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氓的古诗考题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氓的古诗考题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氓的古诗考题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氓的古诗考题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赤壁阅读题及答案
赤壁·依然形胜扼荆襄
(清)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首联从山川形胜落笔,突出此地的险峻及其军事战略要地的地位,并自然引出赤壁古战场,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B.颔联和颈联对仗工巧,显示出作者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同时文字中隐寓曹操在此兵败而周瑜得胜成为英雄的历史画卷。
C.诗歌中的“故垒”,“乌鹊南飞”“大江东去”“月明”是亘古以来一直存在的景象,但在作者笔下因化用典故而使它们各自带上了丰富的意蕴。
D.全诗有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但不是细笔渲染,着意表现,更多的是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来抒写自己的感慨。
15.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题材一致,且都是怀古诗,但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请简要阐述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6分)
答
14.C(“故垒”不是亘古以来的景象,它是人文景观;“月明”也谈不上化用典故)
15.赵翼在诗歌中由今思昔,既表达了对三国英雄的崇敬和追怀,更有一种自然永恒而昔日风流不在的今昔之感,并在结尾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归隐之意。(3分)杜牧诗由赤壁遗物引发怀古之幽情,表面是在感慨天时的偶然因素改变了历史轨迹,实际是表达机遇造人的哲理,内心深处或许对周瑜的战绩并不太认可,或许另有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3分)其他合理即可得分
【注释】
⑴形胜:位置优越,地势险要之地。扼:控制,扼住。荆襄:荆州和襄阳。
⑵故垒:古代的堡垒。
⑶乌鹊:指喜鹊,或说是乌鸦与喜鹊,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⑷周郎:即周瑜。
⑸陈迹:过去的事迹。
⑹沧浪:这里指渔歌。
【翻译】
昔日的形胜依旧扼住了从赤壁通往荆州、襄阳的路,赤壁的.山前,古老的堡垒绵长。又是乌鹊南飞之时,但已经没有魏国了;大江依然东去,周瑜般的人物又在哪有?古代人物千秋永在,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一片大好河山,只不过是历经百战的一片战场。今日经过已经是陈年旧事了一切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唯有渔夫在月光下唱着歌谣。
这首诗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来表现今昔之感,并以冷静幽远的笔墨,抒怀“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归隐之志。全诗用典自然,对仗工整,境界辽阔,感情激荡。
赤壁赋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赤壁赋》完成练*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 举匏尊以相属( ) 挟飞仙以遨游( ) 山川相缪(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七月既望 举酒属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赤壁赋( )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赵尝五战于秦
C、寄蜉蝣于天地 D、其势弱于秦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任意东西 D、顺流而东也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
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抱明月而长终
4、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木兰诗的考题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考题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k )( hán )
机杼(..zhù )
军帖.( těi )
燕.山(yān)
朔.气(shuò )
金柝. (tuò)
红妆.( zhuāng )
胡骑.( jì )傍.
地走( bàng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用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出自本文的成语扑朔迷离,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三、 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 1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 )通( 贴 ),_粘贴,贴上
2 、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火 )通( 伙 ),伙伴_同伴,战友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我)去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五、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
2.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3. 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中考题木兰诗
一 填空题
《木兰诗》选自 宋 (代) 郭茂倩 编的 《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 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与 《孔雀东南飞》 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 解释下列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对着 )( 门 )
2不闻机杼声( 织布梭子 )
3 惟闻女叹息( 只 )
4问女何所忆( 思念)
5军书十二卷( 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
6愿为市鞍马( 为此 )( 买 )( 泛指马和马具 )
7旦辞爷娘去( 早晨 )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水流声 )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马叫的声音 )
10万里赴戎机( 战争 )
11关山度若飞( 过 )
12朔气传金柝( 北方 )(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
13寒光照铁衣( 铠甲 )
14策勋十二转( 记功 )
15赏赐百千强 有余 )
16出郭相扶将( 外城 )( 扶持 )
17当户理红妆(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
18著我旧时裳( 穿 )
19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
20雄兔脚扑朔( 动弹 )
21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 )
22双兔傍地走( 并排跑 )
三 原文填空
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
描写草原的诗句 2016考题必备
佳句摘要:
1.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2.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3.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 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6.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7. 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
8.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9.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10.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11.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12. 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13.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14.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1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17.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20.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全诗摘要:
古诗歌——乐府·(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 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 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塞北草原诗:描写草原的诗句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己亥杂诗龚自珍考题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的作品,各位,看看下面的相关的考题,请看: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2、请你谈谈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表面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3、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4、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
2、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离愁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志愿(或“志向”)。
3、这首诗共四句,写出了诗人几种心情?请你概括。
答案: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对即可)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左右)
答案:示例:人总有一死,这是自生常理,但要能死得其所,便死得重于泰山,死得有价值能光耀史册,舍生取义,或为民族利益,为祖国、为人民、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
举例:谭嗣同、岳飞等。(意对即可)
木兰诗的中考题及答案
《木兰诗》你阅读了?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解释加点词:
⑴策勋十二转 ⑵赏赐百千强 ⑶可汗问所欲 ⑷愿驰千里足 ⑸出郭相扶将 ⑹著我旧时裳 ⑺雄兔脚扑朔 ⑻雌兔眼迷离 ⑼双兔傍地走 ⑽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一词多义:
⑴帖 ①昨夜见军帖 ⑵将 ①将军百战死
②对镜帖花黄 ②出郭相扶将
三、划分朗读节奏: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四、辨析下列词的古今意义:
⑴阿爷无大儿 古义:__,今义:__⑵双兔傍地走 古义:__,今义:___
五、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①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⑵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⑶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⑸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⑹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⑺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⑻“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⑼“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改为陈述语气。
⑽用原文填空:
①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
②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
③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______
④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___
⑤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____
⑾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双兔傍地走( ) A、走马观花 B、茶走味了 C、车刚走 D、走漏消息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 A、坐立不安 B、安敢如此 C、安的什么心 D、安营扎寨
③木兰当户织( ) A、捷报飞来当纸钱 B、当着大家谈一谈 C、他会当家 D、旗鼓相当
⑿出自本文的成语 ,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__________。
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答案
一、
⑴记功;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⑵有余 ⑶想 ⑷希望 ⑸外城;扶持 ⑹穿 ⑺动弹 ⑻眯着眼 ⑼并排跑 ⑽怎么
二、
⑴①文告 ⑵①带兵的人
②通“贴” ②搀扶
三、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四、
骆驼祥子中考题及答案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城里一 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作为中考常考文学,《骆驼祥子》中考题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 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虎妞 。
4.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拉车为生。虎妞是样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 刘四爷 的女儿。
5.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 孙侦探 给洗劫了。
6.“我总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 老马 的感叹。
7. 《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 北* 拉车。
8. 老舍 的作品在*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 茅盾,巴金 的长篇创作在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9.《骆驼祥子》 被誉为“抗战前夕*最佳的长篇小说”
10.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1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12.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 虎妞 。
13.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 阮明 。
1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 祥子 , 骆驼祥子 是他的外号。
15.祥子最大的梦想是 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他买的第二辆车因 给虎妞办丧事 而被卖掉。
16.1951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17. 《骆驼祥子》中的 小福子 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18.以旧*北*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有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的长篇小说是《骆驼祥子》 。
19.祥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 拉车的一老一少(拉车的老者和他的孙子小马儿);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打破了。
20.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 《骆驼祥子》 ,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 虎妞 和 小福子 。
21.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 虎妞 。
22. 《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 人力车夫 的故事。
23. 《骆驼祥子》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善良有梦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与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刘四爷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虎妞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小福子 以及受到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25.育才文学社欲以“曹操”、“孔乙己”、“祥子”、“安东尼奥”四个文学形象为例,开展一次“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研究性活动,该社同学要从下列书目中借阅的图书是:《三国演义》、 《呐喊》 、《骆驼祥子》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26.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B)
A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27. 关于《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C )
A.《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
B.《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
C.《骆驼祥子》是*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28.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名著:《 》
①感受:
②情节:
示例:
名著:《骆驼祥子》
①感受:社会的黑暗与生活打击可以使原本老实、健壮、坚韧、善良有理想的人,变成麻木、潦倒、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深刻感受到旧社会的罪恶——不给好人有出路。
②情节: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骆驼祥子》)
29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善良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是由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30.老舍的作品中用了许多老北京话,试举出几个例子。
答:如:①交车租叫“车份儿”,②晚上出车叫“拉晚儿”,③吃的食物叫“嚼谷”等。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A】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②(注释:②〔一边儿〕即同样的。)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B】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18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提起古诗词,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令人头大的古诗词赏析?古诗词鉴赏就是分析古诗词中所表现的形象、语言、技巧、内容以及思想感情。还记得古诗词鉴赏是怎样做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2014·河南淇县一中第4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8.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5分)
9.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答案】:8.“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3分)
9.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
2. (2014·江西吉安一中【上】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②
(南宋)林景熙① (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1)《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________之凉,以华发、异乡写_______之凉。(2分)
(2)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6分)
【答案】:(1)天气 心情(心境) (2分)
(2)情感相似之处有:(1)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异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2)都抒发了自己年老孤独的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野阔”“大江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苦伶仃;(3)都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诗中有“华发”“百年”的哀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时光的迅速消逝;(4)都抒发国家残破、自己一事无成的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这也是借酒浇愁的原因,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不*。(1点2分,3点即可,须结合诗句解说)
3. (2014·甘肃天水一中第3阶段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 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9.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8.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9.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4分)
4. (2014·上海“十二校”联考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大约是在花敬定的饮宴*上闻乐有感而作。花敬定因*定叛乱有功,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寻欢作乐,肆无忌惮,用天子音乐。
14.(2分)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出《琵琶行》里用类似手法描写音乐的句子。
15.(2分)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纷纷”本指事物多而乱的样子,这里用通感手法描摹音乐,形象描绘出弦管杂错而和谐的效果。
B.颔联中,“半入”写出音乐悠扬动听而空灵活脱的感觉。
C.该诗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既然“此曲只应天上有”,何故“锦城丝管日纷纷”呢?含蓄的讽刺尽在其中。
D.从体裁上看,本首诗是*体诗;从题材上看,本首诗是咏怀诗。
小升初数学必考常考题型汇总
行程问题是小升初考试和小学四大杯赛四大题型之一(计算、数论、几何、行程)。具体题型变化多样,形成10多种题型,都有各自相对独特的解题方法。
一、一般相遇追及问题
包括一人或者二人时(同时、异时)、地(同地、异地)、向(同向、相向)的时间和距离等条件混合出现的行程问题。在杯赛中大量出现,约占80%左右。建议熟练应用标准解法,即s=v×t结合标准线段画图(基本功)解答。由于只用到相遇追及的基本公式即可解决,在解题的时候,一旦出现比较多的情况变化时,结合自己画出的图分段去分析情况。
二、复杂相遇追及问题
(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比一般相遇追及问题多了一个运动对象,即一般我们能碰到的是三人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思路完全一样,只是相对复杂点,关键是标准画图的能力能否清楚表明三者的运动状态。
(2)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即两个人在一段路程中同时同地或者同时异地反复相遇和追及,俗称“反复折腾型问题”。分为标准型(如已知两地距离和两者速度,求n次相遇或者追及点距特定地点的距离或者在规定时间内的相遇或追及次数)和纯周期问题(少见,如已知两者速度,求一个周期后,即两者都回到初始点时相遇、追及的次数)。
标准型解法固定,不能从路程入手,将会很繁,最好一开始就用求单位相遇、追及时间的方法,再求距离和次数就容易得多。如果用折线示意图只能大概有个感性认识,无法具体得出答案,除非是非考试时间仔细画标准尺寸图。
一般用到的时间公式是(只列举甲、乙从两端同时出发的情况,从同一端出发的情况少见,所以不赘述):
单程相遇时间:t单程相遇=s/(v甲+v乙)
单程追及时间:t单程追及=s/(v甲-v乙)
第n次相遇时间:tn= t单程相遇×(2n-1)
第m次追及时间:tm= t单程追及×(2m-1)
限定时间内的相遇次数:N相遇次数=[ (tn+ t单程相遇)/2 t单程相遇]
限定时间内的追及次数:M追及次数=[ (tm+ t单程追及)/2 t单程追及]
注:[]是取整符号
之后再选取甲或者乙来研究有关路程的关系,其中涉及到周期问题需要注意,不要把运动方向搞错了。
简单例题: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 米。
问:(1)第二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追及相遇?(2)相遇时距离中点多少千米?(3)50小时内,甲乙两车共迎面相遇多少次?
三、火车问题
特点无非是涉及到车长,相对容易。小题型分为:
1、火车过桥(隧道):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有长度、但没速度,
解法:火车车长+桥(隧道)长度(总路程) =火车速度×通过的时间;
2、火车+树(电线杆):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没长度、没速度,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火车速度×通过时间;
3、火车+人: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没长度、但有速度,
(1)、火车+迎面行走的人:相当于相遇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迎面错过的时间;
(2)火车+同向行走的人:相当于追及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 ×追及的时间;
(3)火车+坐在火车上的人:火车与人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解法:火车车长(总路程) =(火车速度±人的速度) ×迎面错过的时间(追及的时间);
4、火车+火车:一个有长度、有速度,一个也有长度、有速度,
(1)错车问题:相当于相遇问题,
解法: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 =(快车速度+慢车速度) ×错车时间;
(2)超车问题:相当于追及问题,
解法: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 =(快车速度-慢车速度) ×错车时间;
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
四、流水行船问题
理解了相对速度,流水行船问题也就不难了。理解记住1个公式:
顺水船速=静水船速+水流速度,就可以顺势理解和推导出其他公式:
逆水船速=静水船速-水流速度,
静水船速=(顺水船速+逆水船速)÷2,
水流速度=(顺水船速-逆水船 速)÷2。
技巧性结论如下:
(1)相遇追及。水流速度对于相遇追及的时间没有影响,即对无论是同向还是相向的两船的速度差不构成“威胁”,大胆使用为善。
2)流水落物。漂流物速度=水流速度,t1= t2(t1:从落物到发现的时间段,t2:从发现到拾到的时间段)与船速、水速、顺行逆行无关。此结论所带来的时间等式常常非常容易的解决流水落物问题,其本身也非常容易记忆。
例题:一条河上有甲、乙两个码头,甲码头在乙码头的上游50千米处。一艘客船和一艘货船分别从甲、乙两码头同时出发向上*驶,两船的静水速度相同。 客船出发时有一物品从船上落入水中,10分钟后此物品距客船5千米。客船在行驶20千米后掉头追赶此物品,追上时恰好和货船相遇。求水流速度。
五、间隔发车问题
空间理解稍显困难,证明过程对快速解题没有帮助。一旦掌握了3个基本公式,一般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1)在班车里。即柳卡问题。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南宋·杨万里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唐·李绅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绝句》唐·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唐·王维
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唐·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
1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汉乐府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唐·杜甫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试题]
有关氓的古诗考题
关于古诗氓的高考题
风古诗的考题
纪昀的古诗考题
高考题的古诗
古诗出塞的考题
逗笑的古诗考题
野望古诗的考题
江南的古诗考题
古诗节日的考题
中考题为34的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考题
关于古诗的中考题
古诗山居秋暝的考题
有关疫情的古诗考题
古诗蜂的思考题
写童年的古诗考题
关于秋天的古诗考题
有关古诗所见的考题
关于古诗的一些考题
有关竹子古诗的考题
有关于元日古诗的考题
古诗凉州词的考题
古诗风的考题及答案
山居秋暝古诗的考题
古诗杜甫的绝句考题
小升初关于古诗的考题
小学阶段古诗的考题
古诗己亥杂诗二的考题
春夜喜雨古诗的考题
十核桃的拼音的古诗
正的另外一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关于吟诵风筝的古诗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还
古诗好的情侣名
带有英雄一词的古诗词
描述一举两得的古诗
关于追求人生理想的古诗文
写胖女人的古诗词
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古诗
关于端午的诗古诗大全
古诗关于杜牧的诗
赞理发店开业的古诗
有边塞的古诗
有关日的五言古诗
以植物命名的古诗
含有白话的古诗词
有暖和兮字的古诗
徽州最好的古诗
半江独步寻花的七首古诗
何字的甲骨文古诗
古诗马诗表达的情感
有绿色的现代古诗
古诗敕勒歌的一幅画
相约一起的古诗词
关于颂的现代古诗
画鸡的古诗中的裁意思
带有稚字的古诗
赞美兄弟姐妹之情的古诗
初中常考的古诗文填空
关于天气的古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