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名言

关于韩非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韩非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韩非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韩非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 语录(32) 说说(1) 名言(83) 诗词(10) 祝福(646) 心语(154)

  • 韩非名言

  • 名言
  •   韩非名言

      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家法,虽危不亡。——韩非《韩非子》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4、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5、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撄之者,则必**。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鳞,则几矣。——韩非子

      6、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解老》

      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韩非子

      8、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韩非子

      9、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韩非子《显学》

      10、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

      11、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韩非子《韩非子》

      1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

      13、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韩非子

      14、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阅读全文]...

2022-01-24 10:59:06
  • 韩非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

      2、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韩非

      3、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

      4、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

      5、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

      6、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8、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

      9、矜伪不长,盖虚不久。——韩非

      10、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

      11、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

      12、明主之道,明于公私。——韩非

      13、祸难生于邪心,邪心生于可欲。——韩非

      14、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

      15、治民无常,唯法为治。——韩非

      16、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韩非

      17、远水不救*火。——韩非

      1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

      19、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

      20、人处疾则贵医。——韩非

      2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韩非

      22、悬衡而知*,没规而知圆。——韩非

      23、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

      24、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

      25、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干赏罚。——韩非

      26、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韩非

      27、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

      28、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

      2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

      30、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韩非

      31、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韩非

      32、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

      33、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

      34、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

      35、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韩非

      36、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

      37、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

      38、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

      39、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韩非

      4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

      4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

      42、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

      43、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韩非

      44、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

      4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

      4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

      47、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韩非

      48、巧诈不如拙诚。——韩非

      49、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

      50、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

      51、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阅读全文]...

2022-01-03 18:47:40
  • 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韩非子的名言

    1、【韩非子名言】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解释】圣人就是善于恐吓人民的统治者

    2、【韩非子名言】民之性,恶劳而乐佚(安息)。

    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法家政治行不通)”【解释】法家不让人民安息,秦始皇调用全国四分之三的壮年劳动力做苦力,这样,法家政治虽然行得通了,但人民却要让统治者淤塞而死了。

    3、【韩非子名言】治民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唯法为治。

    法与时转(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治,治与世宜(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则有功”【解释】儒家、道家都主张回到旧时,不变法统,惟有法家眼睛向前看,主张变法。

    所以,中国历史上有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

    只是中国二千年才出这么几个改革家,难怪国家江河日下,积重难返了。

    4、【韩非子名言】好去恶,群臣见素”(君主不表现出好恶的感情,让大臣们无法揣摩)【解释】中国的帝王们一个个都像神秘的红衣主教,喜怒莫测,行为变幻不定。

    5、【韩非子名言】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在上面无为而治,群臣在下面战战兢兢地办事)【解释】中国古代,患官场精神病的人肯定很多。

    6、【韩非子名言】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帝王之道在于秘不可泄,运用之巧在于不为人所知)【解释】神秘莫测是专制政治的特点,公开透明是民主政治的特点。

    7、【韩非子名言】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帝王要掩藏起自己的行迹,不暴露自己的观点,使得臣下无从探测;要运用智慧于无形之中,不显示自己的才能,使得臣下无从揣度)【解释】传统政治总是要神秘其事,甚至搞个人崇拜,把最高统治者的一举一动都说得伟大无比,臣民们则感恩零涕。

    8、【韩非子名言】主之道,静退以为宝”“故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解释】(旧)中国的统治者学*了老子的静退治国之术以及韬光养晦之术。

    所以,个个都是阴谋家。

    自胜谓之强。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自见之谓明。

    (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法律之道,在立起之前是痛苦的而从长远的利益考虑是值得的。

    [阅读全文]...

2022-07-14 21:05:02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
  • 更多韩非子名言,韩非子经典名言,好句都在51句子网。今天为您整理了韩非子名言,而且还带翻译的。看看您喜欢哪哥韩非子的名言?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2.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3.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明镜清净而无为,好与坏因此而明辨出来;秤杆端正而无所作为,轻与重会因此而称量出来。)

    5.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7.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赏罚没有法度,国家虽大而士兵疲弱,那么其土地和人民迟早会被其它国家所占有。)

    8.巧为輗,拙为鸢。(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9.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10.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11.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12.无功者受奖,则财溃而民望。(没有绩效的人受到奖励,那么就会导致财物匮乏而民众抱怨。)

    1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4.私行胜,则少公功。(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1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6.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栽培人时应格外谨慎)

    17.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18.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民)

    19.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得到*厚禄是因为建立功绩,受到诛杀惩治是因为触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这一点,机会拼命效力,而并非认为自己只是忠君了。)

    20.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如果冬天封冻得不够彻底,那么春夏的草木也不会茂盛生长。)(说明∶事先将危害国家的一切 不良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21.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2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23.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25.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贵鬼。(当人患病的时候就会尊敬医生,遭遇灾难的时候就会敬畏鬼神)(说明∶欲在法律控制、引导之下,*将少欲)

    26.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助 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27.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所以,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应该逞强的)

    28.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29.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30.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摇动树木的人如果一一拨动树上的叶子,即使劳累也不能全部让叶子动起来;而左右摇晃树干,那么所有的叶子都会摇动起来。)(说明∶应以法律作为主杆)

    31.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韩非子名言警句  【智慧】《韩非子》格言九则,字字珠玑! 

    32.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33.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说明∶拒斥外界的诱惑)

    34.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不使用辅助工具而只凭自己的感觉来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样的巧匠也做不成一个车轮。……如果君主能够以刑罚之术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辅助工具,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35.不劲直,不能矫奸。(不刚劲耿直,就不能矫正奸邪之风)

    36.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长处,所以能取得大名;不过早显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业)

    3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38.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0.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41.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废弃常理而尊崇贤者就会导致国家混乱,舍弃法律而任用智者就会导致国家危亡。所以说∶要依法而行而不能听信贤能之士。)

    42.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韩非子》经典名句20句,看穿人性,读懂人心!

    43.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44.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4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46.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现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来这里当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样的)

    47.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4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阅读全文]...

2022-04-11 21:25:04
  • 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2.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6.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8.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0.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11.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12.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3.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14.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15.慈母有败子

    16.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17.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8.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19.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20.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2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22.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23.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24.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

    25.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26.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27.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28.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29.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30.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31.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32.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3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34.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35.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6.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阅读全文]...

2022-04-10 17:12:42
  • 韩非子名言名句 关于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韩非子名言名句,以及关于韩非子的名言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3、欲速则不达。

    4、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发。

    5、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7、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8、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9、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0、私行胜,则少公功。

    11、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12、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13、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14、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15、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16、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17、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18、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19、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20、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

    21、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22、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23、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24、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25、自见之谓明。

    26、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27、不吹毛而求小疵。

    28、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9、巧为輗,拙为鸢。

    30、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31、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32、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33、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34、因可势,求易道。

    35、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36、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37、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38、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39、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40、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41、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42、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4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44、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45、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46、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47、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48、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49、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50、自胜谓之强。

    [阅读全文]...

2022-07-25 22:37:56
  • 韩非子的名言警句

  • 名言
  • 韩非子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韩非子的名言警句(精选6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3、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4、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5、君无见其所欲。

      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7、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8、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1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1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1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1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5、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16、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17、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18、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19、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0、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21、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22、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2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24、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25、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26、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27、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28、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29、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0、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31、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32、私行胜,则少公功。

      33、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34、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35、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36、巧为輗,拙为鸢。

      37、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38、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39、因可势,求易道。

      40、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41、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42、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43、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44、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苦之。

      45、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46、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

      47、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4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49、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阅读全文]...

2022-03-31 12:02:01
  • 关于韩非子名言名句

  • 名言
  • 关于韩非子名言名句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出身韩家贵族。与李斯同事荀卿。韩非所处年代,正是战国末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韩非眼见韩国政治腐败,改革不力,在强秦进攻面前一再割地**,多次上书韩王,提出修明法度等富国强兵的建议,但不为韩王所采纳,于是退而著书,写成《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五十五篇十余万言(《韩非子》)。后来,这些著作传到秦国时,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看到《孤愤》、《五蠹》等著作,其深邃的思想,不禁使他拍案叫绝。秦王为了急于得到韩非,便发兵攻韩,韩王没有办法,只好把韩非送到秦国。韩非到了秦国,不到一年,还没有来得及被重用,李斯怕韩非得势夺取了的地位,于是和姚贾利用韩非曾建议秦王存韩以为蕃臣,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秦王听了李斯的话,将韩非下狱治罪。韩非要求面见秦王,没有得到允许,李斯使人送毒药给韩非,迫使他自杀。不久,秦王又后悔,使人赦免他的罪过时,他已死了。

      韩非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统治经验,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法、术、势三者之间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推行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彻底打垮奴隶制,必须变法,实行法治。推行法治必须掌握政治上的权势,他主张统治者要有势。有法有势而无术,会大权旁落,人君得不到利益,所以必须有术。韩非认为,法是国家根本的规章制度。是除了人君之外所有臣民必须一道遵守的根本大法。韩非主张“任法不任贤”,厉行法治,严格考核铨选,一定能出现胜任封建行政管理的官吏。韩非还继承前期法家商鞅的“以刑止刑”的观点,力主重刑厚赏,“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五蠹》)。韩非的重术思想渊源于申不害。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新的阶级矛盾的条件下,韩非提出术是“藏之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难三》)的工具。人主要不动声色地掌握赏罚大权。对于势的理解和运用,韩非发展了前期法家慎到的观点。

      他认为,要想取得统治的成功,必须依仗“人为之势”,即“抱法处势”,“抱法处世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要牢牢地控制住*,运用*的`力量去行法用术,统治人民,“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五蠹》)。法、术、势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政治思想体系,它成为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工具。韩非,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法学大师,作为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法治思想和他建立中央集权政治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确曾起了进步作用。

      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继承、补充和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构成的总根源,韩非的历史观是反对复古主义的,他认为天子不是由天的意志决定的;经济生活决定历史;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生活资料决定道德面貌和法制。韩非对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还提出了“参验”的方法,就是用考查比较得到证实的方法。韩非还从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自己新的伦理学说和社会观点。他从荀子的性恶论出发并发挥了性恶论的观点,认为人生就是好利的,只有“利”才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群合作的唯一力量,利害关系才是人类的唯一的社会关系,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也是国家执行赏罚、法令的依据。

      相信知道战国时期的人,对韩非子这一人都并不陌生吧,这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韩非子名言名句(精选100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韩非子名言精选

      2、抱法处世则治,背法处世则乱。——韩非子

      3、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4、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撄之者,则必**。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鳞,则几矣。——韩非子

      5、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韩非子

      6、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韩非子

      7、仁暴者,皆亡国者也。——韩非子

      8、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

      9、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

      10、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韩非子名言

      1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韩非子

      12、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

      13、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

      14、赏罚之道实国之利器。——韩非子

      15、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1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7、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18、峻法,所以禁过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韩非子

      19、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

      2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韩非子名言精选

      21、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韩非子名言精选

      22、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韩非子名言

      23、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名言

      24、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韩非子

      25、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韩非子

      26、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韩非子名言

      27、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

      28、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名言

      2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0、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苦之。——韩非子名言

      31、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韩非子

      32、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韩非子名言

      33、欲成其事,先败其事。——韩非子名言

      34、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韩非子

      3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36、自胜谓之强。——韩非子

      37、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

      38、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

      39、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韩非子

      40、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韩非子

      4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

      42、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韩非子

      43、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

      44、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韩非子名言精选

      45、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

    [阅读全文]...

2022-06-12 06:24:39
  • 日积月累韩非子名言(韩非子名言自胜之谓下一句)15句

  • 名言
  • 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2.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3.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4.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5.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6.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7.私行胜,则少公功。

    8.私行胜,则少公功。

    9.自见之谓明。

    10.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11.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12.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13.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14.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5.因可势,求易道。

    [阅读全文]...

2022-04-16 19:15:59
  • 韩非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 名言
  • 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非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1、 私行胜,则少公功。

    译文: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2、 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译文: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

    3、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译文: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4、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译文: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5、巧为輗,拙为鸢。

    译文: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6、 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译文: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

    7、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译文: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8、因可势,求易道。

    译文: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9、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译文: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

    10. 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译文: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11、 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译文: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12、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13、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苦之。

    译文:烹调小鱼却屡次翻动,那就会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国却屡次更改法令,那就会使百姓不看其苦。

    14、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译文: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

    15、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

    译文: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

    [阅读全文]...

2022-03-12 09: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