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72) 说说(145) 名言(1k+) 诗词(9k+) 祝福(57) 心语(1)

  • 采莲曲古诗词

  • 采莲曲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莲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解释

      萦(yíng):萦回,旋转,缭绕;

      飐(zhǎn):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诗人远离上层政治集团的勾心斗角,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诗人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随即创作了本诗。

      诗文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然后诗人用了一个日常*见、颇具情趣的细节:“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少女看见了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欲语低头笑”既表现了少女的无限喜悦,又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羞涩难为情。“碧玉搔头落水中”又进一步暗示了少女“低头笑”的激动神态。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阅读全文]...

2022-04-13 01:50:25
  • 形容女子的古诗词

  • 女子,文学
  • 形容女子的古诗词(精选110句)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有关形容女子的古诗词,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28.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1.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32.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33.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

      34.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35.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36.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37.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38.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39.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

      40.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4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4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43.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44.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45.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46.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4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48.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49.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阅读全文]...

2022-03-31 03:41:28
  •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诗词

  •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诗词

      古诗原文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诗文赏析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清秋时节,莲子成熟了,碧荷沿江连绵无际,正是收获的季节。采莲女们笑着,唱着驶船来江上采莲。“并船歌”,几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一个“并”字,突出了采莲是群体活动,以及采莲女们的爽朗和快乐。她们的船摇到哪里,她们那优美的歌声就飞到哪里。江流蜿蜒向前,欢快悠扬的歌声随着江流一路飘荡。这阵阵甜美的歌声,为清秋江面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两句环境描写,烘托出秋江采莲的热闹场景。下面两句具体描绘采莲细节:“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齐戢戢,形容众多莲蓬露出水面,一个挨一个,戢戢然。这些饱满的莲子,吸引着采莲女们。她们荡着小船,在荷丛里穿梭,在绿色的芙蓉国里你追我赶,相互竞赛,都想多采一些莲子。澄碧的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闪亮的水花,荡起一道道翡翠般的`波浪。歌声、笑声、桨声,合奏出一支支活泼欢畅的青春曲。绿叶青莲,映衬采莲女红润的面颊,采莲女和粉红的荷花在阳光下相映生辉。颜色的相互映衬,使画面明丽多姿;荷叶和莲子是静态的,采莲女和江水是动态的,静态和动态相互转换,衬托出画面的中心——采莲女轻盈、敏捷。“争前,”描写她们争着划船向前,使轻舟竞采的动人画面跃然纸上。“竞折”,突出她们争相采摘莲子的情态,把她们的青春风采写活了。从“争前”到“竞折”,采莲画面的动态感越来越强。诗人连用争、折、漾几个动词,描绘出采莲女们神速、灵敏的动作、兴奋欢快的心境,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她们轻盈飞动的神彩。前四句押“歌”韵,为第一段,展现出广阔而热闹的秋江采莲场景,情调悠扬甜美。

      五、六两句写寻藕:“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试牵”说明她们寻藕的目的只是想看一看藕长得多大了。因为此时的藕只是小嫩藕,还没有到扒藕的季节。绿茎上有刺,如果不小心就会刺伤手。因此,她们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顺着绿茎向下摸藕,采莲子是那样飞快,寻藕却是如此缓慢,一快一慢,突出了她们寻藕的细致。这两句押“有”韵,为第二段,刻画寻藕的具体细节,表现出她们劳作的情景。节奏缓慢,给人以舒缓轻松的感受。

      下面四句转入刻画采莲人。“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这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采莲女的妆扮。她们用白色的带子系着腰,显示出形体曲线美和俊俏优美的风姿。她们不插玉钗,只施淡妆,表现出采莲女的自然风采,表现出一种朴素大方的美,“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莲子还没有把船舱装满,她们便相互鼓劲:“我们结伴到前面的洲边继续采吧。”她们边采边相互关切地询问:“我们越往前采,离家就越远了,谁家住得远一些?”一句亲切的问话,揭示出她们善良的心地和开朗的性格,突出了她们相互的友爱和关切。这浓厚的人情显示出她们美的心灵、美的情操,她们的形体美和内在美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给人美的享受。

      这四句押“洗”韵,为第三段,刻画采莲女们的形体外貌和内心世界,情调朴实亲切。

      最后两句描绘采莲女暮归:“归时其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们的勤劳。日暮涨潮,正好可以乘船疾驶。这个“共”字用得妙,突出了她们同出同归和丰收后共同的欢乐。在归途中,她们边荡着桨边拿着荷花玩耍。一天劳动后,她们还是那样轻松。这最后两句展现出一幅水彩画:红色的晚霞给采莲女披上了绚丽的色彩,她们的欢笑和歌声,为日暮秋江增添了无限的情趣。结尾和开头照应紧密。最后两句押“漾”韵,描绘出一幅采莲女丰收归来边荡桨边弄荷花的动人画面,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回味全篇。

      这首诗采莲活动写得相当细致,从头到尾都是运用叙述和白描手法,如同采莲女一样淡妆浅梳,不假雕饰,表现出一种纯朴明丽的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全诗构思独特,每韵一段,各段之间富有变化,从而展示出从晨出到暮归群体采莲的全部过程。全诗场景多变,情节丰富,令人留连往返,兴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5-17 17:24:27
  • 古诗采莲曲白居易(采莲曲白居易古诗鉴赏)

  • 每日一首诗词,和孩子品读经典!

    父母每天欣赏一首古诗词,在浊世里洗涤心灵,修身养性。在观察生活,感受自然和生活的万千变化时拥有一双“诗性的眼睛”。

    孩子每天学*一首古诗词,领略中国古诗的精妙,继承中国的优良文化和传统。开阔与提高孩子的眼界。

    采莲曲

    唐 ·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虽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阅读全文]...

2022-03-21 11:47:53
  • 《采莲曲》古诗鉴赏

  • 《采莲曲》古诗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莲曲》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原文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诗文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古诗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翻译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注释解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诗文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阅读全文]...

2022-06-20 23:55:26
  • 江南可采莲古诗83句

  • 江南,经典
  • 《江南可采莲》诗词原文及译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译文]江南风景秀丽,到处都可划船采拾水面的莲叶。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

      [出自]西汉无名氏《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吓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1:

      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译文2:

      江南水乡有莲可采,荷叶多么茂盛,还有鱼儿嬉戏于其间。

      一会儿出现在莲叶之东,一会儿游到莲叶之西,一会儿欢跃于莲叶之南,一会儿玩耍到莲叶之北。

      赏析:

      此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莲”更多解释是“恋”。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阅读全文]...

2022-07-05 14:58:38
  • 女子端庄大气古诗词合集

  • 大气,女子,文学
  • 女子端庄大气古诗词合集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女子端庄大气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豪放大气诗词

      满江红·写怀

      朝代、宋辽金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朝代、宋辽金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朝代、宋辽金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辽金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溪头 一作、溪桥)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朝代、宋辽金

      作者、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彫 通、雕)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卷*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渔家傲·秋思

      朝代、宋辽金

      作者、范仲淹

    [阅读全文]...

2021-12-06 07:10:50
  • 单相思的诗句古诗词(女子单相思的古诗词)

  • 单相思,女子
  • 只有真正单恋过的人,才明白真正的卑微与痛苦。

    在古诗词中,李商隐的《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一诗,将爱情中单相思的这种卑微与痛苦,表达得最为刻骨铭心。

    无题二首(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小楼之前写文分析过,这首无题诗,是李商隐向令狐綯陈情之作,不过,今天小楼把它当成一首纯粹的爱情诗来读。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诗,首先都是优美的爱情诗,有无寄托,并不影响诗的艺术价值。

    而这首诗的内容,就是写一位幽居女子单相思的卑微与痛苦。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的情景。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丝绸。碧文圆顶:是一种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这里指唐人婚礼所用的百子账。

    女主人公在深夜里,用薄薄的凤尾香罗,缝制碧文圆顶的百子账,这个行为暗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颔联写女主人公在深夜缝制百子帐时,回忆起她上次遇见心上人时的情景。

    扇裁月魄:指裁剪得如同圆月的团扇。语出传为东汉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班婕妤失宠,幽居长信宫中,因此,“团扇”这一意象,经常出现在后世诗词中,暗示女子失宠。

    羞难掩:乐府《答王团扇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车走雷声: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号,声象君之车音。”意中人驱车而过,车声如雷。

    这一联写女主人公遇见了意中人,但是却难掩心中羞怯,不敢上前答话,而意中人的车马,完全无视她,雷鸣而过,最终未能一语。意中人如雷的车声,女主人公羞怯难掩,两相对比,表达出女主人公这爱情中的卑微低下。

    女主人公的这种心理,我想每一个经历过单恋的人,都深有体会。当你全心全意爱上一个人,她突然出现在你面前,首先你会感到无比的惊喜。但是,你不知道她爱不爱你,所以接着你就会感到羞怯、害怕,你想跟她说话,但不知道说什么,你怕一说,就把你所有的心思暴露出来,成为了任她宰割的羔羊,所以李商隐诗中说“羞难掩”,写得真是透澈。

    单相思,注定是卑微的,每次你们相遇,她总是云淡风轻,而你总是云海翻腾,控制不了自己。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一语中的。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曾是:已是。

    金烬暗:蜡烛烧完,光线暗淡。

    石榴红:石榴开花。

    这一联回到眼前。深夜里,蜡烛已经烧完,光线越来越暗,自从上次与意中人相遇之后,再无意中人的消息,现在花残春尽,石榴花都红了。

    李商隐喜欢用香灰烛烬来写爱情的无望之感,那渐渐暗淡的光线,也暗示女主人公明白自己对爱情的期待终要落空。石榴开花之时,春花已经全部凋谢,“石榴红”,既是写时序迁移,也象征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那触目惊心的红,是青春在寂寞中消逝的象征。

    单恋一个人,是毫无回应的爱情,日日夜夜的思念,消磨了一天又一天的青春,单相思之苦,不仅是爱之苦,也是人生之苦,因为你注定要将这一段人生,付与这一段无望的爱情。青春本应绚烂,但你却只能在孤寂的单相思中度过。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斑骓[zhuī]:毛*白相间的马。

    西南待好风:曹植《七哀诗》有云:“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尾联猜测心上人所在。心上人的马大概系在哪棵杨柳树下吧?我真想象西南好风一样,次进你的怀抱。

    爱而不得,思之不见,只能将自己的爱,放进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

    李商隐的这首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女主人公单相思的心里活动,写尽了单恋的卑微与痛苦,曾经单恋过的人,读来肯定字字扎心,句句是泪。

    [阅读全文]...

2022-01-27 18:20:48
  • 女人美好的诗句 描写女子的极美古诗词

  • 女人,美好,女子
  • 如何花样赞美心中的女神,用古诗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不管是在什么场景下,都可以夸赞女神。下面是真真小编为你整理出这么多高雅古典的诗句,一起来领略下古代诗人们笔下的女性之美吧。希望可以帮到您。

    1、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2、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开

    3、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4、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5、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6、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7、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8、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

    9、敛袂低歌扇。羞红腻脸语声低

    10、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11、明眸剪水玉为肌,凤鞋弓小金莲衬

    12、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13、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14、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15、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16、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风颤

    17、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18、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19、芙蓉拆向新开脸,秋泉慢转眸波横

    20、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嚬香蕊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23、靓妆艳态,娇波流盼,双靥横涡半笑

    24、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25、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26、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27、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28、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29、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3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1、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32、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垆前。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

    33、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34、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35、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36、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7、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38、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39、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40、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41、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笑摘双杏子,连枝戴

    42、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5、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46、秦姬小字杜兰香,春艳妆成照杏梁。笑点山樱初摘绛,颦含翠羽半分黄

    47、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耳坠金镮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48、双眸翦水团香雪。云际看新月。生绡笼粉倚窗纱。全似瑶池疏影、浸梅花。金翘翠靥双蛾浅

    49、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50、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阅读全文]...

2022-07-16 13:17:10
  • 古代女子励志古诗词经典名句

  • 女子,古代,经典
  • 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女子励志古诗词经典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2、云袖轻摆招蝶舞,纤腰慢拧飘丝绦。

    3、云一呙,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4、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5、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6、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7、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8、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9、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10、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

    11、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12、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13、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14、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15,花钿委地无人收,方是真饰缘。

    [阅读全文]...

2022-04-07 06:12:18
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 句子
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 语录
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 说说
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 名言
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 诗词
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 祝福
描写女子采莲子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