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与古体诗词的区别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与古体诗词的区别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与古体诗词的区别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与古体诗词的区别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涓涓细流有来头,宽宽江面好行舟。
还忆当年灯一豆,
吾师窗下熬煤油。
一字一句诲不尽,
一生一世恩永久。
秋阳和暖天高远,
敬颂师尊岁月稠!
一颗丹心,播种行知二道;三尺讲台,浇灌四季风华;
五常师表,耕耘六极伟业;
七味生活,收获八方桃李;
九州胸怀,花开十全十美!
菊桂争艳馥满园,桃李缤纷展新颜。
传道授业连广宇,
化雨春风润心田。
良语忠言千百遍,
璞玉紫檀细琢研。
饮水思源谢师恩,
盼君康乐是吾愿。
丹心向教不辞艰,等闲苦寂伴华年。
微言彻耳传道业,
身仪悦目垂表范。
学深人誉名存后,
节高世仰德为先。
春秋几度勤耕耘,
播得桃李满人间。
祝福千里传,教诲记心间,
师德颂千古,
节气乾坤转,
快到金秋月,
乐在桃李园。
月下米兰飘幽香,屋内案前光微亮。
人生有成也有败,
唯有师恩终难忘。
一支笔启迪人生,三尺讲台写青春,
甘雨滋润桃李枝,
寸草难报三春晖。
一支粉笔行云流水;两鬓斑白无怨无悔;
三尺讲台尽显风采;
四季如春孜孜不倦;
五谷粗布淡泊名利;
六神会聚乐在其中;
七星拱月夜以继日.
若问世间多少爱,感念师恩深似海。
朝说古今事分合,
暮诉中外人去来。
一寸光阴胜黄金,
三尺讲桌赛舞台。
几度春秋绕银发,
笑看满园桃李开。
一言一行育桃李,一举一动做表率,
一字一句润心田,
*体诗和古体诗有什么区别
导语: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体诗或今体诗,而*体诗之前的诗歌一般为古体诗,那么两种诗有什么区别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古体和*体在句法、用韵、*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声韵,也可用仄声韵;*体一般只用*声韵。
*仄:古、*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仄,而*体讲究*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体诗。
*体诗是在南朝齐梁时期开始萌芽,而到初唐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它的特点是:
(1)字数固定。*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句数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可超过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韵(三百多句),但是句数都是偶数的。*体诗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见。所以,字数固定可以说是*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用韵严格。这指的是: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一首诗必须用同一韵的字,不许出韵;一般只用*声韵。
(3)讲究*仄。
(4)讲究对仗。
第(3)(4)两点是*体诗的本质特点。
古体诗是相对于*体诗而言的。作为一种体裁,古体诗的特点是不大讲究格律。凡是诗歌,多多少少总是要讲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韵,这就是一种格律;字句比较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这也是一种格律。这些因素,古体诗都是具备的,所以不能说古体诗完全不讲格律。但古体诗格律的'要求不像*体诗那么严,即前面所说的*体诗在字数、押韵、*仄、对仗四方面的要求,古体诗都没有。也就是说,古体诗不同于*体诗的地方在于:
(1)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可以用*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3)不讲*仄。
(4)不讲对仗。
古体诗也叫古诗。作为一种体裁来说,在*体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汉魏六朝五、七言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或古诗。在唐代*体诗产生以后,唐代的诗人除了写*体诗外,还继续写这种不大讲究格律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乐府等,也都可以称为古体诗。但是在*惯上,往往把“乐府”另立一类,而把其余的称为古诗,特别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称为古诗,这是狭义的古诗。
【拓展】
*体诗:
《五绝。咏牡丹》
朝晖映牡丹,不愧是花王。引领群芳秀,馨香赛洛阳。
(注:我校校长名朝晖)
《五绝。咏荷》
莲叶迎风碧,香腮映日红。植根污秽内,不肯堕泥中。
《五绝。咏月桂》
嫦娥舒广袖,月桂舞婆娑。月色和香洒,人间聚更多。
《五绝。咏红梅》
疏影随风动,幽香伴月生。能融千里雪,可化百年冰。
《五绝。咏菊》
开在秋风里,常为隐士吟。花残枝更傲,可叹被霜侵。
(注:我校王副*人到中年、不幸身患绝症、半路隐退,故作此诗怜之。)
《七绝。咏牵牛花》
形如喇叭曰牵牛,银汉迢迢织女愁。隔水相呼人不应,何人为造彩云舟?
(注:我校少先大队辅导员 陈老师兼管红领巾广播站,经常在广播中发通知、作宣传。故以喇叭花作比。校长认为喇叭花太俗气,后改为以兰花作比。)
《五绝。咏兰》
虽无牡丹艳,素雅自芬芳。稳占春光秀,香馨翠叶长。
(作者:沅江市凌云塔学校教师 肖力丰)
古体诗词:
1、咏蝉
知了声声唱,隐身桑柳桐。
只将清露饮,执意唤秋风。
2、北国凭吊
红豆江南树,不时伤客心。
畿辅荒原上,嚎啕故人魂。
3、宿鸭湖上
飞舟向烟渚,鲢鲤乱飞窜。
借问导游人,蟹虾上佳宴。
4、游南海禅寺
惶惶南海寺,窅窅钟声远。
*体诗和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诗和古体诗的主要区别,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体诗和*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2)*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古体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体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卓文君,白头吟---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义)
2,秦嘉,留郡赠妇诗---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义,信)
3,辛延年,羽林郎---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义,节)
4,蔡琰,悲愤诗---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终已(孝)
5,诸葛亮,梁甫吟---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勇)
6,乐府歌辞
【青阳】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霆声发荣,壧处顷听,枯槁复产,乃成厥命。
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々,惟春之祺。(仁爱)
【硃明】
硃明盛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
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仁爱)
【西颢】
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奸伪不萌,妖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既畏兹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智,节)
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仁爱)
7,古诗十九首---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和);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智);相去万
余里,故人心尚尔(忠,节)
古诗二首---结交莫羞贫,羞贫油不成(义)
8,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勇)
却东西门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顺应节气)
9,曹丕,至广陵马上作---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勇)
10,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智,和)
白马篇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勇)
圣皇篇
思一效筋力,糜躯以报国。(忠)
带铭
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礼)
书履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义,智)
书井
原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节)
懿氏谣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仁)
子产诵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我其与之。我有子弟,子产诲
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仁)
楚聘歌
有关古诗与词的区别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体诗和*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诗与词的区别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级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前两首为古诗,后一首为词,对于古诗来说,学生们都很熟悉,词是他们第一次接触, “古诗”和“词”的区别是: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拓展知识:诗与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形式不同。诗句式整齐,而词不整齐。格律诗只用*声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2、语言风格不同。诗显得庄重,词显得妩媚。“诗言志”,诗多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因为“词言情”,词则多写男女爱情、相思离别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3、题目方面不同。诗是自由取题目的,而词必须有词牌名。我们看到的“忆江南”其实是词的词牌名,常见的词牌名还有“渔歌子”、“满江红”、“水调歌头”等。词牌名就相当于今天歌曲的曲谱,不同词牌有不同的曲调,诗人拿到谱曲然后填词就是作词的过程。不同的词牌也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比如“忆江南”就是婉约的感情。
4、和音乐的关系方面不同。*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的最基本特征,是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
赠别古诗词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别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明]冯琦
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日月岂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风尘昏,黄云自飞飏。
侍臣尽改服,缇骑纷持杖。
矫矫山阴公,尺牍还内降。
庭蓄留侯策,帝厌王陵戆。
赤舄将去国,白麻别命相。
省垣及选部,一时尽屏放。
就中谁最贤,钟张尤倜傥。
两生躯干小,气欲排峦嶂。
新从上谷来,胆落临边将。
豺狼尽已屏,藜藿谁敢傍。
古来直节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优容,忍使居一障。
视汝舌尚在,幸汝身无恙。
莫忘国士遇,宁同庶人谤。
所惜正士去,满朝气凋丧。
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祸机酿。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观望。
稽首辞九庙,尚欲徼灵贶。
国本苟不摇,宁使臣言妄。
謇予非诤臣,执经侍帷帐。
吏隐类方朔,谏说慕袁盎。
威颜尚不接,肝胆终难谅。
知无匡世资,三山行将访。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
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深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了出来。“惟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客观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宋]张嵲
艾杼灭浇殪,方召*夷蛮。
夏书纪少康,小雅咏周宣。
送别古诗词合集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别古诗词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5、《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8、《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3、《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古诗词(精选1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沁园春·雪》
朝代:现代作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长恨歌》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菜根谭·概论》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篇》
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韩非子·大体》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修身》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北齐二首》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围炉夜话·第四五则》
不*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格言联璧·接物类》
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韩非子·大体》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权德舆《玉台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句》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荀子·荣辱》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权德舆《玉台体》
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文心雕龙·风骨》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唐才子传·卷一》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格言联璧·持躬类》
冬日之不滥,非爱冰也;夏日之不炀,非爱火也,为不适于身便于体也。——《管子·禁藏》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文心雕龙·体性》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小窗幽记·集法篇》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格言联璧·持躬类》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福禄寿三星高照,天地人一体同春。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股肱体合,则四海和*;上下猜贰,则封疆幅裂。——《梁书·列传·卷五十六》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传*录·卷上·徐爱录》
发号施令,若汗出于体,一出而不复也。——《贞观政要·卷八·论赦令》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荀子·富国》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围炉夜话·第十二则》
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传*录·卷上·徐爱录》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幼学琼林·卷二·身体》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愿君采葑菲,无以**妨。——李白《秦女卷衣》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曹植《洛神赋》
古诗词与古体诗词的区别
古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和歌行体古诗的区别
古诗词与*体诗的区别
生日祝福诗词古体诗
词与古诗词的区别
古诗和古体诗的辨别
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古体诗
诗词和古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词曲的区别
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绝与律的区别
宋词古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和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做和作的区别
格言与古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和词语的区别
古诗词与古风的区别
诗人与古诗词的区别
诗歌古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与文学的区别
古诗词曲和词的区别
论语与古诗词的区别
中外古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和古诗的区别
古诗和古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中船和舟的区别
古诗词和图案的区别
古诗词和汉语的区别
会古诗词与不会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