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关于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99) 说说(269) 名言(13) 诗词(10k+) 祝福(177) 心语(3)

  • 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词名句 寒露的手抄报内容

  • 寒露,二十四节气,手抄报
  • 1、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李贺《竹》

    2、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贺《黄头郎》

    3、客去波*槛,蝉休露满枝。 唐·李商隐《凉思》

    4、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唐·李贺《过华清宫》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6、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8、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9、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10、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莺》

    11、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乐》

    1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王维《秋夜曲》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调》

    1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调》

    15、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

    16、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 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1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8、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 唐·白居易《杨柳枝》

    19、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

    20、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21、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2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23、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4、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5、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来自于《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26、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27、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28、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来自于《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作者:王安石

    29、深林秋水*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阅读全文]...

2022-02-13 12:51:07
  • 寒露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词名句

  • 寒露,手抄报,二十四节气
  • 1、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李贺《竹》

    2、客去波*槛,蝉休露满枝。 唐·李商隐《凉思》

    3、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贺《黄头郎》

    4、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唐·李贺《过华清宫》

    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9、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调》

    10、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乐》

    11、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12、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莺》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调》

    14、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

    15、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王维《秋夜曲》

    16、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

    1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8、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 唐·白居易《杨柳枝》

    19、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 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20、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21、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2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23、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24、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5、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6、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来自于《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27、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28、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来自于《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作者:王安石

    29、深林秋水*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阅读全文]...

2022-03-24 00:49:43
  • 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词名句 寒露的手抄报内容

  • 寒露,二十四节气,节气
  • 1、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李贺《竹》

    2、客去波*槛,蝉休露满枝。 唐·李商隐《凉思》

    3、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贺《黄头郎》

    4、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唐·李贺《过华清宫》

    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9、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调》

    10、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乐》

    11、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12、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莺》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调》

    14、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

    15、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王维《秋夜曲》

    16、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

    1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8、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 唐·白居易《杨柳枝》

    19、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 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20、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21、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2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23、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24、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5、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6、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来自于《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27、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28、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来自于《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作者:王安石

    29、深林秋水*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阅读全文]...

2022-01-27 14:56:21
  • 关于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词

  • 谷雨,二十四节气,文学
  • 关于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词(精选24首)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谷雨》

      宋代 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七言诗》

      清代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 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南宋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点绛唇》

      北宋 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巫山一段云》

      北宋 杜安世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映山红慢》

      北宋 元绛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

      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

      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

      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

      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

      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浣溪沙》

      北宋 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北宋 陈允*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

      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

    [阅读全文]...

2022-04-15 03:11:13
  • 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词名句 寒露的手抄报内容

  • 寒露,二十四节气,手抄报
  •   1、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李贺《竹》

      2、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贺《黄头郎》

      3、客去波*槛,蝉休露满枝。 唐·李商隐《凉思》

      4、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唐·李贺《过华清宫》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6、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8、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9、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10、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莺》

      11、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乐》

      1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王维《秋夜曲》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调》

      1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调》

      15、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

      16、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 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1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8、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 唐·白居易《杨柳枝》

      19、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

      20、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21、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2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23、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4、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25、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来自于《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26、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27、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28、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来自于《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作者:王安石

      29、深林秋水*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阅读全文]...

2022-03-21 17:47:45
  • 二十四节气芒种古诗词(4篇)

  • 二十四节气,芒种,节气
  • 五律 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

    北固晚眺

    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宋 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阅读全文]...

2022-03-11 20:53:54
  •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

  • 语文
  •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精选8篇)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介绍,我们来看看。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另有,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二十四孝图说》是*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古话说“三岁定一生”,能让小朋友在他们记忆的黄金时期阅读这些经典,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典之精髓就会慢慢地在他们身上发酵。为什么要“孝”?“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叫做“慈乌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让小朋友怀着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并非要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让他们知道人世间还有“孝”字!

      孔圣儒学是国学的根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目前少年儿童的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正蓬勃兴起,而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孝经》等,这些堪称“蒙学之冠”的读物,长期的耳濡目染,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将会在少年儿童的心灵深处根植下来,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分”。为方便孩子们自主阅读,本书特别加注精准的汉语拼音,并将传统蒙学中不符合现代观念的部分做出特别提示,使孩子们接受正确的教育。另外还有超值赠送的描红本和诵读本,使学*更加深入。关注教育的家长们,快快让您的孩子加入到读经的行列中吧,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向真、向善,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在暑假,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之前,我和要好的朋友去参观北京的孔庙,在许多展品中,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眼就看到很小的角落里,甚至字都看不清的二十四孝图,其中一个“郭巨埋儿”。

      正如鲁迅所说,画面确实很清晰,但我还是不想承认我明白其中的意思。

      照片上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的字很小,我又看清楚了,而且又我只能看到一栏字,“子可再有,母不复得”,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埋葬儿子。

      直到八月,看到《朝花夕拾》,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他们家穷,真的养不起那么多人,只好把老人养活,把儿子活埋了。

      这张二十四孝图太恐怖了,对于一个“孝”字,竟然想要那么多的讲究,甚至完全抛弃自己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有时还是为了孝顺并未养育过自己的后母!难怪过去的人见父母都跪下来说“不孝之子见父母,求父母……

      这二十四孝的人物,就这二十四孝图,我与小时侯的鲁迅先生真是有同感,自己不要做孝子,并且希望父母也不要做孝子!

      照片中的孩子仍然微笑着,在妈妈的怀里玩耍,而她的爸爸想要把孩子抱过来。孩子的母亲似乎有些不放弃,有些我不记得了,如果,婆媳之间的关系将来不好,那么孩子就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一点也不反对他的父母!

      旧社会真的很邪恶,人们是对的。我想知道郭巨的妈妈是不是故意这么做的?她没想到郭巨会把孩子埋了。因为郭巨一定一直很孝顺。

      后来,我和朋友去首都博物馆玩,看到了二十四孝图,这张图很大,我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她也很害怕。看来鲁迅先生认为的不错,小孩子们都是可爱的,且心意相通的。

      鲁迅所有的文章里面,我最喜爱的是《二十四孝图》。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样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对《郭巨埋儿》的描述。这一段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封建社会的腐朽。鲁迅先生在《旧事重提》中说:“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先生还不无讽刺地说道,不仅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个性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状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不是让谁照著学,而是一点,让大家明白,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就应去爱自己的的父母,害自己的孩子是不对的,但要学*这种文化,而非是模仿是透过故事告诉大家孝敬父母。

      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方”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学生。他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鲁迅在前文已说过,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那里讽刺**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让我们的英雄走下神坛吧,还他们各自的本来面目,那些不见得多么完美、然而充满了人情味的面容,那些褪去了“神”的光环、然而闪耀着“人”的光辉的面容。

      让我们唱起普通人的赞歌吧,歌唱那些软弱、怯懦、犹豫背后的高贵与坚强,赞美那些挺立于*凡身躯中的铮铮傲骨。

      孝是什么?往大了说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往小了说就是你吃什么就让父母吃什么,你住哪里就让父母住哪里;更通俗一点说就是父母当初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父母。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到了道学家那里就变味了,弄了一个什么《二十四孝图》,把本来很*常很温馨的孝顺变得毛骨悚然了,以至于给少年鲁迅的心理留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虚假的.、拔高的、没有人性的说教可以休矣!

      “郭巨埋儿”,为了孝顺母亲就要把儿子杀死,这不要说法律不允许,就是道德人伦也不允许啊!所以作者给故事设计了一个出乎意料之外也不在情理之中的很荒唐的结局——挖坑的时候挖出一罐子黄金,然后皆大欢喜了。问题是谁都能挖出黄金吗?如果挖不出咋办?

      “卧冰求鲤”的故事也很荒唐:人体能有多少热量呢,靠体温把坚冰融化,这不符合物理学原理呀。稍微有点儿物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人卧在冰上不但不能把冰融化,而且还会冻死。与其卧冰求鲤,不如凿冰求鲤。卧冰求鲤不是孝,而是蠢。

      孝也好,爱也好,敬业也好,都应该是日常的、*淡的、波澜不惊的,如果把个别的、暂时的、极端事例的当做常态化的标准要求每个人去做,那么既是没有人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希望在传播正能量的时候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是收录在《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作者叙述了自己对于《二十四孝图》中对于“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孝道故事的看法,批判了这种封建制度下变形了的孝道。

      百善孝为先,古人讲“孝道”摆在所有道德的最前面。一个人品德怎么样,首先看这个人孝不孝顺,如果不孝顺,连官都做不了。自古以来流传的孝道故事有很多,给人很好的教育意义。但是《二十四孝图》中存在的一些扭曲人们孝道的观念,鲁迅先生给与了强烈的抨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是一种封建社会畸形的孝道,为了孝道就能枉顾子女性命吗?这种低级趣味的肉麻就是孝道吗?这些都属于愚孝,这些故事遗留下来的封建孝道观念毒害了一代代的人。我们为人子女的,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要科学,而不是迷信,要观念要与时俱进,而非封建愚昧,更不能因为孝道而伤害到其他人。破除封建孝道的观念的虚伪和残忍,就是要我们有意识,而不是盲目尊崇。就像鲁迅认为的那样,只要自己孝顺父母做到心中无愧就行了。

      作者对于封建孝道给与了无情的批判,同时,《二十四孝图》也能让人对孝道与更深的领悟。千万不要再出现“尝粪忧心”、 “郭巨埋儿”这样的愚孝了。其实,我觉得让父母开心自在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封建孝道的“祭品”

      鲁迅先生是我十分仰慕的文人,他笔下的文章讽刺意义极深,给我的感触也颇深。就好比《朝花夕拾》中的那篇文章——《二十四孝图》。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了两个有关“孝”的小故事,《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老莱娱亲》中,鲁迅严厉批评了老莱子可笑的,侮辱孩子的行为——一手拿着“摇咕咚”,身穿彩衣在地上玩闹。《郭巨埋儿》中的小孩子实在令鲁迅同情,这么小就要被所谓的“孝道”埋进了土里,好在最终“掘出黄金一釜”,并没有埋下去。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心中对封建迷信的憎恨一下子喷涌了出来,怎么会存在这种愚昧而残酷的“孝道”?不过,我对鲁迅所讲的《老莱娱亲》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说,这老莱子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可我不这样认为。老莱子的可笑行为其实是在逗自己年迈的老母亲和父亲所笑,在老莱子的心中,他们这样就是自己的尽“孝”之处,应该是值得称赞的,这样的认知实在是可笑至极,最可怕的错,是你不知道自己犯错。

      《郭巨埋儿》中的郭巨实在太残忍了,我想不明白,他是怎样冒出这个空洞的“想法”的?如果将孩子埋下,那就连最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了,何谈“孝道”?这种愚蠢至极的做法令人唏嘘不已,也淡化了“孝”在现实中存在的真正意义。这个孩子,就是迷信的受害者,封建社会的祭品,而他的父亲便是虚伪“孝道”的“典范”。

      相比之下,现代的“孝”无疑是珍贵的,可敬的。外婆的肺部要开刀,爸妈都很着急,做完手术后陪在外婆身边给她做这做那,我偶尔过去,眼前外婆的脸上除了病气,还挂满了幸福的微笑和欣慰。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切实感受到真正的“孝”。

      “孝”一个字却涵盖了种种样式的尽孝方式。有的令人竖起大拇指连连称叹,也有的,令人背后发毛,令人发指。我希望大家记住“百善孝为先”,也希望大家对于“孝”有正确的认知。敬孝虽好,但有些“孝”,不敬也罢,有些方式,我不敢苟同!

      《二十四孝图》,是我脑海中常常浮现出的文章,它写尽了封建迷信的可耻,也写尽了对封建时期孝道的控诉和对“祭品”无声哀悼。

      鲁迅所有的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四孝图》。而其中记得最深刻的便是有关“郭巨埋儿”的一段。

      “郭巨埋儿”的故事是说一个孝子郭巨,家里贫穷,生了儿子之后怕养不起老母,就要把亲生儿子埋掉。我想,那些把这个故事改编润色、一代代传下去奉为典范的人们,本来是要赞扬郭巨的孝顺吧。可年幼的鲁迅读了后,竟然“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的”,竟然对这些孝子们产生了抵触心理,“不仅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父亲去做孝子了”。这是何等的悲哀!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就如同一个女子,任凭她再怎么美丽,若是脸上抹了过于厚重的脂粉,也唯有让人反胃而已。

      随着自己愈长大,看着父母亲脸庞从年轻变憔悴,头发从乌丝变白发,动作从迅捷变缓慢,多心疼!父母亲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不停的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没有腾出一个空间给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当我需要停泊岸时,才会想起他们。

      自从读完《二十四孝图》后,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古代孝敬长辈的人留传千古,而今不孝敬父母的人,处处可见!“孝”的观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非常淡薄了。我们应该向这本书中的二十四位主人翁学*,尤其要向丁巧菊大义劝父、河南大孝子背母打工、湖北老学生求学救母、北国好男儿割肝救父……等当代人物好好学*,有句话说得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都应该清醒了,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

      “一母八儿都养大,八儿一母没人养”的情况谁之过?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随意买的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朋友,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我想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最后,我愿中华美德——“孝”道世代传承!

    [阅读全文]...

2022-06-03 16:42:56
  • 二十四节气冬至诗词(冬至节气优美古诗词)

  • 冬至,二十四节气,优美
  •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兹收录古人咏冬至诗词24首。

    一、冬至 唐代: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二、小至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三、至后 唐代: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四、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五、冬至夜 唐代: 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 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六、冬至宿杨梅馆 唐代: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七、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代: 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 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八、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九、十一月四日雪中小饮是月十日冬至 宋代: 赵汝燧

    书云犹七日,阴极刚未长。风吹六花开,飞舞隘穹壤。

    一阳方欲来,和气已摩荡。著地寂不声,入林发馀响。

    与客同拥炉,寒威不到幌。洗杓开蚁尊,下箸饫熊掌。

    道旧惊物变,谈空湔尘想。*诗稍阁笔,对此又技痒。

    踏雪访梅花,更觉吟兴爽。

    十、冬至夜發峽州舟中作 宋代: 范成大

    舟中*行,燈下一陽生。不减在家好,都忘为旅情。

    霜干風愈勁,雲淡月微明。况有詩兼酒,樽前莫問更。

    十一、满江红(冬至) 宋代: 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十二、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代: 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十三、冬至感怀 宋代: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阅读全文]...

2022-05-19 11:56:28
  • 二十四节气雨水古诗词摘抄

  • 二十四节气,雨水
  •   1、《初春小雨》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春游湖》

      【宋代】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6、《绝句》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咏廿四气诗 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10、《春雨后》

      唐-孟郊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11、《春雨》

      宋-陆游

      春阴易成雨,客病不禁寒。

      又与梅花别,无因一倚栏。

    [阅读全文]...

2022-03-07 11:10:59
  • 品读二十四节气之雨水的古诗词

  • 雨水,二十四节气,节气
  • 1、《咏廿四气诗 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2、《春雨后》

    唐-孟郊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3、《春雨》

    宋-陆游

    春阴易成雨,客病不禁寒。

    又与梅花别,无因一倚栏。

    [阅读全文]...

2021-12-04 10:38:35
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 句子
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 语录
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 说说
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 名言
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 诗词
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 祝福
内容二十字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