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关于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20) 语录(55) 说说(30) 名言(9) 诗词(707) 祝福(12k+) 心语(596)

  • 咏鹅古诗

  • 写作
  • 咏鹅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鹅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原文: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骆宾王的诗:

      1、《过张*子墓》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2、《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

      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17:38
  • 咏鹅古诗

  •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阅读全文]...

2022-04-19 13:03:37
  • 动物的古诗

  • 动物
  • 动物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动物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无题》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1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1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6.山下兰溪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宋苏轼《黄鹤楼》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曰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使至塞上》

      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2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东汉曹操《龟虽寿》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汉曹操《龟虽寿》经典诗句

      25.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淡淡风。宋赵师秀《约客》

      30.鸡栖于桀,曰之夕矣,羊牛下括。《诗经君子于役》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3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3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3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3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3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东汉曹操《苦寒行》

      3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4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4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42.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五代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43.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4.*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4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48.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4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乐府诗集木兰诗》

    [阅读全文]...

2022-03-21 05:59:37
  • 咏鹅古诗释文

  • 写作
  • 咏鹅古诗释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鹅古诗释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1.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2.拨:划动。

      创作背景

      小时候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鉴赏

      诗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热爱,增强了感情上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情况。鹅儿毛是白,而江水却是绿,“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而水波是青,“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阅读全文]...

2022-07-08 01:08:29
  • 描写动物的古诗有哪些(古诗中有动物的诗)

  • 动物
  •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鼠年渐远,即将迎来崭新的牛年。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看到牛,就令人想到时光安暖岁月静好,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踏实和温暖。

    在动物世界,若论憨厚朴实,当属任劳任怨勤恳踏实的老牛。

    据说,如果不是老鼠使诈,偷偷地藏在它的犄角上,十二生肖的老大一定是非它莫属。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牛,还是一种精神,它是无私和奉献的代名词。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牛年,和我一起读牛的古诗词,邂逅时光里的岁月静好。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宋 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赏析:犁田耙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踏实肯干的老牛负重前行。

    任劳任怨,不惧繁重艰辛,不畏环境优劣,更不计较得失,它的付出从来都是倾其所有全心全意。

    鲁迅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索取的很少,奉献的很多,给予的很多,得到的很少。

    这就是耕牛的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诗人简介:梅尧臣,字圣俞,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宋仁宗赐同进士出身。

    其与欧阳修齐名,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作品传世。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宋 孔*仲《禾熟》

    赏析:金秋时节,诗人登高远眺,但见沃野千顷,波翻浪涌,稻肥谷壮,粱黍飘香,目光所及,一派丰收的繁华景象。

    俯瞰*处,只见那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与打谷场上繁忙的声响交汇在一处。

    不远处的山坡上,悠然自得的老牛正轻松惬意地咀嚼着青草,暖暖的夕阳的余晖为它罩上了一袭金黄的华裳。

    辛苦耕作了一年,丰年在即,功成身退的老牛终于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如释重负一般,自在地沐浴在夕阳中。

    此诗清新淡雅诗,犹如一幅年代久远的农村风俗画,又因为画中有了这头悠闲惬意的老牛的加入,又倍感韵味悠长。

    只要在秋天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老牛的悠闲惬意正是缘自心安理得,因为,该努力付出的时候,它已经竭尽全力。

    诗人简介:孔*仲,字义甫,孔子后裔,北宋中期著名的文臣,有《珩璜新论》、《续世说》 、《孔氏谈苑》、《朝散集》等作品传世。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明 高启《牧牛词》

    赏析:两个快乐的放牛娃,赶着牛儿在田野间觅食。

    对于自家牛的生活*性,他们了如指掌,对于自家牛的关心和爱护,他们胜于自己。

    日久天长,朝夕相伴,牧童与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天放牧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唯一让他们害怕的就是哪一天牛被卖掉去充租。

    悠闲吃草的牛儿,追逐嬉戏的孩童,夕阳晚照,倦鸟归巢。

    这首诗的前八句,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温馨美好的乡村画卷。

    可是,在诗的后两句,诗人却笔锋一转,给这岁月静好埋下了一个令人心疼的伏笔:天真的牧童本该快乐无忧,可残酷的现实却令他们心生忧虑。

    诗人简介: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作品传世。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宋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

    赏析:野外,有一小块嶙峋的怪石,怪石旁长着一丛挺拔碧绿的竹子。

    竹石附*,一个天真活泼的放牛娃,手里拿着一个大约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步履蹒跚的老牛背上,怡然自乐。

    诗人见了特别担心,他怕这头老牛在这块怪石上磨角,又怕牛儿起了争斗,践踏了这丛翠竹。

    这是一幅题画诗,苏东坡画了一块怪石和一丛竹子,李公麟画了一头牛和一个可爱的牧童,黄庭坚特别喜欢这幅画的意境,于是就题了这首诗。

    怪石,翠竹,牧童,老牛,组成了一幅恬静美好的乡村生活的田园画卷,令人向往。

    [阅读全文]...

2022-03-14 06:51:20
  • 关于动物的古诗

  • 动物
  • 关于动物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动物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乐府诗集·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乐府诗集·木兰诗》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散入竹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风万里送秋燕,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唐·崔颢《黄鹤楼》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禅院》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汉乐府·陌上桑》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汉乐府·陌上桑》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汉乐府·陌上桑》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陌上桑》

      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淡淡风。宋·赵师秀《约客》

      1、《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2、《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3、《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4、《越鸟》

      唐·郑谷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5、《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阅读全文]...

2022-04-27 00:31:04
  • 描写动物的古诗大全

  • 动物,写作
  • 描写动物的古诗大全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动物的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2、《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3、《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4、《越鸟》

      唐·郑谷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5、《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6、《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7、《放鹰》

      唐·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8、《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芜。

      9、《咏鹰》

    [阅读全文]...

2021-11-28 15:52:56
  • 描写动物的古诗有哪些( 十首描写动物的古诗 )

  • 动物
  • 在诗词中,有一种题材称为“咏物诗”。何为“咏物诗”?

    文人墨客常常在作品中托物言志,将个人的高尚情操及美好品质与精心选择的“物”结合在一起,以此表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或是把深刻的哲理寓意蕴含在“物”中,以含蓄的方式带出自己的思想认识。

    好玩的是,有时候文人们脑洞大开,思路清奇,咏的对象千奇百怪,让人意想不到。见过咏花草树木的,也见过咏一些常见动物的,但万万没想到,还有文学家把目光放在了这些“物”上,真是大开眼界。

    咏水车

    对的,你没看错,苏轼写过一首咏物诗,对水车进行了一波歌咏。水车就一毫无生气的工具,有什么好夸赞的?实则不然,农耕时代,水车对于劳动人民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苏轼别出心裁,把赞美之词用于水车身上。

    《无锡道中赋水车》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插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

    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在苏轼笔下,水车动如“衔尾鸦”,静如“蜕骨蛇”,能为农田输送水分,滋养农作物健康生长,因此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若是碰上干旱的天气,农民苦盼雨水而不得,天公不作美,那就只能采取自救的方式,唤来子女一起推水车抗旱,保护好农作物。表面上看苏轼是在歌颂水车在耕作中发挥的强大功用,实际上也是在赞叹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伟大的创造力。我们更能从中深深感受到,苏轼那颗为民担忧、关爱百姓的赤诚之心。

    咏石灰

    在建筑工程领域,石灰是很常见的材料,同时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用途十分广泛。我们的先辈也早已开始使用石灰,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甚至创作了以石灰为题材的作品,成为不朽经典,流传后世。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说是咏石灰,其实于谦是借物喻人,以石灰比喻自己。石灰的开采需要经过千万次的捶打方能成功,还要历经熊熊烈火的煅烧,千磨万难终成器。面对重重磨砺,石灰未曾表现出丝毫退缩,反而将之看成等闲之事,粉身碎骨也不怕,只想留下一身清白。这种不怕艰难险阻、勇敢无畏的精神,是于谦对高洁人格的追求,更是他立志要做一个清白之人的坚定信念。此诗读来铿锵有力,有股铮铮傲骨之气。

    咏“冰淇淋”

    夏日炎炎,吃点冷饮冰品什么的最凉爽舒服了。古往今来,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巧妙运用各类食材,创造出不少适合夏天食用的甜品,让大家更加开心地度过这漫长的夏日时光。有一种口感类似于现代“冰淇淋”的甜品,就出现在杨万里的诗中。

    《咏酥》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估计是杨万里很喜欢吃这款甜品,也可能是天气太热受不了,吃了感觉很清爽,于是他真情实感地为此写了这首咏物诗。这“冰淇淋”外观看着像是凝固的状态,吃起来黏黏腻腻的,到嘴里又融化掉了,还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凉爽的享受,实在是美味又奇妙。难怪杨万里把“冰淇淋”当成写作的对象,让后世一窥当年的解暑妙招。

    咏蕃剑

    唐代爱国诗人杜甫写过不少咏物诗,作品不落俗套,极具个人特色,境界极佳。皆因他能很好地结合自身人格特征及人生志向追求,把所咏之物人格化,让我们从文字里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是如何在动荡的时代里顽强地生存、抗争。

    《蕃剑》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蕃剑出身僻远,不似那出身高贵者般有着好看的外在形象。没有高颜值,就意味着全然无用吗?不,蕃剑自带耀眼光芒,具备非一般的剑气,必将在未来遇到惜剑爱剑之人,成就一番伟业。杜甫以蕃剑自况,虽然自己出身*凡,但才气难掩,千里马终会得到伯乐的赏识,在乱世中一展拳脚。当然,这也是杜甫期盼早日能得到朝廷重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他雄心壮志的体现。

    咏蝙蝠

    长相丑陋的蝙蝠,并没有吸引大众喜欢的外在资本,在西方国家甚至被视为吸血鬼的化身,寓意不祥。然而在古代,因为“蝠”与“福”谐音,蝙蝠却是吉祥物般的存在。人们纷纷把蝙蝠的形象融入到建筑、器皿、衣服等物上,朴素地表达着盼望招来福气的愿望。

    《蝙蝠》

    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

    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古诗词中专门吟咏蝙蝠的作品极少,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这首诗是个中佼佼者。从古人的视角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蝙蝠不只有“福”的象征,实际上它们以蚊子作为其中一种食物,也是在为人类除害,使我们免受蚊子叮咬之苦,某种程度上是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为人类做贡献。古人的这种想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思维角度,蝙蝠或许长得丑陋、甚至可怕,但亦有其可爱的一面,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通过品味古人这些题材奇怪的咏物诗,我们在增长见识、感受古诗词魅力之余,还能从中觅得学*的榜样,见贤思齐,树立远大志向,追求健康、独立、高洁的人格,进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阅读全文]...

2022-06-22 11:02:55
  • 描写动物的古诗有哪些(描写动物的古诗分享)

  • 动物,分享
  •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马嵬坡前,六军不发,贵妃殒命。

    不知此刻掩泪相望的唐明皇,有没有回想起年年七夕与杨贵妃的柔情蜜意?有没有后悔将杨贵妃夺入后宫,以致今日之恨?

    应该不会吧。

    唐明皇本身也是极浪漫的人。他用自己的前半生缔造出华夏封建文明的最高峰,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元盛世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那么,用后半生去追求一段最美的爱情,虽然有些不负责任,但好像也未尝不可。

    也可以说是,唐玄宗主动放弃了自己缔造的盛世帝国,选择了爱情。

    如此行径,为性情中人所喜;但也不可避免成为后世咏史怀古诗永恒的反面教材,成为仁人志士心中的“叹息痛恨”。

    在唐朝当时,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诗篇就已经不少,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有涉及,立意也多以讽刺为主。

    这篇文章,为大家带来李商隐很经典也很有争议的一首《马嵬》。

    【诗篇】

    马嵬·其二李商隐 〔唐代〕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诵析】

    读多了《无题》诗,看到这样一首立意明确、有题目的诗词甚至还有一点惊喜。虽然诗中内容用典极多,用语亦显晦涩,但至少有一个明确的解读方向。

    起笔一句,化用前辈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几句。大意是:纵使知道了华夏九州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也是徒劳。唐玄宗与杨贵妃虽然同在一土,但毕竟生死相隔。

    第二句,则对应“天上人间会相见”句。大意是:来生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定数,至少这辈子,唐玄宗是享受不到杨贵妃的柔情蜜意了。

    两句话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定了结局,李商隐不去管流传甚广的神话与传说,他只看到了现实,现实就是两人生死相隔。杨贵妃被迫自缢,唐玄宗也落得晚景凄凉。

    何焯《唐三体诗评》中评价:“此生休”三字倏然落下,非杜诗无此笔力。

    我觉得李商隐诗确实与杜诗有点像,两人都在一个特定的领域达到了浑融,对自己领域内的一切都完全掌握。

    后面两联,则是本诗争议比较大的地方,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则不屑一顾。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这两句讽刺明皇入蜀。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朝臣亲军逃离都城长安入蜀中避难。

    只能听到随明皇入蜀的军队中传出“宵柝”声音,却听不到长安宫殿外面卫士假作鸡鸣报晓了。

    柝好像是古代军中做饭的厨具,夜间又可以充当敲击传令的角色;鸡人同样见于王维的“绛帻鸡人抱晓筹”,本来是鸡做的事情,但是唐朝皇宫又不许养鸡,只好让卫士手动报晓了。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这两句直叙马嵬坡事件。“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想一想,气势浩大的军队驻马不前,不惜与皇帝对抗也要这女人的性命。心中还是很感慨的。

    两句巧对,此日对当时;六军对七夕;驻马对牵牛。虽然意义上没什么联系,但格式上意外的工整。

    *评价:“六军”、“七夕”、“驻马”、“牵牛”,信手拈来,颠倒成文,有头头是道之妙。

    亦有反对意见:“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善能斗凑,“昆体”也。

    而一清代学者的著作《删订唐诗解》中,还有一个角度新颖的观点:“吴昌祺云:虎、鸡、马、牛同用,亦是一病。”

    说李商隐这两联之中,用到了虎、鸡、马、牛四个动物,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这一点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我个人的观点是两联之中出现四个动物,稍微有一点不妥,读起来也会觉得有点儿别扭。但如果将两联视为各自独立的句子,则两联又都成妙对。

    作诗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抒*感,诗中最能引发共鸣的也一定是情感而非其他。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还是以情感意境为主,这些用字上的小问题倒也不用上纲上线,一笑罢了。

    看最后一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句就很直接了。

    怎么你唐玄宗当了40多年的皇帝,到头来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连自己的老婆也守不住呢?

    四纪,一纪是十二年,四纪就是48年,唐玄宗总共在位45年,约为四纪。

    莫愁则是萧衍《河中之水歌》中出现的文学形象,为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李商隐在这里用百姓与天子之间强烈的对比发出质问,你一个皇帝为什么守不住自己的老婆。

    这一问的答案很清晰,因为唐玄宗后期沉溺享乐,忘记了自己身为皇帝的职责。

    古代生产力低下,“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连最普通的农夫农妇都有责任,遑论九五之尊的皇帝呢。

    如此看来,则李商隐的批判中,还带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阅读全文]...

2022-02-20 11:43:51
  • 有动物名称的古诗句

  • 动物
  •   在古代,写动物的有很多,那么关于动物的是哪些?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8、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9、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1、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12、虹随余雨散,鸦带夕阳归。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4、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5、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1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7、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出。

      1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铁马夜嘶千里月,雕旗秋卷万重山。

      2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1、*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2、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2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其二》

      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5、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6、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7、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8、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9、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春远》

      10、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1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早寒江上有怀》

      12、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13、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14、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15、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16、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7、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8、晚日寒鸦一片愁。——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9、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金陵驿二首·其一》

      20、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23、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24、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25、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26、*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27、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阅读全文]...

2022-06-16 21:32:49
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 句子
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 语录
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 说说
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 名言
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 诗词
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 祝福
咏鹅古诗描写动物的字 - 心语