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的古诗

关于周亚夫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周亚夫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周亚夫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周亚夫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 语录(3k+) 说说(7k+) 名言(1) 诗词(30) 祝福(2k+) 心语(395)

  •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及翻译

  •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及翻译

      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條侯,续绛侯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周亚夫军细柳

      作者:司马迁

      〔西汉〕司马迁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上自劳军(9)。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0),锐兵刃,彀弓弩(11),持满(1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13):“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4):“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1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6)。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9)。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赏析

      这篇文章分三段。

      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史书的典范,该*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阅读全文]...

2022-07-17 02:23:01
  •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 幼儿,知识
  •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陵;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的侵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题解】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條侯,续绛侯后。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

      上自劳军(9)。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0),锐兵刃,彀弓弩(11),持满(1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13):“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4):“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1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6)。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9)。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黄屏)

      【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4)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5)祝兹侯:封号。(6)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7)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8)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9)上:指汉文帝。(10)被:通“披”。(11)彀(gòu够):张满弓弩。弩(nù):用机括发箭的弓。(12)持满:把弓弦拉足。(13)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14)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15)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16)按:控制。辔:马缰绳。(17)揖:拱手行礼。(18)介:铁甲;胄:头盔。《礼记·曲礼》:“介者不拜。”(19)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表示敬意。(20)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的武官。

      拓展:

      周亚夫军细柳赏析

      这篇文章分三段。

      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史书的典范,该*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阅读全文]...

2022-05-16 15:43:56
  •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翻译

  • 古诗文
  •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翻译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中的《绛侯周勃世家》,又名《细柳营》.作者是司马迁。本文讲述了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去慰问军的事,通过其他军和周亚夫军的对比,表现出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亚夫军细柳》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注释:

      1、周亚夫:汉朝将领,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

      2、文帝之后六年:指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名恒。

      3、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大:大规模,大举。入边:侵入边境。

      4、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5、军霸上:驻军霸上。霸上,地名,亦作“灞上”,因地处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6、祝兹侯:封号。

      7、棘门:地名,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9、备:防备,戒备。胡: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匈奴。

      10、上:特指皇帝。劳:慰问。军:军营。

      11、已而:不久。之:到,往。

      12、被(pī):通“披”,穿着。

      13、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4、彀(gòu):张开。弩(nǔ):用机械发箭的弓。

      15、持满:把弓拉满。

      16、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7、且:将要。

      18、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19、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20、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

      21、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2、壁:营垒。

      23、车骑:车马。

      24、驱驰:策马疾驰。

      25、按辔(pèi):控制住车马。辔,马缰绳。徐:慢,缓慢。

      26、持兵揖(yī):手持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27、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28、为动:被感动。

      29、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30、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1、既:已经。

      32、嗟乎:叹词,表示慨叹。

      33、曩(nǎng):先前。

      34、固:必,一定。

      35、邪(yé):语气词,表示反问。

      36、之: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周亚夫军细柳》翻译: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奔驰进入,从将军到下属军官都骑马迎进送出。不久文帝到达细柳军营,军中的将士都披挂铠甲,手拿锐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拉满弓弦。天子的先导跑到军营,不能进入。先导说:“天子就快到了!”把守军门的都尉说:“将军命令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文帝到达,又不能进入。于是文帝就派使臣持符节诏令将军说:“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军官对文帝的随从车骑人员说:“将军有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跑。”于是天子就拉紧缰绳缓慢行进。到了军营中心,将军周亚夫手拿武器拱手说:“穿铠甲、戴头盔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皇上。”天子深受感动,面容变得庄重,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官兵致敬。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 :“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慰劳礼仪结束后离去。

      出了细柳营军门,群臣都很惊讶。文帝说:“啊,这オ是真正的将军呀!以前在霸上、棘门军营看到的,简直像儿戏,他们的将军未来一定会遭受袭击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冒犯他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周亚夫军细柳》创作背景:

      绛侯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明了创作这篇文章的契机:“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吴楚之兵,亚夫驻于昌邑,以戹齐赵,而出委以梁。作绛侯世家第二十七。”意思是说:诸吕勾结,阴谋削弱皇室,周勃在剪灭诸吕的问题上,背离常规而合于权变之道;吴楚七国起兵叛乱,周亚夫驻军于昌邑,以扼制齐赵之军,放弃了求救的梁王。作《绛侯世家》第二十七。

      《周亚夫军细柳》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4-19 17:51:23
  •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鉴赏及译文

  •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鉴赏及译文

      《周亚夫军细柳》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以下是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鉴赏及译文,欢迎阅读!

      《周亚夫军细柳》

      两汉: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周亚夫军细柳》注释

      文帝之后六年:指汉文帝后元六年。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前),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在位。

      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大:大规模,大举。

      入边:侵入边境。

      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军霸上:驻军霸上。霸上,地名,译做“灞上”,因地处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祝兹侯:封号。

      棘门:地名,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备:防备,戒备。

      胡: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匈奴。

      上:特指皇帝。

      劳:慰问。

      军:军队。

      已而:不久。

      之:到,往。

      被:通“披”,穿着。

      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彀(gòu):张开。

      弩(nǔ):用机械发箭的弓。

      持满:把弓拉满。

      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且:将要。

      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

      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壁:营垒。

      车骑:车马。

      驱驰:策马疾驰。

      按辔:控制住车马。辔,马缰绳。

      徐:慢,缓慢。

      持兵揖(yi):手持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为动:被感动。

      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

      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既:已经。

      嗟乎:叹词,表示慨叹。

    [阅读全文]...

2022-02-13 09:00:00
  • 诗名含有亚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亚字的诗词

  • 亚卿知郡似公提刑判府沈公邀仆与康亚卿饮*上作

    程敏政〔明代〕

    百雉山城两谪居,一尊相属晚秋馀。侵人白发凭多少,阅世浮云自卷舒。

    林下正容吾辈拙,天涯谁说故人疏。遥闻圣主覃恩诏,拟逐田翁款使车。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两汉〕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现代〕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现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欧阳修〔宋代〕

    小院深深门掩亚。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欲*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

    傅粉狂游犹未舍。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现代〕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现代〕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送沈亚之歌·并序

    李贺〔唐代〕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柳永〔宋代〕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亚枝花

    白居易〔唐代〕

    山邮花木似*阳,愁杀多情骢马郎。

    [阅读全文]...

2022-07-29 06:56:02
  • 夫妻相思古诗

  • 相思,夫妻,爱情
  • 1、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2、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女曰鸡鸣》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5、红笺小字,说尽*生意。——晏殊《清*乐》

    6、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

    7、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10、云山万重,寸心千里。——《鱼游春水》

    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1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3、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绸缪》

    14、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方岳《听雨》

    15、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16、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李白《古意》

    17、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8、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杜甫《不见》

    19、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

    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21、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女曰鸡鸣》

    22、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其一》

    23、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西洲曲》

    24、何日向,江村躲。——郑燮《满江红·思家》

    2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26、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孟郊《结爱》

    27、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28、彼其之子,美无度。——《诗经·汾沮洳》

    29、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其一》

    30、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

    3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诗经》

    3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33、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拔蒲二首》

    34、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35、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36、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绸缪》

    3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38、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西洲曲》

    39、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40、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东门之杨》

    41、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42、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

    43、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44、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室思》

    45、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李白《秋思》

    46、绿叶紫裹,丹茎白蒂。——宋玉《高唐赋》

    4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8、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49、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50、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上邪》

    5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

    [阅读全文]...

2022-05-01 09:08:47
  • 韩愈古诗《送桂州严大夫》

  • 韩愈
  • 韩愈古诗《送桂州严大夫》

      《送桂州严大夫》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送别友人严谟时所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将深挚的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清丽工稳,质朴淡远,既是写景名篇,又是送别佳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古诗《送桂州严大夫》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送桂州严大夫①

      苍苍森八桂②,兹地在湘南③。

      江作青罗带④,山如碧玉簪⑤。

      户多输翠羽⑥,家自种黄柑⑦。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⑧骖⑨。

      【译文】

      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

      那里的江河蜿蜒曲折,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那里的山如碧玉篸一样翠绿峻秀。

      家家户户多缴纳翡翠鸟的羽毛,都自己种植黄甘。

      远远胜过登仙而去,无须借飞鸾为坐骑去飞升成仙。

      【注释】

      ①桂州:即今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称誉,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②苍苍:深绿色。森:高耸繁茂的样子。八桂:指桂州,即今广西桂林。

      ③湘南:桂林在湘水之南。

      ④江:指漓江。 青罗带:青绿色的绸带。

      ⑤碧玉簪:碧玉簪子。簪子,别在女子发髻的条状物。

      ⑥输:缴纳赋税。翠羽:翠鸟的羽毛可做成名贵的装饰品。

      ⑦“自家”句,说桂林盛产柑橘,几乎家家种植。

      ⑧不暇:没有空闲。

      ⑨骖(cān餐)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这里作动词用,驾的意思。

      【创作背景】

      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韩愈的朋友严谟以秘书监为桂管观察使(桂州总管府的行政长官),离京上任前,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作此诗赠别。

      【赏析】

      杜甫未到桂林而有咏桂林的诗(《寄杨五桂州谭》)。韩愈未到桂林,也有咏桂林的诗,这就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为送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所作的《送桂州严大夫》。可见在唐代,桂林山水也已名闻遐迩,令人向往。

      诗一起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苍苍森八桂。”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把那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胜地的魅力点染出来。“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桂林在湘水之南。言外之意却是:那个偏远的地方,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以下分写山川物产之美异。

      桂林之奇,首先奇在地貌。由于石灰岩层受到水的溶蚀切割,造成无数的石峰,千姿百态,奇特壮观。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但*人已有不以为然者,如郭沫若《游阳朔舟中偶成》云:“罗带玉簪笑退之,青山绿水复何奇?何如子厚訾州记,拔地峰林立四垂。”日人吉川幸次郎《泛舟漓江》云:“碧玉青罗恐未宜,鸡牛龙凤各争奇”等。其实,桂林之山虽各呈异态,但拔地独立却是其共同特点,用范成大的话来说:“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地崛然特立,玉简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为天下第一。”(《桂海虞衡志》)而漓江之碧澄蜿蜒,流速缓慢,亦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所以这两句是抓住了山水形状之特征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只是秀丽甲于天下,其雄深则不如川陕之华山、峨嵋。桂林山水是比较女性化的。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簪”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作比喻,可以说妙极,不能说不奇,也不能说“不宜”。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二句则写桂林特殊的物产。唐代以来,翠鸟羽毛是极珍贵的饰品。则其产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能日啖“黄柑”,更叫宦游者“不辞长作岭南人”了,这二句分别以“户”、“家”起,是同义复词拆用,意即户户家家。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极普通的物产,对于来自京华的人却是感到新异的呢。

      以上两联着意写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异之处,酝酿够了神往之情。最后归结到送行之意,严大夫此去桂林虽不乘飞鸾,亦“远胜登仙”。这是题中应有之义,难能可贵的是写出了逸致,令人神远。

      韩诗一般以雄奇见长,但有两种不同作风。一种以奇崛见称,一种则文从字顺。这首诗属于后一类。写景只从大处落笔,不事雕饰;行文起承转合分明,悉如文句。无论哪种风格,均为韩诗本色。

      【作者】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拓展阅读:关于韩愈的典故

      (一)、谏诤之路

      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韩愈查访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了消息,上报朝廷说,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这激起了韩愈的一腔怒火。他奋笔疾书,向皇上递交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反映真实情况,并请求减免这一地区的租税。韩愈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引起唐德宗的重视,反而在小人谗言之下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元和十四年(819年),早已被调回长安的韩愈又以一篇《论佛骨表》上疏直谏,对兴师动众、耗费巨资,掀起迎拜佛骨狂潮的宪宗加以劝诫。他在文章中恳请,将佛骨“投之于水火,永绝根本,以断天下后世的迷信疑惑”“此皆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一切灾殃,由臣承担,上天鉴福,绝不怨悔”。可唐宪宗读后大为震惊,要对韩愈处以极刑。多亏一众官员为韩愈求情,他才幸免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被贬后,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古代为官者的最高境界。韩愈曾写道:“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可见,他的仕进理想就是做好一名谏官。要做好谏官,就不能怕得罪人——哪怕是皇帝。“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词。”虽然他最终并没能做成谏官,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信条。

      (二)、风流成性

      据传韩愈很纵欲,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壮阳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于是韩愈听了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可是这样吃多了还是使他死于此。宋人陶谷《清异录》上说:“昌黎公逾晚年颇亲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但是,“始亦见功,终致绝命”。

      《马说》的出现,正是表现韩愈的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痛斥昏庸统治者的愚妄无知。

    [阅读全文]...

2022-04-14 20:06:29
  • 重别周尚书的古诗

  • 古诗文
  • 重别周尚书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别周尚书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别周尚书原文: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题解:

      这是庾信的一首送别诗,作者原已有《别周尚书弘正》一首,所以这里题作《重别周尚书》。此诗写作者羁留北方时送别同僚南归,借此抒发自己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翻译:

      身居阳关万里外,

      不见一人往南归。

      只见河边有鸿雁,

      秋天到来往南飞。

      赏析:

      庾信与周弘正曾同在梁朝为臣。庾信被强留北方后,周弘正曾奉命出使北朝,滞留两年之久。南归时庾信赠诗相送,这是其中的一首。

      江陵失陷之日,大批江南名士如王褒、王克、沈炯等,都被俘送长安。第二年(555)三月,王克、沈炯等首批获遣东归。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庾信此诗开头两句即抒写自己绝望沉痛的心情:别

      人都归去了,通往江南的万里道上,独独不见“一人”——即“我”的'身影!

      据史*载,周弘正南归之时正是春季。因此诗中所说的秋雁南飞,实际上是诗人虚设之景。诗人由人不得归而想到来去自由的雁,想到雁春来秋去,不禁生出艳羡之情。受着羁绊而南归无望的人和“秋来南向飞”的雁形成鲜明对比,愈发见出诗人内心的悲怆。

      此诗情辞深婉,气格高古,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写得笔墨淋漓,充满了感情力量。

      作者资料:

      庾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早年曾任*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公元554年(元帝承圣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

      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

      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十二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六卷,有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后有倪璠注本十六卷。

    [阅读全文]...

2022-01-04 16:54:38
  • 含有夫字的古诗词 带夫字的诗词名句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佚名《留别妻》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三国演义·第九回》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李冶《八至》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篇》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三略·上略》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论语十二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增广贤文·上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醒世恒言·卷十三》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逸周书·卷九·芮良夫解》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增广贤文·上集》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湖上杂诗》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八年》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人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别董大二首》

    [阅读全文]...

2021-12-24 09:18:53
  • 季米里亚捷夫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季米里亚捷夫名言

    1、科学不会舍弃真诚爱它的人们。——季米里亚捷夫

    2、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季米里亚捷夫

    3、人类惟有在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过程中才能前进。——季米里亚捷夫

    4、一切学科你都要知道一些,但是有些学科你要知道其中的一切。——季米里亚捷夫

    [阅读全文]...

2022-02-03 19:26:15
周亚夫的古诗 - 句子
周亚夫的古诗 - 语录
周亚夫的古诗 - 说说
周亚夫的古诗 - 名言
周亚夫的古诗 - 诗词
周亚夫的古诗 - 祝福
周亚夫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