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发小的古诗

关于忆发小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忆发小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忆发小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忆发小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 语录(8k+) 说说(1) 名言(870) 诗词(487) 祝福(1) 心语(2k+)

  • 忆父亲的古诗

  • 父亲,文学
  • 忆父亲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忆父亲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七律(新韵)伤情》

      萧瑟寒风冻骨骸,

      凄凉苍雁漫天哀。

      神形已倦红尘冷,

      躯体只合白雪埋。

      慈父温情终幻化,

      幼儿孝意岂疑猜。

      篱菊独立犹江岸,

      怅望渺茫薄雾来。

      2、《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

      仙幡度我父亲魂

      3、《思父》(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4、《思父》(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梦见泪无声

      5、《思父》(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乡愁谁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6、《咏梅》(七绝)

      俏梅傲雪谁人赏

      独竖严冬落九芳

      岁月无痕常忆旧

      思亲不觉冷风长

      7、《思乡》(七绝)

      微风细雨又秋凉

      犹抱琵琶对烛伤

      只恨亲情无处诉

      问君何日下池阳

      8、《七绝忆父》(新韵)

      常思爱父就职间,为树清廉戒酒烟。

      卸任一身轻自在,回家顿感五粮甜。

      9、《忆王孙·诞辰》

      枯枝依旧借春青,嫩草芳环九九庚。

      茔绕云烟杜宇鸣,泣亡灵,香烛扶摇无应声。

      10、《想父亲》(新韵)

      人间五月杨花酩,岁岁来勾想父亲。

      似雪一生化无影,爱花半世散花馨。

      11、《深秋--驻胆心惊》

    [阅读全文]...

2022-01-07 02:14:37
  • 忆江南古诗

  •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2、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

      4、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题解: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赏析: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阅读全文]...

2022-04-17 23:04:05
  • 忆父亲的古诗

  • 父亲
  •   在风雨中,在日月里,父亲宽大的肩膀扛起了对大地的期望和渴望收获的信仰。

      1、《七律(新韵)伤情》

      萧瑟寒风冻骨骸,

      凄凉苍雁漫天哀。

      神形已倦红尘冷,

      躯体只合白雪埋。

      慈父温情终幻化,

      幼儿孝意岂疑猜。

      篱菊独立犹江岸,

      怅望渺茫薄雾来。

      2、《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

      仙幡度我父亲魂

      3、《思父》(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4、《思父》(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梦见泪无声

      5、《思父》(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谁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6、《咏梅》(七绝)

      俏梅傲雪谁人赏

      独竖严冬落九芳

      岁月无痕常忆旧

      思亲不觉冷风长

      7、《思乡》(七绝)

      微风细雨又秋凉

      犹抱琵琶对烛伤

      只恨亲情无处诉

      问君何日下池阳

      8、《七绝忆父》(新韵)

      常思爱父就职间,为树清廉戒酒烟。

      卸任一身轻自在,回家顿感五粮甜。

      9、《忆王孙·诞辰》

      枯枝依旧借春青,嫩草芳环九九庚。

      茔绕云烟杜宇鸣,泣亡灵,香烛扶摇无应声。

      10、《想父亲》(新韵)

      人间五月杨花酩,岁岁来勾想父亲。

      似雪一生化无影,爱花半世散花馨。

      11、《深秋--驻胆心惊》

      滴落梧桐有泪声

    [阅读全文]...

2021-12-08 00:19:24
  • 记忆母亲的古诗

  • 记忆,母亲
  • 记忆母亲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忆母亲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

    [阅读全文]...

2021-12-13 23:54:23
  • 忆友古诗名句

  • 忆友古诗名句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2、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做两家春。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8、*朱者赤,*墨者黑。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11、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12、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13、人生乐在相知心。

      1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17、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18、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19、朋友,以义合者。

      20、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21、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22、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

      23、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24、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

      25、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26、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27、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28、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29、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

      30、以文常会友,唯德自称邻。

      31、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和必先同调。

      32、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33、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34、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35、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36、布衣之交不可忘。

      3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3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39、患难识朋友。

      40、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

      41、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42、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

      43、于患难风豪杰。

      44、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45、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46、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47、酒肉兄弟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

      48、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49、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50、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

    [阅读全文]...

2022-03-12 11:36:53
  • 写惆怅回忆的古诗句

  • 惆怅,回忆
  • 写惆怅回忆的古诗句

      风寒又亲扶了脸,这是一个寂寞的季节,满腔惆怅却覆盖了飘荡的发线,衣角飘飘,情绪忧忧,吹得走的落叶,刮不走的.岁月,想摘一朵花,放飞满心寄托与思念,任其消失在地*线。

      1.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2.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3.十年愁眼泪巴巴。——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4.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八》

      5.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6.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纳兰性德《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7.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鱼玄机《赠邻女》

      8.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赵令畤《清*乐·春风依旧》

      9.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10.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11.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

      12.更无人处一凭阑。——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3.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1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5.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16.凉生枕簟泪痕滋。——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17.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18.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19.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0.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1.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22.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3.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25.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李之仪《踏莎行》)

      26.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27.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28.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29.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0.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1.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32.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33.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34.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35.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6.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37.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38.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3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40.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4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42.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43.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44.临行愁见理征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45.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王鹏运《点绛唇》)

      46.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47.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

      48.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49.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阅读全文]...

2022-05-11 20:45:27
  • 《忆江南三首》古诗白居易

  • 《忆江南三首》古诗白居易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江南三首》古诗白居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忆江南词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注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桂子,桂花。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⑼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

      赏析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则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一天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诗中深深记载着白居易对江南的思念,令人遗憾的是,自居易却再也没能回到他牵挂的江南。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江南,永远成为了白居易心中,一段魂牵梦萦的美好回忆。

    [阅读全文]...

2021-12-21 22:43:17
  • 忆江南古诗内容

  • 忆江南古诗内容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定格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双调

      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词牌介绍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至宋人多将其叠为双调。

      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李德裕(787—849)为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762)时教坊已有此调名,玄宗末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曲名”下录有《望江南》。王国维曾据此以辩此调不始于李德裕,《乐府杂录》所言不确。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后记》则说明盛唐时已有《望江南》调作“三、五、七、七、五”者,并举天宝十三载崔怀宝赠薛琼琼一首为例,崔怀宝《忆江南》词云:“*生愿,愿作乐中筝。得*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其*仄、叶韵、句法均与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词同。明·杨慎《词品》卷一云:“《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陈旸《乐书》云:“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据以上诸说,《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且既关法曲,又关教坊曲。后白居易依此调作《忆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云“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此外,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故又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故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故又名《梦江南》《望江梅》。

      宋代常有将两首《忆江南》分作上下阙,成为一双调者。如王安石词九首,每首第一句均为“安阳好”,见《全宋词》卷九十八,故此调亦名《安阳好》。张鎡则以此调作《梦游仙》多首,见《全宋词》卷二百八十一。其《纪梦》一首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之句,故此调又名《梦游仙》《步虚声》等。

      古诗品读

      《忆江南》全首五句,最要注意的是末了一句。这里举皇甫松的两首作比较。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画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开头“兰烬”指灯花。灯残了,屏风上画的红蕉颜色也黯淡了,是说已是夜深时候。下三句写梦境:在梅雨时节听画船的笛声,十四字概括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光景,真象一幅名画。但是不无缺憾的是,这十四字若作为一首七绝的后半首,是韵味无穷的好诗;但作为《梦江南》,后面着一句“人语驿边桥”,便嫌全首情景不集中,难免“蛇足”之讥。这个调子的结构同《浣溪沙》一样,最忌末了拖一个孤另另的尾巴。

      皇甫松另一首却写的恰好: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这词开头写夜景,后三句写梦境,和前首作法全同。其所以胜过前首的,是末句紧接上两句,构成一个美好意境。“双髻”以局部见全体,写出整个美人的形象。“桃花柳絮”和笙声似无必然的联系,不同前首的笛声和雨声密切相关,但它的意境是相通的。唐人郎士元有一首《听邻家吹笙》七绝说: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无数花。

      不见吹笙之人,而想象笙声出于无数碧桃之下,这是以碧桃之艳形容笙声之美,以色写声,是艺术意境之所谓“通感”。这词以“桃花柳絮满江城”作背景,写吹笙的人,也有同样艺术效果。并且它用一个旖旎风光的回忆场景,反点第三句的“惆怅”,手法意象更曲折幽美了。

      《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皇甫松这两首是写“梦”,温庭筠有一首是写“望”,也是晚唐词里的`名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写一个女子盼望她的情人而终于失望的心情。她希望眼前过去的船只,必有一只是载她的情人归来的,然而望到黄昏,依然落空。于“过尽千帆”句之下,用“斜晖脉脉”七字作烘托,得情景相生之妙。“过尽千帆”是写眼前事物,也兼写情感,含有古乐府“天下人无限,慊慊独为汝”的意思。清代谭献词:“红杏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也同此意。

      “斜晖脉脉水悠悠”不仅仅是景语,也用它来点时间,联系开头的“梳洗罢”句,说明她从早到晚,已是整整望了一天了。也兼用它来表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斜晖脉脉”可以比喻她对情人的脉脉含情,依依不舍。“水悠悠”是指无情的他,象悠悠江水,一去不返。“悠悠”在这里是形容无情,如“悠悠行路心”,是说象过路的人对我全不关心。这样两面对比,才逼出下文“肠断白苹洲”的“肠断”来。若仅作泛泛景语看,“肠断”二字便没有来路,并且使全首结构松懈,显不出这末句“点睛”的作用。我以为,就这一词看,应如此体会,就温庭筠这一作家的人事部作品风格看,也应如此体会(温词手法都很精深细密,与韦庄清疏之作不同)。

      这词字字精炼,陪衬的字句都有用意:如开头的“梳洗罢”,也不是虚设之辞,含有“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古时人采苹花寄相思,末句的“白苹洲”,也关合全首情意。这好象电影中每一场景每一道具,都起特写的作用。末了五字必不是泛泛填凑。但是若不体会上句“斜晖脉脉水悠悠”七字情景交融之妙,则末句也会成为孤零零的尾巴,这样就辜负作者的匠心了。

      前人对这个调的末句,大概有承上、总结、转折、伸明等几种作法。“双髻坐吹笙”是承上,“肠断白苹洲”是总结,至于作转折的,如杨慎《咏雪》: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只欠剡溪舟。

      末句忽作怅望不满之辞,却有不尽之意。他另有一首《咏月》,也同此作法:

      明月好,流影浸楼台。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只是欠传杯。

      末句伸明本意的,比如王世贞的一首: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柔绿”十四字是美句,末着“家在五湖东”五字,意韵更足,是伸明也是补足,在这个调子里,似乎更胜于李煜的“花月正春风”。

    [阅读全文]...

2022-07-18 19:10:41
  • 描写回忆童年的古诗

  • 回忆,童年
  • 描写回忆童年的古诗

      童年的味道,是那么纯真,那么美好,那么快乐,下面是关于描写回忆童年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1、唐 吕岩《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宋 雷震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唐 崔道融《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5、南宋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6、清 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清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唐 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宋 杨万里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阅读全文]...

2022-05-16 10:22:34
忆发小的古诗 - 句子
忆发小的古诗 - 语录
忆发小的古诗 - 说说
忆发小的古诗 - 名言
忆发小的古诗 - 诗词
忆发小的古诗 - 祝福
忆发小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