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关于天行九歌韩非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天行九歌韩非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天行九歌韩非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天行九歌韩非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 语录(53) 说说(38k+) 名言(28) 诗词(2) 祝福(211k+) 心语(22k+)

  • 韩非名言

  • 名言
  •   韩非名言

      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家法,虽危不亡。——韩非《韩非子》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4、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5、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撄之者,则必**。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鳞,则几矣。——韩非子

      6、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解老》

      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韩非子

      8、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韩非子

      9、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韩非子《显学》

      10、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

      11、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韩非子《韩非子》

      1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

      13、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韩非子

      14、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阅读全文]...

2022-01-24 10:59:06
  • 韩非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

      2、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韩非

      3、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

      4、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

      5、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

      6、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8、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

      9、矜伪不长,盖虚不久。——韩非

      10、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

      11、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

      12、明主之道,明于公私。——韩非

      13、祸难生于邪心,邪心生于可欲。——韩非

      14、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

      15、治民无常,唯法为治。——韩非

      16、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韩非

      17、远水不救*火。——韩非

      1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

      19、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

      20、人处疾则贵医。——韩非

      2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韩非

      22、悬衡而知*,没规而知圆。——韩非

      23、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

      24、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

      25、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干赏罚。——韩非

      26、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韩非

      27、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

      28、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

      2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

      30、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韩非

      31、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韩非

      32、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

      33、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

      34、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

      35、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韩非

      36、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

      37、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

      38、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

      39、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韩非

      4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

      4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

      42、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

      43、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韩非

      44、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

      4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

      4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

      47、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韩非

      48、巧诈不如拙诚。——韩非

      49、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

      50、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

      51、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阅读全文]...

2022-01-03 18:47:40
  • 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韩非子的名言

    1、【韩非子名言】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解释】圣人就是善于恐吓人民的统治者

    2、【韩非子名言】民之性,恶劳而乐佚(安息)。

    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法家政治行不通)”【解释】法家不让人民安息,秦始皇调用全国四分之三的壮年劳动力做苦力,这样,法家政治虽然行得通了,但人民却要让统治者淤塞而死了。

    3、【韩非子名言】治民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唯法为治。

    法与时转(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治,治与世宜(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则有功”【解释】儒家、道家都主张回到旧时,不变法统,惟有法家眼睛向前看,主张变法。

    所以,中国历史上有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

    只是中国二千年才出这么几个改革家,难怪国家江河日下,积重难返了。

    4、【韩非子名言】好去恶,群臣见素”(君主不表现出好恶的感情,让大臣们无法揣摩)【解释】中国的帝王们一个个都像神秘的红衣主教,喜怒莫测,行为变幻不定。

    5、【韩非子名言】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在上面无为而治,群臣在下面战战兢兢地办事)【解释】中国古代,患官场精神病的人肯定很多。

    6、【韩非子名言】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帝王之道在于秘不可泄,运用之巧在于不为人所知)【解释】神秘莫测是专制政治的特点,公开透明是民主政治的特点。

    7、【韩非子名言】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帝王要掩藏起自己的行迹,不暴露自己的观点,使得臣下无从探测;要运用智慧于无形之中,不显示自己的才能,使得臣下无从揣度)【解释】传统政治总是要神秘其事,甚至搞个人崇拜,把最高统治者的一举一动都说得伟大无比,臣民们则感恩零涕。

    8、【韩非子名言】主之道,静退以为宝”“故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解释】(旧)中国的统治者学*了老子的静退治国之术以及韬光养晦之术。

    所以,个个都是阴谋家。

    自胜谓之强。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自见之谓明。

    (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法律之道,在立起之前是痛苦的而从长远的利益考虑是值得的。

    [阅读全文]...

2022-07-14 21:05:02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
  •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 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私行胜,则少公功。

      2、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3、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4、自见之谓明。

      5、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7、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8、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9、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10、因可势,求易道。

      1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2、私行胜,则少公功。

      13、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14、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1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阅读全文]...

2022-06-18 23:11:58
  • 韩非子中的名言

  • 名言
  •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韩非子·主道》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韩非子·主道》

    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韩非子·主道》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大都出自韩非之手,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经整理之后又辑为各种寓言集,如《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即是。

    [阅读全文]...

2022-07-23 18:58:57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
  • 韩非子名言

      1.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2.悬衡而知*,没规而知圆

      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5.巧诈不如拙诚。

      6.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7.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8.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9.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10.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

      11.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12.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13.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4.自见之谓明。

      15.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16.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1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18.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20.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

      2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家法,虽危不亡。

      22.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23.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24.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5.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26.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2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8.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29.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30.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31.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32.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1.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2.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3.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

      4.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5.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6. 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7.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8.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0.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11.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12. 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3.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14. 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15. 慈母有败子

      16.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17.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8. 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阅读全文]...

2022-01-08 16:07:16
  • 韩非子说林的读后感

  • shuo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

    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

    ”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

    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肉羹送给他。

    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

    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

    ”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 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 翻译:杨子路过住在宋国东部的一个旅店,(店老板)有两个妾,那丑的被看重,漂亮的被轻视。

    杨子询问其中 原委,旅店的老板回答说:“漂亮的自觉漂亮,我不觉得她漂亮;丑的自认为很丑,我不觉得她丑啊。

    ” 杨子对弟子说:“做贤德之事但不认为自己很贤德,那有做不好的呢

    ” 感:等同于老子的廿二章中的“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要夸耀自己的成绩,才会做出好成绩; 不要为自己的作为而骄傲,才能有更好的作为。

    )没什么感想的了。

    就因为不受重用吗

    这不是不忠于自己的君主么

    韩非子不是去秦国做事

    ~你只要通过历史来了解,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韩非子在韩国不受重用是真的。

    根据资料记载: 他著作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

    后来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

    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

    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

    由资料可知韩非子不受重用,却得到了秦王的认可,秦王为了见到韩非子,下令派兵攻打韩国,韩国迫于秦国的强大派韩非子去秦国的。

    主要罪魁祸首是自己的国家:韩国既不知道重用韩非子,又把韩非子“出卖给”秦国,导致后来李斯嫉妒韩非子才能、思想,而假传圣旨将其毒死

    ~ ( 我想哭

    ~) 秦始皇知道此事后,只是嘴上骂了李斯几句了事,李斯该杀啊

    ~(我不想说了,再说真的要哭了

    ~555)

    《中华五千年》这本*载了一位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儒家学者、思想家、文学家,他就是韩非子。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是个小国家――在战国七雄之中,韩国最弱,又邻*秦国,饱受威胁,加上韩王懦弱,*落入重臣之手,形式十分危急。

    这就是韩非子生活的背景。

    可韩王瞧不起韩非子――韩非子屡次上书韩王,提出救国大计,却患有口吃的毛病。

    一次,他面见韩王,提出自己的想法,韩王却不耐烦地说:“你说话都结结巴巴,还能有什么妙计

    ”韩王还真是糊涂,俗话说,人不可貌相,韩非子是来帮你的,你怎么能这么说

    虽然韩非子有点口吃,你也不至于这样吧

    韩非子不知是听了韩王的话觉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怎么,从此,他发愤著书,将自己的感情舒散到文章内。

    ――从此,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书,共十余万字。

    韩非子你好厉害竟然写出了这么多书,让我不得不佩服。

    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子,――秦王说:“我若能会见这位作者,和他交流谈论,便足慰*生了”秦王对韩非子的态度,让韩非子的同学,秦国丞相李斯十分嫉妒,于是他背地里说韩非子的坏话。

    这个李斯,还是韩非子的同学,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

    后来,韩非子被李斯陷害入狱,李斯怕夜长梦多,拿来毒药让韩非子服毒自尽。

    韩非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将这样结束生命。

    公元223年,韩非子服毒自尽了。

    韩非子的治国方略《韩非子》一书,在文学史上可称得上是议论文的典范。

    而李斯,也因自己的儿子造反,被开刀问斩了。

    让我们为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儒家学者叹息吧

    “古诗”的原意是代学者所作的诗。

    [阅读全文]...

2022-06-08 16:27:28
  • 韩非子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3、欲速则不达。《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4、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6、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13、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14、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15、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16、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17、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1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0、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21、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22、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23、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劝功;严刑,*亲法。

      24、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25、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2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7、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28、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29、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30、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31、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3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33、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34、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35、涵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36、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

      37、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

      38、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39、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40、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41、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42、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43、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订下心愿,志向是难的,不在胜别人,而在战胜自己的懒怯疑。)

      44、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45、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6、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47、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48、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49、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50、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51、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说明∶君主不可因为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

    [阅读全文]...

2022-01-06 11:09:22
  • 关于韩非子的名言警句

  • 名言
  • 上帝只掌握了我们的一半,我们越努力,在我们手里的那一半就越大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韩非子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

    1、人生没有过错,只有错过。

    2、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3、人生如过客,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的走。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4、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其实是自己站歪了

    5、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6、上帝是公*的,因为他对每一个人都不公*。

    7、向日葵自以为离不开太阳、但她却没发现自己也离不开土壤°

    8、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

    9、人有绝交,才有至交。

    10、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11、世界那么大,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12、幸福太少,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越简单的生活和日子,越会有幸福的味道,越容易品味到快乐的真谛。

    13、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14、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

    15、秋千的来回,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停下。

    [阅读全文]...

2022-06-10 08:46:19
  • 韩非子关于法的名言

  • 名言
  •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非子关于法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叁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

    译文:通过观察臣下的言语差异来区别朋党,通过对臣子行为来辨别陈言是否可靠;以事后的结果与之前的言论相对照,根据法律治理民众,结合各种情况进行参验观察。

    2、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译文:粉碎朋党,逮捕余孽,阻塞奸佞行事的途径,铲除其朋党,国家才不会出现恶虎。

    3、削株无遗根。

    译文:斩草务必除根。

    4、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

    译文:一国的安危决定于君主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决定于国力的强弱。

    5、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译文:沉迷于华丽却毫无价值的辞藻,国家有可能灭亡。

    6、辞辩而不法,心智而无术,主多能而不以法度从事者,可亡也。

    译文:口若悬河而不守法度,头脑聪慧却不知以法术治国,君主才智出众却不依法行事的,有可能亡国。

    7、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异,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译文:喜欢凭借自己的聪明擅自更改法令,是海沧因私事而扰乱公务,法令朝三暮四屡次更改,国家有可能灭亡。

    8、变褊而心急,轻急而易动发,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

    译文:心急气躁,行为轻率而容易冲动,喜欢感情用事而不计后果,有可能会亡国。

    9、狠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不顾社稷而轻为自信者,可亡也。

    译文:固执凶悍而不谦和,刚愎自用,不顾国家安危而我行我素,有可能会亡国。

    10、大心而无悔,国乱而自多,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

    译文: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国内混乱而自我夸耀,不理解本国实力而轻视邻国并与之为敌的,有亡国的可能。

    11、无理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译文:不懂得礼仪而轻侮大国,贪婪自负而不善外交,有外国的可能。

    12、怯慑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知有谓可,断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译文:性格怯懦而不敢坚持己见,虽有远见却优柔寡断,明知应该做的,却又不敢当机立断去执行,有亡国的可能。

    13、缓心而无成,柔菇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译文:行事迟缓,一无所成,优柔寡断,难辨是非而毫无主见的,有亡国的可能。

    14、浅薄于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蚀者,可亡也。

    译文:不懂得战争,而以仁义自居者,有亡国的可能。

    15、恃交援而远*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治国者,可亡也。

    译文:依仗盟国的强大而怠慢邻国,依靠强大的靠山来欺侮其它国家的,有亡国的可能。

    [阅读全文]...

2022-07-17 10:33:54
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 句子
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 语录
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 说说
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 名言
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 诗词
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 祝福
天行九歌韩非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