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达初出茅庐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表达初出茅庐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表达初出茅庐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表达初出茅庐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初出茅庐的意思
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出茅庐的意思,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成语资料
【汉语文字】初出茅庐
【释义】:比喻刚露头角。后来多指初入社会、缺乏经验。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造句实例】:那傻小子是~,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高老夫子》)
【歇后语】: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
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坡。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 。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
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成语接龙
庐山真面 面壁功深 深山老林 林下高风 风斯在下 下马冯妇 妇人之仁 仁浆义粟 粟红贯朽 朽木粪土 土崩瓦解 解弦更张 张灯结彩 彩凤随鸦 鸦没鹊静 静极思动 动心怵目 目光如豆 豆萁相煎 煎豆摘瓜 瓜剖豆分 分宵达曙 曙后星孤 孤芳自赏 赏贤使能 能言善辩 辩口利辞 辞穷理屈 屈指可数 数短论长 长辔远御 御沟红叶 叶落归根 根深本固 固若金汤 汤烧火热 热肠古道 道听涂说 说古道今 今愁古恨 恨海难填 填街塞巷 巷议街谈 谈优务劣 劣迹昭着 着人先鞭 鞭驽策蹇 蹇蹇匪躬 躬冒矢石 石破天惊 惊神破胆 胆小如鼷 鼷腹鹪枝 枝源派本 本小利微 微不足道 道头会尾 尾生抱柱 柱天踏地 地老天昏 昏镜重明 明昭昏蒙 蒙昧无知 知疼着热 热血沸腾 腾云驾雾 雾涌云蒸 蒸蒸日盛 盛食厉兵 兵强则灭 灭此朝食 食不兼肉 肉眼惠眉 眉飞目舞 舞文弄法 *常转 转危为安 安坐待毙 毙而后已
英文解释
初出茅庐的青年在求职时难有收获,不妨利用今天准备下一次的面试资料。
When the fledgling young in the job difficult harvest, may wish to use this information for the next interview.
我从小喜欢初出茅庐的我成了明星,但在我的新公寓的隐私,我培育另一个野心。
I grew to like the fledgling star I became, but in the privacy of my new flat, I nurtured another ambition.
尽管价值评估的需求是清晰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业务汇总,估价仍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尝试。
Although the need for valuation is clear, its still a fledgling effort in a rapidly changing business.
他认为当时初出茅庐的乔科尔是球场上真正的表演者,而这次的签约,将被证明是霍奇森的一次好的收购。
He remembers the fledgling cole as a true entertainer and feels he will prove to a be a good acquisition for roy hodgson.
造句
1、修女还记得几年前那次火灾,当时她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护士,负责运煤、扫灰、擦走廊这类活儿。
2、五十年前,当计算机初出茅庐时,人们以为它很快就能够处理所有这一切。
3、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在登山这行已经是个相当有经验的人了,而我却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4、在她的.荧屏处女秀上,巴考尔就展现了大部分初出茅庐的小明星所梦寐以求的性感魅力。
5、由于入展标准很高,那些初出茅庐的艺术家能进印第安人市场参展,就是颇受尊敬的了。
6、1938年,当时初出茅庐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内科医生科尔夫,亲眼目睹了一位年轻人因暂时性肾衰而漫长痛苦的死亡过程。
7、他是个初出茅庐的作家。
8、初出茅庐的报社记者总是向内行的老记者学*业务。
9、1911年,28岁的克罗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记者来到上海。他渴望冒险。
10、初出茅庐的新闻记者要从内行的老记者那儿学会工作。
11、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领导人,朝鲜将会经历很多政治的动乱,最终以内战结束。
12、我初出茅庐,还请多多关照。
13、1999年首次参加绣乡刺绣大赛,初出茅庐便获得行家肯定,作品《黄山云海》获得银奖。
14、考虑到大城市的蚁族的严酷的生存条件,为什么这些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不愿意回到他们的故乡呢?
15、如果说以色列和美国是初出茅庐的话,那么哈马斯则是一位老演员了,因为哈马斯知道如何在各种棘手情况下进行外交。
16、现金是初出茅庐的新审计师所审计的第一个科目。
17、当年他在民主党国家大会上的演讲让人们注意到这名初出茅庐的自由政治家。
18、其中有一位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女作家,她的名字就是艾茵·兰德。
19、不管你是职场老手还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以下这些小窍门都能帮你在短时间内在新公司站稳脚。
20、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记者,他要了解报界的真实职业生活。
三顾茅庐的典故
三顾茅庐(拼音:sān gù máol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三顾茅庐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三次到茅草屋中去拜访。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倾颓,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刘备是汉朝的宗室,起兵多年,很多人都来投奔他,他自己也四处访求人才。一次,谋士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听了十分高兴,决定亲自去拜会诸葛亮。
诸葛亮从小父母双亡,成年之后,就在隆中的卧龙岗盖起了几间草屋,定居下来。他熟读史书,颇有学问,而且对天下大事很有研究。他常把自己比做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很了不起,于是尊称他“卧龙先生”。
刘备同关羽和张飞带着礼物,连夜来到隆中。看门的小童听说他们是来找自己主人的,回答说:“先生不在家,早上就出门去了,也不知去了哪儿,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卧龙岗。
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已经回家,又和关羽、张飞一起,顶着漫天的大雪去隆中。可是到了才知道,诸葛亮已在头一天和朋友出门云游去了,三人又扑了空。
过了些时候,刘备准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些恼火了,但刘备并不灰心。三人再次来到卧龙岗,听小童说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便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着。过了好大一会儿,小童才出来把三人请进草屋,说是先生醒了。
落座之后,刘备和诸葛亮各自做了介绍,接着谈论起天下大事来,刘备表明了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和意愿,诸葛亮见刘备谦虚诚恳,便说:“荆州地势险要,是个用兵的好地方,刘表既然守不住它,将军应当取而代之。先占据荆州,站稳脚跟,再取益州,然后联合孙权,交好西南各族,待时机成熟,再向中原发展。那么,统一天下的大业就能够获得成功。”
刘备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便表明自己想请他出山的意思,诸葛亮也不推辞,第二天便跟刘备一起去了新野。从此以后,诸葛亮用他全部的智慧和才能辅佐刘备打天下。
【成长心语】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许多人在遭遇挫折时给自己的暗示。不可否认,这种心理鼓励法确实缓解了困境中的一些不安,它让人们在困难中勇敢坚持,从而取得了辉煌的人生成就。刘备就是坚信了这一点,才最终请出了诸葛亮。其实,成功的取得,实质上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因为任何一项大小事业要想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每人都难免遭受挫折和失败,只有具有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心态,才有成功的那一天。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能之以恒。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李商隐《北青萝》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黄庭坚《秋怀之茅堂索索秋风发》
数间茅屋闲临水, 一盏秋灯夜读书。——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诗经》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诗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乐·村居》
九华峰顶礼三茅,五色云中按六幺,雪迷花下烧丹灶。——张可久《湘妃怨·乐闲吹箫按》
几间茅屋,一竿风旆,摇曳挂长江。——杨果《仙吕·赏花时》
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倪瓒《题郑所南兰》
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陆游《古意·绁足饲饥鹰》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水夫谣》
池上茅檐覆水低,早来秋雨尚虹霓。——苏辙《和毛君州宅八咏·方沼亭》
春分采石仙人酒,夜读茅山道士书。——萨都剌《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
远功名却怕黄茅瘴,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张可久《水仙子·梅边即事好》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孟浩然《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浓。 ——钱起《药堂秋暮》
梅花一树映疏竹,茅屋三间围短篱。——陆游《初春·漠漠春寒罢对棋》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宋无名氏《水调歌头·东风卷帘》
锦城鲊送蒲茅白,玉盌酒泻桃花红。——贝琼《立夏日》
瀑布想匡庐,香山葺茅屋。——俞瑊《孙氏池亭》
匆思春雨宿茅店,最苦仆夫催去程。——杨万里《不寐四首·初闻一犬两犬声》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孟浩然《西山寻辛谔》
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黄佐《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霜飘枫叶满长郊,家指西山旧结茅。——王禹偁《送郑南进士归洪州》
西风策策黄叶舞,茅檐三尺鸣秋雨。——岳珂《拙妇吟》
连日秋风思故乡,况复家田有茅屋。——周弼《菰菜》
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
一纸家书心惙惙,三更茅店夜漫漫。——祝泉《送家兄豫堂归省》
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阳枋《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
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贾输金钱。——苏辙《次韵子瞻游径山》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远是非,绝名利,盖座团茅松阴内。——张养浩《普天乐·辞参议还》
诸葛茅芦,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任昱《上小楼·隐居》
董奉接官何处宅?相依愿与结衡茅。——范梈《自戎府出还珠门,晚归廨舍》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杜甫《佳人》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陶渊明《饮酒》
刘备三顾茅庐的歇后语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下面是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歇后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刘备三顾茅庐的歇后语
三顾茅庐——有备而来
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三顾茅庐阅读短文答案
语文阅读在*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顾茅庐阅读短文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予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刘备轻扣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又看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道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料到,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封信,与张、关怏怏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能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一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三顾茅庐阅读答案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议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阅读练*题目
1.依据本文的内容,动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
司马徽再荐名士
2.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四个字回答)。
3.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
关羽:
张飞:
4.请从下列三句名言和本文中各选一句有关修养问题的名言警句(包括作者),填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
[名言]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陈寿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卡片]关于修养的名句
①
②
5.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看,这句话的作用是:
(1)
(2)
(3)
参考答案:
1.刘玄德三顾茅庐。
2.兴复汉室
3.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鲁莽、直爽,粗暴
4.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②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5.①为二顾孔明未见埋下伏笔;
②表现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
③暗示诸葛亮虽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
三顾茅庐的歇后语
导语: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顾茅庐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
拓展: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1、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2、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3、刘备上了黄鹤楼————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4、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5、刘备掼阿斗————假买人心
6、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7、刘备卖草鞋————本行
8、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9、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10、刘备编草鞋————内行
11、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12、属刘备的————爱哭
13、蔡辐迎刘备————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14、蔡瑁迎刘备————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15、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16、吃曹操饭,干刘备事————吃里爬外;人在心不在
17、大河里淌下床单来————刘备;流被
18、大河里淌下卧单来————流被;刘备
19、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20、甘露寺的刘备————安然无恙
21、甘露寺里的刘备————安然无恙
22、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23、刘备白帝城托孤————试探别人的心
24、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25、刘备曹操论英雄————各怀鬼胎
26、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27、刘备得荆州————哭来的;一借无还
28、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29、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30、刘备的儿————无能之辈
31、刘备的夫人————糜氏;没事
32、刘备的舅子————孙权
33、刘备的手————伸得长
34、刘备的太子————阿斗
35、刘备的兄弟————红的红,黑的黑;红黑都是对的
36、刘备登上黄鹤楼————胆战心惊
37、刘备丢阿斗————收买人心
38、刘备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9、刘备对诸葛————无话不说
40、刘备对诸葛亮————无话不说
41、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42、刘备夫人————糜氏;没事
43、刘备夫人见了梅娘娘————糜氏梅妃;没是没非
描写庐山的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庐山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4、《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5、《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6、《自咏示客》
宋·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7、《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候明发,渺漫*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补茅鸱(茅鸱四章,章八句)
丘光庭〔五代〕
茅鸱茅鸱,无集我冈。汝食汝饱,莫我为祥。
愿弹去汝,来彼凤凰。来彼凤凰,其仪有章。
茅鸱茅鸱,无啄我雀。汝食汝饱,莫我肯略。
愿弹去汝,来彼瑞鹊。来彼瑞鹊,其音可乐。
茅鸱茅鸱,无搏鷅鶹.汝食汝饱,莫我为休。
愿弹去汝,来彼鳲鸠。来彼鳲鸠,食子其周。
茅鸱茅鸱,无ew我陵。汝食汝饱,莫我好声。
愿弹去汝,来彼苍鹰。来彼苍鹰,祭鸟是徵。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马上初望茅峰
苏颂〔宋代〕
三士隐沦地,上林句曲前。朅来思访道,属望赋游仙。松引飞轮路,云收积玉巅。华阳不知远,趣驾似行天。
游茅山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尾北掷马上口占
周必大〔宋代〕
千峰溧阳来,势若西南奔。遥拱三茅峰,不敢迫至尊。
三茅如轩悬,次序俨弟昆。正西辟夷涂,群仙之所门。
至今下泊官,往往弥旗幡。
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吴激〔宋代〕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杜甫〔唐代〕
香稻三秋末,*田百顷间。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巳上人茅斋
杜甫〔唐代〕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一作柳谷汧故居)
权德舆〔唐代〕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茅斋
纳兰性德〔清代〕
闲亭照白日,一室罗古今。偶焉此栖迟,抱膝悠然吟。吟罢有余适,散瞩复披襟。时开玉怀卷,或弹珠柱琴。檐树吐新花,枝头语珍禽。花发饶冶色,禽鸣多姣音。色冶眩春目,音姣伤春心。夕阳下虞渊,寂莫还空林。清光复相照,片月西山岭。东园桃李姿,是妾嫁君时。燕婉为夫妇,相爱不相离。良人忽远征,妾独守空帏。忧来恒自叹,冀死魂追随。又念妾死时,谁制万里衣?幸有双鲤鱼,拟为寄君辞。终日不成章,含泪自封题。君若得鲤鱼,剖鱼开素书。但看行中字,一一与泪俱。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储光羲〔唐代〕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中吕】红绣鞋_郊行茅店小
周德清〔元代〕
郊行
茅店小斜挑草欸,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穿云响一乘山簥,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养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描写庐山的诗句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1、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3、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彦谦《登庐山》
6、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7、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8、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9、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王贞白《庐山》
10、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1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2、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13、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4、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15、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6、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17、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8、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19、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0、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延伸阅读
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2、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3、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4、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5、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6、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7、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8、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9、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10、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11、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2、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13、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14、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1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8、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9、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20、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21、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柏学士茅屋古诗词
古诗原文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翻译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
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注释解释
柏学士,其人不详。杜甫另有七古《寄柏学士林居》。
碧山,指柏学士隐居山中。碧山应该是泛指,即青山。学士,即柏学士。唐朝时学士职位一般至少为五品,六品及以下的`称为直学士。银鱼,指唐朝五品以上官员佩戴的银质鱼章。
白马,这里用来指代柏学士。身岩居,指在安史之乱中,逃到这里的山中居住。此句可以与《寄柏学士林居》的“天下学士亦奔波”参看。仇兆鳌注:银鱼见焚,白马却走,遭禄山之乱也。
“足”字放到最后,是为了对仗的需要。此句顺说就是,古人已用足三冬。农历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古时人们认为冬季是用来读书的时间。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
年少,指住在这里的柏学士子侄,一说指柏学士本人。开,开卷,指读书。
这句化用了北周王褒《轻举篇》的句子“俯观云似盖”。团,意为圆,在此形容“倾盖”。
这两句描写了柏学士茅屋的外景。仇注:云如倾盖之团,言其浓。水似决渠之溜,言其急也。
五车书,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喻指读书多,学问深,例如唐王维《戏赠张五弟湮三首·之二》:“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关于初出茅庐的古诗
表达初出茅庐的古诗
表现初出茅庐的古诗
茅庐的古诗
赞美茅庐的古诗
三顾茅庐中的古诗
三顾茅庐古诗谁写的
三顾茅庐的古诗对联
出师表三顾茅庐的句子
描写三顾茅庐的古诗
古诗三顾茅庐的经过
三顾茅庐的成语古诗
三顾茅庐中的三句古诗
关于三顾茅庐典故的古诗
适合三顾茅庐的古诗词
小品三顾茅庐台词
三国演义原著三顾茅庐里的古诗
与明日初出有关的古诗
80年代初出版的古诗
明月初出的时候联想到的古诗
描写明月初出的古诗句子
退出茅台的古诗
关于庐山日出的古诗
最出名庐山的诗句古诗
茅前的古诗
庐山日出诗句
写出关于庐山的古诗句
写出含有庐山名称的古诗
出初一到初三的古诗
茅屋为秋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