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童年的古诗全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童年的古诗全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童年的古诗全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童年的古诗全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这世间,最美丽的回忆,便是童年时光。古今中外的童年,没有代沟,没有差距,都长着相似的模样:无忧无虑,一样令人向往、让人难忘。
走过童年的天真,身后的日子像一缕轻烟,缠绕不散。童年的小伙伴总会在不经意间浮上心头、掠入脑海,慰藉我们的心灵。
这世间,最为可贵的情谊便是青梅竹马的深情。而这个美丽的称呼,起源于李白的《长干行》。古诗词里童年,除了快乐和无忧无虑,还多了几分雅致和清新。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这首诗是一名女子回忆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郎君小时候的往事。诗的开头,她回忆小时候的自己,头发刚刚遮住额头,站在自家门前,做着折花的游戏。一个小男孩(女子未来的郎君)骑着竹马向她走来,他不停地围着小姑娘奔跑,小姑娘则拿着刚刚折下的青梅,拿在手里把玩。
李白用细腻的笔法,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儿童的天真刻画得想象而生动。青梅竹马的用法,很多诗人都喜欢引用。
一见钟情的感情固然刻骨铭心,青梅竹马的日久相处却是最难得的。就像《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和宝玉,《京华烟云》里的姚木兰和曾荪亚。林妹妹的一笑一颦,都牵动着宝玉的心,他们的心意相通,来自于儿时的磨合,一日三餐的相处。
木兰十岁的时候,随家人一起躲避战乱,在路上不小心走失,差点被人拐卖,幸亏被曾家所救。在船上,木兰第一次见到曾荪亚,荪亚脸上带着微笑,他比木兰大了一岁,孩子们总能很快找到相同的话题,聊到一块去。
走失后一直风餐露宿的木兰,没有可以换洗的衣服,乡下的铺子里的衣服料子也不好。曾太太想了个好主意,让木兰穿上荪亚的旧衣服,虽然不怎么合身,但是料子很好,洗得也干净。
穿着荪亚旧衣服的木兰,小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长大后会嫁给荪亚。情投意合的宝玉和林妹妹,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后会天人永隔。
木兰花
童年的世界里,自古都是都是纯净而单纯,没有掺杂*世界的利欲熏心,所以才更难能可贵。就像十岁的木兰在泰安跟着荪亚学会了吹口哨,在她的心里,不过是可以一起玩耍的游戏,哪里会想到大人眼中的不合时宜?
春寒料峭的早春,大人们或许会躲在房中取暖,孩子们却开心地跑出去,相约几个小伙伴,去田野里放风筝去了。
村居 高鼎 〔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天气微寒。小草刚刚冒出地面,还是嫩绿的颜色。黄莺鸟在天上飞来飞去,唱着动听的歌。河堤旁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随风摇摆,偶尔有几枝掠到地面。被雾气笼罩的河堤宛如仙境一般。
刚刚从私塾放学归来的儿童,借助东风的力量,把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他们轻快的脚步跟随着风筝跑来跑去,山谷中回荡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孩子们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因为他们可以在田野里自由奔跑。村里的篱笆旁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远方。小路的两旁,栽满了各种树木。有的树上,树叶还稀稀落落,枝头却开满鲜花,那些飘落的花瓣铺满小路。
几个调皮的儿童从村子里跑出来,追赶黄蝴蝶。哪知道蝴蝶飞得快,转身进入菜花丛中,便没有了踪影。留下吃惊的孩子站在原地,若有所思。直到大人们喊他们的名字,叫他们回家吃饭,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去,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小路深处。
放风筝
这么优美的意境,正是来自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古往今来,夏天都是孩子们最爱的季节。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谁能想到,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已是63岁的老人。当时,他在洛阳散步到池塘边,看到此情此景,有感而发。
擅于叙事的白居易,把儿童活泼灵动的特点,俏皮淘气的举动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他用文字叙述了一个调皮孩子偷采白莲,却有似在我们面前回放了一个录像,形象生动、与众不同。
诗中调皮的孩子,自己划着小船,偷偷地去采白莲,又悄悄地回来。天真的他不懂得藏身,不知道隐藏自己,旁若无人地划着小船,水面的浮萍被小船一分为二,形成一道长长的痕迹。
偷采白莲回
读这首诗,如饮一杯清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诗人娓娓道来,韵味独特。引人入胜。可见,童心和年纪没有关系。正因为白居易有一颗童心,观察细致,才能给我们留下如此脍炙人口的诗句。
古代的孩子们,学*之余在做什么呢?我们想象不到,但是诗词中留下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精彩的生活。也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孩子们都很简单。
你看,夕阳西下,不知谁家放牛的男孩横坐在牛背上,手里还拿着短笛,自由自在地吹着曲子。路旁的青草绿意盈盈,已经吃饱的牛儿看也不看,悠闲地向村子里走去。这是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景色: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懂事的牧童,不怕辛苦,没有抱怨,悠闲自在地享受自己的童年时光。很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牧童,而唐代吕岩 笔下的牧童,调皮可爱,与众不同。
牧童
牧童 吕岩 唐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在这首诗里,生动地刻画了牧童无拘无束、快乐自在的童年。诗中的画面感扑面而来,田园生活看似浪漫,实则辛苦。
草铺横野六七里,形象地写出草地面积之宽广,也含蓄地写出牧童放牧的辛苦,读这首七绝,一幅优美的乡村图画跃然纸上。农家的孩子懂事早,知道体谅父母的难处。但是,孩子调皮的天性不改。
笛弄晚风三四声。晚风**吹来,远处的笛声渐渐清晰,那是牧童无师自通,自己吹出的乐曲。一支短笛,便是他快乐的源泉。
回家后的牧童,匆匆吃过饭,连抵挡风雨的蓑衣都没来得及脱下来,便跑出去。夏日雨后,空气格外清新。他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月亮,或许想看看月中是否有玉兔、桂树还有嫦娥?或许在想,自己长大后会去哪里?
诗人在这首诗中,从视觉角度写出乡村的美,从听觉角度写出牧童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如此安静温馨的田园生活,如此可爱的牧童,也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感慨万分,身临其境,才能写出深刻动人的诗句。
牧童
公元1167年,42岁的陆游被免去官职,赋闲在家。远离黑暗的官场,这位爱国诗人报国无望,心里的失落和感伤,无处诉说。他不想逃避现实,更不想隐居乡野,度过余生。万般无奈的陆游,经常在村子里散步,温馨的田园生活给他带来温暖。
当诗人看到村子里天真无邪的儿童,放风筝、骑竹马,笑得开心,一天天过得无忧无虑,与自己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慈爱地看着孩子们嬉闹,希望时间可以停滞,希望孩子们永远不要长大,不要被*世界的纷扰打破他们纯净的心灵。
《观村童戏溪上》陆游 宋代
这世间,最美丽的回忆,便是童年时光。古今中外的童年,没有代沟,没有差距,都长着相似的模样:无忧无虑,一样令人向往、让人难忘。
走过童年的天真,身后的日子像一缕轻烟,缠绕不散。童年的小伙伴总会在不经意间浮上心头、掠入脑海,慰藉我们的心灵。
这世间,最为可贵的情谊便是青梅竹马的深情。而这个美丽的称呼,起源于李白的《长干行》。古诗词里童年,除了快乐和无忧无虑,还多了几分雅致和清新。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这首诗是一名女子回忆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郎君小时候的往事。诗的开头,她回忆小时候的自己,头发刚刚遮住额头,站在自家门前,做着折花的游戏。一个小男孩(女子未来的郎君)骑着竹马向她走来,他不停地围着小姑娘奔跑,小姑娘则拿着刚刚折下的青梅,拿在手里把玩。
李白用细腻的笔法,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儿童的天真刻画得想象而生动。青梅竹马的用法,很多诗人都喜欢引用。
一见钟情的感情固然刻骨铭心,青梅竹马的日久相处却是最难得的。就像《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和宝玉,《京华烟云》里的姚木兰和曾荪亚。林妹妹的一笑一颦,都牵动着宝玉的心,他们的心意相通,来自于儿时的磨合,一日三餐的相处。
木兰十岁的时候,随家人一起躲避战乱,在路上不小心走失,差点被人拐卖,幸亏被曾家所救。在船上,木兰第一次见到曾荪亚,荪亚脸上带着微笑,他比木兰大了一岁,孩子们总能很快找到相同的话题,聊到一块去。
走失后一直风餐露宿的木兰,没有可以换洗的衣服,乡下的铺子里的衣服料子也不好。曾太太想了个好主意,让木兰穿上荪亚的旧衣服,虽然不怎么合身,但是料子很好,洗得也干净。
穿着荪亚旧衣服的木兰,小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长大后会嫁给荪亚。情投意合的宝玉和林妹妹,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后会天人永隔。
木兰花
童年的世界里,自古都是都是纯净而单纯,没有掺杂*世界的利欲熏心,所以才更难能可贵。就像十岁的木兰在泰安跟着荪亚学会了吹口哨,在她的心里,不过是可以一起玩耍的游戏,哪里会想到大人眼中的不合时宜?
春寒料峭的早春,大人们或许会躲在房中取暖,孩子们却开心地跑出去,相约几个小伙伴,去田野里放风筝去了。
村居 高鼎 〔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天气微寒。小草刚刚冒出地面,还是嫩绿的颜色。黄莺鸟在天上飞来飞去,唱着动听的歌。河堤旁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随风摇摆,偶尔有几枝掠到地面。被雾气笼罩的河堤宛如仙境一般。
刚刚从私塾放学归来的儿童,借助东风的力量,把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他们轻快的脚步跟随着风筝跑来跑去,山谷中回荡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孩子们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因为他们可以在田野里自由奔跑。村里的篱笆旁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远方。小路的两旁,栽满了各种树木。有的树上,树叶还稀稀落落,枝头却开满鲜花,那些飘落的花瓣铺满小路。
几个调皮的儿童从村子里跑出来,追赶黄蝴蝶。哪知道蝴蝶飞得快,转身进入菜花丛中,便没有了踪影。留下吃惊的孩子站在原地,若有所思。直到大人们喊他们的名字,叫他们回家吃饭,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去,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小路深处。
放风筝
这么优美的意境,正是来自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古往今来,夏天都是孩子们最爱的季节。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谁能想到,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已是63岁的老人。当时,他在洛阳散步到池塘边,看到此情此景,有感而发。
擅于叙事的白居易,把儿童活泼灵动的特点,俏皮淘气的举动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他用文字叙述了一个调皮孩子偷采白莲,却有似在我们面前回放了一个录像,形象生动、与众不同。
诗中调皮的孩子,自己划着小船,偷偷地去采白莲,又悄悄地回来。天真的他不懂得藏身,不知道隐藏自己,旁若无人地划着小船,水面的浮萍被小船一分为二,形成一道长长的痕迹。
偷采白莲回
读这首诗,如饮一杯清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诗人娓娓道来,韵味独特。引人入胜。可见,童心和年纪没有关系。正因为白居易有一颗童心,观察细致,才能给我们留下如此脍炙人口的诗句。
古代的孩子们,学*之余在做什么呢?我们想象不到,但是诗词中留下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精彩的生活。也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孩子们都很简单。
你看,夕阳西下,不知谁家放牛的男孩横坐在牛背上,手里还拿着短笛,自由自在地吹着曲子。路旁的青草绿意盈盈,已经吃饱的牛儿看也不看,悠闲地向村子里走去。这是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景色: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懂事的牧童,不怕辛苦,没有抱怨,悠闲自在地享受自己的童年时光。很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牧童,而唐代吕岩 笔下的牧童,调皮可爱,与众不同。
牧童
牧童 吕岩 唐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在这首诗里,生动地刻画了牧童无拘无束、快乐自在的童年。诗中的画面感扑面而来,田园生活看似浪漫,实则辛苦。
草铺横野六七里,形象地写出草地面积之宽广,也含蓄地写出牧童放牧的辛苦,读这首七绝,一幅优美的乡村图画跃然纸上。农家的孩子懂事早,知道体谅父母的难处。但是,孩子调皮的天性不改。
笛弄晚风三四声。晚风**吹来,远处的笛声渐渐清晰,那是牧童无师自通,自己吹出的乐曲。一支短笛,便是他快乐的源泉。
回家后的牧童,匆匆吃过饭,连抵挡风雨的蓑衣都没来得及脱下来,便跑出去。夏日雨后,空气格外清新。他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月亮,或许想看看月中是否有玉兔、桂树还有嫦娥?或许在想,自己长大后会去哪里?
诗人在这首诗中,从视觉角度写出乡村的美,从听觉角度写出牧童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如此安静温馨的田园生活,如此可爱的牧童,也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感慨万分,身临其境,才能写出深刻动人的诗句。
牧童
公元1167年,42岁的陆游被免去官职,赋闲在家。远离黑暗的官场,这位爱国诗人报国无望,心里的失落和感伤,无处诉说。他不想逃避现实,更不想隐居乡野,度过余生。万般无奈的陆游,经常在村子里散步,温馨的田园生活给他带来温暖。
当诗人看到村子里天真无邪的儿童,放风筝、骑竹马,笑得开心,一天天过得无忧无虑,与自己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慈爱地看着孩子们嬉闹,希望时间可以停滞,希望孩子们永远不要长大,不要被*世界的纷扰打破他们纯净的心灵。
《观村童戏溪上》陆游 宋代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诗人羡慕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所以才会由衷地祝愿孩子们永远单纯、快乐,不要活得太辛苦,更无需羡慕王公贵族。
首联“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生动地写出雨后乡村溪水暴涨,快与堤坝持*的场景,侧面烘托雨水之大,也为下一句的谢晚晴埋下伏笔。
一场大雨,阻止了孩子们外出的脚步。所以,当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灿烂的晚霞,孩子们才会欣喜若狂,感谢上天。这里,诗人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村童顽皮、可爱的形象。
颔联“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形象地写出村童玩耍的热闹场面,很有画面感。看来,古今中外的童年都有一个共同点: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童年时光,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走遍田野,越过山岗,尽情奔跑。
多年后,当我们再回首时,还依然记得那儿时追过的蝴蝶、喜欢过那时的太阳。
60句儿童诗词,带你回到童年时光。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
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
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9、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0、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舟过安仁》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贾岛《寻隐者不遇》
1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
14、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李忱《吊白居易》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
1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乐·村居》
17、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18、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9、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乐·村居》
21、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韦庄《与小女》
2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杨万里《稚子弄冰》
2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4、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黄庭坚《牧童诗》
“儿童”是一个很美好 ,快乐的字眼,丰子恺曾说“唯有孩子,能让人忘记世间烦恼”。
古代很多诗人都曾写过儿童,例如白居易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胡令能的“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袁枚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诗人笔下的儿童,总是那么天真烂漫,快乐无忧,聪明可爱。
今天要讲的这三首“儿童”诗,是杨万里所写,充满生活情趣,惊艳了时光,温暖了流年。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是诗人在乘舟过江西安仁县时所写,以白描的手法,将小渔童的可爱与聪慧活活画出,千百年来广受好评。
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江山看到的奇景: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童坐在大伞下,他们把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连船桨也停下了。
诗人之所以会注意到这一幕,一方面确实这样的情景很奇特,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诗人此时悠闲愉悦的心情。
诗歌后两句是对这一幕奇景的解释:原来他们张开大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将伞当成帆,让风吹动大伞,使船前进。
这样的解释是诗人自己想到的,还是询问了孩子后才知道,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整首诗来看,诗人抓住了有趣的瞬间,展开描写,语言*白如话,又充满童趣,将孩子的天真伶俐写到了极致,字里行间表现了诗人对两小童的喜爱之情。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首诗同样是诗人在旅途中所写,诗题中的桑茶坑位于安徽泾县。
诗人截取了初夏江南田野水边的一幕情景,以作画的手法渲染了一种极其清新明媚,宁静安暖的氛围,诗情画意,令人心醉。
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雨后初晴的大自然风光。
雨后初晴,暖阳高照,熏风怡人,地面上的积水,早已蒸发得无影无踪。
溪水上涨,几乎与堤岸齐*;岸边野草丰茂,鲜花盛放,好一派生机勃勃。
暖日和风,流水潺潺,草绿花红,为后文“儿童牧牛”营造了良好的自然氛围。
后两句,一动一静,前一句描写牧童在树荫下酣眠甜睡的静景。
后一句则是一幅动图:牛儿只顾吃草,不知不觉中,竟挪到了柳荫的西面去了。
短短几字便将儿童的无忧无虑,小牛的自由自在,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写于公元1192年,当时杨万里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诗题中的“新市”位于浙江德清,是临安通往建康的必经之路。
诗人到建康任职,或者回临安述职时,途经此地,一时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前两句点明了季节,营造了一种宁静又清幽的氛围。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路,不知通往何方。
小路两边长满了树木,枝头的花瓣已经凋零殆尽,而新叶才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阴。
篱笆、小路、新绿,短短几字,一幅清新自然的暮春田园图便跃然纸上。
而最为*所称道的还属后两句,将儿童扑蝶的欢乐场面描绘得宛在目前。
一个儿童追在蝴蝶后面,跑着,跳着,直到那蝴蝶飞到菜花深处,再也找不到,才停了下来。
这两句是动态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儿童的活泼与欢乐。
整首诗动静相衬,农村的旖旎风光,儿童的天真活泼相映成趣,令人沉醉。
最美好不过稚子幼童,最快乐不过童年时光。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儿童”的诗歌?欢迎一起来讨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儿童古诗(诗歌)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古诗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2、《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3、《石榴》
石榴花开了
是夏姑姑扎上了
鲜艳的蝴蝶结
石榴果熟了
是秋妈妈在摇着
收获的红铃
4、《十四岁,蓝色的港湾》
人生是一条长河,
十四岁是蓝色的港湾,
那里有冲动掀起的巨浪,
也有思考泛起的波澜。
有爱,却朦朦胧胧,
说不懂却又懂得一点,
就像晨雾下的小河,
看得见,却又难以分辨。
满肚子心事全挂在脸上,
有话,不会在舌尖上打转,
天真得像浪儿又蹦又跳,
从不知什么叫忧愁不安。
要说男孩勇敢真是勇敢,
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
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
看见豆虫一蹦老远。
希望多有几个叹号,
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
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
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
你谈理想他谈理想,
理想像潮汐不断地变换,
你想当英雄他想当英雄,
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在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孩子们,你们的未来万岁。
儿童并不是生来就能接受学*知识的清规戒律的约束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屋里,一片昏暗。
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夜来了,一种有力的、清新的,宛如慈母 的体贴似的东西注入胸怀,寂静像温暖的 ,毛茸茸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拂去记忆中 应当忘掉的一切——拂去白天所沾染的一 切侵蚀人的细尘。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一无所有的脸上,连伤痕也是点缀。
走你的路吧,摔倒了不要怨别人!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强扭的瓜不甜,爱情是勉强不得的。
因为失去童年 我们才知道自己长大 因为失去岁月 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
如愿便是幸福,满足便是幸福。
儿童喜欢尘土,他们的整个身心像花朵一样渴求阳光。
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人和人的亲*,不是钱能买,到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团结就是力量。
傻瓜人人爱,愚蠢不惹人生气。
野外沟深壑陡,远处有一片仿佛青色浓云似的森林。
仇恨是冰,遇热就化。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主啊,你就托个梦给他,让他明白,该怎么给孩子分家!。
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孩子一开始必须通过对生活的热爱来获得知识,随后他们便会脱离生活去求得知识,再往后,他们又会带着成熟的智慧重返自己更为充实的生活。
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
最后他终于站起身来,飞似的拼命奔跑,隐没在大街的灰尘里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言不信者,行不果。
我这个猎人并不狂热,最爱捕猎的过程往往甚于捕猎的结果。
民不信不立。
你可小心点哟,什么都想知道,那是非常危险的!
黑发不知勤学早。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她有一种盲人似的、对一切都容忍的善良,这一点深深地打动了我。
把道路指给儿童们——人类整个伟大事业的继承者。
大街上静悄悄,房间里黑沉沉。
1、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2、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3、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6、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7、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8、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少年行四首》
9、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10、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招他邑客来还醉,儳得先生去始休。今日故人何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韦庄《下邽感旧》
11、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卢肇《牧童》
12、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
1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1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15、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16、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1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9、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罗隐《岁除夜》
20、归鹭林边白,落霞天际明。蒲帆载风急,征棹逐鸥轻。稚子候江浒,遥闻嬉笑声。——刘学箕《赋祝次仲八景·远浦归帆》
2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22、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庄《与小女》
23、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4、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26、少年听雨歌楼上。——蒋捷《虞美人·听雨》
27、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2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
2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0、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3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3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牧《所见》
3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杨万里《稚子弄冰》
34、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35、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牧童》
36、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37、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38、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白居易《观游鱼》
39、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40、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41、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42、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白居易《观游鱼》
43、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44、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辛弃疾《清*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45、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童年的古诗大全300首
童年的诗词古诗大全
描写童年的古诗全诗
有关童年的全部古诗
写童年的古诗歌大全
快乐童年的古诗大全
有童年的古诗
童年的古诗.
童年的古诗
小学有关童年的古诗大全
童年乐的古诗
童年的画的古诗
描童年的古诗
童年的桥古诗
我的童年的古诗
关与童年的古诗
童年美好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童年的诗句大全
童年童趣的古诗
关于童年的古诗大全现代
童年的古诗句
悦读童年的古诗
古诗童年谁写的
童年古诗句
童年好段摘抄大全
关于的童年古诗
带有童年的古诗
系在古诗上的童年
童年的古诗100字
《童年》好段摘抄大全
自创关于端午的古诗
夕阳的唯美古诗词
职责所在的古诗
古诗望天门的隶书作品
古诗词中最有冷傲的名字
描写雨后花草树木的古诗词
小学必背古诗的80硬笔书法
70个古诗词中的文化典故
惆怅感慨的古诗
和海洋有关的古诗词
屈原的古诗短一点
有暮云的古诗
有关上善若水的古诗
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
初二下学期要背的古诗
关于老鹰捉小鸡的古诗
欢迎成为一家人的古诗词
小学含草字的古诗
发挥的古诗词
修饰婉约的7字古诗
想见心上人的迫切心情的古诗
有关端午端午节的古诗
画鸡古诗鸡的外形特点
课外积累的描写夏天的古诗
出现在古诗词里的刘
优美的关于等待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边塞塞外指的是哪里
古诗词动静结合的作用
梅花有名的古诗词
含乐器名称的古诗文
关于小池古诗的散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