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关于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5) 语录(13) 说说(123) 名言(6) 诗词(126) 祝福(1k+) 心语(172)

  •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乾隆

  • 知识
  •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乾隆

      都知道*最长在位时间的皇帝是乾隆!那么关于乾隆你了解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乾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

      康熙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爱新觉罗氏,名玄烨,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为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史称清圣祖或康熙帝。康熙帝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顺治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郑明、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六十九岁。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年10月15日),圆明园勤政殿,为了不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61年),已御极天下60年的乾隆决定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弘历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jué)匣,宣布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以第二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

      乾隆帝在位时间:

      在位60年。

      即位时间: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1735年10月18日)

      即位年龄:25岁

      在位年数:60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皇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即实际上仍掌权4年至死)

      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享年:89岁

      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即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终年88岁。

      关于乾隆的人物争议:

      相传弘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

      陈世倌之子。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然后借口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陈家后来发现不对,但不敢声张。

      没想到,男孩天资聪明,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爱,最后竟成为一代君王。后来因为乳母多嘴让弘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才六下江南时。暗去海宁省亲。传说弘历还喜欢穿*的衣服,还问旁边的`臣子自己像不像*。后来一位满洲老臣告诉他这样子有失体面,他才罢休。(不过此说法不是真实,历史学家不同意)

      从逻辑上说,弘历不是雍正的长子。也就是说,雍正并不担心无人继承他的王位。而且,“九子夺嫡”的皇位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雍正怎么敢与他人交换孩子,而给政敌留下话柄。血统历来为儒家人伦所重视,在封建社会由是,以堂堂皇家之尊,不可能与普通臣民交换儿子,以致乱了皇家血统,因此,弘历身世之谜可以确切地说子虚乌有。

      有学者认为,雍正的继位很大程度原因是因为弘历的关系,是康熙看好弘历,才给雍正做皇帝。康熙有97个皇孙,能养育宫中亲自教导的少之又少,弘历即是其中之一,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的时候,就感觉很亲切,非常宠爱他,后来弘历在御制诗集中多次写诗怀念祖孙二人相处时的融洽。

      乾隆尊师教子

      乾隆皇帝为了给儿子嘉庆找开蒙御师,曾在九州之内下旨招贤。东北有个叫王尔立的进士,年已七句,但他文武双全,执教甚严,在全国颇有名气,于是被招至北京城,聘为嘉庆的御师。

      书院设在御花园里。一日,老先生让嘉庆背《四书》,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嘉庆却心不在焉地摇摇头,呆呆地坐在太师椅上,一个字也背不出来。

      先生罚嘉庆跪下,正巧娘娘游玩打此路过,看见小阿哥跪着很是心疼,于是下辇讲情,老先生只好让嘉庆站了起来。

      次日,王尔立命书童担着书箱,来到金銮殿,跪在阶下叩首说:“罪臣王尔立禀奏圣君,臣无才辞馆还乡。”乾隆大为不解,急忙下宝座说:“老先生此举何意?”王尔立便将娘娘为嘉庆求情之事述说一遍。

      乾隆听后大怒,说道:“天地君亲师,历来如此。”并挥笔写下一道御旨:“娘娘免进书院,违者斩!”从此娘娘再不敢打此路过。王先生治学严谨,对嘉庆约束甚严,使他受益不浅。

    [阅读全文]...

2022-05-31 05:10:38
  • 乾隆皇帝最喜欢的格言诗文

  • 格言,喜欢,励志
  • 瞻园的园名是乾隆皇帝取了欧阳修的哪一句名言

    中国的古代封建帝王,不论是某些清君、明君、圣君,还是那些*、庸君、色君、暴君,似乎都继承了一个传统的共性,那就是当他们坐在龙廷上、被人山呼万岁震耳欲聋的时候,似乎都有一种至尊至高、盖世无双、独一不二的感觉,而最能体现这种感觉的自然莫过于皇帝自己写诗了。

    大清皇帝乾隆弘历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古代帝王当中,最能写诗而且写诗最多的帝王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弘历了。

    据载,乾隆皇帝在位63年,总计写下了43000余首诗,其诗词创作的总量已接*于整部《全唐诗》,不知要超过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数量多少倍了。

    因此,大清皇帝乾隆弘历,也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诗词产量最高的诗人了。

    清朝自从进关以来,乾隆在众多皇帝之中也是较有成就的一个,论其历史地位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因而史书上常把他们爷孙统治的那段时期称之为“康乾盛世”。

    乾隆自幼饱受封建礼教文化熏陶,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几乎无一不擅长精通,真可谓学识渊博。

    而且还特别崇拜他的爷爷康熙,坐上皇帝宝座后处处都以康熙以榜样。

    而他更陶醉于自己的文笔才情,时常卖弄。

    他借巡视之名到处游玩,所到之处总要题碑写匾或吟诗作对,地方官员自然要大大恭维一番,乾隆免不了从中要受蒙蔽,而这蒙蔽却也成了他大量诗词创作的一种动力。

    我大清朝物产丰富,什么都有,本来是不需要借与外夷通商来互通有无的。

    反映了以天朝大国自居,夜郎自大 闭关锁国,海禁

    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

    大明湖上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

    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

    —— 培根

    电不能当真正的历史来看电视剧里很多人物都了艺术需要创造出来的。

    ,历史上的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和珅比乾隆小了39岁;而《宰相刘罗锅》里,乾隆与和珅看上去年龄差不多,这就是为了情节的需要。

    所以我认为六王爷应该是虚构的。

    [阅读全文]...

2022-06-04 20:47:23
  • 关于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处暑古诗词

  • 处暑
  • 《处暑日二首 其一》

    清代: 弘历

    秋入已半月,暑退逮斯晨。午来婪热剧,清晖悬碧旻。

    譬彼春后寒,又如老健人。宁复厌烦歊,惟益觉逡巡。

    况乃利田功,催熟万宝均。树杪动微风,飒然爽顿新。


    《处暑日二首 其二》

    清代: 弘历

    半夏愁望雨,雨足且及时。早禾并晚谷,高田复下陂。

    均转歉为丰,非予意所期。方当庆逢年,吾民庶免饥。

    闽中报夏旱,淮下涨南涯。嗟嗟茕独哀,何由拯垫危。

    丁宁命抚恤,不待成灾题。喜*而忽远,浅衷吾不为。

    [阅读全文]...

2022-05-09 09:52:05
  • 古代皇帝春节的贺词

  • 贺词,春节,古代
  • 古代皇帝春节的贺词

      元旦开笔仅是春节文化的一种*俗,但作为一国之君,他的祈望反映的是其执政思想和理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皇帝春节的贺词,欢迎阅读。

      清朝皇帝元旦开笔的内容,不像民间那样仅仅写两句话,其开笔吉字,多者上百字,少者几十字。祈望*巩固、国家安定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是清朝每个皇帝开笔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两项内容。如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在朱笺上分别写下的吉字是“春韶介祉,开笔大吉”和“一入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天下太*,民安乐业,边尘永息,大吉大吉”。

      除江山社稷和农业收成外,针对上一年发生的大事难事,在清帝开笔中也有所祈求。如,雍正是经过一番兄弟相残的'激烈争夺当上的皇帝,他虽然用严厉手段逐渐剪除了异己势力,但宫中并不安宁,所以雍正帝在位前8年中,有6年的元旦开笔他都祈求“一入新年……宫中清泰*安”“……宫中清吉和宁”等。雍正八年,皇帝得了一场大病,经过一场生死大劫后,在九年元旦开笔中他写下“新年节令……无灾无病,此吾之愿也”,期望的是自己身体健康。

      乾隆帝初掌*时,用的是雍正帝留下的老班子。这些雍正旧人,尽管都对这位新皇帝俯首帖耳,但乾隆帝使用起来并不得心应手,他深感缺少自己十分中意的人才,所以在乾隆二年至四年的元旦开笔中,每年都有“敷政宁人……贤才挺生”“贤才汇征,为邦家光”的祈望,表达了他迫切渴望多得人才的心情。

      乾隆多年养成了*惯,每年元旦他都要亲自书写《心经》一遍。沐浴入寝前,老皇帝梳理了一下紧张繁忙的一天中发生的一切,种种情景历历在目。于是他写下了《丙辰元旦》诗。诗尾两句“虽云归政仍训政,两字心传业与兢。”与晨起时开笔诗中的“后兹岁月听而已,那复劳劳计几旬”相比较,多了许多的庄重与沉着。此时,紫禁城的另一端的毓庆宫中,新登基的嘉庆皇帝也正在创作一首赠题为《丙辰元旦》的诗:玉律先春丰茂宣灵台重纪丙辰年乾隆建极亿龄启嘉庆承恩万福延紫禁葱茏凝瑞雾金炉纷郁结祥烟渺躬寅荷苍生祉钦若皇衷格上天。诗句中充满了无尽的诚惶诚恐。

      乾隆十二年至二十五年西南、西北战事期间,皇帝开笔中年年都有“西海早靖”的祈愿。十四年开笔中写道:“早*金川,奏凯班师,大吉。”二十年写道:“天下太*,远夷归化……四海宾服,九州丰乐。”二十四年写道:“*定回部,大吉大利……早开捷音,如期应愿。”

      拓展:【开笔仪式寓意:金瓯永固玉烛常调】

      清朝时期称春节为元旦,元旦开笔,又叫“元旦举笔”“元旦动笔”,本来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俗,即元旦这天,人们在红纸笺上写两句话,第一句话写“元旦开笔”,第二句话写自己当年最大的心愿,如“元旦开笔,百事大吉”“元旦开笔,读书进益”等。清朝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仿民间*俗举行元旦开笔,但是清帝的元旦开笔活动,较民间不仅增加了庄重的礼仪程序,而且在内容上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政治意义和思想内涵。

      其开笔仪式具体是,皇帝大年初一起床洗漱后,须赶在子刻时分,到养心殿东暖阁研墨开笔。东暖阁窗纸通明,故曰“明窗”“取明目达聪之义”。是时,在紫檀长案上,先置一寓意大清疆土、*永固的“金瓯永固杯”盛入屠苏酒,然后点燃一支蜡烛,再用朱漆雕云龙盘,中盛古铜八趾吉祥炉和两个古铜香盘,将笔管先在炉上微熏,然后用这笔端曰“万年青”、笔管镌“万年枝”的专用万年枝笔,写下对新一年的希望、期盼和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吉字写在两种纸上,一般先用红笔在黄纸上写数句,再用墨笔在红纸上写数句;或在黄纸上,先用红笔书中行,再用墨笔书左右行。写完后,皇帝亲自把所用物件收拾好,交人收贮,备来年开笔时再用。写好的吉字则放入专门的黄匣内封存,不许任何人拆看,等到第二年开笔,写的吉字仍放入该匣。一直到这位皇帝去世,他所写的元旦开笔吉字均完整地封存在内,甚至要求其子子孙孙,都“不许开看”。

    [阅读全文]...

2022-05-22 21:50:57
  • 给乾隆帝的一封信

  • 书信
  • 给乾隆帝的一封信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信的经历,对书信很是熟悉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应用文体。写起信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乾隆帝的一封信,欢迎大家分享。

    至尊的乾隆爷:

      您好,小女实乃后人,无缘与您相见,但从后人的记载中对您略知一二,对您深感敬畏,您风流倜傥,雄姿英发,少有大志,长有所为,开创盛世,巩固统治,社稷兴旺,百姓安康,天下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谁曾想到,即使是这样的富强国家,却在您身后逐步走向深渊,走向灭亡,而您的.后世子孙却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在狭隘的圈子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直到侵略者的枪炮隆隆作响,人们才发现,神州已经远远的落在了世界的后方。而这所有的一切,其实源于您的“闭关锁国”政策。

      或许,您想让江山永固,百姓幸福,于是您仰仗着自己的物产丰富,地大物博,隔绝了与世界的交流,也迷失了自己发展壮大的方向。因此,*落后了,逐步被后起的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面,更有甚者,后来竟被打得遍体鳞伤,直至最后灭亡。

      其实,流水不腐,户枢不蠢,“闭关”只会坐井观天,“锁国”只会夜郎自大。回想中华历代,凡创造辉煌历史的哪一次不是交流的结果。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在漫天黄沙中西交流的丝绸之路;唐代玄奘,西天取经,历尽八十一难终成正果,中印文化由此得到交流,世界文化由此得到发展。明朝的郑成功,七下西洋,开创了*与世界海上交流的海上坦途。交流,交出了一片广阔天空,交流,交出了一派成功!

      然而,这些鲜活的事实你却没有看到,你只看到了自己,你只看到了脚下这片土地,你想锁住脚下这片土地,锁住头上的一片天空。你错了,“锁国”的结果是神州从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锁国”的结果是久负盛名的东方雄狮成了人人可欺的*!*前行的脚步停止了一个多世纪!

      面对惨痛的事实;你还有什么可说的?面对惨重的代价,你你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写到这里,小女子不由得有些庆幸;我庆幸我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我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世界。因为交流,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因为交流,我们的世界日益美好!

      最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心希望您回到这个崭新的世界看看,你会懂得,交流是多么重要!

    [阅读全文]...

2022-02-20 21:15:26
  • 《写给大秦始皇帝》- 你是千古一帝 /留下挖掘不

  • 千古
  • (陕西)李会养作品:《写给大秦始皇帝》

    我知道

    你是千古一帝

    留下挖掘不尽的一笔

    我知道

    你踏遍千山万水

    求仙梦想长生之神奇

    我知道

    你功高盖世唯我独尊

    筑不朽于丹卷青书

    我知道

    你发扬六代祖先遗留的功业

    挥动长鞭赶马来驾驭天下

    威风震慑四海

    我知道

    你自以为这是

    子子孙孙称王称帝直至万代基业

    我知道

    你面对渭水林木葱郁

    躺在骊山峰峦环抱的地宫里

    我知道

    你好宠的二世胡亥

    一败涂地

    丢在曲江池村南缘台地

    殊感逊色

    千古一帝

    你是否安然入睡

    是否梦里一桩离奇

    大秦帝国谁主沉浮

    那一路古老的远风

    能否把你唤醒

    你能否看到月亮欣赏的花朵

    能否嗅到月见草的馨香

    值得惋惜的是

    笃笃马蹄撕开了黎明

    一抹天香撒人寰

    谁怜花开花落花凋零

    是不是万把金针躲在阴云后

    没有阳光的温暖

    是不是经不起时间的打磨

    来去匆匆

    你是否能够追悔莫及

    我恨生来晚

    想与历史对话

    不知记事对与非

    更不知该去问问谁

    错过的已经错过

    是不是我太在意

    是不是我太执着

    或许这是我的冒昧

    还得问好问好这位

    [阅读全文]...

2022-06-06 08:23:45
  • 燕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 语文
  • 燕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燕洵,电视剧《楚乔传》角色,西凉世子,燕北王,帝国西北兵马大元帅燕世城之子。自小在大魏当人质,九幽台后全族被灭。燕洵与楚乔守望相助,莺歌小院忍辱负重筹谋多年。一朝出手搅乱风云局势,堪称帝国上位者的心腹大患,终成一代枭雄燕北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燕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希望对你有帮助!

      燕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燕洵创立的燕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这个时代,注定不是神佛们传道的时代,当上苍已经背弃看了他们的时候,莫不如将灵魂出卖给魔鬼,换来傲世的力量,来将一切黑暗的势力破除。从今以后,燕洵可能再也不是我们记忆中那个笑容明亮,单纯善良的少年了,从血泊里爬起,从地狱里爬出,一步一个血印,这个孩子,将会承载着无以伦比的戾气长大。当他强大的足够拿起刀剑的时候,一切都注定要在他的面前瑟瑟发抖。九幽一战,毁灭了燕洵,却也成就了他。燕洵这个人,是我写书这么久以来,写的最累的一个人物。前后的反差,像是天堑一样将这个人的未来禁锢在手中。曾经有人质疑我为什么不给燕洵幸福,我当时说,是为了书更好看,大家当时认为我是有私心的。直到今日,我还是只能说,这样写,是为了更真实。就如乌先生所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比爱情更重要,是值得你付出一生去努力的。燕洵的感情,死在了九幽台上,阿楚是他的最后一块软肋,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他却不得不放弃她。都是固执的人,有内心在坚守的东西,于是谁也不肯退后一步,终究渐行渐远,分道扬镳。

      旧的制度必然被摧枯拉朽的毁去,让新的大厦在灰烬中得到重生。

      楚乔——“你知道吗?这就是我的信仰。”

      诸葛玥——“当我转过身之后,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出了这扇门,一切都将陷入血肉白骨与烈火之中,骨肉离散,挚爱分离,家破人亡,霸业倾覆,但是我还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我要让这个天下苍生所有的鲜血来让你知道,我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燕洵——“我以为,这样的生活永远不会结束,就像是燕北高原上中年游弋的风,龙脊山上常年不化的雪,但是我错了,我的`眼睛被黄金的枷锁蒙住了,我看不见歌舞升*之后隐藏着的吞并天下的野心、伏尸百万的杀戮、诡异莫测的权谋,现在,我就要走进黄金的牢笼里,带着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姐妹兄弟们的血,但是我要对燕北的天空发誓,我现在走了,我总有一天会回来。”

      李策——“我们都是命运手下朝生暮死的浮游,仓促之间,便隐现数十年峥嵘冷热,乔乔,但愿你能走得出去。” 赵彻——“你们从没见过真正广博的世界,因为它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总有一天,从燕北的尚慎高原到怀宋的东崖沧海,从西漠的阿都荒原到南疆的九崴群山,都将臣服在帝国的脚下,而这一切,都将以我的战刀来拉开序幕。”

      纳兰红叶——“只有*起*坐肝胆相照的兄弟,没有坐拥三千心有他属的夫君,我是怀宋的长公主,我是纳兰红叶。”

      魏舒烨——“我不愿做这种懦弱的人,遵循着帝国铁一样的秩序渐渐成长,渐渐衰老,渐渐死去。总有一天,我会冲破牢笼,抛却门阀所带给我的一切,用我唯一的生命完成一次壮举,哪怕对别人来说是这样的无足轻重,我也可以在临死前告诉我自己,我终于勇敢了一次。”

      赵飏——“我发誓,这一生,我再也不要追随在别人的马后!”

      乌道涯——“这个世界,还有另一种东西凌驾于爱情和自由之上,值得你为之付出一切去守护,我大同的理想,已经留在五年前的尚慎高原上了。”

      羽姑娘——“我一生的快乐,也许就是能够好好的睡上一觉,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门外大雪纷飞,狂风翻涌,我爱的人躺在我的身边安静的睡,不动,不说话。可惜,我永远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阅读全文]...

2022-01-30 00:11:58
  •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

      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

      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

      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兴国元年

      宋太宗赵炅(赵匡义):

      公元976年:丙子,太*兴国元年,开宝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公元984年:甲申,太*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赵恒:

      公元998年:戊戌,咸*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

      宋仁宗赵祯: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

      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

      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

      宋英宗赵曙:

      公元1064年:甲辰,治*元年

      宋神宗赵顼:

      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

      公元1078年:戊午,元丰元年

      宋哲宗赵煦:

      公元1086年:丙寅,元祐元年

      公元1094年:甲戌,元祐九年,绍圣元年

      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

      宋徽宗赵佶:

      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

    [阅读全文]...

2022-05-08 15:34:18
  • 拓拔俊是什么朝代的皇帝

  • 语文
  • 拓拔俊是什么朝代的皇帝

      *的汉字博大精深,含义深刻,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汉字,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留存方式外,还蕴含了我们老祖宗的无穷智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拓拔俊是什么朝代的皇帝。

      《北朝胡姓考 內篇 第一 宗族十姓 元氏》

      官氏志:“托跋氏后改为元氏。”据姓纂二十二元引志文。今官氏志不载,惟托跋改元,已见本纪(魏书卷一序纪及卷七高祖纪),故志文从略。兹为体力之便,乃列内篇。姓纂二十二元,广韵十九铎,氏族略五,姓解一,辨证七及三十八,均与志同。

      《宋书 卷五十九 张畅传》

      畅问虏使姓,答曰我是鲜卑,无姓。

      《宋书 卷五十九 索虏传》

      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之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

      托跋焘闻宋太祖有北伐意,又与书曰:我鲜卑,常马背中领上生活。且为黄帝之后也。

      《南齐书 卷五十七 魏虏传》

      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

      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

      是南朝称托跋氏为匈奴,且谓为李陵之后也。

      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

      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原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一带。曹魏甘露三年(258年)大人拓跋力微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召集诸部,确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长地位。力微卒,诸部离叛。晋元康五年(295年)力微子禄官统部,分国人为中、东、西三部,自领东部。永嘉元年(307年)禄官卒,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士40余万。永嘉之乱后,中原纷扰,晋并州刺史刘琨表请封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

      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40年)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击代。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杀。代亡。

      《魏书 卷一 帝纪第一 序纪》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

      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崩。

      节皇帝讳贷立,崩。

      庄皇帝讳观立,崩。

      明皇帝讳楼立,崩。

      安皇帝讳越立,崩。

      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

      景皇帝讳利立,崩。

      元皇帝讳俟立,崩。

      和皇帝讳肆立,崩。

      定皇帝讳机立,崩。

      僖皇帝讳盖立,崩。

      威皇帝讳侩立,崩。

      献皇帝讳邻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

      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

      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初,圣武帝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侍卫甚盛。帝异而问之,对曰:“我天女也,受命相偶。”遂同寝宿。旦,请还,曰:“明年周时,复会此处。”言终而别,去如风雨。及期,帝至先所田处,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子即始祖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帝崩。

      始祖神元皇帝讳力微立。生而英睿。

      从上咱可以两点

      第一:“拓拔”这个姓氏的来历

      自称是黄帝之后,“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第二:一个更恐怖的事情

      还没集合“代部落”呢,就已经出了十五个“皇帝”了(拓跋推寅是俩人)。这真是令别的皇朝汗颜!

      这些“伟大”的“皇帝”分别是:

      成皇帝 拓跋毛 前207年-前204年 (额滴天啊,北魏的第一代,居然是西楚霸王时期,比汉朝还早,我崩溃!)

      节皇帝 拓跋贷 前204年-前175年

      庄皇帝 拓跋观 前175年-前130年

      明皇帝 拓跋楼 前130年-前81年

      安皇帝 拓跋越 前81年-前41年

      宣皇帝 拓跋推寅 前41年-13年

      景皇帝 拓跋利 13年-55年

      元皇帝 拓跋俟 55年-105年

      和皇帝 拓跋肆 105年-114年

      定皇帝 拓跋机 114年-159年

      僖皇帝 拓跋盖 159年-180年

    [阅读全文]...

2022-07-10 20:25:30
  • 明朝最杰出的五位皇帝

  • 阅读
  • 明朝最杰出的五位皇帝

      明朝最杰出的五位皇帝。我们国家历史上的明朝是非常强大的,明朝如此强大离不开明朝优秀的皇帝。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详细的了解明朝最杰出的五位皇帝的相关内容。

      第一太祖朱元璋,这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古得国,没有朱明如此艰辛者,起于阡陌穷薮,却终*卷天下,丐僧朱重八,天下第一奇人矣。杀功臣,又如何?堂堂大元雄兵,奈我何?敢于灭掉蒙元权柄,天下于我何道哉?

      第二成祖朱棣,虽得位不正,但是不掩其文成武功,五伐蒙古,草原人惧如惊兔;七下南洋,炫我堂堂中*威!修永乐大典,吾怀有天下笔墨!自古第一文籍!


      第三宣宗朱瞻基,朱瞻基与其父仁宗朱高炽这父子俩在朱棣虎威下战战兢兢数十年,却依然创就“仁宣之治”,朱高炽登基八个月即逝,但是“仁宣盛世”诸多制度皆出其手,可称“明君”,其子朱瞻基如同乃父,褒奖直言,虚怀纳谏,减轻刑法,大兴农业,用人、行政均得后人称善,史称仁宣之治。

      第四孝宗朱佑樘。弘治帝自幼生于微寒,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大得改观,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百姓富裕。其被誉为“中兴之令主”,史称“弘治中兴”。 最让人敬佩的是其用情之专一,一生除了张皇后外无任何妃嫔,古来君王无真情,弘治告诉我们,专情、江山,是可以兼得的。

      第五神宗朱翊钧。前期以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呈现出太*盛世的景象,史称“万历中兴”。 虽然张居正死后万历帝开始怠政、常年不临朝,任由朝中众党倾轧、辩驳,完全“放羊”。然后正是在这个时期,民间工商业以及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万历年间是明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所谓中华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兴盛于此。

      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是谁

      1、明宣宗朱瞻基,代表作:仁宣之治

      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但比父亲要英武很多,从小就备受朱棣疼爱,跟着朱棣几次征讨蒙古。1425年即位,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史称明宣宗。

      继位后带兵方面: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可战功赫赫的弟弟朱高煦一直不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高炽的身体越来越胖,最后上马都成了问题,就在明成祖朱棣临死前还在为太子朱高炽的健康问题担心,并把朱高煦召至病床前说,大明的江山以后还要靠他。

      没想到就是这句话让朱高煦夺嫡之心更加坚固,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就被封为汉王的朱高煦,久久不肯就藩云南,坚持留在南京,生都在反叛中度过。明宣宗朱瞻基1426年继位后,便亲征起兵造反的朱高煦,将其*叛。

      2、明太祖朱元璋,代表作:建国、洪武之治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对明朝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继位后带兵方面,他于1370年至1396年,曾8次北伐,将元兵残余势力消灭殆尽,真正的统一了*。

      在治国和用人方面,朱元璋感到莫名地不自信,他出生社会地位极低,这也是朱元璋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大肆杀害功臣的根本原因,因为那些功臣们的出生地位都比朱元璋要高,在他们心里,朱元璋那样都能够做上皇帝,自己更加有资格坐这个位子。那些功臣们宁愿冒着被杀的风险,也要去挑战朱元璋权威的原因。

      3、明成祖朱棣,代表作:永乐盛世

      当初在朱元璋嫡长子朱标太子去世前,曾向朱元璋推荐自己的四弟朱棣为太子接班人,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太子之位传给了朱允炆,因为朱元璋刚刚建立了明朝,皇储一事事关江山社稷,需要确定一个立太子的规矩为后世子孙做出表率;

      虽然他很喜欢四儿子朱棣行军打仗的军事才能,但根据规矩,只能由嫡长子嫡长孙接替皇储一位,而嫡长子朱标的大儿子幼年夭折,所以朱标次子朱允炆就顺利成章成为了皇太孙。

      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顺利掌管朝政,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江山面临多方面的阻挠,首先就是来自叔叔们的压力,因为多年的藩王生涯仍他们都拥有着很庞大的势力,所以朱允蚊只好进行削藩运动确保自己皇权的稳定;

      可是让朱允炆没有想到的是,本来是想以削藩运动求得江山稳固,结果却南辕北辙,因此举断送了自己的江山,当然这也说明了朱允炆的有勇无谋的一面,算不上一个十全十美的君王。

      扩展资料:

      祖朱棣在治国和用人方面,大兴国家之治,很快明朝就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场景,史称“永乐盛世”。对待百姓们,减少了赋税,对外派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络绎不绝,顿时明朝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中心。这一刻,百姓们全部对这位篡位的永乐皇帝心服口服,国家的强盛也激励明朝的官员们为了官途亨通而不断努力建功。

      同时附庸国也就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每年朝贡明朝各种宝贝,还要给明朝送来他们的粮食和土地,最后明朝的国土也就随之迅速膨胀,对鼎盛时期达到1000万*方公里,并且在招募人才方面,举行科举制度,和朱元璋大肆滥杀功臣不一样,朱棣更显英名。

      史上最全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明朝享276年国祚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有17个年号。明朝16位皇帝*均在位时间为17.3年。最长的是万历和嘉靖,分别为48年和45年,但这对孙子和爷爷不上朝时间也分别达到28年和25年。具体信息请看下表:

      姓名 庙号 谥号简称/谥号全称 年号

      朱元璋 太祖 高皇帝/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朱允炆 惠宗 成皇帝/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恭闵惠皇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朱棣 成祖 文皇帝/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帝改谥)

      永乐(1403年——1424年)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恭仁康定景皇帝/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南明加谥) 景泰(1450年——1457年)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朱佑樘 孝宗 敬皇帝/达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朱厚燳 武宗 毅皇帝/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朱由检 思宗 烈皇帝/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文(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阅读全文]...

2022-06-19 09:55:58
当前热门
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 句子
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 语录
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 说说
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 名言
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 诗词
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 祝福
乾隆皇帝留下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