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王维的古诗

关于望王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望王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望王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望王维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02) 语录(1) 说说(3) 名言(4) 诗词(691) 祝福(1k+) 心语(79)

  • 王维的古诗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王维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王维的古诗

    1、《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3、《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6、《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7、《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8、《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9、《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0、《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11、《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2、《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13、《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14、《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5、《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16、《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17、《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18、《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19、《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20、《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抱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21、《赠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22、《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3、《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24、《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阅读全文]...

2022-04-14 17:57:16
  • 王维的古诗

  • 王维的古诗

      王维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一起来看看王维的古诗,欢迎读者参考!

      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

      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6、《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7、《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

      11、《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2、《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3、《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4、《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阅读全文]...

2022-04-17 05:37:48
  • 王维的古诗

  • 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王维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王维的古诗

    1、《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3、《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6、《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7、《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8、《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9、《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0、《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11、《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2、《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13、《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14、《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5、《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16、《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17、《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18、《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19、《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20、《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抱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21、《赠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22、《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3、《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24、《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阅读全文]...

2022-07-07 17:13:10
  • 王维的五言古诗

  • 王维的五言古诗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最擅长的就是五言诗,五绝和五律都写得很好,且多为咏山水田园之作。遣词造句言简意骇,通俗易懂,又让人难以忘怀。下面我们来看看王维的五言古诗,欢迎阅读借鉴。

      一、《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这首诗时,王维正游历江南,他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的五云溪(也称若耶溪),是他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的五首组诗中的第一首。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在这首诗中不仅如此,还通过花落、鸟鸣等“动”景,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同时也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二、《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一首眷怀友人之作,诗题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与王维相识。四句诗句句不离红豆,却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

      三、《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诗千万首,但这首与一般的送别诗完全不同,在于王维匠心独运的下笔着墨之处。在诗的'头一句,就“相送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不写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希望别后的重聚。

      四、《画》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的每一句读起来似乎都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读完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描绘的是“画”中所见。

      五、《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读作zhài),通“寨”,指防守的栅栏篱障,是王维在辋川(今陕西蓝田县)的别墅胜景之一。辋川别业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朋友裴迪逐处作诗,编成《辋川集》。这首诗是第五首,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六、《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在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县)住了十多年,久在异乡,忽然有一天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他强烈的乡思之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关于“故乡事”,可问的应该有一张A4纸那么长的清单,但诗人却选取家中窗前的一株腊梅,问同乡人梅花开了没……真的独具匠心。

      七、《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的是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在这首诗中,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八、《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隐居在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的,描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景色的诗,为山水名篇。他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九、《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于途中所作。描写了途中所见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十、《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信佛,自号“摩诘”,都带有佛教色彩,这首算得上是首禅诗,诗中有表现禅理,尤其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句。

      十一、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

    [阅读全文]...

2022-02-21 16:20:39
  • 关于王维的古诗

  • 关于王维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7、《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9、《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山中》

    [阅读全文]...

2022-05-01 04:13:55
  • 王维古诗《画》

  • 王维古诗《画》

      《画》一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下面是关于王维古诗《画》的内容,欢迎阅读!

      画

      作者:王维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春去:春天过去。

      3.惊:吃惊,害怕。这里主要是受惊飞起的意思。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

      首先此诗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

      首句“远看山有色”,写的是直观的客观物象。此乃“静境”,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得其有无限的风光。此色含义无穷,可是清秀俊朗红湿绿垂的美色,也可以是寒色苍苍的绝美佳色,更可以是奇傀峭拔的异色,唯有静心者能品之。第二句“*听水无声”,有“动境”,因为源头活水来。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在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且诗之所咏既然是画,则所画之物自然是无声的,与“*听”、“远听”有应无关,然而按逻辑说来,“反”包含有“正”,否定命题总先假设着肯定命题。“水无声”写的既是作为画这个客观事实,但同时又表示着画上的水本来应该有声而此刻也仿佛有声似的,因此才使得观者欲“*听”之,这即是高超的绘画艺术所起的移情作用之故。

      第三、四句的“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无声”一样,“人来鸟不惊”也是表示着鸟仿佛应该“惊”的,所以这说明画家笔下之鸟的逼真了。这里诗人以“*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

    [阅读全文]...

2022-04-19 20:45:25
  • 竹里馆古诗王维

  • 竹里馆古诗王维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竹里馆古诗王维,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诗。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景语,也无动人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淡无奇。然而它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淡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月夜幽林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美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幽静,以明月光影,反衬深林昏暗,表面看来**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手法,把倾洒着银辉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想象力。全诗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心境与自然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陈词。至于第一句“篁”与第三句“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茂密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用字造语都是**无奇。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一首名作,它妙处在于其所显示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淡中见高韵。它以自然、*淡为特征风格美又与它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清幽澄净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诗意境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那一清幽澄净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那一清幽澄净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诗思。更从全诗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

      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竹林七贤”之一,他和嵇康等人对当时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故事和阮籍《咏怀诗》中“起坐弹鸣琴”句意。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很像陶潜。只不过陶潜弹是无弦琴,而王维弹则是有弦琴。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气节。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情绪和气氛。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样。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联想,有寂寞沉郁感觉,画面是暗淡,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竹林,洒上一层银白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只有二十个字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题解】

      这首诗是《辋川集》王维二十首诗中第十七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句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篁”,竹林。“幽篁”,出自屈原《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竹乃是品性高雅的象征。苏东坡就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诗人独坐于其间的竹林,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幽深、茂密的竹的世界。

      诗人独坐幽篁,抚弄琴弦,一曲终了,情有不足,不禁掷琴而长啸。这样的情致,颇有些魏晋名士的味道。魏晋时,当世的七大名士嵇康、阮籍、山涛等人常常在竹林中喝酒、纵歌,史称“竹林七贤”。又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正巧阮籍也有一首关于弹琴的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从诗中我们知道,阮籍的琴声,是因为夜不能寐,要借之来*息内心的烦躁、矛盾。他的啸声,也同样是为了要发泄心中抑郁之气。而王维的“弹琴复长啸”又是为何呢?诗人并不言及,只是继续写他在竹林中弹琴、长啸的.情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深的竹林里,没有人知道诗人在干什么,只有一片明月,照映到他的身上。

      弹琴也好,长啸也好,都是诗人独自所为,在这深山茂林之间,连声响也难以传出,自然不会有外人知晓。然而,随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推移,明月突然跃出,照亮了诗人独坐的丛篁,就仿佛一位知音,倾听着诗人的心曲。

      夜中弹琴的阮籍,感受到清风为他吹解胸怀;独坐幽篁的王维,也同样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他的深情慰藉。只不过此时的王维隐居山林,不问世俗,心境*和,比起阮诗的意境,这首《竹里馆》要静谧、悠然得多。

      人不知而有日月知,此刻的诗人,脱略了俗世,却融入了自然,进入一种与自然同体、与大化同在的境界。

      读罢全诗,一幅图画已赫然眼前:幽幽的竹林中,诗人独坐其间,远离尘世嘈杂,既赏幽篁美景,复得琴啸之乐,再有明月相伴,物我一体,浑如天籁。试问,若非心灵澄净之人,如何写得出这清幽澄静之景?若无恬淡脱俗之心,又何来这忘情绝俗之音?

      【评解】

      全诗总共四句,表面看来,**无奇。诗中写景,只有六字:“幽篁”、“深林”、“明月”。“幽”、“深”、“明”三个形容词,也普通寻常,毫无新意巧思可言,仿佛只是随手写了眼前景物,没费什么功夫去刻画、涂饰。诗中写人,也只有六字:“独坐”、“弹琴”、“长啸”。既未绘其漫弹舒啸之状,也不见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亦没花任何笔墨来描状。

      然而,这首小诗却历来受人推许。它的妙处在于,营造了一种令人自然而然心向神往的意境。诗中的月夜深林之景,如此清幽;弹琴长啸之人,如此超然。可以想见,诗人是在忘却世情、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本就清幽澄净的竹林和明月悠然相会,而后命笔成篇的。诗人写这首诗,全是景之所至,情之所至,物与心会,意与景和。

      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静寂,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却是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

      自然、*淡的语言风格,与此诗清幽绝俗的意境相辅相成,可谓从自然中见至味,从*淡中见高韵。

      相传北宋词人秦观在汝南作官时久病不愈,朋友携王维的《辋川图》前来探望。秦观细细观看,“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心悦神愉,病竟不治而愈。一幅《辋川图》能有如此神效,这既有赖于画家的丹青妙笔,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王维《辋川集》诸诗所启示的动人遐想。正如宋人方回评价的,王维《辋川集》“虽各不过五言四句,穷幽入玄”。

      《竹里馆》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阅读全文]...

2022-04-18 18:57:46
  • 王维含禅意的古诗

  • 禅意
  • 王维含禅意的古诗

      在唐代诗坛里,王维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在*诗史上,他的山水诗更是与画相通,达到「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同时他又精通佛理,生前就被人们誉为「精禅上理」,逝后更有「诗佛」的称号。下面给大家分享含禅意的古诗,欢迎欣赏!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简析:此诗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简析: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成,物我两忘,以动写静,为高人达士作了传神的写照。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简析: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简析: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简析:此诗描写了一条青溪的幽秀景色,诗人用多彩的画笔,绘出青溪流经不同地方时呈现的不同画面。其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两句,以喧响的声音和幽冷的色调形成闹与静的强烈对比,如同一幅“有声画”。诗的末四句写出诗人心境的闲谈正如清川的闲淡,把自己的精神和自然的精神融和起来,意味隽永。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简析: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简析: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钱起归隐田园之举的赞赏,流露出作者渴望归隐的意愿。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

      拓展:有禅意的古诗

      1、鸟舍凌波肌似雪,新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髦时。

      2、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阅读全文]...

2021-12-09 04:03:45
  • 杂诗王维翻译及赏析(杂诗王维古诗)

  • 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来到万卷好书栏目。今天,我们来共读《唐诗三百首》中,五绝的第5篇,来自王维的《杂诗》。

    《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qǐ)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wèi)。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我家乡最*发生了什么事。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花窗前的那一株腊梅,开花了吗?

    诗人这种对话式的写法,很有情景代入感,我们很快就会在脑海中得到这样的一幅画面:诗人拉着老乡的手,在急切地问话。他是怎么说的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很口语的一句话,简单易懂:您刚从咱老家来,对老家的事儿应该很了解吧。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来日,是指对方动身前来的那天。绮(qi)窗,是雕饰精美的窗子。著(zhuó)花,就是开花的意思。诗人思乡心切,太想知道故乡的变化了,什么都想问,却一时间不知道从何问起,这时,心里忽然想起了家里那扇雕花的窗和窗前的那株梅花,于是便脱口而出: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那株梅花,开了没有?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了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他很想知道故乡的一切,心情急切到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两个“故乡”的叠用,是不加思索的,但却又是传神的——快快快,快来告诉我,咱老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可是,对方哪里知道他想了解什么?想必正在用疑问的眼神看着他:您想知道点儿什么呢?

    我想知道什么呢?诗人也在问自己。什么都想知道,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想知道的太多了,怎么说得完呢?

    这种心情,初唐的王绩在《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间》也曾写到过。他漂泊在外多年,在自家门口遇上了一位故乡来客,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握住人家的手问个不停,从老朋友到孩子,从家里的兄弟侄儿到旧日庭园,从新树柳行到茅草房,从竹子到梅花,从渠沟的水到石头上的青苔,从院子里的果树到林子里的花,仍然是意犹未尽。

    然而,同样是表达急切心情,王维却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绮窗寒梅的特写镜头,就这样出现在你我的脑海里,从此成了思乡的象征,再也抹不去。对比王绩的思乡,问了那么多,我们一个也没记住。这就是王维诗作高妙的地方,含蓄委婉,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这首诗,是《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杂诗三首》是诗人模仿江南乐府民歌风格,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每一首都浅显易懂,但精巧别致。

    这第二首诗最出名,也被称为“问梅”,描写的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那前两首写的什么呢?

    第一首是“寄书”,描写的是主人公盼望家乡书信的心情。“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意思是:我家住在孟津的大河边,门前正对孟津的渡口。那里常有开往江南的船来往,可我的信到底是寄过了没有?

    见有家乡来船,就连忙问自己:寄过了没有?寄过了,似乎又没有寄。这样的喃喃自语,似乎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其实,是心里盼着能有来自家乡的回信。诗人借这样的问句,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愁思。寄了家书,天天盼着能有回音,能知道家中情况,可是,内心里又害怕听到什么坏消息。那种又盼又怕的心情,夹杂着漂泊在外的怅惘,主人公想念家人那种失魂落魄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第三首诗,则是承接“问梅”,以妻子的口吻写的回信。“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意思是:才看见冬梅开过花,又听到春天的鸟儿开始啼叫。我内心忧愁,去看那些新生的春草,可却怕看到它在玉阶旁,渐渐地蔓延生长开来。

    这些诗都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孟津时的诗作。三首诗写出的是一样的缠绵深婉之情,也都是一样的不事雕琢,自然朴素。

    诗的内容讲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吧:

    《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qǐ)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wèi)。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万卷好书栏目下一期,继续讲读。

    和我一起读书吧!我是杜豆豆,倾一生之力,读万卷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欢迎关注我。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阅读全文]...

2022-01-08 05:02:22
  • 古诗送别王维

  • 送别
  • 古诗送别王维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关于古诗送别王维的内容,欢迎阅读!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注释

      ⑴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⑵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⑶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⑷但,只。

      讲解

      这首诗写的是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诗中“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及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22-04-10 08:46:41
望王维的古诗 - 句子
望王维的古诗 - 语录
望王维的古诗 - 说说
望王维的古诗 - 名言
望王维的古诗 - 诗词
望王维的古诗 - 祝福
望王维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