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关于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47) 语录(30) 说说(4) 名言(12) 诗词(687) 祝福(1) 心语(133)

  • 劝学古诗唐代颜真卿(作者颜真卿的劝学诗)

  • 1

    [宋代] 司马光 撰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2

    [唐代]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

    [先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

    [宋代]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学老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

    [唐代]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6

    [唐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7

    [宋代] 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8

    [唐代] 周昙

    老能劝学照馀生,似夜随灯到处明。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9

    [唐代] 罗邺

    大河*野正穷秋,羸马羸僮古渡头。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10

    [唐代] 薛能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导骑已多行剑阁,亲军全到*绵州。文翁劝学人应恋,魏绛和戎戍自休。唯有夜樽欢莫厌,庙堂他日少闲游。

    11

    [唐代] 张聿

    凤池开月镜,清莹写寥天。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悬。菱花凝泛滟,桂树映清鲜。乐广披云日,山涛卷雾年。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回首看云液,蟾蜍势正圆。

    12

    [宋代] 王安中

    安阳好,泮水盛儒宫。金字照碑光射斗,芸香书阁势凌空。肃肃采芹风。来劝学,乡D9F0首文翁。岁岁青衿多振鹭,人人彩笔竞腾虹。九万奋飞同。

    13

    [唐代] 王轩

    当时计拙笑将军,何事安邦赖美人。一自仙葩入吴国,从兹越国更无春。

    14

    [唐代] 薛能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导骑已多行剑阁,亲军全到*绵州。文翁劝学人应恋,魏绛和戎戍自休。唯有夜樽欢莫厌,庙堂他日少闲游。

    15

    [唐代] 张籍

    昔日同游漳水边,如今重说恨绵绵。天涯相见还离别,客路秋风又几年。

    16

    [唐代] 王建

    *移松树初栽药,经笔书签一切新。铺设暖房迎道士,支分闲院著医人。买来高石虽然贵,入得朱门未免贫。惟有好诗名字出,倍教年少损心神。

    17

    [宋代] 孙应时

    露门劝学首群公,石室还来复古风。垂世文章崔蔡石,济时勋业管萧中。持*愿取乘舟势,纳约先看补衮功。力巩*知有道,先生心事与天通。

    [阅读全文]...

2021-12-13 07:51:16
  • 刘长卿古诗大全(唐代刘长卿的诗有哪些)

  • 刘长卿是唐代诗人,他自言“五言长城”。*评价他的诗作“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

    诗词君读刘长卿的诗,自觉悠然清雅,余味无穷。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刘长卿的诗,一起来读一读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这是刘长卿最为知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非常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如今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这是作者被贬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写作者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感人至深。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翰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阅读全文]...

2022-03-18 13:45:12
  • 劝学唐颜真卿古诗71句

  • 经典
  • 欣赏颜真卿《劝学诗》

      《劝学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诗作。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颜真卿《劝学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劝学诗

      唐·颜真卿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时应该不分昼夜学*,通过努力学*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创作背景】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所作。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阅读全文]...

2022-03-26 02:18:28
  • 听弹琴刘长卿古诗的意思(弹琴刘长卿古诗赏析 )

  • 今人多不弹。

    ——七弦琴奏出幽静、清雅的曲调,静静倾听,如同松林清风。我虽然非常喜欢古时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已大多不弹奏了。

    静听古调,如同置身于松林听涛,不由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色。世事凡尘,皆化为身外之物。这一刻,什么仕途、什么名利,都化作清风而去,唯有作者的心灵沉醉于这古调声中,和着松涛声响,感受七弦琴的悠扬。只是这弦中之清凉,不由得让人感慨世态炎凉、官场纷繁。

    写这首《听弹琴》时,正是刘长卿仕途不顺之时。刘长卿刚完成科考中了进士,结果赶上了安史之乱,跑到江苏避难,后在肃宗年间做了长州尉,还被诬陷入狱,被大赦后做了个小小的海盐令,还是代理职务。初入官场,便遭劫难。此时听得琴师的弹琴,引起了共鸣,写下了这首《听弹琴》。

    《听弹琴》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刘长卿静听弹琴,夸奖琴师技艺高超,以今人不识古调之美,来抒发自己受冷遇而怀才不遇和知音难觅的遗憾。短短的20个字,从对琴声的赞叹,转到对自身的感慨,从中不难读出诗人孤高自赏、不落世俗的志趣。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也正是刘长卿一生的真实写照。从玄宗年代中了进士,历经四朝皇帝,做了一辈子小官,就没有顺利过,一次入狱、两次被贬。自己的刚正直言,得罪了多少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漂泊一生,坎坎坷坷,数次进出京城,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唯有诗歌让他找到心灵的归宿,诗不在长,五言足矣,自己给自己一个名号”五言长城”。

    刘长卿始终处在犹豫和无奈中,内心好像从来没有打开过,沉闷着、彷徨着。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落日下,风雪中,望着那扇柴门,刘长卿既希望那扇门向自己打开,走出去,找寻一片天地,给自己一个入世的机会。又害怕那扇门真的打开,外面的世界会让他头破血流。

    在这种犹豫和矛盾中,他既有《听弹琴》的*静和渴望,也有《送上人》中对”世外桃源”的追求和放弃,更有《送灵澈上人》中的孤独和无奈。

    一路奔波、一路坎坷,最终在江州,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寻找心灵的共鸣,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阅读全文]...

2022-06-29 16:04:42
  • 刘长卿最著名的十首诗(刘长卿古诗代表作)

  • 唐朝诗坛,以五言诗见长的诗人中,刘长卿绝对堪称一代宗师,自称为“五言长城”。总体来讲,刘长卿的诗情感以深婉见长,所谓“深”代表不浅薄,所谓“婉”,代表含蓄慰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唐朝著名诗人刘长卿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刘长卿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生活穷困,为了生计远游,为了能够谋取功名,他不断的活动。在刘长卿的诗歌创作生涯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求仕无成时期;其二是两次遭到迁谪,这一时期成就最大;其三则是被免官,处于人生暮年时期,这一时期的诗影响力较小。

    第一个时期,刘长卿的诗歌已酬赠感遇和边塞诗为主,诗文中能够体现深刻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反映出具备大才之士不幸遭遇的悲愤之情。边塞诗是成就较高的,描写出边疆战争之惨烈之情景,又站在战士的角度抒发久成难归、功业无成的悲惨遭遇,同时对边疆将领骄奢生活又不能体恤士兵的行为之愤慨。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诗,色彩慷慨悲怆,气势充沛,具备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第二个时期,刘长卿终于入仕,但仕途坎坷,后经历安史之乱,看到社会动乱,请缨从戎,这一时期的诗体现出刘长卿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实主义精神更加浓重。由于接连迁谪,处境和思想产生变化,慷慨之气减弱,悲痛之气越发浓重。诗文反映社会问题的内容较少,感叹个人悲惨遭遇的诗较多,是替同样遭遇的文人发出怒吼。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刘长卿的诗较为成熟,也是使其在唐朝诗坛奠定地位的关键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刘长卿诗歌创作的衰退时期,写社会现实的诗较少,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较多,还有应酬性的诗篇。此时期的诗文,体现刘长卿政治上的进步,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增进,并没有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因此,暮年刘长卿的诗篇,并未体现壮士未酬之大气,艺术价值较低,思想性较差,是其一生诗文成就最低的时期。

    总体来讲,刘长卿的诗文艺术成就还是比较突出的,语言工秀又委婉,尤其五言诗影响力较大。从声律角度来看,*仄声调运用娴熟又严谨。从用韵角度来看,刘长卿的五言诗声文并茂,具备超高的审美效果。从音韵方面来看,刘长卿的诗,用不同的韵会产生不同的声情。在意象运用方面,刘长卿的诗也有独特之处,情有独钟,包含丰富的意象群,也寄托诗人的情感。

    总之,刘长卿在诗坛存在一定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唐朝诗坛由盛而终的过渡诗人,从盛唐乐观向上、意气风发、气宇轩昂的精神状态,到一种冷落的寂寞境界。他的五言诗是一座山峰,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刘长卿十首诗作,尤其五言诗,绝对可以称之为巅峰之作。

    温汤客舍

    [唐代]刘长卿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过裴舍人故居

    [唐代]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送卢侍御赴河北

    [唐代]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月下呈章秀才

    [唐代]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唐代]刘长卿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

    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

    渐知行*北,不见鹧鸪飞。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唐代]刘长卿

    万古巴丘戍,*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阅读全文]...

2022-04-12 05:02:43
  • 刘长卿《新年作》唐诗鉴赏

  • 新年,唐诗
  •   【原文】

      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⑴。

      老至居人下⑵,春归在客先⑶。

      岭猿同旦暮⑷,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⑸,从今又几年。

      【注释】

      ⑴天畔:天边,指潘州南巴,即今广东茂名。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⑵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客:诗人自指。

      ⑶“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⑷岭:指五岭。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⑸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白话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长卿被贬为南巴尉后新年抒怀之作。唐肃宗至德三年(758年)春天,作者因事由苏州长洲尉被贬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遭贬之因,据《送长洲刘少府贬南巴使牒留洪州序》记载:“曩子之尉于是邦也,傲其迹而峻其政,能使纲不紊,吏不期。夫迹傲则合不苟,政峻则物忤,故绩未书也,而谤及之,臧仓之徒得骋其媒孽,子于是竟谪为巴尉。”(《毗陵集》)可见是受诽谤获罪被贬。这首诗是迁至潘州次年,即干元二年(759年)后所作。

      【赏析】

      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诗人满腹冤屈化作一句诗语:“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人欢己悲,伤悲之泪“潸然”而下。其实,伤心泪早就洒于贬途:“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毗陵集》)联系仕宦偃蹇,很难自控,而有“新年向国泪”(《酬郭夏人日长沙感怀见赠》)。这与“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处。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是由薛道衡“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化出,在前人单纯的思乡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感的厚度。两句有感而发,自然浑成,诚为甘苦之言。使笔运意,纯熟圆浑,字凝句炼,素来是诗人的所长,“老至”句承“独潸然”,“春归”句承“新岁切”,脉络细致,情意深沉。诗人有感年华“老至”,反遭贬而“居人下”。新年伊始,天下共春,而仍滞留炎南天畔,升迁无望,故有时不我待、春归我先之感。悲愤郁积,不能自己,因此连续以四句伤情语抒发。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二句描绘天畔荒山水乡节序风光。猿啼积淀着哀伤的诗歌意象。“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古谣,引发怨苦,以此属引凄厉之声度入诗中,与北方呜咽陇水同是感伤的声态意象,都令人怀悲而思归。刘长卿的仕历活动主要在南方,其诗中有很多表现猿啼的句子:“梦寐猿啼吟”、“万里猿啼断”、“猿啼万里客”。而这里犹再重之“同旦暮”——早晚、日夜时时在耳,起哀伤,动归思,进而把“乡心切”刻划得淋漓尽致。这新岁元日的惆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远望,江流岸柳不但没有给诗人带来生机和新意,相反,风烟一空,濛濛笼罩,倒给诗人心头蒙上一层厚厚的愁雾。

      在抑郁、失落的情绪中诗人发出了长长的慨叹:“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这里借用贾谊的典故,洛阳才子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脱颖初露,而为*宿老谗毁,疏放为长沙太傅。诗人这次遭贬,也是以功蒙过,怏怏哀怨,时有流露:“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佑江亭》)故引贾谊为同调,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已似”之感。而自忤权门,担心滞此难返,不免生出“从今又几年”的忧虑。至此诗人引颈遥望长安,归心不已,步履迟迟的徘徊背影已如在眼前;似可听见深深的长吁短叹。

      诗的情感哀切深至,颔联意绪剀切,首尾感叹往复。唯颈联写景,淡密而不显焕,情致悱恻。全诗结体深沉,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卢文昭语)的风致。就其风骨而言,则属大历家数,呈露顿衰之象。

    [阅读全文]...

2022-05-20 08:44:38
  • 关于劝学的诗句_劝学古诗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关于劝学的诗句,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 王安石《赠外孙》

    2、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

    4、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观书有感》

    5、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绝句》

    6、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7、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

    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0、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 《劝学》

    1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

    1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1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

    1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读 书》

    17、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18、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

    19、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长。 傅玄 《杂诗》

    2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

    21、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 《留诲曹师等诗》

    22、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2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

    24、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 《剑客》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长歌行》

    26、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

    2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28、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

    2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阅读全文]...

2022-05-19 21:18:53
  • 励志劝学的古诗

  • 励志,阅读
  • 励志劝学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励志劝学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善端天赋本无殊,力穑之余好读书。莫讶劝农因劝学,须知公相起犂锄。——张榘《劝农二绝》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赵恒《劝学诗》

      4、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6、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9、读书之乐乐无穷,春夏秋冬乐其中。风雨霜雪频相戏,合窗展卷自从容。——翁森《四时读书乐》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1、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12、香杀柑花麝不如,晚窗重理读残书。——郑会《斋中独坐》

      13、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

      14、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1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16、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赵恒《劝学诗》

      17、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读书萤。——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18、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生志,一截寒窗一举汤。——熊伯伊《四季读书歌·冬》

      19、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歌》

      20、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2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2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天下》

      2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27、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随园诗话补遗》

      2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3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31、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李商隐《归墅》

      32、愿尔一祝后,读书日日忙。——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3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钱鹤滩《明日歌》

      3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3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6、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3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3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

      39、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张籍《卧疾》

      40、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翁森《四时读书乐春》

      41、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4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汪洙《神童诗》

      44、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4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46、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仿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熊伯伊《四季读书歌·秋》

      47、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48、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劝学》

      4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阅读全文]...

2021-12-17 00:36:03
  • 听弹琴古诗的意思翻译(弹琴刘长卿古诗翻译)

  •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七弦琴奏出幽静、清雅的曲调,静静倾听,如同松林清风。我虽然非常喜欢古时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已大多不弹奏了。

    静听古调,如同置身于松林听涛,不由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色。世事凡尘,皆化为身外之物。这一刻,什么仕途、什么名利,都化作清风而去,唯有作者的心灵沉醉于这古调声中,和着松涛声响,感受七弦琴的悠扬。只是这弦中之清凉,不由得让人感慨世态炎凉、官场纷繁。

    写这首《听弹琴》时,正是刘长卿仕途不顺之时。刘长卿刚完成科考中了进士,结果赶上了安史之乱,跑到江苏避难,后在肃宗年间做了长州尉,还被诬陷入狱,被大赦后做了个小小的海盐令,还是代理职务。初入官场,便遭劫难。此时听得琴师的弹琴,引起了共鸣,写下了这首《听弹琴》。

    《听弹琴》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刘长卿静听弹琴,夸奖琴师技艺高超,以今人不识古调之美,来抒发自己受冷遇而怀才不遇和知音难觅的遗憾。短短的20个字,从对琴声的赞叹,转到对自身的感慨,从中不难读出诗人孤高自赏、不落世俗的志趣。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也正是刘长卿一生的真实写照。从玄宗年代中了进士,历经四朝皇帝,做了一辈子小官,就没有顺利过,一次入狱、两次被贬。自己的刚正直言,得罪了多少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漂泊一生,坎坎坷坷,数次进出京城,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唯有诗歌让他找到心灵的归宿,诗不在长,五言足矣,自己给自己一个名号”五言长城”。

    刘长卿始终处在犹豫和无奈中,内心好像从来没有打开过,沉闷着、彷徨着。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落日下,风雪中,望着那扇柴门,刘长卿既希望那扇门向自己打开,走出去,找寻一片天地,给自己一个入世的机会。又害怕那扇门真的打开,外面的世界会让他头破血流。

    在这种犹豫和矛盾中,他既有《听弹琴》的*静和渴望,也有《送上人》中对”世外桃源”的追求和放弃,更有《送灵澈上人》中的孤独和无奈。

    一路奔波、一路坎坷,最终在江州,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寻找心灵的共鸣,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阅读全文]...

2022-02-04 18:29:14
  • 刘长卿:弹琴

  •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1、泠泠:洋溢貌。

      2、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3、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译文:

      凄清的音乐发自七弦古琴,

      静静细听是风入松的古音。

      我就爱这令人神往的古曲,

      只可惜如今世上不太流行。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阅读全文]...

2022-01-11 16:42:43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 句子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 语录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 说说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 名言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 诗词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 祝福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