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思乡的刘长卿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思乡的刘长卿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思乡的刘长卿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思乡的刘长卿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今人多不弹。
——七弦琴奏出幽静、清雅的曲调,静静倾听,如同松林清风。我虽然非常喜欢古时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已大多不弹奏了。
静听古调,如同置身于松林听涛,不由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色。世事凡尘,皆化为身外之物。这一刻,什么仕途、什么名利,都化作清风而去,唯有作者的心灵沉醉于这古调声中,和着松涛声响,感受七弦琴的悠扬。只是这弦中之清凉,不由得让人感慨世态炎凉、官场纷繁。
写这首《听弹琴》时,正是刘长卿仕途不顺之时。刘长卿刚完成科考中了进士,结果赶上了安史之乱,跑到江苏避难,后在肃宗年间做了长州尉,还被诬陷入狱,被大赦后做了个小小的海盐令,还是代理职务。初入官场,便遭劫难。此时听得琴师的弹琴,引起了共鸣,写下了这首《听弹琴》。
《听弹琴》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刘长卿静听弹琴,夸奖琴师技艺高超,以今人不识古调之美,来抒发自己受冷遇而怀才不遇和知音难觅的遗憾。短短的20个字,从对琴声的赞叹,转到对自身的感慨,从中不难读出诗人孤高自赏、不落世俗的志趣。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也正是刘长卿一生的真实写照。从玄宗年代中了进士,历经四朝皇帝,做了一辈子小官,就没有顺利过,一次入狱、两次被贬。自己的刚正直言,得罪了多少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漂泊一生,坎坎坷坷,数次进出京城,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唯有诗歌让他找到心灵的归宿,诗不在长,五言足矣,自己给自己一个名号”五言长城”。
刘长卿始终处在犹豫和无奈中,内心好像从来没有打开过,沉闷着、彷徨着。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落日下,风雪中,望着那扇柴门,刘长卿既希望那扇门向自己打开,走出去,找寻一片天地,给自己一个入世的机会。又害怕那扇门真的打开,外面的世界会让他头破血流。
在这种犹豫和矛盾中,他既有《听弹琴》的*静和渴望,也有《送上人》中对”世外桃源”的追求和放弃,更有《送灵澈上人》中的孤独和无奈。
一路奔波、一路坎坷,最终在江州,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寻找心灵的共鸣,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唐朝诗坛,以五言诗见长的诗人中,刘长卿绝对堪称一代宗师,自称为“五言长城”。总体来讲,刘长卿的诗情感以深婉见长,所谓“深”代表不浅薄,所谓“婉”,代表含蓄慰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唐朝著名诗人刘长卿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刘长卿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生活穷困,为了生计远游,为了能够谋取功名,他不断的活动。在刘长卿的诗歌创作生涯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求仕无成时期;其二是两次遭到迁谪,这一时期成就最大;其三则是被免官,处于人生暮年时期,这一时期的诗影响力较小。
第一个时期,刘长卿的诗歌已酬赠感遇和边塞诗为主,诗文中能够体现深刻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反映出具备大才之士不幸遭遇的悲愤之情。边塞诗是成就较高的,描写出边疆战争之惨烈之情景,又站在战士的角度抒发久成难归、功业无成的悲惨遭遇,同时对边疆将领骄奢生活又不能体恤士兵的行为之愤慨。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诗,色彩慷慨悲怆,气势充沛,具备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第二个时期,刘长卿终于入仕,但仕途坎坷,后经历安史之乱,看到社会动乱,请缨从戎,这一时期的诗体现出刘长卿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实主义精神更加浓重。由于接连迁谪,处境和思想产生变化,慷慨之气减弱,悲痛之气越发浓重。诗文反映社会问题的内容较少,感叹个人悲惨遭遇的诗较多,是替同样遭遇的文人发出怒吼。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刘长卿的诗较为成熟,也是使其在唐朝诗坛奠定地位的关键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刘长卿诗歌创作的衰退时期,写社会现实的诗较少,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较多,还有应酬性的诗篇。此时期的诗文,体现刘长卿政治上的进步,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增进,并没有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因此,暮年刘长卿的诗篇,并未体现壮士未酬之大气,艺术价值较低,思想性较差,是其一生诗文成就最低的时期。
总体来讲,刘长卿的诗文艺术成就还是比较突出的,语言工秀又委婉,尤其五言诗影响力较大。从声律角度来看,*仄声调运用娴熟又严谨。从用韵角度来看,刘长卿的五言诗声文并茂,具备超高的审美效果。从音韵方面来看,刘长卿的诗,用不同的韵会产生不同的声情。在意象运用方面,刘长卿的诗也有独特之处,情有独钟,包含丰富的意象群,也寄托诗人的情感。
总之,刘长卿在诗坛存在一定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唐朝诗坛由盛而终的过渡诗人,从盛唐乐观向上、意气风发、气宇轩昂的精神状态,到一种冷落的寂寞境界。他的五言诗是一座山峰,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刘长卿十首诗作,尤其五言诗,绝对可以称之为巅峰之作。
温汤客舍
[唐代]刘长卿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过裴舍人故居
[唐代]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送卢侍御赴河北
[唐代]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月下呈章秀才
[唐代]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唐代]刘长卿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
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
渐知行*北,不见鹧鸪飞。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唐代]刘长卿
万古巴丘戍,*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刘长卿是唐代诗人,他自言“五言长城”。*评价他的诗作“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
诗词君读刘长卿的诗,自觉悠然清雅,余味无穷。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刘长卿的诗,一起来读一读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这是刘长卿最为知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非常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如今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这是作者被贬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写作者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感人至深。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翰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刘长卿在唐朝大历年间诗名藉甚,诗名在"大历十才子"之上。他自称"五言长城",对自己的诗歌成就极为自信。时人常将刘长卿与钱起、郎士元和李嘉祐并称,他很不屑地说:"今人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他到处题诗,往往连姓都不写,落款只有"长卿"二字。
刘长卿虽然诗名卓著,可仕途却颇多坎坷。他33岁时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 刘长卿在任上"使纲不紊、吏不欺",很有能力,不到一年又晋升为海盐令(今浙江省海盐县),后被大官僚吴仲儒所诬陷,下苏州狱。乾元元年(758),被贬潘州南巴尉,即今高州县以及电白县麻岗附*一带的地方。县尉,是掌一县军事之官。
在流放的路上刘长卿遇到了从白帝城遇赦归来的李白。刘长卿写了一首诗赠给李白: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两人一个是遇赦,一个正遭贬,一欢一悲,心境也就自然不同。两个唐朝诗坛上的顶尖人物,在这种境遇中谋面,让人倍感凄苦。
在赴潘州南巴路过长沙时,诗人有感于汉朝贾谊的被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长沙过贾谊宅》,借咏史之名,将自己的愤懑之情发泄得淋漓尽致:
三年谪宦比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大历五年(770),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鄂岳转运判官,不久又得罪了顶头上司鄂岳观察使吴仲孺。吴仲孺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女婿,他又诬陷刘长卿贪污公款20万缗。结果刘长卿又被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高仲武说他"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
刘长卿在江浙任职时,有一次在乌程开元寺与诗人李嘉祐等名士畅谈诗文,女道士李季兰也在场。李季兰也是当时享有盛名的才女诗人,她知道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也就是"疝气",经常要用布兜托起阴囊,才可减少痛楚,于是跟刘长卿开玩笑,吟了一句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山气"谐音"疝气",刘长卿当即也回了一句陶渊明的诗"众鸟欣有托",于是举座大笑。
在刘长卿的一生中,这种快乐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一生苍凉,曾经遭遇三次兵祸,据说在开元十四载(755)他可能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唐上元元年(760),西节度副使、宋州刺史刘展造反,朝廷命*卢兵马使田神功出兵讨伐,刘展兵败被杀后,田神功在江淮大掠十天,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一下子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
却见同官喜复悲,此生何幸有归期。
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德宗建中二年(781),刘长卿受任随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和贞元元年(785)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百姓苦不堪言。刘长卿的一首名叫《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谕》的诗记录了他迎接朝廷军队时的情景。
不敢淮南卧,来趋汉将营,
受辞瞻左钺,扶疾抗前旌。
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
水归余断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74岁的刘长卿,披着满头白发,穿着补丁衣服,带着税款酒浆,高高兴兴地迎接吕、时两位大人军次随州,征讨逆贼。这是何等的悲壮苍凉。
唐诗宋词歪解——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孤云将野鹤;
皇上你说我们将要去野外狩猎仙鹤。【孤,称孤道寡,即尊上;云,说;野,狩猎于野。】
岂向人间住;
怎能去有人烟的地方停留。【向,去,前往;人间,有人烟的地方;住,停下。】
莫买沃洲山;
(就像)不要到岛上和山上去买肥沃的土壤。【沃,沃土,肥沃的土壤;洲,水中的陆地。】
时人已知处;
现在的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这些常理(才对)。【时,时下,现在;处,常理。】
刘长卿在苏州等待“重推”,这一等就差不多是十年,在这将*十年期间,刘长卿在江浙游荡,寻幽探胜,交结僧人。该诗便作于此时期。
这是专门写给皇上的一首诗,上人,人上之人,即九五至尊!
该诗写了两条常理,猎鹤不能到有人烟的地方去,买沃土也不要去贫瘠的岛上和山上。该诗旨在抱怨,抱怨皇上不能物尽其用,让自己这个“贤士”做些小吏的工作甚至是闲着,这都是不合常理的!体现了作者官路不顺的郁郁之情!
从诗的内容来看,该诗已涉大不敬,或许是受和尚解“空”的影响,所以作者才有胆子写出这么一首诗,不过这也应该只是作者写来自娱,不便示人!
作者性格刚强,不屑于卑躬屈膝,只是把自己的不得志归结于皇上不懂得赏识。只是,皇上忙于*乱,再加藩镇割据、宦官*,并没有那么多闲心去寻贤访才!
这首诗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学会变通,不要死守常理,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思乡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乡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苏轼: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6.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孟浩然:宿建德江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上人》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刘长卿《王昭君歌》
只恨汉家多苦战, 徒遗金镞满长城。——刘长卿《疲兵篇》
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亲。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
湖畔春山烟点点, 云中远树墨离离。——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愁如客何。——刘长卿《清明日青龙寺上方》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刘长卿《过裴舍人故居》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 ——刘长卿《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刘长卿《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刘长卿《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刘长卿《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刘长卿《送侯中丞流康州》
建德知何在,长江问去程。——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落日开乡路,空山向郡城。——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刘长卿《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翠微关上*,瀑布林梢悬。——刘长卿《关门望华山》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刘长卿《清明日青龙寺上方》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刘长卿《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刘长卿《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刘长卿《送李侍御贬郴州》
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刘长卿《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桂林无叶落,梅岭自花开——刘长卿《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刘长卿《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耕。——刘长卿《过前安宜张明府郊居》
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刘长卿《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刘长卿《寄龙山道士许法棱》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刘长卿《代边将有怀》
白露空沾九原草,青山犹闭数株松。——刘长卿《双峰下哭故人李宥》
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刘长卿《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
白露苍苍抱枝宿。不知何事守空山,万壑千峰自愁独。——刘长卿《山鸲鹆歌》
白露变时候,蛩声暮啾啾。——刘长卿《睢阳赠李司仓》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1、谪宦:官吏被贬职流放。
2、栖迟:居留。
3、楚客:指贾谊,也包括自己和别的游人。长沙古属楚国境。
4、汉文句:汉文帝在历史上有明主之称,但他绐终不能重用贾谊,最后又出谊为梁怀王太傅,梁王坠马死,谊因此也抑郁而死。
5、湘水句:贾谊往长沙,渡湘水时,曾为赋以吊屈原。
译文:
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
千秋万代,长给楚客留下伤悲。
古人去后,我独向秋草中觅迹;
旧宅萧条,只见寒林披着余晖。
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
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
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
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
赏析:
诗似是作者赴潘州(今广东茂名市)贬所,路过长沙时所作。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衣,暗寓自身迁谪。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气象。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隐约联系自己而今赁吊贾谊。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全诗虽是吊古,实在伤今,借怜贾以自怜。语方含蓄蕴藉,感情哀楚动人。
《新年作》
作者: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释:
1、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2、已似句: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译文:
新年中思念家乡的心情更为急切,
独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泪?
年纪已经老大了却依旧寄人篱下,
春天脚步多么轻快比我更早回归。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
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象西汉的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
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
赏析:
诗人曾被贬南巴尉,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无限离愁,跃然纸上。
关于思乡的刘长卿的古诗
刘长卿的古诗有吗
刘长卿写的古诗
刘长卿诗句
刘长卿的五言古诗
送刘长卿的古诗
古诗人刘长卿的诗
刘长卿的古诗家书
弹琴刘长卿的古诗
刘长卿古诗的特点
刘长卿春分的古诗
描写刘长卿的古诗
唐朝刘长卿的古诗
刘长卿的古诗名字
劝学的古诗唐刘长卿
立春的古诗唐刘长卿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古诗
唐代刘长卿的送云澈古诗
刘长卿古诗带拼音的诗
刘长卿写的古诗5字4行
刘长卿的古诗送上人
初中学的刘长卿的古诗
古诗刘长卿的听采茶纪
唐刘长卿的古诗拼音版
浅析刘长卿的怀古诗
送灵澈古诗唐刘长卿的感受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古诗
刘长卿的古诗是小学生学的
刘长卿的五言绝句古诗
刘长卿的古诗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