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黄河瀑布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黄河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黄河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黄河瀑布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黄河壶口瀑布诗句
瀑布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黄河壶口瀑布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黄河壶口瀑布诗句
《壶口》
黄河咆哮送激流,
汹涌澎湃入壶口。
奇观引来天下客,
母亲河水暖千秋。
七律·壶口瀑布
北水波临巨石滩,忽堆河上断崖端。
束流急堕斜坡口,溅雾飞攀铁锁栏。
裹卷繁花乘势下,游浮浊浪没龙湍。
拍岩声播两三里,始抚惊心远瀑寒。
念奴娇·壶口瀑布
黄河滚滚,注壶口。放眼难量风物。骇浪惊涛,飞溅处、瀑布倒悬苍壁。旱地行船,晴空洒雨,浊浪喷如雪。悠悠千古,饮过黎庶豪杰。
遥想太白当年,醉吟天上水,好诗生发。石上缓流,轻捧起,面影依稀明灭。枉我情痴,疏狂凝伫久,雾湿丝发。而今回首,难书河上明月。
念奴娇·壶口瀑布
凭空眺远,
见悬壶腾沸,
奔腾飞溅。
浊浪凌空天刺破,
激起云烟如箭。
雾锁长空,
山鸣谷应,
百鸟惊飞散。
海飞山立,
怒涛翻卷拍岸。
往事曾记当年,
青纱帐底,
星火燃烧遍。
九曲黄河歌一曲,
百万工农齐唤。
马叫风嘶,
雄关如铁,
壮志冲霄汉。
沧桑风雨,
春秋千古称叹。
七绝·观壶口瀑布
排山倒海更颠狂,
瀑布临空底浪黄。
水雾凭栏初次望,
激情万丈亦飞扬。
浪淘沙·壶口瀑布
倒泻卷狂澜
雾锁云烟
凌空刺破鸟惊旋
万丈神龙川谷搅
浊浪滔天
山立海飞溅
震撼心寰
金戈铁马捍河山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庐山时所作,主要描写了庐山香炉峰和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在第一句的“生”字用得很妙,香炉峰上云雾缭绕,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紫色的烟雾一样,远远看上去特别的美丽;第二句用了一个“挂”字,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一样挂在山川之上,特别的壮观;第三句用了“下”字,突出了瀑布的长,但诗人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第四句又用了一个“落”字,把庐山瀑布比作从九天落下的银河,于是,一副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景象浮现在了每个读者的脑海里,使读者再次受到了震撼。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即生、挂、下、落,把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回味无穷,这首词再次体现了他“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千里黄河亿涛聚,泄于瀑宽五十米; 万浪跌下百仞壁,震彻天地滔滔去; 壶口巍巍堪雄伟,滚沙恢恢垂直坠; 忽有狂风往上吹,捋直黄河天上飞! 瀑布嗖嗖射壶口,狂澜骤骤翻云头; 骇浪随风横空吼,黄河逆天天际流! 风卷暴洪洪卷风,汹汹黄河轰长空; 涛打白云云溅涛,浩浩金涛翱云霄; 飓裹飞瀑斜上涌,风举黄河漫天冲; 大浪滔天贯彩虹,鳅鳖虾虫泳苍穹: 黑蟾游雾鸣九天,红鲤跳霞跃霄汉; 乌龟缩头藏云海,雄鹰抓鱼出澎湃。 谁持壶口朝云喷,致使瀑布天上奔? 谁举水枪高开火,致使黄河成天河? 托浪春风稍稍弱,磅礴黄河哗哗落, 飞瀑巨波凭空堕,不挂山岳更壮阔! 前瀑依然凌云走,后瀑折回挂山口, “N”形瀑布九秒九,壶口瀑布复原有。 鬼斧神工几秒钟,钟灵恰逢郭康农, 苦命自有天垂青,谢谢上帝赐奇景!
编辑点评:
这是一首山水诗,从题目《远观黄河壶口瀑布》便可以看出本诗的写作角度及其侧重点。开头先用数字写瀑宽和壁高,紧接著作者借狂风写瀑布的气势,雄浑有力,尤其是“风卷暴洪”“涛打白云”顺势而上,更是*添一份壮观。“黑蟾游雾鸣九天,红鲤跳霞跃霄汉;乌龟缩头藏云海,雄鹰抓鱼出澎湃。”极富想像力的诗句让这瀑布更增添了神秘色彩,然后又分写前瀑后瀑及形状,最后写自己有幸看到这瞬间奇景的美好心情。可以说,这首诗把自己看到眼前这“N”形瀑布的奇丽景致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气势磅礴,推荐欣赏。
《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也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一起来看看古诗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望庐山瀑布》
作者【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是一首家喻户晓、雅俗共赏、人人口熟能详却又摹仿不得的神来之作。庐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之一,有“无限风光”的仙人洞穴,有“天下奇观”的飞流瀑布,有山中盆地,有峰上天地,还与远处隐约可见的万里长江和千顷鄱阳湖,互为映衬,这一切自然而然地组成了气象万千的天然图画,不但如此,庐山还以它极为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引人注目的承载之一。古往今来,不知引发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灵感,绞尽脑汁地写下无数歌咏诗篇,而李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不过是一首小小的七言绝句,却在众多诗作中,雄视古今,独占鳌头。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也就是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六月,李白从安徽的宣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庐山,一直呆到了这一年的年底,才奉永王李?之召下山,在庐山上度过了夏、秋、冬三季,一共写了二十四首诗。
在庐山的南麓有东西两条著名的瀑布,一条从鹤鸣、龟背两峰中溢出,水势充沛而崖口狭小,强大的水流从崖口夺路而下,形成数十百缕,喷洒而下,形同马尾,故有“马尾水”之称;另一条从双剑峰东麓凌空而下,悬挂数十百丈,一泻千尺,蔚为壮观,古称开先瀑布。《望庐山瀑布》就是写的开先瀑布。
诗的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看上去是对香炉峰的描写,与瀑布的关系不大,但是我们须知,此诗不是单纯地写“瀑布”而是写的“望瀑布”这一动态过程,所以这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轻描淡写,其实并非闲来之笔。它向读者交待了瀑布所在的位置是在庐山上,香炉峰是在庐山西北,峰顶尖圆,终日烟云缭绕聚散,如一个硕大的香炉,故称为“香炉峰”。此句也点出了望瀑布的具体时间。因为在白天时分,“日照香炉”是望不到“生紫烟”的景观的,只有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香炉峰上时,那山间的岚气才会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紫色。雄伟的山峰远远望去犹如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在清晨时分,冉冉腾起阵阵白雾,缥渺弥漫于苍天山川之间,在红日的照耀下,化作了一片紫色的云霞,这第一行诗为全诗罩上了一种浪漫的光环,从而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氛围。到第二句时,诗人才把视线集中到山前的瀑布上,“遥看瀑布挂前川”,点明诗人是站在山脚之下,抬头远望。一个“挂”字是静态的动词,如果是*在眼前,那么就会置身于瀑布的声响、水势之中,而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觉了,不过那样就会与题目中的“望”字脱节了。只有“遥看”,也就是远远地望去,那一刻也不曾停息,永远带着跳跃,伴着水声的瀑布才会静静地“挂”在前面的山上,如千寻白练,悬挂山前,这也是诗人看到瀑布时的第一感觉。诗歌的前两句有一种精心安排的动静对比,放眼望去,香炉峰的山色本无太大的变化,可是李白却非要它动起来,所以选择了一个“生”字,具体入微地反映了香炉峰在清晨日光的照耀下,所展现的.迷人色调;而那奔泻不息的瀑布,诗人却非要用一个“挂“字让它安静下来,这种打破常规的写法,使得他笔下的这两句诗绝不雷同于其他任何地点、任何时段的山光水色,而只能属于晴朗的早晨,远望中的“庐山瀑布”。看似寻常的词句,却蕴藏了作者多少精心的构思与巧妙的组织呀。
诗歌的前半段是客观的写实手法,而后半段却一改前态,转用最夸张的比喻和最奇特的想象,这也是李白诗歌浪漫风格的最大特色,不论长篇短制,都是手到擒来,运用自如的。的确,每当人们欣赏高山瀑布之际,都难免会被其深深打动,更不要说是心中永远跳跃着激情的“谪仙”李太白了,他与这种永不停歇,不顾一切地只管向前(向下)冲去的宏伟景观,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灵感应和共通之处。所以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比任何诗人所能想象的都更加精彩,更为独到,真是想他人所不能想,写他人所不敢写呀。“飞流直下”是实写,包含了瀑布的流速、流量和流向,同时又极力向人们展示了瀑布的无穷动态。一个“飞”字,把高山瀑布奔腾跳跃的态势描绘得恰到好处,“直下”一词,既显山势之高,又见瀑水之急,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目前。而“三千尺”就已经属于一种兴会神到的率意之笔了,因为任何人都知道这并不是对瀑布长度的真实表述,我们反而会认为“飞流直下三千尺”恰恰是对庐山瀑布的最好描述。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种特有的流动气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这完全可以看成是李白性格与天性的物化写照,难道他自己不就是这样一种人中骄子、天上谪仙吗?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如果没有这一句,《望庐山瀑布》诗可能就不会如此千古流传、尽人皆知了。银河是由横亘天际的无数颗星组成的,本来就是人们的想象浪漫之词,因为每一颗恒星之间相距不啻十万八千里,可是自打出现了这个词,又有谁想到用“银河”这一人类赋予天象的美妙词语再反过头来比喻地球上真实的自然景观呢?不但是那样大胆,而且是这样准确,当没有人用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银河与瀑布之间的共同点,但当李白落笔之际,便成为了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千古绝唱!他把银河来了一个水*大翻转,从横向变成竖挂,又从“九天”落到“庐山”,但其神韵依然,光采照旧,不论在何处,都给人以浪漫的想像和无穷的魅力,这是在用“银河”来比“庐山瀑布”吗?当然,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恰当的比喻了,但你能说这不是谪仙在借天上的“银河”和庐山的”瀑布”的无穷之水,来浇自家怀才不遇的块垒吗?此外,由于用了“疑是”一词,愈发为全诗蒙上了一种恍恍惚惚、亦真亦幻的艺术色彩。
从李白这首庐山诗问世以后,众多诗人虽然仍然把庐山当做描写对象,但是却很少再有人专与庐山瀑布了,这就不难预料,如果真的有人再写同一题材的话,是需要大的勇气的,可是真的有一位诗人并不在乎李白的名望,照写不误,这就是中唐的徐凝及其他的《庐山瀑布》诗,徐诗全文如下:“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要说比起李白的诗来确实是差了不少,但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一联,却受到了后人不同的褒贬,张祜就特别欣赏,而宋代大文豪苏轼却对此深恶痛绝,他专门也写了一首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凭心而论,说徐凝的是“恶诗”,虽说是“戏言”,苏轼也有点太矫枉过正了,但他认为李太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古来唯有谪仙辞”确是千古论定,无人不赞同的。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紫烟,日光照射水气反射出的紫色的烟雾。
前川,一作“长川”。
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上,生起紫色烟雾,像一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三千尺的高处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天而降。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一座山峰——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紫烟。一个“生”不仅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更为状写瀑布设置了雄浑的背景,也为下文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遥看瀑布”四字从结构文法上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从角度上看,又是写远处。而“挂前川”中的一个“挂”字维纱维肖地写出了遥望中的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因距离远,视觉开阔,所以画面才会如此宏大而壮观:山上烟雾缭绕,山间白练高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是从*处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下,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迅猛。“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写山之高峻。即使这样写,诗人仍然觉得还没有把瀑布的雄浑与奇异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以“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度渲染,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璀璨的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一个“疑”子,道破是诗人的想象,引人遐想,令人感到意味深长,无疑使瀑布增添了几分空灵、奇幻神奇的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等艺术表现手法,构思奇特而又精巧,语言洗炼明快而又生动形象。不愧为诗仙李白的传世佳作!
原文: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诗词赏析:
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这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
张九龄在此之前,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旧唐书。张九龄传》)。这是一段使他对朝廷深为感戴的曲折遭遇。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经受了考验。为此,他踌躇满志,在诗中微妙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而寓比寄兴,景中有人,象外有音,节奏舒展,情调悠扬,赏风景而自怜,写山水以抒怀,又处处显示着诗人为自己写照。
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诗人以其神写其貌,形容瀑布是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其风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颈联写瀑布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尾联赞叹瀑布的境界: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凸出。它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阔大。《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用其词,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负。
但总起来看,诗中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这正是诗人遭遇和情怀的绝妙的形象比喻。所以他在摄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选择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特点,实则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怀来取舍的。这也是此诗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诗人自我化身,则比喻与被比者一体,其比兴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凿痕迹。
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乍一读,它好像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诗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徐凝,唐朝,浙江睦州人,出生于大约813年,与张祜、杜牧同时期人,与白居易、元稹等人有交往。
在唐朝元和年间,徐凝颇有诗名,诗风朴实,不乏精品。
在唐朝那个诗人层出不穷,牛人辈出的朝代,徐凝好像生错时代的一个人。
本来,在同龄人中,不管他写什么诗,算是写得很不错的。
但他却总是不能出人头地不说,还总被前辈或同龄人碾压,为啥?
是因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吗?
才不是呢!徐凝有才,没有他道不得的景。正是因为他道得了眼前的景,才总是被人碾压。
怎么回事儿?
先提问一下,提到庐山瀑布,大家一下子就想到了谁?
对,李白和他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瀑布落差之大,一泻而下之壮丽气势,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都包含在了这短短28个字中。
可以说,李白是庐山瀑布的形象大使和代言人!庐山瀑布就是李白的一张名片。
多少年来,因李白诗而闻名遐迩的庐山瀑布,吸引了多少慕名而去的文人骚客,但大家都袖手观瀑,不写一诗。
或者悄悄写了,自我欣赏,不予公开。因为“李白题诗在上头”嘛!
但有才的徐凝,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被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打动,不畏前辈是牛人的他,来了首《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无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心而论,这首诗将庐山瀑布冲出千仞山壁,长泉奔落的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表达出来了。
尤其是后两句,水光山色相互辉映,动静结合又对比,视觉听觉齐冲击,让当时的诗人们,眼前着实亮了一下。
明人杨基在他的《眉庵集》里说,“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休。”可见这诗,真的不错!
但这光亮一闪,又暗淡下去了。因为,人们已经思维定势了!
这庐山瀑布的著作权,只能是李白的!庐山瀑布只认可李白的文案!其他人的,懒得考虑,且先靠边吧。
人类头脑一僵化,上帝就发笑。
于是,徐凝败北李白。
自尊心受挫的徐凝,写不过前辈牛人,那就与同时期的诗人比试一下。
才华这东西,虽然不可斗称升量,但只要一首诗,也能高下立判。
人称张公子的张祜,与徐凝才气相当,诗名不分上下,两人经常互掐。就与老对手张祜比试一番吧。
徐凝先出题《汉宫曲》: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哟呵,不错啊!你以赵飞燕一人受宠,三十六宫尽失欢的二十八字,写宫女之凄凉冷落。
我就把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不幸,融于二十字中写出来!
张祜毫不示弱,以举重若轻,驭繁就简的笔力,写出一首《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此诗一出,转发无数,宫人尽唱何满子。
杜牧更是点赞不已,双手都拍红了:“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最后,根据阅读量和“在看”,点“赞”人数,张祜的诗,远超徐凝的诗。
于是,张祜胜出。
张祜的诗,让*明白了,*真情,语贵精炼。
用最少的字,表最多的意,就是高手!因为浓缩的,都是精华!
看着杜牧为张祜热烈鼓呼的样子,徐凝生气地将矛头又转向了他,你不是扬州代言人吗?
我就不信了,这代言人的高帽,还能永远是你的?偏要抢你这顶帽子戴戴!
于是,隆重出炉一首《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别说,这诗还真挺别具一格的。大家都在赞美扬州水美景美人更美,扬州是旅游胜地。
而徐凝偏就独具匠心,说扬州的月光美,明月美,咋滴,不服来干!
黄河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2、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3、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5、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6、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齐己《送人游塞》
7、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8、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崔颢《行经华阴》
10、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11、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2、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13、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罗元琦《黄河泛舟》
14、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5、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李流芳《黄河夜泊》
16、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1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8、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9、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20、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公无渡河》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2、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3、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
24、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5、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6、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7、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8、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9、波滔天,尧咨嗟。——李白《公无渡河》
30、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31、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2、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万楚《骢马》
33、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34、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35、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37、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3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39、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0、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1、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4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4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4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7、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罗元琦《黄河泛舟》
48、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49、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诗,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意思,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李白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望庐山瀑布》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简介
李白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欢迎来参考!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然后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然后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诗意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然后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后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1、《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2、《渡黄河》 明·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3、《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桌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5、《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6、《渡黄河》 南朝·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7、《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8、《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9、《饮马长城窟行》 唐·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10、《送陈章甫》 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从山壁上或者是河床中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远看去好像挂着的白布,通常我们称之为瀑布。瀑布是流动的河水突然垂直跌落,是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瀑布,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说起瀑布,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呢?小编不自觉的想要吟诗一首:“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除了这首古诗是描写瀑布的,你们还知道哪些诗句是关于瀑布的吗?
【描写瀑布的诗句合集】
1、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香严闲禅师》
5、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蒋士铨《开先瀑布》
6、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7、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李梦阳《开先寺》
8、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蒋士铨《开先瀑布》
9、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范仲淹《瀑布》
10、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11、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12、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13、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咏瀑布》
14、九层峭壁铲青空,*鸣泉飞暮雨。——白玉蟾《三叠泉》
15、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16、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蒋士铨《开先瀑布》
17、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18、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王安石《日照绝句》
19、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20、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21、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2、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23、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4、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25、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蒋士铨《开先瀑布》
26、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27、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8、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29、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白玉蟾《三叠泉》
3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1、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32、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33、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3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5、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36、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37、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38、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39、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40、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41、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42、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黄河瀑布的诗句
关于黄河瀑布的古诗
描写黄河瀑布的古诗
黄河壶口瀑布的诗句
黄河壶口瀑布诗句
描写黄河瀑布的古诗句
赞美黄河瀑布的诗句古诗
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古诗
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古诗句
赞美黄果山瀑布的古诗
瀑布的古诗瀑布
描写黄果山瀑布的古诗
游黄果树瀑布的古诗
写黄河观瀑的古诗句
与瀑布的古诗
古诗中的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的诗词
放瀑布的古诗
黄果树瀑布的诗句
黄果树瀑布诗句
写黄果树瀑布的诗句
赞黄果树瀑布的诗句
赞美黄山瀑布的诗句古诗
西瀑布的古诗
瀑布里的古诗
关与瀑布的古诗
黄果树瀑布名句
夸瀑布的古诗
有个瀑布的古诗
黄果树瀑布名言
影评中可以用到的古诗
有关制造的古诗
祝愿女孩儿童可期的古诗词
不要在乎别人看法的古诗
高中容易写错的古诗词
画的古诗王维的
初心电视剧里的古诗
古诗词有灯烛意象的
骨折的古诗是动词吗
初见红线牵的古诗
一棵树一只燕子的古诗
竖写古诗的格式标点符号
常见古诗的内容和
古诗沉默的秋花
一日如三秋的古诗
古诗词当中的海棠的寓意
指导思想重要性的古诗
写凤鸣的古诗词
远大抱负且霸气的古诗300字
行楷古诗毛笔字字帖的价格及图片
末字开头的古诗词
两人间相处的古诗
含允和乐字的古诗有
韩的古诗文
古诗的四维保的图片
追忆先贤的古诗词
扭你腿脚的古诗
最能体现出笔锋的古诗词字
硬笔书法描写秋天的古诗
古诗词最多的位置
关于元旦有古诗有画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