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莲心泡茶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莲心泡茶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莲心泡茶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莲心泡茶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金线莲的四种泡茶方法步骤
你知道金线莲的泡茶方法步骤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金线莲的四种泡茶方法步骤,欢迎阅读。
金线莲的四种泡茶方法步骤
一、金线莲“凉茶 ”
1、将金线莲洗净,在电茶壶或者煲汤的煲仔中加入水,烧开。
2、再把金线莲放进煲仔中,煮10分钟,关火,浸泡20分钟即可。
3、如果喜欢喝口感略甜的,可以加入一些冰糖。
4、还可以把煮好的金线莲茶放进冰箱,在炎热的夏天喝着更加冰凉。
二、金线莲茶
1、泡:取2-3g金线莲纯茶,用茶具反复冲泡6杯饮用,至味淡后草嚼服。
2、煮:取2-3g金线莲纯茶,用茶壶反复煎煮3壶饮用,至味淡后草嚼服。
3、浸:取2-3g金线莲纯茶,放保温杯中用开水浸饮,至味淡后草嚼服。
4、山泉水、矿泉水冲泡金线莲效果更佳。第一泡冲泡时间在40秒,第二泡冲泡时间在60秒。冲泡温度以95℃ 以上开水为最佳。
5、金线莲第一泡中蕴含大量营养物质,建议饮用。金线莲养生茶清香甘醇,色泽透亮,汤色呈琥珀色。
6、经过整天冲泡、煎煮、浸泡后的金线莲茶全草可于睡觉前取出放入口中嚼食,可安神养肝,坚持按此饮用与食用,养生效果最佳。
三、金线莲干品
1、泡:取2-3g金线莲干品,入沸水中反复冲泡饮用,至味淡后草嚼服。
2、煮:取2-3g金线莲干品,入水中反复煎煮饮用,至味淡后草嚼服。
3、炖:取3-5g金线莲干品,与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食材炖煮,制成滋补美食。
四、金线莲鲜品
1、取约15g~50g,与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食材炖煮。也可加入火锅作为养生食材底料。
2、可直接鲜榨添加适量冰糖、蜂蜜饮用。也可与其他果蔬一同鲜榨饮用。
3、可直接用水煎服,代茶饮用,至味淡后草嚼服。
金线莲的功效与作用
一 、清热凉血
金线莲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对我们清热解毒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
二、抗炎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金线莲水提取物在给予角叉菜胶后4h开始显示迟延性抗炎活性。有人对三种不同不源的金线莲(野生、人工栽培、组织培养的金线莲)进行抗炎作用比较,结果三种不同来源的金线莲煎液均显示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三、保肝作用
金线莲水提取物大鼠腹腔注射可明显降低由四氯碳(CCl4)引起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急性升高,金线莲治疗能同时改善肝脏组织学改变,诸如坏死、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淋巴细胞及枯否细胞在中心脉周围的炎性渗出。对于肝病患者用金线莲来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的镇静、镇痛作用
三种不同来源的金线莲均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小鼠的痛阈时间,降低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发生率,说明三种不同来源的金线兰均有一定的镇静、镇痛的作用。
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其味*、甘。金线莲还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
使用金线莲的注意事项:
金线莲一般人都可食用,但切忌不可过量时间过长;脾胃虚寒、久泻、大便溏泄者禁用金线莲。
【金线莲】妙莲天香的功效与作用:
金线莲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治支气管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金线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金线莲土鸡汤,金线莲炖排骨,金线莲甲鱼汤,金线莲冰糖汁,金线莲鲍鱼汤,金线莲鸽子汤。
金线莲
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其味*、甘。金线莲还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
闽西地区(三明、明溪等县市)民间多用于小儿高烧不退、惊风等;闽南地区多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糖尿病等;闽中地区多用于消炎镇痛,治疗胆结石、胆道炎等;闽东地区多用于袪风湿,通经络、养血、通痹,治疗风湿骨节病,腰膝痹痛等。
1、金线莲治血尿:金线莲6克、白茅根各15克,水煎服。
2、金线莲治糖尿病:金线莲3-9克,水煎服。
3、金线莲治体虚:全草适量,水煎代茶频饮,或炖兔子服。
4、金线莲治肝癌:金线莲6克、太子参、丹参、白芍各1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金线莲】金线莲的食用方法:
金线莲土鸡汤
功效:清热凉血、滋补肝脏,且对老人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气膝痛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材料:金线莲干品6-8克、土鸡一只、瘦肉250克、红枣4枚、枸杞8颗
做法:金线莲干品6-8克、土鸡一只、猪瘦肉250克一同加清水炖熟,起锅前加红枣4枚、枸杞8颗和少许盐调味即可。
金线莲炖排骨
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乳糜尿、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急惊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肌无力、泌尿道结石。
秋莲古诗词
古诗原文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翻译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注释解释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
亭亭:耸立的样子。
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
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
拟:打算。
青房:指莲蓬。
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
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诗文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
白莲古诗词
古诗原文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真合 一作:端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翻译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注释解释
蘤(huā):“花”的古体字。
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诗文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诗的第一句:“素花多蒙别艳欺”便明显地指向人事。有不少人轻视乃至鄙弃素色的花卉,而专门喜欢那些妖艳的花朵。封建社会的上层社会也是这样,一些朴实无华,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妹忽视,被埋没,被欺凌,而一些华而不实的家伙则往往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欣赏与重用。这句诗明显地指向了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诗的第二句就更明显了,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世界,是无比高雅神圣的地方。诗人说白莲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占据一个位置,这明显地是在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该在人类社会上得到自已应得到的地位。这里当然也不能排除诗人有自况的意思。可是,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诗人感到愤怒,也使诗人感到悲哀,因此在此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塑造了在晓月清风之中即将凋谢的白莲这一形象,让人们注意,向人们提出了问题。这就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控诉封建统治者摧残与埋没人才。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对白莲的'吟咏,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合理现象,为被埋没、被摧残的人才鸣不*,为他们发出呼呼的。这首诗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议论与描写结合得十分巧妙,语言也通俗易懂,概括力强。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咏茶古诗词
在我国,茶文化是源远流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咏茶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茶古诗词
001.题朱丹《逸竹壶》
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
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002.
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
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作《香茗赋》而有时名。
003.
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
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004.
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时忘绿芽。
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005.
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
006.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
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007.
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
008.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2]:七碗茶典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009.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
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
010.
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
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然在口也。
咏茶古诗词
001.《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莲花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篇11、如何?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孙光宪《思帝乡》
2、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欧阳修《临江仙》
3、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现代·暇文《藕乡随思》
4、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清·郑板桥《芙蓉》
5、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
6、影欹晴浪势欹烟,恨态缄言日抵年。轻雾晓和香积饭,片红时堕化人船。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何限断肠名不得,倚风娇怯醉腰偏。--崔橹《莲花》
7、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其二》
8、今逢石上生,本自波中有。红艳秋风里,谁怜众芳后。()——司空曙《石莲花》
9、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莲花》
10、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崔橹《惜莲花》
11、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薛昭蕴《浣溪沙》
12、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不决浮云斩邪佞,真成龙去拟何为。——贯休《古剑池》
1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李璟《浣溪沙》
14、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香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韦庄《合欢莲花》
15、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白居易《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16、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潘阆《忆余杭》
1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欧阳修《采桑子》
18、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之后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郭震《莲花》
19、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晏几道《蝶恋花》
20、酪浆冷浸金盘粉。玉友浮新酝。如君真是酒中仙。一斗百篇吟到小池莲。清风拂拂来纨素。独擅江南步。红裙无用妒芳姿。且把绿罗争学画长眉。——王之道《虞美人》
21、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柳永《甘草子》
22、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崔橹残莲花
23、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清明月照羞无语,凉冷风吹势不禁。曾向楚台和雨看,只于吴苑弄船寻。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苦吟。——崔橹《岳阳云梦亭看莲花》
24、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皮日休《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25、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张林诗《残莲花》
26、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皮日休《赤门堰白莲花》
27、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刘商《咏双开莲花》
2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9、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徐玑《夏日怀友》
30、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风情为与吴王*,红萼常教一倍多。——陆龟蒙《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4、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
6、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李白《古风·其十九》
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9、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
10、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12、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王维《渭川田家》
13、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苏轼《江神子·江景》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 李白《渌水曲》
16、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17、手捻香笺忆小莲。 —— 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18、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 杜甫《为农》
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张籍《春别曲》
琴茶古诗词
古诗原文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诗文赏析
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
“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次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
三联起句写琴,《渌水》古琴曲,为诗人之所爱。诗人精通音律,曾有《听弹古渌水》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欲识漫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阳下,竟日有余清。”可知诗人提此曲是为了表明*和心境;次句写茶,“故旧”老朋友、旧相识。“蒙山”指蒙山茶,产于雅州名山县(今属四川),蒙顶山区,相传西汉年间,吴理真禅师亲手在蒙顶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饮之可成地仙。诗人举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但诗人毕竟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他的辞官亦并非完全出自本心,看到唐王朝日益加剧的矛盾,各种弊端的呈现,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无法掩饰,故此在尾联他仍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乐天的《江南谪居十韵》“壮志徒许国,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鳞。葵枝犹向日,蓬断即辞春……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释。末句表达了诗人想返回长安为国效力的愿望,但诗人至终亦未能再进西京,令人感叹。
泡茶小技巧
茶,是*的文化代表之一,泡茶是十分讲究技巧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泡茶小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置茶控制比例
置茶时候,茶与水比例直接决定了茶汤的浓淡。110ml盖碗,一般投茶7克左右,这还要视具体茶类而言,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
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
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4、泡茶之道
泡茶手法一直都是老生长谈的问题,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这样的话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这样的话会牺牲香气。
所以,泡茶之道乃*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总之,整个冲泡过程中,不要摇、搅、拨动叶底。这样做既会使茶汤浑浊,又可能令茶味淡薄,水味彰显。同理,注水要一直保持*稳。即使高冲也要保持水柱*静光润。
1、细碎茶冲泡细节
细碎的茶,冲泡时置茶量要比正常状况者少一些,浸泡时间相对的也要缩短。如原应放1/4壶的散普,细碎后只能放1/5,若仍然放1/4,第一道在缩短时间后倒出,还可以得出标准浓度的茶汤,但第二道就为难了,即使马上冲马上倒,茶汤仍然太浓。
减少了置茶量,冲泡到第四五道后会觉得浓度后续无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冲泡细碎的茶,尤其是“水可溶物”溶出速度很快的茶,不要设定泡五六道,设定为三四道较为实际。
2、老茶冲泡细节
先看茶有没有潮味,如果有的`话,把要用的量倒在无味的棉纸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一天;如果太干涩,则放较阴湿的地方,直到呈您要的茶况。这是泡茶前的精炼。
通常老茶需要高温,让水多沸一下或用密盖、重盖的水壶。若这泡老茶苦味较重,水温就不要太高。
茶量少放,让第一泡能浸泡到1分钟。第二泡往往要很快出汤(一般为10秒)。
3、铁观音冲泡细节
朱泥壶是泡铁观音的首选。因为朱泥具有高收缩率的特点,所以用其冲泡铁观音扬香力更高、更清扬,茶汤也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朱泥壶很适合冲泡轻发酵、高香气的乌龙茶。
4、绿茶冲泡细节
一般来说,茶的冲泡次数也宜掌握一定的度。根据测定,冲泡时最容易浸出的物质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来说,绿茶冲泡第1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左右;冲泡第2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3次时,能浸出约10%;越到后面越少,所以通常冲泡3道为佳。
5、茶叶冲泡水质细节
硬水泡茶不好。水的硬度影响着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它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还有水中其它金属离子也影响着茶汤滋味,如水中铁离子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水中铅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苦;镁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涩。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于天然软水,泉水、溪水、江水多为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
因为爱茶,才更注意细节,泡出茶叶真滋味,体验自然的清新茶味。
泡茶的要素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了,所以说品茶、喝红酒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您知道如何泡茶吗?对于茶的味道,怎么泡茶也是非常重要的,泡茶的步骤也是非常的讲究的,那您知道泡茶水温是多少吗?
一、台要简
简就是指整个茶台除了必须用的茶具之外,尽可能减少无关的器物。
忌讳:1,茶台本身样式要简洁,流于繁复则失于方便;2,茶台之上陈设太多的装饰性物品,诸如茶宠之类。
二、器要洁
所有的茶具必须是保证清洁无垢。
忌讳:器形不端,花色复杂,有缺损,明显污渍,水痕,以及指印,
三、身要正
无论是在进行冲泡中还是在*时,身形要保持端庄,不偏不倚,唯有身形端正才能保证气息顺畅。
忌讳:坐姿不端正,或坐于座椅一角。
四、心要净
没有杂念,一心侍茶,不要想茶之外的人和事;
忌讳:一边操作,一边说话;或者是边操作,边想心事。
五、气要和
和的前提是,身体和心理处在一个相对*衡的状态。否则的话就很难做到气和。心*气和就是这个意思。泡茶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保证呼吸*顺。
忌讳:情绪**动或者做过剧烈运动之后泡茶。非不得已,不要在健康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为他人泡茶。
六、水要静
也就是说泡茶是,刚刚沸腾的水必须等到里面完全不沸腾的时候才能开始注水。否则的话,就会造成注水过程中水流忽大忽小而不好把握注水的方向和力度;
忌讳:水未沸或壶中水尚在沸腾就开始泡茶。
七、手要稳
唯有稳才能做到准确把握。无论是在注水、出汤、分杯的过程中,稳是最基本的要求。
忌讳:能力度忽大忽小,忽高忽低;
八、声要低
无论是泡茶还是交流,不可发出高声。
忌讳:大声喧哗讨论琐事,冲泡过程中茶具之间发生碰撞而出声。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泡茶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正确泡茶的步骤包括: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敬茶、闻香、品茶等九项。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一般用来烫壶的热水都是要倒入茶盅内,然后再来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所谓的敬茶就是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
泡茶“三要素”
好茶必须有好水和好的茶具,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而没有掌握好泡茶技术,还是得不到好的效果。泡茶技木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
茶叶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壶中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泡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冲泡时间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将茶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开始饮用,二是指有些茶叶要冲泡数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时间。
1.茶的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大全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荷花》
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7、《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莲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9、《莲》
唐·唐彦谦
双头莲令(信丰双莲)
赵师侠〔宋代〕
太*和气兆嘉祥。草木总成双。红苞翠盖出横塘。两两斗芬芳。干摇碧玉并青房。仙髻拥新妆。连枝不解引鸾皇。留取映鸳鸯。
双头莲 并蒂白莲
左锡嘉〔清代〕
抛尽明珠,听乍歇吴歌,碧天无际。花开并蒂。正白雨才过,红妆如洗。
似此织就云裳,隔重重烟水。鸾镜底、玉立亭亭,鸳鸯料谙情味。
皎皎不染污泥,试凌波刬袜,香尘微起。银塘月坠。
料此际、仅许个侬双倚。为问一捻冰魂,者夜凉知未。
但剩有、宛转情丝,缠绵自理。
隔浦莲(咏白莲)
曾觌〔宋代〕
凉秋湖上过雨。作意回商素。暗绿翻轻盖,萧然姑射俦侣。妆脸宜淡伫。红衣妒。步袜凌波去。异香度。天教占断,风汀月浦烟渚。纤尘不到,梦绕玉壶清处。多少芳心待怨诉。无语。飞来一片鸥鹭。
瑞莲应制二首(莲生慈宁宫奉大士盆中,九华
潘纬〔唐代〕
瑶池浪说千年藕,玉井虚传十丈花。争似九茎开五色,西天瑞现帝王家。
菩萨蛮 题莲趺大伯莲舟图
杨芸〔清代〕
庄严慧相参金粟。一杯香海波摇绿。稳坐妙莲华。何如贯月槎。
天花无著处。散作曼陀雨。一瓣漾明流。人疑太乙舟。
庐陵赵令君宅后有莲濠月夕相观莲戏庐陵
陈文蔚〔宋代〕
朱桥绿水夜深游,满载荷花万斛舟。多病*来常止酒,及无尊俎欠风流。
小轩新构枕白莲池即碧莲也一丘岿然池上三方皆竹闲居偶成四章 其二
王世贞〔明代〕
前林绿筱润,后沼碧莲芳。介尔一丘上,翛然三伏凉。
偶凭扶老去,聊唤索郎尝。除却香山叟,谁能共我狂。
小轩新构枕白莲池即碧莲也一丘岿然池上三方皆竹闲居偶成四章 其三
王世贞〔明代〕
轩中何所有,秋兰碧葳蕤。钩帘落花入,围棋清昼移。
何以荅韶景,偶然咏新诗。不涉人间境,人间那得知。
小轩新构枕白莲池即碧莲也一丘岿然池上三方皆竹闲居偶成四章 其四
王世贞〔明代〕
佛书置不读,玄言谁与酬。惟将嗒然意,来坐兹轩幽。
红萼总飞尽,黄莺犹滞留。不知春色好,那得送春愁。
小轩新构枕白莲池即碧莲也一丘岿然池上三方皆竹闲居偶成四章 其一
王世贞〔明代〕
壁画白莲社,池种白莲花。清梵既已毕,浊醪徐当赊。
远公故不禁,陶令亦无他。从此西方路,还应置酒家。
莲心泡茶的古诗词
莲心的古诗词
泡茶静心的古诗
咏莲心的古诗词
泡茶的说说心情
泡茶说说心情
泡茶的诗句
泡茶诗句
泡茶的古诗图片
泡茶的句子
泡茶说说
泡茶的说说
闲时泡茶的古诗
女人泡茶的古诗
关于泡茶的说说心情
仙女泡茶的古诗
雪水泡茶的古诗
赞美莲心的古诗词名句
关于泡茶的句子
形容泡茶的诗句
古诗泡茶的水像螃蟹吐泡
描写泡茶的诗句
美女泡茶诗句
形容泡茶的句子
描写泡茶的句子
泉水泡茶的诗句
写莲心的古诗
山泉水泡茶的古诗
莲心的诗句
莲心诗句
古诗词中的担当精神
女子秀气婀娜的古诗词
中秋节的白居易的古诗
形容付出并收获经验的古诗词
古诗题材的名称
古诗中的春天日记
硬笔楷书古诗词的临帖技巧
完整欢庆元旦的古诗
盼星星盼月亮的古诗词
悦心的古诗或对联
幼儿园大班古诗赠汪伦的要求
精彩的少儿古诗
能用来形容智能家居的古诗
赞美国庆节的古诗4行一行4字
写困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用设问跟反问的例子
用于自我评价的古诗
60字加标点的字古诗大全
想念但是忍着的古诗
带叶子的古诗词100首
古诗词中表达情绪的
观书有感的古诗其一
古诗词中数词的表达作用
麻花辫的古诗
描写出蝴蝶的古诗
适合小孩儿唱的古诗歌曲
形容泡泡的古诗
巴中市南龛坡的古诗
我们的课本中的古诗
有天地人你我他的古诗
课文讲解秋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