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了凡四训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了凡四训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了凡四训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了凡四训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国学经典《了凡四训》原文(含解释)
《了凡四训》是我国国学经典之一,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了凡四训》原文(含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余引之归,告母。
母曰:「善待之。」
试其数,纤悉皆验。余遂启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
余遂礼郁为师。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公元1567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不阅文字。己巳(公元1569年)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问其故?
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
余以实告。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馀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汝信得及否?」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语余曰:「符录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夫夭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自己巳岁(公元1569年)发愿,直至己卯岁(公元1579年),历十馀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公元1580年)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公元1581年),生男天启。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 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馀者。至癸未(公元1583年)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 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公元1586年)登第,授宝坻知县。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 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
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远思扬祖宗之德,*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1.读书扩大的了我们的生活半径,使我们赢得了日常生活所不能获得的三维空间。
2.骗人的人,品质不好;被骗的人,脑筋不好。从来人们笑话的,都是被骗的人。
3.你可能还没有爱过,所以你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永远的爱情。等你爱上谁了,你就会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你是宁愿自己死都不会对他(她)出尔反尔的。
4.很多时候,一个人发现自己爱上一个人,都是在跟他分别的时候,突然一下见不到那个人了,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对那个人产生了很强的依恋。
5.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快乐借记卡,把快乐、微笑、温暖全部放进去,当我们“刷卡”时就会发现生活里还有那么多快乐的存款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每一次提取利息就是提取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怀揣着快乐借记卡走在的路上,我们就会感知这个世界处处充满阳光。
6.悲观的人*惯于去储蓄烦恼、郁闷,生活就变得越发不堪重负、面目可憎。
7.读书即人生。人生即读书。
8.读好书,使人丰富。一个人活着依靠直接的人生经验,然而,我们的直接生活经验往往不多,我们的经验绝大多数来自间接的人生经验。我们通过读书获得前人的间接人生经验。
9.读书,使我们获得了精神力量——当面临生活的重大打击,有人从容乐观对待,有人却钻进死胡同出不来。这就是人生修养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往往与读书有关。我们通过读书建立了自己对人生的正确看法,懂得什么叫悲悯,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坚忍,什么叫承受,什么叫担当……
10.读书,延伸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称赞一个人的知识渊博,总爱说“前五百年,后五百年,他都知道”。其实,一个人的生命不过百年而已。为什么达到五百年的阅历呢?这恰恰来源于读书。一言以蔽之:读书,使我们赢得了超越生命的更多时光。
11.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每一个个名人,无不与读书有关。就个人而言,读书是一个人汲取知识进步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读书,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12.所谓读书无用论,只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某种社会现象,而人类追求知识的脚步,从来未曾停止过。
13.还有一种非功利的读书,这就是“知书达理”。通过读书明晓世理洞悉人性,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14.文学至今仍然是一笔可观的资源,有人正像挖煤一样埋头挖掘着呢。
15.容易说出口的话最不踏实,张口就说一辈子的人,兴许只热乎一阵子。
16.无论什么时代,真正的爱情都不会被消解和否定。
17.小说的创作是完全自我独立的,但是剧本只是电影工业的第一个环节和工序,编剧不能独立实现创作。
18.写作者通过间接生活积累方式,能够使灵魂抵达肉身所没有抵达的地方。写作者要有将他人往事变成自己往事的能力。广义上说,所有人都是写作者。作家是显性的写作者,没有成为作家的是隐性写作者。
19.写作本身就是对往事的咀嚼与回望,一个不珍惜往事的人,很可能缺乏心灵生活,这样的健忘者不可能成为好作家。人生往事的起点是童年,即便你到18岁、28岁甚至38岁才开始写作,写作出发地仍然是童年。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一个作家终生为童年经历所注定。
20.为提升人生境界而读书,我们必然享受到心灵飞扬的“仙境”体验。如果你坚信自己能够成仙,那仙境便不远了——只要不懈地在字里行间修炼着自己。
21.人类渴望超越现实抵达永恒的理想,在当代社会只是深埋于心底而已。从人到仙,无疑是一个凡人企盼超越生命极限进而进入“逍遥游”的“无所待”状态。
22.一个作家可以重新成就一部作品,同样,一部作品也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作家。然而,我们必须双脚站在大地上——因为大地代表着不可回避的生活。
23.写作,是对自己以往人生的重新发现;写作,也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重新展望。重新发现,是指你重新发现了自己的财富;重新展望,是指你对未来文学创作的再度打量。
24.文学家应当怀着*常之心,于小见大,于*凡见不凡。假如我们抱定“深入生活”的心理去“深入生活”,时刻不忘自己是前来体验生活的作家,这就不是*常之心了。
25.文学是不可以被驯服的,尽管她可以从野生变为家养。
26.在强调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的时候,我们丝毫不能漠视精神力量的存在。把生活打个化学方面的比方,生活是溶质。比如茶叶,而精神是溶剂,你有多少精神溶解剂,你就能消化多少生活积累。你就能再造多少精神生活。
27.有时候一个作家会调动他的间接生活,渐渐地他甚至可以把间接生活也成了他自己的了。
28.如果生活是一条双行道,就请你让我牵着你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里,永远不会走丢。
29.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是不同的,用诗人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看见一个不同的世界。
30.想一个人,爱一个人,并不是件丑事。不用因为爱一个人而感到羞愧,每个人或迟或早都会爱上一个人的,都会得相思病的。
31.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今天被人瞧不起的人,说不定明天就是最受欢迎的人,所以不必因为这些社会强加的东西自卑。
了凡四训
本义直解
第一篇 立命之学
01
原 文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直 解
我在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我放弃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而改学医术。她说:“学*医术可以养活自己,使一家人将来的生活有所保障,也能够济世利人。而且学得一技之长,可以成就声名,这是你父亲生前一向就存在的心愿。”
02
原 文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直 解
后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家,满面长须,身材魁梧,道貌岸然,酷若神仙,我很恭敬地向他行礼。这个老人家告诉我说:“你有做官的命,应该是官场中的人,明年就可以考中秀才,进入学宫,为什么不读书呢?”我只好据实以告,并且请问老人姓名与府居。老人家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我得到邵康节先生《皇极经世书》之正传,命中注定应该传授给你。”
03
原 文
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余遂启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直 解
于是我就礼请孔老先生回到家中暂住,并将这些情形禀告母亲。母亲说:“你要好好地招待他老人家。”请他为我推算命数,结果不论多么微细之事,竟然都非常地灵验。因此,我就萌生了读书的念头,并且与表兄沈称商量此事。表兄说:“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的家里开班教学,我送你依附在他家里读书,非常方便。”于是我就拜郁先生为老师。
04
原 文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直 解
孔老先生为我推算命运数理说:“做童生时参加县考,应当会考取第十四名;府考得到第七十一名;提学考试得到第九名。”到了第二年赴考,三种考试真的都考取了,而且录取的名次也都符合。他又替我占卜一生的吉凶祸福,说:“某年会考上第几名,某年能补上廪生缺,某年当上贡生。出贡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知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要离职还乡。在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应该会寿终正寝,可惜并没有子嗣。”孔老先生的这些预言,我都完全地记录下来,并且谨记在心。
05
原 文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
直 解
从此以后,凡是碰到了考试,所得到的名次先后,都不出孔老先生所预测的。惟独算我必须领用九十一石五斗的廪生米,才会补上贡生,但是当我领到七十一石的时候,屠宗师就批准我补上贡生位。因此,我对于孔老先生的预言,心中开始产生怀疑。
06
原 文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直 解
后来屠宗师要批准我补贡的呈文,果然被代理提学职务的杨公驳回。一直到了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到我考场上的备选试卷,不禁感叹地说:“这五篇文章,就像是呈给皇上的五篇论政奏折,难道要让这种学识渊博又能融会贯通的读书人,老死窗下而不能出人头地吗?”于是就按照县里的呈文,准许补升为贡生。连同以往所领的七十一石米加起来,确实是九十一石五斗。经过了这一番波折,我因此更加相信,一个人的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所注定的,而运气来得快或慢,也都有既定的时间,所以对于世上的一切,就看得非常地*淡,再也不想汲汲营求了。
07
原 文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不阅文字。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直 解
在我当上贡生以后,就依照国家的规定,到北京国子监读书,因此在京城住了一年。这段期间一有空闲,便整天*,不阅读任何书籍。到了己巳年,回到南京的国子监读书。在还没有入学之前,就先去栖霞山拜访云谷法会禅师,两人在禅房中对坐了三天三夜,未曾闭上眼睛。
08
原 文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直 解
云谷禅师问我说:“凡是一个人之所以无法成为圣人,只是因为被虚妄不实的心念所缠缚罢了!你已经*了三天,却不见起一个妄念,不会胡思乱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回答说:“我的命运已经被孔老先生算定了,一切得失,乃至于生死大事,都是既定之事,就算是要妄想,也已经没什么好想的了!”
09
原 文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直 解
云谷禅师笑着说:“我原先以为你是一个才智出众的豪杰,原来只是个*庸的凡夫罢了。”
我听了禅师所说的话,不明白话中之意,于是请问其中的原因。
禅师回答说:“一个人若是不能去除妄想心,终究会受到宇宙间阴阳两种对立面所限制,怎么会没有定数呢?但是,只有凡夫才会受制于定数。极为善良的人,时时存善念、常常做好事,所以能够远离祸患而得到福报,气数固然约束不了他的命运;极为恶毒的人,时时存恶念、常常做坏事,使得福报损耗而招致祸害,这样气数也会发生变化,无法局限得了他的命运。你二十年来被孔先生算定,却丝毫都不曾转动过,难道不是*庸的凡夫吗?”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到中学毕业,科幻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1、时间已经把这些空想变成为可怕的现实。《海底两万里》
2、每个人的命运就完全看这最后的一击了。《海底两万里》
3、人类既不能呼风唤雨,叱咤浪涛,该不该制止自己狂妄地凌驾于造物主之上的行为呢?——凡尔纳·《机器岛》
4、当科学开始说话的时候,那就只好闭口不言但科学是从错误中产生,犯这些
5、错误乃是必要的,因为这些错误逐渐导致真理——凡尔纳·《地心游记》
6、敢于希望,才能成就伟大——凡尔纳
7、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8、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海底两万里》
9、争论继续着。彼此有理,各执一词。《海底两万里》
10、但愿我再活一百年,可以更长久地想念着你!《海底两万里》
11、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
12、无意中占有同类自由的人都不应该宽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凡尔纳·《美丽黄色的多瑙河》
13、敢于崇尚牺牲,才能成就英雄。--凡尔纳·《无名之家》
14、但愿所有的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息!《海底两万里》
15、科学固然好, 但有时会出错,然而本能是永远也不会出错的。——凡尔纳·《奇特旅行记》
16、他们眼睛所看见的情形连自己也不能相信。《海底两万里》
17、它很可能跟许多其他的事件一样很快被人忘掉了。《海底两万里》
18、经商固然好,哲学价更高。——凡尔纳·《一个*人的遭遇》
19、任何事物都不应该过早成熟,包括进步。———凡尔纳·《征服者罗比尔》
20、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到中学毕业,科幻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1、时间已经把这些空想变成为可怕的现实。《海底两万里》
2、每个人的命运就完全看这最后的一击了。《海底两万里》
3、人类既不能呼风唤雨,叱咤浪涛,该不该制止自己狂妄地凌驾于造物主之上的行为呢?——凡尔纳·《机器岛》
4、当科学开始说话的时候,那就只好闭口不言但科学是从错误中产生,犯这些
5、错误乃是必要的,因为这些错误逐渐导致真理——凡尔纳·《地心游记》
6、敢于希望,才能成就伟大——凡尔纳
7、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8、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海底两万里》
9、争论继续着。彼此有理,各执一词。《海底两万里》
10、但愿我再活一百年,可以更长久地想念着你!《海底两万里》
11、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
12、无意中占有同类自由的人都不应该宽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凡尔纳·《美丽电影的多瑙河》
13、敢于崇尚牺牲,才能成就英雄。--凡尔纳·《无名之家》
14、但愿所有的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息!《海底两万里》
15、科学固然好, 但有时会出错,然而本能是永远也不会出错的。——凡尔纳·《奇特旅行记》
16、他们眼睛所看见的情形连自己也不能相信。《海底两万里》
17、它很可能跟许多其他的事件一样很快被人忘掉了。《海底两万里》
18、经商固然好,哲学价更高。——凡尔纳·《一个中国人的遭遇》
19、任何事物都不应该过早成熟,包括进步。———凡尔纳·《*罗比尔》
20、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1.正是在私活中我们发现伟大的性格(切斯特顿)
2.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的细小的泥沙----
3.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4.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宋·)
5.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6.一代人就是一出有着四、五千名优秀角色的戏剧
7.在天堂里,天使也只是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肖伯纳)
8.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德国)
9.伟大的人物也会有巨大的过失(英国)
10.伟大的才能和伟大的品德假使你拥有它们将使你获得人们的尊敬与赞美,但只有较小的才能和较普遍的美德才能使你获得他们的爱戴和喜欢(切斯特菲尔德)
11.没有成为巨人的人并不需要满足于做一个矮子----(欧内斯特·布拉德)
12.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马克思、*)
13.一个凡人应该思考凡人的思想而不是不朽的思想---(埃庇卡摩斯)
14.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15.伟大往往是各种对立品质自然*衡的结果(狄德罗)
16.最优秀的人们总是把自己的优秀归于各种被认为水火不相容的品质的完美结合(伯特兰·罗素)
17.高山离你越*越显出雄峻,而伟人却没有这种特点---(布莱辛顿夫人)
18.我们应该为自己缺乏伟大的才能而自我安慰,就像我们因没有获得*厚禄所作的那样:我们善良的天性对这两者都不适合----(活维纳格)
19.成为伟人是伟大的,而成为通人情的人则更伟大(美国)
20.天才所能攀登的最高峰就是同时达到伟大和真实,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法国)
21.一个伟大人物总是乐意成为渺小人物(欧洲)
22.伟人也犯错误,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犯错误又那么频繁,以至于差一点使人称他们为凡人(利希滕伯格)
23.伟大的头脑倾向于*凡(安德烈·纪德)
24.伟人仅仅同常人一般高矮,而且他们中的大我数实际上还相当矮(马克斯·比尔博姆)
25.最值得骄傲的树苗是从最*常的树枝上嫁接出来的,王族往往是从樵夫的茅屋里诞生的(法国)
关于军训的名言
称说;描述。
《书·大禹谟》:“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孔传:“名言此事,必在此义。”
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
宋苏轼《贺提刑马宣德启》:“其为喜幸,岂易名言。”
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中·寄张十二山人彪》:“此数句隐显映带,其妙处未易名言。”
著名的言论或话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於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公尝语尹师鲁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
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也罢,名言也罢,作用其实都在指示人们行动,向着某一些目的。”
总有一些句子,语录会令你有所触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军训的名言(精选115句),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军训只是生活磨难的试金石。
2、坚持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3、稍息立正站好
4、立正稍息听我说。小编名言
5、抬头挺胸站整齐。
6、军人的素质就是整齐划一。小编名言
7、你可以张扬个性,但必须要保证完成任务。
8、军训是我是上高中的第一节,也是满载希望进取大学的第一节课。
9、军队再大,一盘散沙不可以为大;人员再多,拧不成一股绳不可以为强。
10、带兵方法千万条,真诚爱兵是第一条。
11、枪林弹雨战友情,烈火浴血写忠诚。
12、战友情是一杯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
13、多一片天空,就多一片彩虹,多一个战友,就多一份幸福。
14、一根麻线拧不成绳,一滴水珠汇不成海。
15、力量从团结中来,智慧从学*中来,成功从奋斗中来。
16、好战友就是一把雨伞,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会陪伴着你。
17、容人之过,但不顺人之非。
18、多一分沟通,少一分猜疑;多一分谅解,少一分隔阂;多一分关心,少一分冷漠;多一分支持,少一分观望;多一分正气,少一分怨气。
19、个人本事再大,离开集体,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个人本事不大,熔入集体,什么事情也办得好。
20、袒露矛盾“开窗子”,发现问题“拉袖子”,有了疙瘩“解扣子”,批评帮助“剥面子”。
21、不怕有错误,就怕不正视错误;不怕有教训,就怕不接受教训;不怕有监督,就怕不服从监督。
22、面对批评有静气,自我批评有勇气,批评别人有正气。
23、自我批评一针见血,相互批评入木三分。
24、批评对了要牢记,批评错了无须记,不批不评是大忌。
25、自我批评是觉悟,领导批评是爱护,同事批评是帮助,下级批评是监督。
26、接受忠告,就等于提高自己的能力。
27、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和谐
28、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就是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
29、谈心是团结的纽带,猜疑是分裂的剪刀,支持是友情的源泉。
30、每一个“我”,在别人眼里都是他人;他人,是“我”和“我们”之间的连结点。
31、给别人多一分宽容,就等于给自己多一分空间。
32、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
33、宽容,犹如润滑剂,能减小摩擦系数;理解,犹如粘合剂,能增大凝聚力。
34、希望别人理解,自己首先学会理解;不懂得谅解,也得不到别人的谅解。
35、对他人要“站起来看大河”,多看主流和长处;对自己要“蹲下来看蚂蚁”,一点一点找不足。
36、和你一样的不一定就对;和你不一样的不一定就错;你对很多人看不惯,结果是很多人也看不惯你。
37、看长处,容短处,想大处,思深处,虑远处,寻同处,处处和谐相处。
38、话不在多,贵在真诚;事不在大,暖心就行;以人为本,和谐文明。
39、因为军训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道理。
40、战场没有男女,只有你死我活!
军训经典的名言
暑假不知不觉已到了尾声,军训生活即将开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军训经典的名言,欢迎大家阅览!
1、人不逼自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
2、坚持不是胜利,坚持到底才是胜利。
3、行胜简言。
4、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只是可能不是预期的收获,还有就是要短期或长期才会发挥作用。
5、在没有去实际行动前,永远不要提前否定自己。
6、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信,最好不要主动揭自己的短。
7、不管什么事什么人,总会有一个不能逾越的界限。
8、人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9、艰难困苦的环境才能更好的磨砺我们的心,造就一个拥有不屈意志的人。
10、人不能忘本。
11、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那么多战友都没倒下,我怎能自私的独自倒下而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12、人要有一颗勇于承担责任的心,要敢作敢当,要勇于面对现实,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13、我代表的绝不只是我一个人,我代表的是我的父母,代表的是与我在一起的朋友,代表的是我曾经的归属地,代表的太多太多,所以要有一种集体荣誉感,我荣你荣,我辱你辱。
14、不管自己所在的地方多么差,你都要以她为荣觉得这有损你的身价。
15、当你的.成就不堪入目时,不要过于仰望别人,因为自己亦是风景;当你的成就让他人仰望时,也不要瞧不起对方,因为他日其也能成,甚至超越今日的你。
16、一日兄弟情就是一辈子的兄弟。
17、我们没有瞧不起别人的必要,因为你不是他,你不会懂他,相当多的时候保持旁观者清的心态才是最好的存在方式。
18、人要有城府,有心机,不能一下子就把自己被暴露得一干二净。
19、恋人,兄弟,朋友真情这个东西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20、无论在何时何地,千万不要过于得意忘形,从而忘了自己的原本身份,轻则失业,重则丧命。
21、别人的经验经历永远都是别人的,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是你的;别人的故事只是用来借鉴的,切莫以为自己这样也会和他得到一样的收获,反而可能得不偿失,因为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完美的复制。
22、生活中处处都能学到东西啊,只是不同的人学到的多与少,好与坏罢了,切莫走马观花的虚度年华。
23、世上有三种人、一是只做事不看事,二是只看事不做事,三是既做事又看事。
24、愚蠢的人只能复制粘贴,而聪明的人却能剪切拼凑。
25、世界这么大,相遇不容易,既然不易,就得珍惜。
26、不是只要是小事就可以置之不理,因为可能就是你的置之不理而让它一发不可收。
27、切莫随意言语本来事不关己的事,因为别人不会管太多,只会管这话是不是你说的,既然是你说的,那你就要为你的言语行为负责。
28、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可谓人生一大快事。
29、记住每一位曾给过你帮助的人,等到你有能力时(你也要坚信你会有这个能力)再回报他。
30、不要忽视身边的每一位人,所谓的“小人物”也会有他存在的必要(甚至必不少),特别是那些*时看着碍眼,但是关键时刻却不得需要的人,人的眼光要看得长远些,鼠目寸光有时会害了你的一生。
*凡与伟大的名言
了凡四训名言
了凡四训中的名言
了凡四训名言名句
了凡四训名言警句
了凡四训名句
了凡四训经典名句
了凡四训语录
了凡四训经典语录
了凡四训的经典语录
武训名言
*凡的名言
*凡名言
培训的名言
祖训名言
军训名言
家训名言
凡人名言
古训名言
培训名言
吴亦凡的名言
吴亦凡名言
密斯凡德罗名言
凡事有度的名言
凡尔纳名言
不*凡的名言
关于*凡的名言
凡尔纳的名言
*凡与不*凡的名言
*凡中的不*凡名言
家训名言50条
描写赠花的古诗
最美诗意的古诗
关于厕所文明的古诗
古诗中的旗袍美女
关于打喷嚏的古诗
讲卫生的古诗
有虎子的古诗
带有月亮的古诗100首
关于委婉劝诫人的古诗
看冰雪迎冬奥主题的古诗
赞扬奉献者的古诗
步步惊心玉兰簪子的古诗
65字左右的古诗词积极向上
名字有归字的古诗
八阵图的古诗写作手法
古诗词春意象的内涵
潮汕黄仁勇的古诗
最壮胆的古诗
五粒豆的古诗朗读
努力背古诗的大儿子
播放风机天高的古诗
有正能量的全部古诗
古诗文中带有温柔的名字男孩
描写分界洲岛的古诗词
文字在第二个的古诗
古诗词冬天的雨
称赞面条好吃的古诗
描写春雨夏雨秋雨的古诗
以唱戏为主题的古诗
客至的古诗配画
古诗里带有嘉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