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的诗词

关于木芙蓉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木芙蓉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木芙蓉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木芙蓉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9) 语录(1) 说说(2) 名言(171) 诗词(141) 祝福(3k+) 心语(56)

  • 有描写木芙蓉的句子有43条

  • 1.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出自明代:文徵明《钱氏池上芙蓉》

    2.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木芙蓉》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苏轼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4.哦,恋人,你看那芙蓉花开,好美,恋人,你看那,芙蓉花开粉色尽显,像彩虹,向夕阳,像桃红,它粉的娇艳欲滴,更像女人的脸,在这下雨的日子里,蓉花你让我遐想,我的心中,又在思念着你,哦,看我这,放飞的思想

    5.《杂曲歌辞·乐府》年代:唐 作者: 陆长源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

    6.虽然最美人间四月天,但湖南的秋天,如果某处有一片芙蓉,则其风景丝毫不逊于四月之春。千朵万朵,挂满枝头,娇丽大方,竞相争艳。树下总有不少行人驻足,或叹其美,或赏其姿,或羡其芳,或品其性。总的来说,我对芙蓉花的印象是看似娇艳却不媚俗,个中自有一股清丽之质。

    7.远远的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甜甜的香味,芙蓉树开花了!路两旁碧绿的树冠上浮着一层粉红色的花,连成一片,就像雨后的彩虹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株株茂盛的芙蓉树繁花满枝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的花伞。

    8.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9.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苏轼

    10.这烟树参差的季节,惟有一树芙蓉花开。无论梧桐,还是榆杨早已过了盛装而舞的时节。远望芙蓉花,整片绿叶上飘浮着淡淡的一层粉红。那粉红的,毛茸茸的芙蓉花,粉嫩娇艳,像极了女人的肌肤,于蝉鸣的焦躁与单调中添一季的馨香与清幽。那簇簇鲜艳的花朵,放射出细密的光芒,在微风的吹动下,像朵朵跳动的火焰。夏天的奔放豪爽激情,让芙蓉树萌发了这般娇艳的情思。

    11.打开窗户,那股淡淡的甜甜的香味就随风而来,顿时满室生香,办公室里便弥漫着一股芙蓉花的清香,此时此刻,我会蓦然想起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词句,我也有了芙蓉花香伴伏案的感觉。深吸一口芙蓉花的香气,沁人心脾的滋味,叫你有说不出的舒坦,你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你会感到学*愉快了,工作轻松了,心情愉悦了。

    1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木芙蓉》

    14.芙蓉花开的时候是在秋天,细雨斜风里开得异常鲜艳。湘江边有很多芙蓉树,错落有致,或是几棵挤在一堆,或是一株独立。花开时都不失美丽,都不失娇艳,阳光中依然,雨中依然。美得让你忘了自己。

    15.夏天,芙蓉树长得郁郁葱葱,巴掌大小的芙蓉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芒。旁边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了,而芙蓉树却正在不声不响地蕴育着自己的花骨朵。

    16.我仔细端详其中的一朵木芙蓉,它的花瓣形状大多是扇形的,有着清晰的纹路,叠叠皱皱的,宛如少女的裙裾,恰似振翅飞舞的彩蝶。

    17.谷雨前后,香椿树钻出一簇簇的嫩芽,这可是北京人最喜爱的“鲜货”了。炸香椿鱼香椿拌豆腐香椿豆香椿炒鸡蛋还有香椿拌面条,都让人垂涎三尺。刚刚把枝头幼芽摘光,不几天又钻出来了,红红的,嫩嫩的,那么鲜亮可爱。采香椿啦!爸爸用长竿去钩,一枝枝幼芽像雨点似的落下。我端着塑料盆去捡,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盆,把它分给邻居和朋友们尝鲜,谁都夸它嫩,夸它香。

    18.橘黄色的晨光钻进房间,我伸手拉开窗帘,看到一株木芙蓉长在屋后的小山坡上,欣喜万分,便赶去一睹芳容。我似乎可以听到芙蓉花的喘息声,经不起诱惑,欲伸手采摘,可终究还是被它的美失了心神。

    19.一朵羞涩的芙蓉花,悄悄地绽开我的欢颜,静静地释放我的芳华,只期待我的赏花人能早日到来。

    20.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21.夏天 ,芙蓉树长得郁郁葱葱,巴掌大小的芙蓉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芒。旁边池塘里的 荷花 竞相开了,而芙蓉树却正在不声不响地蕴育着自己的花骨朵。

    22.《早梅》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梅花绝句》宋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23.无花果树长得非常茂盛。浅棕色的树干,左右分枝,向上伸展着,上部长着碧绿的叶子。早晨,初升的太阳发出灿烂的光辉,无花果树在阳光下舒枝展叶,好像和我一起做早操。下午放学后,我坐在无花果树旁看书,它默默地陪伴着我学*……无花果树上的无花果是怎样结出来的呢?你瞧,它先在叶子底下长出了绿色的小豆豆,渐渐地,这颗小豆豆长大了,最后长得和核桃一般大小,那就是成熟了的无花果了。无花果从长出小豆豆到最后成熟,一直躺在叶子里,显得很“谦虚”,好像还带着几分“羞涩”哩!无花果树孕育果实的方法真是别具一格!

    24.静静盛开的芙蓉,也展示着百态千姿,炫耀着自己的美。

    25.芙蓉花盛开的时节,正是我们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批改作业,批阅论文,论文答辩,我们的工作也忙开了花。有人把这时的教育比作农民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是再恰当不过了。虽然忙,虽然累,却收获着丰收与喜悦。

    26.芙蓉花色彩丰富,初开洁白或粉红,几小时后转为浅红,继而紫红。正如元代诗人蒲道源所描述:“未甘白苎居寒素,也着绯衣入品流”。随着天气渐寒,深色花儿在枝头呆的时间也越短,往往早上开的花朵,晚上就会花落归根。有如看透尘世的智者,在大红大紫时,急流勇退,绝不拖泥带水,以颓象示人。

    27.芙蓉树又名合欢树,因叶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而得名。夏天,花开时节,花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着我的灵感,撩拨着我的文思,总想为它写点文字,但是很快,从它的落蕊中,我就领悟到不祥和不安,于是迅速诉诸笔端。

    28.春天,树干上会钻出一片片嫩叶,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就像含着的一包包绿汁。春雨哗哗,芙蓉树贪婪地吸着大地妈妈那甜蜜的乳汁,为秋天的含苞怒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9.《木芙蓉》 唐代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30.芙蓉树型姿优美,冠状如伞,叶子细致别具,清新有序,犹如含羞草,昼开夜合。

    31.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32.我久久的立在那里,浓郁的香气包围着我。芙蓉树,你的美虽然不象 牡丹 那样倾国倾城,但你美的实在,美的让人心旷神怡。

    33.芙蓉树的叶子很多,和 槐树 的差不多,是对生的,比 槐树 的叶子小得多。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 的小扁片,挂在芙蓉树的细长的颈上。一片片小叶子组成一个大叶子。一片片的叶子又组成了更大的叶子。真像个芭蕉扇上划了几个洞。

    34.芙蓉树的花更为漂亮,它很像扇子,它的花瓣是针状的,与别的花大有区别。最多和蒲公英有点相像。它上粉下白,由好几个小花骨朵组成了一个大花骨朵。组成了一个大花。你把它放在你的脸上,有一种洋洋的感觉,用鼻子闻它,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35.夏天,芙蓉树长得郁郁葱葱,巴掌大小的芙蓉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芒。旁边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了,而芙蓉树却正在不声不响地蕴育着自己的花骨朵。春天,树干上会钻出一片片嫩叶,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就像含着的一包包绿汁。春雨哗哗,芙蓉树贪婪地吸着大地妈妈那甜蜜的乳汁,为秋天的含苞怒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芙蓉树的花更为漂亮,它很像扇子,它的花瓣是针状的,与别的花大有区别。最多和蒲公英有点相像。它上粉下白,由好几个小花骨朵组成了一个大花骨朵。组成了一个大花。你把它放在你的脸上,有一种洋洋的感觉,用鼻子闻它,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36.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

    37.冬天来了,芙蓉花开了,艳丽的好象冬日里的温柔秀,真的美,开心,勇敢,我的心也振奋了,多好的花,多么罕有,为冬天点缀,温暖阳光下,红的粉红,如少女的脸,白的白如冬天的雪,真美

    38.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出自唐代:王维《辛夷坞》

    39.春天 ,树干上会钻出一片片嫩叶,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就像含着的一包包绿汁。 春雨 哗哗,芙蓉树贪婪地吸着大地 妈妈 那甜蜜的乳汁,为 秋天 的含苞怒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0.金色的秋天悄悄地来临了。树杈上满是核桃,就像一盏盏碧绿的小灯笼。当它们咧开小嘴的时候,核桃就成熟了。人们用竿打核桃,劈里啪啦核桃不停地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忙得满头大汗,看着一个又一个又大又圆的核桃,看着一筐筐丰收的果实,人们打心眼里高兴。

    41.羊城感赋六首·木棉花落絮飞初 [清]黄遵宪 木棉花落絮飞初,歌舞冈前夜雨余。

    42.芙蓉树的叶子很多,和槐树的差不多,是对生的,比槐树的叶子小得多。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 的小扁片,挂在芙蓉树的细长的颈上。一片片小叶子组成一个大叶子。一片片的叶子又组成了更大的叶子。真像个芭蕉扇上划了几个洞。

    43.李卫公 [唐]李商隐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阅读全文]...

2022-06-05 16:48:20
  • 窗前木芙蓉古诗翻译及赏析

  • 窗前木芙蓉古诗翻译及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窗前木芙蓉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窗前木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前言】

      《窗前木芙蓉》是石湖居士早年的作品,借花抒怀,表示自己虽然漂泊而未逢时,但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

      【注释】

      ⑴木芙蓉:木本植物,简称芙蓉,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因与荷花易混,故加木,又称木莲。还有别名拒霜。

      ⑵辛苦:形容其孤寒冷落以及开花之艰难。小寒:天气稍寒,木芙蓉开花于八九月,因此这里的“小寒”,并非指节气的小寒。

      ⑶客:离家在外的人。作者用以自称。

      ⑷更凭:哪怕,就算是。青女:霜神。留连:盘桓勾留。

      ⑸愁红怨绿:花叶残败的样子。

      【翻译】

      冒着秋日的微寒,孤单的木芙蓉努力盛开着,它们心中的酸楚应当与客居他乡的游子是相同的吧。但任凭风霜连续不断地摧残,木芙蓉也决不会像那些凋零败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赏析

      此诗前两句意思是:孤独凄清的木芙蓉,冒着初秋寒意而开,花的心就像作者自己的心一样,凄楚不已。“辛苦”一句语出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祺》诗:“山驿官梅破小寒”。后两句意为:哪怕寒霜常留不去,木芙蓉也不会如春天的那些娇嫩花儿一样,容易凋谢。诗中很好地融物以情,喻己以物,浑成一体,了无痕迹。此诗是作者咏物诗中的佳作。诗句详析:“辛苦孤花破小寒”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木芙蓉冒着秋天的微寒,努力的开放。“辛苦”点出了环境的恶劣,“孤花”写出了其它的花儿都已经凋谢,只有木芙蓉还在坚强的开放。就像“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里讲得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下还能美丽的绽放的木芙蓉,品格有是多么的坚贞不屈。“花心应似客心酸”也是用拟人手法,点出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来应该是一样的.,是那么的艰辛。

      其实这里诗人是以木芙蓉自比,也点出了他正处于比较艰辛的环境里。“更凭青女留连得”,青女就是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青女留连不走,意思就是霜雪不停,继续肆虐。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任凭霜雪肆虐,我也不怕。就如同《海燕》里说的那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未作愁红怨绿看”中的“愁红怨绿”是指那些残败的花儿,整句的意思就是说木芙蓉不会像一般的花朵一样,经受不起霜雪的摧残,霜雪一来,就残败不堪。而木芙蓉在霜雪中却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阅读全文]...

2022-01-07 22:39:08
  • 有描写木芙蓉的句子有43条

  • 优美
  • 1.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出自明代:文徵明《钱氏池上芙蓉》

    2.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木芙蓉》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苏轼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4.哦,恋人,你看那芙蓉花开,好美,恋人,你看那,芙蓉花开粉色尽显,像彩虹,向夕阳,像桃红,它粉的娇艳欲滴,更像女人的脸,在这下雨的日子里,蓉花你让我遐想,我的心中,又在思念着你,哦,看我这,放飞的思想

    5.《杂曲歌辞·乐府》年代:唐 作者: 陆长源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

    6.虽然最美人间四月天,但湖南的秋天,如果某处有一片芙蓉,则其风景丝毫不逊于四月之春。千朵万朵,挂满枝头,娇丽大方,竞相争艳。树下总有不少行人驻足,或叹其美,或赏其姿,或羡其芳,或品其性。总的来说,我对芙蓉花的印象是看似娇艳却不媚俗,个中自有一股清丽之质。

    7.远远的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甜甜的香味,芙蓉树开花了!路两旁碧绿的树冠上浮着一层粉红色的花,连成一片,就像雨后的彩虹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株株茂盛的芙蓉树繁花满枝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的花伞。

    8.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9.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苏轼

    10.这烟树参差的季节,惟有一树芙蓉花开。无论梧桐,还是榆杨早已过了盛装而舞的时节。远望芙蓉花,整片绿叶上飘浮着淡淡的一层粉红。那粉红的,毛茸茸的芙蓉花,粉嫩娇艳,像极了女人的肌肤,于蝉鸣的焦躁与单调中添一季的馨香与清幽。那簇簇鲜艳的花朵,放射出细密的光芒,在微风的吹动下,像朵朵跳动的火焰。夏天的奔放豪爽激情,让芙蓉树萌发了这般娇艳的情思。

    11.打开窗户,那股淡淡的甜甜的香味就随风而来,顿时满室生香,办公室里便弥漫着一股芙蓉花的清香,此时此刻,我会蓦然想起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词句,我也有了芙蓉花香伴伏案的感觉。深吸一口芙蓉花的香气,沁人心脾的滋味,叫你有说不出的舒坦,你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你会感到学*愉快了,工作轻松了,心情愉悦了。

    1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木芙蓉》

    14.芙蓉花开的时候是在秋天,细雨斜风里开得异常鲜艳。湘江边有很多芙蓉树,错落有致,或是几棵挤在一堆,或是一株独立。花开时都不失美丽,都不失娇艳,阳光中依然,雨中依然。美得让你忘了自己。

    15.夏天,芙蓉树长得郁郁葱葱,巴掌大小的芙蓉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芒。旁边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了,而芙蓉树却正在不声不响地蕴育着自己的花骨朵。

    16.我仔细端详其中的一朵木芙蓉,它的花瓣形状大多是扇形的,有着清晰的纹路,叠叠皱皱的,宛如少女的裙裾,恰似振翅飞舞的彩蝶。

    17.谷雨前后,香椿树钻出一簇簇的嫩芽,这可是北京人最喜爱的“鲜货”了。炸香椿鱼香椿拌豆腐香椿豆香椿炒鸡蛋还有香椿拌面条,都让人垂涎三尺。刚刚把枝头幼芽摘光,不几天又钻出来了,红红的,嫩嫩的,那么鲜亮可爱。采香椿啦!爸爸用长竿去钩,一枝枝幼芽像雨点似的落下。我端着塑料盆去捡,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盆,把它分给邻居和朋友们尝鲜,谁都夸它嫩,夸它香。

    [阅读全文]...

2022-07-18 01:22:21
  •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

  •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注释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二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人物介绍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此诗为一首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古诗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

      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阅读全文]...

2021-12-07 13:05:14
  • 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古诗意思(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

  • 22、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学*要点解析

    一、原诗的背诵和默写。(必考)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狐狸)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解题。

    (1)芙蓉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3)题意: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

    三、诗句意思的理解。(重点)

    1、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1)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2)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3)吴:三国时的吴国。(4)*明:天亮的时候。(5)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6)楚山:楚国的山。指现在的南京一带。

    (7)孤:独自,孤单一人。

    第一句的意思是: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洛阳:地名,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2)冰心:比喻纯洁的心。(3)玉壶:这里指诗人自然无为的虚无之心。

    第二句的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四、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诗人为友人践行的情景,作者寓情于景,表达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与分别时的惆怅之情。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亲友们深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6-29 19:43:04
  •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鉴赏

  •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鉴赏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译文二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新唐书》王昌龄本传称”其诗绪密而思清”。他的绝句大都有这一特点,此首也不例外,特别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细致精密,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其中”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示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此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姚崇《冰壶诫序》的”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牵于宦情”之意。王昌龄的这一名句不仅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重点字词解释

      ①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扛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赏析鉴赏

      “寒雨连江夜人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连”字和“人”字写出雨势的*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扛面上,进人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扛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清澈勰、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阅读全文]...

2022-02-18 16:51:49
  • 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 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芙蓉:荷的别名东风:春风。——唐·高蟾《上商侍郎》

      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阅读全文]...

2022-01-29 18:43:51
  • 描写芙蓉洞的诗句

  • 描写芙蓉洞的诗句

      芙蓉江畔芙蓉洞,气势恢宏景色奇。

      笋如玉女苗条影,花似繁星灿烂姿。

      瀑布飞泉惊旅客,石钟吊顶赛瑶池。

      水晶亮丽清澄涧,我醉龙宫忘返归。

      踏入石门视屏宽,千资百态映眼帘。

      形有瀑布九天泻,更似狂风卷云翻。

      巨柱伸空撑星月,生命之源现真切。

      神龙见尾不露首,耳畔水声伴音乐。

      梦游仙境逛瑶池,浮筏何生玉笋祺?

      忽见晶花依壁挂,远观石柱顶天垂。

      珠光七彩柔心醉,玉树千枝惹眼痴。

      巨幕悬空惊海外,龙宫探宝叹来迟!

      巖下雲萬重,洞口桃千樹。

      終歳無人來,惟許山僧住。

              ——明王陽明

      柏翠松青杜鹃红,诗朋韵友下迷宫。

      洞中绝壁钟乳艳,崖顶奇葩涧水溶。

      鬼斧神工雕杰作,玲珑剔透创恢宏。

      手开数码拍佳景,脚踏石梯叹狡龙。

      深山洞窟聚瑶琪,钟乳精华举世稀。

      石象千姿争肖似,岩型百态斗瑰奇。

      飞瀑垂奔张巨幕,晶花细卷镂银丝。

      不羡瑶池仙府苑,情萦雁塔助吟诗。

    [阅读全文]...

2022-01-16 19:56:41
  • 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   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木芙蓉》

      2、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4、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6、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7、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8、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m.ju.51tietu.net)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0、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苏轼

      11、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12、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13、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阅读全文]...

2022-07-02 16:09:28
  • 逢雪宿芙蓉山

  •   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地上突现奇峰之感(Meiwen.com.cn)。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陈邦炎)

    [阅读全文]...

2022-05-17 04:13:56
木芙蓉的诗词 - 句子
木芙蓉的诗词 - 语录
木芙蓉的诗词 - 说说
木芙蓉的诗词 - 名言
木芙蓉的诗词 - 诗词
木芙蓉的诗词 - 祝福
木芙蓉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