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里士多德说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亚里士多德说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亚里士多德说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亚里士多德说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亚里士多德名言
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亚里士多德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2、所谓*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3、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4、革命应不是琐细小事,但它却是起源于琐细事物。
5、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6、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7、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8、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9、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10、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1、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2、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13、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14、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
15、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16、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17、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8、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19、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20、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21、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22、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23、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24、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25、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26、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27、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28、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29、幸福就是至善。
30、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31、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32、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33、记忆为智慧之母。
34、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35、*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36、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37、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38、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39、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40、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41、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42、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43、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44、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45、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46、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47、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48、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49、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1、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2、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3、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4、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5、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6、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7、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8、所谓*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9、仲裁人要以衡*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
10、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11、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12、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13、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14、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15、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2.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3.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4.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5.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6.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7.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8.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9.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10.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11.*事件起因于*。
12.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13.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14.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15.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6.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17.记忆为智慧之母。
18.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19.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20.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21.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22.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23.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24.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
25.情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26.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27.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28.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9.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30.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31.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32.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33.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34.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35.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36.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37.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38.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39.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40.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41.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42.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43.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44.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45.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46.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47.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48.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49.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50.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亚里士多德名人名言
1、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2、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3、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4、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5、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6、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7、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8、所谓*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9、仲裁人要以衡*法为依据,法官要以法律为准绳。
10、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11、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12、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13、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14、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15、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6、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17、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18、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19、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20、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21、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22、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23、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24、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5、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2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7、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
28、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29、*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30、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31、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32、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33、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34、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35、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36、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37、幸福就是至善。
38、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39、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40、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41、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
42、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
43、*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44、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45、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46、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
47、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48、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
49、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50、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亚里士多德名言警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亚里士多德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亚里士多德
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亚里士多德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亚里士多德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亚里士多德
幸福就是至善——亚里士多德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亚里士多德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亚里士多德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亚里士多德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亚里士多德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亚里士多德
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亚里士多德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亚里士多德
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亚里士多德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亚里士多德
*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亚里士多德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亚里士多德
羽*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亚里士多德
1、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亚里士多德
2、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亚里士多德
3、吠犬之用,胜于睡狮。——亚里士多德
4、凡善于研究的人,必须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能够经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亚里士多德
5、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亚里士多德
6、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亚里士多德
7、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当相互为用,相互结合。——亚里士多德
8、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确定,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亚里士多德
9、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0、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亚里士多德
11、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亚里士多德
12、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亚里士多德
13、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亚里士多德
14、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亚里士多德
15、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16、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亚里士多德
17、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欢乐的各种感情。——亚里士多德
18、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亚里士多德
19、人在到达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亚里士多德
20、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21、一只燕子带不来夏天,见一面成不——亚里士多德
22、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亚里士多德
23、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亚里士多德
24、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
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亚里士多德名言),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就算你没有听过他的名言也一定在历史或政治书上听过他的名字,阿里士多德的名言有有多种,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哲学名言、亚里士多德教育名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等。这里妹子为大家整理了一部亚里士多德名言的精华版。喜欢的多看看。
1、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2、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3、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4、 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5、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6、 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7、 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8、 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9、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10、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11、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12、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13、 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14、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15、 幸福就是至善。
16、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7、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18、 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19、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20、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21、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
22、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23、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24、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
25、 记忆为智慧之母。
26、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27、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28、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29、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30、 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31、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32、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33、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4、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35、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36、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37、 所谓*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38、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39、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40、 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41、 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42、 *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43、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3、幸福在于自给自足之中。
4、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5、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
6、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7、工作的目的便是获得空闲。
8、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
9、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10、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11、坏*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12、羽*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13、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
14、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
15、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
16、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
17、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18、是朋友,就不会把秤放在他们中间。
19、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20、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21、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22、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23、克服了恐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24、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25、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26、对谁都是朋友,实质对谁都不是朋友。
27、所谓*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28、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29、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
30、实践理智的真理要和正确的欲望相一致。
31、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32、善就是幸福。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33、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3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35、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36、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37、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38、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39、只有克服了自己的恐惧, 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40、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41、物质与形式是抽象概念,一个具体的事物包含着两者。
42、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43、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44、形式无论如何也比物质更重要,因为形式是可以创造的。
45、我认为,与战胜敌人的人相比,战胜欲望的人更加勇敢。
4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47、工作在无意间满足了人们想要远离日益混乱的生活的需求。
48、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49、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50、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51、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的净化作用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著名的悲剧理论,下面是小编搜索整理的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研究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著名的悲剧理论:悲剧的作用是“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1].对于“净化”一词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首先是以内贝斯为代表的“宣泄说”,他从医学的角度,将净化理解为生理上的宣泄,认为情感上的宣泄有利于身体健康。对这一种解释,朱光潜也持相同的观点。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朱光潜从“情绪的缓和”的角度来阐释净化作用。对此,有的学者认为“情绪的缓和”也就是情感的宣泄。其次还有一种重要的解释“陶冶说”,这种观点认为悲剧的意义在于使观众养成一种好的*惯,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这种观点偏重于社会伦理价值,被认为偏离亚里士多德悲剧产生快感的原则。最后是“净化说”.持这一观点的论者认为,将怜悯恐惧情绪中的不洁痛苦的成分洗涤掉,转化为合乎美德的思想。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过于执着亚里士多德“净化”--卡塔西斯一词原始意义,而忽视对悲剧净化作用原因和过程的探究。除了悲剧本身的价值,作为悲剧净化的主体--观众,是研究亚里士多德净化理论的关键。外在的悲剧如何净化观众内心。而要研究这一问题就必须探讨观众主体的能动性。本文将主要依据“心理距离”理论对此进行探讨。
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认为:除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外,美学还存在着另一种距离--“心理距离”或“审美距离”.而这一种距离是欣赏任何一种美所必需的。有些观众会被某些戏剧深深的吸引,认为戏剧的表现就如现实的人生,而一旦将现实的生活当做戏剧来看,实际生活就会变得荒诞不经。在“心理距离”的基础上,布洛又进一步提出距离的可变性。“距离的可变性”是指审美距离随着主客体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即审美距离既可以随个人保持距离的能力大小而变化,也可以依客体的特性而变化。在审美活动中,心理活动的中心是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其他利益关系被审美者认为是非审美特征而弃之不顾。悲剧创作者营造的崇高美和壮美感是在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下才产生的。所以荷加菲在《美的分析》中认为,“当大量的美的形态呈现在眼前时,心中的快乐增加了,而恐怖则缓和下来变成了崇敬。”
审美移情是把审美对象当成一种幻象,把他想象成和人一样的东西然后达成情感的双向交流。
这种交流是审美意义上的交流,而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交流。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人的情感得到释放,形成美的感受。悲剧具有完整的情节,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尾,观众的情感逐步加深以达到极致状态。在欣赏悲剧的过程中,观众处于一种独立的环境中,易将悲剧英雄的灾难遭遇来观照自身,随着悲剧主人公苦难的升级,内心恐惧和怜悯一步步的增加。当巨大的灾难降临,英雄遭遇毁灭性打击时,观众内心恐惧悲伤达到顶峰,情感深处的不安、恐惧、紧张、痛苦完全喷泄而出。情绪的酣畅淋漓带来心灵的洗涤。在情感渐趋*静之时,观众自身情感的自我净化功能逐渐显现。审美距离使观众感受到不同情感层次的极度体验,这种体验是除了悲剧以外其他艺术形式所给予不了的。
一、剧作者营造的审美距离
(一)悲剧主人公高大形象与观众*民性之间的距离许多悲剧主人公都是“英雄”式的人物。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王公贵族,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身份地位财力或无与伦比的能力。这种形象上的高大是文学作品的特性决定的。古希腊悲剧在当时是作为大众文化的政治娱乐,目的是彰显神力,加固伦理。悲剧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与普通观众不*等的人。像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安提戈涅他们在出生时或是承担的责任都与观众的*淡生活有一定的差别。这些贵族出身的人都遭到神的力量的摧毁。英雄主人公所遇到的境遇许多观众很难或者根本体验不到。用悲剧英雄的'毁灭给普通观众以强有力的刺激,唤起观众内心自我的渺小感、无力感。
这种强大是社会地位上的,除此之外悲剧主人公在精神上占有强势地位。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面对强大的阻力展现出坚不可摧的意念。他们具有超凡的个性、超人的意志、炽热的情感和崇高的品格。“悲剧主角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全部生活都被集中在一个目标一种激情一次冲突或一次彻底失败之中,他的性格和剧中展开的场面都经过高度的集中变形或夸张,比起与之类似的现实更富于情感和表现力。”[2]
安提戈涅为了埋葬波吕涅克斯,敢于违抗国王克瑞翁的命令。这种崇高无畏精神在后世优秀的悲剧中也随处可见。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欲杀死克劳狄斯为父亲报仇,却或间接或直接害死自己的心爱之人和她的父亲,最终也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连续激烈的交锋中,哈姆雷特历经亲情爱情友情的灾难,依旧不改复仇的初心。正是在灾难面前,阳刚勇敢和坚毅执着的悲剧主人公激起了观众内心的恐惧和怜悯。
所以在面对悲剧主人公的遭遇时,“主人公宏达壮观的形象逼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渺小”[3],观众自然而然会产生恐惧和崇高感。这种对英雄的崇拜和对英雄遭遇的怜悯和恐惧,使观众内心情感达到顶峰。
(二)虚构情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悲剧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其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可以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造和激化矛盾。悲剧则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冲突或矛盾事件集中在一起,剧情的“陡转”使悲剧英雄面临非一般的灾难和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每一个观众都能从同一悲剧中观照现实的自己。所以在演绎或放映悲剧的剧场中会存在一种悲伤的氛围,但是台下的观众各有各的悲伤。因此观众怜悯主人公就是在怜悯自己,恐惧感是观众对未可知东西的一种自然心理反应。
观众害怕这些可怕恐怖的事件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但是观众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观众有自身的主体性而且知道悲剧的虚构性,所以恐惧怜悯的情感很快就会消失。相反,沉溺于悲剧营造的恐惧不安的情感中,将自己纠结在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中不能自拔,只能让自己陷于无谓的痛感中。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在众多世事巧合下,俄狄浦斯弑父娶母。观众轻易可以感受到悲剧英雄的悲哀和痛苦,同时也清晰地知道现实中弑父娶母的荒诞性。观众在借主人公的经历观照自己的人生经历时,会唤起共鸣,但戏剧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又让观众能够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当然大部分的观众都能做到这一点。
审美距离是否适中,对欣赏悲剧有着重要的影响。优秀的剧作者在创作时不仅会考虑到情结与现实的关系,而且能认识到主人公与个体观众的联系。虚拟的剧情和现实具有相似的地方,主人公和个体观众有类似的遭遇,这都拉*了个体观众对悲剧的情感体验。相反又能防止个体观众对悲剧无距离的沉迷。剧作者创造的审美距离使个体观众能与舞台上的悲剧保持适中的审美距离,这使个体观众既能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又不至于沉陷其中不可自拔。从而使欣赏悲剧的观众情感达到一种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静止的片段式的,而是动态的有过程的。从悲剧高潮获得的恐惧,是人在外界强烈刺激下的生理的自然反应,是情感的高峰体验。同情感,是观众作为社会成员所形成的对他人的认识,具有社会性。生理性和社会性,感性与理性的双层作用使观众的内心情感体验系统化整体化,改变长期现实社会生活所带来情感的混沌状态,从而获得内心的净化。
二、观众自身的能动性
艺术作品的存在价值是由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决定的。因此在欣赏作品时除考虑创作者的因素,还要认识到接受者本身的影响。“欣赏者对于欣赏事物的态度通常分为‘旁观者’和‘分享者’两类,‘旁观者’置身局外,‘分享者’设身局中,分享者往往容易失去我和物应有的距离。”[4]
悲剧是一种感染力和冲击力较喜剧更强的一种作品形式,观众在欣赏舞台上的悲剧时很容易被主人公的遭遇感染。
这时悲剧的“分享者”就丧失作为独立主体的理性,失去欣赏的美感,进入对现实灾难的恐惧当中。相反,“旁观者”却能以理性的态度去欣赏悲剧的壮美。
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接受者的作用,因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者,接受主体便是体验的二度阐释者。“所谓的二度阐释,其价值绝不在创作行为之下……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是艺术家原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但他们对艺术品的接受不是机械的被动接受,他们的艺术接受过程正是艺术家原体验的接受与升华。”[5]
在探究悲剧的净化作用时,不能忽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也就是说在面对悲剧激发的恐惧和怜悯,观众并不是完全接受这些情感带来的负面作用。
在悲剧欣赏的过程中,观众全身心的投入到剧情中,与悲剧主人公共同经历世事的变换。里普斯在《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认为,“审美移情”的目的是“引起自我的活动”[6].剧场中的观众不是演员,更不是主人公,不可能完全体验悲剧主人公的遭遇,但是可以激起情感的共鸣。在这一情感变化过程中,观众的内心情感经历恐惧怜悯。观众对主人公的怜悯和同情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怜悯。剧本并非与现实生活完全重合,加之每个人都有自我优越感。“对悲剧主人公的怜悯给自己虚弱的内心造成一种映衬,形成一种缓冲,从而体验到一种优越感。”[7]
人的本性有一种优越感,即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欣赏悲剧是观众内心独自与主人公交流。面对遭遇灾难的非现实的主人公,观众很容易升起内心深藏已久的优越感。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面对灾难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即认为灾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相对于他人较小。也就是说悲剧情节反转和主人公的悲惨,对于现实的观众来说有很大可能不会发生。
这种自我安慰的心理,缓和了悲剧带来的恐惧和害怕感。对悲剧聚精会神的审美观照,意味着审美主体相应的自我活动倾向的**与实现,是观众自我经验与非自我经验(悲剧主人公的经验)在潜意识中的交流。这种交流的可以舒缓不安恐惧怜悯等情绪,从而达到净化内心的目的。
悲剧主人公的经历容易激起观众的同情和怜悯,并轻易唤醒观众道德情感。道德同情常常消除距离,从而破坏悲剧效果。所以欣赏悲剧需要适当的调节。观众与主人公*行活动,体味主人公的跌宕人生。这种悲剧未必是观众的亲身经历,但观众把自己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这种痛感。悲剧的快感让观众达到情感的高峰状态。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人的一生中最能发挥作用,感到坚强自信,能完全自我支配的时刻”[8].处在高峰体验状态中,主体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主体摆脱外在环境的异己性,也不在局限于以某一单维的心理功能去应付环境;他的内在潜能不在彼此阻隔或彼此消长,而真正获得了全面实现,进入一种“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当悲剧主人公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或灾难降临时,观众就会达到情感的高峰状态,也意味着欣赏悲剧进入到一种极致状态。
这时观众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悲剧英雄非凡的意志,摒弃对剧情和剧本反面人物或社会环境的谴责。高峰体验带来的酣畅感和高度的共鸣缓和了观众内心的恐惧、悲哀、紧张和不安。
高峰体验并不影响观众的主体性。作为艺术的接受者,观众在欣赏悲剧的同时,也在是悲剧的二度阐释者。二度体验不是那么简单,欣赏者在欣赏阶段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是不完全等同于艺术家的原初体验的,它比原初体验要更为复杂。观众的情感体验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重复、符合悲剧作者原有的意向或意图,而是新的情感体验。所以观众不仅能够体会到悲剧英雄的不幸、痛苦,还能获得高峰体验所带来的内心的净化。二度阐释的过程是高峰体验的回落过程,它不是急剧回落而是慢慢*缓,最后观众的情感归于一片宁静。这是观众拥有感性和保持理性的结果。适度的心理距离,能够调节观众的情感状态保持健康的情绪,不至于陷入悲剧的不幸以致不能自拔。
三、结语
悲剧的净化作用,来源于激烈情感的刺激,悲剧情节的跌宕刺激了观众的情感的强化。由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尾,观众的情感由*淡一步一步激化从而达到极致的状态然后慢慢的沉静,整个情感经历的大起大落,必然带来内心的畅快。这整个过程犹如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观众情感*复时会陷入一种沉思的状态,是意识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反向把握,是观众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客体来把握。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是一种对内心的净化。
在沉思中,悲剧的快感和痛感被意识感受为一种审美。观众将悲剧快感和痛感,与这些情感所包含的诸因素相融合,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享受。恐惧和怜悯,是在客观对象的刺激下产生的,其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是无限制的。在欣赏悲剧的短暂时间内,内心情感的跌宕和整个变化历程,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
悲剧带来的净化的作用,不是每一个观众都能体会到的。只有与悲剧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的观众才能获得情感的高峰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悲剧所带来的净化。这种审美距离要在创作者和观众同样具有审美意识的状态下才能显现,否则体现不出悲剧的净化作用。因为创作者是悲剧的营造着,观众是净化作用的显现者。只有在审美意识和移情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整的发挥悲剧的净化作用。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
[2]汪正龙。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说新释[J].湖北大学学报,1999(1).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张隆溪,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89)。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26).
[5]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69.
[6][德]里普斯。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1-12.
[7]张效玺。悲剧净化的心理机制--亚里士多德“净化说”新解[J]. 临沂师专学报,1994(1).
[8][美]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香港:华夏出版社,1987:366.
1.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过添长了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2.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3.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聒噪里歌唱,人家绝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威尼斯商人》
4.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行为胜于雄辩,愚人的眼睛是比他们的耳朵聪明得多的。——《英雄叛国记》
5.疑惑足以败事。一个人往往因为遇事畏缩的原故,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6.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更显出他的可爱。——《量罪记》
7.他赏了你钱,所以他是好人;有了拍马的人,自然就有爱拍马的人。——《黄金梦》
8.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皆大欢喜》
9.赞美倘从被赞美自己的嘴里发出,是会减去赞美的价值的;从敌人嘴里发出的赞美才是真正的光荣。——《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10.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方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探察他的居心。——《麦克佩斯》
11.要是你做了狮子,狐狸会来欺骗你:要是你做了羔羊,狐狸会来吃了你;要是你做了狐狸,万一骗子向你告发,狮子会对你起疑心;要是你做了骗子,你的愚蠢将使你受苦,而且你也不免做豺狼的一顿早餐……
12.无瑕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宝。失去了名誉,人类不过是一些镀金的粪土,染色的泥块。------
13.虚名是一个*的奴隶,在每一座墓碑上说着谀媚的诳话,倒是在默默无言的一荒土之下,往往埋葬着
14.忠臣义士的骸骨。------莎士比亚
15.月亮明亮的时候,我们就照不见灯光。小小的荣耀也正是这样给更大的光荣所掩。------莎士比亚
16.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名,使时间的镰刀不
17.能伤害我们;我们的生命可以终了,我们的名誉却要永垂万古。------莎士比亚
18.死是可怕的。耻辱的生命是尤其可恼的。------莎士比亚
19.爱好虚荣的人,把一件富丽的外衣遮掩着一件丑陋的内衣。------莎士比亚
20.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莎士比亚
21.名誉是一种无聊的最靠不住的随意赏赐;往往得来全不凭功德,失去又不是咎由自取。------莎士比亚
22.……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
23.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莎士比亚
24.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莎士比亚
25.知过则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26.使心地清净是青年人最大的诫命。------莎士比亚
27.月亮明亮的时候,我们就照不见灯光。小小的荣耀也正是这样给更大的光荣所掩。------莎士比亚
28.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名,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我们的生命可以终了,我们的名誉却要永垂万古。------莎士比亚
29.死是可怕的。耻辱的生命是尤其可恼的。------莎士比亚
30.爱好虚荣的人,把一件富丽的外衣遮掩着一件丑陋的内衣。------莎士比亚
31.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莎士比亚
32.名誉是一种无聊的最靠不住的随意赏赐;往往得来全不凭功德,失去又不是咎由自取。------莎士比亚
33.……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
34.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莎士比亚
35.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莎士比亚
36.知过则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37.使心地清净是青年人最大的诫命。------莎士比亚
38.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39.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0.在命运的颠沛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莎士比亚
41.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莎士比亚
42.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莎士比亚
43.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坚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微的事情往往指向最高大的目标。——莎士比亚
44.世间的很多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莎士比亚
45.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罗密欧与朱丽叶》
46.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爱的徒劳》
47.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他们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哈姆雷特》
48.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李尔王》
亚里士多德名言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亚里士多德说的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言金钱
亚里士多德爱情名言
亚里士多德教育名言
亚里士多德法律名言
亚里士多德名言英文版
亚里士多德语录
亚里士多德的传记古诗
亚里土多德的名言
希罗多德名言
希罗多德名句
莎士比亚的名言
名言莎士比亚
沙士比亚的名言
莎士比亚名言
莎士比亚说的名言
莎士比亚书的名言
浮士德名言
关于沙士比亚的名言
莎士比亚说过的名言
关于莎士比亚的名言
莎士比亚的名言名句
莎士比亚名言名句
莎士比亚的名言大全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莎士比亚名言读书
莎士比亚名言书籍是
莎士比亚时间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