舟上加板,造为浮桥。不:发语词。

      于周于京:改号为周,易邑为京。缵女:继妃。一说继女。莘:国名。长子:文王长子伯邑考。一说长女太姒。维行:维德之行。笃:语词。燮(音谢):和也。

      旅:众。会:发石机。一说古代旗的一种。矢:陈。一说誓。

      洋洋:广大貌。煌煌:明也。騵(音元):赤毛白腹的马。尚父:姜太公吕望。凉(音亮):辅佐。肆:一说遂。会朝清明:要不到一朝而天下清明。

    [阅读全文]...

2022-05-16 21:52:41
  • 诗经关雎诗词

  • 诗经
  • 诗经关雎诗词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它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

      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

      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女孩看上个女孩子,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

      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女孩,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

      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

      “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

      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

      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阅读全文]...

2022-06-07 10:40:01
  • 诗经诗词《蒹葭》赏析

  • 诗经,阅读,文学
  • 诗经诗词《蒹葭》赏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经诗词很是熟悉吧,诗经诗词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经诗词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诗词《蒹葭》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词经国风秦风蒹葭》

      【注解】

      ①蒹葭:jiānjiā,水边的芦苇等植物;

      ②伊人:那个人(恋人);

      ③溯洄: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

      ④晞:xī,干;

      ⑤湄:mi,水边;

      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

      ⑦坻:ch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⑧涘:s ,水边;

      ⑨右:引申为曲折;

      ⑩沚:zhǐ ,水中的小洲。

      【试题】

      1、这首诗词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词所抒发的感情?

      3、重章叠唱是《诗词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 这首诗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3、 全诗词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练*二:

      (1)这首诗词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词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词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阅读练*三:

      1、对这首诗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D)

      A 全诗词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词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词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词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词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词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词。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阅读练*四:

      1、思考:本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词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2、诗词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阅读全文]...

2022-03-16 15:01:17
  • 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词

  • 诗经,亲情
  • 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词

      《诗经》305篇可谓囊括了天下各类珍贵的情感,爱情、友情、家国情,自然也有那人间最真挚的母子亲情。以下是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词,欢迎阅读。

      诗经中亲情的诗词

      《邶风·凯风》便是一篇典型描写母子亲情的作品。表现了儿子怜母、颂母又自责不能劝谏或者侍奉母亲的感情。诗言: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历代注家对探讨该诗的主旨用力最多,然而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其语言的质朴无华将我深深吸引。有句话说的好“非朴无以见其真,非直无以见其诚。”如《凯风》一般朴实的语言恰恰让我们深受感动。《诗经注析》一书评价这首诗时说:“对于表现骨肉至情的作品,朴素的语言是最理想的语言,*直的手法是最成功的手法,往往能取得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任何多余的描写,都是画蛇添足,是感情矫揉造作的表现。”

      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用来表达感情从而打动人心的,然而像骨肉亲情这种情感本身,可以说就是最动人最深刻的了,它超越了任何语言所能述及的动人程度。因而,在描写亲情时并无需华丽的语言,只最直白朴素的叙述,把那亲情拿出来放在那儿让读者自己看、自己体味就好了。

      后世在写作表达母子亲情的作品时也多承袭这种语言风格,最著名的自然要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小诗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两件最普通常见之物突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面对将要远行的孩子,母亲最关心的当然是孩子身上的衣服够不够暖,有没有破损。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母亲一针一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恐怕儿子迟迟难归。其实,她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从这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诗中既没有对话,也没有眼泪,然而母子间的亲情就是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和这质朴无华的语言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另外,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末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等许多诗作都是通过直白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将深深的母子亲情呈献给了读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唯有此种最直白朴素的表达方能彰显母爱的博大与深沉。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诗经》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诗经》的编纂者,多传是孔子。孔子与他的学生们可能是为这部诗集进行过编排删订等工作。但是恐怕这并非编纂工作的全部。在孔子之前,为此巨著作出贡献者,恐怕还有很多人啊。

      《诗经》的地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诗经》的影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二、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概括为“风雅”精神。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四、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在《诗经》之前,诗歌虽说已诞生,但尚无自己固定的体式,且还流于口头形式,一般以二言为主;到《诗经》时,中国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时代。

      《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

      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

      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

    [阅读全文]...

2022-01-27 21:53:58
  • 《诗经·大雅·卷阿》诗词

  • 诗经
  • 《诗经·大雅·卷阿》诗词

      《诗经·大雅·卷阿》原文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诗经·大雅·卷阿》译文

      山坡弯曲蜿蜒长,旋风吹来自南方。君子和乐又*易,前来游玩把歌唱,陈献诗歌兴致昂。

      风流潇洒你游历,悠闲自在你休息。君子和乐又*易,让你一生多尽力,祖先功业要承继。

      你的土地和封疆,无边无际最宽广。君子和乐又*易,让你一生寿命长,天下百神你主张。

      你受天命最久长,赐你福禄多安康。君子和乐又*易,让你一生百事昌,大福大禄你长享。

      你有助手有贤相,孝敬祖先有德望,前头导引左右帮。君子快乐又*易,你是天下好榜样。

      态度温和志气昂,好比玉圭和玉璋,名声美好传四方。君子快乐又*易,你是四方好榜样。

      雄凤雌凰在飞翔,百鸟相随嗖嗖响,一起落在好地方。贤士济济聚一堂,衷心听从君使唤,戴天子不敢忘。

      雄凤雌凰展翅翔,双双落在高山顶。梧桐树儿冉冉生,东山坡上迎日影。枝叶苍苍多茂盛,雍雍喈喈真好听。

      君子有车可以坐,装饰华美数量多。君子有马可以驾,技艺娴熟能奔波。献的诗辞虽然少,为谢君王唱成歌。

    [阅读全文]...

2022-07-04 06:00:50
  • 祝福新婚的诗词佳句(用诗经的诗句祝福新人)

  • 祝福,新婚,诗经
  • 结婚,这是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真挚的新婚祝福语也为喜气的婚礼增光溢彩,然而千篇一律的“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等新婚祝福语,或许让你厌烦,或许民国结婚证上的誓词会更加诗情。

    民国结婚证上的誓词:

    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誓约,良缘永缔,相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将好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古代诗词作为誓词也能显得十分有韵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些著名的古诗词中也有许多表达对新婚的祝福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伏郎新婚诗

    南北朝-何逊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良人复灼灼。*上自生光。

    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

    新婚

    宋-王迈

    金华门外浥京尘,乌石山前结帨巾。

    翁婿相看冰映玉,庭闱一笑颊生春。

    昔言尔尔嫌随俗,今唤卿卿喜有人。

    来岁梦兰叶佳兆,犀钱玉果出娱宾。

    新婚致语

    宋-姚勉

    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

    律底春回寒谷暖,堂间夜会德星贤。

    彩軿牛女欢云汉,华屋神仙艳洞天。

    玉润冰清更奇绝,明年联步璧池边。

    沈君索题所画卉贺人新婚

    明-徐渭

    莲花如妾叶如郎,画得花长叶亦长。

    若使画莲能并蒂,不须重画两鸳鸯。

    蝶恋花-贺友新婚

    明-沈家恒

    莫道好春无处讨,岭上琼花,开向金闺早。

    酒醒香浓天未晓,一丸璧月窥窗悄。

    初整晨妆眉样巧,笑问檀奴,秀色餐多少。

    更喜今年春色好,阶前渐绿宜男草。

    三字令-贺寿泉兄新婚

    清-沈纕

    吹凤管,奏鸾箫。合良宵。

    人红袖,帐红绡。

    月玲珑,山妩媚,佩声飘。

    桂馥馥,漏迢迢。麝香消。

    银烛艳,绣帘摇。

    逗巾香,拭腻粉,念奴娇。

    新婚词

    清-戴亨

    首夏熏风长,铿然调玉琴。

    弦柱本异体,合并成佳音。

    佳音出钧天,声作鸾凰吟。

    [阅读全文]...

2021-11-27 17:17:49
  • 女子相思的诗词(诗经表达女子相思的诗)

  • 相思,女子,诗经
  • 王国维有一句对我国古代文学评价的话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在我国文学史上,宋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宋词是与唐诗双峰并峙的艺术形式,宋词也可以说是宋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在宋词的百花园里,豪放和婉约就像两朵争奇斗艳的花朵,以绚丽多姿的身影和熠熠生辉的色彩为这座百家园锦上添花。

    宋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是有宋一代词人们文学与艺术才华的结晶,说到宋代的词人们,会有那么一长串的名字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

    从“奉圣旨填词”的柳永到晏殊、晏几道父子、从“红杏尚书”宋祁到“一代宗师”欧阳修、从苏轼到周邦彦,辛弃疾、张元干、叶梦得、姜夔,吴文英、蒋捷……

    这一串串鲜活的名字与他们可歌可泣的词作,总是会将人的思绪带进那宋词的百花园中。当人们的思绪在宋词的百花园中徜徉游赏时,那一朵朵犹如鲜花一样绽放的宋词,总会吸引着人们的足迹和视线,人们愿意停留在它的跟前,细嗅芬芳。

    在这座百花园中,还有一个更为精致的去处,那就是由宋代女词人们精心布置、点缀、装扮的花圃。她们的词作多以婉约为主,内容展现了女性生活的精彩瞬间,有对爱情的追求,有离愁别苦的倾诉,她们的词作有着唯美的的词风和动人的旋律。

    这种原汁*的词作风格,更加贴合词的歌唱,展示了宋词是为情而歌的文学艺术表达方式。她们在词体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推动了宋代文学作品的发展。

    能代表宋代女词人取得的艺术成就的,当属李清照与魏夫人。李清照就不用多说了,她因词作的艺术成就,而被后世尊为“一代词人”,他的词体风格也被人们称为“易安体”。

    这篇文章暂且不说李清照,专门说一下另一位女词人,她就是魏夫人。魏夫人是宋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诗、词、文均擅长。她的文学创作包括词作也是被人们广为传颂。南宋学者朱熹就这样称赞道:“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魏夫人,本姓魏,单名一个玩字。魏夫人是诗论家魏泰的姐姐,后来嫁给曾布,说起曾布,他在文坛的名气不大,但他的哥哥是“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魏玩自幼聪颖,博涉群书,才思敏捷,工诗尤擅词,诗作甚多,诵咏佳句为世人所称道。与曾布结成夫妻后,相夫教子,温柔贤淑,受到朝廷的褒奖,被封为鲁国夫人。

    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善用借喻手法写景写情写人,往往恰到好处。有一次,曾巩任职洪州,曾布调任潭州路过洪州,而曾肇又恰好来洪州探亲,三兄弟都是进士,今又聚会洪州。

    兄弟几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把酒言欢,欢聚一堂,而魏夫人看到他们兄弟几人相聚的情形,当即写诗助兴:“金马并游三学士,朱幡相对两诸侯。”一时传为佳话。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魏夫人不仅才华很高,情商也很高。

    鸿雁传书,聊表思念。当曾布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时,夫妻聚少离多,她这时的词作多是表达闺中相思的。

    当她听闻曾布在潼关任职无法回家探亲的时候,她这样给丈夫写道:“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这字里行间既有对丈夫许久未归的牵挂,又有对丈夫许久未归的抱怨。

    在魏夫人这期间写下的词作中,《菩萨蛮》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词,这首词寓情于景中,情景交融,词作描写了魏夫人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思,并且表达得很是含蓄委婉。

    全词紧紧围绕一个“溪”字,将绵绵的情思编织开来,徐徐织就了一幅婉丽清新的图画,画面不管是构图设色还是表情达意,都富有情致,读来耐人寻味。魏夫人《菩萨蛮》原词如下: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就内容而言,这是一首典型的闺中相思之作。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因丈夫外出未归,在溪边的柳树下翘首以盼,徘徊观望。经年累月的等待,等来的不是丈夫回来的身影,而是柳絮的飘飞,而且从“三见柳绵飞”这一句耐人寻味的词句中可以知道,他已经等待了三年之久。

    这首词写的是离情,是一种很古老的题材,但在魏夫人笔下,他却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营造出绵柔的意境和清丽的画面。

    回顾全词,上片先由风景写起“溪山掩映斜阳里”一句,描写的是斜阳映照在溪山上的景象,词人将描摹的侧重点放在溪水与青山的点染上。而接下来的“楼台影动鸳鸯起”一句,又是对溪中景色浓墨重彩的渲染。

    如果将这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话,那就是这样的一幅溪水和青山的画面:在夕阳余晖映射之下的溪水和青山,仿佛披上了一件霞光斑斓的外衣。

    溪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层层绿波。青山和楼台的倒影仿佛也随着水波在晃动,在溪中戏水的一对对鸳鸯也被这晃动的水波给惊扰了,纷纷划开水波,向远处飞去。

    细细揣摩这两句,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第一句写的是静态的景物,而第二句写的是动态的景物。这两句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结合得恰到好处,两幅不同状态的画面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的*衡。

    如果溪中只有青山和楼台的倒影,则画面略显单调,但词人给水面增添了微风拂面和鸳鸯起飞,就让整个画面动感十足,盎然生趣。

    这样溪山掩映中的楼台,其清静幽雅自可想见。而楼前鸳鸯飞起的情形,则又静中有动,显示出动人的生机。接下来词人又将视线拉*,描写了岸边的景色,溪水的*,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这二句,既可以看成是两幅独立的画面,又可以看成整个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了此句,也就知道上面所说的楼台原是这几户临水人家的住宅。

    从词人的构思和写法来看,这句是写实,下一句写虚,虚实相生,与前两句动静相宜,正好构成了画面的稳定性与对称性。

    下片开头两句“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词人笔势调转,开始写人,词义也转到抒情。虽然是抒情,但是这情感与词人眼前的风景是勾连在一起的,也就是常说的寓情于景。

    在溪水旁边,有一道长堤,堤上长着一行杨柳。暮春时节,嫩绿的柳丝笼罩着长堤,轻拂着溪水,这邻水人家的环境是很优美的。魏夫人正好就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以每次外出,都会经过这杨柳掩映的溪边堤岸。

    词人没有言明是到溪边做什么,从全篇着眼,她每天沿着绿柳堤下的小路走到小溪岸边去,去干什么呢?

    结尾两句“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明明白白地将答案和盘托出。这二句说明她在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絮纷飞。

    在古代,水边有杨柳的地方,往往是送别的场所。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这是很自然的,词人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溢满字里行间。

    与丈夫离别三年,词中不说三年,而说是“三见柳绵飞”,形象而含蕴。直到结尾,才说出“离人犹未归”,一个“犹”字,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词义行云流水,自然而然。而词人寄寓在景物中的离别与哀怨又很委婉。

    词人翘首以盼,等待外出的丈夫。其实,词一开首就已有人在。那种种景物,无不是由人的眼中看出,只不过前面写人写得很含蓄,直到后面词义才明朗了。

    魏夫人的《菩萨蛮》,读来会让人沉浸在词人描摹的美好境界中,那蕴藉的情致,与清丽的语言都会给人带来无比美好的享受。

    这首词的境界很有独创性,上片四句,每一句就是一幅构思精巧的画面。远*画面布局合理 ,动静结合恰到好处,稳定对称的画面结构,加上精工细作描摹点染,无一不显示出词人捕捉自然景物的细腻心思和匠心独运的高超艺术表现力。

    [阅读全文]...

2022-04-26 06:02:46
  • 关于诗经国风之邶风第九篇诗词含英文

  • 诗经,英文
  • 关于诗经国风之邶风第九篇诗词含英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国风之邶风第诗词含英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深則厲、淺則揭。

      有瀰濟盈、有鷕雉鳴。

      濟盈不濡軌、雉鳴求起牡。

      雝雝鳴鴈、旭日始旦。

      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pao you ku ye

      the gourd has [still] its bitter le*es ,

      and the crossing at the ford is deep .

      if deep , i will go through with my clothes on ;

      if shallow , i will do so , holding them up .

      the ford is full to overflowing ;

      there is the note of the female pheasant .

      the full ford will not wet the axle of my carriage ;

      it is the pheasant calling for her mate .

      the wild goose , with its harmonious notes ,

      at sunrise , with the earliest dawn ,

      by the gentleman , who wishes to bring home his bride ,

      [is presented] before the ice is melted .

      the boatman keeps beckoning ;

      and others cross with him , but i do not .

      others cross with him, but i do not ;

      i am waiting for my friend .

    [阅读全文]...

2022-01-07 15:57:50
  • 诗经国风之邶风英文诗词

  • 诗经,英文
  • 诗经国风之邶风英文诗词

      诗经国风之邶风:第四篇

      29. 日月 ri yue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

      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寧不我報。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o sun ; o moon ,

      which enlightens this lower earth !

      here is the man ,

      who treats me not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rule .

      how can he get his mind settled ?

      would he then not regard me ?

      o sun ; o moon ,

      which overshadow this lower earth !

      here is this man ,

      who will not be friendly with me .

      how can he get his mind settled ?

      would he then not respond to me ?

      o sun ; o moon ,

      which come forth from the east !

      here is the man ,

      with virtuous words , but really not good .

      how can he get his mind settled ?

      would he then allow me to be forgotten ?

      o sun ; o moon ,

      from the east which come forth !

      o father , o mother ,

      there is no sequel to your nourishing of me .

      how can he get his mind settled ?

      would he then respond to me , contrary to all reason ?

    [阅读全文]...

2022-06-24 17:15:49
诗经里的诗词 - 句子
诗经里的诗词 - 语录
诗经里的诗词 - 说说
诗经里的诗词 - 名言
诗经里的诗词 - 诗词
诗经里的诗词 - 祝福
诗经里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