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关于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4) 语录(64) 说说(3) 名言(122) 诗词(7) 祝福(1k+) 心语(181)

  • 描写雷峰塔的诗句

  • 描写雷峰塔的诗句

      导语: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雷峰塔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首)

      叠阙重檐倒映湖,相邀双影伴彤壶。

      藤萝苍翠迎初日,蛾黛娇柔去故都。

      细柳千丝归宿鹭,碧波万点缀流苏。

      渔舟唱晚烟岚里,欸乃声中入画图。

      (第二首)

      黄妃塔影水悠悠,静沐霞光送晚舟。

      拔地高擎千树拥,凭栏远眺一湖收。

      承于宋艺新风起,建自残墟旧址留。

      叹昔斜晖翁已暮,妄求灵药病危楼。

      (第三首)

      无意雷山莽栋材,塔登十丈百忧摧。

      一轮红日腾腾上,万里清风**来。

      指顾四方歌八景,舒张双臂揽三台。

      漫敲七彩千秋石,六律五音飘九陔。

      (第四首)

      西湖美景不胜收,三潭印月月如钩。

      断桥已断千年怨,残雪深埋几世愁。

      柳浪如烟人已醉,闻莺不啼笑语柔。

      雷峰夕照三更晚,欢声长随浪里舟。

      (第五首)

      雷峰塔下镇情妖,野老村夫恨不消。

      人性自由心切望,佛规专制恶难逃。

      灵蛇有义传佳话,法海无端肇祸苗。

      万众欢呼推塔倒,痴人重造枉徒劳。

      (第六首)

      景色斑斓草木葱,余晖晚照满江红。

      波光潋滟追云浪,娘子忧愁陷石笼。

      佛善飘香神秘隐,光柔溢彩远山融。

      饱经寒霜晴空现,故事迷人史迹丰。

      (第七首)

      千年古刹塔雷峰,迷影几曾旧梦萦。

      痴爱堪屈白娘子,殉情难度许仙生。

      人妖一缘空遗恨,佛俗两界徒留名。

      可叹吴越拜舍利,却留哀怨夕照中。

    [阅读全文]...

2021-12-28 11:16:23
  •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经典,名言
  • 1、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2、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原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4、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6、雷*: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里的弱苗。

     

    7、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绣。

     

    8、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

     

    9、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0、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11、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最低的同志看齐。”

     

    12、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13、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4、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15、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16、一个人是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起来办。——《雷锋的故事》

     

    17、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8、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19、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20、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阅读全文]...

2021-12-17 23:41:52
  • 雷峰塔的导游词

  • 雷峰塔的导游词(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雷峰塔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参观雷峰塔。今天就由我给你们介绍雷峰塔。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北。雷峰塔相传是吴越王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焚毁了雷峰塔,只剩下塔身。清代时重建,因为夕阳照塔,塔影横在空中,彩霞披照,景象十分漂亮、美丽,所以康熙御题为“雷峰夕照”,成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那时,“雷峰夕照”胜景从此名存实亡,只是一片废墟。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雷峰塔,是*重建好的。黄昏时,大家就可以欣赏到著名的景点“雷峰夕照”了。

      最后,祝大家玩得开心!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陈xx,我是你们的导游,我是曲院风荷的小荷花,你们可以叫我小荷或花花。今天我带你们去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

      西湖有许多美景,其中最出名的是西湖十景:柳浪闻莺,曲院风荷,苏提春晓,断桥残雪,*湖秋月,雷峰夕照,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至于雷峰塔有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0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各位游客在雷峰塔自由活动,我们11点在雷峰塔出口处集合,11点半在雷峰塔隔壁的西子国宾馆用餐。下午如果有多余的时间我可以安排你们去坐西子国宾馆的游艇环游西湖一圈。要知道西子国宾馆是接待海外游客和政要人物的场所,里面的游艇在G20期间是接待海外领导人用的。大家请注意环境卫生和文明举止,在这里也要注意安全哦!特别是西子国宾馆大家特别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吴导游,欢迎大家来本市游玩!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西湖的著名景点——雷峰塔。希望各位旅途愉快。接下来,就让我们带好物品,有序上车,直奔雷峰塔吧!

      大家抬头看,这就是著名的雷峰塔。雷峰塔分为七层,其中第一层是雷峰塔的塔底,所以工匠用汉白玉别出心裁地雕刻出各种美丽的花纹。上面几层和正方形的塔底截然不同,外形呈六边形,是从大到校向上排列的。每层都涂了红色漆,改了黑瓦片。大家拿起望远镜仔细看,就会发现瓦片的下方挂着小巧玲珑的铃铛,十分引人注目。当风吹过时,铃铛就叮铃铃作响,仿佛告诉人们风来了。

      下面我们将进入塔的内部游玩。大家检票后有序地排队进入。你看,这就是壁画展示层,墙上挂满了用奶白色象牙雕刻而成的壁画。这些壁画记录着一些神奇的传说,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最有名的一幅壁画吧。这幅壁画是关于《白蛇传》的,传说一条修炼多年的白蛇吞了一颗灵丹后变成了白娘子,和许仙成了亲。结果法海抓走了许仙,白娘子费尽千辛万苦救出许仙,自己却被压在了雷峰塔下。如今以前的雷峰塔已经倒了,白娘子应该也重获自由了吧!

      请大家跟我来到最顶层,这是1个俯瞰西湖的最佳地。大家向前望,西湖、森林、鱼塘……各种美景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塔顶有1个金属盒子,大家猜猜里面有什么?对了,是珍贵的舍利子。舍利子是什么呢?其实是高僧火化后的颗粒,注意,只能是高僧死后才有的哦!

      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张三,我话还没说完,先别急着跑!大家要注意安全,可以拍照留念,1个小时候我们在塔下不见不散。

    各位游客: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塔,塔身五层,高71米,在我们杭州西湖边上显的个性抢眼。我们此刻目前看到的这座雷峰塔已经是重新修过的一座了,因此我们叫他新雷峰塔。雷峰塔因以前关过白素贞而出名,因此他是目前知名度美誉度最高的一座塔。

      20xx年10月25日,千年胜迹雷峰塔重建峻工落成了。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1000多年的喜怒哀乐,1000多年的冷眼旁观,1000多年的热恋情结,在这一天,全都打上了一个重重的惊叹号!雷峰塔,揭开了全新的画卷,雷峰夕照景区,书写出全新的章。

      当代文明和国际惯例,注重完整、真实地保护历史文物,倡行风景旅游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两大科学理念,在雷峰塔重建工程中得到了周密、严格的遵循和富有创意的实践。

      雷峰新塔,创造性地对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适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新塔尽可能按照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风格和功能,在五代吴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重建工程以对古塔遗址实行切实、永久保护为基础,充分利用古塔遗址真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托新塔景观。同时,又借助新塔引人瞩目的身姿和供人登临游赏的魅力,彰显古塔遗址负载的1000多年的人文积淀,满足人们对千年胜迹集体记忆的认同心理需求和对千年往事旧梦重温的游赏心理需求。而且,也为重现由来已久的西湖山水名胜完整的大格局,打造了一件既恰到好处、又统领全局形胜的景观建筑精品。

      雷峰塔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面积8公顷,主要景观和设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点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经营。我们实施的是品牌经营战略,采用“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全新模式,不但在景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上做到第一流,而且在景区的导游、管理、公益服务等软件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上,同样扎扎实实地全方位向国内、国际第一流水准的长远目标迈进。

    亲爱的游客们:

      这里是“美丽的杭州”旅游团,你们来到这里真是一个伟大的选择,因为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杭州有名的西湖,西湖上的音乐喷泉要上来,大家快看:湖上的喷泉一喷就能喷出4、5米高的巨大水柱,水柱四射像一串晶莹的珍珠,随着湖上彩灯变化着颜色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粉色,一会儿变橙子黄,真是千姿百态无限美好。

      游客们,我们到了传说中压白蛇精和许仙的雷峰塔,雷峰塔共有八百多个台阶,有八层楼,我们走上塔顶就可以看到整个雷峰塔的风景:在塔下的一个个人,小的像无数只小蚂蚁,一棵棵绿油油的柏树像一位位保护勇士,高大笔直,给人无限遐想。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有名的杭州大街,杭州大街共七百多米长,有小吃店,有衣服店应有尽有,让你眼花缭乱,杭州大街最最有名的是街头金佛,金佛有两米多高,有一米多宽,金佛身上有许多小人,有的在金佛上玩耍,有的在金佛上躺着休息,有的在金佛头摇手,好像自己登上了最高的山正在高兴呢!

      游客们所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各位游客:

      欢迎你们到我们杭州来。杭州美,美在杭州有西湖,游西湖,那是一定要来到雷峰塔一游的。我们杭州人有一种说法:到了杭州来旅客,不到雷峰塔里走一走,等于没有到杭州。

      亲爱的旅客们,面前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塔,塔身五层,高71米,在我们杭州西湖边上显得特别抢眼。我们现在目前看到的这座雷峰塔已经是重新修过的一座了,所以我们叫他新雷峰塔。雷峰塔因曾经关过白娘子而出名,所以他是国内目前知名度、美誉度最高的一座塔。

      亲爱的旅客们,在几年前,也就是3月11日,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连袂直播了发掘雷峰塔遗址的过程,当时在雷峰塔的地宫还发掘出很多文物。

      旅客们,我想你们市也有塔吧!下次我们的旅客来你们学校时也要介绍有名的塔呵!

    各位游客:

      你们一定听说过新白娘子传奇吧!知道我们盐城有座雷峰塔吗?它就在美丽的迎宾公园湖畔。

      晚风**,夜幕下的雷峰塔灯火明亮、游人如织。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湖边小道走向雷峰塔,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大的鼎,它给雷峰塔*增了几丝古色古香的味道。

      塔的最底层是一个地下放映厅,它每天都演绎着白娘子和许仙的动人爱情故事。沿着窄长的楼梯上去,塔一共有三层,游人们三三两两地倚在扶手上,或放眼远眺,或交谈私语。

      雷峰塔上灯火闪烁,金碧辉煌,十分壮观。登上塔的最高层,远远望去迎宾大桥就像天空中一道理美丽的彩虹。看!大桥映着水中的倒影,就像只明亮的大眼睛,桥上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就像眼睛里亮丽的都市风景,把雷峰塔映照更加美丽!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雷峰塔游览!

      让我来说一下雷峰塔复生的过程吧:1924年9月25日,经历沧桑的雷峰塔轰然倒塌。1999年杭州市*决定重建雷峰塔,新塔于20XX年10月25日落成。时隔78年,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重现西子湖畔。

      20XX年11月1日,重建后的雷峰塔正式对游人开放。新塔共五层,高61.5米。用钢梁架空,塔底是古塔遗址,中间有现代化的电梯,方便游人游览、观赏。建筑古朴庄严。登高眺望,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请各位朋友注意卫生,保护雷峰塔里的环境!

      雷峰塔不仅复生过,而且还有一个小传说呢!

      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跟徒,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作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能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漫金山”——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禅师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了。盒子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游玩了一天,你们也一定很累吧,你们先回旅馆休息,希望你们开心,心情愉快,也祝你们一路*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参观小雁塔。我们的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内,因此也叫荐福寺塔。

      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原来有15层,高46米,因为一次大地震,小雁塔现在只剩下13层,433米。它是中宗李显韦皇后为义净法师所建的,是为了让他翻译天竺国的经文。小雁塔的塔身是锥形的,塔底是正方形,就像竹笋一样。而且,它的塔檐是密檐式构造。

    [阅读全文]...

2022-01-21 11:48:18
  • 徐志摩名作欣赏《再不见雷峰》

  • 徐志摩,欣赏
  • 徐志摩名作欣赏《再不见雷峰》

      徐志摩,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徐志摩名作欣赏《再不见雷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象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象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九月,西湖。

      ①写于1925年9月,初载同年10月5日《晨报副刊》,署名志摩。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西湖边上,一座历史悠久,贮满神异传说的雷峰塔的倒掉,曾牵动引发了多少文人的诗心和感慨!别的且不说,光是鲁迅,就有著名的系列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等,一再借题议论,深沉感慨。而徐志摩对待“雷峰塔倒掉”这一事件的态度及在诗歌中的`表现都是迥然有异于鲁迅的。鲁迅眼中的雷峰塔,其景象是:“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论雷峰塔的倒掉》)此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于徐志摩来说,雷峰塔的轰然倒塌震醒了他的“完全的梦境”!这个极其偶然的事件,不啻于是徐志摩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遭受现实的摧残而幻灭的一个预言或象征。徐志摩不能不面对坍成一座大荒冢的雷峰塔而感叹唏嘘不已。“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描述性*的起句就满蕴惋惜感喟之情。“顶上交抱的青葱”,虽象征生命的绿意,但却恰与倒坍成的废墟构成鲜明的对比,勿宁更显出雷峰塔坍成大荒冢后的荒凉。在诗歌格律上,徐志摩是“新格律体诗”热情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惯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仅变更少许字眼)的重叠与复沓,反复吟唱以渲染诗情,此诗亦足以见出徐志摩在新诗格律化及音乐美方面所作的追求。第一节中,第二句与第三句相同,第四句又与第一句相同。呈现为“a,b;b,a”式的格律形式。诗行排列上,则第二、第三句都次于第一、第四句两个字格,这也是徐志摩诗歌中常见的,用意当然是希图借略有变化的“差异”与“延宕”以获得音乐的美和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此,首尾呼应、长短相间、一唱三叹,极状惋惜感喟之情。诗歌其余三节的格律也完全与第一节相同。第二节和第三节从正反两个方面以抒情主人公自问自答的设问形式表现出诗人主体心态的矛盾和情感的复杂。第二节对雷峰塔的倒掉,抱有明显的惋惜态度,因为诗人是把雷峰塔视如其理想追求的美好象征的。也正因此,诗人把塔的倒掉归结为“摧残”和“变态”。而注意一下“摧残”和“变态”这两个意象前的修饰语(矛盾修饰语),则是颇有意味的。

      “摧残”是“光-阴-应分”的摧残,说明这是无可奈何的自然发展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尤如人生的生老病死,世事之沧海桑田,除了象孔夫子那样慨叹几声“逝者如斯夫”外也别无他法。然而,“变态”呢?却又是“不应分的变态”。的确,美好的事物为什么又偏不能永在,而要遭受摧残呢?这当然是一种不公正、“不应分”的“变态”了。诗人还通过这自然界的“不应分的变态”联想到事态人情和现实人生,反复慨叹着:“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这对徐志摩来说,或许可以说是夫子自道、感慨尤深吧!

      在第三节中,诗人似乎总算联想到了关于雷峰塔的传说了。在传说中,雷峰塔下镇压着因追求爱情自由而遭受“不应分的变态”和“摧残”的白蛇仙女。在徐志摩看来,这塔虽然是镇压,但倒坍成坟冢也仍然是“掩埋”(而非“**”),而且,“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这似乎是说,“掩埋”比“镇压”更彻底决绝地把追求幸福自由的弱小者永世不得翻身地埋葬在了坟茔中。正因这个原因,作者才反复咏叹:“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雷峰塔倒掉了,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和纤纤的波鳞……它所曾被诗人特有的“诗性*思维”所天真、浪漫、纯美地寄寓的所有幻梦和爱宠,都从此破灭。“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全诗就在徐志摩感同深受的唏嘘感慨和一唱三叹的优美旋律和节奏中,如曲终收拨,当心一划,到此嘎然而止。然而,却留下袅袅之余音,让人回味无穷。

      结合徐志摩的创作历程和人生经历来看,《月下雷峰影片》和《雷峰塔》都是诗人回国之初创作的,都收于诗人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值此之际,诗人满怀单纯的英国康桥式的资产阶级理想,如同一个母亲那样,为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婴儿》)这时他的诗歌往往充满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也创造了许多优美单纯的理想化的意境——“完全的梦境”。然而,他与林徽音恋爱的破灭,与陆小曼恋爱的艰难重重,倍遭世俗反对,以及当时“五卅事件”、“三·一八”惨案等政治变故,都使诗人脆弱稚嫩的单纯信仰和美好理想遭受一次次不亚于雷峰塔倒掉的幻灭般的打击。因此,到了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诗风就发生了一些较明显的变化。而这首《再不见雷峰》正收于《翡冷翠的一夜》,正处于徐志摩人生历程的转折点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把此诗看作徐志摩信仰理想的幻灭史和心路历程的自叙状。

    [阅读全文]...

2022-05-03 08:37:36
  • 雷峰塔经典句子

  • 经典
  •   1、幸得你解围

      2、这恩惠历经喜悲

      3、演一段凄美

      4、清明细雨断桥伞下再会

      5、以身相许配

      6、叹人言可畏在借题发挥

      7、欲加之定罪

      8、西湖的水我的泪

      9、雷峰塔下盼轮回

      10、今生情尽缘灭灰飞饮恨独自醉

      11、神仙传上的排位

      12、不及你浅笑一枚

      13、来世续写青史章回与君再联袂

      14、端午雄黄助兴乐极生悲

      15、鸳鸯梦破碎

      16、再挑拨鼓吹再搬弄是非

      17、欲离间诋毁

      18、西湖的水我的泪

      19、雷峰塔下盼轮回

      20、今生情尽缘灭灰飞饮恨独自醉

      21、情之深坚不可摧

      22、爱之切视死如归

      23、来世续写青史章回与君再联袂

      24、水漫金山触犯了天规

      25、苍生无辜受牵累

    [阅读全文]...

2022-04-11 14:19:21
  • 描写雷峰塔的诗句

  •   导语: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改称“雷峰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雷峰塔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首)

      叠阙重檐倒映湖,相邀双影伴彤壶。

      藤萝苍翠迎初日,蛾黛娇柔去故都。

      细柳千丝归宿鹭,碧波万点缀流苏。

      渔舟唱晚烟岚里,欸乃声中入画图。

      (第二首)

      黄妃塔影水悠悠,静沐霞光送晚舟。

      拔地高擎千树拥,凭栏远眺一湖收。

      承于宋艺新风起,建自残墟旧址留。

      叹昔斜晖翁已暮,妄求灵药病危楼。

      (第三首)

      无意雷山莽栋材,塔登十丈百忧摧。

      一轮红日腾腾上,万里清风**来。

      指顾四方歌八景,舒张双臂揽三台。

      漫敲七彩千秋石,六律五音飘九陔。

      (第四首)

      西湖美景不胜收,三潭印月月如钩。

      断桥已断千年怨,残雪深埋几世愁。

      柳浪如烟人已醉,闻莺不啼笑语柔。

      雷峰夕照三更晚,欢声长随浪里舟。

      (第五首)

      雷峰塔下镇情妖,野老村夫恨不消。

      人性自由心切望,佛规专制恶难逃。

      灵蛇有义传佳话,法海无端肇祸苗。

      万众欢呼推塔倒,痴人重造枉徒劳。

      (第六首)

      景色斑斓草木葱,余晖晚照满江红。

      波光潋滟追云浪,娘子忧愁陷石笼。

      佛善飘香神秘隐,光柔溢彩远山融。

      饱经寒霜晴空现,迷人史迹丰。

      (第七首)

      千年古刹塔雷峰,迷影几曾旧梦萦。

      痴爱堪屈白娘子,殉情难度许仙生。

      *一缘空遗恨,佛俗两界徒留名。

      可叹吴越拜舍利,却留哀怨夕照中。

    [描写雷峰塔的诗句]

    [阅读全文]...

2022-04-03 13:08:45
2022-02-08 01:56:44
  • 徐志摩诗歌《再不见雷峰》

  • 徐志摩,诗歌
  • 徐志摩诗歌《再不见雷峰》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徐志摩诗歌《再不见雷峰》,欢迎大家分享。

      《再不见雷峰》,徐志摩在1925年9月创作的一首赞美雷峰塔的诗歌。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像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像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九月,西湖。

      注:这首诗写于1925年9月,初载同年10月5日《晨报副刊》,署名志摩。

      作品赏析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西湖边上,一座历史悠久,贮满神异传说的雷峰塔的倒掉,牵动引发了许多文人的诗心和感慨。光是鲁迅,就有著名的系列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等,一再借题议论,深沉感慨。而徐志摩对待“雷峰塔倒掉”这一事件的态度及在诗歌中的表现都是迥然有异于鲁迅的。

      鲁迅眼中的雷峰塔,其景象是:“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论雷峰塔的倒掉》这可以说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于徐志摩来说,雷峰塔的轰然倒塌震醒了他的“完全的梦境”。这个极其偶然的事件,是徐志摩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遭受现实的摧残而幻灭的`一个预言或象征。徐志摩不能不面对坍成一座大荒冢的雷峰塔而感叹唏嘘不已。“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描述性的起句就满蕴惋惜感喟之情。“顶上交抱的青葱”,虽象征生命的绿意,但却恰与倒坍成废墟的雷峰塔构成鲜明的对比,更显出雷峰塔坍成大荒冢后的荒凉。在诗歌格律上,徐志摩是“新格律体诗”热情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惯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仅变更少许字眼)的重叠与复沓,反复吟唱以渲染诗情,此诗亦足以见出徐志摩在新诗格律化及音乐美方面所作的追求。

      第一节中,第二句与第三句相同,第四句又与第一句相同。呈现为“a,b;b,a”式的格律形式。诗行排列上,则第二、第三句都次于第一、第四句两个字格,这也是徐志摩诗歌中常见的,用意是希图借略有变化的“差异”与“延宕”以获得音乐的美和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此,首尾呼应、长短相间、一唱三叹,极状惋惜感喟之情。诗歌其余三节的格律也完全与第一节相同。

      第二节和第三节从正反两个方面以抒情主人公自问自答的设问形式表现出诗人主体心态的矛盾和情感的复杂。第二节对雷峰塔的倒掉,抱有明显的惋惜态度,因为诗人是把雷峰塔视如其理想追求的美好象征的。也正因此,诗人把塔的倒掉归结为“摧残”和“变态”。而“摧残”和“变态”这两个意象前的修饰语(矛盾修饰语),则是颇有意味的。

      “摧残”是“光阴应分”的摧残,说明这是无可奈何的自然发展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犹如人生的生老病死,世事之沧海桑田,除了像孔夫子那样慨叹几声“逝者如斯夫”外也别无他法。然而,“变态”却又是“不应分的变态”。美好的事物偏不能永在,而要遭受摧残。这是一种不公正、“不应分”的“变态”了。诗人还通过这自然界的“不应分的变态”联想到世态人情和现实人生,反复慨叹着:“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这对徐志摩来说,可以说是夫子自道、感慨尤深。

      在第三节中,诗人似乎总算联想到了关于雷峰塔的传说了。在传说中,雷峰塔下镇压着因追求爱情自由而遭受“不应分的变态”和“摧残”的白蛇仙女。在徐志摩看来,这塔虽然是镇压,但倒坍成坟冢也仍然是“掩埋”(而非“**”),而且,“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这似乎是说,“掩埋”比“镇压”更彻底决绝地把追求幸福自由的弱小者永世不得翻身地埋葬在了坟茔中。正因这个原因,作者才反复咏叹:“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雷峰塔倒掉了,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和纤纤的波鳞以及它曾被诗人特有的“诗性思维”所天真、浪漫、纯美地寄寓的所有幻梦和爱宠,都从此破灭。“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全诗就在徐志摩感同深受的唏嘘感慨和一唱三叹的优美旋律和节奏中,如曲终收拨,当心一划,到此嘎然而止。然而,却留下袅袅之余音,让人回味无穷。

      结合徐志摩的创作历程和人生经历来看,《月下雷峰影片》和《雷峰塔》都是诗人回国之初创作的,都收于诗人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值此之际,诗人满怀单纯的英国康桥式的资产阶级理想,如同一个母亲那样,为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婴儿》)。这时他的诗歌往往充满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也创造了许多优美单纯的理想化的意境——“完全的梦境”。然而,他与林徽音恋爱的破灭,与陆小曼恋爱的艰难重重,倍遭世俗反对,以及当时“五卅事件”、“三·一八”惨案等政治变故,都使诗人脆弱稚嫩的单纯信仰和美好理想遭受一次次不亚于雷峰塔倒掉的幻灭般的打击。因此,到了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诗风就发生了一些较明显的变化。而这首《再不见雷峰》正收于《翡冷翠的一夜》,正处于徐志摩人生历程的转折点上。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此诗看作徐志摩信仰理想的幻灭史和心路历程的自叙状。

    [阅读全文]...

2022-05-22 19:05:12
  • 徐志摩诗歌《月下雷峰影片》

  • 徐志摩,诗歌,月下
  • 徐志摩诗歌《月下雷峰影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徐志摩诗歌《月下雷峰影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下雷峰影片》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

      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

      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①此诗写于1923年9月26日。志摩在《西湖记》中说:"三潭印月——我不爱什么九曲,也不爱什么三潭,我爱在月光下看雷峰静极了的影子——我见了那个,便不要性命。"

      【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赏析】

      "三潭印月——我不爱什么九曲,也不爱什么三潭,我爱在月下看雷峰静极了的影子——我见了那个,便不要性命。"徐志摩在《西湖记》中说的这段极情的话,自然是诗人话。然而正是诗人话,月下雷峰静影所具有的梦幻效果就可想而知,虽然这其中更必然渗透了诗人隐秘的审美观。

      然而要让读者都进入诗人这个审美世界,并非一种描述能够做到。描述可以使人想象,却不能使人彻底进入。诗所要做到的,便是带领读者去冒险、去沉醉,彻底投入。诗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有另一双眼睛。"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这第一阕如果没有"我送你"三个字,不亚于白开水一杯;借助"我送你"的强制力,所有*淡无奇的句子被聚合。被突出的"雷峰影片"由于隐私性或个人色彩而变成一杯浓酒。第二阕则将这杯浓酒传递于对饮之中,使之飘散出了迷人的芬芳:"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至此,诗人将读者完全醉入了他的"月下雷峰影片"里。

      《月下雷峰影片》仅短短八句,其浓郁的诗意得力于卓越的构思手法。即诗人自我的切入。由于自我的`切入,写景不再成为复制或呈现,写景即写诗人之景——"完全的梦境。"在切入之时,现实的我抽身离去,自我的情感看不见了,个人的经历、思想看不见了,闪耀于读者眼前的是自然之美的形体和光辉。整首诗的.韵律就是情感和思想的旋律。正如《雪花的快乐》建筑于"假如"这一脆弱的词根,这首小诗的美学效果也是借助"假如"而显现。第一阕景物实写和"我送你"的强制,由于有了"假如"的虚拟、缓和,使美妙的设想得以如鸟翅舒展、从而全诗明亮美好起来。

      《月下雷峰影片》既立体地呈现了自然美景,又梦幻地塑造了"另一个世界。"当诗人逃离现实而转入语言创造,哪怕小小的诗行也可触出灵魂的搏动。这首小诗所具有的荡船波心的音乐美,显然得力于叠音词的运用。《月下雷峰影片》尤如一曲优美小夜曲,望不见隔岸的琴弦,悠悠回荡的琴音却令人不忍离去。

    [阅读全文]...

2021-12-13 07:13:39
  • 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赏析

  • 徐志摩,月下
  • 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赏析

      《月下雷峰影片》犹如一曲优美小夜曲,望不见隔岸的琴弦,悠悠回荡的琴音却令读者在其中久久沉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①》原文】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

      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

      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①此诗写于1923年9月26日。志摩在《西湖记》中说:"三潭印月——我不爱什么九曲,也不爱什么三潭,我爱在月光下看雷峰静极了的影子——我见了那个,便不要性命。"

      【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赏析】

      "三潭印月——我不爱什么九曲,也不爱什么三潭,我爱在月下看雷峰静极了的影子——我见了那个,便不要性命。"徐志摩在《西湖记》中说的这段极情的话,自然是诗人话。然而正是诗人话,月下雷峰静影所具有的梦幻效果就可想而知,虽然这其中更必然渗透了诗人隐秘的审美观。

      然而要让读者都进入诗人这个审美世界,并非一种描述能够做到。描述可以使人想象,却不能使人彻底进入。诗所要做到的,便是带领读者去冒险、去沉醉,彻底投入。诗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有另一双眼睛。"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这第一阕如果没有"我送你"三个字,不亚于白开水一杯;借助"我送你"的强制力,所有*淡无奇的句子被聚合。被突出的"雷峰影片"由于隐私性或个人色彩而变成一杯浓酒。第二阕则将这杯浓酒传递于对饮之中,使之飘散出了迷人的芬芳:"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至此,诗人将读者完全醉入了他的"月下雷峰影片"里。

      《月下雷峰影片》仅短短八句,其浓郁的诗意得力于卓越的构思手法。即诗人自我的切入。由于自我的切入,写景不再成为复制或呈现,写景即写诗人之景——"完全的梦境。"在切入之时,现实的我抽身离去,自我的情感看不见了,个人的经历、思想看不见了,闪耀于读者眼前的是自然之美的形体和光辉。整首诗的韵律就是情感和思想的旋律。正如《雪花的快乐》建筑于"假如"这一脆弱的词根,这首小诗的美学效果也是借助"假如"而显现。第一阕景物实写和"我送你"的强制,由于有了"假如"的虚拟、缓和,使美妙的设想得以如鸟翅舒展、从而全诗明亮美好起来。

      《月下雷峰影片》既立体地呈现了自然美景,又梦幻地塑造了"另一个世界。"当诗人逃离现实而转入语言创造,哪怕小小的诗行也可触出灵魂的搏动。这首小诗所具有的荡船波心的音乐美,显然得力于叠音词的运用。《月下雷峰影片》尤如一曲优美小夜曲,望不见隔岸的琴弦,悠悠回荡的琴音却令人不忍离去。

    [阅读全文]...

2022-03-16 14:51:23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句子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语录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说说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名言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诗词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祝福
雷峰说过的经典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