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关于梅花魂朗读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梅花魂朗读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梅花魂朗读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梅花魂朗读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14) 语录(68) 说说(41) 名言(11) 诗词(2k+) 祝福(1) 心语(91)

  • 梅花魂里的古诗

  • 梅花,文学
  • 梅花魂里的古诗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下面是关于梅花魂里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梅花魂来源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文章通过阐述老人对一幅墨梅的珍爱,透析出梅花那坚贞不屈的气节。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贯穿在全文中老人的三次流泪,进而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侨居在异乡的老人一份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简介

      因为“梅花”又名红梅,所以是*的传统名花。“魂”指精神。“梅花魂”指的就是梅花的精神,即“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作者简介

      陈慧瑛,著名作家、诗人。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归侨,祖籍福建厦门。厦门市作家协会*、厦门市文联副*。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等18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共600余万字,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项2项。

      文学成就

      作品获国家级、部级奖百余项,并选入大、中、小学教材和多种文集、选集。

      重要作品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

      文章评价

      主要内容

      本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念之情。

      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课的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因此,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读的一些古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二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梅花的品格。

      三是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写作特点:本文在写作上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其一是借物喻人

      用借物喻人,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本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贵品质,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高贵品质的追求,突出他对外祖父的思念。

      其二是采用了倒叙方式,这样便造成了悬念,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其三是首尾呼应。开头写看见梅花,闻到梅花的幽芳,总是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结尾写每次看到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的手绢,就想到“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了老华侨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

      4.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些句子对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有什么好处。

      5.体会文中几句诗句和梅花相干的地方。

      6.古诗的背诵。

      7.关于梅花秉性的人有哪些。

      教学建议

      1.本课是精读课文。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交流讨论,使学生深入到本课之中。除了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外,还应力求使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有所感悟。

      一是要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流下眼泪。要让学生懂得,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外祖父常常教“我”读这些诗词,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些诗句,就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二是要弄清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系。可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读外祖父关于梅花的一段话懂得,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他把梅花看得比什么都珍贵。可见,外祖父爱梅花,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爱。

      2.外祖父为什么要保存这幅梅花图的原因:是因为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梅花托物言志。可以看出对梅花和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之情。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因为外祖父想让我跟梅花一样,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总要有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不肯低头。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用“——”画出来。

      3.课文中引用的一些唐诗、宋词,有的表现了思乡之情,有的表现了浓重的愁绪。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大体理解即可,不必作过多讲解。如果学生有兴趣,可把原诗词抄录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读。

      4.本课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5.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参考。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阅读全文]...

2021-12-10 18:18:53
  • 梅花古诗朗诵作品

  • 梅花,经典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知道关于梅花的古诗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梅花的古诗词_梅花古诗朗诵作品,以供大家参考!

    梅花古诗朗诵作品(一)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翻译】

    一: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二: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阅读全文]...

2022-02-16 15:33:26
  • 朗读端午古诗

  • 端午
  • 朗读端午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朗读端午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阅读全文]...

2022-04-17 18:41:38
  • 古诗梅花

  • 梅花
  •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背景: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已经历了两次辞相两次再任,非常郁闷。

      翻译: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着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阅读全文]...

2022-04-15 01:40:22
  • 梅花的古诗

  • 梅花
  • 梅花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梅花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阅读全文]...

2022-05-14 04:35:27
  • 朗朗读书声古诗

  • 读书
  • 朗朗读书声古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朗朗读书声古诗,欢迎来参考!

      朗朗读书声古诗1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6、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9、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5、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1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7、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3、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24、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9、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31、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32、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5、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3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7、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9、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1、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2、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46、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4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阅读全文]...

2022-07-25 03:14:11
  • 冬景苏轼古诗朗读

  • 苏轼
  • 冬景苏轼古诗朗读

      《冬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冬景苏轼古诗朗读,欢迎借鉴!

      《冬景》【宋】苏轼

      赠刘景文⑴

      荷尽已无擎雨盖⑵,

      菊残犹有傲霜枝⑶。

      一年好景君须记⑷,

      正是橙黄橘绿时⑸。

      词语注释

      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品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之时!虽然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但你必须记住最美的青春年华。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派别被称为“苏辛”词派,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阅读全文]...

2022-06-22 12:23:38
  • 古诗清明朗读

  • 清明
  •   《清明》是唐代杜牧在清明佳节所作的一首小诗,诗中把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唐代家,*称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杰出的诗人、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

    [阅读全文]...

2022-02-05 16:36:35
  • 写梅花的古诗

  • 梅花
  • 写梅花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梅花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居易《新栽梅》

      莫怕长洲桃李嫉,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今年好为使君开。

      李清照《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柳宗元《早梅》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江梅(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己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坭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咏梅(郭沫若)

      晨见梅花愁,

      今见梅花笑。

      本有东风孕满怀,

      春伴梅花到。

      风雨任疯狂,

      冰雪随骄傲。

      万紫千红结队来,

      遍地吹军号。

      王安石《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苏东坡《红梅》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阅读全文]...

2022-07-16 19:44:49
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 句子
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 语录
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 说说
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 名言
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 诗词
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 祝福
梅花魂朗读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