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名言警句

关于包拯名言警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包拯名言警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包拯名言警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包拯名言警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k+) 说说(90) 名言(10k+) 诗词(111) 祝福(2) 心语(14)

  • 包拯文言文及翻译

  • 包拯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包拯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翻译:

      包拯西仁字是泸州合肥(合肥今日)的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任建昌县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包拯不辞去公职。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父母不希望他离开,包拯辞职从办公室,家里的老人的支持。几年后,他的父母已经死了,包拯墓建草庐父母丧期满,或挥之不去的感觉,直到不忍离去,各位长辈安慰和鼓舞许多人来。经过一个非常的时间,才去接受派遣,终日县令包拯。牛盗贼砍别人家的舌头,牛的主人(县*)抱怨。包拯说:“(你)刚回家,杀牛卖了它。”不久,另一名男子来到(县*)说再见的人私自屠宰的牛,包拯说:“(你)为什么要砍别人家的牛舌头,再次指责他喜欢吗?”小偷被惊呆了,很不服气。

      (包拯)端州当知府,被晋升为众诚的房子。端州制作砚台,趁着此前知府进贡大多富集的数量是几十倍的砚台致敬王朝提出来要人。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没有得到满一年在办公室砚台家。

      (包拯)使命契丹,契丹的命令代码乘客上包拯说:“(国家)雄州城最*开有侧门,只是想引诱我们的.叛徒刺探边防情报,对不对?”包拯说:“(国家)涿州市也开便门,刺探边防情报为什么必须打开检票?”那么这个人说不出话来。

      (包拯被朝廷)进行临时机构称为开封知府,被晋升为正确的部门医生。包拯在法庭的强烈和坚决的人,贵戚宦官从而极大地消失了,我听到的人都很怕他。包拯比喻人笑黄色观察力(如发生极其困难)。儿童和妇女,但也知道他的名声,称他“包待制”。资本人说:“(暗中行贿)疏的无处的关系(人),有老头阎罗王和包。”在旧的规则,任何重大诉讼不能直接进入*办事处(提交感叹)。包拯*办公室打开正门,使人们可以抱怨的右前方和错误的语句,工作小莉,所以我不骗。朝鲜官员和潜在的家庭私人住宅建露台花园洋房,惠民河入侵,从而堵塞河流阻隔,资本正值洪水,包拯这样会摧毁所有的花园洋房露台。有的人拿着券虚假自己的田地数,包拯是严格测试,上奏弹劾欺诈的人。

      包拯严军港积极的性格,仇恨苟小莉的杂事的意思是这样忠诚和善良,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实施忍。 (他)一起与其他非自愿性回声,不请人试图聪明,*时没有私人信件,甚至亲戚朋友切断。虽然地位尊贵,但穿衣服(旧)文物,饮食(饮食),同时当人们。 (他)说:“后人官方政治,如果损坏,不能被释放进入家庭,不是死了,葬在家族墓地,如果不服从我的意志,而不是我的孩子和孙子。”

      人物介绍: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阅读全文]...

2021-12-13 06:31:03
  • 《包拯传》文言文翻译

  • 《包拯传》文言文翻译

      《包拯传》文言文翻译你想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包拯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宋史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阅读全文]...

2021-12-15 14:13:25
  • 包拯文言文翻译

  • 包拯文言文翻译

      想必大家都对包拯不陌生吧,一谈到包拯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副额头带有月亮的黑面孔,除此之外还有他的大公无私和公正严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包拯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阅读全文]...

2022-03-24 11:26:02
  • 包拯贡砚文言文翻译

  • 包拯贡砚文言文翻译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包拯贡砚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原文

      宋包拯、知端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方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生无私蓄。尝遗戒子孙曰。吾后人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不得入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按公性峭重刚毅。为政务敦厚。虽嫉恶如仇。而未尝不推以忠恕。服用喜俭朴。虽贵如布衣。贵戚宦官。为之敛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以其笑比黄河清云。

      翻译

      包拯在端州任知府,端州当地出产砚台,以前的官员进贡用砚台,都索要很多倍数量,用来送给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砚台的按照进贡数量上交。任期满后,他没有私拿一方砚台。*生也没有私藏储蓄。

      他曾经告诫子孙:我的后人做官,如果贪赃枉法,就不能写进族谱,不算我包家的后人,死后不能进到本家族的大坟墓安葬。不听我话的人,我不认他为我子孙。

      解释

      缘:遵循

      方:刚刚

      知:知府

      遗:告诫

      脱脱:1314-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要点引导:

      短文选自脱脱,阿鲁图等人编撰的《宋史》。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有名的清官,他执法不阿,铁面无私,人称“包青天”。本文写了他的'两件事:其一”不持一砚归“;其二”遗戒子孙“。他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对其家人要求也严格。在当今的社会里,包拯廉明律己的精神是值得学*与弘扬的。

      作者简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1],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阅读全文]...

2022-02-14 09:00:47
  • 包拯家训文言文翻译

  • 家训
  • 包拯家训文言文翻译

      包拯家训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包拯家训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包拯家训文言文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注释:

      选自《能改斋漫录》。包拯,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执法不阿,谥号孝肃。

      1.包孝肃公:即包拯,他的谥号为孝肃。

      2.训:教导。

      3云:说道。

      4.仕宦(huàn):做官。

      5.赃滥:贪污财物。滥,贪。

      6.放归:放回。

      7.本家:指老家。

      8.亡殁(mò):死亡。

      9.大茔(yíng):坟墓,此处指祖坟。

      10.从:听从,服从。

      11.押字:在文书上签字。

      12.仰:敬词,旧时公文用语。

      13.珙(gǒng ):包珙,包拯的儿子。

      14.刊:雕刻。

      15.诏(zhào):告,晓喻。

      16.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不顺从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

      翻译:

      包拯在家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包拯)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包拯家训启示

      包拯家训的核心思想:做人不能贪图功名利禄,为人要正直。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家训

      一,《包拯家训》

      《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告诫后世子孙,当官不得贪赃枉法,否则开除族籍,不准再回包家;死后,不得入葬包氏祖坟;不遵家训,不从吾志,就不承认他为包氏子孙。包拯还嘱咐家人,把《家训》刻石,竖立在堂屋东壁,警诫后人。

      现今,我们重温包拯家训,目睹包拯手迹,其凛然正气,清廉之风,仿佛仍在身边,无不鼓舞世人。包拯手书家训,可谓传家至宝,字字珠玑,对子孙有很强的教化、指导作用!

      二,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应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所以不学*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家训——《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颜氏家训》名句摘选

      1,*闲成懒,*懒成病。

      2,巧伪不如拙诚。

      3,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4,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

      5,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6,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

      7,多言多败,多事多患。多为少善,不如执一。

      8,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

      9,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

      10,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四,《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阅读全文]...

2022-03-11 14:44:38
  • 《包拯传》原文及阅读题

  • 阅读,语文
  • 《包拯传》原文及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题一直是考生最不易得分的一道题,可以通过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的练*积累做题技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包拯传》原文及阅读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包拯传

      脱脱 [元]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张方*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知建昌县 知:主持

      B.第归,杀而鬻之 鬻:卖

      C.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率:轻率,随意

      D.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 蹊:小路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包拯刚毅和廉洁的一组是( )(3分)

      A.①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②皆审验劾奏之

      B.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C.①而宋祁代方*,拯又论之 ②拯因家居避命

      D.①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②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包拯不畏权势,将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的园林楼榭全部拆毁。

      C.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权兼三司使时,革除了三司的一些弊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D.包拯虽然性格严厉,却能极力推行仁政。

    [阅读全文]...

2021-12-23 07:24:13
  • 阅读题《包拯字希仁》答案

  • 阅读,语文
  • 阅读题《包拯字希仁》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题《包拯字希仁》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

      ①第:只管。②鬻:(yu)卖。③茔:(ying)墓地。

      阅读题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答案: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6分)(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即可)

    [阅读全文]...

2021-12-01 11:31:21
  • 名言警句

  • 名言
  • 名言警句

      导语:文字是最具有力量的一种武器,而名言则是武器里的刀剑,句句深入人心,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名言警句,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阅读全文]...

2021-12-21 17:26:35
  • 名言警句的

  • 名言,励志
  • *从不搞个人崇拜,他的倒台是没有人崇拜他。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吸引,我设想,在一个绝对荒芜、没有生命的星球上,一个活人即使看见一只苍蝇,或一只老虎,也会发生亲切之感的。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拿走你的坚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已令你快乐,你也令我痴痴醉,你已在我心,不必再问记着谁,留住眼里每滴泪,为何仍断续流默默垂。

    我会用行动表达,没必要说特别好听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看到的东西或许也不存在,那个不安定的世界。

    人生只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我是侦探,不是*犯,如果用推理把凶手逼到绝境,那与*犯又有什么两样。

    我想要守护我重要的人,想实现那个人的梦想,这就是我的梦想。

    可恶的臭狗熊,我一定会抓住你们的!

    有种信息叫,已读不回。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言必信,行必果。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我们靠得到的东西生存,但是靠给予的东西生活。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痛苦跟欢乐一样,会创造一种气氛的,走进人家的屋子,你第一眼就可以知道它的基调是什么,是爱情还是绝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青春没有选择,只有试一试。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道德应当成为迷信的指路明灯。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些人想成功,有些人渴望成功,有些人努力实现成功。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人最大的无知是不了解自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志当存高远。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我没有失败5000次,是成功了5000次,我成功的证明了哪些方法是行不通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站立着的心,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欲影正者端其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人人都如此自私阴暗,付出一点小小的善意和一句真诚的称赞都索求回报;如果我们的灵魂渺小如尘沙,那么失败是注定应得的惩罚。

    不问我来自何处何世,且思我要去何方见谁。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阅读全文]...

2022-07-14 07:55:36
  • 墙的名言警句

  • 名言,励志
  •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

    湿冷的江南,冬风一点点舔舐过墙垣的苍苔。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不要把信仰悬挂在墙壁上。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林断山明竹隐墙。

    当你建起一道墙的时候,被关住的究竟是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我的背影是一面巨大的墙,挡住了你的守望。

    做白眼狼,做陈世美,做墙头草,低着头,却要直着腰。

    土扶可城墙,积德可厚地。

    时间不过是围墙上斑驳的阴影,因为日照而改变形状,最终,你依然是你。

    世上有两件事我们无能为力,一是倒向这边的墙,二是倒向另一边的女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学术*,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哪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世界上有条很长的路叫做梦想,还有堵很高的墙叫做现实。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我们建造了玻璃与水银的围墙,心窗心镜反而失落了。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墙的黑影覆住我,我在影中抬头望月。

    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

    一枝白梅出墙来,从此君王不早朝。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砌更堆墙。

    一川草*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我们可以一次一次去撞南墙,我们不能一个一个失去理想。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隔着一堵墙的两个人,都在各自的心里下定了决心。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彩索*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

    [阅读全文]...

2022-03-23 21:04:50
包拯名言警句 - 句子
包拯名言警句 - 语录
包拯名言警句 - 说说
包拯名言警句 - 名言
包拯名言警句 - 诗词
包拯名言警句 - 祝福
包拯名言警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