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白衣少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白衣少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白衣少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白衣少年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形容少年的古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少年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形容少年的古诗词
《少年行四首》
唐代:王维新
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游·离多最是》
宋代: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宋代:柳永长
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宋代:柳永参
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教育少年的古诗名句集锦
见唐李贺《致酒行》。心事:犹言志向。云:拂云,凌云。念:怜念。幽寒:孤独贫寒。鸣呃(e鄂):悲叹声。这两句大意是:青年人应当心怀凌云壮志,干一番事业,如果老是悲伤叹息,谁会怜念这种孤独贫寒呢?这首诗大约是诗人客居洛阳时因友人招宴,有感而作。在宴会上,主人殷勤致酒,并劝导他应像汉代的主父偃和本朝的马周那样向地位高的人求助,终获显达,不可一味孤高愁苦,不愿靖托于人。李贺说自己的深忧积闷是无法排遣的,但觉得青年人应当振作有为,不应该老是坚叹哀愁。话语中既含有怀才不遇,世不我用的愤慨,也含有奋发自立,决不求助于权贵的不屈精神。此名句可借以说明青年人要有雄心壮志,大显身手;不可自怨自艾,坐等援手。
唐朝诗人 李贺 《致酒行》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
元高明《琵琶记牛相教女》。趱(zǎn攒):逼赶。这两句大意是:光阴像箭飞一样催人立老,日月像织布的梭子穿梭般地逼走少年的岁月。这名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时光流逝之快。前者以箭的飞速作比,后者以梭子的速度为喻,形象地应现出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时不在流逝的时间的特点。由于它的形象描绘,使文句生动且富于文采,雅致且通俗上口,因而该名句一直流传在民间。只是第二句“趱”字不太通俗,故民间将其改为“赶”宇,完全口语化了,从而使这个名句更增强了生命力。
元代戏曲作家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唐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易中轻:从容易做的地方求得轻松。这两句大意是:好事、善事都是从艰难的地方经过艰苦奋斗得来的,少年要有志向,不要尽从容易做的地方求得轻松愉快。此二句从正反两方面提出,要成就犬事业必须有知难而进的精神和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样才能成为打虎的英雄。而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溺于嬉戏,是决成不了大事业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便是此二句的最好注释。可以此教育青年人应有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
唐代诗人 李咸用 《送谭孝廉赴举》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李贺《嘲少年》。这两句大意是:少年人怎么能长久是少年,大海尚且会变为桑田。人生由幼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壮年、老年,以至于最终死去,这是一个规律,谁也逃避不掉,谁也不能青春长驻,即使大海,尚且在大自然的变迁中变为桑田呢!诗句提示了人生短促,青春不能长驻的规律,富有强烈的哲理性,在“海波尚变为桑田”的对比村托之下,说服力更强。可用于劝戒人要珍惜青春,也可用于劝戒少年人不可鄙薄老年人。
唐朝诗人 李贺 《嘲少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唐李白《上蔡邕》。宣父:对孔于的敬称。这两句大意是:孔子尚且敬展后生,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此名句用《论语子罕》中的典故,阐明应该重视少年有为的后生。孔子在《论语》中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者之不如今也”。此条引经据典,为自己立论找到了一个坚实、有力的依据,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反映了*文学发展史中“宗经”、“征圣”传统的久远影响。
唐代诗人 李白 《上蔡邕》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情寸功。
少年励志的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励志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步诗》
汉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燕昭王》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论诗十绝》
宋·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题画竹》
清·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公子行》
唐·贯休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王是何物?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悯旱》
清·洪亮吉
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
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少年游·并刀如水古诗词
古诗原文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译文翻译
情人双双共进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洁,像清水那样澄澈;盛橙子的盘子明净,果蔬新鲜。美人端庄高雅,用她的纤纤细手亲自为心上人般破新橙。女子对男子的一片温情,男子怎能不知呢?室内,华美的帐幔轻轻低垂,袅袅的炉香是室内弥漫着暖融融的气息,彼此之间的柔情蜜意也似乎融化在这温馨的气息中了。他们相对而坐,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夜深了,男子起身向与女子告别,女子低声问他:你现在哪里入宿呢?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了,外面寒风凛冽、路滑霜寒,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
注释解释
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
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
幄:帐。
兽烟: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
谁行(háng):谁那里。
直是:就是这首词乃感旧之作。
创作背景
周邦彦居于京城时,与名妓李师师相好。宋徽宗赵佶听到李师师的艳名后,也来凑热闹,常微行到李师师家中。周邦彦躲在床下,大气都不敢出,却还要忍受心上人与皇帝戏虐调情、颠龙倒凤,心中痛苦可想而知。第二天,他将这段见闻,填了一首《少年游》。
诗文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女子特有口吻惟妙惟肖的刻画,曲折深微的写出对象的细微心理状态,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经历,大有呼之欲出之概。
上片以男方的视角写美人的热情待客,抒发对女子情投意合的情感。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这是富于暗示力的特写镜头。出现在观众眼前的,仅仅是两件简单的道具(并刀,并州出产的刀子;吴盐,吴地出产的盐。)和女子一双纤手的微细动作,可那女子刻意讨好对方的隐微心理,已经为观众所觉察了。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室内是暖烘烘的帏幕,刻着兽头的香炉(叶嘉莹:兽形的香)轻轻升起沉水的香烟。只有两个人相对坐着,女的正调弄着手里的笙,试试它的音响;男的显然也是精通音乐的,他从女的手中接过笙来,也试吹了几声,评论它的音色的音量,再请女的吹奏一支曲子。
这里也仅仅用了三句话,而室内的气氛,两个人的情态,彼此的关系,男和女的身分,已经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了。
下片以叙事的方式来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来传情,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逼真。
“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谁问?未明点。为何问?也未说明。
“向谁行宿?”的文化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写来空灵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深夜“城上已三更”,路难“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表情措语,分寸掌握极好。
词结束在“问”上,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无限情景,都自先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
词中所写的男女之情,意态缠绵,恰到好处,可谓“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不沾半点恶俗气昧;又能语工意新。这种写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经不易着笔,用在诗词方面就更不容易了。单从技巧看,周邦彦实在是此中高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佚名《秦风·无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佚名《金缕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佚名《七月》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佚名《古艳歌》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中留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菜根谭·概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宁可湿衣,不可乱步——《镜花缘·第二十回》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杜甫《可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醒世恒言·卷十》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第一回》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乐(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安即是春。——《增广贤文·下集》
《卡路里》里唱道: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
你要多学点东西,你要多看会书,你要多跑些步,时间慢慢流,你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努力。
人一生,都需要正能量,好好的鼓励自己,跨过山海,走到人生幸福的彼岸。
充满了正能量的人生诗句,选一句送给自己!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篇》
4.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世说新语·言语》
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6.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三国演义·第九回》
7.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张耒《示秬秸》
8.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jī】?——韩愈《山石》
9.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李隆基《好时光》
10.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格言联璧·学问类》
1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戚继光《韬钤深处》
13.父子竭力山成玉,弟兄同心土变金。——《增广贤文·下集》
14.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15.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围炉夜话·第二三则》
1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小窗幽记·集景篇》
1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0.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格言联璧·接物类》
21.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22.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
2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25.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警世通言·卷四十》
26.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27.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28.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9.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3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当你沮丧的时候,不如读一读这些正能量的诗句,也许能给你带来前进的动力。加油吧,少年!
南乡子·捣衣古诗词
古诗原文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译文翻译
屋外的瓦当上已结了一层薄薄的清霜,屋内孤灯下,我对着准备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伤。都说戍边在外的人受尽苦寒,相貌容易消瘦,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细细打量。如果今夜梦中可以相遇,一定一定要紧紧握住执手相望。
孤单单衾寒,孤单单的空房,不如趁着月光再来到河边浣洗一遍他的衣裳。深秋寒意重,孤单独夜长,月下捣衣,声声清砧,敲打着思念与凄凉。蓦然回首,发现月已挂上西南方向,想着天下多少有情人早已相拥而眠,不由得更加让我欲断肝肠!
注释解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仄换韵。
捣衣:古人洗衣时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干净,故称。明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其制如此。”
鸳瓦:即鸳鸯瓦。
支枕怯空房:谓空房独处,将枕头竖起、倚靠,不免生怯。
清砧(zhēn):即捶衣石,杜甫《溟》:“半扇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创作背景
该词虽亦用传统题目,但却有其特定的情境与良苦之用心。那就是要借此以表达对挚友吴兆骞的思念和感情,吴兆骞与作者文坛齐名。私交甚厚,不料却因江南乡试作弊案牵连,为仇人诬陷,被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手足知己,遭此大难,诗人自是牵挂于怀,忧绪百端。
诗文赏析
该词以怨妇的口吻,描写主人公的“自伤”、“怯空房”、“凄凉”,以至“断肠”的.怨恨之情。全词层层写来,情致幽婉凄绝。古时捣衣,多在秋夜进行,试想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四下悄无声息,只能听见萧瑟的砧杵声一下一下地响起,这是何等凄凉的意境。因此,在古典诗词中,捣衣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而在这首词中,纳兰正是借捣衣这一动作,抒发了征夫怨妇的相思情怀。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思妇捣衣之苦情。整个上片,全以“秋声”来渲染烘托思妇心中之哀苦。“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词一开篇,作者就交代了时令,天气逐渐变凉,鸳鸯瓦上已经落满了秋霜,此时的思妇想要为远方的征人寄去寒衣,却又突然开始暗自伤怀。一个“转”字,说明妇人先前的心情并非“自伤”,但是一想到这砧板上的衣服是为远行在外的征人而捣,自然睹物思人,心中已是思念不已。“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在这里,纳兰想象着思妇怀念征夫时所流露出的纤细感情:都说出门在外的人容易消瘦,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下次在梦里相见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端详端详你。在纳兰所写的词作中,他不仅用种种的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恋情,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这种虚幻的梦境来表达挥之不去的思念。你听,有受惊鸿雁的凄凉哀鸣,有满阶落叶沙沙的飘响,有夜半二更的更鼓声响,有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这一切在静夜传响,声声真切,真是纵有“西风吹不断”。如此环境氛围,思妇倍加凄苦孤单、倍加凄切伤心,更有甚者,在这凄苦的秋声中,还要加上自己不停的捣衣声。一声声饱含着自己的凄苦辛酸,一声声寄寓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正所谓“中有深闺万里情”。
下片形象地描绘两地相思的情境。因为思妇独守空房,既倍感寂寞,也不免会心生胆怯,无奈之下,思妇只好通过在月光下擦拭捣衣之石来消磨时光。而此时“已是深秋兼独夜”,深秋独夜里,寒月、寒砧,伴随着一颗孤独寂寞的心,词到此处,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一个让人怜惜、同情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尾句“月到西南更断肠”,进一步描写思妇内心中的相思愁苦。夜已经深了,又要与寂寞孤独相伴,连月亮都要落下了,怎能不叫我伤心断肠。纳兰的这首思妇词写出了满纸的凄苦,可谓是一首“断肠“之作。“片石”两句承上,先写捣衣之后,夜深、石冷、霜凝之状,可见思妇是长久地沉浸在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中,如痴如果。“今夜”以下,是转写征夫归梦,今夜远戍边关之人定会在乡思的归梦中,分明看到妻子频呵着纤纤双手带月前迎国。当然,也可解作梦见丈夫归来,自己呵手出迎。两地相思一样情,这种梦幻中的相会是夫妇双方的期盼,是他们遥相思念的心灵感应。
全词*实如话,但却深情情韵。细细读来,如闻酸楚凄凉的捣衣之声。如见梦中相会的具体情景,也可体味出作者对远遣之友的深切同情。令人读罢不禁叹息欺欷,一掬同情之泪。
李白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经典古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怨情》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长歌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3.《采莲曲》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4.《山中与幽人对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5.《秋下荆门》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6.《苏台览古》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7.《宣城见杜鹃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8.《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9.《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0.《古意》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
形容少年的诗词
诗词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形容少年的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1、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
2、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3、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4、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5、今年花落明年好,但见花开人自老。
6、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7、方叔歌猷元老,复见少年黄琬,前後拜丹墀。
8、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9、纷纷红蕊落泥沙,少年何用苦咨嗟。
10、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11、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步上青天。
12、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13、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14、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
15、游宴不知厌,杜陵狂少年。
16、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17、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18、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19、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20、丈夫十八九,胆气欺韩彭。
21、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22、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23、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24、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25、柳边小驻朝天马,一笑领佳宾。
2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27、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8、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29、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30、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31、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32、家住东吴*帝乡。*生豪举少年场。
33、江教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
34、个人轻似低飞燕,春来绮陌时相见。
35、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36、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3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38、占取艳阳天,且教伊少年。
39、人老不复少,花开还更新。
40、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41、光风怀抱玉精神。不染世间尘。
42、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43、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47、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语·应务》
48、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4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青春的短暂注定我们要及早作为,
人生,就要不负青春,不负自己!
十首励志诗词,
有没有激励你呢?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隐娘说:这首诗赞颂竹的刚毅,竹子立根于土地中,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风霜雨雪,依然傲然挺立,绝不随波逐流。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少了竹子的刚毅与坚持呢!
《长歌行》
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隐娘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短短一句话,说出多少虚度青春的悔意。为了不老大徒伤悲,此时就要努力,不负青春了。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隐娘说:刘禹锡在遇到人生坎坷之时,依然心怀希望,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希望永在前方,即使我们在谷底,依然要心向阳光。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隐娘说:想要看到更美的风景,就要爬得更高。这个道理适用于任何事情。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隐娘说: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并非自己喜欢的,如果不想浪费时间,那么下定决心之后,就朝新的方向努力吧。青春不等人呀!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隐娘说:有困难,怕什么,雾总会散的,潮总会*的,要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青春,就有希望,就是自信。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形容白衣少年的古诗词
白衣少年的诗句
白衣少年的句子
车马白衣少年的古诗
形容白衣少年诗句
描写白衣少年的句子
形容白衣少年的句子
白衣少年伞的古诗句子
白衣少年的唯美句子
白衣少年经典语录
类似陌上白衣少年郎的古诗
赞白衣高洁的古诗词
白居易写少年的古诗词
穿白衣服的美女古诗词
写白衣天使的古诗词
少年的古诗词
有少年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白衣苍狗的意象
描写白衣美女的古诗词
描写白衣美人的古诗词
忆少年的古诗词
少年之志的古诗词
关少年的古诗词
古诗词夸少年的
少年感的古诗词
少年白的古诗
鼓励白衣天使的古诗词
古诗词夸少年的的词
感恩白衣天使的古诗词
歌颂白衣天使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