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关于描写姑苏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姑苏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姑苏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姑苏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2) 语录(6) 说说(21) 名言(2) 诗词(2k+) 祝福(19) 心语(1)

  • 关于姑苏的诗句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姑苏台上乌栖时, 吴王宫里醉西施。——李白《乌栖曲》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李白《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骆宾王《久客临海有怀》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杜牧《秋娘诗并序》

    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姑苏台前揽秋色,丽正门外寻春容。——王祎《十一月十日宿陈敬初馆中临别有作》

    钟声篷底不知处,却似姑苏夜泊时。——苏泂《泊祠下诗》

    上林池馆变荆棘,姑苏台榭游狐狸,人生行乐兮能几时。——曹勋《阳春歌二首·草木荣兮春归》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在虎丘。——李频《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向虎丘。——王禹偁《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馆娃宫外姑苏台,郁郁芊芊拨不开。——刘禹锡《忆春草》

    秋暮姑苏身自到,春来行李处犹难。——陈藻《*江送王腾叔》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姜夔《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望*原兮寄远目,叹姑苏兮聚麋鹿。——刘长卿《登吴古城歌》

    数幅吴王宴西子,彩舟张乐当姑苏。——梅尧臣《观何君宝画》

    又拟上年灯火夜,扁舟载酒下姑苏。——萨都剌《寒夜即事》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屠隆《长安明月篇》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李绅《姑苏台杂句》

    不然岂有姑苏郡,拟著陂塘比镜湖。——元稹《再酬复言》

    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荆榛闭铜雀,麋鹿游姑苏。——贺铸《燕子楼》

    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白居易《感白莲花》

    屡携姑苏娃,数试宜兴茶。——李昌祺《江湖清游歌》

    馆娃宫中百花开,西施晓上姑苏台。——张羽《吴*词拟王建》

    我行姑苏城,半日空週遭。——赵蕃《*江寻吴薛叔不获》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杜甫《壮游》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陶公勋业在姑苏,扁舟归来春水湖。——谢谔《严隐君九龄适轩》

    远渚蒹葭覆绿苔,姑苏南望思裴徊。——刘沧《江行书事》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罗隐《送王使君赴苏台》

    零落䲭夷百战身,姑苏麋鹿漫伤神。——张宁《伍子胥渡江图》

    王郎歌莫哀,且酌姑苏台。——高启《送王稹赴大都(至正庚子作)》

    虎丘山头弄明月,姑苏台上吟清风。——刘宰《傲将军歌赠周叔子马帅》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刘长卿《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永怀姑苏下,因寄建安作。——刘长卿《太行苦热行》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醁醅。——胡曾《咏史诗·姑苏台》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阅读全文]...

2022-02-21 09:48:08
  • 姑苏怀古诗意

  • 诗意
  • 姑苏怀古诗意

      《姑苏怀古》为唐代诗人许浑所作,表现诗人对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之情。为大家整理姑《姑苏怀古》的诗意及鉴赏,欢迎欣赏!

      姑苏怀古

      作者: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译文

      行舟经过姑苏古城,舍舟登岸,凭吊古台,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

      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在四周栖息游荡。

      山雨将至时,登台凭槛,一切都那么凄凉,楚江上面在风雨中的远帆更是让人心下情绪低落。

      吴越战争时候,忠臣伍子胥惨遭杀害,吴国也被灭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

      诗歌鉴赏

      姑苏,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竣工,人称姑苏台,其台横亘五里,夫差曾在台上备宫妓千人,又造春宵宫,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而焚之。*常借吟咏姑苏台来抒发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感喟。此诗就是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

      首联叙登台。上句以*叙之笔直接点题,“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辍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下句“黍苗”承“宫馆余基”来,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黍苗”二字实写眼前景色,又暗中脱化《诗经·黍离》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表现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独”字传神,将独来吊古那种惆怅情绪写得极真。“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语言*淡而富有深韵,已然将读者引入浓厚的思古气氛中。

      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址景象,但景中意蕴深藏。一边是人去台空的荒凉阒静,另一边则是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这一联遣词用字极为考究:野鹿、凫鸥性极警觉,在此栖游,可见荒台空苑之静寂;新草、浅莎,当春始发,正见出春机盎然之状。动词“争”、“占”,绘出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工整的对仗,显示出诗人匠心独到之处,这里并置着的人事意象和自然意象,通过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修饰连接,把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统一于有机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这一联以表面的赋法铺写,包裹着深沉的内核,诗人充分利用了律诗对偶的特点,以各个意象间强大的张力,造成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以空外传音的方式,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

      颈联使用比兴手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吴岫雨来”、“楚江风急”看似实写眼中景色,然而“吴”、“楚”字面,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亦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似此似彼,亦此亦彼,彼此难分。“虚槛冷”是山雨将至时,诗人登台凭槛的思绪,是眼前天气变化造成的,同时它又是诗人怀古而产生的,对时局和个人前途的寒颤情绪。风雨中的远帆,是诗人眺望中所见,亦可视为他在怀古中体悟出的回避乱世、远身避祸的道理、事实上,诗人“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夜归丁卯桥村舍》)的想法,正是有感于乱世产生的`。

      诗的中间两联写景,是诗人对传统诗歌赋、比、兴手法的熟炼运用,又见出他对七律这一体裁的得心应手,可谓左右逢源,佳句迭出。

      尾联照应篇首,抒发诗人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之情。“忠臣”,指伍子胥,吴越战争时,夫差败越,越王勾践求和,子胥力谏吴王不可应允,吴王夫差不从,且偏信伯嚭谗言,迫子胥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可怜”句,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感叹。孔子面对滚滚流水,曾发出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使诗人思绪万端。

      此诗以叙事起,以绘景结,中间两联以写实和象征兼用之笔承转首尾,使通篇圆转流畅,同时又以“独悲”二字统领全诗,在整个意境空间中灌注伤今悲古的悲怆凄凉之气,与其五律诗的“高华雄浑”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为*极推崇,宋人范晞文说:“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对床夜语》)可见许浑七律,在唐朝诗人中,是占有很高地位的,此诗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作者简介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阅读全文]...

2021-11-24 05:15:25
  • 姑苏印象(组诗)

  • 姑苏印象(组诗)

      1.

      艄公的船桨,划动在

      横竖弯钩的象形文字上

      河流苍劲的笔触

      勾画出姑苏的城镇

      是谁,轻轻地一撇

      完成了一幅气势恢弘的

      书法大作,船桨如墨

      扬起丝绸般的柔情

      去拥抱,黄浦江的朵朵浪花

      2.

      千年的银杏

      依然守候在

      青砖铺砌的路口

      守望着万盛米行门前

      熙熙攘攘的人流

      保圣寺的烟火,缭绕不息

      钟灵毓秀的书香

      闪烁无数圣迹的睿智灵光

      不知陆龟蒙乘坐哪只帆船

      重返故地,从此长眠不走

      为何半壁罗汉,依旧慈眉善目

      在此停留,安然驻足

      这就是水乡的神奇魅力

      叶圣陶的教鞭

      挥扬的不只是

      《多收了三五斗》的民众酸楚

      还有荡气回肠的激扬文字

      一代师表的风范

      存留的何止是

      学堂遗址前那几棵花木

      3.

      青蓝花衣的船娘

      摇出的阵阵涟漪

      拍击起

      漂流在河面的诗韵

      无边的清风明月

      悄悄地爬上了

      河岸上的'一面面照壁

      门前那绿莹莹的流水

      只有小舟,才能犁开

      一道道欢声笑语

      灵动的水乡风情

      在今夕何夕的恍惚画面中

      交相辉映,忽远忽*

      ◎木渎怀古

      塞满河流的圆木

      在太湖的一个港湾

      整整停留了三载

      从此,一个叫木渎的小镇

    [阅读全文]...

2022-03-28 14:13:00
  • 姑苏城外寒山寺全诗_村居全诗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姑苏城外寒山寺全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姑苏城外寒山寺全诗

    《枫桥夜泊》

    作者:唐张继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注释:

    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诗意: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赏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凡的桥,*凡的树,*凡的水,*凡的寺,*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想信您读完姑苏城外寒山寺全诗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全诗对仗,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3-03 12:15:50
  • 姑苏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姑苏城的全诗是什么)

  • 城市
  • 物道君语:

    春夏秋冬,苏州的四季,总是风情万种。

    有时候有时候,没有什么理由,忽然,就想去苏州了。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

    苏州,苏州,是中国人梦中的后花园。

    “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苏州?只怪你过分美丽。

    图片1|摄影师阿仁©

    图片2|一尘 ©

    苏州,是一座水做的城。她的眉目,是一湾碧水。

    诗人杜荀鹤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人家尽枕河”,穿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错落而至,如一幅中国山水长卷。

    船桨摇摆,晃晃荡荡推开水波,江南是前生相见的缘,苏州是今生的梦。

    图片1|一尘 ©

    图片2|Michael-Hakel ©

    不知何处吹来的风,花香扑簌簌洒了一身,你我宛如画中人。

    最美是飘着小雨的时候,天上的水,与人间的水,连绵成苏州的眉目清明,含情脉脉一水间。

    撑着一把小伞,悠悠走过打湿的青石小巷。小巷幽深曲折,如戏台上的水袖,温柔地将你双眼闭了起来。

    苏州的城啊,就是水做的一幅画啊。造物主的袖子一泼,便是一幅水墨丹青,眉目如画。

    图片2|不学无术的胖胖同学 ©

    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想,大抵是苏州园林的模样,门外是红尘闹市,门内是桃源仙境。

    “一扇花窗,框起唐诗的皎皎明月。一汀水榭,流动宋词的花光水影。几叠湖石,堆就出江山如此多娇。九曲回廊,通向清幽的百花深处。”

    拙政园的香洲,种满一池清莲,清心明志。“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浮沉半世,只想有一处悠然自得的心。

    图片|mingcat ©

    图片|mingcat ©

    狮子园是佛在人间的净土,每一块太湖石形如狮子,或坐或卧,或酣睡或怒吼。见山,观石,一路行走,一种修行,“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图片1|Hirata Kun ©

    图片2|Frank Lee’s Gallery ©

    最爱留园,窈窕可爱。绕水一周,如走过四时之景。春天的春风池馆,风吹百草香。夏天的涵碧山房,莲叶甜甜。秋天的闻木樨香轩,桂子飘香。冬天的可亭,慢煮江山,独钓寒雪。

    图片1|mingcat ©

    图片2|冷逝雪 ©

    曾遇见一位苏州老人,他说:“这一面墙最好的观赏时候,是下午三四点,树影会落在墙面正中,今天刚好天气不错,阳光会把墙打得格外亮,和树影的对比更分明。”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若非常常慢游园林,怎知这般曼妙?苏州人太懂得风淡云轻间的浪漫。

    园林,便是苏州的骨肉,玲珑有致,拴住了苏州人,也留住了每一个过客的心。

    [阅读全文]...

2022-05-09 22:23:46
  • 《姑苏怀古》的全诗翻译赏析

  • 《姑苏怀古》的全诗翻译赏析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注释

      ①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

      ②倚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

      ③黍苗:禾黍

      ④忠臣:指伍子胥。

      参考译文

      行舟经过姑苏古城,舍舟登岸,凭吊古台,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在四周栖息游荡。山雨将至时,登台凭槛,一切都那么凄凉,楚江上面在风雨中的远帆更是让人心下情绪低落。吴越战争时候,忠臣伍子胥惨遭杀害,吴国也被灭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

      【赏 析】

      《姑苏怀古》为唐代诗人许浑所作,诗人运用了比兴手法,描写了姑苏古城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的衰败之景,表现诗人对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之情。

      姑苏,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竣工,人称姑苏台,其台横亘五里,夫差曾在台上备宫妓千人,又造春宵宫,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而焚之。*常借吟咏姑苏台来抒发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感喟。此诗就是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

      首联叙登台。上句以*叙之笔直接点题,“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辍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下句“黍苗”承“宫馆余基”来,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黍苗”二字实写眼前景色,又暗中脱化《诗经·黍离》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表现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独”字传神,将独来吊古那种惆怅情绪写得极真。“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语言*淡而富有深韵,已然将读者引入浓厚的思古气氛中。

      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址景象,但景中意蕴深藏。一边是人去台空的荒凉阒静,另一边则是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这一联遣词用字极为考究:野鹿、凫鸥性极警觉,在此栖游,可见荒台空苑之静寂;新草、浅莎,当春始发,正见出春机盎然之状。动词“争”、“占”,绘出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工整的对仗,显示出诗人匠心独到之处,这里并置着的人事意象和自然意象,通过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修饰连接,把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统一于有机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这一联以表面的赋法铺写,包裹着深沉的内核,诗人充分利用了律诗对偶的特点,以各个意象间强大的张力,造成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以空外传音的方式,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

      颈联使用比兴手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吴岫雨来”、“楚江风急”看似实写眼中景色,然而“吴”、“楚”字面,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亦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似此似彼,亦此亦彼,彼此难分。“虚槛冷”是山雨将至时,诗人登台凭槛的.思绪,是眼前天气变化造成的,同时它又是诗人怀古而产生的,对时局和个人前途的寒颤情绪。风雨中的远帆,是诗人眺望中所见,亦可视为他在怀古中体悟出的回避乱世、远身避祸的道理、事实上,诗人“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夜归丁卯桥村舍》)的想法,正是有感于乱世产生的。

      诗的中间两联写景,是诗人对传统诗歌赋、比、兴手法的熟炼运用,又见出他对七律这一体裁的得心应手,可谓左右逢源,佳句迭出。

      尾联照应篇首,抒发诗人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之情。“忠臣”,指伍子胥,吴越战争时,夫差败越,越王勾践求和,子胥力谏吴王不可应允,吴王夫差不从,且偏信伯嚭谗言,迫子胥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可怜”句,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感叹。孔子面对滚滚流水,曾发出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使诗人思绪万端。

      此诗以叙事起,以绘景结,中间两联以写实和象征兼用之笔承转首尾,使通篇圆转流畅,同时又以“独悲”二字统领全诗,在整个意境空间中灌注伤今悲古的悲怆凄凉之气,与其五律诗的“高华雄浑”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为*极推崇,宋人范晞文说:“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对床夜语》)可见许浑七律,在唐朝诗人中,是占有很高地位的,此诗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阅读全文]...

2022-07-02 22:56:24
  • 关于赞美苏州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 赞美,苏州
  • 1、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2、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3、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4、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6、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维则《狮子林即景》

    7、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8、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9、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0、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1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14、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15、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16、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17、《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8、《怀吴中冯秀才》

    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19、《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0、《把酒对月歌》

    明·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21、《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22、《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阅读全文]...

2021-12-26 12:55:30
  • 苏轼的古诗

  • 苏轼
  •   1、《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3、《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5、《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6、《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8、《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2、《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4、《蝶恋花》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阅读全文]...

2022-02-24 21:46:38
  • 苏轼孤独的古诗句

  • 苏轼,孤独
  • 苏轼孤独的古诗句

      人生于世,总是孤独的,但是,我们的孤独总是难以言表。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孤独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作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雁的形象,它孤傲、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寂苦的心情。

      黄庭坚称其“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乳燕飞华屋[2],悄无人槐阴[3]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4]。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5]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6],又却是,风敲竹[7]。

    石榴半吐红巾蹙[8],待浮花浪蕊[9]都尽,伴君幽独[10]。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11]。又恐被秋风惊绿[12]。

    若待得君[13]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14]。

      注释

      [1]本词后片多咏石榴,如元吴师道《礼部诗话》称为“别一格”,同前《卜算子》注[4]引《苕溪渔隐丛话》之说;如清谭献评《词辨》说“下阕别开异境”;这类说法大意不误,亦未尽合。如本词下片并非只说石榴,参看《卜算子》词注[4]及下注[14]。

      关于本词也有一些故事,有谓为官妓秀兰而作(见杨湜《古今词话》,胡仔已驳之)。有谓为侍妾榴花作(见《耆旧续闻》卷二),有谓在杭州万顷寺作,寺有榴花(见《艇斋诗话》)。这些都不过传说而已。如“寺有榴花”云云,疑即从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诗而附会之。

      [2]燕子营巢,喜欢在雕梁画栋间。小燕学飞,夏初景象。杜甫《题省中院壁》:“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3]“槐阴”一作“桐阴”。

      [4]“白团扇”见晋谢芳姿《团扇歌》。“扇手”句兼用《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晋书·王衍传》作:“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

      [5]“谁来”,有谁来,言无人。

      [6]“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仙人所居。“曲”,深曲之处。《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7]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8]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山榴花似结红巾。”山石榴是杜鹃花,一名映山红。这里借指石榴花。

      [9]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

      [10]《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盖初夏之时,千花事退,榴花独芳,因以写幽闺之情。”

      [11]榴花多千叶重台的,此句与上“红巾蹙”句,并深得形容之妙。

      [12]秋风摇落,不但千红早尽,亦万绿全消,是深一层写法。皮日休《石榴》:“石榴香老愁寒霜。”

      [13]此“君”字与上“君”字,均指远人。

      [14]“若待得”以下,作一句读。谢朓《王孙游》:“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大意正同。“簌簌”*接粉泪,远承落花,故曰“共”,曰“两”。用“若”字领头,全句只是虚拟,泛指落花,已不限于上文石榴。[1]

      译文

      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悄然无人,梧桐绎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余倚,独自睡得香熟。窗外是谁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浓艳石榴花细细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被那西风骤起,吹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美人相对比,残花之前对酒不忍相看,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赏析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 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 飞舞, 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 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 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 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 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 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 *。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 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阅读全文]...

2022-06-09 10:15:27
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 句子
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 语录
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 说说
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 名言
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 诗词
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 祝福
描写姑苏的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