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说说

关于芙蓉镇说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芙蓉镇说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芙蓉镇说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芙蓉镇说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8) 语录(1) 说说(2) 名言(10) 诗词(96) 祝福(0) 心语(1)

  • 给芙蓉玉儿

  •   那年  你二十,  那年  我二十九    命运之舟  载我到了鹭岛  集美  梦想风帆  送你到了鹭岛  集美    书香四溢的  集美学村  朝气焕发的学子中  多了我  多了你    在那个初夏的五月  我们的心  慢慢的靠在一起  我记得写了信  还有情诗  却遗落在岁月里  记不起来  唯记住了对你的誓言  做你的好哥哥  你是我永远的好妹妹    在嘉庚纪念馆  在集厦海堤  留下了我们爱的足迹  集美学村  是我们爱的出发地    在我最无助黑暗的日子里  你用一颗女孩温柔的心  给了我安慰  给了我前行的勇气    执子之手  一路前行  二十余年的时光  艰难,困苦  你一直在我左右  我欠你太多太多  心中有爱,也有感激  谢谢你,我的好妹妹    二十年的岁月沧桑  染白了我们头上的青丝  谢谢你陪我一起  慢慢的变老  老到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是我的好妹妹

      编辑点评:

      一首诗,倾注了全部的深情,送给心仪的女孩,一起追忆曾经的流光岁月。相遇在花样年华里,从此开启精彩的旅程。五月浪漫的季节里,真情凝聚在笔尖,写出唯美的情诗,表达真挚的情感。在不同的地方都留下爱的足迹,让那些风景名胜成为爱的见证。曾经的温柔,温暖过凄寒的心。如今相偕相伴二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一起慢慢变老。好作品,文笔生动,感情真挚,感动读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阅读全文]...

2021-11-26 06:38:04
  • 逢雪宿芙蓉山

  •   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地上突现奇峰之感(Meiwen.com.cn)。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陈邦炎)

    [阅读全文]...

2022-05-17 04:13:56
  • 芙蓉洞导游词

  • 芙蓉洞导游词

      武隆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全长2700米,洞内景观壮丽辉煌,又玲珑剔透,已发现的钟乳石类有20多种类型,占世界已知种类的绝大多数。其中有些类型在世界上极为罕见。下面小编带来的芙蓉洞导游词。

      *洞穴研究会高级工程师 谭开欧:这个洞目前是世界级的洞穴,之所以说它是世界级的洞穴,因为它里边沉积的景观有几十种,沉积类型多,洞体宏伟,洞厅宽大,洞高40到50米,里边的景点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有了芙蓉洞,世界上洞穴里边沉积的所有的类型,基本上它里边都有。

      进入芙蓉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层层叠叠的石花,和成排成队的石笋。它们完全靠岩壁上渗漏出的水一滴一滴,经过天长日久而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幔、石笋,就像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如果加以想象,会显现出逼真的人文内容。 芙蓉洞中生长的植物只有蕨类和苔藓类,目前在龙宫里发现了11种,据说,这些植物的苞子孕育于恐龙同时代的亿万年前,它们在黑暗中经历了漫长岁月。银丝玉缕景观,指的是洞壁上这种纤细如发,卷如根须的石晶花和卷曲石。芙蓉洞的石晶花颜色洁白,形态娇嫩。其数量之多,分布面积之大,在全国所有洞穴中,堪称第一。珊瑚瑶池由水肿色泽浅黄的方解石晶花和乳笋构成,整个池子面积30*方米。池水中的石晶花,看上去像漂在水面上,其实它分为上下两层。不论是池水面积、深度,还是石晶花的数量及规模,珊瑚池都堪称世界之最,是芙蓉洞中的瑰宝。

      芙蓉洞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到这游览,可以从神奇的大自然中获得精神享受,并增长很多有关洞穴的知识。

    各位团友:

      现在我们到达的是芙蓉古村,芙蓉古村地处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于*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宋太*兴国年间(976~983),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距今以有1000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个村为什么叫芙蓉村呢,是因为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像芙蓉,就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215亩,现有443户人家。保存明清古民居30余处,明代大宅遗址5处,大小宗祠共18座。芙蓉村整体看也像一朵芙蓉,而且它为单一陈姓村落。

      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在交通的交汇点上筑台做为星,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和指挥联络。凿池作为斗,斗有高、中、低之分,高出地面三尺,象征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五口井象征金、木、水、火、土,三加五为八,把斗合在一起寓意才高八斗。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为什么要坐西朝东呢,这是寓意紫气东来,也就是说希望祥瑞降临。东面寨墙正中建八字形重檐门楼,是芙蓉村的正门,选用八字是因为这也寓意才高八斗。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谯楼,可观望四方。其余三面开五小门。让我们一起走进正门,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我们先去看看宗祠。现在请大家往这扇门的上方看,我们在门上面的'两边可以看到两个圆圆的当,中间是户对,这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关于这个门当户对的门是有讲究的,在封建社会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造这样的门,那么这扇门叫做“光宗门”寓意子孙后代可以光宗耀祖。走过光宗门,我们看到的是宗祠,每年的二月初二,许多楠溪江的村落会演绎着丰富的楠溪江文化,我们这里就是祭祖,祭祖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在外的分支子孙都会回到这里祭拜祖宗。祭祖这一天大家都会在这里看戏,关于看戏有这样一个封建的礼教,就是男站中间,女站两边。这也显示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

      大家往左边墙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十八位大官的名字,这十八位就是被誉为“十八金带”的*,官位最大的就是最上面的陈夷行,官至南宋左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副*。最值得我们一提的是下面倒数上第四位,他叫陈虞之是位进士,官至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南宋末年,元军南下,他曾上书皇帝准备抵抗元兵,因为当时的政治极为腐化,陈虞之被革职。后来,元兵南下直入温州,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战,困岩三载",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

      芙蓉村也因此被元军付之一炬,直至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重建芙蓉村,开国皇帝将芙蓉村铲为*地,元末君主却又下旨重建我们芙蓉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开国皇帝想统一*,而元末君主是为了让自己的臣子学*芙蓉村的十八金带一样对自己忠心。现在请大家往上面看那块白边的匾额,这就是元顺帝所赐,希望自己的臣子可以像这时陈虞之带学*,效忠自己。现在请大家往正中看这就是十八位大官的画像,其中中间没带官帽的是始祖,大家看他们的腰带都有一根金带,这就是皇帝为表彰他们的忠心而赐的。

      我们到芙蓉村的模型展示馆看看,现在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芙蓉村的一个整体*面图,大家可以看看,也可以研究一下村子里所有的道路和小溪的交汇是不是都成一个“丁”字形,这有两种寓意,一种呢是希望全村人丁兴旺,另一种是避邪用。大家往这边看这就是当时元顺帝下旨重建芙蓉村的圣旨,这个圣旨不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它是用石头凿成的,现在大家可以看看两边墙上的楠溪江古村落的摄影展。

      现在我们到前面的博物管看看,大家看看这个笏,这个是古代权利的象征,古代上早朝官员们就把自己要奏请皇帝的事写在上面,早朝后将上面的字擦去。在笏的旁边是一个金印,这是总宝的印,总宝就是比元帅小一级的官员,据说有人突然受到惊吓,拿这个金印去熬汤服用,惊吓就会痊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头白驹,据说白驹可以听懂人话,但是不会讲,古代打仗许多统帅都是用白驹作为自己的坐骑,像那个薛仁贵就是用这个来打仗的。大家是不是想知道白驹是传说中的神兽还是现实中有的呢,据村支书介绍,当时陕西电视台副台长来这里考察后告诉他,白驹是现实中有的,不过现在已经灭绝了,主要生存在陕西一带。

      请大家跟这我到下一个景点看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地利池”,池的前方是八仙过海的图,寓意大家都可以像八仙过海那样各显神通,这个池是八斗里最低的一个池了。

      好现在我们回到了原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级台阶,它寓意步步高升,大家可以从这里走过去。我们往前看去这条街叫如意街,那么在我们的左侧是一个迎宾台,古代芙蓉村有许多的大官在外,每年回乡祭祖时乐队就会在这里迎接。在迎宾台前面是高0.2米,面积2~3*方米的方形*台,称为"星",在方形*台这里我们的街向上拐了,这就是用于招财之用,大家记住,进来我们要从五级台阶上,出去要从这个拐角走,这样你才会步步高升,富贵如意。这个方形*台是用来联络,解决民事纠纷用的。街的这边是一条小溪,那么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在迎宾台后面的小溪向下拐了,为什么呢?大家猜猜,它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家先看看这个道路的交汇点,看看它是不是是一个丁字形。

      这个水池叫做芙蓉池,这是一个大斗,芙蓉池兼具储水、防旱、防火、洗涤等功能,其中防火是它最重要的功能了。大家往池中央看,我们可以看到一座亭子,这座亭叫做芙蓉亭。玲珑的亭子托起高高挺起的翼角,又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它背后天际舒展着芙蓉峰,峰和亭的影子在芙蓉池里重叠。大家往这边看,这座墙那边便是芙蓉书院,那里教化过精通翰墨经史的进士举人,也教化过为民族舍生忘死的志土仁人。跟着我进去看看。

      据村支书介绍芙蓉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当然也有人说它建于明代中期,这所书院相当于现在的一所希望小学,这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仪门前有旗杆一对,明伦堂前有3.2米宽,*米长的长方形杏坛。明伦堂和讲堂都是三开间,进深9米。明伦堂寓意明白伦理,对现在社会的青年具有教育意义,明伦堂后壁中央有供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的一些语录,讲堂后壁开有二扇窗子,通过后面一个很狭的采光天井来透光,以方便学子们学*。书院的南侧有三开间的山长住宅,宅前有一个宽约12米,长约50米的大花园,园内有—道小门同讲堂相通,这里也是学子们休息或嬉闹的好去处。大家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

      下面我们去百林边博物馆参观一下。大家先自由参观一下,可以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去。

      好,接下来我们去看看油车。大家猜猜这个大型的石器是什么用的,对是用来捻东西的,这就要用到牛,那么在捻之前我们就会把牛的眼蒙上,这是为了使牛产生一种一直往前走的假想,往后面的那个巨型的树看看,这就是榨油用的,它是用枫树做的,因为枫树不易开裂,大家看看它纹理,对是螺旋状的,在石磨里捻好后用稻杆包好,就放在这里榨油,技术不到家的话是不会使用的。这个巨型的油车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最后我们参观一下这里的古民居。

      重庆武隆芙蓉洞,*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惟一作为“洞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提名地。其庞大的洞体,丰富的洞穴沉积物不但征服了各国洞穴专家,更倍受众多前来观光的游客青睐。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大约100多万年前),发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质灰岩中。洞内深部稳定气温为16.1度。芙蓉洞主洞全长2500米,游览道1860米,底宽12—15米以上,最宽69.5米;洞高一般8—25米,最高48.3米;洞底总面积37000*方米,其中辉煌大厅面积在1000*方米以上。整个芙蓉洞的最大静态和客容量为185000人。

      洞内各类次生化学沉积形态(Speleothems,即钟乳石类,芙蓉洞中有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两类化学类型)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几乎包括钟乳石所有沉积类型,达70多种。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小的为石幔)、石瀑布、石旗、石带、石盾、石葡萄、珊瑚晶花等。其矿物组成主要是方解石和石膏,也有文石、水菱镁石。其中大多数种类存在数量之众多,形态(有针状、丝发状、丝缕状、发簪状等)之完美,质地分布之广泛,在国内目前的发现中,多属绝无仅有,而某些类型,更为国内罕见,世界稀有。

      70多种次生化学沉积物所构成的丰富景观,辉煌壮丽,玲珑剔透,华丽奇巧,令人目不暇接。*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评价说:“芙蓉洞是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澳大利亚洞穴协会专家盛赞“芙蓉洞美丽的棕榈状石笋、红珊瑚池和石膏花等都是世界上属于特级的景物”。世界洞穴协会会长安迪称为“世界最好的游览洞穴之一”。在一九九四年芙蓉洞被评为*100多溶洞之第一,冠之以“溶洞之王”的美名,被公认为地下最美的风景。它不仅有很高的旅游价值、美学价值,而且在地层学、矿物学、地貌学、水文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第四地质学、古气候学与古环境学、考古学等一系列的科学领域方面极具研究价值。

    [阅读全文]...

2022-04-09 05:03:07
  • 关于芙蓉的诗句(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

  • 唐朝柳宗元韩愈用木芙蓉诗,致敬屈原,搴芙蓉兮木末

    早秋来临,随着荷花的盛极而衰,人们往往发现,许多池塘边会有另一种灌木开花,单瓣的花朵类似木槿,但复瓣的花朵更像牡丹芍药,它们有红有白,装点秋天翠绿的枝头,花朵繁多而茂盛,仿佛是荷花从水塘里走出,开到了树梢,这就是著名的秋花,木芙蓉。

    传说木芙蓉的原产地在湖南。也的确,很多诗里写木芙蓉,离不开湖南的水边。

    但是它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然后广为人知的呢?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屈原九歌《湘君》

    这是最早记录芙蓉的文字和诗,楚国大夫屈原被流放到湘沅之地。彼时,楚国的疆域广阔,但湖南对于兴盛的楚国,仍旧是边远荒蛮之地。

    这里湘江浩渺,屈原在此生活,相对于楚国中心都城地带,这里有高山沼泽森林,处在原始状态,本身楚国就尚巫祭,身为楚国大夫的屈原,以磅礴的歌咏,充沛的感情祭祀自然之神,又如神灵附体。

    只是这芙蓉,到底是荷花还是木芙蓉呢?

    荷花多生于浅水沼泽地带,而木芙蓉则生长在潮湿的水岸和山林。

    但是它们都拥有硕大纯美的花冠。

    荷花是草本,而木芙蓉是木本。

    屈原这个芙蓉兮木末,到底是水中亭亭的荷花,还是木芙蓉枝头的花朵呢?

    但是有一点可信的是,在这里看过百草千花的屈原,他一定看见过木芙蓉花。因为木芙蓉花的硕大美观,必不会被这里的人所忽略,凡是美的,都必以祭神灵,这是原始宗教的本质所决定。

    能够完全确定木芙蓉这种植物名称的是在唐朝。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赵彦昭《秋朝木芙蓉》

    水面上的荷花秋天已经衰落,木芙蓉却正是枝条繁茂,开花迟在了秋天。

    那早上的露水滴在了红色的花朵上,仿佛是花朵在忧伤,她自己无人可见的美丽,会在晚上凋谢。

    这首诗的名字写的是秋天早上带露的芙蓉。联系诗的内容,可以知道这是种在水边的木芙蓉花。

    这首诗的奇特不在于他写下艳丽却忧愁的木芙蓉,而是在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

    赵彦昭是早唐的宰相,和安乐公主,太*公主多有交集,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数是奉诏的宫廷诗。那么这首诗里的木芙蓉,很可能是种植在宫廷或者贵族府邸的花卉。

    那么木芙蓉很可能作为地方进贡的花卉,从湖南移植到北方宫廷。

    而牡丹也是因为隋炀帝广泛收集天下奇花异草而从易县进贡到宫廷,到唐朝成为享誉盛名的国花。

    而且赵彦昭的木芙蓉已经园林搭配很成熟,是专门种在荷花塘边的,也就是在早唐,木芙蓉已经特指了是这种有别于荷花的木本芙蓉。

    又有传说,这首诗是中唐李嘉祐所作。他是唐玄宗时代的进士,曾经贬谪到江西四年。但是有理由相信,木芙蓉花应该早就特指了这种有别于荷花的花木,它早就从湖南江西等地进入了北方,装点贵族的池塘园林。只是推广不够广泛而已。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唐朝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中唐时代的柳宗元山西人,少年得志,21岁就考中进士。然后持续在京城做文官,很少有出京的机会,直到32岁因为宫廷*从礼部员外郎一跌成为流放外省的小地方官。这个流放贬谪的地点,就是湖南永州,而且一去落脚点在龙兴寺。

    也是因为穷,因为只有寺庙带着皇家驿站性质,所以他就在龙兴寺的区域内找了个地方安家。

    这里和北方天然不同,比如湘江一带岸边的木芙蓉在秋天开放,这是北国难以见到的奇观。所以他心生欢喜,找了最美最大的一棵从湘江边移植到住所。

    这是木芙蓉的原产地,枝叶繁茂,花朵鲜丽。

    你那美得天然难以掩饰的光彩,我怎么能让你独自在湘江边,独自经历风霜雨露?

    我将你移植在庭院里,由我来呵护。

    在这里你不用和破败的水草共生,你是高原上的荷花,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柳宗元为什么喜欢木芙蓉,除了木芙蓉本身让他惊艳,还在于,这里是屈原流放之地,屈原的那句“搴芙蓉兮木末”,至少柳宗元愿意相信屈原的木末芙蓉就是这里艳丽的芙蓉花。有着和先贤一样的流放遭遇,从内心到精神都渴望一种依赖。

    所以柳宗元这首木芙蓉是致敬了屈原。

    也因为柳宗元当时的文名和声望,木芙蓉开始为更多是人所知道。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唐朝韩愈《木芙蓉》

    韩愈和柳宗元同时代人,不过他看到壮美的木芙蓉比柳宗元晚一点,因为晚年的韩愈被派到云南,这里地气丰茂,木芙蓉花在秋天绚烂开放。就算是京城有,哪里有这里原始蓬勃。

    那秋天的木芙蓉开在寒露当中,比水中的荷花还要鲜艳。那荷花会不会嫉妒木芙蓉?因为两种不同的花却叫同一个名字。

    那江上可以采到美丽的荷花,但是岸上却可以攀折木芙蓉。这依然是在向屈原致敬,解读着屈原的木末芙蓉。

    我愿意经常来这里看看秋风里的木芙蓉花,我不愿意它寂寞在秋风里。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唐朝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和柳宗元几乎同时代的白居易也没有闲着,他是在江西九江看到水边木芙蓉。实际证明中唐时候,木芙蓉已经广泛种植或者引种在江南或者中部广大地区。只是以湖南的最美最有盛名。

    白居易写这首诗晚于柳宗元十年左右,不过贬谪的心情是一样的。

    他在江西水边看到了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赶紧招客饮酒。

    虽然没有写芙蓉花的美丽,但是甘愿一醉,可以想到那种繁盛。

    而且用的是一句水莲花尽木莲开。水中的荷花已经谢了,但是岸上的木芙蓉却开了,那种连绵不尽的花的欢喜,给落魄的仕途生涯增添了亮色。

    [阅读全文]...

2022-05-30 04:29:13
  • 与芙蓉花有关的诗句

  • 与芙蓉花有关的诗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

      王维

      《临湖亭》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芙蓉:荷的别名东风:春风。――唐高蟾《上商侍郎》

      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关于芙蓉花的诗句 相关内容:

      关于冬天的古诗句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倩谁细L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折柳送别的诗句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小学描写春天的诗句

      小学描写春天的'诗句精选: 1、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的《叹花》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于芙蓉花的诗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芙蓉:荷的别名东风:春风。――唐高蟾《上商侍郎》 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最浪漫的爱情诗句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形容男女爱情的诗句 有美人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描写冬天梅花的诗句

      1、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梅”字》 2、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的《白梅》 3、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古人描写长江的诗句 八月长江万里晴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放鱼》唐窦巩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晴江秋望》唐崔季卿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唐张籍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阅读全文]...

2022-01-04 20:27:00
  • 关于芙蓉花拟人句

  • 拟人
  • 关于芙蓉花拟人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芙蓉花的拟人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芙蓉花的拟人句

      1、夏天,芙蓉树长得郁郁葱葱,巴掌大小的芙蓉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芒。旁边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了,而芙蓉树却正在不声不响地蕴育着自己的花骨朵。

      2、春天,树干上会钻出一片片嫩叶,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就像含着的一包包绿汁。春雨哗哗,芙蓉树贪婪地吸着大地妈妈那甜蜜的乳汁,为秋天的含苞怒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芙蓉树的花更为漂亮,它很像扇子,它的花瓣是针状的,与别的花大有区别。最多和蒲公英有点相像。它上粉下白,由好几个小花骨朵组成了一个大花骨朵。组成了一个大花。你把它放在你的脸上,有一种洋洋的感觉,用鼻子闻它,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4、打开窗户,那股淡淡的.、甜甜的香味就随风而来,顿时满室生香,办公室里便弥漫着一股芙蓉花的清香,此时此刻,我会蓦然想起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词句,我也有了芙蓉花香伴伏案的感觉。深吸一口芙蓉花的香气,沁人心脾的滋味,叫你有说不出的舒坦,你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你会感到学*愉快了,工作轻松了,心情愉悦了。

      5、我久久的立在那里,浓郁的香气包围着我。芙蓉树,你的美虽然不象牡丹那样倾国倾城,但你美的实在,美的让人心旷神怡。

      6、芙蓉树的叶子很多,和槐树的差不多,是对生的,比槐树的叶子小得多。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 的小扁片,挂在芙蓉树的细长的颈上。一片片小叶子组成一个大叶子。一片片的叶子又组成了更大的叶子。真像个芭蕉扇上划了几个洞。

      7、芙蓉花盛开的时节,正是我们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批改作业,批阅论文,论文答辩,我们的工作也忙开了花。有人把这时的教育比作农民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是再恰当不过了。虽然忙,虽然累,却收获着丰收与喜悦。

      8、我来到树下,一朵开败了的花飘飘悠悠的落了下来,就像伞兵背着降落伞从高空落下。我爱怜的捡起它,我的手触到了它柔嫩而细长的花针,就像触到一只柔软的毛笔,痒痒的。阳光透过叶缝直射到树下,斑斑点点的,叫人浮想联翩。

      9、芙蓉树是从南方运来的,它有三米多高,经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活了下来。它矗立在一中甬道旁边,像一个跳舞的人在那里翩翩起舞,可潇洒了!

      10、走*看,一串串叶子就像一只只顽皮的蜈蚣被穿在茎上,挂在树枝上。一朵朵娇嫩的花立在枝头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在比美。花瓣又细又长像一根根彩针,头上顶着黄色的花蕊,闪闪发光,好象在粉色花瓣上的荧光珠。一阵风吹来,在叶子中探出头来的花,好似一个个刚问世的小婴儿摇着脑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就连蝴蝶和蜜蜂也围着它转个不停。

      扩展阅读: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芙蓉:荷的别名东风:春风。——唐·高蟾《上商侍郎》

      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

      世人。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阅读全文]...

2022-04-25 18:31:33
  • 芙蓉楼送辛淅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解释)

  • 解释
  •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辛渐:王昌龄朋友。连:满。江:长江。*明:早晨。

    【译文】寒冷笼罩着长江,在夜晚乘船来到东吴,天亮把客人送走后,我就像江边的楚山一样孤独。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请告诉他们我还是像从前那个少年。

    [阅读全文]...

2021-12-09 05:27:05
  • 芙蓉诗句经典名句(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

  • 经典
  • 晚秋是木芙蓉花开放的季节。木芙蓉花朵大,颜色多,形状与木棉花和牡丹花有得一比。在深秋百花凋零的时候,它们在庭院路边水滨里打破秋日里的沉寂肃杀,撑起一片生机。

    木芙蓉是相对于水芙蓉即莲花、荷花、芙蕖而言,因为它不畏霜雪又称为拒霜花,它还有木莲、华木、地芙蓉等多种美称。

    木芙蓉最适宜在水边生长,它靓丽的花姿倒映入水中,微风吹来,波光粼粼,更显得袅娜多姿。如果是栽种在篱笆旁,也跟陶渊明的东篱采菊一样,欣赏时不由会产生一种悠然自得的神情。

    虽然木芙蓉不是十大名花,缺少像牡丹那样的富贵气象,但它花大色艳,凌风照水,傲霜斗雪,那种不屈与顽强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古往今来吟咏它的诗词作品也为数不少。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上面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木芙蓉花下招客饮》。深秋浔阳江头的天气有些寒气逼人,诗人于是想喝点酒暖和一下身子,便唤来江头的酒客温了酒,一个人独自在那里浅斟低唱。

    白居易就坐在木芙蓉花丛里,不要担心喝醉了没有陪伴,虽然这水里的莲花萎谢了,但是这陆地上一丛丛的木莲花又开得正艳。诗人贬谪江州,借酒浇愁,内心却有些放浪不羁。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这是苏轼的赠答诗《和陈述古拒霜花》。拒霜花即是木芙蓉花,它开放的时候正是深秋,西风扫落叶,树林子里一片枯黄。此时只有木芙蓉不畏寒冷,傲霜开放。

    这样看来木芙蓉花叫拒霜花不太妥当,实际上它并不是拒绝寒霜,而是最适宜在霜露里开放。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这里写木芙蓉花不随流俗,也是托物言志。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上面是吕本中的《木芙蓉》诗。首先交代芙蓉花的生存环境和开放季节,刻画它英勇顽强的特点,任凭风雨霜露多么严酷,它都要着意地展现自己火红的本色。

    接着采用对比的手法,拿木芙蓉和春天的桃李相比,指出桃李没有主见,任凭东风摆布。只有木芙蓉才不畏寒冷,有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这两种花实际上隐喻了南宋的两大派别,其中木芙蓉是抗金勇士的象征。

    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

    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

    这首诗是陆游的《拒霜》。黄叶在西风中纷纷飘舞坠落,大地上一派萧瑟惨淡。只有木芙蓉才借得霜雪之神青女的力量,在墙头上开出了火红的花苞。

    陆游也是生活在南宋,力主抗金收复中原失地,但一生不被重用,可以说是壮志未酬。看来诗中木芙蓉的恶劣环境和性格特征,也是有其寓意的。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这首诗是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诗中说木芙蓉是孤独之花,辛苦之花。它跟不上春天的温暖,只有冲破深秋的寒凉,在恶劣的气候里开放。

    哪怕霜雪在这里流连忘返,陆续不断地对木芙蓉花肆虐,它也不会屈服,也不会像那些花草一样埋怨自己凋零败落的命运。

    诗人早年为生计来回奔波,花心应似客心酸,这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全诗对木芙蓉的描写,也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从以上这五首写木芙蓉花的诗歌来看,诗人不仅仅是在写花,不仅仅是在写深秋的寒凉,而是借花写人,写社会现实。他们是托物言志,有所寄托的。我们在赏析这些诗歌作品时,应该仔细体会它们内在的用意。

    [阅读全文]...

2021-11-30 07:13:51
  • 关于芙蓉的诗句古诗(芙蓉花诗七言绝句)

  • 莫恨芳容生独晚,好随黄菊傲西风!秋意渐深,一株株木芙蓉花渐渐开放,成为秋日里不容错过的美景。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酒醉芙蓉等,因其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木芙蓉在我国栽培历史久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木芙蓉的诗词俯拾皆是,十二首吟咏木芙蓉的诗词,秋日里盛开的美艳!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唐-白居易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木芙蓉

    宋-朱熹

    红芳晓露浓,绿树秋风冷。

    共喜巧回春,不妨闲弄影。

    木芙蓉

    宋-许棐

    芙蓉艳金谷,秋色锦机中。

    霜树不知丑,叶与花争红。

    木芙蓉

    宋-宋祁

    寒圃萧萧雨气收,敛房障叶似凝愁。

    情知边地霜风恶,不肯将花剩占秋。

    木芙蓉

    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木芙蓉

    宋-赵蕃

    三两芙蓉并水丛,向人能白亦能红。

    浩然不在芍药下,如何独占晚秋风。

    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

    宋-陈襄

    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

    木芙蓉

    宋-黄庚

    芙蓉一带绕池塘,万绿丛中簇艳妆。

    错认园林春富贵,不知叶底有风霜。

    题乌江官舍木芙蓉

    宋-王之道

    桃叶萧疏柳叶黄,清寒应怯夜来霜。

    芙蓉雅与秋相好,独对层台试晓妆。

    木芙蓉

    明-王恭

    小池霜冷藕花空,却有寒枝浥露红。

    莫恨芳容生独晚,好随黄菊傲西风。

    点绛唇-木芙蓉

    *现代-聂树楷

    绚烂秋光、不加雕饰天然好。

    [阅读全文]...

2022-03-28 22:24:52
芙蓉镇说说 - 句子
芙蓉镇说说 - 语录
芙蓉镇说说 - 说说
芙蓉镇说说 - 名言
芙蓉镇说说 - 诗词
芙蓉镇说说 - 祝福
芙蓉镇说说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